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機銷聲匿跡,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時代,國產手機制造商迎來了“春天”。盡管我國國產手機發展勢頭良好,但仍然面臨品牌低端、利潤率低、平臺依賴、同質競爭等問題。十幾年前,國產手機在市場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好景不長,后來拼殺于價格戰,幾乎銷聲匿跡。如今,依靠低價市場的國產智能手機會重蹈覆轍嗎?
國產手機的崛起
21世紀初,以波導、夏新為代表的國產手機曾取得不錯的市場份額。據華強集團旗下OTO電商網站鮮貝網經理劉翔介紹,在功能手機時代,國產手機曾攻占了國內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2003年國產手機在銷量上曾全面超越進口手機,并培養出了波導、夏新、熊貓等著名的國產手機品牌。但當時的輝煌只是曇花一現,隨著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等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由于沒有核心競爭力以及價格策略的局限,波導、夏新等國產手機在國際巨頭的反撲下顯得蒼白無力,第一次國產手機品牌時代就此落下帷幕。
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的背景下,谷歌適時推出了免費、開源的安卓操作系統,這為國內手機廠商進入智能手機領域降低了門檻。而由于三大運營商使用了不同的3G技術,導致國外著名品牌手機與國內3G制式并不能完全匹配,三大運營商在力推各自的3G技術時被迫鼓勵發展國產3G手機。這兩大原因促成了國產手機的飛躍式發展。
隨著安卓系統的普遍應用和近兩年智能手機的崛起,國產手機正在迎來自己新的春天。從小米到小辣椒,從360特供到聯想樂phone,國產手機逐漸趟出了一條路。借著智能化的浪潮,國產手機正在全面崛起,并在逐漸掌握國內市場主導權的同時,暴也露了許多自身為題,要想在市場上長久立足,中國手機廠商還要面臨依賴安卓平臺、同質困境、低價依賴等諸多隱憂。
國產手機的弊端
Android與iOS兩家系統占據了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和利潤,而鑒于Android的開放性與主導性優勢,國內廠商90%以上都采用安卓系統,這種借雞生蛋的做法,確實為國內手機廠商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也帶來了問題。“過度依賴Android,除了帶來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外,也讓自己過于受到牽制,而沒有了以往的創新性。”上述業內人士稱。
由于奉行“拿來主義”,模板、系統用的都是現成的,國產手機也漸漸陷入了同質化競爭,手機本身的價值幾乎已經降到最低點。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的日漸成熟,尤其是目前消費者購買越來越理性,廠商急功近利的做法無疑是慢性自殺。
此外,大多數國產手機在核心競爭力方面,只能通過機身、外觀方面不斷“求新”,在細分市場上吸引部分消費者的眼球,但實際上大都只是換個外觀而已。而在手機功能方面,很多國產品牌并不研究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和習慣,沒有實質功能和核心方面的創新,很難獲得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依舊只能游走于低端市場。身處華強北多年的鮮貝網經理劉翔介紹,從國產手機的價格可以看出,國產手機廠商還局限于過去以中低端市場為主攻的經營誤區之中。
放眼國產手機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的手機市場將會迎來洗牌,眾多創新能力弱、資金實力差的企業會被市場淘汰。摩托羅拉、諾基亞的迅速隕落也證明,手機行業沒有永恒的霸主,如果忽視創新,國產手機今日的輝煌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相關人士認為,促進國產手機的發展,首先要鼓勵發展國產的手機操作系統,避免在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由于開發操作系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需要國家在相關方面予以支持。另外,真正獲得牢固的市場地位,不是靠拼硬件、拼低價,而是要拼創新。只有開發出讓消費者認可、理念和功能足夠領先的產品,才能換來真正的市場地位,堆砌硬件的方式,只能陷于同質化的競爭。“在核心技術方面,我們很欣喜的看到華為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研發的手機芯片!”鮮貝網劉翔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不少人認為,立足本土,加強細節上的創新,使手機在操作上更加實用,更加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才能真正打敗國際品牌。另外,在產品創新的同時,營銷上的創新同樣不可忽視。蘋果的成功,一半在產品,一半在營銷。只有把市場營銷做到位,把渠道建扎實,才能在手機市場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小結:目前國內手機大多定于為中低端市場,給消費者帶來低端廉價的印象,從而不利于品牌樹立。其次價格戰帶來利潤下降,不利于企業長久發展。因此,目前國產手機廠商已經不能滿足于在現在的低端市場突進,而要將目光快速轉移到了高端手機市場。當務之急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來源:華強電子網 www.hqe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