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土城,赤水環繞其間,舉目山巒疊翠,迎面清風徐來,這里是一座曲徑通幽的千年古鎮,貴州安酒廠區熱火朝天的釀酒場景,又為其增添了幾分生機。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座古鎮過于“寧靜”,但坐落其間的貴州安酒卻明白: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釀酒師。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首屆貴州省“生態釀酒企業”評選組委會對評選結果進行公示。此次“生態釀酒企業”評選,其嚴苛和公正有目共睹:評選在全省上千家酒企中進行,僅有茅臺、習酒、貴州安酒等10家企業憑借過硬的實力突出重圍,獲得“生態釀酒企業”。
百年傳承的“貴州兩大歷史名酒”
“貴州兩大歷史名酒”的貴州安酒,曾因歷史的積淀而名揚萬里;如今,又以品質的芬芳而讓消費者記憶猶新。
對中國白酒行業而言,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貴州安酒似乎都是避不開的話題。
自1930年貴州安酒前身“醉群芳”成立以來,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高光時刻無數,有“貴州兩大歷史名酒”美譽。
1951年,國營安酒廠成立。1955年,安酒在全國第一屆釀酒會議上榮獲“甲級酒”稱號。1963年、1979年、1983年、1986年,安酒均獲得“貴州名酒”稱號,成為“貴州老八大”之一。
到了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集團成立后,貴州安酒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白酒產量第一位,創造了白酒生產歷史上的“奇跡”。
2012年,貴州安酒入選貴州首批“老字號”企業,同批次入選的,還有習酒。
但不管是后來深隱多年,還是如今開啟新征程,貴州安酒似乎都不急不緩,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2020年,“安酒赤水酒谷”戰略正式啟動,耗資近百億打造一個具有青山、溪流、美酒相融,古文化、紅色文化相映的國際標桿性的酒旅文化基地。一個年產3萬噸大曲醬香制酒、6萬噸優質高溫大曲,以及18萬噸陶壇儲酒的貴州安酒,正在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崛起。
啟動儀式雖然是去年,但實際上,自“十二五”起,貴州安酒就已進入到一個高質高效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進程。
如釀酒所產生的廢棄酒糟,貴州安酒秉持著“從土里來,再回到土里去”的理念,將其用作高粱種植的有機肥原料,從源頭上保證“綠色食品”的用糧基礎;此外,酒糟還用于肉牛養殖,讓養殖戶進一步增收致富,從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通過兩種處理酒糟的方式,貴州安酒酒糟固廢回收利用率達100%。
同時,在污水處理方面,貴州安酒依托習水縣白酒工業園區一期污水廠處理工程,污水廠安裝有在線監測設備,定時檢測并上傳至省控平臺。
“光是檢測數據過關還不行!”貴州安酒生產總經理黃進說,貴州安酒還定期委托第三方公司開展污水檢測工作,致力突破創新,將污水處理標準再提高一個級別。
如今,貴州安酒的生產廢水綜合利用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走進貴州安酒廠區,抬頭青山依舊,空氣中除了彌漫著山水田園的清香,還有陣陣令人陶醉的酒香。
“生態工程對貴州安酒來說,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浩大工程。”黃進說,這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的定力,也考驗著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心。
生態釀造的“守護者”
在近期貴州安酒獲評為“生態釀酒企業”后,有業內專家評價說:“生態釀酒,既是指標,也是態度,能從環境、環保到原料工藝等構建全生態體系,這樣的企業,才是貴州酒業未來的代表。”
事實上,在“生態釀酒企業”評選啟動同時,全國釀酒行業第一個涉及釀酒生態標準的評價體系 -- 《貴州省釀酒行業生態標準評價體系》,在貴州正式發布實施。
該體系是由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牽頭,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配合,歷時一年多制訂完成。評價體系涵蓋釀酒企業內外部環境,含企業周邊環境、原輔料、生產工藝、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等9類73項指標,從多個角度對釀酒企業進行綜合評價。
簡單來說,這是一份指導貴州白酒企業走向新型工業化的“說明書”。
走向新型工業化的過程,離不開“生態釀造”。過去,人是跟著傳統產業走的,如今,更多的卻是“產業跟人走,人跟生態走”。哪里生態環境好、宜居程度高,人才就往哪里去,技術、資金、項目就往哪里聚集。
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戰略指導下,包括貴州安酒在內的“生態釀酒企業”,沒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沒有走犧牲環境生態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歪路。
而是在政策的指導、企業奮進的拼搏下,貴州白酒產業已經走上一條“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之路。這條路上,貴州安酒這個貴州“老字號”,在多年的奮進中,在堅守百年匠心精神釀就經典好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奏響著屬于自己風采的時代“頌歌”。
無論是“老字號”還是“生態釀酒企業”,看似稱謂不同,但實際反映的卻是內在價值的不同。“老字號”,指企業守得住經典;“生態釀酒企業”,則是企業跟得上時代。
貴州安酒堅信,釀酒本身就是通過濕度、微氣候的保持,讓微生物能夠有效地參與到發酵的過程中,糧食進而變成了酒,所以酒企本身就應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釀酒師”。
多年來,貴州安酒一直以來都堅持安心本分,釀造正宗高品質醬香好酒,始終堅守“5個100%” -- 100%釀自赤水河畔、100%選用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大曲醬香古法、100%陶壇儲置5年、100%自家釀造。
“5個100%”既是貴州安酒對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承諾,也是貴州安酒對行業綠色、健康發展的主人翁意識的體現。可以說,青山綠水出安酒,自然饋賜釀傳奇。
在青山綠水間,貴州安酒用最地道的原糧,最甘甜的清水,最傳統的工藝,最環保的行動,書寫著釀酒與自然的融合,生命與自然的對話,成就自然好酒。
“貴州兩大歷史名酒”的貴州安酒也正在向各界證實,“生態釀酒”始終是生態環境的守護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建設百億酒谷實現百億產值”,會上,主辦方之一的貴州安酒將自己形容為“扎根赤水河沿岸的長期主義者”,并宣告了自身搶占高端醬香名酒市場的決心與目標。事實上,近年來,在醬酒熱的風口下,貴州安酒這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貴州名酒已經化身為赤水河邊的一匹“新黑馬”,再度強勢崛起。
貴州打造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正當時
圓桌會上,貴州安酒集團總裁路通發表了演講。他認為,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消費轉移的逐步完成,未來白酒行業的發展向優質產品集中、向優質品牌集中、向優質企業集中、向優質產區集中是大勢所趨。應該成為所有企業的基本共識,把原則做實做好,實現貴州白酒的黃金再十年。
隨著貴州進入高速發展期,貴州白酒產業迎來黃金時代。十年來,全省酒產量達到27.4萬千升、規上工業增加值1089億元、利潤近600億元,分別增長了2倍、6.8倍、6.7倍。貴州白酒以全國3.5%的產量,實現了全國42.4%的利潤總額,保持全國白酒行業第1位。
路通表示,在全球烈酒市場,貴州產區已經打下獨一無二的產品根基、品牌根基、產業根基。不管左岸右岸,貴州安酒看好“貴州這一岸”。
在“十四五”規劃中,貴州明確,要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2025年,白酒產業產量達到60萬千升,產值達到2500億。政策的發布為貴州白酒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心劑。路通認為,“十四五”規劃非常可期,貴州高質量發展白酒產業的策略越來越清晰、力度越來越有力,打造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正當時。
從黔中腹地到赤水河中流,正是因為這份看好,早在黃金十年開啟前,貴州安酒已在習水縣土城鎮建設了醬香生產基地,專注釀造高品質醬香白酒,并以老名酒成為新黑馬作為戰略規劃與奮斗目標。
希望能為消費者送去一瓶高品質的醬香好酒
貴州安酒是有著百年傳承的地道貴州名酒,其前身是貴州遵義人周紹成在上世紀30年代創設的“醉群芳”酒坊。1951年,公私合營成立國營安酒廠;1955年,安酒與茅臺獲得全國第一屆釀酒大會“甲級酒”,1963年起,蟬聯歷屆“貴州名酒”稱號,“貴州兩大歷史名酒”應運而生。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并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白酒產量第一位。
在發展的新征程中,貴州安酒持續堅守著品牌的這份歷史厚度,將高品質作為品牌發展的根本,并提出“貴州安酒,醬中匠品”的經營理念,秉承百年匠心精神,始終堅持品質第一。
對生產銷售全過程,貴州安酒進行了嚴格的質量管控:嚴守100%釀自赤水河畔、100%選用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傳統大曲醬酒工藝,100%陶壇足置5年,100%自家釀造的“5個100%”品質標準,以極致匠心做好每一瓶酒。
經過十年的持續培育,2020年重陽節,貴州安酒投產12000噸用于新一季的釀酒周期。隨著新建制曲車間的交付使用,貴州安酒年產優質高溫大曲已突破萬噸,實現用曲的100%自給自足。
演講中,路通表示,貴州安酒希望能夠給消費者送去一瓶高品質的醬香好酒,未來,貴州安酒只做高等醬香、大曲醬香。
堅持走長期主義道路,做時間的朋友
“十四五”期間,貴州將培育醬香型白酒品牌梯隊,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構建“品牌強大、品質優良、品種優化、集群發展”的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體系。未來,高質量發展和行業引領將是中國酒業最顯著的特征。
對于百億產值企業的打造,路通認為根本的要素之一是有沒有好酒、有沒有足夠多的酒。在這件事情上,貴州安酒進行了戰略性、前置性的投入。
2020年,貴州安酒啟動赤水酒谷項目,將釀酒生態化、場景歷史化、酒旅一體化。安酒赤水河谷全面建成后,貴州安酒將擁有年產3萬噸大曲醬香制酒,6萬噸制曲,18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
醬酒需要時間、需要資金。路通說,貴州安酒將堅持走長期主義道路,做一家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有貢獻的企業。
未來,貴州安酒將在貴州白酒打造“一流產品、一流企業、一流產業、一流產區”的進程中,積極助力貴州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讓貴州醬酒品牌享譽海內外。
顏值“牛”:高貴大氣、國潮范兒
貴州安酒(辛丑牛年紀念酒)的包裝設計采用了“新中式”的表達方式,在保留了清新、明快的視覺效果基礎上,增加了沉穩厚重之感。整體基調以明黃色為主,這是一種皇家御用的色彩,存在感強烈,彰顯高貴與大氣;淺栗色和蟹殻青為輔色,既平衡了主色調,又突出了畫面的主要元素,體現了傳統美學配色的精髓。
瓶身正面“貴州安酒”四字中正典雅,緋紅色字體搭配明黃色背景,妥妥的“高級中國色”。這種取源于中國傳統色彩的搭配,是國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流傳千年的審美哲學。文字兩側對稱布局的祥云和錦鯉元素,在增添喜氣祥和氛圍的基礎上,令整個畫面不偏不倚、協調穩重,符合國人中庸的處事之道。
背景圖案“牛”,采用當下最流行的國潮風繪制,繪畫技法上采用素描+上色的手法,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了牛的風貌和秉性,用筆與布局完美地展現了古典與現代的融合,更顯匠心獨創的唯一性。
值得稱道的是,和其他產品外盒的“破壞式”開啟不同,這款生肖酒的酒盒采用了一種獨特的開啟方式。開啟頂蓋之后,酒盒的正面也隨之自動打開,猶如開啟了一扇神奇的大門,立體設計的“祥云”圖案撲面而來,給人一種不期而遇的驚喜。取出酒瓶,酒盒內壁精美的圖案讓人仿佛置身于敦煌石窟,色彩明麗,線條精美,頓生穿越之感,令人不得不驚嘆于設計師的匠心獨具。
這樣一款顏值、設計堪稱藝術品的生肖酒,怎能不讓市場期待?
寓意“牛”:扭轉乾坤、國泰民安
但凡紀念酒,必蘊含豐富的寓意,生肖紀念酒尤其如此。
牛在中國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寓意“勤懇謙遜”,是勤勞善良國人的真實寫照,也是民族特性的高度概括。相比其他生肖屬相,生肖牛受到國人的偏愛,因此牛年生肖酒更受市場關注。
貴州安酒(辛丑牛年紀念酒)圖案以素描+上色的“牛”入畫。這頭牛腳踏磐石,寓意“腳踏實地”;頭懸紅日,寓意“鴻運當頭”;喜鵲飛舞,寓意“喜事臨頭”;鯉魚出水,寓意“年年有余”,再加上貴州安酒本身所蘊含的獨特的“安”文化,滿滿的中國傳統吉祥元素,滿滿的誠意。
除此之外,“牛”在漢語里面還有“興旺”、“強大”之意;“牛”字諧音“扭”,亦有“扭轉乾坤”的含義,是個大大的口彩。在不平凡的2020庚子鼠年即將結束、充滿希望的2021辛丑牛年到來之際,貴州安酒推出這款牛年生肖酒,還蘊含了“扭轉乾坤、國泰民安”的信心和祝愿。
事實上,對于貴州安酒來說還有著特殊的意義。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貴州安酒在赤水河畔厚積薄發默默潛行,正是以“孺子牛”的精神不斷淬煉,奮力前行。在“匠心”與“時間”的雙重沉淀下,釀造出一壇壇傳世佳釀。
收藏這樣一瓶寓意吉祥、匠心滿滿的生肖酒,相信在享受“國泰民安”的同時,新一年的運氣也會“牛氣沖天、勢不可擋”。
來頭“牛”:貴州兩大歷史名酒
一款高價值的生肖酒,除了超高的顏值和美好的寓意,其內在的產品品質和背后的品牌底蘊才是核心。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貴州安酒的前身 -- “醉群芳”酒坊,便釀就出“開壇十里香”的精品好酒。建國后,酒坊完成國有化改制,并在1955年的全國第一屆釀酒會議上,與茅臺一起成為貴州省入選“甲級酒”的兩大名酒。
“甲級酒”之后,貴州安酒的另一個榮耀時刻也緊隨而來。1963年,在首屆貴州省名酒評比中,貴州安酒又與茅臺共同榮獲“貴州名酒”稱號,此后蟬聯歷屆“貴州名酒”稱號,成為“貴州八大名酒”。1989年,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貴州安酒被評為“國家優質酒”,位列“國家53優”之一。
貴州安酒位于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的習水縣土城鎮,得天獨厚的釀造環境賦予了它獨特的先天稟賦。這里平均海拔300米,地處河谷,風速小,氣候冬暖夏熱,風微雨少,形成一個相對封閉、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生長的小環境。
實際上,貴州安酒恪守每一瓶酒均100%選用優質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傳統大曲醬香工藝釀造,然后100%陶壇足額貯藏至少5年后,再進行精心勾調方能出廠上市。這份堅守成就了貴州安酒的出眾品質,使得貴州安酒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并在第三屆中國醬酒產業大會上榮獲“大國醬香?年度好醬酒”的殊榮。
貴州安酒(辛丑牛年紀念酒),因為擁有8年陶壇貯藏高年份酒,并經30年老酒悉心勾調,醬香幽雅、綿厚絲滑、回味甘怡。這樣一款高品質大曲醬香,完全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 越放酒體活性物質越豐富,越陳越香,越存價值就越高。
匠心成就品質,品牌贏得未來。貴州安酒以6000瓶的稀缺數量推出首款生肖酒,每一瓶都有可能成為孤品,這就更加增添了非凡的收藏價值。在醬香白酒消費和收藏正在成為大趨勢的背景下,相信貴州安酒(辛丑牛年紀念酒)定能大放異彩。在2020年12月29日之前購買貴州安酒(辛丑牛年紀念酒),還可以享受1099元/瓶的優惠價。
這樣一款牛年“牛”酒,值得關注。
作為“貴州兩大歷史名酒”之一,貴州安酒投產12000噸用于新一年度的釀酒工作中,不僅意味著貴州安酒在白酒行業尤其是醬酒領域站住了根基,立足了根本,同時也透露出貴州安酒發展的三個關鍵詞:“守初心”、“承匠心”、“釀匠品”。
守初心:從“糧”開啟高質量醬酒釀造
下沙,就是投放高粱。每一滴醬酒的起點,都要從下沙說起。
貴州安酒選擇優質糯高粱,粒小飽滿,呈醬紅色,以求釀造出符合品質要求的醬香白酒。而下沙的時間點,則一般是在重陽節前后。因為這個時期,赤水河河水清澈,是下沙釀酒最適宜的時候,在過去千百年來,醬酒生產皆是如此。
將水燒至95度以上,浸潤新收獲的糯紅高粱,用箢篼將高粱上甑蒸煮,見氣壓醅;待蒸煮后,迅速攤晾,糖化發酵,等待入窖發酵……下沙的每一個環節,是釀酒師們日以繼夜的匠心傳承。
事實上,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貴州安酒,對品質的追求始終貫穿在發展過程中。
從1955年與茅臺獲得全國第一屆釀酒大會“甲等酒”,到1958年出口香港和東南亞地區,榮獲 “安酒一杯入口,回味終身難忘”的稱贊,再到1963年與茅臺、習酒蟬聯歷屆“貴州名酒”……這些過往的榮耀,都是貴州安酒“品質基因”的佐證。
傳承近百年“品質基因”,優選12000噸優質糯高粱進行下沙,不單是一種工藝符號和生產動作,也是貴州安酒傳承古法的魅力所在,每一滴醬酒都能彰顯著貴州安酒的“初心”。
承匠心:用萬噸產能為品質保駕護航
如果循天時、遵古法是貴州安酒的“初心”,那么在產能上的布局和投入就是貴州安酒的“匠心”。
對醬酒企業來說,產能意味著品質穩定性和品牌發展可持續性。一年釀酒、五年儲存,醬酒工藝的復雜性和資源稀缺性,決定了產能的有限性。
10年前,貴州安酒開始在赤水河畔布局醬酒,當年建設,當年投產。此后,貴州安酒對產能的布局從未停止。2018年投產2500噸,2019年投產6600噸,到如今投產12000噸。截至目前,貴州安酒已經擁有過萬噸的大曲醬香基酒儲備,并且擁有年產近萬噸優質大曲酒的能力。
本次12000噸的投產規模,意味著什么?
根據目前的數據統計,這一數字僅次于當前的幾大醬酒品牌。如果再綜合考慮“安酒赤水酒谷”建成后的體量,貴州安酒的產能儲備已經進入醬酒企業前列。投資超50億打造的“安酒赤水酒谷”,建成后將實現年產2萬噸大曲醬香制酒、6萬噸優質高溫制曲,10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
時間、產能,這恰是貴州安酒過去10年在醬酒行業的“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安酒明年將和習酒共同主辦第四屆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作為貴州歷史上第一個多家白酒企業一年一度的圓桌峰會,一直頗受業界關注和期待,貴州安酒的接棒,也印證了行業對其實力和地位的認可。
釀匠品:無可置疑的“醬中匠品”
不管是沿襲千年傳統釀造技藝的品質“初心”,還是以產能構筑品質和品牌根基的發展“匠心”,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一瓶高品質的醬酒。
而這瓶酒,就是貴州安酒(經典)。
貴州安酒(經典)出身即不凡。誕生在距離茅臺、習酒不遠的土城鎮醬酒生產基地,對"匠之精神"的堅守在其誕生之前就已融入在基因里;又得益于“貴州兩大歷史名酒”、“貴州八大名酒”的加持,天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
不僅天生“優越”,貴州安酒(經典)還是真正匠心之作,每一個生產環節,每一處細節打磨,無不是精益求精。
其一,生產工藝無可挑剔,釀造時嚴格恪守100%選用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傳統大曲醬酒工藝、100%陶壇貯藏、100%足置5年、100%自家釀造,品質無可挑剔。
其二,高顏值,別具一格。產品外形采用藍釉瓶身,盡顯博大、深邃的氣質;正面“貴州安酒”四字,中正典雅,法度嚴峻,氣勢磅礴,具有一種陽剛之美。瓶身底部的“平安之扣”不僅從整體布局上體現了東方特色的審美哲學,還在寓意上暗合了中國的“安文化” -- “國泰民安、德尚心安”。
最后,在經歷了5年甚至更久時間的陳化,貴州安酒(經典)于今年才正式面世,這樣一款經過釀造出來的醬酒,噴香輕柔、逸香豐富、入口醇厚、回香尾凈,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在秋季糖酒會期間,榮獲“年度好醬酒”稱號。可以說,無論從產品命名、包裝設計還是酒體,貴州安酒(經典)稱得上是無可置疑的“醬中匠品”。
如今,12000噸的下沙,是貴州安酒邁入行業前列的重要節點,但更是百年貴州安酒繼續傳承“守初心、承匠心、釀匠品”的起點。
重陽下沙,是釀造醬酒的首次投料,也意味著新一輪釀酒周期的開始。上午7時,貴州安酒的各制酒車間內,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車間內,工人們正在進行投糧下沙的第一個環節 -- 潤糧。一車車紅糧拉進車間,填糧、潤糧、拌糧、上甑、攤晾、堆積發酵……伴隨著鐵鏟的摩擦聲與工人“快、快”的吶喊聲中,熱火朝天的重陽下沙工作正式開始。
“重陽下沙工作是醬香型白酒生產的重要環節。我們要打起百分百的精氣神,嚴格恪守12987傳統大曲醬香工藝,抓好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只有這樣,才不辜負每一粒紅糧對我們的饋贈,才能釀出匠心好酒。”貴州安酒習水生產基地生產副總經理吳仕英這樣說。
吳仕英今年57歲,從事釀酒生產行業32年,具有豐富的釀酒經驗。在他看來,醬酒的釀造工藝一定要遵循天時、地利、擇天、擇地、擇時、擇水、擇器、擇糧。嚴格按照12987的傳統大曲醬香工藝,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不能有絲毫的疏忽。
到了農歷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陽節時期,赤水河水質達到一年中最好的時候,河水清澈見底。并且,這一時期,新一年的紅糧也已成熟收獲,可以滿足投糧下沙的需求。“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重陽時節,貴州安酒所在的習水縣土城鎮平均溫度維持在25℃左右,非常適合下沙釀酒,此時開始下沙釀酒的第一輪次最為適宜。”吳仕英說。
事實上,重陽下沙是一項秉承了千百年的醬酒生產工藝。貴州一帶出產的糯紅高粱顆粒小、飽滿,呈醬紅色,巧合的是,這與赤水河河沙的顏色十分相似,所以當地人都稱其為“沙”。重陽時,用沸水與“沙”充分拌勻,讓“沙”吃水,使“沙”上甑蒸時,能夠較容易熟透,這便是“潤沙”。在進行“潤沙”時,還要按照一定比例投入、攪拌曲母,當水分、曲母達到釀酒要求,就把“沙”堆積成一個小山包,進行堆積糖化。實現二次制曲、進入厭氧發酵池。至此,從操作程序的層面而言,重陽下沙就初告完成。
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貴州安酒,布局醬酒多年來,始終專注釀造高品質醬香型白酒,以正宗原料、正宗工藝、正宗壇藏、正宗品質,提供高品質好醬酒。目前,貴州安酒已經擁有近萬噸的大曲醬酒基酒儲備。最近的消息是,今年重陽時節,貴州安酒將投糧12000噸用于新一年度的釀酒工作中。貴州安酒,正在用時間和匠心醬就高端好醬酒。
這是貴州安酒(經典)榮獲“大國醬香·年度好醬酒”時,第三屆中國醬酒產業大會組委會發表的獲獎詞。
10月10日,第三屆中國醬酒產業大會在濟南隆重舉行。除了聚焦醬酒發展,直擊醬酒變化和研討醬酒發展趨勢外,本屆大會特別設置“尋找2020中國醬酒領跑者”活動,對年度優秀醬酒企業、品牌、產品、案例、人物進行榮耀評選。貴州安酒(經典)憑借優異的匠心品質,得到業內專家的一致推薦,榮獲“大國醬香·年度好醬酒”。
從潮流到主流,發軔于2018年的中國醬酒產業大會,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三年三屆,從見證到創變,從創變到引領。如今,中國醬酒產業大會已經成為醬酒行業的標桿性活動。
與中國醬酒產業大會一樣,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貴州安酒,也歷經了從見證到創變,再從創變到引領的過程。誕生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貴州安酒,始終堅守匠之精神,釀就高品質好酒。在赤水河畔的貴州省習水縣潛心釀造醬酒多年后,2020年,貴州安酒全新起航。
2020年,貴州安酒全面推出高端醬酒新品 -- 貴州安酒(經典)!噴香輕柔,逸香豐富,入口醇厚,落口圓潤,回香尾凈卻又后味悠長的貴州安酒(經典),一經推出,便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今年7月,貴州安酒(經典)榮獲2020國際質造節“行業質造典范獎”,剛剛過去的9月,貴州安酒(經典)、五糧液第八代等重量級新品從數百款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酒類新品TOP10”。
做高品質好醬酒,最主要的是對匠心的堅守。貴州安酒恪守100%選用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傳統大曲醬香工藝釀造、100%陶壇、100%貯藏5年,以及100%自家釀造。在貴州安酒看來,這是醬香型白酒品質的核心,也是貴州安酒近百年以來的匠心堅守。
]]>作為高端酒的超級選品盛宴,僅在展覽會開幕的第一天,登記掃碼入館的專業酒商就達到了3.46萬人,創下歷屆中國高端酒展覽會的新紀錄。展會吸引了600多家企業的6000款酒業爆品。其中,高達200余家醬酒品牌參展,展出的醬酒產品超過2000款。
“醬酒的黃金時代早已到來,經銷商入局醬酒是必然的選擇;而面對醬酒巨大的財富風口,經銷商攜手貴州安酒,則是優質的選擇。貴州安酒(經典)的高端定位,與中國高端酒展覽會高度契合。我們期待與全國各地的專業酒商攜手并進,互利共贏!”貴州安酒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貴州安酒的“黃金時代”
“同樣都是五年的醬酒,但醬酒和醬酒它就是不一樣。我今天在展會上嘗了很多醬酒,貴州安酒(經典)真的不錯。醬香特別正,好入口,沒有雜味。”河北滄州的醬酒收藏家張先生這樣說。
“一直從事醬酒業務,我已經在醬酒專區的4號館轉了不只是一圈了。各大醬酒品牌的酒也嘗了很多,就只有貴州安酒(經典)讓我想再回來品品。從酒質來說,貴州安酒的這款新品獨具特色,噴香輕柔、逸香豐富、入口醇厚、后味悠長;從外觀來說,產品設計非常精美,藍釉瓶身與獨具一格的平安扣相得益彰、完美結合。”王先生來自天津,對醬酒格外喜愛。
頗受大家青睞的貴州安酒(經典),于今年六月全面上市。定價899元/瓶的貴州安酒(經典)一經推出后,便得到市場的熱烈反饋。
“山東是白酒消費大省,而這幾年伴隨醬酒逐漸被市場認可,選擇醬酒的人越來越多。醬酒品牌有很多,怎么選擇?經過深思熟慮和考察后,最終選擇了貴州安酒。我相信憑借貴州安酒的悠久的品牌歷史、優質的酒體風格,貴州安酒在山東會有很大的市場前景。”貴州安酒在山東的一位經銷商這樣表示。
根據權圖醬酒工作室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中國醬酒市場銷售收入在1350億元左右,和2018年同比增長約22.7%,行業占比約20%;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同比增長約22%,行業占比約38%。有數據顯示,未來中國高端酒市場份額將達到3000億元。
實際上,早在數年之前,貴州安酒就開始在“醬酒黃金產區”的赤水河畔布局醬香型白酒。赤水河流域擁有優良的水質,流域內出產的紅纓子糯高粱是釀造醬酒的最佳原料,而赤水河谷千百年來形成的獨有微生物群,以及赤水河流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形成了醬酒別具一格的醬香口感。
多年來,赤水河畔的貴州安酒專注釀造高品質醬香型白酒,嚴格恪守100%選用貴州當地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傳統大曲醬酒工藝、100%陶壇貯藏、100% 足置5年、100%自家釀造,以正宗原料、正宗工藝、正宗壇藏、正宗品質,提供高品質醬酒體驗。
安心釀制醬香型白酒多年,至2020年,貴州安酒已經擁有近萬噸的大曲醬香基酒儲備。與此同時,在2020年貴州安酒實現年產醬香制酒1萬噸的規模。
不久前,總投資超過50億,占地1500畝的“安酒赤水酒谷”全面開工。“安酒赤水酒谷”建成后,將實現年產2萬噸大曲醬香制酒、6萬噸優質高溫大曲,10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進入中國高端醬香型白酒行業前列。
近百年的貴州安酒再一次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源自貴州的歷史名酒
之所以說“貴州安酒再一次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需要將時間倒回至近百年前。
1930年代,貴州遵義人周紹臣創設“醉群芳”酒坊。“醉群芳”酒坊在中草藥制曲秘方基礎上,優選多種中草藥,合成“百味散”,制成酒曲。同時,通過與華茅、王茅、賴茅等的反復比較、品鑒,“醉群芳”酒坊釀制出了“開甑半城香”的精品好酒,深受當時的愛酒者喜愛。“醉群芳”酒坊便是貴州安酒的前身。
到了1951年,在“醉群芳”酒坊的基礎上,公私合營組建成立國營安酒廠。貴州安酒自此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1955年,全國第一屆釀酒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從各省選送的36種白酒中,進行專業而嚴謹的評比。貴州安酒被貴州省選送,參加本次評比。最終,貴州省有兩家酒廠的產品獲得“甲等”,一個是貴州安酒,另外一個是茅臺。而且,貴州安酒是唯一一家有兩款產品獲得“甲等”的酒廠。兩款產品分別位列甲等第8名和第17名,茅臺位列第10。
貴州安酒的輝煌并未就此止步。8年后的1963年,在首屆貴州省名酒評比中,彼時已經在東南亞獲得極大好評的貴州安酒榮獲“貴州名酒”稱號。此后,貴州安酒蟬聯歷屆“貴州名酒”,成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1978年3月,貴州安酒成功研制出的“六二曲”獲得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六二曲”可以使出酒率提高10%,是釀酒行業的一大技術突破。也正是在這一年,貴州安酒被列為人民大會堂專用酒、中南海外事禮品專用酒。
當時間進入到上世紀八九十年的時候,一個屬于貴州安酒的“黃金時代”到來了。
1989年,全國第五屆評酒會評選出了53家名優酒廠生產的55種銀獎名酒,也就是業內俗稱的“五十三優”,貴州安酒位列其中。也就是在貴州安酒獲得“五十三優”的前一年,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
同年5月,貴州安酒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全國第一個白酒集團誕生”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同樣也是在這一年,貴州安酒產銷量超越同行,連續4年穩居全國白酒產量第一位,創造了白酒生產歷史上的“奇跡”。與此同時,貴州安酒暢銷全國各地,并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看完貴州安酒的文化墻后,對貴州安酒的近百年歷史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無論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初創,還是在1955年全國第一屆釀酒會議上的‘甲等’酒,或者是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后創造的白酒行業神話。貴州安酒都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的歷史品牌。接下來,我應該會花一些時間,與貴州安酒有更深入的交流,期待雙方能夠合作。”在貴州安酒的展區內,一位從江蘇來到青島參加中國高端酒展覽會的專業酒商這樣說。
本屆中國高端酒展覽會上,貴州安酒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酒商進行了深入的溝通,目前初步達成百余個合作意向。
在貴州安酒看來,曾經的輝煌是貴州安酒擁有的寶貴財富和精神所在。貴州安酒將不辜負業內對貴州安酒的高度認可,在傳承近百年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守正創新。貴州安酒始終相信品質的力量,做時間的朋友。未來,貴州安酒將繼續秉持匠之精神,釀就出優質的醬中匠品。
]]>它,歷經十年磨礪,釀就醬中匠品;
它,堅守百年傳承,秉承匠之精神。
曾經,它芳華蓋冠,滿載榮耀;
如今,它心懷匠心,勇往直前!
它,就是貴州安酒。
這是2020國際質造節上,活動組委會給予貴州安酒的評價。7月29日,2020國際質造節在天津舉行。鑒于貴州安酒始終致力于秉承匠之精神釀就好醬酒,經組委會嚴格評選,貴州安酒榮獲2020國際質造節“行業質造典范獎”。
2020國際質造節以“質·創未來”為主題,貴州安酒以及五糧液、雪花啤酒、西門子醫療、瑪氏箭牌、統一、道達爾、九牧廚衛、臺鈴等超過200家品牌匯聚本屆質造節。作為品質領域的高級別活動,2020國際質造節旨在構建一個多元、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同時,作為質造領域的高規格獎項,本屆質造節設置有質造行業、人物、企業、科技、創新、品質服務共十一大獎項。
事實上,“行業質造典范獎”致力于表彰在各行各業當中,用匠心做產品、以品質贏市場的優秀企業。貴州安酒能夠在眾多參評企業當中脫穎而出,足以證明其在“匠心”與“品質”方面的堅守與引領。
著名釀酒大師、貴州安酒總工金慧元先生,是貴州安酒發展的重要見證人和參與者。金慧元畢業于無錫輕工學院食品工程發酵專業,與茅臺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先生、“武陵酒之父”鮑沛生先生是同班同學。
1964年,金慧元與季克良一起分配到貴州工作。金慧元進入貴州安酒,季克良去了茅臺。二人在各自的企業潛心釀酒,成為中國白酒行業資深大家。數十年來,金慧元和他所帶領的技術團隊,使貴州安酒釀酒技術始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不僅僅體現在金慧元的身上,在貴州安酒的近百年發展歷程中,匠之精神貫穿始終。
上世紀三十年代,貴州遵義人周紹臣創設“醉群芳”酒坊,這便是貴州安酒的前身。周紹臣出身中醫世家,他在祖傳中草藥制曲秘方基礎上,優選110多種中草藥,合成“百味散”,制成酒曲。同時,他通過與華茅、王茅、賴茅等的反復比較、品鑒,歷經多年專心鉆研,釀制出了“開甑半城香”的精品好酒,被當時的愛酒者譽為“安茅”。如此來看,貴州安酒的匠之精神從品牌起源之時便已根植。
1951年,國營安酒廠成立后,憑借優異的匠心品質,貴州安酒榮譽不斷。
1955年全國第一屆釀酒會議舉行,大會評定出有代表性的36種酒,其中“甲等”18種,“乙等”等其它等級酒18種。貴州安酒是唯一有兩大產品入選“甲等”的酒廠;1963年,貴州安酒在首屆貴州省名酒評比中位列“省優”,榮獲“貴州名酒”稱號。此后,貴州安酒蟬聯歷屆“貴州名酒”稱號,成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1989年,全國第五屆評酒會評選出了53家名優酒廠生產的55種銀獎名酒,也就是業內俗稱的“五十三優”,貴州安酒位列其中。
今年6月,貴州安酒進軍高端醬酒市場,推出貴州安酒(經典)。產品一經推出,便得到許多醬酒愛好者的青睞。
由于基礎酒和調味酒的年份足夠,壇陳轉化極好,貴州安酒(經典)酒體略帶黏稠,入口后醇厚感十足,圓潤爽口,沒有棱角。前中段溫文爾雅,后段余韻不絕,唇齒留香。
實際上,貴州安酒(經典)的高品質,離不開貴州安酒始終堅守的匠之精神。
在生產過程中,貴州安酒嚴格堅守“生產工藝6個堅定不移” -- 傳統工藝堅定不移、自然發酵堅定不移、高溫制曲堅定不移、高溫堆積堅定不移、高溫接酒堅定不移、產量曲線堅定不移。
不僅如此,貴州安酒還在釀酒環節中堅守“5個100%”。也就是,100%選用貴州當地紅纓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傳統大曲醬酒工藝、100%陶壇貯藏、100% 足置5年、100%自家釀造,以正宗原料、正宗工藝、正宗壇藏、正宗品質,提供噴香輕柔、逸香豐富、醇厚柔順、后味悠長的高品質醬酒體驗。
從1930年代初創時的不斷鉆研,再到今天潛心釀造每一滴好酒。貴州安酒始終相信品質的力量,做時間的朋友,并且將一如既往秉持匠之精神,釀就醬中匠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