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Summary
1.Pressured By Both Protectionism And Slow Economic Recovery, Insourcing Or Backsourcing Is Gaining Preference in US.
2.Number Of Multi-Billions Or Multiple-Years Sourcing Contracts Is Dwindling. Crowd Sourcing Stimulated By Cloud Technologies Becomes a Highly Promising Sourcing Delivery Model.
3.Vertical Knowledge And Solutions With Flexibility Are Pursued By More Sourcing Buyers. “Big” Doesn’t Mean “Professional”; “Small” Doesn’t Mean “ Unqualified”.
4.Technology Changes Bring About New Outsourcing Field To Emerge. Cloud And Big data Outsourcing Is Growing Rapidly.
5.Abilities of Risk Mitigating, Innovating and Quality Delivery are emphasized more along with vertical experience in the provider selection process
6.Critical Roles of Sourcing Research and Advisory Firms Are Valued and Deployed More
7.Sourcing Strategies With Multiple Layers Of Values Enhanced By Cloud Platform Will Be In Stronger Pursuit.
8.Critical To Success In Global Sourcing Markets Will Be More Concentrated On Senior Talent And Market Drivers Control
9.Projects Focusing On Mobile Apps Will Be New Sourcing Business With Full Scale Of Competitions
10.Long-Tailed Effect Will Be More Noticeable; SMBs As Both Buyers And Providers Will Be More Valuable In This Competitive Industry.
—— By Devott Research Institute
在商業模式變革和新興技術革命兩大核心要素的共同推動下,全球經濟正處于三大產業浪潮的交匯點:服務的可貿易化、全球化的再平衡及數字化的技術革命。在宏觀經濟的變革影響下,全球的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出再全球化、平臺化、社會化、智能化和創新化五大特征及趨勢。基于這些核心趨勢及特征,鼎韜對2013年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做出十大預測。
預測一:保護主義與經濟乏力的雙重推動,美國內包(Insourcing)或者回包(Backsourcing)的趨勢日益明顯
從經濟危機以來失業率的影響到奧巴馬與羅姆尼競選大打中國牌,在政府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工作被移回本土執行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二次遷移潮流中的一大特色。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經歷金融危機之后,面對產業發展變革,重新評估外包策略并選擇重啟內包戰略,取消訂單,內部消化處理。它能有效地管理企業集團提高效率和競爭力,發揮規模優勢,為了實現持續增長和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集團需要建立和提升企業的共享能力和服務能力,對業務單元進行調節和整合,以實現跨業務單元的協同增效、規模效應和成本節約。而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包國,美國內包Insourcing的趨勢將會越來越強。在外包回流及內包重啟趨勢的影響下,以印度和中國企業為代表的國際外包企業,在美國本土設立分公司和服務交付中心不僅日益重要,甚至成了占領這個全球外包最大市場的必須了。
預測二:超大型與多年度外包項目日益減少;眾包商業模式在云計算的推動下成為外包業務最具潛力的交付模式之一。
作為全球市場進一步萎縮的一個重要趨勢,大多數的外包買家由于經濟放緩,有可能推遲他們的外包決策,而出于經濟衰退的擔憂,全球每四個買家中預計只有一個將繼續簽署外包合同。不僅如此,變得更為謹慎的全球買家更傾向于“化整為零”的策略,即將大額合同拆分成較小的組成部分選擇多個服務商,數十億美元合同將不復存在;同時合同期也將從5至10年縮短3年甚至更短;更細化,更專業,更靈活與更高端的外包項目成為外包界中新項目的主體;在此基礎上,買家在要求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會要求更多的靈活性,改善流程和創新。這一系列的舉措降低了發包商對服務商的依賴,提高了產業的專業化能力和競爭能力,并催生了眾包這一新的商業模式的興起。未來,隨著云計算的普及帶來的技術支持和保障,以及用戶對外包流程簡化、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等需求的提升,眾包將越來越受到全球買家的推崇和應用。眾包時代的來臨,有效地利用邊緣化或碎片化的資源,成為了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不但降低了成本節約了時間,而且組織可以倚靠比自己組織內部更廣泛的人才。
預測三:行業知識與靈活解決方案成為外包買家的熱捧 ——“大”不一定“專業”,“小”不一定就“不合格”。
依據全球買家需求的發展轉變,全球外包服務商的發展也將向著“靈活架構、快速迭代、反應迅速”方向轉變。“大”不再是外包企業追求的目標,因為“大”在云時代的交付模式中未必就能帶來成本的優勢。同時,“大”所帶來的管理成本與經濟風險顯示出比交付價格更加重要的關鍵作用。服務外包企業將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全球買家對企業的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更加重視,要求企業專業化發展,可以不必很大,但是必須在特定的領域,或者垂直行業,或者技術領域內做的非常專。細分領域的專業公司擁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使得他們在價格和領域專門知識上可以與大公司競爭。甚至在大公司的日子愈發艱難的同時,專注在特定領域的小公司由于壓力小,策略靈活和穩定的客戶,效益反倒更好一些。
預測四:技術的變革推動服務外包新領域的出現,云外包及大數據外包成為迅速成長的新領域。
在云計算的浪潮下,基于“云”平臺和“云”模式的外包服務已經出現,并日趨成為外包行業發展的主流和趨勢。鼎韜將這種基于“云”平臺和“云”模式的外包服務定義為“云外包”,并推動整體產業以CCES (Cloud Computing Enabled Service)模式為核心實現轉型升級,向3.0時代延伸發展。同時,隨著“大數據”時代的降臨,數據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新樞紐及核心要素,大數據外包成為全新的服務外包細分領域并迅速發展。作為KPO的新領域,大量的大數據外包企業出現,形成豐富的數據外包解決方案,幫助處于大數據時代的買家做內部數據挖掘,或側重優化,幫企業更精準找到用戶,降低營銷成本,提高企業銷售率,增加利潤。同時,供應鏈管理,中高端人力成本,法律財務系統的全球化,國際交流技術的增加與成熟催生大量新的外包模式與管理系統。這會是外包界混沌的一年,也是新思維出現的一年。
預測五:經驗、風險、創新和交付能力重要性凸顯,成為評估服務商的關鍵要素。
經歷了金融外包而進入后危機時代的全球發包商,在制定外包戰略方面將朝著兩個方向演變,其一是變得更加謹慎,如何降低風險,降低成本成為核心訴求;另一方面則是急于創新發展,尋找企業逆勢增長的新路徑,卻苦于無力支付創新的成本及風險,從而迫切的希望尋求外力,通過與外包服務商的深入合作,引入其專業的經驗、技術及資源,實現自身的轉型及發展。因此,國際外包買家選擇外包服務商的評估標準與審核流程將會發生深刻變化,交付價格與技術能力的重要性相對弱化,而外包服務商的行業經驗,全球交付能力,創新支持能力以及匹配的風險規避系統則成為關鍵因素
預測六:外包咨詢與中介機構在國際外包業中更顯關鍵。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與國際市場的日益重要,企業依賴外包實現利潤率與營收上升的程度日益加深。與此同時,服務外包變得更加復雜,深奧與變幻莫測。專業與專注的外包咨詢與中介企業顯得格外重要。加上全球經濟的在全球經濟及服務外包產業的二次梯度轉移過程中,政治與當地經濟兩大核心要素對全球外包買家的影響越來越強烈,以國家與區域為基準的外包供應商選擇系統更顯重要。因此,全球的買家更加強烈的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區域整體產業的機構,從而在制定外包及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能為其提供全面的支持。NASSCOM就是此類機構的典型代表,其在宣傳印度行業優勢與維護產業整體利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印度外包模式不可缺少的一環。未來,NASSCOM模式也將在全球范圍內繼續獲得買家的熱捧。而認識到這一點的其他外包新興目的地內其呼聲也將持續高漲。因此,NASSCOM的架構、管理和營銷模式等有望在全球全面普及,以中國為代表的外包國家將迅速培育出其自己的NASSCOM,并推動本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持續發展。
預測七:具有多層次附加值的平臺性外包策略得到更多追捧。
隨著云計算浪潮的興起,自2011年起越來越多的服務外包企業以云計算技術為依托,實現企業的業務模式轉型和升級,建立標準化的統一外包服務處理平臺,通過標準化,模塊化和流程化將服務集成到統一云平臺上,在數據庫里面進行統一處理。從而顛覆了傳統的外包服務及交付模式,并推動整體產業洗牌和重組,改變整體產業價值鏈的結構,加快服務外包的延展速度及融合化發展,從而推動整體行業的平臺化發展。因此,隨著云外包模式的進一步普及及應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平臺化發展趨勢在2013年將表現的更為強烈,并推動整體產業呈現出更多新的特征。
預測八:全球外包的市場競爭更加集中在高級人才與市場需求的競爭。
除了服務外包項目的碎片化發展趨勢之外,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集中化趨勢也將更為明顯,即買家從控制風險及服務水平把控等角度出發,更傾向于將項目發包給行業內領先的服務商,那么假如這個比例原來是30%左右,那么現在則縮小為10%左右。因此,在TOP10%以外的企業想要繼續生存,現在就得要搶,市場內的競爭更加激烈了。服務外包企業想要擠進TOP10%的范圍內,需要緊緊抓住的兩個要素分別是高級人才和市場需求。這不難理解,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主導要素,而高級人才是企業智慧的來源,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抓住市場需求的重要保證。因此,未來全球服務外包的市場競爭也相應的將更加集中在高級人才和市場需求的競爭。
預測九:移動為王,APP外包服務迅速形成一塊競爭激烈的新市場。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衍生出APP外包,來自移動分析機構Flurry的數據顯示,在APP應用市場,中國201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126%,位列全球第一。在移動應用市場大爆發的背景下,APP的開發外包服務也迅速形成了一塊競爭激烈的新市場。移動互聯網時代為服務外包帶來巨大影響,賦予其新的發展趨勢和特征。交付手段的多樣化帶給人們更加便捷的服務,推動移動應用成為客戶的“標準”配置。通過移動互聯打造一個更專業化的第三方平臺,尋找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以專業為本做用戶一直關注的內容,通過打造移動策略來爭取客戶的認可,靈活應對變革來避免惡性競爭。因此,移動為王,成為2013年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另一核心趨勢。
預測十:長尾市場效應初見端倪,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以互聯網作為產業發展的契機,隨著眾包以及云計算的大力發展,長尾市場成為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商業模式。在此背景下,外包服務商也對發包市場也有所影響,那就是外包服務供應商將更專注于小企業市場需求。而關注小企業則主要是由于服務提供商已經榨取了業界領先者(大企業)的一切。服務供應商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甚至通過建立在使用方法和業務成果基礎上新的定價模型蠶食他們的收入。當然,這同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萎縮及集中式發展也不無關系。在長尾市場效應的影響下,全球服務外包行業內的價格戰也將愈演愈烈,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和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