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發布了《蘇州工業園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蘇州工業園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新盛里?低空經濟產業園規劃》《數字化空天地融合管理系統》,頒發首批無人機測試證書、無人駕駛航空器(華東)標準驗證中心全權成員單位證書。低空產業戰略合作、低空航空器適航研究基地、數字化空天地融合管理系統、低空經濟產業基金聯盟、低空經濟產業項目等多個低空經濟產業細分領域項目完成簽約。
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健,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監李海鵬,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陳大紀,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玉林,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紅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師召集人、首席科學家鄭愛民,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盧淵,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華、鄒小偉及省市區相關領導,園區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專班成員、低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高校、技術機構負責人,企業代表等參加活動。向錦武、鄭愛民等專家學者圍繞各自研究領域進行了生動的主題分享。
活動現場,低空物流配送、產業園無人車機巡檢等多個應用場景紛紛亮相,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展現了低空經濟產業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其中,由蘇州工業園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蘇州港航集團與航天時代飛鵬共同打造的低空物流配送應用場景,以"空中飛的"配送檢測試劑,成功降落在園內企業中檢華通威的屋頂起降平臺,這一低空領域的新穎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園區內的物流效率和便捷性。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已成為各地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蘇州工業園區依托區域特色,充分發揮現有產業、專業人才、創新平臺等優勢,加快布局低空經濟產業。此次開園的新盛里?低空經濟產業園,作為蘇州工業園區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將圍繞低空制造、飛行、服務、保障四個方面,結合園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方向,積極引進低空經濟領域核心產業項目,重點打造"1+4"產業體系,在平臺引領、標準引航、基金引導和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促進低空經濟在園區扎根發展,全力推動"空中園區"加速起飛。
蘇州2022年11月22日 /美通社/ -- 11月22日下午,由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商務區管理委員會指導,蘇州工業園區城市重建有限公司(簡稱“城市重建”)主辦的“第四屆金雞湖現代服務業峰會暨金雞湖商業高峰論壇——城市重建專場”圓滿舉行。分論壇以“數字化消費與產業新發展格局”為主題,圍繞數字經濟下的新消費市場機遇、高品質產業社區打造等話題,邀請業內專家與創業大咖帶來觀點獨到的主旨演講,并以圓桌論壇的形式共話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新格局。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盧淵,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商務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昊,蘇州工業園區城市重建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銀珠以及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委員會、投資促進局、金融管理局、科技招商中心、CBD招商中心、文化招商中心和各行業領域的嘉賓、客商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動。
盧淵副主任代表蘇州工業園區對分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向出席活動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盧淵副主任在致辭時表示,近年來,園區主動搶抓數字化時代發展新機遇,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相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總量規模領跑全市,近兩年推動“智改數轉”項目2641個,即將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作為園區主動擁抱數字化發展的各類市場主體代表,城市重建以“精更新、細更新”理念打造出一批服務數字經濟的優質產業載體,為園區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承載和服務能力。
分論壇上,朱銀珠董事長代表城市重建與12家落戶重點項目進行簽約,行業涵蓋新消費、數字文化、數字金融、高端商務服務及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項目的順利簽約,將助力蘇州金雞湖現代服務業進一步繁榮發展。
本次活動邀請到極易電商創始人王珊、大禹網絡動漫商業合伙人紀慧雯、福祿控股高級副總裁趙筆浩、元禾辰坤高級合伙人王吉鵬及TOP創新研究院發起人施道紅五位嘉賓,圍繞“新型數字化消費釋放新活力”主題進行演講。演講嘉賓們紛紛對于中國未來的消費市場機遇和發展前景表達了期待與展望,并從電商平臺、國創數字文化IP、新場景消費文化業態、數字化產業社區營造等專業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觀點與看法。
在圓桌討論環節,由城市重建副總經理劉海霞主持,元禾辰坤高級合伙人王吉鵬、上海利林商管高級副總裁厲雪梅、魔力貓盒合伙人謝澤昊、上海眾鑫設計總建筑師居培成圍繞數字經濟下打造高品質產業社區等相關議題展開了精彩討論。
城市重建作為園區城市更新與項目建設的主力軍,始終將企業經營與區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不斷完善民生配套、提升城市形象,服務產城融合轉型升級。近年來,城市重建通過產業載體舊改、產業用地更新等模式創新,積極打造產業載體的新標桿和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地標,強力推動新經濟、新產業、新服務集群鏈式發展,為區域服務能級提升與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