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是自疫情發生以來強調了兩年的防疫關鍵詞,也是關乎旅游業命運起伏與存亡發展的重要分水嶺。
一面是疫苗接種普及、疫情死亡率下降、多國意欲開放國門,讓旅游業不斷看到復蘇的曙光與希望;而另一面是斷斷續續的零星散發病例、跨省游隨時面臨熔斷,又讓不少旅游人深感陷入黎明前的“至暗時刻”。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旅部、民航局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針對旅游業提出7條紓困扶持措施(下稱“旅游業紓困7條”),對于飽受疫情沖擊的文旅行業來說恰如久旱逢甘霖。
疫情兩年后文旅業復蘇有多難?紓困條例帶來哪些緩解?而在這些之外,業界還有哪些聲量更高的呼吁與建言?鳳凰網旅游采訪了多位旅游從業者及專家學者,聽聽他們對“旅游業紓困7條”的解讀與希冀。
作者|劉俏 策劃|許玥
01
紓困:久旱逢甘霖,但貴在落實
○ 2022年繼續實施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維持80%的暫退比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提高暫退比例。同時,加快推進保險代替保證金試點工作,擴大保險代替保證金試點范圍。
○ 政府采購住宿、會議、餐飲等服務項目時,嚴格執行經費支出額度規定,不得以星級、所有制等為門檻限制相關企業參與政府采購。
○ 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將符合規定舉辦的工會活動、會展活動等的方案制定、組織協調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細化要求,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合理確定預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旅行社支付資金。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第24、27、28條
“相比2020年,疫情第三年旅游企業所面臨的經營信心的考驗與挑戰更嚴峻了。”鳳凰網文旅智庫專家、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游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向鳳凰網旅游表示,最初多數旅游企業并未預見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之久,而現在幾乎是曙光來臨前的“至暗時刻”。
其中,生存壓力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莫過于傳統旅行社。疫情三年,倒閉潮、裁員潮、停業潮不斷沖擊下,不少旅行社業務受到嚴峻挑戰,生存空間進一步收窄。而“旅游業紓困7條”的到來恰逢其時,尤其是針對旅行社企業的紓困措施,為不少旅游企業以及從業者提振了信心。
江西省環境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鄒志鵬告訴鳳凰網旅游,“旅游業紓困7條”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旅行社“解渴”,例如延續三年的質量保證金暫退政策,將旅游服務納入政府采購、將會議會展等業務交由旅行社承接,提供一定條件的信貸供給等,都能對旅行社的業務經營帶來利好,幫助旅游企業過冬。
但作為親歷行業冷暖的從業者,鄒志鵬依然能感受到疫情帶給旅游企業的諸多壓力。比如由于各地財政預算標準不一,對旅游企業帶來的紓困補貼不同;再比如業內熱議的質保金是否應該保險化、甚至取消繳納,《旅行社條例》在新環境下是否應該再次修訂……這些依然是關乎不少旅行社企業未來存亡的關鍵性話題。
鳳凰網文旅智庫專家、尚游匯文旅董事長鐘暉認為,“旅游業紓困7條”幫助企業樹立了信心,但紓困的核心貴在落實。一系列紓困政策是為穩住旅游業基本盤,而在鐘暉看來,在疫情當中受沖擊最嚴重、數以萬計的腰部企業,才是旅行社的基本盤。除此之外,鐘暉也呼吁傾聽更多小微企業及旅游相關靈活就業人員的聲音,“普惠性的稅收減免、社保緩交等政策固然重要,但都不如直接補貼更能止渴。”
曾博偉也向鳳凰網旅游指出,“旅游業紓困7條”給出了一些原則性的指導和方向,但后續還需要各省市地方根據自身情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細化和落實。例如月初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云南省財政廳等12部門印發的《云南省關于支持文旅行業的紓困幫扶措施》,對旅行社、旅游演藝企業提供補助資金等,一系列細化措施的落實,才能真正意義上幫助旅游企業紓困解難。
02
融資:為有源頭活水來,拿錢有多難?
○ 加強銀企合作,建立健全重點旅游企業項目融資需求庫, 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預期發展前景較好的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酒店、旅行社等重點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加大信貸投入,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增加旅游業有效信貸供給。建立重點企業融資風險防控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降低新發放貸款利率,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的旅游企業主動讓利。鼓勵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旅游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
○ 對符合條件的、預期發展良好的旅行社、旅游演藝等領域中小微企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發揮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務中心的積極作用,建立中小微旅游企業融資需求庫。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旅游相關初創企業、中小微企業和主題民宿等個體工商戶分類予以小額貸款支持。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第26、29、30條
對不少旅游企業來說,兩年疫情后“家里沒有余糧了”是最為致命的問題。而“旅游業紓困7條”中有3條提及融資渠道、信貸供給等,也足以見得現階段下資金鏈、現金流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文旅企業或項目融資方式有哪些?拓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多難?此次紓困政策又帶來哪些破題思路?
鳳凰網文旅智庫專家、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王笑宇指出,我國文旅企業的融資渠道無外乎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兩種,但大部分文旅項目的融資渠道較為狹窄,這與我國整體企業的融資環境、文旅項目的資產屬性及相關項目商業模式有關。
“具體來說,一方面在于股權融資受限,文旅企業缺乏持續融資途徑。”王笑宇告訴鳳凰網旅游,我國除少量文旅企業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外,大部分企業的股權融資都需要在一級市場運作。但一級市場缺乏文旅領域的投資專業機構,即文旅市場投資主體中,包含地方政府、文旅相關企業、投資機構及個人,其中機構投資者在中國文旅市場上目前屬于缺位狀態,尤其是聚焦項目早期孵化的創投機構。
另一方面,債權融資的難度則相對較大。由于土地、設備設施等經營資產確權問題,不少文旅企業債務融資的條件也更為苛刻。
而諸如房地產信托產品REITs的分散股權投資產品,在國際上已經是文旅項目的主要投資手段之一,但因受限于國內文旅項目資產確權及持續營收保障等相關政策原因,一直未能在文旅市場真正開展。
王笑宇提到,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基礎設施REITs試點范圍拓展到國有景區(點)等基礎設施領域,或也將為文旅行業帶來更多融資方式的試點案例。
一方面是融資渠道較窄,而另一方面則是紓困政策下可能遇到的具體資產與信用評估問題。鳳凰網文旅智庫專家、深圳大學文化與旅游新業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杰武向鳳凰網旅游表示,盡管紓困條例中鼓勵銀行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的信貸供給,但在實際貸款與融資操作中,按照某些銀行現有的評估體系旅企資產評估能否達標,銀行又能否為旅企調整或設定專門的評估體系,還是一個未知數。也因此更需要在“旅游業紓困7條”的指導性建議下,推動銀行金融機構信貸供給方面的落實與調整。
03
防疫:跨省游熔斷還能不能再做減法?
○ 一是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應規定進行封城、封區,不得非必要、不報批中斷公共交通。
○ 二是不得非經流調、無政策依據對餐廳、商超、景 區景點、電影院及相關服務業場所等實施關停措施、延長關停時間。
○ 三是不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政策要求基礎上擅自增加對 服務業的疫情防控措施。確有必要采取封城封區、中斷交通等措 施或在現行基礎上加強疫情防控力度的,須報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同意后實施。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第43條
除了普惠性及旅游業針對性的紓困措施,值得關注的是《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中,關于“精準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強調。文件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防疫政策“五個不得”的要求基礎上,進一步對服務業行業提出精準防疫要求“三不得”。
此前,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曾撰文提到,第42條要求“認真落實嚴格、科學、精準的疫情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過度防控”兩種傾向,有效恢復和保持服務業發展的正常秩序”。什么是正常秩序該有的樣子?是迪士尼度假區的游客一邊做著核酸,一邊觀看炫麗的煙花表演;是管理空間可以精準到20平方米的奶茶店,其它地區店照開、人照進……
戴斌還提到,文件中涉及精準防疫的相關政策有助于推動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調整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的熔斷機制適用范圍,由跨省游熔斷調整為跨市游熔斷,也不排除直接取消這一市場管制工具。對于旅行社和線上旅行社來說,這是顯而易見的政策利好預期。
對于從業者來說,精準防疫的落實事關經營與生存,這一方面的呼吁聲量也越來越大。
鄒志鵬向鳳凰網旅游感慨道,旅游行業太脆弱了,防疫政策對旅游活動、旅行社業務開展的影響重大,此前隱形加碼的現象還是會遇到。因此精準防疫的標準細化、跨省游熔斷范圍縮小為跨市游等優化方向亟待落實。
鐘暉也呼吁道,旅游企業缺的不只是錢,而是人,是市場、是游客。跨省游未熔斷時,部分企業至少可以實現收支平衡、維持生計;但熔斷后,一些小微企業無奈之下只能躺平,腰部企業則在躺平和硬扛之中搖擺。也因此,將跨省游熔斷范圍進一步縮小,市場復蘇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