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觀察報》記者 孟亞勇
在多個場合,朱新禮公開表示, 賣企業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認為企業只應該賣產品不應該賣企業,不對。”
朱新禮對于出售匯源,有一套奇怪的理論,他稱之為養豬理論。“中國企業家把企業當兒子,歐美當養豬,我認為既要養豬又要養兒子。但是兒子也并不愿意你一直養著他,他要成長,大了你管理不了了,再不賣就會在溝通、管理、創新上出現很多問題。”
2008年,朱新禮嘗試將匯源出售給可口可樂未果。對于這次失敗的交易,正和島創始人劉東華曾說過一句話,“如果朱新禮真的扛不住了,匯源果汁即使真的賣個豬價錢也無人問津時,我們會不會有負疚感?”
在可口可樂之后,市場上曾多次傳出匯源出售的消息,收購方名單堪稱個個財大氣粗。比如說統一集團、中糧集團和廣藥集團等等,但每次均被匯源否認。
飲料行業資深專家陳瑋告訴本報記者,整體出售匯源雖有變數,但朱新禮并未真正停止出售匯源的想法。順鑫牽手果蔬汁總經理侯亞利也認為,“出售匯源的想法在朱的潛意識里很早就有,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價格。”
事實上,朱新禮在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就明確表示,出售資產的步伐不會停止,不排除未來三至五年繼續出售資產,以達到優化資產結構的目的。
隨后,朱新禮將想法付諸實踐。2013年6月與8月,匯源果汁出售了上海與成都兩地工廠,兩項資產轉讓共獲得收益4.26億元。今年5月13日,匯源以3.6億元人民幣向獨立第三方成都匯欣出售直接全資附屬公司北京匯源集團黃岡公司的全部權益。
陳瑋分析,匯源接連出售的都是低效資產,屬于優化生產及分銷網絡范疇,匯源也公開聲稱出售資產是為改善營運效率。自可口可樂收購被否事件之后,匯源業績一直不佳,有意愿整體接盤匯源的買家幾乎沒有。因此朱新禮通過出售不理想的資產,將匯源結構調整至最優狀態之后,才能將匯源賣個好價錢。
“朱新禮仍然會出售匯源,這符合他一貫以來的想法,只不過他在等待最佳的機會和出價最高的人出現。”陳瑋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