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雅加達所有水廠的日處理能力為147萬立方米,為城市65%的地區提供潔凈的飲用水。為了實現在2030年飲用水總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政府計劃通過建造新水廠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每日供水量將新增96萬立方米。Buaran三期水廠預計于2025年上半年完工,其建成將加快這一計劃的實現。新水廠將每天向雅加達社區提供26萬立方米潔凈的飲用水,約占2030年新增供水量目標的28%。
雅加達雨季時,原水的渾濁度會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到社區飲用水的供應。蘇伊士作為關鍵技術供應商,將為項目提供水處理工藝的關鍵設備以及安裝和調試的技術咨詢服務。項目創新性地應用蘇伊士的專利技術Densadeg?和Aquazur® V過濾器,以確保水處理的產能和質量。其中Densadeg?的部署在東南亞尚屬首例。
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恒業表示:"很高興在雅加達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為這一里程碑感到自豪,更感謝客戶與合作伙伴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期待Buaran三期水廠項目早日竣工,這將進一步證明我們在東南亞地區深厚的根基實力和發展布局,也體現了我們通過先進技術解決方案為客戶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創造價值的堅定承諾。"
自1953年以來,蘇伊士已在印度尼西亞建設了許多水廠和污水處理廠,致力于為整個東南亞地區提供水務管理服務,業務遍布越南、泰國、菲律賓和新加坡。同時,蘇伊士持續深化在水務和固廢服務領域的本地專業知識,以追求卓越的績效并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新加坡2022年4月22日 /美通社/ -- 在新加坡國際水周開幕之際,蘇伊士攜其最新的Advanced?創新解決方案亮相:AssetAdvanced?。通過部署這個決策支持平臺,水務服務商和衛生服務管理者不僅能夠加深對其現有資產的了解,還可以預防基礎設施故障帶來的風險和成本超支,并對未來的投資做出明智的決定。AssetAdvanced?兼容所有類型的城市公共設施服務,包括公共照明、信號燈、城市建設,以及城市供暖和制冷網絡。
Steve Clark, CEO of SUEZ Asia, unveil the launch of the AssetAdvanced? solution during the Singapore Water International Week
作為決策過程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本地社區內資產的維護和更換往往占投資的三分之一。根據AssetAdvanced?規劃解決方案給出的分析,預期[1]投資可減少30%。
AssetAdvanced?工作流程:
蘇伊士智慧與環境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Charles Chami表示:“在基礎設施老化和水資源壓力增加的背景下,部署有效的資產管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成為本地社區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我們很高興推出全新產品——AssetAdvanced?以應對這一挑戰。AssetAdvanced?是一款集團在供水管網和水廠管理方面長期鉆研的結晶產品,利用并整合了蘇伊士在數據處理和數字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知識。 AssetAdvanced?產品將拓展我們的智慧解決方案應用范疇,以改善區域環境績效。”
[1] 數據來源于2019年-2020年的研究以及人工規劃方法 |
江蘇常熟2022年4月12日 /美通社/ -- 近日,蘇伊士通過合作公司[1]獲得江蘇常熟為期30年的工業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服務項目。這是蘇伊士與常熟繼供水、污水及固廢資源管理項目后,雙方在全面戰略合作上的又一次擴展,這將進一步為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撐。
項目位于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2.58億元人民幣,日處理能力為1.5萬立方米。合作公司負責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建造及運營服務。項目預計于2024年投運,屆時將為園區大量化工企業提供符合最嚴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服務,以提升園區的綜合配套能力并保護水環境。
合作公司江蘇中法董事長金科表示:“常熟與蘇伊士逾15年的合作不僅實現了常熟水務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更拓寬了我們的合作領域、擴大了我們的合作規模,在服務質量、運營管理方面得到了行業的認可。我們期待合作公司繼續憑借其先進技術、科學管理和優質服務,繼續為我們共同構建常熟美好生態環境系統再添新磚。”
蘇伊士亞洲地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表示:“我們與常熟的合作層次不斷加深,如此堅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的生態環境和高質量的城市水資源管理的共同追求。蘇伊士與合作伙伴在常熟的總投資已逾39億元人民幣,致力于改善公共服務、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并成功將常熟模式擴展到邵武、安吉等其他城市。”
環保領域戰略合作,優化生態增進民生福祉
蘇伊士自2006年起與常熟合作伙伴為約200萬居民和工商、企業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并保護資源: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每天生產飲用水87.5萬立方米,處理市政及工業污水達33萬立方米;自行研發24小時全天候的智慧方案,實現供水規劃和調度、管網管理、產銷差等數字化管理,降低漏損,從而保護珍貴的水資源。
在固廢資源管理方面,建筑垃圾處理項目被評為建筑垃圾處理領域首個掛牌的國家重點研發示范工程,其資源化利用率達75%。
[1] 江蘇中法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由常熟市城市經營投資有限公司及蘇伊士按照65/35股權比例組成。 |
該項目位于重慶主城區南部的巴南區,治理流域長度59.75公里,流域面積約350平方公里。重慶德潤環境為聯合體牽頭方,負責組織項目公司實施該項目,并負責項目的運營和維護。
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內容包括水環境治理(含污水處理廠和管網)、水岸線治理、水生態修復工程、水智慧工程以及水環境附屬工程等,建設期3年,預計于2024年試運營。
重慶德潤環境執行總裁賴生平表示:“該項目是重慶市重點打造的‘清水綠岸’工程項目之一,這對重慶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我們深信憑借聯合體各方在流域治理領域上的經驗,有信心把這個項目打造成繼長生河綜合整治項目、成都武侯‘宜居水岸’項目后的又一示范案例。”
蘇伊士亞洲地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表示:“我們很高興再一次為重慶提供水生態修復和水質改善方面的專業技術。蘇伊士已確定加大在渝投資的目標,目前也正在中國西部地區開發更多環境治理與修復項目。我們將繼續竭力保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以厚植民生福祉。”
重慶德潤環境:致力于打造中國一流的環境產業投資平臺
重慶德潤環境是目前中法兩國企業在中國環境產業成立的最大的投資平臺,重點發展環境綜合治理(流域治理、土壤修復等)、再生資源利用、環保科技等領域,蘇伊士持有其25.1%的股權。其完成的環境綜合治理(流域治理)項目——重慶長生河項目示范段已于2021年初建成。該項目不僅實現控源截污,改善水質的目標,更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打造成生態公園,獲得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成都武侯“宜居水岸”項目也成功改善河道水質,恢復河流生態功能,該項目先后榮獲2019年度成都市“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第一批示范點位”,成都市第一屆、第三屆 “最美河湖”稱號,2021年度“生態惠民新場景”。
蘇伊士與重慶的合作已達廿載
蘇伊士于2002年開始與重慶攜手合作,為重慶市江北區、渝北區以及兩江新區大部分區域提供自來水供應與管網服務,隨后把單個項目的合作擴展到污水處理、智慧水務和工業園區環境服務,服務人口逾200萬,致力于改善重慶和下游居民的生活質量,造福民生福祉。目前蘇伊士在重慶的總投資超過40億元人民幣。
[1] 聯合體由德潤環境、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及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四方組成。
]]>根據新的合同,蘇伊士將提供一系列預防性維護技術,包括收集供水管網數據、實時水質監控、閥門操作,并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清潔方法。從2021年末到2024年,新加坡商住和工業區域的飲用水管網都將采用這些服務。
預防性維護
飲用水含有礦物質,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礦物質會在管道中沉淀下來。碎冰清管和空氣沖刷有助于清潔管道的內表面,以清除長期累積的礦物質沉淀。這類清洗方法不具有侵入性,而且快速、有效、經濟。
為滿足新加坡政府對于水質的嚴格要求,蘇伊士與PUB密切合作,精簡清潔流程,同時監控設備與操作,以盡可能減少給客戶帶來的不便。蘇伊士擁有多項供水管道清洗技術,不僅節能高效,而且可以針對所有管網條件優化清洗策略。
蘇伊士的碎冰清管技術通過注入冰漿對管道進行物理清潔,清洗并去除管道內部附著的以及松散粘附的沉淀物。這項“免挖開”解決方案具有卓越的清潔效果,對管道安全、溫和,而且相比傳統沖洗技術可節約50%的用水量。更重要的是,其高效清洗流程可以顯著減少管網清洗期間給客戶帶來的不便。
此外,依靠不斷創新,當地團隊開發出一種改進的碎冰清管技術,可以完美適應新加坡的熱帶氣候,彰顯出該技術能夠在全年任何時段對飲用水管道進行清洗。
碎冰清管技術在全球成功應用
碎冰清管技術從10多年前誕生以來,已成功應用在全球供水行業,得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以及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采用。在亞洲地區,蘇伊士正進一步拓展其在中國內地、香港以及臺北的市政供水管網清潔服務。
]]>作為在法國和全球投身環境服務行業的領先企業,蘇伊士憑借其全球3.5萬名員工的技術專長和堅定承諾,致力于在水務、固廢和空氣治理等領域為當地社區和工業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支持。蘇伊士擁有近70億歐元的營收和全球化的業務布局,在法國國內及意大利、中歐、非洲(含摩洛哥)、中亞、印度、中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開展水務、固廢資源管理、數字化和環境服務業務。無論是在法國國內還是國際,蘇伊士都展現出穩健的增長前景和強大的創新能力。
如2021年11月30日之公告所示,蘇冰嵐將于今日履新成為蘇伊士集團的首席執行官。
作為集團新任首席執行官,蘇冰嵐將負責與未來的董事會共同確立并落實蘇伊士的最新發展戰略。該戰略將針對集團的兩大主營業務——水務和固廢管理——制定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蘇冰嵐還將負責推行一項具有引領性的可持續發展政策,以此作為集團的重要身份體現,這也是法國及全球員工的共同期許。
集團的股東方聯合體表示:“今天標志著蘇伊士將開啟新的發展篇章。作為股東方,我們將全力配合集團的3.5萬名員工,使蘇伊士成為一家更強大的公司,實現共同發展計劃中雄心勃勃的目標。該計劃以客戶為中心,致力于在法國本土和國際上發展并壯大集團傳承已久的兩大主營業務:水務和固廢業務。集團新任首席執行官蘇冰嵐具備豐富的從業經驗,深諳國際商業環境。我們對她充分信任,而她在開展工作時將依賴集團已具備的各項優勢,尤其是人才隊伍的素質和對環境的承諾。”
蘇伊士集團首席執行官蘇冰嵐表示:“我很自豪也很榮幸加入蘇伊士——一家強大的環境服務公司。蘇伊士具備關鍵的發展優勢:高素質的全球化團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穩健的財務狀況、公認的卓越研發能力和長期穩定的股東基礎。有這些優勢的保駕護航,我們定能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和日益增長的社會和環境要求之中不斷完善并持續發展我們的業務。
感謝股東方將這一重要職責托付于我。我很榮幸將與蘇伊士的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實施一項雄心勃勃并且將惠及我們所有的利益相關方的發展計劃。”
蘇冰嵐畢業于法國國立機械與航空技術大學(ENSMA),職業生涯始于雷諾(法國)公司。自2013年起,她在西門子汽車、西門子建筑技術和西門子移動通信等多個事業部擔任全球管理和運營職務。2017年,蘇冰嵐被任命為西門子移動公司首席執行官。2021年初,她被提名為總部設在瑞士的跨國企業多瑪凱拔(Dormakaba)的首席執行官。自2018年起,蘇冰嵐還在美國的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擔任董事。
]]>蘇伊士高級執行副總裁紀安嵐表示,中國在實現其二氧化碳排放目標的過程中其實也為外國企業分享其經驗和技術提供了極好的機會,這也是蘇伊士與中國攜手實現環境目標的機會。
隨著綠色發展步伐的加快,中國政府制定了2030年目標,在未來10年將加快全社會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近十年來,中國把綠色發展放在首位。”紀安嵐說,“目前中國的環境監管和執法行動與歐盟一樣嚴格,在某些領域中國的標準甚至更高。中國現在面臨著比以前更復雜的環境挑戰。與此同時,中國在環保方面的目標和行動也更加清晰。”
紀安嵐表示:“這些政策為蘇伊士這樣的環保企業帶來重大機遇。我們將集團在全球的專業知識和解決方案帶到中國,協助政府和工業客戶開發創新方案,實現水資源和固廢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今年初,蘇伊士宣布收購其長期合作伙伴新創建集團在中國所有共同合作業務的非控股權益,以此進一步擴大蘇伊士的在華業務布局。目前收購已完成,蘇伊士集團現持有蘇伊士新創建和蘇渝公司100%的股權,兩家公司的企業總價值估計為17億歐元(約等于19億美元)。
這一行動再次印證了蘇伊士在中國各地投資發展的承諾。這也是蘇伊士戰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業務組合多樣化,從而贏得更多重大和高價值項目,并為利益相關者創造更大的價值。她表示:“中國已經是我們增長最強勁的市場之一,我們相信其巨大的潛力和重大的區域影響力。”
1975年,蘇伊士進入中國水務市場,在中國擁有8,000多名員工,在中國本地招聘的員工高達99%。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蘇伊士已成為中國環境服務行業先鋒及客戶的首選合作伙伴,協助政府和工業客戶開發創新方案,實現水資源和固廢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項目成效
目前,蘇伊士與各地合作伙伴合作的70多個水務和固廢項目遍布中國30多個城市和地區,包括澳門、上海、重慶、蘇州、天津和青島等。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蘇伊士通過旗下澳門自來水向澳門提供飲用水服務。憑借集團的全球經驗,其智慧化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水質和運營效率,還減少了資源消耗,每年節約200萬立方米的水資源,相當于約3200戶家庭一年的用水量。日前剛剛建成投運的石排灣水廠獲得澳門首個“一星綠色建筑認證”的水廠,通過節能減排并提高能源效益,以減少碳足跡。
在上海化學工業區,由蘇伊士建設及運營的污水處理廠,生產的脫鹽水實現了循環利用,使園區工業水循環利用率提升至97%;在其危廢處理廠,焚燒所產生的熱能回用于生產蒸汽并供應給園區里的工業企業,每年減少了6.6萬噸的碳排放。此外,蘇伊士應用Libellule Zone®(蜻蜓濕地)專利技術利用自然界的凈化能力處理工業廢水,這也是中國工業園區首個利用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項目。如今,蘇伊士的一體化環保解決方案協助上海化學工業區成為中國的一流化工園區,并成為全球環保和循環經濟最佳實踐的典范。
在重慶,蘇伊士以PPP(公私合營)的方式與當地合作開展一系列的環保項目。蘇伊士的業務從供水擴展到污水、污泥和工業污水處理,在重慶的總投資超過40億元人民幣。重慶的污水處理廠利用尾水發電、沼氣供熱用于干化,實現部分能源自給自足。這些清潔能源的開發及使用,每年將減少約1.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集團還在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并運營污泥干化和危廢處理項目,通過第三方環境治理成為循環經濟的典范;在遼寧大連,蘇伊士開發創新的污水解決方案,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保護了渤海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在談到與各地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時,紀安嵐表示,蘇伊士與當地的合作是雙贏的,互相信任成就彼此成功。“我們與合作伙伴有著共同的價值觀以及對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景。此外,我們的商業團隊也重視對潛在合作伙伴的深入了解。合作共贏的理念和善于傾聽的溝通方式,讓我們的業務發展順暢,并為長期合作創造了機會。”
包容的文化
作為一家擁有160多年歷史、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的企業,蘇伊士集團正在推動其全球化發展戰略——包容和多元發展。
紀安嵐說:“這一戰略目標不是在于社會約束或社會責任這個問題上,而是在于企業發展的驅動力。”她補充道,“包容性也包括性別平等。”
蘇伊士在全球的管理職位中28%由女性擔任,而在中國,這一數字為36%。
“我們有優秀的女性人才,而在這方面我們跟客戶的想法也是一致的。如果我們要為未來創造智能化產品和服務,不僅需要在普通工作崗位上依靠女性,還需要在管理科學領域依靠女性。”
紀安嵐也談到,女性的參與讓團隊氛圍更加融洽,并且為團隊提出不同的新觀點。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女性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適應這些變化,特別是在環境領域。
展望未來
“十四五”期間,中國政府在環保領域優先發展綠色基礎設施,鼓勵更多企業開展清潔節能生產。
紀安嵐說:“隨著中國優先發展綠色經濟提上日程,蘇伊士對中國環保市場充滿信心。我們將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在各個領域、各個省市和地區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的發展。”
隨著最近與威立雅的收購交易,集團計劃創建一個新的蘇伊士。新蘇伊士將由實力強大、聲譽良好的股東組成的聯合體共同持有,聯合體決心支持新蘇伊士雄心勃勃的發展戰略,使其成為靈活和創新的全球環境服務行業的領導者。
紀安嵐介紹道:“這些股東是綠色經濟中強有力的國際投資者。他們現有的投資涵蓋水務、固廢、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基礎設施方面,這將為我們提供許多協同增效的機會。未來,我們將繼續保持蘇伊士原有的名稱和品牌。我們將依托在法國和歐洲的根基,包括技術能力,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毋庸置疑,亞洲(特別是中國)將是國際市場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的新戰略是加強國際市場上的現有地位,尤其是中國的市政和工業領域的水務和固廢業務對整個國際市場發展至關重要。”
“憑借專業技術和設計方案,蘇伊士將繼續使水務價值鏈的價值最大化,并擴大中國市場的水資源循環利用。”她也透露,蘇伊士還將發展固廢業務,特別是危險廢棄物處理、廢轉能、土壤修復和循環利用。
“可以預見智慧化解決方案是我們未來幾年發展的關鍵。我們將在亞洲建立一個智慧與環境解決方案的平臺,用數字化和智慧化技術協助客戶提高其運營效率,”她說,“我們的目標很簡單,成為中國最好的環保企業。蘇伊士不一定是最大的,也不一定是價格最低的,但在卓越運營、利益相關者關系和可持續的資產管理方面要優于其他所有公司。”
紀安嵐最后補充道:“雖然市場競爭將會加劇,但只要市場足夠大,就能夠為我們提供足夠的業務,那么我們在未來10至15年將保持健康增長。”
項目位于中國江蘇省北部城市連云港,這里擁有世界級的濱海濕地。江蘇省在“十四五”期間重點聚焦污染綜合治理、減污降碳、生態修復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落實中國政府提高石化產業資源及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的目標。
位于連云港的盛虹集團是中國石化行業20強企業之一,其煉化一體化項目是國家支持的重點項目,將成為中國石化行業的新標桿。蘇伊士運用“以廢治廢”的理念為其提供經濟可靠的廢水超低排放全流程解決方案,執行最嚴格的濃鹽水超低排放指標,其污水回用率創下中國現有石化項目最高的回用率。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噸,節約運營成本2,000萬元人民幣。
盛虹集團表示:“我們有信心,盛虹與蘇伊士攜手將能把這個創新的綠色解決方案打造成為全球石化行業綠色發展的典范。去年,中國政府宣布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也深信,這個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實現中國的碳中和目標并有力推動全球石化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石化廣州工程公司表示:“盛虹集團是全球500強企業、蘇伊士是全球著名的水和污水處理領域解決方案專家、中石化廣州工程公司是中國最大的EPC工程總承包商之一并擁有65年的石化行業經驗。我們相信,通過與盛虹集團、蘇伊士強強聯合,加強我們的戰略伙伴關系,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低碳和環保項目上的合作。”
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首席執行官方恒業表示:“很高興蘇伊士第三次獲得法中委員會頒發的獎項。蘇伊士160 年來視創新為業務發展的基石。今天再次憑借為中國最大的石化項目之一提供創新的污水處理綠色解決方案獲得社會的肯定,讓我們充滿成就感。通過‘資源化利用’和‘以廢治廢’理念,在大幅減少碳排的同時節約運營成本,正是我們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