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志著我們在宜家物流和運輸場景中引入自動化技術的重要一步,"宜家全球陸運品類副經理Angela Bian表示,"與中國領先企業合作,我們將智能駕駛技術應用于電動卡車,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對創新的承諾,以及在物流領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雄心。這一里程碑為未來更智能、更綠色的運輸方式奠定了基礎。"
智能駕駛電動卡車在電動車本身的可持續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車輛的智能系統能夠優化駕駛模式,減少駕駛員疲勞并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實時監控和響應控制還為重型卡車的運輸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更多保障。
擴大中國市場電動運輸的應用
自2017年以來,宜家供應鏈運營團隊積極推進中國市場運輸業務的電氣化。2021年,宜家首次在配送中心長期使用電動卡車。截至2024年8月,團隊已在中國成功部署了120輛電動車。通過此次項目,宜家希望推廣相關經驗和創新舉措,為低碳物流網絡的建設貢獻力量。
宜家供應鏈運營團隊負責引領、規劃和執行宜家產品在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供應。作為全球物流運輸業的重要一員,宜家每年大約有170萬批次的貨物運輸。秉承宜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希望到2040年只使用零排放的重型卡車和海洋船只。到2030年,我們希望將單位運輸的碳足跡與基準年2017財年相比,平均減少70%。
今年9月起,佛山物流分撥中心將向中國南部的9家宜家商場提供補貨服務,并從明年4月起,向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6家門店提供服務。
宜家貿易中國董事總經理喬華表示: “宜家佛山物流分撥中心所處的戰略位置,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服務華南地區,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宜家商場,幫助縮短交貨時間,提高供應能力,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這也是我們持續打造綠色供應鏈的生動實踐。宜家希望以身作則,傳遞可持續理念,為物流行業的綠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宜家供應東亞區總裁陳慧說道。
智能化物流管理體系
宜家佛山物流分撥中心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采用先進的智能化技術,以提升作業效率。佛山物流分撥中心擁有42米高的單層全自動化高架立體倉庫,在傳送速度、運營效率和存儲利用率方面均表現卓越。
另外,在房屋自動控制系統的平臺基礎之上,宜家結合物流管理流程的需要,采用數字孿生和可視化仿真技術,實現了全過程數字化的覆蓋和控制。
于細節間傳遞綠色理念
秉持宜家"益于人類,益于地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佛山物流分撥中心將綠色發展融入到每一處細節之中,建筑物整體使用英國建筑研究院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進行認證。
在設計之初,便將可再生能源考慮其中。佛山物流分撥中心擁有由4000個光伏模塊組成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每年發電量約200萬千瓦時。園區還配套設有電動卡車充電車位,利用可再生能源,讓公路運輸實現電力化,預計未來最多可滿足60%進出運輸車次的需求。
此外,佛山物流分撥中心的屋頂配有天窗,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天花板上配備LED照明日光傳感器,以提高設施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時,所有使用的叉車均由鋰離子電池驅動,另有廢棄物處理系統能夠對廢料進行分類和再次循環利用。
多年來,宜家在中國致力于打造值得信賴的綠色供應鏈,佛山物流分撥中心展現了宜家對自動化、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未來,宜家佛山物流分撥中心將不忘初心,持續助力宜家商場及供應商的發展,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
上海2023年2月14日 /美通社/ -- 在中國,宜家供應鏈運營團隊致力于綠色物流的發展,通過應用氫燃料電池重卡,幫助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此前,宜家供應鏈運營團隊與車輛運營方輕程(上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運輸服務供應商上海全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喜事達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席了氫燃料電池重卡的啟動儀式,標志著氫能源重卡在宜家中國陸運業務的正式投入運營。氫能源重卡配備了氫燃料電池系統,通過氫氣和氧氣的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為卡車提供動力。該技術將有助于降低宜家在貨物運輸中產生的碳排放。
活動當天,滿載宜家產品的氫燃料電池重卡從宜家在上海的兩個物流分撥中心駛出,它們的目的地是上海的兩個國際港口:外高橋和洋山港。從那里,宜家的產品將繼續通過海洋運輸,抵達最終的交付點。
到2030年,宜家供應鏈運營團隊希望能大幅減少運輸業務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而為保護環境、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積極影響。我們的目標是:與2017財年相比,單位運輸的碳足跡平均減少70%。作為物流運輸業的重要一員,宜家希望在以身作則,減少自身排放的同時,積極引領價值鏈中的合作伙伴們共同致力于綠色低碳物流的發展,為推動物流運輸業的去碳化進程,做出積極貢獻。
實現目標的關鍵要素是將非化石燃料、零排放技術整合到宜家物流運輸系統中,氫燃料重卡的應用便是其中的生動實踐之一。"氫燃料電池重卡的運營啟動,標志著宜家在綠色物流運輸上又邁入了一個新篇章," 宜家供應鏈運營陸運業務亞太區負責人卞蓓林表示,"同時,這也是宜家與各方合作構建新能源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近年來,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氫能已成為加快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迅速提升。未來,在技術發展和政策鼓勵下,隨著基礎設施的提升,氫燃料電池重卡的應用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輕程的總經理劉可飛分享了輕程協同產業鏈伙伴們共同推進的"車-站-景聯動"的合作模式,他說到,"輕程致力于積極協調和組織多方企業共同努力,提供全方位的可持續解決方案。我們的解決方案包括車輛匹配、拓寬加氫站網絡和物流優化。在運輸方面,特別是對于重載和長途運輸的業務場景,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有效的減排手段,為物流運輸業響應雙碳目標進行能源轉型、打造新綠色物流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宜家正努力在整個價值鏈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新發布的這一項目將支持近1600家直接供應商轉向使用100%可再生能源電力。
英特宜家集團全球供應總裁Henrik Elm表示:“我們將和直接供應商攜手采取必要的措施,促進達成1.5攝氏度的控溫目標。我們立足長遠,并擁有財政實力來投資各項活動,并支持我們的供應商為人類和地球帶來積極的影響。通過合作,我們將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變得更加經濟實惠、也更容易獲得。”
今天發布的項目將使我們的直接供應商能夠購買100%可再生能源電力。宜家將提供本地解決方案,如配套框架協議和能源購買協議,從電網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從而促使直接供應商在生產中使用100%可再生能源電力。這可以滿足供應商無法實地生產的電力需求。
該項目將于2021年首先面向波蘭、中國和印度(宜家采購額占比最大的國家之三)的直接供應商推出,隨后將逐步向全球推進。通過促使這三個國家的供應商實現100% 可再生能源電力使用,我們將能夠每年減少6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相當于宜家價值鏈中氣候足跡總量的3%。
英特宜家集團氣候總監Andreas Ahrens認為:“新項目至關重要,因為我們的供應商不能實地生產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 大部分仍需從電網購買。通過這個項目,宜家可以為供應商提供全面的支持,使他們既有能力實地生產可再生能源,又能從電網中購買剩余所需的部分。”
這個針對直接供應商的項目可以與宜家之前宣布的為實地生產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暖和制冷)提供資金支持的決策相結合,共同實現供應商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供應商的所有供暖及大約15%的電力消耗都可以通過投資實地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鍋爐等設備來解決。這是通過2019年12月宣布的1億歐元的可再生能源資金支持來實現的。
這兩個項目對我們基于科學研究設立的節能減排目標將產生關鍵貢獻,它與1.5攝氏度目標相一致,并能夠支持宜家的長期承諾,即在宜家業務增長的同時,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使減少的排放量超過其價值鏈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而在2030年實現氣候友好。這包括宜家的另一目標,即在2016年的基礎上,實現2030年將家居用品、食品、配件和家居指南的直接供應商自身生產的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減少80%。
此外,宜家將通過自身的踐行發揮表率作用。直至今日,宜家商場、辦公室、倉庫、工廠和其他業務部門已經實現51%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我們的目標是在2025年達到100%可再生能源電力使用,到2030年確保所有剩余的能源,如供暖和制冷,也是100%可再生的。
宜家在2020年加入了 “1.5攝氏度供應鏈領導”倡議,在該倡議中,領先企業分享了他們在供應鏈上將氣候變化限制在1.5攝氏度方面的承諾和經驗。該倡議由指數路線圖倡議(Exponential Roadmap Initiative)提出,指數路線圖倡議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奔向零碳 "(UNFCCC Race to Zero campaign)運動的官方合作伙伴,該運動正在號召非國家行為者采取嚴格和快速的行動,在2030年前將全球排放量減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Inter IKEA Newsroom 或 ABOUT IKEA
]]>宜家認為優秀的設計應該是美觀、實用、優質、可持續和低價的完美結合,并稱之為“民主設計”。開發中心東亞區則將“民主設計”的理念貫徹和實踐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宜家產品的生命從這里開始誕生,而產品這一生的路線,包括使用的材料,生產的工藝,產品的壽命,循環的周期,從這里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件看似簡單的宜家產品背后可能蘊含著非凡的設計巧思。宜家開發中心東亞區的設計團隊曾設計了斯利波這款看似簡單日常實則與眾不同的晾衣夾。與市場上常見的金屬彈簧晾衣夾不同,斯利波全部采用塑料制作,包括中間的彈簧,這樣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提高產品回收效率,并降低回收難度和回收成本。而為了實現這個初衷,設計團隊采用了POM這種不太常見的塑料。POM也被稱為“超鋼”或“賽鋼”,強度和韌性俱佳,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機械,汽車,醫療等領域,將它用于制作晾衣夾中的彈簧結構,實屬一個有趣的創新。每年,開發中心東亞區都會有上百種自己的創新產品,斯利波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2021年,斯利波還從中國市場走向了全球市場,觸達全球消費者的家。
宜家開發中心東亞區希望將更多諸如斯利波一樣為中國市場研發的創新產品帶向全世界,也希望成為宜家與中國共創的一個重要窗口。要實現與中國共創,需要和創造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尤其是年輕的創造者。去年秋季,開發中心東亞區與同濟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舉辦了一場設計營,邀請十余位在校學生,一起參與到產品設計和改進的挑戰中。最終,來自宜家與同濟的創造者們碰撞出了極具創新和現代感,又完美體現“民主設計”原則的清潔產品設計,在共創的道路上立下了一個里程碑。相對的,這次共創也給宜家帶來了一個傾聽消費者需求的機會。在宜家獨特的價值鏈上,融入了來自年輕人,同時也是消費者的觀點和需求,推動宜家的價值鏈不斷自我更新和完善。
宜家在中國雖然已有30年的歷史,但并沒有凡事求穩,故步自封。開發中心東亞區知道,只有大膽嘗試新的設計思路,才能激發宜家迷們的新靈感。他們將關注點放在中國和亞洲客戶,以及中國供應鏈的優勢,針對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去設計合適的產品。 以此為目標,中心目前已開發的“中國優先”項目包括烹飪、餐飲、清潔與護理、游戲、兒童飲食和照明等更加貼合地區消費者的產品。另外,在今年的中國春節裝飾產品設計上,設計團隊運用了經典的珊瑚紅與金的配色裝飾,讓宜家風格與中國的文化符號完美融合了起來。
宜家開發中心東亞區在中國的全面升級更新,一幅幅中西結合新圖樣的問世,也意味著宜家產品在”在中國,為中國“的道路上,邁出了扎扎實實的新一步。“為大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宜家帶著始終如一的愿景,以與中國共創的方式,努力實現著每個大眾關于“家”的小愿望。
正如董朝興所言,1月29日在宜家各大門店上市的電競系列新品是采用了消費者共創的方式進行開發,這個新品宜家和電競玩家合作開發,不斷調試才推向市場。
電競系列的產品幾乎全部是宜家在中國的供應商所制造,其中一個產品是由中歐班列從波蘭運輸到中國。此次宜家新品開發、生產和運輸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宜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30年間與中國的大眾、市場、和產業的成長共榮。30年間,宜家在中國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與超過600家生產供應商和物流供應商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產業鏈在中國創造了100萬個就業機會。
新商業模式
宜家遵循民主設計的設計理念,致力于為大眾提供美觀,實用,高質量,環保,老百姓買得起的產品。廣大設計師憑借對家居生活的深入洞察,以及對消費者需求的傾聽,產出了很多優質產品,被消費者喜愛。
中國游戲用戶規模近10年來呈遞增趨勢,從2010年的1.96億增長到2020年的6.65億人次,是全球最大的游戲市場之一,宜家的數據更是顯示全世界有30億電競玩家,包括職業電競玩家、游戲主播以及多年來對游戲有激情的玩家。這些看起來小眾其實龐大的群體的家居需求并沒有得到很好滿足。面向這一市場,宜家想到以開放式的共創模式與電競玩家一起開發產品。
面對電競這個全新的領域,宜家產品開發中心東亞區在與玩家國度合作的前期就邀請了玩家參與進來,觀察和學習他們在游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體驗,以確保開發出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為了讓產品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設計師們把辦公室清出來半層,買了專業的電競電腦設備,請電競玩家入駐,觀察他們的習慣和需求,包括在進行比賽過程中身體和手上的任何動作以及休息時候的需求,在新品開發的初期對用戶群體進行了詳細觀察,加之宜家對家居生活的了解和對家居產品的洞察,產生了符合玩家生活習慣的電競桌、電競椅、桌面等大件家具,也包含杯架、鼠標線夾、脖墊、靠枕、手機支架環形燈、地墊等家居配件。
董朝興介紹,電競系列產品不僅僅是符合玩家的電競需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新產品可以適用于更廣泛使用電腦的群體。如宜家推出的萬能的抱枕靠墊,宜家設計師發現長時間在電腦前坐著,玩家們容易腳冷,他們一開始想做一款保暖拖鞋,但隨著玩家共創,越來越多的意見被接納和改善,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的是一款羽絨的保暖套,它可以在不占用過多空間的情況下讓身體保持溫暖,也可以當做抱枕或者靠墊使用。
這不是宜家第一款開放式的共創商業模式的產品,早在五年以前,宜家就開始思考如何適應新的家居需求,他們采取開放式的設計方式已經產出了清潔系列、兒童系列等產品。
這種商業模式下的產品設計更加民主,如電競系列,宜家設計師洞察到電競玩家喜歡酷酷的元素,他們在設計時聯合了ROG的IP,還與華碩進行合作,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把用戶在意的因素都考慮進來。兩個品牌之間元素的碰撞更是讓這一系列的產品獨具科技感和未來感,除此之外,設計團隊也充分考慮了大眾的需求,最終的產品能夠讓游戲玩家與非玩家都能喜愛。
家居企業與游戲設備公司的合作并非沒有先例,打開電商也有眼花繚亂的電競椅。面對良莠不齊的市場和激烈的競爭,董朝興認為,很多產品是單一的解決方案,而宜家是全面的、與家居生活能恰當融合的整體方案,宜家想通過平價的電競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深層次需求,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商業模式下,設計開發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從宜家開始了解電競玩家們的需求到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用時相比之前節省了一半的時間,這種模式也讓宜家對產品的市場表現更有自信。
中國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列的產品從開發到生產,運輸,和在門店上線都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完成的。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正是產品在開發期間最關鍵的時刻。由于疫情的原因,主體開發團隊,合作伙伴,供應商只能通過遠程甚至跨國的線上合作方式完成此次產品開發和設計的碰撞與共創。
因此,電競系列的產品幾乎全部是宜家在中國的供應商所制造,并且業務團隊和供應商得以克服種種困難,在計劃的周期內保質保量完成生產,電競系列集中彰顯了中國制造業的強大。
疫情展現了完整價值鏈的優勢,除瑞典以外,中國是唯一擁有宜家完整價值鏈的國家,宜家在中國的采購額占宜家全球采購總額約30%。得益于中國對疫情的得力防控,中國制造業及早復工并正常投產,中國供應商支撐了這一系列的生產。例如電競系列中有兩款紡織類產品由與宜家合作15年的供應商愉悅家紡負責生產,愉悅家紡有齊全的產業鏈,工廠生產的自動化和精益生產在中國和全球都處于領先地位。
因為疫情的原因,開發與制造團隊也分隔幾地,而以往宜家的開發人員需要駐廠以便及時修改,這次只能遠程給供應商提出需求,他們郵寄樣品,宜家設計師再反饋工廠再修改。讓宜家設計師團隊沒想到的是,工廠不僅很好的承接了他們的需求,還進行了專業的反饋,對產品的開發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因此電競系列也是供應商共創的結果。
除了產品的制作,供應商還為產品提供了原材料和填充材料的選取,以及市場調研上的技術和經驗方面的支持。同時,由于中國在市場配套上的齊全性,產品生產所需的面料,輔料,填充材料,和配件都可以在中國采購到,大大地加快了宜家的反應速度。
董朝興介紹,這次的玩家系列讓宜家更加認識到中國完整價值鏈對宜家的重要性,宜家正在與中國共創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在今年年初,在中國已有十年歷史的宜家產品開發中心東亞區剛剛完成了一次全面升級,以更大的規模和投入致力于與中國積極共創,這更是體現了宜家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信心和重視程度在進一步加強。
中歐班列
由于系列中有一款產品為波蘭制造,在產品的運輸上,宜家供應鏈運營的業務團隊也面臨了如何快速將三個集裝箱的貨物運送回中國的挑戰。
疫情讓物流也變得十分曲折,常規的跨國進口產品運輸多是海運,緊急的產品會使用空運,運到中國主要港口,到分撥中心分撥去宜家商場。宜家全球陸運及多式聯運副總經理金臣佳介紹,疫情讓海運費用暴漲,且海運缺倉位、缺箱子,很多箱子到歐洲后卸下后沒有開倉,或者船運力不足,都讓海運市場充滿挑戰。
從2020年10月開始,金臣佳就不斷尋找合適的運輸方式,他嘗試包船、空運后,認為中歐班列是最優化的解決方案,成本更低、速度最快。
業務團隊與物流運輸的戰略合作伙伴供應商經過反復討論最終用成功地緊急安排了中歐班列的鐵路運輸,僅用1個月時間就實現了這批貨物的運輸。而如果采用海運形式的話,交付周期會延長到50天。
在這批貨物之前,供應鏈運營團隊就開始研究大量鐵路運輸的可能性,致力于響應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將中歐班列進口運輸大規模地常態化。此次電競新品的一部分從波蘭到中國的成功快速運輸也驗證了這種嘗試的可能性。
金臣佳介紹,不論是進口還是出口的方式,宜家正在想辦法把中歐專列常態化,不只是中歐之間的運輸,宜家正在尋找一帶一路下新的機會,中國到俄羅斯的線路也已經開始測試。
以廢紙板循環為契機,探索循環材料解決方案
近日,宜家舉辦了一場“循環材料之旅”,通過一片廢紙板的回收旅程,介紹宜家在循環材料、循環產品設計以及綠色運輸等方面的應用。
“我們希望在不過度消耗資源的前提下,幫助顧客實現家居需求和夢想。”宜家采購及物流東亞區總裁陳慧表示,“邁向循環的業務模式對我們至關重要,宜家在努力減少自身運營產生的廢棄物的同時,也在探索更多解決方案,將廢棄物重新變成宜家價值鏈中可使用的資源。”
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零售商場每年約產生18000噸的廢紙板。一般來說,1噸廢紙板經回收處理后,可以產生0.83噸的新產品包裝,從而能夠避免21棵樹被砍伐,節省40噸的用水和600千瓦時的用電。如果對商場產生的廢紙板進行回收再利用,可以滿足宜家商場目前15%的產品包裝需求量。
早在2018年,宜家就發起循環紙板項目,商場的廢紙板直接運輸到負責供應宜家產品包裝的造紙廠,形成廢紙板回收閉環。在克服了包括廢紙板的地域分散性、垃圾房空間局限性、全新的工作方式等各項挑戰。全國30多家宜家商場開始了循環紙板項目。高品質紙板被回收為原材料,保證了宜家產品包裝的環保和堅固,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樹木的砍伐,形成一個完整閉環。
從設計到售后,循環業務貫穿宜家全價值鏈
事實上,廢紙板循環項目只是宜家推進循環業務模式的縮影之一。對宜家來說,循環業務意味著將原有的“獲取、制造、丟棄”的線性模式,調整為重新利用、翻新、再制造和回收的循環模式,從而延長產品和材料的使用壽命。
宜家的這一循環理念,貫穿在產品設計之初。為了全面了解全球回收材料的可用性,宜家設計團隊分析了97種材料,并在木材、塑料、紙張、金屬和紡織品領域確定了重點材料,優先在這些領域發揮最大的循環能力,如今宜家60%的產品都已基于可再生材料生產。
這款售價僅299元的克尼斯胡特吊燈由竹子做成,使用自然材料進行工業化生產的最大挑戰是材質的一致性。傳統的做法都會對原材料進行大量地加工、漂白,最終導致對于原材料的利用率極低(因為大部分外觀不一致,顏色不均勻的材料都被廢棄了)。然而這款產品在設計的初期,就將自然材料的不一致性當成一個優點來看,通過隨機地結合深淺不一顏色的竹條進行編制造就了美觀的花紋,每盞燈都是獨一無二的,最大地體現了手工生產的價值。
用塑料瓶制作的 KUNGSBACKA 孔巴卡廚房柜門
全球每年要消耗1000億個PET瓶,其中1/3會得到回收,但剩余2/3會變成廢棄物,或者被直接丟進海里或填埋。對整個地球來說是不可持續的。塑料是石油制品,這種自然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而且一個PET瓶子要上千年時間才會分解。宜家與一家供應商共同想出將PET瓶做成塑料薄膜的點子。然后將這種薄膜包裹在由回收木材制成的刨花板外面。最終制成 KUNGSBACKA 孔巴卡 廚房柜門,讓不少PET瓶重獲新生,并延長了其使用壽命。每扇廚房柜門大概要用25只500毫升的PET瓶。
關于為再造再生產而設計,這款售價僅7.9的多瑪灑水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完成商品運輸后,產品的包裝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被用戶廢棄掉了。多瑪灑水瓶的瓶身就是采用回收的塑料包裝薄膜再造吹塑而成。而且多有的材料均可被回收再利用。
與此同時,宜家還著手打造可循環的價值鏈。從原材料到生產、運輸、銷售、服務和返回的整個過程都將被考慮進循環價值鏈中。比如運輸,宜家希望到2030年通過生物柴油、氫能源應用、電動重卡以及多式聯運的方式,減少15%的碳排放總量。
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循環業務模式
隨著循環宜家概念的提出,宜家在其價值鏈上,向上延伸至供應商、原材料采購,向下擴展至渠道環節和消費者,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行業平臺攜手推進循環業務轉型。
比如,此次“循環材料之旅”中,宜家攜手合作伙伴玖龍紙業和美盈森包裝,共同推進廢紙板循環,將廢物轉化為資源,實現全價值鏈管理。玖龍紙業東莞基地總經理張益安表示:“和宜家合作的初衷是我們了解到宜家在2030年要實現所有原材料可再生、可回收的偉大目標,這與玖龍正不斷實踐的綠色造紙理念一致,雙方一拍即合,希望通過我們的合作實現更多的可持續發展。”
立足中國市場,持續推進“2030循環宜家戰略”
目前,中國是除瑞典以外,唯一擁有完整宜家價值鏈的市場,涉及產品設計、測試、生產、采購、倉儲及配送、零售、購物中心、數字創新等各個領域。中國作為宜家全球重點關注的市場之一,也是宜家踐行“2030循環宜家戰略”的重要根據地。宜家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采用新的循環設計原則設計所有產品,全部使用可再生和回收材料。在發展業務的同時實現氣候友好和100%循環經濟;為宜家價值鏈上的每個人創造積極的社會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