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玩微信,“余額寶”引發行業新焦點,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成為輿論喧囂的話題,金融市場格局是否將會打破重組?10月27日,由第一財經日報主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戰略支持的第一財經國際化管理系列論壇(上海站)成功舉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錢世正教授、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創新事業部總經理史建偉,上創信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曦與互利網總裁袁建春就“存亡之爭-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選擇”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發表了真知灼見。
論壇伊始,錢世正教授以招商銀行發展歷程為例,梳理了招商銀行作為傳統金融企業代表的互聯網探索之路。從依托互聯網布局、到深耕大零售業務的商業模式,再到建立競爭優勢,締造了從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區域性銀行坐上國內商業銀行第六把交椅的業界傳奇。同時又以阿里巴巴為例,利用“平臺+金融+數據”三大資源,十年探索完成戰略布局,業務橫跨第三方支付、信貸、保險,奠定了阿里金融的雛形,一舉成為互聯網金融市場大咖。錢教授同時指出,產業融合將會給市場帶來新價值,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將會走向融合之路。
在圓桌對話環節,P2P(PEER TO PEER)創業代表互利網總裁袁建春介紹了互聯網借貸的新模式,對于傳統金融模式,P2P的核心優勢是借貸成本低及不易發生集中兌現的風險,并提出對民間借貸“陽光化”的期待。
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創新事業部總經理史建偉則從商業模式的創新、理念創新等角度指出,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更多的是一種合作關系,合作模式的設計以及利益分配機制是決定雙方磨合程度的重要因素。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并不是對傳統金融格局的顛覆,而是怎樣能夠在傳統金融的框架下,通過新興的手段和工具去覆蓋原來沒有的市場。他指出,未來兩者會有融合,但也各有邊界,并存在部分的交叉。
作為專業的PE-VC機構,上創信德創業投資總經理秦曦在會上強調,互聯網金融當前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面臨諸如工商銀行般的體制內銀行此類強大的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從上海自貿區的啟動得到的利好消息是,國家正走在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的路上,資金價格的市場化是推動互聯網金融前進的重要力量。論壇在嘉賓的踴躍交流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