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ed Diagnostics zh_CN PRN Asia 思路迪診斷公司向柬埔寨捐贈核酸檢測設備及試劑 守護民眾健康 2021-09-10 14:00:00 中國和柬埔寨兩方視頻連線 柬埔寨駐滬總領事謝志君在致辭中表示:“患難見真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柬埔寨與中國堅定地站在一起。此次上海企業為柬埔寨提供核酸檢測儀器、試劑盒等,體現了雙方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將大大助力柬埔寨的疫情防控。我們相信,在中國伙伴的支持下,柬埔寨一定能夠打贏抗疫阻擊戰。”這位柬埔寨駐滬總領事表示,今后,柬埔寨總領館將為營造商業、投資良好環境提供支持。 接著,謝志君總領事代表柬埔寨向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捐贈抗疫物資的上海企業頒發捐贈證書,思路迪診斷首席技術官陳才夫博士作為公司代表上臺接收。陳才夫博士表示:“思路迪診斷作為一家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中國企業,早在2020年新冠爆發之初就加入到了抗疫隊伍當中,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了一整套快速自動化核酸檢測方案,并已助力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非常榮幸這次可以代表中國企業向柬埔寨政府貢獻一己之力,祝愿柬埔寨人民早日戰勝疫情。” 隨后,相關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盒交接儀式通過視頻連線舉行。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國務秘書卡馬拉表達了對中方的誠摯感謝,他說:“柬中兩國源遠流長,柬埔寨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合作伙伴。感謝中國,感謝上海,感謝思路迪診斷公司此次捐贈的一整套新冠核酸自動化檢測儀器和2000份核酸檢測試劑,幫助我們提高核酸檢測能力。” 思路迪診斷此次聯合了柬埔寨巴斯德實驗室,通過新建和升級現有實驗室的方式,助力柬埔寨整個核酸檢測防疫體系的增強。 柬埔寨的巴斯德實驗室成立于1963年,是由法國巴斯德實驗室和柬埔寨衛生部共同管理的重點實驗室,致力幫助柬埔寨抗擊各種傳染病。自從2020年1月21日檢測出柬埔寨第一例新冠病毒的陽性樣本至今,該實驗室已經完成了超過50萬份的新冠樣本檢測,是柬埔寨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堅力量。目前,思路迪診斷的自動核酸提取試劑和快速qPCR檢測試劑已經在巴斯德所完成臨床驗證,并開始大規模使用,同時雙方也在進行包括變異毒株檢測試劑在內的進一步深度合作。 相比抗原,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精度和可靠性都非常好,是新冠病毒診斷的金標準,但也面臨著檢測流程復雜,時間較長,對檢測實驗室和檢測人員要求較高的問題,且這些問題在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中會被成指數倍的放大。因此為了應對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需求,抗擊新冠疫情的一線檢測實驗室迫切需要高通量、快速的自動化解決方案,能在滿足大規模核酸檢測要求的同時,降低對實驗室和實驗室操作人員的要求,在短時間內提高當地的核酸檢測能力。 思路迪診斷此次捐贈的高通量免提取快速自動化核酸檢測方案,主要由樣品預處理系統,免提取病毒采樣管和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組成,相比于傳統核酸檢測長達4-5小時的一個檢測流程,采用思路迪的檢測方案,在70分鐘左右就能得到實驗結果,從而大大縮短了實驗流程,再配合混合采樣檢測技術,一個實驗室可以實現一天內檢測數萬例的樣本,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此外,本次捐贈的變異毒株核酸檢測試劑盒可以識別包括Delta毒株在內WHO所重點關注的變異毒株(VOC)和值得關注的變異毒株(VOI),幫助相關部門準確識別變異毒株,從而實現對疫情的精準防控。 除 上述檢測方案外,思路迪診斷還開發了一款針對機場、海關以及邊境等應用場景的方艙實驗室,目前已在馬來西亞投入使用。方艙由一個標準的集裝箱改造完成,嚴格按照PCR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和分區要求來進行設計和制造,高度集成水,電,風,設備等專業;箱體內配備照明,滅菌,實驗室儀器,冰箱等專業設備;送風管在箱體內一體成型;排風單獨設置,集成排風機。改造完成以后就是一個符合BSL-2標準的核酸檢測實驗室。98%的建造工作在工廠完成,運輸到現場后只需要平整的土地以及必要的水電對接就可以完成安裝,可以迅速開展在地的核酸檢測工作。它的主要優點就是高移動性,可以部署在檢測能力不足的地方,并根據需要隨時轉移布置。 欲知更多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 www.3dmedcare.com.cn ]]> 上海2021年9月10日 /美通社/ -- 德爾塔變異毒株肆虐,柬埔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防控形勢嚴峻。根據柬埔寨衛生部9月1日通報,柬埔寨全國累計確診9.3萬例,累計治愈8.9萬例,累計死亡1916例,死亡率達到2%,情況令人憂心。

9月3日,上海市援助柬埔寨抗疫物資交接儀式在滬舉行,路迪診斷(注冊名:埃提斯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出席。思路迪診斷此次向柬埔寨衛生部捐贈了包括ANDiS 3100自動化樣本預處理工作站、ANDiS 350核酸提取儀、ANDiS 300移液工作站、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核酸提取試劑在內的抗疫物資,價值總計21.8萬美金,以幫助柬埔寨升級現有實驗室和增建新實驗室,共同抗擊疫情,守護民眾健康。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交接儀式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馬穎慧、柬埔寨駐滬總領事謝志君、思路迪診斷首席技術官陳才夫博士和合作伙伴上海潔駿文化交流中心代表出席上海會場,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國務秘書卡馬拉,辦公廳主任索法納和柬埔寨衛生部副國務秘書尤·比希、柬埔寨衛生部顧問,疾控中心主任萊·索文出席柬埔寨會場。

中國和柬埔寨兩方視頻連線
中國和柬埔寨兩方視頻連線

柬埔寨駐滬總領事謝志君在致辭中表示:“患難見真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柬埔寨與中國堅定地站在一起。此次上海企業為柬埔寨提供核酸檢測儀器、試劑盒等,體現了雙方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將大大助力柬埔寨的疫情防控。我們相信,在中國伙伴的支持下,柬埔寨一定能夠打贏抗疫阻擊戰。”這位柬埔寨駐滬總領事表示,今后,柬埔寨總領館將為營造商業、投資良好環境提供支持。

接著,謝志君總領事代表柬埔寨向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捐贈抗疫物資的上海企業頒發捐贈證書,思路迪診斷首席技術官陳才夫博士作為公司代表上臺接收。陳才夫博士表示:“思路迪診斷作為一家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中國企業,早在2020年新冠爆發之初就加入到了抗疫隊伍當中,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了一整套快速自動化核酸檢測方案,并已助力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非常榮幸這次可以代表中國企業向柬埔寨政府貢獻一己之力,祝愿柬埔寨人民早日戰勝疫情。”

隨后,相關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盒交接儀式通過視頻連線舉行。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國務秘書卡馬拉表達了對中方的誠摯感謝,他說:“柬中兩國源遠流長,柬埔寨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合作伙伴。感謝中國,感謝上海,感謝思路迪診斷公司此次捐贈的一整套新冠核酸自動化檢測儀器和2000份核酸檢測試劑,幫助我們提高核酸檢測能力。”

思路迪診斷此次聯合了柬埔寨巴斯德實驗室,通過新建和升級現有實驗室的方式,助力柬埔寨整個核酸檢測防疫體系的增強。

柬埔寨的巴斯德實驗室成立于1963年,是由法國巴斯德實驗室和柬埔寨衛生部共同管理的重點實驗室,致力幫助柬埔寨抗擊各種傳染病。自從2020年1月21日檢測出柬埔寨第一例新冠病毒的陽性樣本至今,該實驗室已經完成了超過50萬份的新冠樣本檢測,是柬埔寨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堅力量。目前,思路迪診斷的自動核酸提取試劑和快速qPCR檢測試劑已經在巴斯德所完成臨床驗證,并開始大規模使用,同時雙方也在進行包括變異毒株檢測試劑在內的進一步深度合作。

相比抗原,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精度和可靠性都非常好,是新冠病毒診斷的金標準,但也面臨著檢測流程復雜,時間較長,對檢測實驗室和檢測人員要求較高的問題,且這些問題在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中會被成指數倍的放大。因此為了應對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需求,抗擊新冠疫情的一線檢測實驗室迫切需要高通量、快速的自動化解決方案,能在滿足大規模核酸檢測要求的同時,降低對實驗室和實驗室操作人員的要求,在短時間內提高當地的核酸檢測能力。

思路迪診斷此次捐贈的高通量免提取快速自動化核酸檢測方案,主要由樣品預處理系統,免提取病毒采樣管和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組成,相比于傳統核酸檢測長達4-5小時的一個檢測流程,采用思路迪的檢測方案,在70分鐘左右就能得到實驗結果,從而大大縮短了實驗流程,再配合混合采樣檢測技術,一個實驗室可以實現一天內檢測數萬例的樣本,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此外,本次捐贈的變異毒株核酸檢測試劑盒可以識別包括Delta毒株在內WHO所重點關注的變異毒株(VOC)和值得關注的變異毒株(VOI),幫助相關部門準確識別變異毒株,從而實現對疫情的精準防控。

上述檢測方案外,思路迪診斷還開發了一款針對機場、海關以及邊境等應用場景的方艙實驗室,目前已在馬來西亞投入使用。方艙由一個標準的集裝箱改造完成,嚴格按照PCR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和分區要求來進行設計和制造,高度集成水,電,風,設備等專業;箱體內配備照明,滅菌,實驗室儀器,冰箱等專業設備;送風管在箱體內一體成型;排風單獨設置,集成排風機。改造完成以后就是一個符合BSL-2標準的核酸檢測實驗室。98%的建造工作在工廠完成,運輸到現場后只需要平整的土地以及必要的水電對接就可以完成安裝,可以迅速開展在地的核酸檢測工作。它的主要優點就是高移動性,可以部署在檢測能力不足的地方,并根據需要隨時轉移布置。

欲知更多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 www.3dmedcare.com.cn

]]>
精準醫療距每一位腫瘤患者有多遠?思路迪希望在五年內實現零距離 2021-06-11 11:30:00 會議現場 2021年6月9日,由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以“創新賦能,引領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第23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 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打造了一場后疫情時代的BIO-FORUM云峰會。6月10日,在研討會分會之一的“第13屆上海醫藥投融資峰會暨成果推介會& 第二屆張江復旦創新發展論壇數字—醫療與健康”論壇上,思路迪創始人兼董事長熊磊博士 分析了腫瘤精準醫療的發展趨勢,并分享了針對上述難題的探索和進展。該論壇是本次研討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 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金力,張江集團副總經理王凱榮致辭,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副院長胡建華主持,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原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等領導、專家現場分享 ,醫療健康領域的眾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創新發展,探討數字醫療的新趨勢、新機遇。 觸摸未來世界,建設智慧診斷中心 檢測是精準醫學的基礎,然而不論是醫院病理科還是第三方檢驗中心,由于支持著龐大的服務體量,均臨著諸多挑戰,比如醫療資源不足、分配不均,導致區域之間水平相差巨大;診斷效率受資深醫生數量限制,存在大幅提升空間;診斷精準因個體醫生經驗差異,精準度存在提高空間等。 思路迪創始人兼董事長 熊磊博士 熊磊博士指出,精準醫學要惠及每一位患者,必須解決三個問題,即檢測的精準化、檢測的自動化和數據分析的無人化 ,只有如此才能第一時間在任何地點幫助患者實現精準醫療。而通過建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精準檢測單元,結合臨床信息和其它診斷信息,就可以形成一個智慧診斷中心 ,從而為檢測中心賦能,更快速、更精準、更可及地幫助醫生進行治療決策。 腫瘤精準醫療的智慧診斷中心,實際上是一個檢測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結合的中心,需要高效能的試劑、自動化的儀器、數字化的系統,形成整體優化的解決方案。從樣本的采集和制備,到實驗的處理、檢測結果分析與解讀,形成一份精準的診斷報告。數字化應用層面則包括業務運營支持、實驗室管理、樣本管理、數據分析、數據監控與質控、臨床分析知識庫、大數據管理等,且數字化技術需要與互聯網相結合,可以在公有或私有云上提供服務。 值得指出的是,人工智能(特別是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進了智慧診斷中心的應用,例如基因變異的AI分析、病理圖像的生物標注物表達指標的分析、對臨床知識的準確處理和智能化推理應用。此外,檢測技術的自動化,數據、算法、知識的融合也推動智慧診斷中心的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及NGS、病理影像等不同檢測技術的融合,也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精準度。 目前,全球范圍內以精準醫療為核心的智慧診斷中心目前均在建設初期,中國非常有機會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優勢地位,思路迪就是國內最早布局該領域的公司之一。 熊磊博士提到 ,思路迪過去五年來持續地投入研發力量,在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以建設智慧診斷中心為目標,積極推動產品研發,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基礎,陸續迭代了3代自動化NGS建庫設備,并有望很快形成終極的自動化分子診斷設備,而在數據分析智能化方面也早已實現了基因組數據無人化分析,目前正在研究人工智能技術以實現更精準的數據分析。? “思路迪已具備了建設智慧診斷中心的核心優勢,擁有超過100人的自動化、智能化交叉產品研發團隊,并申請了近100項專利和軟著,在業內形成了較高的壁壘。未來五年,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積極推動智慧診斷中心在中國乃至全球醫院的建設和落地,讓全球的每一位腫瘤患者都能夠從精準醫療中獲益。“熊磊博士表示。 圍繞腫瘤治療全周期,積極推進檢測產品開發落地? 2010年,思路迪成立于上海,是最早在中國展開腫瘤精準醫療檢測的公司之一。經過十一年的耕耘發展,思路迪已成長為中國腫瘤精準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檢測產品設計已覆蓋整個腫瘤生命周期,除了精準繪制疾病病灶的基因圖譜,個性化地指導患者藥物治療和精準動態地監測患者病灶的復發情況,還開發早期診斷產品,捕捉早期疾病的信號,從而指導疾病的早診早治。 在伴隨診斷方面,思路迪的多重檢測產品組合能夠支持各種常見實體瘤的NGS臨床診斷服務,包括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婦科腫瘤等,業務覆蓋800余家醫療機構,年服務人次超6萬。談及目前伴隨診斷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現象,熊磊博士表示,這只是表面,實際上理想的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在臨床的滲透率僅有5%左右,仍有95%人群的需求還未被滿足。 “NGS檢測操作復雜、檢測成本過高、許多新技術仍未獲批等因素都制約了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未來更多自動化設備的落地以及診斷產品的上市,將會有更多患者從中獲益。作為企業應該考慮患者的終極需求,開發能真正滿足和解決患者診斷問題的產品,而不是開發同質化的產品進入市場。”?熊磊博士說道。 而在腫瘤早篩早診領域,思路迪從2014年就開始積極布局,希望運用領先的外泌體標志物技術為發現腫瘤早期患者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外泌體是一類新的人類疾病標志物來源,它的特點是在常用的血清和血漿之外,大幅度拓寬了新型標志物的來源。此外,由于其在正常細胞和病變細胞中分泌的內含物不同,可以在極早期檢測到異常標志物,而不是僅僅在病變晚期通過壞死脫落的腫瘤細胞或者脫落細胞內含物來檢測標志物,大大增加了檢測的靈敏度和降低了信號捕捉的成本。 目前,思路迪正重點布局2-3個瘤種的早期診斷產品開發,并計劃未來2-3年陸續拓展到更多腫瘤的早診標志物開發。熊磊博士認為,腫瘤早篩早診雖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更應該看到該領域的嚴肅性、復雜性和可及性。“難點在于標志物的發現,以及性能和成本的平衡。企業要想在中國市場脫穎而出,一定要洞察中國人群的就診習慣和特點,并相應地開發出適合中國人群特點的產品,而不是抄襲海外的產品開發理念照搬進入中國。” 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基于ctDNA發現腫瘤微小殘留病灶(MRD)的復發監控正逐步成為行業熱點,陸續有研究成果發布和相應檢測產品上市,在2021年3月舉行的“第18屆肺癌高峰論壇”上更是達成了中國首個《肺癌MRD的檢測和臨床應用共識》。在該領域,思路迪屬于國內少數率先推出MRD檢測的公司,目前已經在腸癌和肺癌領域取得了可喜的第一階段臨床數據,證明MRD檢測的確可以很好地預測復發時間。 其中思路迪針開發的針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定制化MRD專屬產品 -- “肺常安康-MRD監測版”能夠最大化覆蓋NSCLC人群,同時囊括了肺癌重要的基因和位點以及中國NSCLC人群高頻變異位點,保證97%的患者至少檢測到1個變異,89%的患者至少檢測到2個變異,詳細的驗證數據不日即將公布。 熊磊博士表示,實體瘤MRD檢測關鍵在于靈敏度和特異性要求較高,同時還具備對價格較敏感的特點。“在推動臨床應用方面,MRD技術目前更多是強化以生信和AI數據為基礎的準確性追求,企業需積累更多對應的臨床數據,與監管部門積極溝通,推動這一創新產品注冊。未來,思路迪也將更加積極地布局MRD檢測,爭取早日惠及更多患者。” NGS技術解決了復雜疾病標志物檢測的核心問題,臨床應用的空間和前景巨大,有望改變數以億計的以遺傳、腫瘤和感染等各疾病患者人群的治療方式,隨著更多檢測產能的落地、檢測的自動化、數據分析的智能化,將有更多的患者能夠從精準醫療中獲益。思路迪作為中國腫瘤精準醫療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依托其第三方檢測中心,擁有在腫瘤NGS檢測和免疫圖像病理分析的一系列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實踐經驗和應用技術,并已形成“智慧實驗室”的系統解決方案,期待思路迪在NGS技術臨床應用方面深入拓展,早日實現讓全球每一位腫瘤患者獲得精準醫療的愿望。 ]]>

上海2021年6月11日 /美通社/ -- 近年來,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腫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腫瘤的治療正在步入“精準醫學時代”,即以患者臨床病歷信息、病理影像、基因組信息、其他組學信息等為基礎,為患者量身定制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給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由于檢測操作以及以二代測序為代表的檢測技術所產生的基因組數據分析的復雜性,使得精準醫療難以真正被普及。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2021年6月9日,由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以創新賦能,引領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23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打造了一場后疫情時代的BIO-FORUM云峰會。6月10日,在研討會分會之一的13屆上海醫藥投融資峰會暨成果推介會&第二屆張江復旦創新發展論壇數字醫療與健康論壇上,思路迪創始人兼董事長熊磊博士分析了腫瘤精準醫療的發展趨勢,并分享了針對上述難題的探索和進展。該論壇是本次研討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金力,張江集團副總經理王凱榮致辭,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副院長胡建華主持,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原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等領導、專家現場分享,醫療健康領域的眾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創新發展,探討數字醫療的新趨勢、新機遇。

觸摸未來世界,建設智慧診斷中心

檢測是精準醫學的基礎,然而不論是醫院病理科還是第三方檢驗中心,由于支持著龐大的服務體量,均臨著諸多挑戰,比如醫療資源不足、分配不均,導致區域之間水平相差巨大;診斷效率受資深醫生數量限制,存在大幅提升空間;診斷精準因個體醫生經驗差異,精準度存在提高空間等。

思路迪創始人兼董事長 熊磊博士
思路迪創始人兼董事長 熊磊博士

熊磊博士指出,精準醫學要惠及每一位患者,必須解決三個問題,即檢測的精準化、檢測的自動化數據分析的無人化,只有如此才能第一時間在任何地點幫助患者實現精準醫療。而通過建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精準檢測單元,結合臨床信息和其它診斷信息,就可以形成一個智慧診斷中心,從而為檢測中心賦能,更快速、更精準、更可及地幫助醫生進行治療決策。

腫瘤精準醫療的智慧診斷中心,實際上是一個檢測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結合的中心,需要高效能的試劑、自動化的儀器、數字化的系統,形成整體優化的解決方案。從樣本的采集和制備,到實驗的處理、檢測結果分析與解讀,形成一份精準的診斷報告。數字化應用層面則包括業務運營支持、實驗室管理、樣本管理、數據分析、數據監控與質控、臨床分析知識庫、大數據管理等,且數字化技術需要與互聯網相結合,可以在公有或私有云上提供服務。

值得指出的是,人工智能(特別是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進了智慧診斷中心的應用,例如基因變異的AI分析、病理圖像的生物標注物表達指標的分析、對臨床知識的準確處理和智能化推理應用。此外,檢測技術的自動化,數據、算法、知識的融合也推動智慧診斷中心的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及NGS、病理影像等不同檢測技術的融合,也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精準度。

目前,全球范圍內以精準醫療為核心的智慧診斷中心目前均在建設初期,中國非常有機會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優勢地位,思路迪就是國內最早布局該領域的公司之一。熊磊博士提到,思路迪過去五年來持續地投入研發力量,在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以建設智慧診斷中心為目標,積極推動產品研發,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基礎,陸續迭代了3代自動化NGS建庫設備,并有望很快形成終極的自動化分子診斷設備,而在數據分析智能化方面也早已實現了基因組數據無人化分析,目前正在研究人工智能技術以實現更精準的數據分析。 

“思路迪已具備了建設智慧診斷中心的核心優勢,擁有超過100人的自動化、智能化交叉產品研發團隊,并申請了近100項專利和軟著,在業內形成了較高的壁壘。未來五年,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積極推動智慧診斷中心在中國乃至全球醫院的建設和落地,讓全球的每一位腫瘤患者都能夠從精準醫療中獲益。“熊磊博士表示。

圍繞腫瘤治療全周期,積極推進檢測產品開發落地 

2010年,思路迪成立于上海,是最早在中國展開腫瘤精準醫療檢測的公司之一。經過十一年的耕耘發展,思路迪已成長為中國腫瘤精準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檢測產品設計已覆蓋整個腫瘤生命周期,除了精準繪制疾病病灶的基因圖譜,個性化地指導患者藥物治療和精準動態地監測患者病灶的復發情況,還開發早期診斷產品,捕捉早期疾病的信號,從而指導疾病的早診早治。

在伴隨診斷方面,思路迪的多重檢測產品組合能夠支持各種常見實體瘤的NGS臨床診斷服務,包括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婦科腫瘤等,業務覆蓋800余家醫療機構,年服務人次超6萬。談及目前伴隨診斷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現象,熊磊博士表示,這只是表面,實際上理想的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在臨床的滲透率僅有5%左右,仍有95%人群的需求還未被滿足。

“NGS檢測操作復雜、檢測成本過高、許多新技術仍未獲批等因素都制約了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未來更多自動化設備的落地以及診斷產品的上市,將會有更多患者從中獲益。作為企業應該考慮患者的終極需求,開發能真正滿足和解決患者診斷問題的產品,而不是開發同質化的產品進入市場。” 熊磊博士說道。

而在腫瘤早篩早診領域,思路迪從2014年就開始積極布局,希望運用領先的外泌體標志物技術為發現腫瘤早期患者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外泌體是一類新的人類疾病標志物來源,它的特點是在常用的血清和血漿之外,大幅度拓寬了新型標志物的來源。此外,由于其在正常細胞和病變細胞中分泌的內含物不同,可以在極早期檢測到異常標志物,而不是僅僅在病變晚期通過壞死脫落的腫瘤細胞或者脫落細胞內含物來檢測標志物,大大增加了檢測的靈敏度和降低了信號捕捉的成本。

目前,思路迪正重點布局2-3個瘤種的早期診斷產品開發,并計劃未來2-3年陸續拓展到更多腫瘤的早診標志物開發。熊磊博士認為,腫瘤早篩早診雖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更應該看到該領域的嚴肅性、復雜性和可及性。“難點在于標志物的發現,以及性能和成本的平衡。企業要想在中國市場脫穎而出,一定要洞察中國人群的就診習慣和特點,并相應地開發出適合中國人群特點的產品,而不是抄襲海外的產品開發理念照搬進入中國。”

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基于ctDNA發現腫瘤微小殘留病灶(MRD)的復發監控正逐步成為行業熱點,陸續有研究成果發布和相應檢測產品上市,在2021年3月舉行的“第18屆肺癌高峰論壇”上更是達成了中國首個《肺癌MRD的檢測和臨床應用共識》。在該領域,思路迪屬于國內少數率先推出MRD檢測的公司,目前已經在腸癌和肺癌領域取得了可喜的第一階段臨床數據,證明MRD檢測的確可以很好地預測復發時間。

其中思路迪針開發的針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定制化MRD專屬產品 -- “肺常安康-MRD監測版”能夠最大化覆蓋NSCLC人群,同時囊括了肺癌重要的基因和位點以及中國NSCLC人群高頻變異位點,保證97%的患者至少檢測到1個變異,89%的患者至少檢測到2個變異,詳細的驗證數據不日即將公布。

熊磊博士表示,實體瘤MRD檢測關鍵在于靈敏度和特異性要求較高,同時還具備對價格較敏感的特點。“在推動臨床應用方面,MRD技術目前更多是強化以生信和AI數據為基礎的準確性追求,企業需積累更多對應的臨床數據,與監管部門積極溝通,推動這一創新產品注冊。未來,思路迪也將更加積極地布局MRD檢測,爭取早日惠及更多患者。”

NGS技術解決了復雜疾病標志物檢測的核心問題,臨床應用的空間和前景巨大,有望改變數以億計的以遺傳、腫瘤和感染等各疾病患者人群的治療方式,隨著更多檢測產能的落地、檢測的自動化、數據分析的智能化,將有更多的患者能夠從精準醫療中獲益。思路迪作為中國腫瘤精準醫療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依托其第三方檢測中心,擁有在腫瘤NGS檢測和免疫圖像病理分析的一系列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實踐經驗和應用技術,并已形成“智慧實驗室”的系統解決方案,期待思路迪在NGS技術臨床應用方面深入拓展,早日實現讓全球每一位腫瘤患者獲得精準醫療的愿望。

]]>
思路迪診斷完成15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股權交易 2020-10-19 08:00:00 思路迪診斷上海總部辦公大樓 經過多年深耕,思路迪診斷已成為中國精準診斷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擁有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以及IVD設備和試劑兩大業務線,布局了包括腫瘤 (從早期診斷、伴隨診斷到動態監測)和微生物診斷領域的一系列產品研發管線,包括: 1)在腫瘤早期診斷領域,公司基于自主的外泌體標志物開發平臺,研發出的卵巢癌早期診斷試劑盒已經進入注冊臨床試驗; 2)在腫瘤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領域, 公司在2018年實現了全自動化數據分析系統。緊接著在2019年,公司研發的具備全自動化封閉式基因文庫制備功能的ANDiS400獲得中國藥監局上市許可。公司至今已經形成了一系列全自動化平臺研發管線,并建立了相應的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自動化產品開發注冊管線。未來隨著該管線產品的陸續上市,有助于突破腫瘤NGS技術因為過于復雜而無法規模化在國內醫院落地的瓶頸;思路迪診斷公司在精準診斷領域多年深耕全自動化蛋白和分子診斷產品研發,形成了集合了設備工程、電氣、生命科學、材料和數據分析的交叉研發團隊,為實現公司讓患者隨時隨地可及精準醫療的使命和愿景,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思路迪診斷董事長兼CEO熊磊博士表示: “感謝各位新老投資人的認可,診斷板塊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精準診斷領域設備及試劑產品的研發,包括全自動化NGS流水線設備以及其它分子診斷設備研發及注冊、多項精準診斷IVD產品的研發注冊、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診斷產品管線開發以及基于外泌體平臺的早期診斷IVD產品研發,同時還包括商業化團隊擴充及海外業務拓展。” CPE表示: “隨著更多精準靶向和精準免疫藥物的獲批和新治療方式的不斷涌現,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應用前景廣闊。作為腫瘤精準診斷行業的領先企業,思路迪診斷在測序流程自動化領域提早進行了布局,為臨床提供全套基于測序技術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測序技術在臨床應用的拓展,為腫瘤病人選擇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延長病人生命,提升病人生活質量。我們很榮幸能在此過程中,與熊磊博士及公司同道一起,攜手共進,推動腫瘤精準治療的發展。” 中金資本投資團隊表示: “精準醫療一直是中金重點關注的領域。精準診斷作為連接患者和治療方式至關重要的一環,具有極大的臨床應用潛力。我們看好思路迪診斷在自動化NGS方向的提前戰略布局及封閉式設備加試劑耗材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同時我們也看好經驗豐富且擁有高效執行力的領導,研發及銷售團隊,公司卓越的創新及業務發展能力,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很榮幸參與本輪投資。” 濟民可信集團財務投資負責人周志堅表示: “濟民可信是一家在抗腫瘤、心腦血管、腎病等領域專業化深耕的醫藥企業集團,多年位居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前十位,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腫瘤精準診斷也迎來快速發展期。思路迪診斷是國內腫瘤NGS檢測行業第一梯隊企業,在腫瘤外泌體早診以及腫瘤NGS檢測IVD化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濟民可信看好以熊磊博士帶領下的思路迪診斷在腫瘤精準診斷領域的發展前景,濟民可信愿意與思路迪診斷攜手共進,提供腫瘤領域的產業資源,助力思路迪診斷快速發展!” 清松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松表示: “精準診斷的時代已經到來。思路迪診斷在精準診斷領域的布局極具前瞻性,是一家能夠真正從產業需求與臨床需求出發,通過極強的研發、產品化與商業化能力解決臨床痛點的企業。清松資本非常看好思路迪診斷在臨床精準診斷領域的發展前景,也將持續為公司提供產業資源與戰略發展相關的支持。” 浦東科創集團董事長傅紅巖表示: “浦東新區一直以來高度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為該領域創新性企業提供多維度、高質量的政策支持,現已形成深入到各細分領域并具備差異化優勢的產業集群。浦東科創集團積極參與諸多此類創新企業的發展,典型投資案例包括復旦張江、透景生命、天士力生物、益方生物、沛嘉醫療等。我們看好思路迪診斷基于精準診斷的綜合多技術領域而雄厚的創新研發實力,以及在精準診斷取得的行業成績。未來,浦東科創集團將從全方位支持思路迪診斷進一步做大做強。” 海爾醫療CEO倪小偉表示: “海爾醫療是醫患合一為核心理念的大健康生態共創平臺,腫瘤綜合治療為海爾醫療四大場景之一。思路迪診斷在腫瘤精準診斷領域深耕多年,擁有領先的技術研發平臺、產品和服務覆蓋腫瘤早篩、伴隨診斷和康復動態監測,與海爾醫療腫瘤綜合治療場景有非常大的協同性。非常高興作為本輪的投資方,與其他股東一起攜手助力思路迪診斷進一步發展,相信思路迪診斷在熊磊博士及其團隊的帶領下繼續為世界創造更大的價值。未來,海爾醫療也將與思路迪診斷積極探索在腫瘤綜合治療領域的合作,打造腫瘤患者全流程的最佳體驗。” 睿億投資創始合伙人鄧躍輝表示: “作為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排頭兵,NGS伴隨診斷和腫瘤早篩的應用這些年蓬勃發展,潛在空間極大。思路迪診斷作為該領域第一梯隊,在熊磊博士及專業而敏銳的管理層團隊帶領下,迅速成長。我們相信在幫助中國腫瘤患者獲得更精準的治療過程中,思路迪診斷將會成為一家受到醫生和患者尊敬的龍頭企業。睿億投資作為一家年輕的投資機構,非常有幸能夠成為這么優秀企業的投資者。祝賀思路迪診斷,祝賀熊磊博士及其公司團隊!” 魯信創投董事長陳磊表示: “作為思路迪診斷的天使輪投資人,魯信創投秉承“與被投資企業共同成長”的理念,在思路迪歷次融資中持續加碼,我們欣喜地見證了思路迪診斷一路成長為腫瘤精準醫療領域商業落地和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我們期待思路迪診斷未來有更大作為,推動精準醫療技術的普及,惠及更多患者。” 作為本次交易的投行顧問,易凱資本合伙人李鋼表示: “思路迪診斷深耕分子診斷領域多年,建立了自動化NGS平臺,外泌體檢測平臺,傳染病檢測平臺三大研發平臺,IVD產品和臨床檢測兩條業務線齊頭并進,是精準分子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本次交易獲得國內一線基金加入,是對思路迪診斷領域內龍頭地位及多年業務積累的認可。易凱資本和思路迪診斷合作多年,見證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們十分榮幸和企業攜手完成本輪融資,熱切期待公司更多行業內里程碑式的發展,讓精準醫療 更多地惠及中國及全球的患者。” ]]> 上海2020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分子診斷平臺龍頭企業思路迪診斷近日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股權交易,這也是思路迪診斷從思路迪集團分拆后的第二輪獨立融資。此前思路迪診斷已于2019年完成分拆后首輪2.8億人民幣融資,思路迪新藥也于日前完成了分拆后首輪1.4億美金募資。思路迪診斷本輪融資由CPE領投,中金資本旗下基金、濟民可信、清松資本、浦東科創、海爾醫療、睿億投資、蘭尚資本跟投。老股東魯信創投、山東交通發展基金和仙瞳資本持續加碼。易凱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思路迪診斷上海總部辦公大樓
思路迪診斷上海總部辦公大樓

經過多年深耕,思路迪診斷已成為中國精準診斷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擁有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以及IVD設備和試劑兩大業務線,布局了包括腫瘤(從早期診斷、伴隨診斷到動態監測)和微生物診斷領域的一系列產品研發管線,包括:

1)在腫瘤早期診斷領域,公司基于自主的外泌體標志物開發平臺,研發出的卵巢癌早期診斷試劑盒已經進入注冊臨床試驗;

2)在腫瘤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領域,公司在2018年實現了全自動化數據分析系統。緊接著在2019年,公司研發的具備全自動化封閉式基因文庫制備功能的ANDiS400獲得中國藥監局上市許可。公司至今已經形成了一系列全自動化平臺研發管線,并建立了相應的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自動化產品開發注冊管線。未來隨著該管線產品的陸續上市,有助于突破腫瘤NGS技術因為過于復雜而無法規模化在國內醫院落地的瓶頸;思路迪診斷公司在精準診斷領域多年深耕全自動化蛋白和分子診斷產品研發,形成了集合了設備工程、電氣、生命科學、材料和數據分析的交叉研發團隊,為實現公司讓患者隨時隨地可及精準醫療的使命和愿景,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思路迪診斷董事長兼CEO熊磊博士表示:“感謝各位新老投資人的認可,診斷板塊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精準診斷領域設備及試劑產品的研發,包括全自動化NGS流水線設備以及其它分子診斷設備研發及注冊、多項精準診斷IVD產品的研發注冊、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診斷產品管線開發以及基于外泌體平臺的早期診斷IVD產品研發,同時還包括商業化團隊擴充及海外業務拓展。”

CPE表示:“隨著更多精準靶向和精準免疫藥物的獲批和新治療方式的不斷涌現,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應用前景廣闊。作為腫瘤精準診斷行業的領先企業,思路迪診斷在測序流程自動化領域提早進行了布局,為臨床提供全套基于測序技術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測序技術在臨床應用的拓展,為腫瘤病人選擇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延長病人生命,提升病人生活質量。我們很榮幸能在此過程中,與熊磊博士及公司同道一起,攜手共進,推動腫瘤精準治療的發展。”

中金資本投資團隊表示:“精準醫療一直是中金重點關注的領域。精準診斷作為連接患者和治療方式至關重要的一環,具有極大的臨床應用潛力。我們看好思路迪診斷在自動化NGS方向的提前戰略布局及封閉式設備加試劑耗材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同時我們也看好經驗豐富且擁有高效執行力的領導,研發及銷售團隊,公司卓越的創新及業務發展能力,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很榮幸參與本輪投資。”

濟民可信集團財務投資負責人周志堅表示:“濟民可信是一家在抗腫瘤、心腦血管、腎病等領域專業化深耕的醫藥企業集團,多年位居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前十位,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腫瘤精準診斷也迎來快速發展期。思路迪診斷是國內腫瘤NGS檢測行業第一梯隊企業,在腫瘤外泌體早診以及腫瘤NGS檢測IVD化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濟民可信看好以熊磊博士帶領下的思路迪診斷在腫瘤精準診斷領域的發展前景,濟民可信愿意與思路迪診斷攜手共進,提供腫瘤領域的產業資源,助力思路迪診斷快速發展!”

清松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松表示:“精準診斷的時代已經到來。思路迪診斷在精準診斷領域的布局極具前瞻性,是一家能夠真正從產業需求與臨床需求出發,通過極強的研發、產品化與商業化能力解決臨床痛點的企業。清松資本非常看好思路迪診斷在臨床精準診斷領域的發展前景,也將持續為公司提供產業資源與戰略發展相關的支持。”

浦東科創集團董事長傅紅巖表示:“浦東新區一直以來高度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為該領域創新性企業提供多維度、高質量的政策支持,現已形成深入到各細分領域并具備差異化優勢的產業集群。浦東科創集團積極參與諸多此類創新企業的發展,典型投資案例包括復旦張江、透景生命、天士力生物、益方生物、沛嘉醫療等。我們看好思路迪診斷基于精準診斷的綜合多技術領域而雄厚的創新研發實力,以及在精準診斷取得的行業成績。未來,浦東科創集團將從全方位支持思路迪診斷進一步做大做強。”

海爾醫療CEO倪小偉表示:“海爾醫療是醫患合一為核心理念的大健康生態共創平臺,腫瘤綜合治療為海爾醫療四大場景之一。思路迪診斷在腫瘤精準診斷領域深耕多年,擁有領先的技術研發平臺、產品和服務覆蓋腫瘤早篩、伴隨診斷和康復動態監測,與海爾醫療腫瘤綜合治療場景有非常大的協同性。非常高興作為本輪的投資方,與其他股東一起攜手助力思路迪診斷進一步發展,相信思路迪診斷在熊磊博士及其團隊的帶領下繼續為世界創造更大的價值。未來,海爾醫療也將與思路迪診斷積極探索在腫瘤綜合治療領域的合作,打造腫瘤患者全流程的最佳體驗。”

睿億投資創始合伙人鄧躍輝表示:“作為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排頭兵,NGS伴隨診斷和腫瘤早篩的應用這些年蓬勃發展,潛在空間極大。思路迪診斷作為該領域第一梯隊,在熊磊博士及專業而敏銳的管理層團隊帶領下,迅速成長。我們相信在幫助中國腫瘤患者獲得更精準的治療過程中,思路迪診斷將會成為一家受到醫生和患者尊敬的龍頭企業。睿億投資作為一家年輕的投資機構,非常有幸能夠成為這么優秀企業的投資者。祝賀思路迪診斷,祝賀熊磊博士及其公司團隊!”

魯信創投董事長陳磊表示:“作為思路迪診斷的天使輪投資人,魯信創投秉承“與被投資企業共同成長”的理念,在思路迪歷次融資中持續加碼,我們欣喜地見證了思路迪診斷一路成長為腫瘤精準醫療領域商業落地和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我們期待思路迪診斷未來有更大作為,推動精準醫療技術的普及,惠及更多患者。”

作為本次交易的投行顧問,易凱資本合伙人李鋼表示:“思路迪診斷深耕分子診斷領域多年,建立了自動化NGS平臺,外泌體檢測平臺,傳染病檢測平臺三大研發平臺,IVD產品和臨床檢測兩條業務線齊頭并進,是精準分子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本次交易獲得國內一線基金加入,是對思路迪診斷領域內龍頭地位及多年業務積累的認可。易凱資本和思路迪診斷合作多年,見證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們十分榮幸和企業攜手完成本輪融資,熱切期待公司更多行業內里程碑式的發展,讓精準醫療更多地惠及中國及全球的患者。”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