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關聯度怎樣?知識產權指數報告自2009年6月起開始探索。量化知識產權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是第四份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給出了更加完整的答案,2012年6月20日,《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2》(“《報告》”)在北京發布。
北京、上海、廣東位列三甲
以知識產權指數評價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是中國知識產權指數研究課題組的創新。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是指一個地區在創造、管理、運用 以及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能力,反映了區域內知識創新的環境、基礎、現狀以及潛力。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指數包含知識產權產出水平、流動水平、綜合績效以及創造潛力等指數。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指數的變動直接反映了區域知識產權方面的狀況以及變化。
《報告》對全國31個省市(不含臺港澳)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指數進行了排名,位列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天津、遼寧、福建、重慶。跟往年排名相比,此次榜單的前5位排名沒有變化。遼寧從第9位上升至第8位,福建從第8位降至第9位。重慶取代湖南進入前10位。
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優勢明顯
前10位省(區、市)中,只有重慶一個西部省份,其余均為東部省(市),而后10位省(區、市)全部在中西部地區。其次,2012年的知識產權指數及排名與地區經濟呈現較高的正相關性,名列前茅的基本都是經濟實力強、總體水平高的省(市),比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及浙江等;而位次靠后的則均為經濟發展起步較晚,總體實力較弱的省(區、市),如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及西藏等。
陜西和湖南進步顯著
各省市中,上升最快的為陜西和海南,各自前進了4個名次,分別由去年的第16位和23位變為第12位和19位,下降速度較快的為吉林和黑龍江,各自下降了3個名次,分別由上年的第18位、第19位變為今年的第21位與22位。
《報告》研究發現:與去年相比,全國省級行政區的排名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波動形態呈“橄欖形”,排名中間的省份相互之間排名變化相對較大,排名首尾的省份則相對穩定,從側面說明,知識產權綜合實力仰賴相當程度的積累,非朝夕之功。
此次報告更為關注文化對知識產權的影響
《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2》由中國知識產權指數課題組牽頭,并聯合國內外多位權威知識產權界、經濟學界和法學界的專家學者共同完成,國內外知識產權、經濟學相關領域近50名高級別專家學者擔任課題組顧問或專家,此課題組已連續四年發布知識產權指數報告。
據課題組主編王正志律師介紹,《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2》采用了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64個三級指標以及115個四級指標的指標體系,對中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的知識產權發展狀況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繼續著眼于研究知識產權同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關聯性,具有較強的傳承性。
同時,新的報告在延續往前報告整體框架的基礎上,更為關注文化對知識產權的影響,在指標體系中增加文化方面的內容,使指標體系更趨完善。
報告專題部分首次將“目光”鎖定綜合排名靠前的五大省(市)
本次報告在專題研究部分一改前三年的模式,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將研究點落在了具體省市的知識產權政策上。報告以綜合排名靠前省市近三年實施的知識產權政策、措施為落腳點,同時結合官方第一手數據信息以及實地考察資料,在對上述素材進行梳理、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指標數據,直觀地展現出了促進上述省市知識產權發展的政策原因及現實原因。此研究既是對本地知識產權政策的歸納研究,又為其他省市知識產權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模式借鑒。
《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2012》目前已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主題前瞻、評述客觀、數據翔實,對各級政府、國內外企業、有關研究機構、社會公眾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意義。自2009年6月8日中國知識產權指數課題組在京發布首份《中國知識產權指數報告》起,指數報告已經由該獨立課題組連續四年權威發布。
2012年中國區域知識產權指數及排名
區域 知識產權綜合實力 區域 知識產權綜合實力
指數 排名 指數 排名
北 京 0.605 1 河 北 0.210 17
上 海 0.567 2 山 西 0.205 18
廣 東 0.545 3 海 南 0.201 19
江 蘇 0.543 4 內 蒙 古 0.199 20
浙 江 0.455 5 吉 林 0.189 21
山 東 0.402 6 黑 龍 江 0.188 22
天 津 0.376 7 江 西 0.180 23
遼 寧 0.308 8 貴 州 0.172 24
福 建 0.293 9 廣 西 0.165 25
重 慶 0.287 10 云 南 0.160 26
湖 南 0.273 11 新 疆 0.146 27
陜 西 0.273 12 甘 肅 0.145 28
湖 北 0.264 13 寧 夏 0.137 29
安 徽 0.256 14 青 海 0.111 30
四 川 0.251 15 西 藏 0.059 31
河 南 0.227 16
敬請訪問更多知識產權指數信息:http://www.focus-ip-inde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