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體育、藝術與設計等多個學科,展示了中外教協作教學、跨學科探究等多種教學形式。
學科:英語
年級:一年級
教師:Nick、周艷
課程介紹:
這是一節中外教協作教學的英語課。授課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全方位關注每一個孩子,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或表情,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從而達到培養善于交流的學習者的目的。
本節課主要教學內容是有關玩具的單詞,掌握My favorite toy is...句型。詞匯部分以實物直觀教學為主,通過action show、magic box等方式讓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反復練習單詞的讀音、句型的朗讀。最后,通過talk show和小組問答的形式,讓孩子在互動的語境中靈活運用所學句型。
學科:英語
年級:二年級
教師:Michael、劉夢琴
課程介紹:
本節課為中外教協作課堂。教學重點為Super Minds第三單元中動物類詞匯及“What does Thunder like? ”和“Does Flash like hippos?”兩個句型,重在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點重新梳理和整合。
課堂采用輸入與輸出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學生對英語單詞和句子的聽說能力。通過歌曲、游戲、律動教學,將重要單詞和語法結構嵌入其中。在課堂中不斷創設語言情境,增強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課堂形式采用小組合作和個人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善于交流的學習者。
文化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學科:UOI 探究
年級:五年級
教師:王志強(數學)、方文輝(語文)
課程介紹:
這是一節超學科的UOI展示課,主要探究食文化之湘菜。教師以介紹中國的八大菜系開篇,了解八大菜系的特色,激發學生對食文化的探究興趣。學習小組在組內討論與分享湖南各地級市的特色菜,并選出最能代表家鄉特色的菜進行班內分享。各小組成員根據所分享的內容梳理、歸納各特色菜的特點并制作思維導圖。
通過本單元探究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使學生學會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問題,擁有更高的格局和更廣的胸襟。
課程:地理 -- 守護“微笑天使”江豚
班級:七年級2班
教師:張蘊涵
課程介紹:
江豚是長江水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人類活動劇增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導致江豚生活環境惡化、餌料資源短缺,加上長江水體自身的變化,使得江豚變為極度瀕危物種。
制定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加快實施江豚種群及其自然棲息地保護和恢復,既是保護和恢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和物種資源的需要,也是推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微笑天使 -- 江豚,能夠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從點滴做起成長為生態環境保護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課程:體育 -- 三步上籃
班級:七年級1班
教師:Edward
課程介紹:
我們遵循的是國際化的體育課程,以六周為一個周期開展體育教學,本學期前六周是英式足球,現在我們學習籃球基本功。運球和傳球,著重于接球和投球技術。課程前半部分在于提高個人技巧,后半部分著重于團隊合作和競爭性游戲。這也是體育精神的一部分 -- 個人競爭與團隊合作。
課程:化學 -- 元素周期表
年級:十年級
教師:唐夢蛟
課程介紹:
本課的內容主要是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和產生邏輯。元素周期表真的只是門捷列夫的一個夢嗎?元素周期表為什么會有族?什么是元素周期表的周期?為什么同一主族的元素會有相似的性質?元素周期表,這張打開化學奧秘的藏寶圖,值得我們一起探索。
上午場的“康禮講堂”,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總校長沈建軍先生在歡迎致辭中用到了“首映式”這個詞,借以向家長傳遞“我們并不打算只辦這一次,接下來我們會致力于為康禮這個教育社區提供各種有可能的探討及共同學習的機會”,為家校共建一同努力,激勵并賦能孩子“做自己生命的建筑師”。
康禮講堂 思想盛宴
1 國際化教育:放眼全球化,立足本土化
中黃國際教育集團總校長崔建社先生在題為“國際化教育:放眼全球化,立足本土化”的演講中,高屋建瓴卻又頗接地氣地將他對教育的全球化、本土化的理解做出闡釋,讓家長們重新思考“教育”、“知識”、“學習”、“學校”的定義。
2 探索中西方教育的殊途同歸
深圳外國語學校本部、分校及國際部創校校長鄔曉莉女士圍繞“探索中西方教育的殊途同歸”這一主題,分別從教育要看得見人、教育要回歸常識、教育要理順關系、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是學校和家長共同的事情、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認真栽培我們自己等六個方面,語重心長地與大家分享了她對教育的思考。
關于在中國做IB課程,鄔校長認為要解決三大難題,包括人才問題、理念認同,及課程融合。
與其說鄔校長的分享是一次演講,倒不如將其形容為與大家的一次促膝之談來得更為貼切,有著圍爐夜話的即視感。
3 融合課程與學生關鍵能力培養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育集團、基礎教育研究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沈璐教授從全面綜合的角度為大家呈現了一份幾乎完整的科研報告。
不管是聚焦未來,還是回顧過去,沈教授從學生的關鍵能力出發,帶領大家橫向對比了中國語文與英國語文、中國傳統數學與美國數學、節目表演與戲劇、科學實驗與工程實踐及STEM/STEAM、運動及運動與健康素養等中外學科跨越空間可以有的多種共同鏈接。
沈教授演講結尾處“與其說是國際化課程,我寧愿說是融合課程;與其說是國際化學校,我寧愿說是多元化學校;與其說是國際化教育,我寧愿說這就是教育”的一段話得到與會家長的深深共鳴。
4 教育是現實與潛力之間的橋梁
寧波諾丁漢大學K12教師研修與咨詢項目執行主任Shanker Dutt Bhatt先生用數學建模的方式幫大家分析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刻苦學習”到底要如何配比才能達到最終優化的學習效果。
5 啟蒙萬物,會通西東
兒童社會化學習的生態
最后一位發言嘉賓為萬物啟蒙聯合創始人林良徵老師。林老師從非常細致、細微的角度為大家闡述了何為“萬物啟蒙”,并創造性地與IB課程體系對比,探索出屬于萬物啟蒙課程體系的異同。此外,演講中還分享了許多詳實的探究案例。
林老師的娓娓道來,令在座家長耳目一新。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即將開展的小學露營、初中毅行、高中騎行活動,與萬物啟蒙的很多理念不謀而合。
康禮課堂 身臨其境
10月30日下午,17個班共計19節公開課的教學展示延續了上午康禮講堂的精彩,博得家長一致好評滿堂喝彩。
小學部推出了10節公開課,涵蓋英語協作教學、英語分級閱讀、中文閱讀、中文寫作、數學、UOI探究課程等。初中部呈現了4節開課,包括地理、物理、外教體育,及外教英語。高中部更是展示了5門非英語學科的全英文教學 -- 普數、拓數、物理、化學、美術。
所有課堂幾乎全部爆滿,教室里時不時傳來師生家長的笑聲。老師幽默風趣,學生落落大方,給前來聽課的家長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國際化教育在康禮的種種嘗試及落地在此次的教學展示中得到鮮明體現。
康禮舞臺 值得自豪
“首映式”的壓軸大戲是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青少年宮組織學生、家長、教師、工程團隊等為在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值得康禮人自豪的文藝匯演。
節目圍繞“康禮范”、“創意風”、“長沙味”三個篇章展開。如詩如畫的舞臺效果,師生家長的傾情演出,臺下觀眾情不自禁的掌聲。
從一開場,“驚艷”和“感動”二詞就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演出結束,許多家長仍不愿離去,有的為了與自己孩子合照記錄下這值得留念的一天,有的還在等待是不是會有意想不到的返場彩蛋。
至此,歷時一天的康禮講堂“首映式”圓滿落幕。
借此機會,感謝所有前來康禮傾情分享的教育界大咖,感謝學習交流熱情高漲的家長,感謝助力此次活動順利舉辦的康禮學子及教職工。是你們,讓康禮自豪。
]]>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由湖南未來集團投資、康德教育集團整體運營,是英國百年名校克雷格公學全球第四所校區,湖南首家海外品牌領辦的K12國際化學校。作為長沙國際教育界的“后浪”,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從成立就賺足了長沙乃至湖南家長的眼球,不少家長希望一睹她的“芳容”。當學校對外公布將舉行校園開放日,邀請家長來實地探校時,就受到了家長的追捧。據學校統計,申請參加校園開放日的近1800人。
校園開放日中,學校工作人員作了精心準備,不僅向來訪的家長和孩子全方位展示了教室、宿舍、餐廳、劇場等硬件,還安排了專題講座。當記者來到高中部二樓5號教室時看到,教室里坐滿了家長,他們正在聆聽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總校長沈建軍的講座。
今年9月,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將開門迎生。學校將采用小班制教學(每班26人),按照1:8的師生比來配備中外籍教師。他們有的是來自公立學校的學科帶頭人,有的是來自國際化學校的骨干教師,還有的是學科專業與英語水平俱佳的青年教師。教師中,擁有研究生學歷的老師超過一半。
沈建軍介紹,學校的定位是創辦“一所創領未來的IB世界學校”。圍繞這個定位,以國家課程為主線,并引入克雷格公學的課程資源,全面開設APALEVELIB三大國際主流課程,讓學生找到最適合的發展路徑。“我們雖然是一所國際化學校,但是將在保證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實施連續統一的IB國際教育。因此,學校會開足國家課程,并根據IB超學科、跨學科和學科學習的理念,采用國際前沿的探究教學方式,開發有效的評估方式,形成國際化的融合課程體系,在長沙辦接地氣的國際教育。”沈建軍說。
學校將在7月26日繼續開放,廣大家長可以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預約探校,也可以實地考察。
]]>去年11月簽約落戶長沙,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一亮相就以她的中英“混血”氣質賺足了眼球:英國百年名校克雷格公學全球第四所校區;湖南首家海外品牌領辦的K12國際化學校;將引入克雷格公學的課程資源,延續克雷格公學在藝術、戲劇、體育、社區服務等領域特長……
8個月過去了,計劃今年9月開門迎生的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將會向學生和家長提供什么不同的國際教育,開設哪些特色課程,師資水平如何……,就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學校總校長沈建軍在近日的一次媒體交流活動中做了詳細介紹。
特色一
創新變革教育樣態,讓國際教育更接地氣
對于湖南的家長來說,或許知道沈建軍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國際教育業內,他可是響當當的領軍人物之一,更是獵頭重點關注的對象,央視主持人朱迅還曾專訪過他。今年,他從學位一位難求的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學校被康德教育集團請到長沙擔任康禮·克雷格學校中國校區總校長,在業內還掀起了不小波瀾。
沈建軍,從教已有三十余年,是國內最早IB教育從業者之一,曾先后創辦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部和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城中英文學校國際部,是IB教育圈內公認的“南有碧桂園”第一人。同時他也是目前國際學校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深諳IB三個項目(PYP/MYP/DP)的國際教育老兵。
作為長沙康禮·克雷格公學的總校長,沈建軍將在長沙國際教育現有發展格局上,向家長和學生提供怎樣的國際教育?他表示,對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的定位是創辦“一所創領未來的IB世界學校”。圍繞這個定位,學校將以國際課程理念進行教學,以國家課程理念進行傳播,大力開發國際化融合課程。
沈建軍說,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具有英國學校的基因,但是學校不會照搬克雷格公學的教育教學,而是以國家課程為主線,并引入克雷格公學的課程資源,全面開設AP\ALEVEL\IB三大國際主流課程,讓學生找到適最適合的發展路徑。 “我們雖然是一所國際化的學校,但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更強調扎實的基礎知識,因此,學校會開足國家課程,并根據IB超學科學習的理念,采用國際前沿的教學和學習方法,有效的評估方式,形成國際化的課程體系,在長沙辦接地氣的國際教育。”沈建軍說。
特色二
打造多條升學路徑,讓國際、傳統教育自由切換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對教育的需求變得多元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家長對教育的期望不再是讓孩子單一獲取知識,而是希望將他們培養成具有國際視野,擁有適應未來的能力和感知幸福的人。這部分家長與以往盲目讓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不同,他們更希望在出國留學和傳統教育之間找到新的教育樣態,即孩子既能得到國際化的培養,但是基礎知識又不落下。因此,學校也打造了多條升學路徑,供學生和家長在國際教育和傳統教育之間能夠自由切換。
“家長過去孜孜追求的教育,現在學校已經送到了他們家門口。”沈建軍介紹,學校就相當于一個方案解決專家,并利用課程體系來滿足家長對國際教育的新需求。
從該校的課程框架看到,學校根據不同的學段開設了不同的課程,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均開設了國家課程。以小學為例,該學段的課程特點是“國家課程+PYP小學課程”融合式國際化課程。通俗易懂地來說,就是在IB課程的框架下,用國家教材來上。如果IB教學內容超出了國家教材,那么,學校再將IB課程的內容加進來。以初中語文科目為例,國家教材中的語文更側重強調知識和技能,而IB課程則強調文學評論,老師給學生上課時,會融入文學評論相關知識點。當學生閱讀文學原著后,老師就會要求學生學習寫文學評論。
沈建軍直言,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會著重培養未來的留學生,也就是說,如果學生讀完六年級,他不想走留學這條升學路徑,他們同樣可以參加微機派位,不用擔心跟不上公辦學校的教學。此外,學生在小學畢業時,還可選擇直升學校的初中或升入海外中學。初中畢業時,他們既可選擇國際高中,或升入海外高中,也可參加中考,升入國內高中。
為了便于學生在國際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自由切換,學校采用小班制教學,按照1:8的師生比來配備老師,其中,師資團隊中40%為海歸,30%為外教,30%是擁有全球頂級名校教育經歷的雙語老師。
特色三
用未來的教育,培養適應未來的人
學校致力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是家長關注的另一大焦點。在沈建軍看來,當人類發展步入人工智能的新時代,未來教育已經悄悄走來時,那么,必須辦一所面向未來的學校,培養學生未來勝任力。
“學校如果不能站在未來這個角度談論教育,其實就是像杜威所說,‘用昨天的方法來教育今天的學生,就是剝奪他們的明天。’”在沈建軍看來,未來勝任力主要包括:審辯思維、協作、創新、溝通、跨文化理解和勇氣。因此,學校提倡“全人教育、科創藝體特色”,致力于培養孩子成為學術表現優秀、尊重多元文化、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終身學習者,重點塑造孩子們能適應21世紀全球公民所必須的核心素養,即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者,多元化信息管理者、具有評判性思維的問題解決者,社會擔當者和善于反思的終身學習者。
未來的教育是什么樣子?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為我們勾勒出了它的樣子:走進學校,你可以看到學生的組織形式是以學院制和走班制的雙重形式來運作;在課堂上,不再是固定黑板、不是寫不完的作業,而是四面是白板,隨時能演算和分享,和人手一份和別人不同的學業規劃方案;對學生的評價,則是過程性評價,是電子成長記錄冊……
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將于今年9月開學,招收1-10年級學生。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學校,現在機會來了。該校將于7月19日,將舉辦首次校園開放日,歡迎參觀。
官方微信公眾號:長沙康禮克雷格公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