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企業效益的不景氣,裁員成為必然。但是當真正裁員時,HR,你最想解雇哪類人?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難的。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高節奏、高效率而殘酷的市場競爭時代。在我們的企業中,有些人默默無聞,忠實可靠,但動作遲緩,辦事效率低下,看起來象爬行的烏龜。雖然這些人能喚起我們的同情心,但我們還是要解聘他們。因為我們如果不解聘他們,我們的企業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不能輕裝上陣,將毫無疑問地會被激烈的競爭大潮所淹沒。也只有解聘他們,才會觸動他們的神經,激活他們。
但是,事實上HR首選的對象不會僅是因為這一點原因。從8月31日的三茅“打卡學習”從來看,拉幫結派和貪污受賄的員工一樣是HR的首選,其次還有招搖生事、不努力的員工。
當然也有HR表達出了不同觀點。網友“gc198579”認為,、拉幫結派、個人主義、貪污受賄、招搖生事、不努力者等雖然讓人看著很不順眼,但也并非一無是處,如果利用的好,還會發生積極的作用。
其實每個人都有長處跟短處,HR應該揚長避短,讓每個人的長處得到最有效的應用。而只有嚴重影響企業正常運作、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的人,才應該被裁員。
網友“S_1344564203”認為裁員是經濟性的減少成本的手段,所以裁員一定是要達到經濟目的,否則就不用裁員了。也正因為此,裁員的人員安排不是確定裁怎么樣的人,而是先確定裁多少錢的人。他認為基層員工工資不高,工作又是又他們完成的,裁掉基層員工達不到裁員的目的,高層薪酬雖然高,但是容易攪亂大局。所以他認為基層和中層管理才是裁員的首選人。
哪些類型的員工必然會被解雇?三茅打卡HR告訴你
解雇并不是僅僅發生在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的,有些職場人因為綜合能力的原因,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節奏。這類人不管在企業發展的好與壞,都會被企業解雇的。網友“fandy2046”對這類員工做了詳細的闡述,將其分為六種類型人:
1、沒有一技之長的“幼嬰型”做個“職場嬰兒”可不是什么好事在科學與技術日益專門化的今天,一個人要想成為“全才”,除非是具有非常的天賦和過人的勤奮,否則,是難以做到的。因此,既非“能才”又無一技之長者往往成為被首先考慮下崗的人選。
2、缺乏團隊精神的“鯊魚型”。鯊魚也會被拋棄!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一項工作往往只有在群體的共同協作下,才可能高效率地圓滿完成。因此倘若個人不善于協作,沒有團隊精神,結果個體只能被團隊拋棄。
3、頑固不化的“貝殼型”。一個人待在沙灘上有什么意思?社會的劇變決定了社會中的人已不可能在變化著的社會環境中永遠固定地扮演某一種不變的社會角色。那些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貝殼型”的人最終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失掉優勢,以至淘汰出局。
4、循規蹈矩的“機器型”。象個機器人似的工作真的很無聊!時至今日,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人才愈來愈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發個指令,按鈕才會動一動的“機器型”人才很難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會更多地被擠進失業者的行列。
5、只說不做的“喇叭型”。喇叭和喇叭花可有本質區別!有些人似乎滿腹經綸,似乎他只要一說,一切都在變。事實上,一切都沒變。顯而易見,這些“言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同那些“少說多做”的實干家相比,在競爭中更容易失去一切。
6、辦事效率低下的“烏龜型”。現在龜兔賽跑已經改寫結局了!默默無聞,看似忠實可靠的“烏龜”確實能喚起人們的同情心。然而,在已經出現的高節奏、高效率的殘酷市場競爭中,那些動作遲緩,辦事效率低下的“烏龜型”人才,將毫無疑問地會被激烈的競爭大潮所淹沒。
解雇原因多種多樣 職場人要懂得規則
思考魚認為,解雇原因多種多樣,不能一概而論。他發起這一主題只是為了讓廣大HR積極參與討論,讓更多的解雇原因呈現出來,也可以給HR一些參考。思考魚稱,在一項統計表明,“不服從”是時常被解雇的原因,雖然“不服從”比其他解雇原因更加難以證明。
但是,“不服從”有很多表現的,下來列出幾點:
1、直接蔑視上級的權威;2、完全不服從或拒絕遵照上級的命令,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3、故意蔑視明確規定的組織政策、規章和程序;4、當眾批評上級。與上級對抗或爭執也是消極和不適當的;5、公開無視上級的正當指令;6、不尊重的蔑視態度,例如提出蠻橫無理的批評,更重要的是在工作時蔑視;7、通過繞過直接上級的方式提出申訴、建議或政治策略來表示對指揮鏈的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