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可靠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8月,中國的手機網民已經達到3.88億,超過了臺式PC的3.8億,移動互聯時代正式來臨。在此背景下,傳統手機廠商將如何運用互聯網營銷獲取更多利潤,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2012年9月5日,由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與樂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深圳市思銳達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移動通訊和互聯網跨行業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新浪網副總裁王曉丹、天使投資人王利杰、雷鋒網CEO林軍、九櫻天下創始人張斌、松禾資本投資人張春暉等做出了精彩演講。
論壇現場
在尖峰對話環節,嘉賓對“小米”營銷模式的探討將論壇推向了頂峰。在傳統手機與互聯網融合的時代,“雷布斯”做了件合適的事情,那就是發明了小米手機。而小米的誕生,引發了互聯網和手機跨行業的爭論與深思。小米模式究竟能否復制?小米手機能走多久?傳統手機廠商如何學習互聯網營銷?一系列精彩的論題將論壇推向了高潮。
移動互聯網PreAngel天使投資人王利杰總結了“小米”成功的秘訣:零庫存、零營銷和零渠道。零庫存——小米采用網上先預定、再生產的模式,即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有銷路,實現了零庫存;零營銷——小米在上市之前,雷軍已經用“新浪微博”打先鋒,幾十萬粉絲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沒花一分錢,就已經達到了產品和品牌營銷的目的;零渠道——雷軍采用80、90后熱衷的電商模式,節省了線下銷售的繁瑣和高運營成本。這三者加起來,讓小米的總成本節省了40%以上。而傳統手機廠商,前期的推廣和渠道費用都已經是很大的一筆投入,在比拼手機性價比方面,自然不是小米的對手。
上午尖峰對話環節
小米就像是一個重磅炸彈,讓傳統手機廠商如夢初醒:原來手機還可以這么賣。在小米的帶動下,無數的“大米”們躍躍欲試,他們希望能從小米的成功模式里吸取一點營養。在這些廠商看來,即便不能超越小米,若模仿成功也能分得一杯羹。但是,小米模式真的可以復制嗎?小米能夠持續生存下去嗎?
新浪副總裁王曉丹認為,小米只是個案,是雷軍在適當的時候做了適當的事情,這種模式在傳統手機廠商是難以復制的。國際電子商情首席分析師孫昌旭說:“小米是一張白紙,橫空出世,比傳統廠商轉型互聯網營銷要更具轟動效應。”總結大多數嘉賓的意見,小米模式是難以復制的。就連互聯網領先企業360特供機都已經放棄了爭奪戰,更何況是傳統的手機廠商。
對于小米存活及發展的問題,嘉賓們也是意見不一。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硬件,即手機自身的設計,小米必須做到“超薄”,質量上必須優質才能留住粉絲;二是功能,要開發出合乎米粉口味的功能;三是軟件和內容;四是以手機為中心,打造一個集硬件、配件、軟件、云服務、金融等為一體的綜合平臺。更有嘉賓強調,米2發布會上公布了小米電商平臺的建設,這也是小米未來布局的方向。
傳統手機廠商互聯網營銷新思維
無論如何,小米的誕生帶來了傳統手機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震蕩,新經濟時代到來了。就像多數人所言,小米模式難以復制。那么傳統手機廠商就無望了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通過互聯網營銷實現產品的最大盈利?
九櫻天下的CEO張斌提出了“協作、共贏”的思路。他表示,傳統手機與互聯網應該友好、分工、協作,各自利潤分成,而不要各自為政,甚至短兵相接大打價格戰,他認為媒體和社區,都是非常好的營銷渠道,傳統手機廠商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公司龐大的用戶基數,借力打力,而不是一家單干,一家公司的精力有限,聯合業界最具實力的公司才能發揮最大效應。同時還可以跟明星合作,利用明星的粉絲團促進手機的產品銷售及品牌傳播。雷鋒網的CEO林軍也提出了“賣情感、賣希望”等創新思維。
雖然傳統手機廠商缺乏互聯網的基因,在網絡營銷方面不及小米、360等互聯網公司游刃有余,但是在不可阻擋的移動互聯趨勢下,傳統廠商應該抱著虛心學習的心態,多多協作,積極探索新的互聯網營銷模式,說不定能成就下一個小米。(來源:華強電子網 www.hqe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