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觀看活動回放,課程密碼【1234】
2月27日,美通社海外傳播策略部門負責人魏曉做了一場題為《疫情之下,中國企業海外傳播新思考》的線上分享,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入解析了這個主題:
疫情爆發,海外輿論關注如何?
疫情當下,企業海外傳播應對要點
疫情過后,如何優化企業傳播策略
美通社整理了演講亮點及PPT,供大家參考:
疫情爆發,海外輿論關注如何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從一個作為在中國的局部重大社會事件逐步演化為一個全球性的重大事件進入了全球的視野,發生了逐漸演化:
事件關聯全球不同區域民眾的生活及工作
新聞故事涉及一些全球性的著名品牌
事件影響蔓延至各行業發展和全球經濟環境
全球對于疫情關注度的不斷升級,給中國出海企業帶來的挑戰也日益增加。根據Cision Communications Cloud的媒體監測數據顯示,隨著歐洲疫情的發展,歐洲的冠狀病毒報道聲量也持續增長,報道量排名前三的海外國家為美國、德國、英國,這個數據也為海外傳播市場定位在這三個國家的小伙伴敲響了警鐘。
另外,海外媒體也實時關注著“疫情發展”、“防控現狀”、“科研進展”、“疫情影響”、“AI技術應用”等話題。
疫情當下,企業海外傳播應對要點
面對社會突發事件,企業傳播應考慮3C原則即:
Control, Competence,Concern
Control即為企業應向外部發聲,即使疫情當前,一切突發情況都仍在企業的可控范圍之內,包括但不限于企業的生產恢復狀況,企業的全球供應鏈等;
Competence即為企業應向外部承擔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并在特殊時期下,展現出企業本身的競爭力;
Concern即為企業應向外部發生表達自己對于此次疫情的關注,并且表達出企業針對此次疫情所做的力所能及的舉措。
美通社的國際化團隊整理重大社會突發事件海外傳播應對的Dos & Don’ts,供大家對外發聲時參考:
疫情過后,如何優化企業傳播策略
“疫情”一定會逐步的好轉,對于企業海外傳播來說,這次可能是一次突發情況,但整體的傳播陣型不應該被這一次插曲打斷,甚至越是在特殊時期,企業的海外發聲越是要持續且有序的進行。
美通社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的數據監測顯示,雖然隨疫情的爆發關于疫情的報道量大幅度上升,但媒體對于“中國企業”的話題量一直是處于一個平穩的勢頭。所以,無論熱點社會性話題的整體關注度如何,中國企業作為這些不同話題的一部分,始終會被關注、被報道。
博然思維19年的調研“海外如何了解中國企業新聞動態”顯示,只有12%的海外受訪者是直接從中國公司主動發布的信息了解,而更多的67%是從第三方渠道了解中國企業的新聞動態。那如果在某些區域受眾對中國品牌的概念沒有那么完善,那媒體的報道必然也是有失偏頗的,所以中國企業應該持續的對外發聲,讓外媒更加了解,報道才會更加的客觀全面。
從海外傳播內容層面上說,企業對外發聲時提升海外傳播內容關聯度,抓住海外受眾的眼球,國際公眾對新聞重視程度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故事發生的地點。企業需要站在海外受眾角度,選擇與海外受眾關聯度高的切入點,提供對他們有價值的信息,這應當始終是企業為海外傳播選擇內容時的首要標準,只有我們站在海外受眾的角度來傳播他們更關注的話題,企業才能說好自己的“海外故事”。
從傳播方式角度來說,今年企業“線上傳播”的比例必然會上升。就線上傳播建議如下:
多媒體展示產品亮點,重視圖片及視頻的內容制作和傳播
利用企業內部專家或第三方專家背書,表達行業趨勢觀點,提升專業性及行業影響力
發布戰略信息,可配合提供全面的數據信息圖表等
充分利用在線互動方式,重視交流過程中的內容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