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常的五險一金外,有些公司還會給員工購買商業保險,那該如何操作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三茅卡卡總結了十點注意。
風十三:
1、給員工購買意外保險首先是福利,更是企業幫自身和員工規避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我看來,規避風險的意義比福利大。
2、既然是商業保險,法律并沒有強制購買,那就可買可不買。不過,我個人建議還是買為好。尤其是生產型企業和銷售型公司這些工傷或外勤人員較多的企業,更是如此。因為,商業意外保險的范圍是意外傷害,比工傷保險覆蓋面更廣,員工一旦發生意外,工傷保險報不了的可用意外險來彌補,這樣就極大的降低了風險,對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雙重保障。
3、不能用它來取代社保,而不給員工買工傷保險。因為工傷保險是法律強制企業必須要給員工購買的,不買就違法;而商業意外險是可自主選擇的,不買也可。所以,比較完美的員工意外傷害保障組合是工傷保險為主為先,商業意外保險為輔為次。
4、各保險公司都會有這項業務,相互之間的競爭比較激烈,保費和相關保險條款是可以協商和洽談的。在深圳相對比較透明了,各家都大同小異,像我們的保額每份意外傷害是最高10萬(可保至七級傷殘)、意外醫療最高1萬,還有住院補貼30元/天,還算比較合理。另外,為了體現對高級別員工提供更好的福利或對從事高危險工作的員工給予更好的保障,你也可以購買多份保單的,可保額隨份數相乘增加。如我們公司對高管和需經常出差的sales就給每人多買了2份。
5、操作時只要與保險公司簽訂投保合同,報員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蓋公章作為合同附件提交就行,之后也都是在網上操作辦理增員減員即可。增員減員24小時之后生效。
6、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簽,保費結算是按天來算的。若一個員工中途入職或離職的,為其所交的保費是(80/365)*合同期內實際在職天數。增員減員時可抵扣,多退少補。
7、員工發生意外,應去正規的國營醫院治療(工傷保險或意外保險合同指定醫院),若去民辦醫院或私人診所是報銷不了的,即使有發票也不行。
8、員工發生意外,應第一時間(24小時內)報保險,并要遵循“大險兩險同報,但先報工傷,后報意外;小險只報意外”這一報險原則。所謂的大險小險如何判斷?主要依據是看員工發生意外后是否會有傷殘等級以上的嚴重情況出現,如果是,那就屬大險,反之是小險。這里要注意傷殘等級要以工傷保險的一至十級為準去判斷,而非意外險的一至七級,即還有八/九/十傷殘等級如你的意外險是保不了的,工傷還是能保的。
9、為什么要“大險兩險同報,但要先報工傷,后報意外”?原因有以下兩點:(1)工傷保險更有保障性,尤其是出了大險之后;商業意外險不出大險還好,一旦出大險,保險公司和其業務員出于保護其自身利益,往往態度有變,理賠程序和難度將更加復雜,不確定性因素增多。(2)報了工傷后,一定要再同時補報一下意外險,就是可以將工傷保險報銷不了的費用看有沒有可能通過意外保險來承擔,最大限度地設法降低和規避我們的風險。
10、為什么要“小險只報意外”?原因如下:若小險都走工傷保險,造成你企業的工傷事故太多的話,有兩個不利后果:第一,你企業今后的工傷保險繳費基數會提高,增加來年繳費成本;第二,工傷太多,你企業將會成為勞動監察和安全生產的重點檢查對象,進入黑名單就麻煩啦,他們經常來檢查、罰款,影響日常生產經營不說,嚴重的會被責令停業整頓或暫時吊銷營業執照!那這就更是因小失大啦,傷不起啊!
膘哥:
說到意外險的話,膘哥個人覺得還是很值得一買的,每年花費的保費也不多,關鍵是買一個放心,貌似這幾年危險源越來越多,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沒法讓人放心,膘哥現在出門都順著墻根走,給自己多一份保障總是好的。
不過,由于個人經歷的原因,膘哥一直覺得保險公司的人品是不太靠得住的,往往在參保的時候說得千好萬好,出了事要賠付的時候他們就千難萬難,而且會非常陰險的在合同里藏下很多陷阱,專騙外行人。膘哥還在上學的時候,每學期學校都會組織買50塊錢的商業險,后來有個同學玩單杠把腿摔斷了,拿著醫療證明去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的人就這也不合規定那也不合規定,意圖賴掉這筆醫藥費,后來學校怒了,校長出面聲明要全校退保,保險公司這才趕緊賠付。
所以,膘哥覺得個人是玩不過保險公司的,搞金融的花樣都特別多,給你下個套子就跟吃飯一樣簡單,可能是膘哥疑心太重了,保險公司也保不了我的安全感,所以膘哥覺得還是組團參保的比較好,有個保障,人多了保險公司就不敢耍無賴。比如膘哥雖然不在公司的意外險保障范圍內,但也還是自己掏錢湊了個份子,以后萬一有什么事情,可以由公司出面,扯起皮來勝算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