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教育產業峰會的創始之年,本屆峰會主題定為“年少有為”。
在經歷過去一年多的嚴峻考驗后,2021作為體育大年的確定性正不斷增強。在公司化運作后的5年多時間里,懶熊體育一路見證中國體育在政策、資本和商業領域的多重覺醒。通過多種形式的新媒體報道、專業的行研報告和課程培訓、不同類型的行業峰會和沙龍以及金融、營銷、賽事等多領域的定制化服務,懶熊體育深感需要有更垂直和細分的活動來助力體育產業。于是,SEAT體育教育產業峰會應運而生。
SEAT體育教育產業峰會主要關注體育教育的四大主題:教育、體育、商業、文化,希望借此擴大體育教育行業的影響力,跨出體育圈層,聯結教育、公益、明星、媒體等社會資源,使得體育教育逐步可以成為中國商業領域乃至社會領域的重要話題。
體育教育產業商業化時間短,服務對象、從業者大多屬于產業中的年輕群體;而另一方面,體育教育產業規模巨大,目前市場規模已超千億,并依然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一場碰撞觀點、對接資源的產業峰會,對“年少有為”的體育教育產業有重要意義。
本次峰會內容涵蓋3場主題演講、7場圓桌論壇,近40上臺嘉賓、數百位商業領袖、投資人、知名創業者、體育明星和媒體匯聚于此。除了現場活動,本次峰會也搭建了線上直播和互動社群,通過懶熊體育官方微信社群、視頻號、微博以及多個第三方播出平臺,為全行業呈現了這一天的精彩內容。
通過體育、教育、科技、消費、娛樂等多個領域的公司和品牌從業者的分享,本次峰會從資本力、職業力、賦能力、公益力、品牌力、教練力、產品力等角度討論了體育教育產業的發展情況和繼續壯大的方法論。此外,“中國體育教育公司價值榜10強”和“中國體育教育公司未來榜10強”兩份榜單也揭示了行業的未來方向。
開場,懶熊體育創始人&CEO韓牧發表了“年少有為”的主題演講。韓牧對體育教育領域的資本投入、產業靈活性、公司運營水平、消費者對體育教育產品認知情況做了分析,針對這四個方面的提升空間,提出了人的更新、產品的更新、模式的更新三種角度。當下的體育教育是在為未來的體育消費培養市場,唯有整個產業鏈的各環節都參與進來,體育教育才能發展升級,中國未來的體育消費才有更大潛力。
韓牧還發布了懶熊體育的“小熊星座”長視頻計劃、今年8月的體育營銷峰會計劃,以及今年12月或明年1月的第六屆體育產業嘉年華計劃,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懶熊體育會一直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忠實觀察者和推動者。
創投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在“資本如何助力體育教育”論壇中,中金資本執行總經理馬正煒、一村資本管理合伙人劉晶、東方啟明星創始人&總裁靳星、松鼠Ai 1對1聯合創始人&CEO周偉、凱興資本合伙人辛穎就體育教育產業的發展速度、政策影響和投融資趨勢進行了分享。唯有學會在資本浪潮中找準發展節奏,體育教育機構才能更健康地成長。
職業體育是體育產業金字塔尖的部分,有不少體育教育從業者是職業運動員出身,如今也對基層的體育教育施加著明星效應和反哺作用。在“體教融合的金字塔法則”論壇中,教育部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路、著名球員&曼城名人堂球員孫繼海、曼城足球俱樂部中國區商務總經理湯錫鋼、萬國群星創始人羅文討論了基層體育教育與職業體育之間的聯結,也為培訓機構在體教融合戰略中的定位分享了見解。
體育和教育本身之外,外部商業力量也對體育教育產業有著重要的賦能作用。在“體育教育領域的跨界賦能”論壇中,阿里體育COO穆旸、洛合體育董事長&洛克公園創始人戴富祺、演員&歌手辰亦儒、淘云科技董事長劉慶升、GushCloud大中華區總經理應知非分享了跨界合作帶給體育教育的多元化積極影響。
下午開場,上海市普陀區體育局局長顧薇玲發表致辭,祝賀本次峰會順利進行,也表達了當地政府層面對體育教育產業的支持。
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帶給人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識,也是人格的養成。萬科創始人&深潛創始人王石在主題演講“完善人格,首在體育”中,結合自身經歷對體育教育之于人格的意義做了分享,他還表示,自己愿意扮演整合的角色,利用其資源、經驗和號召力,促進資本市場和體育運動的結合。
體育教育本身服務于人,有極強的公益屬性。在“體育教育的公益力量”論壇中,虹基金創始人&國際奧委會委員張虹、CBA市場營銷負責人劉超、安踏集團傳播高級總監姚鵬、懶熊體育聯合創始人&總裁黎雙富探討了公益力量在體育教育中的角色,并對體育、教育、公益三者未來的深度結合方式做了暢想。
而聚焦到體育教育機構的發展,品牌力是繞不過去的考驗。隨后的“體育教育機構的品牌力進階”環節中,麥斐體育CEO孫超、貝體體育創始人&董事長李曉冬、太平松體育集團創始成員&首席營收官祁俊族、萬國體育監事會主席&上海城市總經理鄭文鋒、懶熊體育副總裁張兵就體育教育機構如何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逐步提升品牌力進行了分享。
過去幾年,科技在不斷改變著體育的形式,而智能化就是其中最火熱的一股風潮。而體育教育行業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很有可能成為這些智能化產品的重要消費端。動博士體育科技首席體驗官張晉之、YBDL青少年籃球發展聯盟主教練Jafar Johnson一同發表了“體育培訓的智能化之路”主題演講,從科技角度闡述了體育教育領域未來的智能化方向。
人才是一個行業最重要的資源,對體育教育而言,教練往往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人才。在“體育教練管理和師資培養”論壇中,花香盛世國際體育創始人&CEO陳鵬吉、體操奧運冠軍&楊我國威運動俱樂部創始人楊威、夏山營地教育創始人薩其馬、PADI中國總裁樓彥、炎森教育創始人于淼一起談論了關于教練和師資培養的心得。把最重要的人才組織好,體育教育機構才有機會發展壯大。
體育教育是一種針對學員和家長的產品服務,機構同樣需要有產品思維。在“體育教育的產品打造和服務創新”論壇中,漢為體育常務副總裁汪喆、藝術體操奧運亞軍&藝冠軍國際俱樂部創始人隋劍爽、盛力世家斯巴達勇士賽項目負責人張昊洋、天星調良馬術創始人&總裁王薔、《懶熊三缺一》播客主持人劉易非分享了體育教育產品打造的方法論和其對機構發展的重要作用。
作為首屆體育教育垂直領域的行業峰會,第一屆SEAT體育教育產業峰會對行業內外關心的多個生存、發展議題產生了觀點碰撞、資源對接作用。體育教育“年少有為”,把體育、教育、商業等領域的優勢有機融合、兼容并包,體育教育會迎來健康而持續的成長。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體育大年化為泡影,不少公司過得艱難,甚至就此消失。在新冠肺炎疫情與國際復雜局勢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調整目標以謀求渡過難關。想要穿越這個下行周期,要學會保存實力,積蓄能量,升級核心業務,展現新的面貌,把目光投向未來的機會。
為此,在體育產業新一個五年來臨之際,在新的挑戰面前,懶熊體育希望能和商業世界的朋友們一起總結2020走向2021,一切都是為了“蓄勢而上”。
本屆嘉年華的內容涵蓋1場主題演講、1場跨界對話、8場圓桌論壇以及1場社交酒會。50余位上臺嘉賓,上百位商業領袖、投資人、知名創業者、體育明星和媒體匯聚于此。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嘉年華也著重搭建了線上直播和互動社群,通過官方微信社群、視頻號、微博以及多個第三方播出平臺,為全行業呈現了這一天的精彩內容。
作為一個融合體育、創投、營銷、教育、娛樂、科技的多維商業交流平臺,本屆體育產業嘉年華實現了從一切向“錢”看到一切從“新”看的突破,通過結合不同圈層,在產業新趨勢、新內容、新消費、新營銷、新城市、新參與、新智造、新教育、新跨界等主題領域,跨界融合實現體育產業共生共贏。
2020年度觀察,蓄勢而上
開場懶熊體育創始人&CEO韓牧發表了“蓄勢而上”的主題演講。演講中,韓牧發布了由懶熊體育統計、制作的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投融資數據。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國內體育相關公司的投融資事件共有53起,其中透露了投融資金額的共40起,總額約合30.344億人民幣。2019年同期,中國體育相關創業公司融資事件共有87起,總額達39.69億人民幣。2020年這兩個數據同比下降54.02%和23.54%。具體到各個細分領域,在國內的體育投融資市場,健身/瑜伽領域以33起投融資事件遙遙領先,鞋服品牌/裝備制造領域和電競領域分別以8起和6起排名第二和第三位。
關于2015-2020年體育產業的趨勢,韓牧總結了“第一個五年的五個觀察”,體育公司有著堅韌的生存能力,足夠堅持卻沒有進化成為反脆弱能力;在一個大周期的尾巴上,體育產業終于入場了,但缺乏對于商業的系統性認知;入場雖晚,但踩中了極重體驗感和文化性內容產品的大趨勢,卻無法按體育商業的規律辦事;在商業上體育公司開始建立自信,卻缺乏主動出拳展示價值的意愿動力;懂得行業內外商業浪潮大勢的重要,卻看不懂哪個大勢對自己更重要。
每年嘉年華都會安排一場跨界對話,今年主題是“體育·新消費:雙循環下再升級”。李寧公司執行董事&聯席行政總裁錢煒和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就此主題展開對話,共同探討消費升級下的品牌增長邏輯變化。關于2020特殊的一年,錢煒形容李寧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現在的路,開源節流,保證利潤,抓住任何可以做生意的機會,把庫存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另一條腿要為未來鋪路,包括供應鏈的整合、銷售系統的整合,提升單店效率等。
八大主題論壇,暢談體育產業新趨勢
在“后浪已至,誰站潮頭”論壇中,達晨財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紅、中信資本私募基金運營合伙人楊東為、復娛文化總裁鄧厚鋆探討資本市場的趨勢。2020年體育投融資市場情況似乎并沒有那么糟糕,資本并沒有大規模離場,只是流向更為集中。
2020年,中國的體育版權與內容媒體平臺的格局發生巨變。在“體育新內容,理性與感性”論壇中,愛奇藝體育CEO喻凌霄、盛力世家創始人& CEO 李勝、中超公司總經理董錚、著名解說員婁一晨共同探討當前大環境下,資本、技術、受眾的變化之下,體育內容市場將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中國體育將在未來24個月內迎來五個世界級大賽,歷史上絕無僅有,可能也后無來者。在“體育新營銷,24個月vs長期主義”主題論壇環節,SPORTFIVE | 拉加代爾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兼全球高級副總裁李瑩、元氣森林合伙人、功能性產品業務負責人Uki(張壬坤)、德國菲斯曼亞太區市場總監益曉曉、Kappa中國品牌市場體系副總裁史凡、壹球ONEBALL創始人董礫共同探討了在“大賽+大年”邏輯下,如何用長期主義的思維來構建體育營銷贊助策略。
城市化進程促成了新的消費業態將會帶來怎樣的機遇?在“體育新城市,更新中的體育角色”環節,迪卡儂中國副總裁王亭亭、阿里體育COO穆旸、融創文旅集團冰雪中心總經理伊力、萬科集團酒店與度假事業部合伙人李堯,上海市產業轉型研究院首席策劃師荊超,共同探討了零售、地產、互聯網公司不同視角下的體育角色。
在“體育新參與,迎接反彈”論壇中,深潛DeepDive CEO周寅猛、洛克公園創始人&洛合體育董事長戴富祺、愛動合伙人祁楚堯、昂立慧動體育創始人 & CEO于一,討論了過去一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后,民眾對運動、體育反彈的需求, 并且如何把它們轉化為長期的消費和習慣。
“中國制造”正在變成更多的“中國智造”,在體育領域同樣如是。科技對運動的新一輪重塑從硬件開始,新體驗和新的產業鏈也隨之而來。中體數據·練多多董事長王鋒、FITURE聯合創始人&CTO付強、韶音科技大中華區營銷總監楊云、舒華體育品牌總監王偉偉、懶熊體育聯合創始人&總裁黎雙富,就“體育新智造,重塑運動”主題發表觀點。
體教融合在未來五年的實際進展或許會成為影響中國體育產業在未來五十年發展狀況的重要變量。在“體育新教育,體教融合的一代”主題環節中,編程貓創始人 & CEO李天馳,花香盛世創始人 & CEO陳鵬吉,**冠軍、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創始人楊揚,強棒創始人、強棒天使發起人孫嶺峰,懶熊體育智庫顧問于淼進行了討論。
體育一直在尋求跨界,無論是體育綜藝、體育電影、運動潮牌、體育明星代言,體育與娛樂、與潮流不斷尋找更好的結合方式。本屆嘉年華主會場最后一個論壇環節是“體育新跨界:等待爆款”,著名主持人劉語熙,知名創作歌手、演員&導演吳克群,羽毛球世界冠軍鮑春來,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在通過跨界實現用戶增長,搶奪用戶注意力,預測甚至制造流行趨勢的方式等方面發表各自觀點。
作為中國體育產業每年不容錯過的行業盛典,懶熊體育的第五屆體育產業嘉年華,按照慣例和標準,對“體育產業年度領袖人物”、“體育產業年度營銷”、“體育產業年度創新”三大類獎項進行了評選。2020年的難已無需贅言,但可喜的是,依然有不少人和公司逆勢而上,成為行業的佼佼者,他們也是體育產業新五年周期的希望。
如果把體育產業放在中國的大領域當中,體育產業還處于早期階段,剛剛5歲,這個領域還需要經歷多次的“周期”。體育產業需要保持對商業與體育的專注與熱愛,繼續積蓄能量,唯有向上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