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閔行區虹橋創未來社區科普公益服務中心 zh_CN PRN Asia 閔行區科普資助項目《宇宙盡頭的書店》科普動漫來襲 2021-01-06 16:57:00 閔行區虹橋創未來在著名科幻作家江波老師的授權下,對他的代表性作品中、科幻短篇《宇宙盡頭的書店》進行原創性的科幻動畫劇本改編。動畫將將科幻故事中大量的科學技術和人文思考通過動漫的形式進行科普解讀,對科幻小說進行深入淺出 的 科普詮釋,將不求甚解的科幻故事變為知其所以然的科普知識,增加小說的科普延伸。通過9集微動畫的創作與演繹,它不僅展示了個“宇宙盡頭的書店”的生存法則,更是一個未來人類在危機中如何生存與發展的動人故事。 第一集 太陽末日 第二集 第二地球 第三集 二十五年后 第四集 寂滅的文明 第五集 紙片人 第六集 銀河 第七集 盡頭 第八集 停滯的人類 第九集 美景還在后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微動畫《宇宙盡頭的書店》創作團隊克服種種困難,按計劃逐步完成項目的原著改編、腳本創作、動畫制作等,從最后一稿制作完成到目前,動畫仍在不斷修改中,力求精益求精,以期更貼近作者設定的故事框架,更符合原著特定的科學原理。 《 宇宙盡頭的書店》系列科普微動畫自2020年9月起,線下已宣傳推廣到了閔行區梅隴鎮、虹橋鎮、華漕鎮、莘莊鎮、新虹街道、古美路街道、吳涇鎮、顓橋鎮、浦錦街道、浦江鎮、七寶鎮、江川路街道、莘莊工業區、馬橋鎮等14個社區學校免費播放,觀看動畫的社區居民及青少年學生近3000人次;2021年新年伊始,將逐步推廣到線上,主要覆蓋對天文知識有興趣的社會人群及青少年群體,依托各大在線視頻媒體進行發布。 采取動漫創作的方式來傳播科學知識,是一種有益的創新和嘗試,是普及《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有效途徑,也有利于促進科學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閔行區虹橋創未來社區科普公益服務中心通過《宇宙盡頭的書店》系列科普微動畫,將深奧的科學技術通過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和富于想象力的故事,以及豐富多彩的圖像表現出來,讓公眾較為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是在科普和科幻的初次嘗試。 ]]> 上海2021年1月6日 /美通社/ -- 這不是普通的書店,它建在火星空間站上,下方可以看到經過地球化改造的火星表面,遠處是巨大的紅色太陽,太陽表面還有巨大的耀斑。書店的主人叫做娥皇,她迎來了一位客人……”


閔行區虹橋創未來在著名科幻作家江波老師的授權下,對他的代表性作品中、科幻短篇《宇宙盡頭的書店》進行原創性的科幻動畫劇本改編。動畫將將科幻故事中大量的科學技術和人文思考通過動漫的形式進行科普解讀,對科幻小說進行深入淺出科普詮釋,將不求甚解的科幻故事變為知其所以然的科普知識,增加小說的科普延伸。通過9集微動畫的創作與演繹,它不僅展示了個“宇宙盡頭的書店”的生存法則,更是一個未來人類在危機中如何生存與發展的動人故事。

第一集 太陽末日
第二集 第二地球
第三集 二十五年后
第四集 寂滅的文明
第五集 紙片人
第六集 銀河
第七集 盡頭
第八集 停滯的人類
第九集 美景還在后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微動畫《宇宙盡頭的書店》創作團隊克服種種困難,按計劃逐步完成項目的原著改編、腳本創作、動畫制作等,從最后一稿制作完成到目前,動畫仍在不斷修改中,力求精益求精,以期更貼近作者設定的故事框架,更符合原著特定的科學原理。

宇宙盡頭的書店》系列科普微動畫自2020年9月起,線下已宣傳推廣到了閔行區梅隴鎮、虹橋鎮、華漕鎮、莘莊鎮、新虹街道、古美路街道、吳涇鎮、顓橋鎮、浦錦街道、浦江鎮、七寶鎮、江川路街道、莘莊工業區、馬橋鎮等14個社區學校免費播放,觀看動畫的社區居民及青少年學生近3000人次;2021年新年伊始,將逐步推廣到線上,主要覆蓋對天文知識有興趣的社會人群及青少年群體,依托各大在線視頻媒體進行發布。

采取動漫創作的方式來傳播科學知識,是一種有益的創新和嘗試,是普及《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有效途徑,也有利于促進科學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閔行區虹橋創未來社區科普公益服務中心通過《宇宙盡頭的書店》系列科普微動畫,將深奧的科學技術通過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和富于想象力的故事,以及豐富多彩的圖像表現出來,讓公眾較為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是在科普和科幻的初次嘗試。

]]>
紅色電波發新聲,讓無線電應用智領創新生活 2020-12-30 21:35:00 宣傳月圍繞新形勢下開展無線電宣傳工作的特點、規律和要求,同期開展2020年上海紅色電波文化專家視頻錄播?,邀請了上海市無線電宣講團7位專家,通過現場專訪及視頻拍攝的方式,分享紅色電波、無線電管理、5G時代、物聯網、大數據、云端共享、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電磁輻射等無線電相關內容,每位專家約30分鐘,大家集聚熱點、分享見解,分別剪輯成“紅色電波文化磨礪前行”和“無線電應用智領新生活”長視頻、短視頻,以適用不同媒體進行傳播。 吳德勝 上海李白烈士故居名譽館長 為大家分享了李白烈士的傳奇人生;李白烈士遇害真相;尋找李白下落;李白故居;永不消失的電波;紅色電波從這里傳出。 周俊鶴 同濟大學電信學院副院長、教授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無線電?是誰發明了電報?無線電傳播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說無線電頻譜資源是稀缺資源?什么是無線電通信?無線電的用途有哪些?最早的無線電裝置是什么樣的?什么是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系統?什么是第二代(2G)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什么是第三代(3G)和第四代(4G)移動通信系統?最新的5G和以往的無線通信有什么外在差別?5G的關鍵技術是什么?5G的主要應用場景有哪些?5G對小朋友學校場景的影響?5G與輻射的關聯?5G的未來。 ? 郭鋒 上海市無線電監測站監測室主任、高級工程師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無線電管理?無線電監測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如何開展無線電干擾排查?無線電的監測設備有哪些?如何分析無線電干擾信號?無線電頻譜測量的方法有哪些?為什么需要無線電測向?無線電監測主要工作是啥?上海的無線電固定監測站都在哪兒?天線是干嘛用的?“黑廣播”的危害有哪些?無線電干擾源如何影響F1賽事?汽車遙控鑰匙會不會發出干擾信號?如何開展無線電考試保障?無線電管理有哪些法律法規?監測部門干擾排查案例:船舶AIS引航、無人機干擾、打擊黑廣播。 ? 朱頌平 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督站、高級工程師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放射性”、“核輻射”有什么不同?我們能遠離電磁輻射嗎?基站電磁輻射有什么特點?基站的安全距離是多少?我家樓頂有基站,對本樓居民有什么影響?小區周圍基站越多,輻射就會越大嗎?5G網絡比4G速度更快,是不是電磁輻射也會更大?基站周圍電磁環境執行什么標準?控制限值是多少?我國對基站電磁輻射標準限值與國際標準哪個更嚴格?基站電磁輻射會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環境中的電磁輻射雖未超標,但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是否會產生累積效應?防輻射服對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有防護作用嗎?手機在接聽、撥打、待機時,如何降低輻射的影響?對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需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嗎? ? 顧備 著名科幻作家、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物聯網通過什么樣的架構來實現?我們可以用物聯網來做什么?物聯網如何改變生活?物聯網和互聯網的區別?人工智能對物聯網的影響有哪些?智慧城市需要哪些物聯網技術支持?物聯網的未來應用場景?我們在家怎么感觸到物聯網呢?物聯網在公共場合有什么樣的作用?小朋友怎么才能知道哪里有物聯網? ? 張棟軼 中國移動集團講師、無線技術專家 為大家分享了5G的輻射影響健康?5G技術標準是誰制定的?5G基站也要用到GPS的么?為什么我感覺5G沒有傳說中那么快,是被限速了嗎?5G有三種變身形態,你知道么?5G的物聯網是什么樣子?贊一贊5G的網速;5G手機只有“全網通”嗎?5G路由器和5G技術沒有半毛錢關系?猜猜看,5G手機的天線都裝在哪里?5G未來的業務模式“可能很不一樣”;有的時候手機上面顯示4G+,這個加號什么意思?聽說基站功率都調得很大,為了增加覆蓋?運營商的網絡長什么樣子?5G的現在時和將來時;如果你是一臺5G手機,現在你是怎么登上5G網絡的?5G未來的業務模式“可能很不一樣”;不同的資源分配制度決定著5G的建設速度;你知道嗎,4G差一點就打不了電話了。 ? 俞志豪 中國信科集團電信一所、上海泰峰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叫5G?5G的三大優勢;買了5G手機就能享受5G速度了?5G的NSA和SA,到底啥意思?什么是毫米波?5G毫米波有什么優劣勢?關于物聯網;什么是智慧城市?關于云計算?關于大數據?關于移動邊緣計算;?關于數字孿生?未來5G的展望。 ]]> 上海2020年12月30日 /美通社/ -- 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無線電管理局)主辦的2020年上海市無線電管理宣傳月活動,自2020年9月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今年宣傳月以“無線促發展、管理保有序”為主題。


宣傳月圍繞新形勢下開展無線電宣傳工作的特點、規律和要求,同期開展2020年上海紅色電波文化專家視頻錄播 ,邀請了上海市無線電宣講團7位專家,通過現場專訪及視頻拍攝的方式,分享紅色電波、無線電管理、5G時代、物聯網、大數據、云端共享、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電磁輻射等無線電相關內容,每位專家約30分鐘,大家集聚熱點、分享見解,分別剪輯成“紅色電波文化磨礪前行”和“無線電應用智領新生活”長視頻、短視頻,以適用不同媒體進行傳播。


吳德勝

上海李白烈士故居名譽館長

為大家分享了李白烈士的傳奇人生;李白烈士遇害真相;尋找李白下落;李白故居;永不消失的電波;紅色電波從這里傳出。


周俊鶴

同濟大學電信學院副院長、教授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無線電?是誰發明了電報?無線電傳播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說無線電頻譜資源是稀缺資源?什么是無線電通信?無線電的用途有哪些?最早的無線電裝置是什么樣的?什么是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系統?什么是第二代(2G)數字移動通信系統?什么是第三代(3G)和第四代(4G)移動通信系統?最新的5G和以往的無線通信有什么外在差別?5G的關鍵技術是什么?5G的主要應用場景有哪些?5G對小朋友學校場景的影響?5G與輻射的關聯?5G的未來。

 

郭鋒

上海市無線電監測站監測室主任、高級工程師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無線電管理?無線電監測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如何開展無線電干擾排查?無線電的監測設備有哪些?如何分析無線電干擾信號?無線電頻譜測量的方法有哪些?為什么需要無線電測向?無線電監測主要工作是啥?上海的無線電固定監測站都在哪兒?天線是干嘛用的?“黑廣播”的危害有哪些?無線電干擾源如何影響F1賽事?汽車遙控鑰匙會不會發出干擾信號?如何開展無線電考試保障?無線電管理有哪些法律法規?監測部門干擾排查案例:船舶AIS引航、無人機干擾、打擊黑廣播。

 

朱頌平

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督站、高級工程師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放射性”、“核輻射”有什么不同?我們能遠離電磁輻射嗎?基站電磁輻射有什么特點?基站的安全距離是多少?我家樓頂有基站,對本樓居民有什么影響?小區周圍基站越多,輻射就會越大嗎?5G網絡比4G速度更快,是不是電磁輻射也會更大?基站周圍電磁環境執行什么標準?控制限值是多少?我國對基站電磁輻射標準限值與國際標準哪個更嚴格?基站電磁輻射會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環境中的電磁輻射雖未超標,但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是否會產生累積效應?防輻射服對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有防護作用嗎?手機在接聽、撥打、待機時,如何降低輻射的影響?對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需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嗎?

 

顧備

著名科幻作家、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物聯網通過什么樣的架構來實現?我們可以用物聯網來做什么?物聯網如何改變生活?物聯網和互聯網的區別?人工智能對物聯網的影響有哪些?智慧城市需要哪些物聯網技術支持?物聯網的未來應用場景?我們在家怎么感觸到物聯網呢?物聯網在公共場合有什么樣的作用?小朋友怎么才能知道哪里有物聯網?

 

張棟軼

中國移動集團講師、無線技術專家

為大家分享了5G的輻射影響健康?5G技術標準是誰制定的?5G基站也要用到GPS的么?為什么我感覺5G沒有傳說中那么快,是被限速了嗎?5G有三種變身形態,你知道么?5G的物聯網是什么樣子?贊一贊5G的網速;5G手機只有“全網通”嗎?5G路由器和5G技術沒有半毛錢關系?猜猜看,5G手機的天線都裝在哪里?5G未來的業務模式“可能很不一樣”;有的時候手機上面顯示4G+,這個加號什么意思?聽說基站功率都調得很大,為了增加覆蓋?運營商的網絡長什么樣子?5G的現在時和將來時;如果你是一臺5G手機,現在你是怎么登上5G網絡的?5G未來的業務模式“可能很不一樣”;不同的資源分配制度決定著5G的建設速度;你知道嗎,4G差一點就打不了電話了。

 

俞志豪

中國信科集團電信一所、上海泰峰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

為大家分享了什么叫5G?5G的三大優勢;買了5G手機就能享受5G速度了?5G的NSA和SA,到底啥意思?什么是毫米波?5G毫米波有什么優劣勢?關于物聯網;什么是智慧城市?關于云計算?關于大數據?關于移動邊緣計算; 關于數字孿生?未來5G的展望。

]]>
第三屆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圓滿完成 2020-11-13 16:31:00 謝遠生局長對近年來上海市無線電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對本屆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幾點要求:一是要準備充分,確保重要涉外活動無線用頻萬無一失;二是要保障重點,對于重點用頻做好重點保障;三是要細之又細,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把工作落實到每個環節;四是要精益求精,做到預判風險,提前評估和彌補漏洞,防患未然;五是要注重電磁環境整頓和積極開展保護性監測。 調研會上,吳金城主任介紹了本屆進博會保障的基本情況,張建明副主任具體介紹了本屆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的前期籌備和工作部署情況。謝遠生局長、吳金城主任在會場還和位于國展中心、虹橋和浦東機場的現場保障工作組進行了視頻連線。 有序保障強處置 在當前防疫工作常態化的前提下,為有效保障眾多無線電設備安全有序運行,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組織近十家單位組成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組,編制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明確職責、協調推進保障工作;簡化無線電行政許可審批流程,統籌保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廣播電視臺等進博會核心單位頻率需求;加強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對上海市太平洋數碼廣場等4個大型電子設備市場30余家商戶銷售的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突擊檢查,敦促整改不當銷售行為;派出精干技術力量對國家會展中心、虹橋機場、浦東機場等重點區域和重要業務開展保護性監測,累計查處“黑廣播”18起,協調處置專用頻率干擾9起,確保活動籌備及舉辦期間無線電安全。 進博會期間,上海市電磁環境整體安全可控,電波秩序正常有序,涉及活動的600余套無線電設備和臺站均安全、正常運行。 ]]> 上海2020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日前,為期六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落下帷幕。上海市無線電管理機構以最高工作標準、最強組織領導、最佳精神狀態,全力以赴圓滿完成了本屆進博會的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

前期調研保安全

11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謝遠生局長來滬督導檢查第三屆進口博覽會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并調研本市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及頻率使用情況,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副主任張建明參加調研。


謝遠生局長對近年來上海市無線電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對本屆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幾點要求:一是要準備充分,確保重要涉外活動無線用頻萬無一失;二是要保障重點,對于重點用頻做好重點保障;三是要細之又細,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把工作落實到每個環節;四是要精益求精,做到預判風險,提前評估和彌補漏洞,防患未然;五是要注重電磁環境整頓和積極開展保護性監測。


調研會上,吳金城主任介紹了本屆進博會保障的基本情況,張建明副主任具體介紹了本屆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的前期籌備和工作部署情況。謝遠生局長、吳金城主任在會場還和位于國展中心、虹橋和浦東機場的現場保障工作組進行了視頻連線。

有序保障強處置

在當前防疫工作常態化的前提下,為有效保障眾多無線電設備安全有序運行,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組織近十家單位組成進博會無線電安全保障組,編制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明確職責、協調推進保障工作;簡化無線電行政許可審批流程,統籌保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廣播電視臺等進博會核心單位頻率需求;加強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對上海市太平洋數碼廣場等4個大型電子設備市場30余家商戶銷售的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突擊檢查,敦促整改不當銷售行為;派出精干技術力量對國家會展中心、虹橋機場、浦東機場等重點區域和重要業務開展保護性監測,累計查處“黑廣播”18起,協調處置專用頻率干擾9起,確保活動籌備及舉辦期間無線電安全。


進博會期間,上海市電磁環境整體安全可控,電波秩序正常有序,涉及活動的600余套無線電設備和臺站均安全、正常運行。

]]>
上海閔行科普日“科學閱未來”,大咖科普作家帶你“悅”讀科幻 2020-09-27 17:30:00 活動由上海市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閔行區社區學院(閔行區社區科普大學總校)、閔行區梅隴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閔行區虹橋創未來社區科普公益服務中心承辦,閔行區梅隴鎮社區學校協辦,少年兒童出版社、浦東新區科幻協會共同支持,同攜“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亮相閔行。 閔行區教育局副局長馬秀明,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施華青,閔行區梅隴鎮副鎮長何紅梅,閔行區社區學院常務副院長趙雙成,閔行區社區學院副院長沈建新,著名科幻作家、譯者、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顧備及獲獎學生代表、閔行區梅隴鎮34組親子家庭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還特別邀請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學家、著名科普作家李淼作主題演講。 李淼,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學家、著名科普作家 “物理學家”、“網紅科學家”、“科普作家”、“跨界達人”、“詩人”、“2015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搜索一下就可以 知道:李淼,“偶爾談物理,總是談詩歌和音樂”。他是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及籌建人,是“天琴計劃”的領頭人;中國科協評選他為2015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在科學家身份之外,李淼還是一位成功的科普作家,2015年,李淼出版了《〈三體〉中的物理學》,在科普界引起不小的震動。 李淼,2019年11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超弦史話》《<三體>中的物理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等。 顧備,著名科幻作家、譯者、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 國內科幻迷對顧備幾乎無所不曉,世界科幻文學界兩部史詩級巨著 -- 阿西莫夫的《基地與帝國》和赫伯特的《沙丘》,譯者便是顧備。長期“隱匿”之后,顧備轉戰創作原創科幻,她以一篇刊登在科幻立方的《覺醒》飽受各界關注,作品獨特的思想和優質的內容讓讀者推崇。 顧備,著名科幻翻譯和作者,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委員,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電院校友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活動現場,羅陽小學的小朋友們表演了精彩的科普劇《除魔行動》,主辦方為閔行區梅隴鎮“小博士科普讀書社”頒牌,招募對科普感興趣的學生,定期開展科普讀物分享會、科普制作體驗坊、科普參觀行走等活動。科普圖書作為向廣大市民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的重要渠道,對提升市民的科學素養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為此,主辦方特意為梅隴鎮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梅隴鎮社區家長學校贈送了“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在梅隴,活躍著很多小小科普娃,他們有的制作科普作品,有的繪畫未來世界,有的記錄生活中的科普現象,主辦方對這些小小科普娃的優秀科普作品進行了頒獎,鼓勵他們創作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 活動以“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為藍本,將科幻故事中大量的科學技術和人文思考通過附帶的科普文章,對科幻小說進行深入淺出地科普解釋,將不求甚解的科幻閱讀變為知其所以然的科普行為,增加“科幻小說”的科普功能。它不僅是一個教你如何挖掘科幻小說彩蛋的“學校”,更是一套打破現實與虛幻的科幻小說合集。 兩位大咖科普作家齊上臺,李淼老師為大家主講“穿越?蟲洞?解說宇宙奧秘”,從專業角度解析蟲洞中的物理知識;顧備老師為大家主講“科幻?科技?現實融進未來”,與大家一起探索科幻中的科技奧秘。 李淼老師通過一只螞蟻和一塊橘子皮的故事,來為在場的小觀眾帶來一場關于黑洞和蟲洞的精彩講座。李淼老師告訴孩子們,即便是眼睛看不到身邊的真相,但是通過一些測量方法,卻可以推測自己世界的真實面目。鼓勵孩子們不要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是應該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將科學的探索精神種植到孩子的內心深處。 顧備老師為在座的觀眾帶來了一場科幻和科學的精彩講座。通過著名的科幻作品引出有趣的科學知識,激發起了在座觀眾的強烈興趣。顧備老師在講座中強調,在科普和科幻閱讀中,孩子們不應該停留在學習知識的層面,更應該去喚醒和保護自己的好奇心,并讓好奇心始終伴隨著自己的人生道路。 活動積極營造濃厚的科普閱讀氛圍,構建閔行區全民科普閱讀新生態,營建社區家庭和青少年科普閱讀新景觀,聚焦社區家庭發展核心科學素養,著力提升其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搭建交流學習的圈子,進一步普及科普知識,推動科技強國戰略,提升青少年重視科普閱讀的意識,推進閔行區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用心創造未來美好生活,在科普閱讀中成長。 在科普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下,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2020年第二屆“科學閱未來”閔行科普“悅”動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積極打造閔行區科普閱讀品牌,引導社區家庭多讀、多看、多聽、多講、多學、多寫,進一步提高市民科學素質。活動將持續至11月底,除了全國科普日活動外,閔行區其他12所社區學校也將陸續開讀、開看、開聽、開講,展開相關社區科“悅”匯活動。 ]]> 上海2020年9月27日 /美通社/ -- 2020上海市閔行區“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上海閔行到處洋溢著“科學”的味道。9月26日下午,以“知識創世界·科學閱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第二屆“科學閱未來”閔行科普“悅”動,在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社區學校12樓報告廳舉辦了科普日特別活動,借助科普閱讀的力量,科普大咖與親子家庭相聚在一起,閱讀科學,閱讀知識,閱讀未來。


活動由上海市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閔行區社區學院(閔行區社區科普大學總校)、閔行區梅隴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閔行區虹橋創未來社區科普公益服務中心承辦,閔行區梅隴鎮社區學校協辦,少年兒童出版社、浦東新區科幻協會共同支持,同攜“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亮相閔行。

閔行區教育局副局長馬秀明,閔行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施華青,閔行區梅隴鎮副鎮長何紅梅,閔行區社區學院常務副院長趙雙成,閔行區社區學院副院長沈建新,著名科幻作家、譯者、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顧備及獲獎學生代表、閔行區梅隴鎮34組親子家庭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還特別邀請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學家、著名科普作家李淼作主題演講。

李淼,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學家、著名科普作家

“物理學家”、“網紅科學家”、“科普作家”、“跨界達人”、“詩人”、“2015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搜索下就可以知道:李淼,“偶爾談物理,總是談詩歌和音樂”。他是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及籌建人,是“天琴計劃”的領頭人;中國科協評選他為2015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在科學家身份之外,李淼還是一位成功的科普作家,2015年,李淼出版了《〈三體〉中的物理學》,在科普界引起不小的震動。

李淼,2019年11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超弦史話》《<三體>中的物理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等。

顧備,著名科幻作家、譯者、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

國內科幻迷對顧備幾乎無所不曉,世界科幻文學界兩部史詩級巨著 -- 阿西莫夫的《基地與帝國》和赫伯特的《沙丘》,譯者便是顧備。長期“隱匿”之后,顧備轉戰創作原創科幻,她以一篇刊登在科幻立方的《覺醒》飽受各界關注,作品獨特的思想和優質的內容讓讀者推崇。

顧備,著名科幻翻譯和作者,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委員,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電院校友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活動現場,羅陽小學的小朋友們表演了精彩的科普劇《除魔行動》,主辦方為閔行區梅隴鎮“小博士科普讀書社”頒牌,招募對科普感興趣的學生,定期開展科普讀物分享會、科普制作體驗坊、科普參觀行走等活動。科普圖書作為向廣大市民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的重要渠道,對提升市民的科學素養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為此,主辦方特意為梅隴鎮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梅隴鎮社區家長學校贈送了“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在梅隴,活躍著很多小小科普娃,他們有的制作科普作品,有的繪畫未來世界,有的記錄生活中的科普現象,主辦方對這些小小科普娃的優秀科普作品進行了頒獎,鼓勵他們創作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

活動以“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為藍本,將科幻故事中大量的科學技術和人文思考通過附帶的科普文章,對科幻小說進行深入淺出地科普解釋,將不求甚解的科幻閱讀變為知其所以然的科普行為,增加“科幻小說”的科普功能。它不僅是一個教你如何挖掘科幻小說彩蛋的“學校”,更是一套打破現實與虛幻的科幻小說合集。


兩位大咖科普作家齊上臺,李淼老師為大家主講“穿越?蟲洞?解說宇宙奧秘”,從專業角度解析蟲洞中的物理知識;顧備老師為大家主講“科幻?科技?現實融進未來”,與大家一起探索科幻中的科技奧秘。

李淼老師通過一只螞蟻和一塊橘子皮的故事,來為在場的小觀眾帶來一場關于黑洞和蟲洞的精彩講座。李淼老師告訴孩子們,即便是眼睛看不到身邊的真相,但是通過一些測量方法,卻可以推測自己世界的真實面目。鼓勵孩子們不要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是應該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將科學的探索精神種植到孩子的內心深處。

顧備老師為在座的觀眾帶來了一場科幻和科學的精彩講座。通過著名的科幻作品引出有趣的科學知識,激發起了在座觀眾的強烈興趣。顧備老師在講座中強調,在科普和科幻閱讀中,孩子們不應該停留在學習知識的層面,更應該去喚醒和保護自己的好奇心,并讓好奇心始終伴隨著自己的人生道路。

活動積極營造濃厚的科普閱讀氛圍,構建閔行區全民科普閱讀新生態,營建社區家庭和青少年科普閱讀新景觀,聚焦社區家庭發展核心科學素養,著力提升其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搭建交流學習的圈子,進一步普及科普知識,推動科技強國戰略,提升青少年重視科普閱讀的意識,推進閔行區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用心創造未來美好生活,在科普閱讀中成長。

在科普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下,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2020年第二屆“科學閱未來”閔行科普“悅”動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積極打造閔行區科普閱讀品牌,引導社區家庭多讀、多看、多聽、多講、多學、多寫,進一步提高市民科學素質。活動將持續至11月底,除了全國科普日活動外,閔行區其他12所社區學校也將陸續開讀、開看、開聽、開講,展開相關社區科“悅”匯活動。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