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個沒有配備恰當管理工具的廠商很難被認定為一個真正的“云供應商”。畢竟,云管理應用程序可以幫助客戶更為方便的完成重大決策,從而構建大型硬件基礎設施平臺,并為公有云或私有云提供有力的支持。實際上,有時甚至可以把某種類型的混合云環境也包括進去。這也是為什么USC管理器在節點管理方面所標稱的160或320個(這取決于實際連接的具體類型)的總數限制,會給已經購買或將要在UCS基礎設施模式上進行選擇的廠商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思科之所在今天宣布推出UCS管理器2.1版本并同時發布UCS中心,也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作為管理軟件中的王者,該工具能夠對跨多家站點的UCS安裝過程進行全面控制,還可以為公共、私有以及混合云模式提供全面支持。此外,由于這個新發布的軟件能夠支持最多10000個節點,從而就意味著即便是對于成長速度再快的云端客戶的要求也可以輕松滿足。
而對UCS中心來說,就意味著以后再不需要依靠來自第三方軟件或專門連接的支持就可以對整個UCS系統內所有節點進行分配以及協調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UCS部署過程的靈活性,并能夠鼓勵企業在部署與配置過程中采取更高的自主性,甚至可以將整個數據中心都視為云管理解決方案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由于UCS中心采用的依然是原有配置與部署模式,因此曾使用過思科UCS管理器的管理員都將更容易的適應并操作這款看起來十分熟悉的新軟件。并且,UCS管理器也并不是完全被拋棄掉了;它依然承擔著本地管理方面的工作。當數據中心與UCS中心的連接出現中斷時,而實際業務工作又必須照常開展的情況下,UCS管理器依然能夠發揮自身獨特的管理作用;而當連接恢復與UCS中心站點的通信之后,系統不需要重新進行任何調整,就可以將新增數據直接傳送至UCS中心。
考慮到環境以及能效等問題,現在很多運營商都在從新考慮數據中心的選擇與建設方案。而現在,他們完全可以將思科UCS加入到可以高度信任的名單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