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4月2日 /美通社/ -- 如今,航空運輸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德鐵信可和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共同推出史上首條定期碳中和貨運航線。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兩點,隨著波音777F航班成功降落上海浦東機場,兩家公司所開啟的德國法蘭克福至上海浦東機場間的每周航班順利完成了首段飛行。運行過程中的燃料需求完全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油(SAF),預計每周將節省約174噸的常規煤油。
德鐵信可首席執行官Jochen Thewes表示:“現在,碳中和供應鏈亦可適用于航空運輸。我們每周往返法蘭克福和上海的航班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一直面未來的產品已被眾多客戶所接受,對此我深感自豪。下一步,政商界需攜手為可再生燃料和潔凈航空創造更多的產能。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首席執行官Dorothea von Boxberg表示:“我們和德鐵信可在2020年末共同推出的全球首個可持續貨運航班,證明了無化石燃料排放的飛行已經成為可能。今天,我們攜手推出全球首條定期可持續貨運航線,為今后發展更多此類航線鋪平了道路。我們期待著航空運輸業的齊心協力以及客戶的傾力支持,共同開啟這一征程。”
可持續航空燃料主要由生物廢料,如:廢棄植物油和食用油制成。因此,在發動機中燃燒時,釋放的二氧化碳等值于植物最初生長時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此外,燃料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通過可持續的補償項目完全抵消,這確保了航班實現100%溫室氣體零排放。
德鐵信可和漢莎貨運每周采購的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約為174噸,相當于法蘭克福往返上海所需的燃料量。然而,由于技術和法律原因,目前不允許飛機僅使用SAF可持續航空燃料。因此,通過機場的加油系統,SAF可持續航空燃料與常規煤油混合后,注入于在此加油的所有飛機使用并消耗相應的可持續航空燃料。
依照德國漢莎貨運航空的夏季航班時刻表執飛,預計共將確保20,250噸的溫室氣體零排放;其中,約16,200噸將避免在發動機中直接燃燒。參與支持此項目的客戶,包括:梅賽德斯-奔馳、采埃孚和默克等,可以按比例記入其所減排的碳足跡。
目前,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價格約為化石燃料的三倍,可用量有限。隨著可持續貨運航線的開啟,德鐵信可和漢莎貨運再次呼吁物流行業的其他公司以及政界人士攜手擴大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生產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共同推動物流業“脫碳”發展。
]]>
簽約儀式嘉賓包括 (左起): 德鐵信可大中華區華南區物流總監董柏成先生、德鐵信可大中華區副總裁華南區董事總經理吳勝春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項目總監黃煜新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高級總監姚慶良博士
AMC是香港推動再工業化的旗艦項目,以“智能制造”為核心,輔以德鐵信可的專業物流服務,為創新者提供完善的設施及服務。通過從制造到檢測、及端到端供應鏈管理的無縫運作,以實踐本地創新、本土設計及香港制造。同時,中心亦將協助來自本地及海外的優質創新研發項目,推進其至產業應用,及成功在市場上商品化。
德鐵信可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Pollard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這一新穎的物流與制造一體化項目。先進制造業中心不僅擁有自動化物流系統,更能幫助不同行業的租戶促進其研發及生產活動。 這一多用途設施不僅通過更快捷及協同的供應鏈管理,提升制造商及品牌商間的合作,更全面助力產業變革。”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我們與德鐵信可在先進制造業中心的合作,是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先進制造業中心結合了前沿的物流及先進的制造技術,將‘香港制造’品牌迅速提升為可大規模生產、隨時分銷、面向市場的產品。”
德鐵信可將為先進制造業中心內不同行業的租戶,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管理和增值服務。通過縮短原材料交付周期、實現按需求生產、更智能和快捷的營運模式,助企業節省寶貴的時間。同時,以定點處理不同工序流程的模式、簡化物流接觸,亦能降低貨物裝卸和物流成本。先進制造業中心的租戶可通過專屬平臺與德鐵信可進行實時溝通,進行采購、庫存管理及訂單狀態查詢等操作。中心可為租戶提供端到端追蹤貨物的服務,簡化的供應鏈流程,有助實現精益化生產需求。
在德鐵信可的物流自動化服務及專業技術人員支持下,中心內的租戶能夠更專注于核心研發和生產。先進制造業中心將成為以創新科技為本的核心引擎,持續推動香港和區內再工業化的發展。
]]>德鐵信可首席執行官Jochen Thewes表示:“在航空貨運領域的氣候保護方面,我們已比許多人所認知的要走得更遠。我們可以用歷史上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來證明這一點。從2021年夏季航班時刻表開始,德鐵信可將提供常規的碳中和航空貨運服務。為了在航空貨運中真正實現氣候保護,作為綜合物流的服務供應商,德鐵信可是貨運業與航空公司間的紐帶。我堅信目前市場對這種綠色環保運輸會有極大需求,我很期待看到更多這一舉措的效仿者。”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首席執行官Peter Gerber解釋說:“通過這個航班,我們致力于加強研究和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以便將來有充足的替代燃料可供使用。除投資建設現代化貨運機隊外,我們對這種碳中和航班的承諾也有助于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氣候行動。因為漢莎貨運航空非常重視企業責任,并積極采取措施履行這一責任,緩解環境問題。”
德鐵信可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Pollard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不可預測的市場環境和整個供應鏈的劇烈震蕩。在這樣的困難時期,德鐵信可能夠和漢莎攜手,繼續優先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對此我深感自豪。我們目前致力于為我們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以此能夠賦予終端消費者們更多低碳環保的選擇。同時我也期待著更多的行業伙伴、客戶加入我們的行動。”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糜冬梅女士表示:“此次綠色碳中和貨運航班僅僅是一個開端,雙方正磋商從明年夏季時刻開始,定期執飛碳中和貨運航班;并為致力于航空運輸的節能減排,為守護同一片藍天做出努力!”
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是指可持續的合成煤油。目前主要利用生物質來生產,如可持續或可回收的植物油和食用油等。將來,還將提供非植物性可再生燃料。這方面最著名的生產工藝是基于可再生電力、水和二氧化碳的所謂電轉液概念(PtL)。
通過使用SAF,完全避免了航班使用常規煤油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發動機內的燃燒過程中,只有以前從大氣中去除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出來,如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因此,可持續航空燃料是化石航空燃料的第一個真正的替代品,也是實現氣候友好、碳中和空運的關鍵。
此外,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還共同利用造林項目來補償由于生產生物質、加工和運輸可持續航空燃料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這可以確保航班總體上完全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所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可以被作為所謂的直接燃料添加到常規的煤油中,因此很實用且適合日常使用,且無需對飛機和供應鏈物流進行調整。因此,能夠滿足法蘭克福到上海航班燃料需求的大量可持續航空燃料,將被注入法蘭克福機場的加油系統。每架飛機隨后從燃料庫加油,接收并實際消耗少量可持續航空燃料。不過,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二氧化碳減排,完全歸功于漢莎貨運和德鐵信可兩家公司。
這是11月達成的聯合行動的第一步,即在航空貨運中不再使用化石燃料。合作的目的包括定期交流信息、推廣諸如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等環保技術。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在啟動首批碳中和航班的同時,呼吁托運人、物流供應商、空運承運人及政界人士共同努力,擴大生產和基礎設施,從而提高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供應量。兩家公司都在引領變革,并將從夏季航班時刻表開始定期為航運業提供碳中和空運服務。
]]>中國上海和德國埃森2020年9月10日 /美通社/ -- 德鐵信可近日正式推出了新的全球包機運營計劃,該服務連接了北京、上海、鄭州、香港至芝加哥和法蘭克福,每周十個班次,并提供自營包機服務。盡管目前的航空運力仍受到國際客運航班大量停飛的影響,這一產品無疑將成為德鐵信可客戶全新的選擇,為其出口貨物運輸提供了可靠的物流支持。全球包機業務采取了先前的整包機運營模式,例如:德鐵信可在抗擊疫情期間所推出的COVID-19空中運輸橋梁服務。
德鐵信可大中華區空運部副總裁 Martin Habisreitinger 表示:“在中國大多數的生產商都已經恢復正常運轉,但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控制,我們預計客運航班量和腹艙運力在未來一年內尚無法全面恢復。運力市場的不穩定及運力供應不足成為了困擾我們客戶的巨大難題。自營整包機業務能夠為中國的進出口商提供可靠的航空貨運解決方案,為此我深感自豪。這項全新的全球包機業務將幫助我們在中國的客戶,維持其供應鏈平穩運行。”
全球包機業務將每周三次往返于上海和法蘭克福,每周一次往返于北京和法蘭克福,每周一次由鄭州往返法蘭克福,每周兩次由香港飛往法蘭克福,每周三次由上海飛至芝加哥,這些都是我們的自營包機航班。除了這些定期的整包機業務外,德鐵信可還提供部分包機業務,每周從香港飛往法蘭克福兩個航次,每周從香港飛往洛杉磯三個航次,以及香港飛往芝加哥的航班每周一次。
在今年早些時候,德鐵信可空運部已開始頻繁地進行整包機業務的運營,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的運力短缺和貨運需求激增。為了在如此動蕩的市場環境下保障客戶的運力不受影響,德鐵信可運營航班共計1190次,其中就包括了使用合作伙伴冰島航空改裝的波音767客機的德鐵信可中國專線共72個航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