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24年8月1日 /美通社/ -- 2024年7月31日,備受矚目的"廣東—新加坡合作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圓滿舉行。
本次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程是圍繞"大灣區與新加坡企業的‘雙向奔赴'"展開的專題交流。百吉生物醫藥、吉寶集團、盛裕集團三家新加坡企業代表參與對話,共同探討合作新機遇,共謀發展藍圖。分享了各自在大灣區與新加坡之間的合作成果與未來展望。作為三家新加坡企業代表之一,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陳秩靜博士以企業視角,深入剖析了"雙向奔赴"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推動原研藥的高速轉化,造福全球的患者。
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在于,雙方成功簽約了20項橫跨科技創新、教育人才、生物醫藥、金融服務、綠色能源及平臺建設等關鍵領域的合作項目,展現了粵新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其中,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與中新腫瘤防治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醫學中心(TMC)聯合簽署"新一代針對多種自身免疫疾病的多特異性抗體研發及商業化"項目,標志著粵新雙方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合作邁上了新臺階。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圣輝在此次大會的致辭中還專門提及了該項目,肯定了新加坡的生物醫藥企業利用優勢,依托粵新雙方優質的醫院醫療機構和生態系統,加速科研成果的臨床轉化。
該項目匯聚了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旗下的免疫研究院(SigN)、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IMCB)以及生物工藝科技研究院(BTI)三大知名研究機構與百吉生物強強聯合,由百吉生物合作科學家、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免疫研究院(SigN)院長藍康平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將致力于攻克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和類風濕關節炎 (RA)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難題。項目旨在研發出新一代高效、安全的多特異性抗體療法,為患者帶來福音,并有望在未來推動自免藥物市場的重大發展。
依托百吉生物在廣州與新加坡的雙研發雙GMP布局,項目成果將面向全球市場進行商業化推廣,并由中新腫瘤防治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醫學中心(TMC)負責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的落地實施,為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此次合作不僅是對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一次勇敢探索,更是中新兩國在科技創新與醫療健康領域深度合作、互利共贏的生動實踐。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異常而對自身抗原產生免疫反應進而導致自身機體損傷的一類疾病的總稱,其病程長,無法被根治,一旦確診就將伴隨患者終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影響全球約10%的人口重大健康問題,自免藥物市場是全球僅次于腫瘤的第二大藥品市場,但相比腫瘤市場已經形成白熱化競爭的局面,自免藥物市場還有待開發。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共同探索針對漿細胞 (PC) 的新型多特異性抗體療法,力求在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造福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和類風濕關節炎 (RA) 患者。
]]>持續推進全球首創CGT布局
廣州2023年4月18日 /美通社/ -- 2023年4月15日,百吉生物從美國FDA獲悉,公司第二條全球首創產品管線EBV陽性淋巴瘤適應癥I/II期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批準。上周,該適應癥IND亦在國內獲得NMPA批準。
此前,百吉生物首條管線用于治療復發/轉移性鼻咽癌的IND先后在中美兩地獲批。本次在美國獲批開展EBV陽性淋巴瘤適應癥臨床試驗I/II期,這意味著百吉生物中美雙報上的又一里程碑。由此,百吉生物成為全球首家CGT行業中同時擁有兩條產品管線均獲得中美雙報的創新藥企業。
百吉生物向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的相關申報也正在進行中,今年陸續還有多款針對肺癌、肝癌、多種消化道類腫瘤等癌種的全球首創藥品申報中美新三地I/II期臨床試驗許可。
百吉生物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陳秩靜博士表示:"目前中美新三地都已將細胞治療列為了國家重點發展戰略,細胞治療將成為各國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還將給未攻克的疾病帶去新的希望,造福更多患者。"
關于EBV陽性淋巴瘤:
EBV感染全球近95%人口,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I類致癌物,與其相關的腫瘤主要包括鼻咽癌、胃癌、肺癌、淋巴瘤和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等。由于EBV具有明確的嗜淋巴細胞特性,對于免疫系統受損,特別是T細胞功能受損的人群,EBV被確認可以直接誘發淋巴細胞癌變。部分骨髓移植或者經過抗CD7 CAR-T治療后的患者,體內EBV出現重新激活甚至發展為EBV陽性淋巴瘤。
百吉生物研制的新藥是一款針對EBV陽性鼻咽癌和淋巴瘤的基因修飾的自體T細胞制品,屬于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通過采集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工程化改造,增強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識別與殺傷效力。回輸進患者體內的自體T細胞可以通過多種免疫機制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和提高機體針對腫瘤的免疫反應。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前期探索性臨床中得到初步驗證。
百吉生物肩負致力于提供癌癥患者最優的治療方式的使命,針對多種未被攻克的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領域,憑借強大的科學智囊團和多年的積淀,自主創建了IDENTIFIER, SUPER-T, MSE-T等多項圍繞腫瘤免疫治療的獨家技術平臺,從抗原鑒定,抗體TCR篩選鑒定優化、免疫細胞功能模塊篩選等方面著手攻破實體腫瘤免疫治療的難點痛點。
廣州2023年4月11日 /美通社/ -- 2023年04月0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公示,廣州百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吉生物”) 全球獨家首創重定向T細胞注射液新藥臨床試驗(IND)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統稱:CDE)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該款藥品是一款通過基因修飾技術將靶向EB病毒(EBV)抗原的受體表達于自體T細胞表面的免疫治療產品,用于治療EBV陽性淋巴瘤。
CDE 官網查詢鏈接: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現有已上市的細胞治療產品例如CD19 CAR-T,BCMA CAR-T大多針對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或多發骨髓瘤,無法治療大多數EBV引起的淋巴瘤和淋巴細胞增生疾病,而百吉生物的新管線正好可以針對這一部分的EBV病毒感染相關的淋巴瘤。百吉生物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陳秩靜博士表示:“百吉生物本著高質量發展的宗旨推進產品研發,這是百吉生物第二款全球產品獲批IND,表明百吉生物始終聚焦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該管線已同步在美國FDA遞交IND申請,今年還將陸續有多款針對肺癌、肝癌、多種消化道類腫瘤等癌種的全球首創藥品申報中美新三地Ⅰ/Ⅱ期臨床試驗許可。”
]]>3月28日上午,李顯龍總理及其隨行官員、廣東省政協主席、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一行到訪中新廣州知識城中新智慧園,四家落地廣州知識城的新加坡企業代表[恩士迅(NCS)、能源集團(SP Group)、百吉生物(Biosyngen)、新果科技(Singrow)]獲邀分別向李顯龍總理匯報企業發展情況。百吉生物作為唯一獲邀出席的生物醫藥企業,是中新合作的標桿,也是中新兩地政府對優質企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支持的典范。
百吉生物首席商務官周永暉向李顯龍總理匯報了百吉生物業務發展、核心競爭力、已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規劃等。百吉生物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陳秩靜還重點向李顯龍總理介紹了百吉生物以新加坡為平臺建立的國際產學研合作生態圈,已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全球一體化布局,有效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惠及全球患者。
李顯龍總理對百吉生物同時在新加坡與中國廣州雙研發雙GMP的全球布局表示贊許與認可,期待百吉生物多款全球首創新藥早日上市造福全球的患者。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密切關注細胞及基因治療領域動態,認為該領域對未來醫藥發展意義重大。此外,他還強調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強政企合作。
展望未來,百吉生物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步步推進,今年將陸續有多款針對肺癌、肝癌、多種消化道類腫瘤等癌種的全球首創藥品申報中美新三地Ⅰ/Ⅱ期臨床試驗許可。
百吉生物將繼續秉持立足亞洲,面向全球,致力于成為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全球領軍企業的愿景一路前行。
]]>BRG01鼻咽癌免疫細胞治療藥品此次獲得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之前,已于2022年12月14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此外,2023年1月8日,新增適應癥針對EBV陽性淋巴瘤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CDE受理。
百吉生物擁有在美國FDA18年新藥審評工作經驗的新藥注冊VP副總裁Dr. Han表示:"FDA此次的認可對百吉生物是一個重大里程碑,我們為公司多條全球首創產品管線取得的重大里程碑感到自豪,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將在新加坡國家癌癥中心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等開展,為未來的全球商業上市奠定基礎。"
百吉生物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主任張力教授表示:"BRG01是針對EBV陽性腫瘤的全球首創T細胞藥物,很期待它在I/II期臨床上的表現"。
百吉生物目前已有多條管線進入IIT/Ⅰ期,并將于今年內在中國、美國、新加坡三地陸續有針對肝癌、結直腸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等癌種的藥品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百吉生物立足亞洲,面向全球,力爭成為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全球領軍企業,給癌癥患者提供最優的治療方式。
]]>
(CDE官網公示鏈接)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百吉生物董事長張瓊女士表示:“BRG01注射液申報IND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這是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進展,解決未被滿足的腫瘤患者臨床需求,給癌癥患者提供最優的治療方式。百吉目前已有多條管線進入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并將于2023年完成中國、美國、新加坡三地針對肝癌、結直腸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等癌種的藥品臨床試驗申報,并陸續有產品進入一二期臨床試驗,公司計劃在2023年底進行IPO 上市。”
關于BRG01:
EBV感染全球近95%人口,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I類致癌物,與其相關的腫瘤主要包括鼻咽癌、EBV陽性的胃癌、淋巴瘤和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等。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發展與EBV的感染密切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確診的鼻咽癌新發病例數達到13.3萬人,中國鼻咽癌新發病例約占全球的50%,特別是廣東及廣西屬于高發地區,約占全中國新發病例的60%。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開始用于鼻咽癌的二線及以上治療,總體反應率(ORR)均不高于30%,意味著超過70%的患者不能從中獲益,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百吉生物研制的BRG01注射液是一款針對鼻咽癌的基因修飾T細胞制品,屬于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采集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工程化改造,增強了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識別與殺傷效力,這些改造后的細胞回輸進患者體內可以達到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免疫功能間接殺傷腫瘤的目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探索性臨床中得到初步驗證。
百吉生物肩負致力于提供癌癥患者最優的治療方式的使命,針對多種未被攻克的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領域,憑借強大的科學智囊團和多年的積淀,自主創建了IDENTIFIER, SUPER-T, MSE-T等多項圍繞腫瘤免疫治療的獨家技術平臺,從抗原鑒定,抗體TCR篩選鑒定優化、免疫細胞功能模塊篩選等方面著手攻破實體腫瘤免疫治療的難點痛點。
]]>
廣州2022年9月29日 /美通社/ -- 廣州百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吉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創BRG01注射液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CXSL2200487)(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9f9c74c73e0f8f56a8bfbc646055026d)。BRG01注射液是一款通過基因修飾技術將靶向EB病毒(EBV)抗原的受體表達于T細胞表面而制備成的自體T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用于治療復發/轉移性鼻咽癌。
百吉生物董事兼CEO/CMO韓德平博士表示:"BRG01注射液申報IND獲得受理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致力提供更好的療效,提高癌癥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EBV感染全球近95%人口,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I類致癌物,與其相關的腫瘤主要包括鼻咽癌、EBV陽性的胃癌、淋巴瘤和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等。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發展與EBV的感染密切相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確診的鼻咽癌新發病例數達到13.3萬人,中國鼻咽癌新發病例約占全球的50%,特別是廣東及廣西屬于高發地區,約占全中國新發病例的60%。
百吉生物研制的BRG01注射液是一款針對鼻咽癌的基因修飾T細胞制品,屬于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采集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工程化改造,增強了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識別與殺傷效力,這些改造后的細胞回輸進患者體內可以達到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免疫功能間接殺傷腫瘤的目的。
]]>新加坡2022年9月28日 /美通社/ -- 2022年9月22日,百吉生物醫藥新加坡全球總部簽約建造免疫細胞治療藥物GMP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將極大助力百吉生物醫藥免疫治療藥品的研發及生產,輻射全球市場,以服務腫瘤治療領域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該生產基地選址新加坡Tai Seng區Solaris大樓,占地達1,300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新加坡最具規模的同類型生產基地之一。Solaris大樓由Soilbuild建筑集團開發,可滿足生物醫藥及生命科學行業使用需求,為生物技術企業的理想選址。預計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百吉生物新加坡GMP生產基地將為其在新加坡及所在地區開展臨床試驗提供物料支持,將該生產基地打造為符合國外新藥申報,最佳標準免疫細胞治療GMP 生產基地。
Soilbuild建筑集團CEO Mr Roy Teo Seng Wah、百吉生物醫藥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陳秩靜博士出席簽約儀式并簽字,百吉生物醫藥董事沈飛宇先生、Soilbuild 高層以及百吉生物新加坡管理層見證簽約。
百吉生物醫藥CBO|Country head SG 周永暉(Isaac Chow)先生表示,“百吉生物醫藥致力于提供最優的治療方式,提高癌癥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本次生產基地投建體現了我們對這一使命的堅持”。
]]>廣州2022年5月28日 /美通社/ -- 2022年5月27日上午,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Mr. Loh Tuck Keat,以及馬來西亞、菲律賓、老撾、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8國駐廣州總領事、商會代表到訪中新廣州知識城,參觀考察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下稱百吉生物),廣州市外事辦、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政府、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辦等領導和國企代表陪同考察。
此次東盟8國總領事及商會代表走進中新知識城活動由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Mr. Loh Tuck Keat發起,目的是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首年,憑借中新廣州知識城在產業布局、技術創新、國際合作方面的實力和優勢,進一步推進RCEP框架下構造東亞經貿合作主平臺,"促合作、謀共贏",加強東盟各國和中國多邊、互惠、全面、高質合作。
當日,東盟各國駐穗總領事及官員、商會代表參觀了百吉生物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該基地按照GMP標準設計、建造和管理,擁有行業最先進的生產質控設備,實現了自動化、全封閉、個性化,可將生物科研前沿技術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質、可負擔的前沿高端免疫細胞治療產品。
百吉生物CEO韓德平博士向各國領事、商會代表介紹了公司技術優勢和管線產品、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科學家團隊和合作機構以及產業鏈布局。
百吉生物CEO韓德平博士表示,百吉生物是中新合作典范企業,百吉生物將緊抓國家戰略和國際機遇,依托自身的先進技術和基礎研究成果,發揮國際合作優勢,促進RCEP各成員國在生物醫藥技術合作和人才交流方面形成更緊密的聯系,將在中國豐富的臨床實踐快速轉化,為全球患者提供質優價格可負擔的產品,提高疾病治療可及性,惠及廣大患者。"
百吉生物首席科學顧問兼科學委員會主席Jean-Paul Thiery教授重點向總領事們介紹了百吉生物的產品和技術先進性。
Jean-Paul Thiery教授表示,EB 病毒(EBV)感染與多種腫瘤的發展息息相關,百吉生物堅持自主研發與獨家授權相結合,獲得世界頂尖科研院全球獨家授權的CAR-T 和 TCR-T產品,用以治療 EBV 相關腫瘤;擁有 First in Class 的CAR-T產品,自主研發團隊建立了的多管線產品面向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隨后,多國領事、商會代表與百吉生物相關負責人就百吉生物產品特點、技術的先進性和差異性、生物醫藥行業國際環境等問題,以及中新廣州知識城企業落地政策、扶持辦法、政府職能、知識產權保護、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等內容進行了交流。
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Mr. Loh Tuck Keat表示,很欣慰看到百吉生物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獲得了如此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中新廣州知識城每一次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新加坡作為東盟國家中第一個完成RCEP官方核準程序的成員國,將重點推進中國和東盟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在生物醫藥方面,《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降低了生物醫藥行業相關產品關稅,減少中國部分優勢產品對協議締約方市場出口成本,最終使成員國人民獲益;強化了與全球供應鏈的聯系,增強產業鏈和供應鏈韌性,融資優勢凸現,減少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中的不確定性風險,增強了域內國家之間技術上的交流與合作。百吉生物是中新合作的紐帶,在創新藥研發方面獨樹一幟,RCEP營造的更加開放、多元、友好、便利的環境有利于百吉生物推進區域內醫藥研發合作,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助力企業全球發展。"
各國領事、商會代表還參觀了百吉生物生產車間、研發車間、實驗室、辦公區,百吉生物的生產和研發環境給代表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各國總領事紛紛表示國際交流與合作將促進國家之間更緊密的聯系和了解,RCEP框架下與中國構建東亞經貿合作平臺,對東盟國家來說有"近水樓臺"的先機,中新廣州知識城吸引力更來自其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當前,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的成功典范,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目前,中新廣州知識城對標國際,已逐漸形成了以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產業聚集效應明顯,百吉生物作為植根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企業,將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充分發揮好"先行、引領、示范"的特殊作用,成為中新合作的新典范、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聯系方式:
Jeffrey Yi
info@biosg.com
+86-02066311128
廣州2022年1月15日 /美通社/ -- 1月14日下午,法國駐廣州總領事Mr.Sylvain FOURRIERE以及英國、瑞士、加拿大等9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官員一行,參觀考察中新廣州知識城及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中國)(下稱百吉生物醫藥),廣州市外事辦、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辦等政府代表和領導陪同考察。
考察團先后前往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廳、百吉生物醫藥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參觀交流。在參觀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廳過程中,領事們表示,通過實地考察,進一步深入了解了中國與新加坡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的背景,對知識城在中新兩國引領下的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中新合作、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建設成果印象深刻,愿景驅動中法等多國在更多領域里不斷挖掘合作潛力,拓展合作交流平臺,實現互利共贏新局面。
近年來,中新廣州知識城對標國際標準,聚焦模式創新,突出價值創造,不少世界500強龍頭企業進駐落戶,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其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充分發揮了“先行、引領、示范”的特殊作用,成為中新合作的新典范、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隨后,考察團參訪了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產業園百吉生物醫藥公司。百吉生物醫藥是首批入駐中新廣州知識城新加坡科研企業,擁有目前華南區規模最大的免疫細胞藥物產業化生產基地之一和成熟完善的生產及質量體系、細胞產業化平臺;同時,百吉生物醫藥項目也是知識城中新雙方在生物醫藥領域合作的代表性項目、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標桿項目。
在參觀百吉生物醫藥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時,考察團對基地多樣化的設施、標準化的管理及自動化的生產流程印象深刻。該基地按照GMP標準設計、建造和管理,擁有行業先進的生產質控設備,實現了自動化、全封閉、個性化,可將生物科研前沿技術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質、可負擔的創新型免疫細胞藥物。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多國領事、黃埔區政府代表、百吉生物醫藥企業代表就知識產權、生命健康、人才服務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知識產權處工作人員向來訪團詳細介紹了中新廣州知識城及百吉生物對知識產權的幫扶及保護措施,來訪團也表示希望后續深化雙方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法國駐廣州總領事Sylvain FOURRIERE充分肯定了知識城在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他表示,成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的中新知識城能夠備受法國企業青睞,希望在中法雙方的有力支持下,知識城持續發揮自身及國際合作平臺優勢,推動與促進中、新、法及其他國家企業共創共贏,繁榮發展。
各國領事官員也紛紛表示,在疫情和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國際交流與合作將促進國家之間更緊密的聯系和了解,加深互信、互助和互惠,有力推動各項事業的快速復蘇,作為各國駐廣州領事,將積極推動本國與中國互助交流,在各領域牽線搭橋,加強知識城與各國間經濟來往和文化往來,共同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
最后,值此中國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等多國領事及商務官員對中新廣州知識城、百吉生物醫藥送上美好祝愿。共同祝愿中新事業取得更大成功、各國之間友誼長存。
中國廣州2021年12月29日 /美通社/ -- 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中國)(Biosyngen Pte.Ltd.,以下簡稱“百吉生物”)項目揭牌暨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投試產典禮,于2021年12月28日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隆重舉行。
中新兩國共同見證里程碑時刻
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政府,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館相關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此次典禮: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館及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領導,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石,中新廣州知識城合作事務辦黨組書記、主任鄭勇。此外,黃埔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區科學技術局、開發區促投局、開發區金融工作局、黃埔區衛生健康局等單位及領導也受邀出席了此次活動,共同見證這一里程碑式的重要時刻。
百吉生物生產基地占地面積10,000余平方米,是目前中國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一期投資2.2億人民幣。基地按照GMP標準設計、建造和管理,擁有行業最先進的生產質控設備,實現了自動化、全封閉、個性化,可將生物科研前沿技術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質、可負擔的創新性免疫細胞藥物,促進中新兩國在生物科技領域持續發展和合作,為全球細胞免疫發展和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做出貢獻。
由于疫情影響,未能出席現場活動的嘉賓也通過視頻向百吉生物表達了祝賀: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羅德杰(Loh Tuck Keat),新加坡科技局(A*Star)高級總監梁家燕(Neo Kah Yean),新加坡國家醫療保健集團(NHG)副總裁兼百吉生物醫藥董事Benjamin Seet,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IMCB)院長洪萬進,德國漢諾威醫學院(MHH)教授Renata Stripecke,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所(QIMR Berghofer)教授Scott Burrows等。
中新雙基地同驅,惠及全球患者
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中國)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張瓊女士表示,作為百吉生物在國內的總部——華南地區最大的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已建成并試產,將成為面向中國市場的重要載體,主要用于基于CAR-T/TCR-T等平臺布局的多管線細胞藥物的研發、轉化及生產。該基地依托中國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將重點助力構建全產業鏈,促進科技成果的快速產業化,凝聚上下游企業集群,擴散一流科研成果對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外溢效應。
與此同時,百吉生物也積極布局海外,擬于2022年底在新加坡建成細胞生產基地,旨在面向東南亞及國際市場。依托自身的先進技術和基礎研究成果,百吉生物將攜其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醫藥市場里積累的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為全球患者提供質優價平的產品,致力于幫助更廣大地區提高疾病治療可及性。
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敏丹女士表示,科學城集團與百吉生物合力打造科學城集團·百吉生物醫藥項目,建設集細胞免疫治療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基地。生產基地歷經百天建設順利竣工,再次印證了“黃埔速度”、“廣州開發區效率”,必將成為推動全區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助燃劑”,釋放生物醫藥高端要素的“虹吸效應”,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標桿項目。
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羅德杰先生提出,生物醫藥行業蘊含巨大發展潛力,是中新兩國展開互利合作的最佳領域。百吉生物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落成綜合性的生產基地并投試產,標志著中新兩國將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創新知識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相信百吉生物將在癌癥治療領域做出積極貢獻,使中新兩國人民受益。
百吉生物首席科學顧問兼科學委員會主席Jean-Paul Thiery表示,生產基地GMP化的產能可以滿足更多臨床患者,多樣化的設施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作用。百吉生物致力于提供最先進的抗癌療法,實現長期緩解,相信將成為癌癥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佼佼者,未來可期。
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石表示,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中國)項目作為知識城中新雙方在生物醫藥領域合作的代表性項目,將充分滿足中國腫瘤患者細胞免疫治療的需求,助力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鏈,提供最前沿高端的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在中新兩國生物科技領域貢獻力量。
內外兼修,強強聯合,與“雙一流”重點學科共建
百吉生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EB病毒庫,并集結了新、中、法、德、澳等各國著名的生物醫藥研究專家。基于CAR-T/TCR-T等最有望治愈腫瘤的熱門賽道,百吉生物已精心布局了涉及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多條百吉特色產品管線。其中針對鼻咽癌的產品管線BG001 CAR-T和BG002 TCR-T,均已進入臨床I期,并在新加坡、澳大利亞、中國等國家推進臨床試驗。
除此以外,百吉生物也非常重視人才發展和培養,與華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建立“本科共建教學實習基地”及“華南理工大學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通過加強與高校聯合,百吉生物將協同培養生物醫藥高精尖人才,積極引進具備國際化視野、學研兼優的多維人才為企業造血賦能。
華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的“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以腫瘤學、免疫學、干細胞、納米醫學、細胞治療、生物大分子藥物等為重點研究方向,也是廣東省一級學科優勢重點學科。百吉生物此次與華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學科共建,將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鏈條發展,助力產學研深度融合。
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強力助推“百吉”精彩綻放
2015年,華南理工大學(中國)、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聯合建立了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
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與百吉生物共同設立的聯合創新中心在此次典禮揭牌,標志著百吉生物在腫瘤免疫療法方面強大的研發及轉化能力,與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在生命健康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優秀科研成果和團隊支持深度融合,雙方將攜手打造匯聚世界一流研發資源的重大國際科技合作平臺。
“北風數九訴寒意,南國花城百花吉”,百吉生物作為中新合作企業典范,在中新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快速發展,完成了華南地區最大免疫細胞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落成及投試產,構建了多方位強強聯合的戰略合作模式。在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資源加速聚集的歷史機遇中,百吉生物將持續為更多患者帶來有保障、可持續的高品質創新藥物,在生物醫藥領域引領世界先進技術,融通世界,綻放未來,造福人類。
新加坡2021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在10月20日線上舉行的新加坡—廣東合作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上,新加坡百吉生物醫藥公司Biosyngen Pte. Ltd.(以下簡稱“百吉生物”),與中國國有獨資公司、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學城集團”)攜手建設的新加坡百吉(中國)生物醫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百吉生物生產基地”)隨即應聲落地。
新加坡—廣東合作理事會雙方主席、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王乙康和廣東省**馬興瑞主持了本屆理事會會議。
百吉生物生產基地的投資總額將約為5億人民幣(折合約1億新元),其中2.8億人民幣為股權融資,2.2億人民幣提供租賃場地和設備,落成后將成為集細胞免疫治療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基地。
百吉生物董事長張瓊女士與科學城集團董事長洪漢松先生與會并簽署項目協議。百吉生物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醫學官韓德平博士表示,公司核心團隊非常感謝科學城集團對百吉生物的認可與大力支持,本次合作將有助于百吉生物進一步拓展更加獨具特色的技術平臺和開發安全有效且實用的細胞治療創新產品。百吉生物團隊將持續以創新開拓的精神和強勁的執行力,持續秉承差異化產品開發、走自主研發和外部合作相結合的策略,目前已與德國、澳洲和新加坡等眾多領先研究機構團隊,建立了緊密合作,同時大力推進現有項目的臨床研究。本次合作將極大促進百吉在臨床研究和產業化以及最終商業化的進程,并加速和產業界的合作以造福中國乃至全球癌癥患者。
百吉生物生產基地坐落于由科學城集團建設運營的中國納米谷(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預計2021年底投入使用。
生產基地將嚴格按照GMP標準設計、建造和管理,定制化打造全自動全封閉個性化細胞藥物生產,可同時滿足多條基于不同腫瘤的CAR-T/TCR-T等細胞藥物研發和轉化與生產的中國產業基地,充分滿足中國腫瘤患者細胞免疫治療的需求,助力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鏈,提供前沿高端的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在中新兩國生物科技領域貢獻力量。
新加坡百吉生物集五國科研專才,聚焦未被攻克癌癥治療領域
百吉生物(Biosyngen)是首批入駐中新知識城的新加坡科研企業,擁有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家B級GMP臨床級別實驗室和成熟完善的生產及質量體系細胞產業化平臺。
公司發展迅速,也在力爭成為中新廣州知識城首家新加坡在華頂尖細胞治療生物上市企業,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新趨勢。
百吉生物擁有全球領先的創新型T細胞免疫療法,擁有來自新加坡、中國、德國、澳洲、法國五地科研人才,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等多元、多層次的研發戰略,致力于癌癥治療中未被攻克的領域,利用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從根本上清除腫瘤,造福中國乃至全球癌癥患者。
百吉生物建立了世界上最具規模和完備的EB病毒CAR、TCR庫之一,現階段主要針對多個不同適應癥如鼻咽癌、胃癌、NK/T淋巴瘤及其他不同靶點的腫瘤管線,并在多家中心進行臨床試驗。
百吉生物還擁有多項獨特的自主研發腫瘤細胞治療產品,如Armored CAR-T,Dual CAR-T,通用型T細胞產品針對包括結直腸癌、胰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
有關公司更多的信息,請訪問https://www.biosyngen.com或郵件 info@bios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