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美通社內容運營與媒體產品總監梁堃做了一場題為《2020企業戰“疫”輿情分析與企業傳播建議》的直播分享,探討以下問題:
如何應對輿情突發及之后的企業傳播?
如何在不同階段做好戰“疫”傳播策略?
如何通過媒體情報提升企業傳播影響力?
美通社整理了演講亮點及PPT,讓大家一起前進,在這非常時刻發揮公關的真正價值!
||| 演講亮點
在事件突發中,影響傳播的路徑和媒體的關注點是什么?回答這問題,需要了解公眾關注及傳播周期的變化。以搜索趨勢為例, “疫情”指數持續保持高位,顯示公眾目前還非常關注此話題。
疫情周期分為早期、中期及后期,應根據每個周期的公眾及媒體的關注點將變化,調整企業的溝通話術。
疫情早期
關鍵點:穩及責任
如何做:提前有預案
這個階段媒體及公眾關注信息澄清和獲取。早期聲量不確定情況下的應對,需要依賴企業之前的預案設置。成熟的企業公關團隊如霍尼韋爾和萬達,是最早披露公益活動,展示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容易吸引讀者閱讀和媒體關注。而在這次疫情早期企業內容傳播中,視頻新聞傳播更具亮點,AI視頻化傳播讓霍尼韋爾的捐贈新聞更直觀,更容易消化,更吸引受眾的互動,累計超過7萬播放次數。
當春節假期被延長,中小企業將明顯面對復工等一系列商業社會難題。在這個時間點,萬達第一個主動減免20-30億的租金,則從時間點和話題度上都雙雙獲得了口碑。
疫情中期
關鍵點:關系
如何做:品牌建設,不消失,細節打造線上印象,責任擔當
這個階段媒體及公眾已對最初純粹捐款捐物的公益話題關注度相對下降。媒體更關注企業對疫情中的產生的痛點的解決方案,如何做,做什么等。
這個階段是需要重視關系的時刻,包括用戶關系,政府關系,上下游關系,也是最重要的媒體關系時刻。這個時刻通過早期的預案,內部有穩定的支持團隊,才能夠比較穩定的對外持續有信息的動態溝通。
疫情期間,用戶的「時間」和「流量」重新分配,媒體使用習慣被重新培養,定期做信息傳播是企業穩定持續獲取消費者關注度的必要方式,內容上突出業務新聞價值,如解決問題、供需的新機會。對于旅游酒店等行業,可以基于自身業務來切入。舉例,首旅如家做了業務及需求的考量。
除在內容上注意緊貼業務,品牌建設為主,少營銷,在寫作方式上也盡量簡潔易懂(如以下的Tips)。這個階段對于企業的信息通道會逐步收窄,與疫情有關的藥品、檢測儀器等類相關在中央門戶的發布開始日益減少。舉例,上海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廣告管理,嚴禁發布虛構新冠肺炎偏方等廣告,對內容的審核會更加嚴格。
疫情后期
關鍵點:消費者信心
如何做:輿情監測,素材準備留意時機、線上轉移
后期接近尾聲階段,也是即將迎來消費回歸的時刻,信息和事件持續發展,信息的集中信號會開始產生變化,公眾的情緒也會有新的信號出來。這個時候是蓄勢和積累的過程,新的需求和變化也將在這個階段出現。
后期時間點難以判斷,企業PR需要做更提前的準備工作。這個時候可以適用信息和輿情的監測,提供3個維度來做參考,比如政策變化,中觀產業的動態、社交媒體上用戶需求、關注和改變。
企業需要進行內部多部門信息的整合,內容上匹配媒體的關注信息,以及用戶興趣的話題,渠道上通過視頻、自媒體話題、企業信息等多種方式傳達溝通。
企業可以通過媒體監測工具持續關注相關的關鍵詞,為后期提前做準備,如5.1、618。企業在疫情中期穩定聲量可以幫助提升市場的信任,為后期傳播建立良好的品牌數字化的基礎。以數據監測為導向,通過“解決問題”和“用戶價值”的內容方式,打造企業對外傳播形式的溝通,贏得權威媒體的主動報道及用戶社交的關注。
媒體選題
關注媒體關注的信息,更能有效幫助企業省時省力的進行傳播,如何緊扣媒體的關注點。建議關注美通社定期為企業提供的“抗疫”媒體情報,了解不同行業媒體的話題。同時歡迎企業聯系美通社的專業團隊,尋求投稿或者媒體訪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