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攜手,共探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
中歐(保亭)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是中歐合作、為共同探索海洋與海島地區,氣候韌性可持續發展模式提供的應用場景,肩負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氣候與健康宣言實踐地"的重要使命。氣候挑戰賽聚焦主動健康、可持續建筑、1.5度生活方式、可持續農業和食品四大關鍵場景所面臨的緊迫發展挑戰,廣泛征集富有前瞻性的氣候解決方案。
開幕式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首任特使解振華先生通過視頻致辭,深刻闡述了提高氣候行動能力和力度的緊迫性,強調氣候行動、健康產業、海洋保護的協同推進至關重要,國家規劃、地方行動與國際合作需緊密配合,企業和社會的廣泛參與則是堅實的支撐力量。他還從標準互通互認、可持續金融以及保亭氣候與健康可持續發展創新模式及標準體系推廣等方面,對中歐(保亭)合作區的建設提出了期望與建議。
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法國前氣候變化談判大使勞倫斯?圖比婭娜女士通過視頻致辭,對中歐(保亭)合作區的價值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合作區為海島地區樹立了典范,為中歐以及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多邊合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她贊賞保亭縣到2040年實現碳中和的低碳發展目標,并期待這一范例激勵更多地方實現氣候目標。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處公參郭曉林出席活動并致辭,指出"氣候挑戰賽"依托中歐(保亭)合作區建設,立足海南自由貿易港,面向歐洲創新資源,聚焦綠色能源、智慧農業、生態旅游、低碳技術等關鍵領域,致力于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模式,為中歐綠色低碳合作搭建了廣闊平臺。
經驗分享,為合作區建設提供智慧借鑒
活動中,歐洲政府機構、產業合作組織以及企業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分享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寶貴經驗,為中歐(保亭)合作區建設建言獻策。法國上法蘭西大區政府國際關系事務負責人Clémence Xu探討了中法交流合作的實踐成果與未來展望;法國健康產業聯盟聯席主席Olivier Dessajan分享了健康產業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方面的創新實踐;瑞士South Pole公司首席執行官Daniel Klier闡述了通過金融創新打造有彈性的未來;法國薇姿市政府代表Yves-Jean Bignon分享了薇姿市在利用溫泉資源發展康養產業方面的成功經驗,為合作區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
圖:法國上法蘭西大區政府國際關系事務負責人Clémence Xu,法國健康產業聯盟聯席主席Olivier Dessajan,瑞士South Pole公司首席執行官Daniel Klier,法國薇姿市政府代表Yves-Jean Bignon
項目路演,開啟綠色低碳合作新征程
中歐機構在活動中簽署了氣候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合作項目,為綠色低碳領域合作奠定基礎。"氣候挑戰賽(海南保亭)歐洲站"首批入圍重點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包括"低碳健康溫泉醫學中心""創新材料構筑可持續的世界""北歐工程:從哥本哈根到世界的綜合能源創新"以及"為了更長壽、更健康的生活",涵蓋綠色低碳發展的多個關鍵領域,展現了中歐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思維與實踐成果,取得積極反響。
本次"氣候挑戰賽(海南保亭)歐洲站"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歐綠色低碳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未來,期待更多機構、項目投身賽事活動,攜手共進,為全球氣候韌性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共同創造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未來。
與會領導對中歐太倉試點項目給予了肯定和支持,提出了工作要求。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指出,中歐協同開展綠色低碳試點項目,將助力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創新,肯定了試點合作項目的發展目標,支持試點項目開展跨領域協同創新模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了我國工業領域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取得的積極成效,肯定了江蘇省開展中歐太倉試點項目的重要意義,從項目平臺搭建、技術引領產業協同創新、深化中歐務實合作等方面,對試點項目提出了工作要求。江蘇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胡廣杰介紹了江蘇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科技創新的發展情況,表示江蘇省正在落實"四個走在前"和"四個新"重大任務的指示要求,將大力支持蘇州太倉開展中歐碳中和創新合作示范項目。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主持了開幕致辭。
中歐太倉試點項目的目標是中歐共建"數字零碳產業園",重點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鄭紅匯報了中歐太倉試點項目的產業規劃及實施路徑,重點從產業集群培育、零碳零廢路徑、碳足跡標準互認互通構建產業發展框架,培育形成"新能源-新工業-數字經濟"的新型產業生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存東匯報了國內外現行碳足跡標準體系及發展趨勢,提出了中歐碳足跡標準協同創新的工作方案。中國電力建設集團首席科學家張春生匯報了中歐太倉試點項目的經濟增長與碳減排模型,預測了試點項目碳達峰、碳中和關鍵節點。德國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江浩匯報了中歐(太倉)數字零碳產業園碳中和路線圖。法國達索集團大中華區制造業銷售副總監程曙光分享了數字化手段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國際領先案例和實踐;德國萊茵TÜV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汪如順分享了歐盟綠色新政、碳邊境稅的背景和趨勢;歐方機構均認為,試點項目為歐洲企業和機構進入中國碳中和市場創造了機遇,并表示將積極參與、大力支持太倉試點項目實施。
與會專家從政策、行業、技術、區域發展等多維度,評價并指導了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肯定了試點項目方案及意義,從能源、建筑、交通和市政領域等碳減排角度,為試點項目規劃建設與實施提出了指導建議。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元春認為,太倉試點項目將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就產業轉型升級的數字化高耗能、碳核算等提出了專業建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段寧充分肯定了試點項目方案,指出了項目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包括碳核算數據獲取、科技創新與工業結構調整等。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執行董事孫英介紹了我國建筑領域雙碳戰略面臨的挑戰,肯定了試點項目的定位和設計方案。中歐項目辦高級專家、中國安能建設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央企外部董事李躍平從能源流角度評價了項目的定位和重點創新,從資源流角度分析了項目發展循環經濟的前景,并相應提出了具體試點工作建議。蘇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吳慶文代表蘇州市委、市政府和太倉市委、市政府,感謝試點項目選擇了蘇州太倉市,中歐合作伙伴協同實施試點項目,共創綠色低碳發展的"蘇州太倉模式",必將發揮探路、引領、突圍的試點作用。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作了總結發言,明確了太倉試點項目的目標、檢驗標準、實施路徑和保障機制。中歐協同開展蘇州太倉碳中和試點項目,將會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即"以更低的人均生態足跡、達到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水平"。"蘇州太倉模式"將會激活我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市場、綠色投融資新市場、碳中和數據交易新市場,引領我國與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
江蘇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出席了啟動會議,表達了對與會領導、專家的感謝,期待中歐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實踐出蘇州太倉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啟動會議發布了《中歐(太倉)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產業規劃》,簽署了《中歐綠色科創公司發起倡議》和《中歐(太倉)碳中和創新合作示范項目之實施框架協議》。
大會以"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與中國實踐"為主題,啟動了中歐碳中和創新合作試點項目,圍繞"數字化帶動綠色可持續發展"舉行了專題研討和中歐城市論壇,發布了"綠色未來倡議"(Earth Aspiration Action-E2A)。旨在通過示范行動帶動更大范圍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來自十幾個國家或地區的領導人、全球氣候領袖,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企業及金融機構共200多名代表展開了交流。
開幕式由中國工業合作經濟學會理事長張季主持。全球氣候領袖、中歐國家及區域組織領導人等出席并致辭,指出中國推動綠色化數字化協同發展,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拓寬了可行路徑,為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新動能,從全球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機制、數字化綠色化伙伴關系與聯盟建設,以及青年群體領導力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倡議與建議。
圖: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國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元老會主席、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態轉型大臣特雷莎·里韋拉·羅德里格斯,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圖比亞娜出席并致辭,中國工業合作經濟學會理事長張季主持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發表致辭,從碳中和系統化解決方案、完善碳中和與經濟社會安全協同發展機制、綠色投融資機制以及中歐應對氣候危機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議。
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國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提出,《巴黎協定》的成功主要在于科學星球、社會星球和國家星球的結合,強調《巴黎協定》后實施階段全球需在加強全球協作、加速行動、加強資金支持以及公平轉型等方面吸取教訓或重點關注。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致辭,介紹了歐盟為推動碳中和目標實現在區域及全球合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提出了進一步深遠中歐相關領域合作的期待。
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致辭,闡釋了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重要性、中歐合作現狀與前景,并強調了社會組織的關鍵作用。
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態轉型大臣特雷莎·里韋拉·羅德里格斯提出,當前全球在實現溫升控制在1.5度內面臨的挑戰,突出強調了深化中國與西班牙、中國與歐盟在能源、水資源以及生態系統保護等領域合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圖比亞娜強調了中歐合作的重要性,提出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所面臨巨大資金缺口的情況下,私營資金參與的重要性,并對加強全球綠色金融合作提出期待。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提出了構建健康穩健的中歐關系的建議,以互信為基礎,堅持中歐綠色關系正確定位;以發展為導向,深化中歐氣變領域務實合作;以創新為手段,發揮中歐民間交往助力作用。
中歐政府機構、智庫機構以及行業組織領導,圍繞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的戰略規劃、地方實踐、行業雙化轉型布局,以及智庫機構在服務雙化轉型與實踐創新中的作用等,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了中國政府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探索和成效,"十四五"時期中國深化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點戰略舉措;從數字技術提高環境效益、加強碳管理等,提出數字技術賦能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工作重點;對進一步深化雙化協同轉型工作提出了建議。
德國外交部國際氣候政策特使詹妮弗·摩根回顧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會議的成果,介紹了德國和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所開展的重點工作,對加強歐盟、德國和中國氣候領域合作以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提出期待。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從"1.5度生活城市"建設,合作研究、合作創新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中歐合作,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資深專家、中國綠色可持續發展協會執行理事長鄭新立,介紹了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在綠色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等領域開展的實踐創新,從深化合作研究、以項目為依托探索創新實踐、深化交流合作機制與平臺,構建資金支持機制等,提出中歐務實合作建議。
同時,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中國駐愛爾蘭大使何向東、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中國駐歐盟使團負責人王紅堅,以及中國駐瑞典使館首席館員萬德剛線上參加了大會開幕式。
落實與行動是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關鍵與重點。
在中歐領導見證下,中歐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中歐(太倉)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實施中歐(太倉)碳中和創新合作示范項目,探索中歐共享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搭建多元化的中歐合作伙伴關系網絡,助力中歐碳中和創新合作示范項目應用推廣;為來自中國、歐盟、德、法、意大利、西班牙、芬蘭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中歐入選項目(2022年度)頒發證書、簽約啟動(如下圖)。
圖:ABB、中歐(太倉)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法液空、瑞典阿法拉伐、賽路諾新能源、法電、丹麥格蘭富、北京燃氣、首創集團、重慶市西南低碳經濟研究院、泛華集團、廣東恒翼能、國投生物、哈爾濱工業大學、家寶兔、意大利船級社、施耐德、中德生態園、威立雅、唐山國控科創、武漢江花、西北工業大學、中電國際、中鐵裝備、龍瑞新能源、杭州舞環科技、浙江英瑞特、寧波堅鋒等28個中歐入選項目
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攜手羅蘭貝格等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中歐工業綠色低碳合作年度報告》。《報告》將持續跟蹤中歐碳中和政策、技術、標準、項目、融資等領域進展與趨勢,評估中歐碳中和合作試點項目實施情況,選取優秀合作案例進行推廣,為中歐相關合作方的發展與合作開辟新思路。
40余家來自中、德、法、意、丹、瑞等多國的中歐政府機構、社會組織、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領軍企業共同發起"綠色未來倡議":一是搭建國際合作伙伴網絡;二是共建共享綠色化數字化基礎設施;三是研究界要在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中國發揮重要作用;四是青年要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領導力量。
大會以"數字化帶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邀請中歐領先機構開展專題交流研討。專題研討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鄭紅主任主持。瑞典Sweco公司就中歐(太倉)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規劃建設等進行分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法國電力、西門子、瑞典北歐斯安銀行、芬蘭紡織與時裝協會、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騰訊、海爾、京東科技集團、北京金控集團、北京燃氣集團等中歐領軍機構專家,針對城市規劃、能源、產業、生活方式、創新以及金融等綠色數字化轉型開展了深入交流。
圖: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鄭紅主持,Sweco國際公司總裁凱穆勒與中國區協調人徐淼、法電中國區高級執行副總裁宋旭丹、北京燃氣總經理支曉曄、西門子(中國)執行副總裁朱驍洵、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許浩、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赫爾佐格教授、京東科技CEO 李婭云、芬蘭紡織協會CEO 瑪利亞妮妮考斯基、北京金控集團董事長范文仲、亞投行首席經濟學家埃里克博格洛夫、SEB中國區負責人薛志群與可持續債務資本市場負責人鮑威爾參加大會主題討論
大會同期舉辦了"2022中歐城市論壇"。分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政策研究負責人楊子健主持。哥本哈根、武漢、三亞、太倉等中歐政府機構,以及瑞中綠色技術聯盟、英中貿易協會、意大利船級社、羅蘭貝格、瑞典Sweco公司等社會組織和全球領軍企業等,就城市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路徑與創新實踐等進行交流分享,為中歐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建設、中歐碳中和創新合作示范項目實施等提供了戰略與實踐層面的支撐。
圖: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政策研究負責人楊子健主持,太倉市市長胡衛江、武漢市副市長黨蓁、三亞市副市長盛勇軍、瑞典Sweco國際公司總裁凱·穆勒、羅蘭貝格公司全球合伙人江浩、瑞中綠色技術聯盟前主席喬納斯·特布魯姆、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趙湯、丹麥綠色國度戰略洞察負責人烏爾里克·桑德加德、意大利船級社工業部門負責人路易吉·菲亞托等參加中歐城市論壇
此次綠色可持續發展大會的召開,展示了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歷史使命,中歐將攜起手來,以務實合作項目為合作抓手,切實共商共建共享綠色可持續發展創新模式,共同解決當前世界經濟轉型難題,一起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SNPA是由中國與北歐機構聯合成立的非營利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組織,以促進中歐可持續發展碳中和創新國際合作為使命,下設SNPA國際合作中心,搭建起中歐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創新生態系統平臺;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專業的國際合作和行業發展促進機構。雙方聯合發起中歐綠色可持續發展碳中和創新項目,務實推進中歐綠色可持續發展碳中和創新合作。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以工業、建筑、能源、交通、城市治理、綠色經濟、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為重點領域,以城市群、城市、區域和行業為應用場景,通過聯合組建“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共建資金支持機制及搭建國際合作平臺等舉措推動實施。
城市可持續發展是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SNPARK計劃)的重要領域。“中歐可持續城市數字解決方案國際挑戰賽”由SNPA聯合芬蘭赫爾辛基市政府共同舉辦,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工信部國合中心、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辦公室共同支持,芬蘭土木工程師協會和芬蘭個人住宅協會為特別合作伙伴。本次國際挑戰賽以中國和芬蘭的重點城市實現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為應用場景,圍繞“城市群老工業園區城市更新”、“青少年可持續發展教育數字化平臺”、“老年人居家服務”及“建筑環境的虛擬可視化設計開發”等四大主題,面向全球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公開征集優秀碳中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挑戰賽申請截止日期為2021年12月22日,優勝方案公布日期為2022年1月14日,優勝方案將優先應用于中歐碳中和合作項目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