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學慶
隨著基金二季報的公布,基金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基金在二季度對重倉股進行了大幅調整,重倉股分布的前五大行業是機械、醫藥、信息、食品、電子。從季度持股數量的變動看,凈增持最多的行業為信息技術,其次機械、電子、社會服務業等也增持較多,而凈減持最多的行業分別為石化、食品飲料、建筑、電力等。
配置分化
整體上看,二季度A股市場震蕩,結構分化,滬深300指數小幅上漲0.88%,而創業板指數上漲5.79%。分行業看,電子元器件、有色金屬、餐飲旅游等行業表現較好,而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跌幅居前。
由于大盤和創業板的震蕩分化,使得基金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存在分歧。二季報數據顯示,除股票基金倉位較上期提升了0.28個百分點外,其余各類基金均不同程度縮減倉位,其中,QDII基金倉位減少2.26個百分點,為89.36%;混合基金僅小幅減倉0.51個百分點,倉位為72.16%,低于股票基金的83.84%。
一些核心重倉股被基金大幅減持,其中對伊利股份的減持力度最大。二季末,重倉伊利股份的基金為161只,比一季末的228只減少67只,減少比例達30%。
統計還顯示,除了伊利股份外,云南白藥、萬華化學、青島海爾、國電南瑞、雙匯發展等核心重倉股也遭到不同程度減持。重倉這些個股的基金數量均顯著下降,如重倉云南白藥的基金數從一季末的74只銳減到二季末的50只。
在減倉的同時,基金對部分看好的品種進行了增持,其中對華策影視增持幅度最大,重倉該股的基金數從17只猛增到52只。長安汽車、康得新、中國平安、紅日藥業等個股也得到基金增持,重倉這些個股的基金數均顯著增加,其中重倉長安汽車的基金從一季末的47只增加到104只,重倉中國平安的基金數從144只增加到179只。總體來看,基金二季度對傳媒股的增持較為明顯。
雖然被大幅減持,但由于被眾多大型基金重倉,伊利股份仍然占據二季末基金重倉股第二位置,基金重倉市值超過160億元,接近第一大重倉股中國平安。格力電器、長安汽車、雙匯發展、上海家化、萬科A、東華軟件、三安光電和恒瑞醫藥等個股均躋身于基金前二十大重倉股之列。
此外,藍色光標仍是基金重倉市值最大的創業板個股。以華東醫藥、恒生電子、省廣股份為代表的新一代白馬股正受到基金青睞,而歌爾大華則被基金拋棄。
青睞創業板
創業板仍然受到部分基金偏愛,從基金配置上看,低配主板超過20個百分點,大幅超配了中小板和創業板,尤其是創業板的超配幅度超過10個百分點。雖然2014年以來中小板和創業板相對于主板的超額收益不及2013年顯著,但由于主板缺乏趨勢性機會,基金對成長股的熱情不減,中小市值個股依然吸引著基金重倉持有。
數據顯示,在約有80只偏股基金十大重倉股中,創業板至少占了一半,其中浦銀安盛新興產業和浦銀生活兩只基金十大重倉股中創業板占了9只,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十大重倉股中有8只創業板個股,中郵核心競爭力、華寶新興產業、富國醫療保健、富安達策略等基金也都各重倉8只創業板個股。而華商創新成長、華寶收益、華寶成長、華寶服務優選、廣發聚優、富安達成長等基金十大重倉股中有7只創業板個股。
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股基冠軍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今年上半年又獲39.42%的凈值增長,以大幅領先的優勢繼續領跑。其奪冠秘訣在于重倉持有創業板股票,并且不斷追蹤成長股,顯示出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今年一季度末,其十大重倉股較去年四季度末更換了一半,二季度末較一季度末又更換了2只,新進的重倉股分別為鑫富藥業和東陽光科。
二季度基金共計新進重倉213只個股,這些個股二季度以來的表現均大幅領先同期大盤。從行業分類上看,基金新進重倉股中有逾一成個股歸屬電子行業,這一行業今年以來和二季度以來漲幅均領先。
看法分歧
對于后市的看法,各家基金持有不同的觀點,主要的分歧在于成長股與低估值藍籌股的走向上。
“我們對于下半年的市場走勢并不是十分悲觀。”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表示,“首先由于目前傳統經濟的增長疲軟,勢必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同時改革紅利也將逐步顯現。其次,從經濟增長先行指標來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去年三季度開始逐漸步入上升通道,短期對經濟企穩形成了支撐作用。從PMI數據來看,也出現了經濟短期略有好轉的跡象。因此這將使得市場還是可以在震蕩過程中不斷出現結構化的行情。”
在行業配置方面,依然看好代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如互聯網產業、信息安全產業和生物醫藥、環保等行業。
華夏盛世表示,傳統經濟在去產能的壓力下逐步收縮,將對轉型期的宏觀經濟形成持續壓制,而政策底線又要保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形成新的支柱產業之前,經濟將大概率經歷一個資源消耗的過程,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場缺乏整體性機會。
廣發基金表示,三季度經濟亮點不多,事實上我們也不能對未來經濟向上的彈性有太大的預期,所以對于傳統行業的收益預期依然不會太高,可能會有一個估值修復性的反彈,但是這種估值修復取決于市場情緒,因而難以把握。同時,需要關注的是部分行業可能已經失去了成長性的特征,例如其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已經放緩,或者行業的基本面發生部分不利變化,對于這些成長股則需要嚴格甄別,盡量避免掉入估值陷阱。
嘉實增長認為,從中期角度,中國經濟依然面臨需求下降、資金價格上升、債務上升的局面的挑戰,短期而言反腐推進以及地產投資的下行會制約經濟上升的幅度。在這種背景下, A股市場總體上下兩難,但結構性的熱點仍將不斷涌現。
在結構性行情中,堅持以估值合理的優質成長股作為核心配置,階段性把握動態估值偏低、收益確定性較大的品種。
易方達價值成長認為,以當前的宏觀整體環境而言,保增長必須是以調結構為前提,通過利率市場化來強化市場配置資源功能,培育以醫療衛生、節能環保、互聯互通消費等市場,帶動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最終引導整體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模式。
三季度主要投資于以下三個方向:估值合理、受益于競爭格局好轉的品牌消費公司;以創新技術和獨特商業模式為主的新興產業龍頭公司;以及質地尚佳、積極謀求轉型并有所突破的傳統產業優秀公司。
博時主題基金認為:“二季度市場的熱點與公司盈利增長并不契合,考慮到即將到來的中報,市場調整的風險仍在。2014年有望延續2013年的情況——企業利潤穩定增長與GDP增速下臺階的并存。考慮到藍籌股的估值水平,市場存在絕對回報的機會,基于此,我們謹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