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中航一飛院陳驪醒:選擇達索四大理由

2012-12-13 15:26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集殲擊轟炸機、轟炸機、民用飛機、運輸機和特種飛機設計研究于一體的大中型軍民用飛機設計研究院,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一飛院)先后成功研制了我國第一代支線客機——運七飛機、第一代殲擊轟炸機——“中國飛豹”、第一架輕型公務機——小鷹500飛機和第一架空中預警機——空警一號。一飛院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在2011年度中航集團信息化水平測試中,是首批達到信息化A級的單位之一。該院副院長陳驪醒在接受ZDNet采訪時表示,數字化平臺建設及信息化應用水平對一飛院科研能力的影響越來越大,而選擇好的IT合作伙伴對信息化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一飛院多年來一直采用了達索系統公司的數字化平臺產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中航一飛院陳驪醒:選擇達索四大理由中航一飛院副院長陳驪醒接受ZDNet采訪(蔣湘輝攝)

陳驪醒表示,“一飛院選擇IT合作伙伴主要考慮四個要素:首先是選用的平臺能否給企業帶來效益,能不能完成任務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考察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行業競爭力;三是IT伙伴系統平臺的延續性以及使用體驗,我們希望運用方便的設計工具讓設計人員把精力集中在飛機設計和產品創新上;四是看供應商能否與企業的發展有實現雙贏的共同理念。”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飛院就已經采用了達索系統的V4產品,主要用于數字設計。2001年,中國航空行業剛剛起步,大家對于數字化設備的選型有很多爭論,在做過很多對比之后,我們最后決定選用達索系統的產品,并且是達索V5平臺在全球的首批用戶。”陳驪醒表示,達索系統目前依然是一飛院最緊密的IT合作伙伴,通過應用達索的平臺全面采用了三維數字化設計和電子預裝配等先進技術,形成一整套系統的協同設計方法,開展了全方位的專業建設,形成了雄厚的科研實力。”

機型設計周期縮短30%

“我們運用達索CAD設計平臺CATIA基本上能夠縮短30%的設計周期。”陳驪醒表示,“我們以前研發制造一個型號的飛機平均周期是八到十年,運用達索系統解決方案后,從研制期到定型,到產品交付用戶,我們只用了五年時間。我們希望今后不僅在設計方面會節省30%的時間,制造周期也可以大大縮短。因為我們的返工率將降低,同時我們利用數字化設計將成品模具比例從1:1.4降為為1:0.8, 這將為我們節省大量模具的成本,而且這些設計可以直接進入數控機床。因為數字化程度越高,數字化加工的能力越強, 所需的模具也越少。從前,飛機上的各種導管都需要人工進行打樣,運用數字化設計后,可以在數模上直接調整,而且精度很高。”

陳驪醒表示,“采用達索系統平臺不僅僅是選取了一項開發工具,它將會影響我們整個的開發體系、開發流程的管理。達索系統為我們提供了創造價值的平臺,它與簡單的設計工具是完全不同的。這個平臺融入到企業整個的開發環境中,為我們提供核心競爭力,并且有穩定的延續性。”

“關聯設計是一套方法學,從頂層開始到骨架模型,到專業協調,系統協調, 不同的專業要建立起自己的規范化體系,通過規范體系把關聯設計理念、流程灌輸到整個飛機型號里面,與整個設計管理結合起來。從前,一個三千多個零件的組合體的更改,需要人工進行協調,不僅用時長,而且極易出錯。運用關聯設計后,所有的更改會實時反映出來,在平臺上進行統一管理,一個三千多零件組合體,過去需要一個月更改流程,現在只要一個星期。同時,運用達索系統解決方案后可以馬上看到設計的產品的樣子,還可以帶著手套去觸摸。”


V6平臺降低能耗 提升3D體驗

陳驪醒透露,一飛院是將達索系統V5平臺運用到整個設計過程的全球首批用戶,現在一飛院在數字化設計方面基本上跟世界先進飛機制造公司并駕齊驅。目前一飛院正在和達索系統一起對V6平臺的應用進行探索。V6平臺可以進一步降低機型研發和制造的能耗,并提升了3D體驗。

“達索系統V6平臺有大量的學科仿真、專業仿真,以減少實驗過程,進而減少能耗。例如運用仿真手段進行風洞實驗,可大大降低實驗的能源消耗。同時運用達索系統V6平臺后,我們實現了無紙化設計,從前,僅一套用戶手冊就要十萬頁的標準A4紙,相當于砍掉了33棵長了22年的樹。實現數字化以后大大減少了對紙張的消耗。新工藝的采用,也會降低污染。我認為數字化的最大貢獻是無紙化、仿真和異地協同設計。”

“而達索系統最新的3D體驗不僅關注客戶體驗,也關注最終的體驗。將3D體驗的范圍從工程領域擴展到系統、總體。飛機設計人員更多地只關注部件的設計,原來部件跟飛機整體的關系是看不到的,只能依靠空間想象能力進行想象,而運用達索系統3D體驗平臺后,設計人員可以運用三維體驗技術直觀地看到自己的設計與飛機整體的關系,與飛機其他部件的關系。”陳驪醒表示,運用三維設計以后,我們直接把數模傳給工廠,工廠直接把數模加載到數控設備里面。 通過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檢驗,用數字化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保證整個設計過程擁有唯一的數據源,從而減少錯誤率,產品質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合建演示中心使信息化能力再提升

2012年7月,中航一飛院與達索公司在陜西簽署了“最佳實踐示范中心”戰略合作備忘錄。陳驪醒表示,“達索系統與一飛院的合作已經有二十多年,一飛院在航空界的技術儲備、前沿科學的探討上,都已走在行業的前列,一飛院與達索系統的合作可謂強強聯手,達索系統與一飛院共同建立的最佳實踐演示中心就是將達索系統解決方案與一飛院的最佳實踐結合起來的成果展示,將航空航天行業的前端研究、關鍵技術的驗證在演示中心做出來,判斷我們在未來五到十年以后能否在新型號飛機上被采納。”

“目前達索系統和一飛院在結構、管道及飛機的裝配領域合作較多。今后我們將更加注重產品功能和性能,進行多專業、多學科的優化,一體化設計、多學科協調,在設計結構的過程中,就把路線和電磁兼容的影響全部優化進去,在設計階段即考慮到產品的性能。模型建起來以后,企業可以在設計初期進行系統和整個飛機性能的評估和優化。目前我們需要把系統做出來后才能夠進行評估。今后,我們希望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我們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做出原型,然后馬上對其進行評估。”

“我們想要做一個型號的飛機,需要很長時間的論證、申報、調研等過程。型號是個需求和驅動,技術中心、合作研究為型號的延續提供技術支持。我們希望每生產一個型號的飛機都能使我們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上一個臺階。一飛院在研制飛豹飛機中成功運用了達索系統V5平臺,目前的大飛機工程里,我們希望利用V6平臺使我們再上一個臺階。”陳驪醒表示,“我們不僅考慮到制造,還要考慮到使用、保障。由于飛機的使用成本遠遠大于飛機本身的購買成本,所以在飛機設計階段我們要考慮飛機的使用效率及直接運營成本(DOC),甚至包括飛機報廢成本。”

“一飛院整體飛機設計水平與美國、俄羅斯和歐洲還是有差距的,但是這種差距正在快速縮小。 國產大飛機C919的指標可以說比國外同類機型都要好,所以才能拿到380架的訂單。而中國飛機制造業的發展空間非常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陳驪醒表示,”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在進步,如德國人提出了透明飛機的空中體驗,所以我們也要不斷地進步。”

消息來源:ZDNet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