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賺敢花,悅己至上,自我關照”是Z世代的美好生活理念,“身體健康,努力掙錢,照顧好自己和兒女”則是80后媽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白酒、電子產品和名表”是中年男人美好生活里的心頭好,“八寶飯配咖啡的下午茶”則是屬于上海阿姨的美好生活中的小確幸......無數微小個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支撐起了2021年消費產業尤其是智能新消費產業的發展,也讓2021年的智能新消費產業呈現出新特點。
12月24日,斯坦福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徐軼青在喜馬拉雅《子非魚》播客欄目中指出,“真正屬于未來的智能化家電產品,應該更貼合人性化的需求,更簡化、更精品化,并考慮到老年人、殘疾人等在使用過程中的便捷性。”
智能家電,“智”造美好家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消費市場面臨進一步升級換擋,消費不再是為了基礎生活保障,在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與使用過程中獲得愉悅感與慰藉感,成為美好生活更高的追求。
隨著科技不斷創新應用,宅經濟爆發疊加新型消費品崛起,小家電尤其是智能家電市場逐漸被加熱。《時代微光 大國氣象》天眼查2021年度產業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時顯示,我國小家電相關企業今年新增超19萬家,同比增長11.5%。智能家電產品更是乘著消費升級的東風步入發展快車道。報告顯示,我國掃地機器人相關企業已連續3年新增超100家,智能垃圾桶歷年共布局專利1800多件。
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曹光宇當天播客中指出,“疫情導致人們的居家時間大幅增加,進而使得居民消費習慣潛移默化地改變。近年來諸多新品類、新潮牌的涌現,其實都在某種程度上受益于此。”智能家電的崛起,正是因為其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本質是消費者對于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是一種心理滿足。被加熱的智能家電市場背后,是人們在2021難得獲得的“小確幸”,也可見無數“微光”匯聚,對國內產業發展的影響。
新能源車,擴展美好生活邊界
隨著科技進步和需求升級,居家和出行領域在過去幾年發生著相應的變化,促使美好生活的場景從“家”向出行領域延伸。受技術革新和消費需求雙重推動,在出行領域,新能源車正快速崛起。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十一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99萬輛,同比增長166.8%。前述報告則顯示,截至今年11月,我國新增新能源相關企業是2020年的2.4倍;相關領域共計獲得融資70余次,融資總額超800億元,已超過2020年全年融資金額總數。
此外,換電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廠商新的業務增長點,今年相關企業新增3.9萬家,廣東、江蘇、山東和海南分別有8-11%的相關企業分布。新能源汽車的延申產業氫燃料電池領域也獲得約18億元的融資總金額,較去年同比增長80%。
國潮出圈,引領消費新趨勢
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除了對物質產品智能化、多樣化、便捷化的需求,人們對身份認同和情感歸屬等需求也日益明顯。近年來國貨的崛起便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隨著今年曹縣漢服的出圈,漢服消費持續升溫,今年國潮進一步爆發。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有漢服相關企業超3300家,今年新增700余家。曹縣漢服甲天下,銷售額約占全國同類市場1/3。作為近些年來新晉的國潮單品,漢服復興的背后,其實是國貨的復興。除了漢服,更多國貨品類也受到追捧。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國貨咖啡融資總額達46億,國貨美妝融資事件近80起。
另據2021國貨品牌相關調查,近六成消費者偏愛國貨,新茶飲最受歡迎。消費者對新式茶飲熱情高漲,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競相追逐截至目前,2021年新茶飲已發生約22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68億人民幣。
科技創新在引領社會走向未來的同時,改變了過去和現在,人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在這種創新中不斷實現。目前在經濟環境和技術進步的多重作用下,中國消費市場未來可期。科技進步帶來的未來變化,與每一位中國消費者息息相關。未來企業如果能幫助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或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