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鼎韜觀點:新五年,新理念,“經營產業”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升級

2012-11-06 11:35

城市是產業的載體和環境,服務外包城市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和服務外包企業聚集的空間載體,如何帶領整體產業應對各種挑戰,抓住機遇實現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從1.0時代到2.0時代的升級,是在新的“五年規劃”中,我國服務外包城市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課題。鼎韜認為,新的環境下發展需要新的理念作為指引,我國服務外包城市亟需從以“招商引資”為核心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向以“產業經營”為理念的科學發展路徑升級前進。

  —— 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陳娟

縱觀 “十一五”至今,在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培育下,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迎來發展高潮,整體產業環境不斷優化成熟,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覆蓋領域逐步拓寬,并形成了以城市和園區為載體、以外包企業為落腳點、以產業政策為核心抓手的產業推動體系及發展路徑,有效拉動了整體產業的快速起步和產業集聚。然而進入“十二五”以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遷。首先是隨著升值、加薪、減退稅等帶來低成本“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我國服務外包企業低成本導向路徑、業務模式低端、人力資源缺失、信息安全及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完善、接單能力弱等各種問題進一步暴露出來;同時,全球經濟緊縮與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由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而導致的外包回流和內包的重啟、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社會化商務帶來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沖擊等等組成了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大變革時代。可以說,中國的服務外包行業尚未長大,就必須面臨疾風暴雨的洗禮。城市是產業的載體和環境,服務外包城市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和服務外包企業聚集的空間載體,因此如何帶領整體產業應對各種挑戰,抓住機遇實現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從1.0時代到2.0時代的升級,是在新的“五年規劃”中,我國服務外包城市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課題。

為了幫助服務外包城市深刻認知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環境和新趨勢,清楚把握本城市與其它城市相比產業競爭力的相對水平,有效的營造符合國際慣例的優質、高效的投資環境;同時幫助國內外各服務外包產業相關投資者做出正確投資決策,鼎韜于2012年6月正式啟動了第二屆“中國服務外包城市投資吸引力評估”活動。城市吸引力評估針對性強、目的明確、范圍廣,是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首個針對國內所有服務外包城市的專業評估。

本次評估活動從城市的綜合投資吸引力、投資滿意度和城市產業成長性三個主要角度,對國內所有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以及非示范城市進行了綜合評估,歷時4個月的時間,經過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以及特聘專家委員的認真統計、評判,最終出爐,中國服務外包城市投資吸引力評估榜單以及評估報告對中國服務外包城市的發展數據、發展特點及趨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讀。

2011年度中國服務外包城市發展現狀總摸底

在本次城市投資吸引力評估中,鼎韜對中國56個服務外包示范以及非示范城市進行了專項調研分析,以OIOP™體系為核心,對2011年度我國服務外包城市的成績及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評估。主要結論包括:

1)2011年度各城市服務外包產業繼續穩步增長

經過2011年一年發展,中國服務外包城市總體規模還是呈現比較喜人的態勢,產業規模整體規模上了一個臺階,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數量有大幅度提升,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數量結構也有顯著改善,正在逐步拉近與國際知名外包城市之間的差距。以2011年中國服務外包城市離岸執行額為例,相比2010年,離岸執行額超過10億美元的城市比重由16%增長到了20%,而且2011年離岸執行額小于1億美元的城市比重也由2010年的48%降低到38%。但是,我國服務外包城市產業規模以中小型為主,2011年服務外包合同額、服務外包執行額超過40億的大型城市比例較少。中國還缺少大型產業規模的服務外包城市,要想在全球離岸市場中獲得較大的蛋糕,中國服務外包城市還需要培養一些大型服務外包城市與班加羅爾、孟買、都柏林等城市相抗衡。

2011年中國城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結構變化

2)跨國企業和龍頭企業總部扎堆示范城市,并呈現明顯的二次轉移趨勢

示范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憑借自身先天資源優勢,如先行政策、充足人才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區位和交通等優勢條件,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初期外包企業選擇投資的最佳目的地。通過對“2011年在華跨國服務外包企業二十強”評選(MNC TOP20)入榜企業以及“2011年中國服務外包企業五十強”評選(TOP50)入榜企業共70家企業的調研統計發現,大多數跨國企業和國內龍頭企業總部設在示范城市,占企業總數的88%,其中,總部位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企業有58%,位于長三角二線城市的企業占13%,位于中西部二線城市和東北二線城市的企業分別有10%和7%,而在非示范城市設置總部的服務外包企業只有12%。

2011年中國TOP50和MNC TOP20 企業總部地域分布

但是隨著經濟和服務外包的快速發展,示范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不僅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而且迫于成本飆升、人才競爭、人民幣升值、全球經濟影響等各種壓力和威脅,向服務外包企業向成本低、人才豐富、環境良好的二三線城市轉移成為必然趨勢,加上各內地城市和非示范城市也在拋出各種地區優惠政策、服務體系支撐、智力支持等各種吸引眼球的亮點“資源”,越來越多的服務外包企業注意力開始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這一趨勢也可以從TOP50企業在國內設立的分支機構分布上看到。

3)服務外包城市人才發展迫在眉睫,是“十二五”期間面臨的核心挑戰

當前“人才荒”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持續發展及擴大的核心瓶頸,目前我國服務外包人才每年缺口約50萬人,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我國服務外包高端人才、實用性人才短缺,已成為困擾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以金融服務外包為例,目前金融外包每年缺口約6萬人左右,而每年應屆畢業生從事此產業的還不到千人。因此產業適用人才的培育及服務體系已經成為廣大服務外包企業投資及買家發包考量的關鍵要素之一,也是支撐城市服務外包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子。因此,本次研究將服務外包城市的高校教育機構數量、201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外包培訓機構數量及培訓機構年培訓人數作為重要指標進行分析。2011年服務外包城市投資吸引力TOP10城市平均擁有高校機構數量43.4個,遠遠高于56城市平均擁有的高校機構數量23.3個;另外,TOP10外包城市平均擁有服務外包相關培訓機構47.8個,2011年大專及以上畢業生人數平均10.9萬人,2011年培訓機構培訓人數平均1.65萬人,這些指標均遠遠高于服務外包其它城市。因此,鼎韜認為TOP10服務外包城市擁有優越的人力資源和培訓環境,應在服務外包人才發展中充分發揮培育人才的作用,為本地和全國培養和輸送服務外包人才,并牽頭人才培育,在優化和完善中國的服務外包人才環境中發揮領頭羊作用,帶動全國的人才產業鏈的搭建和完善。

4)非示范城市成本優勢明顯,拉動國內服務外包產業二次轉移趨勢

與傳統的制造業不同,服務外包產業的核心資本是人力資源。據了解,服務外包企業全部收入的約65%通常會被用于支付勞動成本,10%-15%用于支付物業租金和辦公費用,余下的是利潤。針對服務外包企業運營成本的主要特征,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選擇人力成本、寫字樓租金、商品房售價三個指標作為研究對象,以此做參考來分析各城市具體運營成本的高低。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21個示范城市職工平均工資為3754.9元/月,比35個非示范城市職工平均工資3120.9元/月高634元;2011年示范城市寫字樓平均租金117.4元/月/㎡,是非示范城市寫字樓平均租金(49.5元/月/㎡)的兩倍多;2011年示范城市新房均價為11739元/㎡,比35個非示范城市的7809.1元/㎡高近4000元/㎡。雖然眾所周知,示范城市(均為一線、二線城市)的運營成本必然高于非示范城市(二三線城市),但是通過對主要成本的對比,我們看出非示范城市的成本優勢主要還是人力成本,并且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戰略轉移的關鍵驅動要素之一。

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與非示范城市部分成本對比

在本次活動及調研中,我們發現,我國大部分的服務外包城市的發展還停留在以產業載體建設為基礎,以政策優惠為殺手锏,以招商引資為手段,以盲目招商和企業無序入駐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經營”路徑階段。將企業數量作為衡量產業規模和政府工作成果的唯一指標,招商引資成為區域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 “救命稻草”。然而,盡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我國很多服務外包城市卻紛紛陷入招商窘境,陷入“招不來”和“留不下”的“同質化競爭”漩渦。隨著大變革時代的來臨,傳統的發展模式更加不適應全新的產業環境及態勢,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如何擺脫單純依靠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拉動產業發展的桎梏,立足于本地比較優勢,緊跟時代和產業發展步伐,發展產業并經營產業成為服務外包城市首要解決的問題。鼎韜認為,新的環境下發展需要新的理念作為指引,我國服務外包城市亟需從以“招商引資”為核心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向以“產業經營”為理念的科學發展路徑升級前進。所謂“經營產業”就是以平臺化為基礎,整合自身的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市場資源等各類產業要素,優化產業結構,構建自發展和自完善的區域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而成熟的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應該是以市場為核心導向,以服務外包企業為主體,以豐沛的人力資源供應和完善的行業服務為支持,由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環境優化保障,各個產業環節無縫對接,協調發展的綜合體系。

經營產業的終極目的是為了獲得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提高地區產業競爭力,促進城市經濟進步。但是“經營產業”并不是一個規劃、一則通知就能解決的事情。“經營產業”是城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戰略實施過程,包括從城市服務外包的產業定位和發展規劃,到載體、設施、人才、商務環境、融資等產業要素的培育和完善,以及培訓機構、認證機構、研究機構、行業協會、聯盟組織、公共平臺、中介機構等專業服務的形成和聚集,再到服務外包市場的規范、保護、運營和標準化等,每一個環節和功能都需要經營。也就是說城市發展一個產業需要具備策略(產業規劃、政策制定)、要素(載體、人才、資本、市場)、品牌、招商和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核心要素,一個城市要想營造自完善的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需要立足于本地相對比較優勢,以精準的差異化城市定位為基礎,構建以產業鏈、要素鏈、運營鏈和服務鏈為核心的區域產業生態系統,以企業的有序入駐為主要特征的精細化“經營”策略。要想真實有效的推動本地服務外包產業有序、有效、可持續發展,城市應該是一個集專家、協調員和管家等多種職能和能力為一體的多能手,推動城市向專業化、系統化、集成化轉變。

鼎韜建議廣大服務外包企業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全面加強“經營產業”理念的貫徹和落實,推動本地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和優化。

首先,以經營的觀念規劃產業

城市發展一個產業僅有一份產業規劃、一份產業政策是不夠的,必須強化經營產業的理念;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做到城市資源的優化配置,為經營產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產業規劃與經營產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產業規劃利用其綜合的觀點和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城市資源和優勢,規劃好產業的整體布局,有助于防止產業經營中某些不顧大局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短期行為;而產業經營則發揮其駕馭市場的能力,成為貫徹實施產業規劃的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規劃的實施,雖有城市政府行政力量的保證,但常會受到市場經濟利益的沖擊。解決矛盾最好的辦法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而是通過正確的經營策略,既保證城市長遠的整體利益,又使得當前的局部利益得到滿足。同時,政府應重新定位,從特定領域退出,專注產業發展的相關服務,協調調動企業、服務機構、協會、學校等各司其職,來共同經營本地的服務外包產業。

其次,以經營的手段建設產業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確保城市建設有投入、有收益,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必須運用市場經營的手段來運作,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幾方面。

(1)轉變政府職能,發揮政府壟斷資源優勢,充分調動產業各種資源。從產業內部協調好服務外包同其它垂直產業的關系,同其它產業資源協同發展;在產業外部,協調好服務外包產業外圍的專業服務、產業運營等資源,如中介機構、大學資源、研究機構、服務機構等,運籌帷幄,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良好運轉。

(2)廣泛使用“搭橋法“,克服自身弊端,幫助企業跨越某些資金、資源障礙,協調產學研之間的關系,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創造公正透明的外部環境。

(3)引進不同的服務主體,加大聚集和集成力度,整合各類宣傳及招商渠道及資源,打造立體化的招商渠道體系,從而將招商工作及活動的影響力和效果最大化。

(4)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經營產業提供支撐。針對企業的需求,整合、優化各類資源,提供滿足需求的精準服務和解決方案,促進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交互,提高政府對本地產業的服務效率以及統籌管理。

最后,以經營的方式管理產業。

(1)“專業化”指導城市經營產業。一個城市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產業定位和發展戰略,更離不開及時的修訂及完善。而作為產業發展的承載者和共贏者,城市最了解本地優劣勢,城市應該作為服務外包產業的“智囊團”,結合對本地和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特點和競爭態勢的深刻認知,把握產業需求和發展趨勢,從而正確推動本地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指導并引領產業發展。

(2)集成化,城市應該具備管家的能力,集成產業需求和資源,打造產業推動體系。沒有產業要素就無法吸引企業,無法吸引企業的城市也就無法成為真正的產業載體,更無法構建產業生態系統,因此產業內各種資源要素在城市的聚集也就成了服務外包城市發展的根本及產業經營的重中之重。城市應擔當產業管家的角色,聚集產業各類資源,提供多方面的專業服務和發展環境,打造以品牌、聯盟、協會、平臺等為核心的產業推動體系,實現城市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的長期發展。

(3)打好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品牌與產業競爭力密切相關,城市品牌化是產業運營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和戰略性杠桿,政府營銷時代來臨的先行者就是城市品牌營銷。經營產業品牌對加強市場競爭能力、擴大城市經濟實力與提升知名度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城市要想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關鍵在于打造知名品牌,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產業是先導,城市是載體。特色的產業聚集和完整的產業鏈條,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相應的,城市的稟賦和積淀,則是承接或者引導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基礎。產業的發展使城市有了繁榮的支撐,而城市之間的交流和輻射又進一步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產業發展不僅代表著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給城市帶來深刻的產業邏輯結果。關注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關注服務外包城市的發展。更多信息,請登錄http://www.chnsourcing.com.cn/top/city/2012/。 

消息來源:中國外包網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