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美通社在北京舉辦“商業雜志如何做公司報道”為主題的媒體茶會。來自海航集團、沃爾瑪、雀巢、寶馬、安永、中軟國際、TUV、ADI等企業機構的40多位市場及公關人士參與了本次媒體茶會的現場交流。
此次受邀參加座談會的兩位媒體嘉賓是《彭博商業周刊》副主編何伊凡、《商業價值》主筆夏勇峰。針對各自媒體的特點、采編流程、所關注的新聞點等話題,兩位嘉賓分別以自身的媒體操作實踐與參會嘉賓分享了經驗。
嘉賓何伊凡圍繞《彭博商業周刊》的背景和特征,與大家深入交流雜志如何做公司報道,未來需要怎樣的企業傳播等話題。
彭博商業周刊為商業領袖提供必要而廣泛的內幕報道,是其進行進一步運作最可信賴的消息來源。報道不能是泛泛而談的大題目,而應有一條主線或一個角度,告訴讀者他們所不知道的公司、經濟、高管、政治形勢、社會趨勢等方面的新聞。何伊凡與參會企業共同回顧了蒙牛、富士康、歸真堂等幾件重大新聞事件始末,并對企業如何做好危機公關提出觀點和建議,最后分享嚴肅媒體所關注的新聞點,以及雜志所奉行的十二則新聞規范供企業參考。
《商業價值》主筆夏勇峰圍繞雜志定位、采編流程,深入探討企業如何進行新聞傳播、為記者提供新聞點、應對記者采訪等話題。
夏勇峰指出,改變中國商業的三次浪潮:關系改變商業、管理改變商業、技術改變商業,《商業價值》較為關注技術與網絡推動的商業變革,關注商業創新激發的產業趨勢。媒體記者從收集采訪素材、整理、報選題、頭腦風暴、到最后完成采訪成稿,中間可能會有多次質疑、頭腦風暴的過程。企業與記者應該保持長期的聯系,而不是僅僅幾次的價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