2012年3月21日,鼎韜與水木學城聯合發起的問鼎基金正式成立,這是國內首支完全專注于服務外包領域的股權投資基金,標志著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私募基金的成熟與發展。鼎韜認為,“十二五”期間,資本將成為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升級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如何構建完善的產業投融資體系,將成為整個產業在“十二五”期間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務。
—— 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李亞玲
服務外包作為推動企業專注于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型商業模式,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并憑借其知識密集、吸納就業力高、資源能耗少、無污染、附加值高等特征而獲得了我國商務部及工信部等層面的高度重視及支持,從而快速發展成熟起來。服務外包的產業體量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私募基金進入該領域,僅是電子商務領域,2012年前兩個月披露的電商投資案例有9起,投資金額1.02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額僅1133萬美元,無論是投資事件數量、投資門檻,還是投資總額均創歷年新高,資本市場活躍度也大大超過前些年水平。私募基金針對最具投資潛力的服務外包細分領域以及具有較高成長力的服務外包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整合產業,滿足產業日益增長融資需求,從各方面協助外包企業做大做強、成功上市、并成為國際知名跨國公司,推動整體產業的整合、升級和發展。鼎韜在上一篇研究觀點《中國服務外包行業投資機會淺析》中主要對當前服務外包行業投融資熱點領域做了詳細分析,并指出“預計從2012年起,隨著服務外包水平領域的進一步拓展以及同垂直行業的不斷融合發展,我國服務外包行業投融資領域將再掀新一輪高潮。”本篇觀點我們將深入就”十二五”期間服務外包產業金融體系的打造和完善,以及金融體系中的關鍵要素,政府如何轉變職能,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的升級和發展等方面展開探討。
?
資本成為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整合及升級的核心要素
作為一個新興“戰略性”產業,我國服務外包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呈現出明顯的“自上而下”的發展路徑。“十一五”期間,政府從財政中規劃出大量產業專項支持資金,從稅收優惠、人才補貼等方面,對廣大服務外包企業提供普適性的“面狀”支持,從而推動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數量急劇增加,促使了一大批中小型規模企業的出現,并幫助企業順利度過萌芽起步和成長階段,實現了整個產業的基礎累積。
進入“十二五”, 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路徑及核心任務從“擴規模”向“提質量”轉變,總體呈現高端轉型的趨勢。伴隨著服務外包產業的不斷成熟和市場潛力的釋放,更加注重質的提升,鼓勵企業向大型和超大型領軍企業發展,逐步提升自身國際市場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在投融資界一直存在一種說法,“傳統的經營是在做加法,而資本運作是在做乘法”,資本要素可以迅速彌補企業擴容過程中的資金和資源等局限,從而在短時間內使企業實力迅速提升,同時采用市場化運作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扶持最具投資潛力的服務外包細分領域以及具有較高成長力的服務外包企業,通過“點狀”支持推動企業迅速做強做大,整體產業實現階梯式發展及高端升級轉型。鼎韜認為,“十二五”期間,資本將成為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升級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如何構建完善的產業投融資體系,將成為整個產業在“十二五”期間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務。
?
政府主導構建完善的區域服務外包金融體系
鼎韜認為,成熟的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應該是以市場為核心導向,以服務外包企業為主體,以豐沛的人力資源供應和完善的行業服務為支持,由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環境優化保障,各個產業環節無縫對接,協調發展的綜合體系。而對比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現狀可以看到,政府是我國目前最為成熟的產業要素,而作為產業核心要素的市場處于相對弱勢,這不僅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負擔,同時也不利于整體的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十二五”則是強化市場地位和作用,推動整體服務外包產業的協調發展和升級的關鍵過渡時期。在此期間,政府需要繼續作為產業增長動力,整合多方產業要素及資源,主導推動服務外包金融體系的構建和成熟,以資本模式創新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推進整體產業生態系統的搭建和優化,實現產業的市場化發展及升級轉型。
1、建立完善的服務外包投融資環境
服務外包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并不長,尤其是在服務外包投融資領域,以政府為主導的完善的金融體系亟需建立。在搭建服務外包投融資環境上,一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投融資管理制度和相關法律,用制度的力量規范和約束相關工作的開展;二是完善以外資和民間資本為主,政府引導扶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體制,設立金融風險基金、實施銀政企合作,積極培育服務外包領域風險投資主體;三是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為企業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進而為企業在國內外并購及上市融資創造條件和提供服務;四是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針對服務外包企業的特殊性開創新的貸款方式,不斷開發金融創新產品,支持前景好、潛力大、能形成完整產業鏈的服務外包項目。
2、搭建區域性的投融資平臺
目前我國服務外包領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大突出問題就是難以找到很好的融資渠道。通過搭建投融資平臺,實現投融資渠道的整合與創新,為區域內的中小企業服務,對接合作需求,一方面可以起到聚集高端外包項目的作用,為投資方提供更多的優勢項目選擇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項目交易的功能,開展的“一站式”融資服務模式。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配合政府投資的引導政策,更好的利用投資方的資金與資本,起到規范投資與引導投資的作用。同時使中小企業與投資方在平臺內充分接觸、有效溝通。
3、繼續鼓勵和倡導并購、上市等融資手段和方式
通過并購和上市手段進行融資給企業帶來大量資金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市場感知能力,使企業在企業管理、人才機制、市場操作、商業模式、規模擴張等方面跨上一個新的臺階。例如在《關于支持和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海外并購的若干意見》中提到,鼓勵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及創業投資企業以股權投資等直接融資手段對外包企業開展海外并購提供支持,并支持地方政府出資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并購融資增信;此外,在《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鼓勵對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風險投資,并為企業在境內上市打開綠燈。
4、積極開展地區性的投資促進活動
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設立專門性的服務外包投資發展促進小組,負責搭建本地區發展服務外包的投資推廣促進體系,擴大地區在全球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知名度;瞄準海外市場,通過設立海外辦事處,搭建企業走出國門的平臺,組織企業出過學習考察,建立國際間的合作;選取重點城市,定期舉辦投融資洽談會,選擇發包量大的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服務外包專項推介活動;同時積極爭取行業內有關投融資的國際會議、相關論壇和交易會等的主辦權。
5、培養一批服務外包投融資領域專業人才
中國作為重要的服務外包目的地之一,產業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國際資本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的關注,融資渠道多元化,投資機會不斷涌現。然而,資本運營并非是一句簡單的空話,投融資要求對金融知識、投融資領域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這就需要政府出面,出臺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投融資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的相關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地區和城市注重服務外包領域投融資人才的招聘和引進,并借助第三方培訓機構的力量,對有投融資需求意向的企業進行集中調查,利用這些專業人才幫助企業了解資本市場運作規則,進行投融資領域的專業學習和相關培訓,同時進行風險管理相關知識培訓,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防范和規避投資風險。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清晰地了解了資本市場運作規則,借助資本的力量為企業發展壯大服務。
除此之外,隨著產業生態系統的不斷成熟和完善,在服務外包產業金融系統搭建的過程中,除了從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外,企業和第三方服務機構也應該承擔各自的角色職責。例如企業作為產業發展的微觀主體,靠企業的內生性增長固然是一個好的出路,但是能夠科學運用資本的力量,可以為企業發展節省很多時間,因此企業可以從關注自身核心管理團隊的專業性和凝聚力培育、探索適合公司業務發展的、清晰化的盈利模式、提高投融資風險控制能力等方面努力;而第三方機構作為連接服務外包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的橋梁,主要承擔融資服務和財務顧問的角色,為投資者選擇有潛質的企業,以及企業選擇優秀投資者,有助于企業和投資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信合作關系,在投融資過程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文為中國外包網(http://www.chnsourcing.com.cn/)的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并保留文章核心觀點及專家名稱,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