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2014中國水環境治理高峰論壇滬上舉行

2014-03-25 09:27

3月21日,2014中國水環境治理高峰論壇暨《中國水環境調研白皮書》發布儀式以及內蒙防沙造林公益項目——“樹的等待”捐贈儀式在上海波特曼麗嘉酒店舉行。

1980年“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概念首次提出,即代表著人類對自身文明達成了一種新的審視。這種審視洞穿的本質是:如果未來可持續,如果文明和財富可持續,必須仰賴于地球環境之間可持續,而地球之生命源頭,即始于水。

2014年,《第一財經日報》聯合旭化成全新起程,探尋中國樣本水系,從水源、用水、治水多個角度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水環境給讀者,并推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系列活動。活動從“水”出發,此次論壇即為活動的第一站。

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旭化成株式會社常務執行官、董事小堀秀毅、原國家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楊朝飛、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部總監田文紅、“上海根與芽”理事長陶瑞琳等來自政府、企業、媒體以及NGO組織的人士參加此次論壇。

作為主辦方,《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和旭化成株式會社常務執行官、董事小堀秀毅分別為論壇發表致辭。秦朔指出,可持續的未來才是真正的未來。小堀秀毅則闡釋了商業力量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

此次論壇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發布《中國水環境調研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的內容以《第一財經日報》環境周刊2013年“大江大河”項目的調查報道為事實依據,并結合大量權威的數據進行歸納,客觀呈現了中國當下水環境危機現狀、治理所面臨的難題。

“大江大河”項目共歷時一年,《第一財經日報》多位記者赴黃河、長江、瀾滄江、遼河、松花江、珠江和淮河七大流域,進行實地的采訪并報道,客觀呈現了不同流域所面臨的水資源問題。

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治理難、成本高,管理體制機制存在漏洞等。而這所有的問題,集中體現于一點就是缺水。

雖然水資源總量位居全球第六,但中國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原因是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300~2500立方米左右,對比全球人均的12900立方米,這一數字僅為世界的1/4,美國的1/5,俄羅斯的1/7,加拿大的1/50,排世界第110位。

近年來,水環境的治理已成為關系民生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各地政府也不惜重金治水,但卻效果甚微。這也是“白皮書”里呈現的內容之一。

歸于一點,中國水資源已經到了“要么為一滴水而戰,要么滅亡”的危難關頭。

論壇的議程還包括了市政和企業兩場“圓桌討論”,主題分別為“現代城市中水的角色”和“水是企業最大的產業鏈”。

 

消息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