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建立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日益迫切和重要。良好的管理模式直接影響到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建筑行業信息化管理模式應運而生。
建筑業信息化是指運用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等,改造和提升建筑業技術手段和生產組織方式,提高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能力,提高建筑業主管部門的管理、決策和服務水平。
企業管理信息化是企業提高 競爭力、整合現有信息資源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施工企業信息化的進程參差不齊。一些大型企業已設立了自己的網站或網頁,能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各項計算作業 和輔助管理工作,如辦公自動化系統、項目管理系統、合同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物資管理系統等,初步實現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但多數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程 度還比較低,很大一部分工作還依靠手工,信息基礎平臺不健全,應用專業軟件的范圍較窄,主要集中在財務、預算軟件上,且以單機版為主,沒能實現信息資源的 共享和自動傳遞。
為何存在這樣的問題呢?1、企業領導重視不夠。普遍建筑企業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2、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基礎條件差,信息化設備、 從業人員素質還較低。3、已經實施信息化的建筑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還不夠深入,如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的集成度較低,不可避免地產生各類信息孤島。4、建筑企 業信息化的外部環境,如Internet 普及率、電子商務、安全機制、法律環境等還沒有完全解決。5、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方案有待提高與優化,同時,企業管理不規范也使信息化方案難以見到成效。 6、建筑企業自身沒有能力開發建筑類軟件,建筑軟件開發商開發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建筑企業個性化要求。
如何改變這些狀況?首先 要有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要構建一個高效的建筑信息系統框架,必須有先進的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思想相結合。在企業需求、企業特點、企業管理方式的基礎上, 構建先進、統一、通用、共享資源和易于使用的信息系統框架。其次要采用數據庫/ 應用/ 客戶端三層體系結構。數據庫層實現一個或多個數據庫服務器,用來維護企業數據。應用層與數據庫層和頂層客戶端通信。應用服務包括資源計劃系統( ERP) 、財務管理系統( FMS)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HRM) 、決策支持系統(DSS) 、項目管理系統(PMS) 、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CAD) 等。三要使各種應用模塊有機集成。通過最新的軟件技術,使得工程數據、商務數據及企業數據能夠在工程項目范圍內到企業范圍內得到集成,這將使工程行業極大 地現代化,并進一步實現局域網范圍內或者遠程范圍內的多人協同工作。四是企業也要有先進的開發技術。組件技術是開發分布式應用的先進技術。XML 技術實現異構網絡間的信息交換。Java 技術開發可移植性網絡應用,提高應用開發效率。這些技術使企業信息系統模塊化、功能化,使系統具有靈活性、開放性以及與外界進行數據交換的能力。
總而言之,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促進建設領域結構調整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建工軟件集合企業管理與項目管理于一體,并涉及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使得日常管理能夠有序的進行,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和綜合效益,促使建筑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