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會上,前海校區中小學校長Dr. Gary Zhou將會公布學校的招生計劃并向與會者介紹校區的課程體系。KSS前海校區將為6-18歲的孩子提供優質國際教育,并在2022年秋季招生入學。
新建立的KSS前海校區包含小學部和中學部兩個學段。
其中,1-8年級沿用成熟的國際課程-劍橋課程體系。同時,注重加強中文以及中國歷史文化等課程的融合,使學生在接受系統國際課程培養的同時,也能夠不斷汲取中華文化的養分,全面提升其跨文化能力。
9年級開始則進行IGCSE和A-Level課程學習,為成功申讀世界名校做準備。值得一提的是,KSS前海校區將遴選拔尖學生,提供到英國學校本部就讀的機會,這也是前海校區區別于其他分校的顯著特色之一。
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始建于公元597年,是英國乃至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這所學校以超凡的學術質量和課外活動稱著,學校每年有99%以上的畢業生進入世界名牌大學,牛津和劍橋的錄取率平均超過20%,優異的教學質量使得它成為眾多菁英家庭心之所向的名校。
2019年國王幼兒園在南山區成功創辦,開辦兩年學生已超過200名,是一所孩子喜歡、家長認可的國際化雙語幼兒園。此次前海校區的開放,將覆蓋幼兒園到高中完整的學段,讓孩子更多地受益于國際水平的教育,助力其開啟更加精彩的人生。
而此次舉行的前海中小學校區信息分享會將會是一場多樣化教育路徑探索的前奏,會上分享的課程體系以及教育理念,也會幫助更多對國際教育感興趣的家庭明確孩子的教育方向。
]]>
自2019年創校的三年來,一直與國王學校同在的廣大創校家庭,以及在國王學校辛勤付出、堅守崗位的創校教師和員工們,共同努力和見證了深圳國王學校一路傳承,一路創新,一路耕耘,一路收獲。
國王始終堅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也貫穿在校慶的精心策劃中,將孩子們的作品融入于慶典現場的方方面面。孩子們用自己的繪畫作品做成簽到牌,貼到國王學校標志性的盾牌中,寓意自己與國王學校一同成長。“國王3歲生日大蛋糕”則凝聚了全年級孩子們的作品,有小手印、自畫像和手寫祝福,創意無限。
拓展每個學生的無限潛能讓每個人得以充分個性化地發展 -- 國王學校的“全人教育”理念亦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校慶日活動現場,孩子、家長和老師結合自己的特長,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演出,共度屬于國王人自己的特別節日。
這是一場可愛溫馨,值得記憶珍藏的校慶日典禮。“It's your birthday,so let's party and have some fun… ”一支歌舞表演拉開了帷幕。隨后,孩子們帶來樂器表演、古詩詞、情景故事演繹等節目,老師和家長們也紛紛獻藝,精彩時刻層出不窮。演出以專業演員帶來的一曲《鼓舞》收尾,以鼓相伴、翩翩起舞,鼓舞“國王人”在下一個3年勇敢前行。
英國校區校長Peter Roberts先生從大洋彼岸發表賀詞,祝賀深圳國王學校成立3周年,期待在不遠的將來再相聚,并探討國王學校高水平的人文關懷教育、學術教育和課外活動教育。
外方園長Sian Evans表示:“回顧加入深圳國王以來的所見所聞,非常榮幸自己能成為深圳國王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在這所充滿包容、關愛和快樂的學校工作,每個人都很熱情,讓我感到自己是國王大家庭的一員。”
三年來,“國王家庭”日益壯大,來自全球各地的家庭跨越山海發來衷心祝賀,每一段祝福都是孩子、家長、老師共同成長的回憶見證,令現場所有人感動不已。深圳國王學校注重家校共育,讓家長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家校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營造適合他們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們健康全面發展。
三年來,學校的配套設施和課程不斷完善。校長和園長們回顧學校三年發展,對孩子們未來發展提出殷切希望。國王學校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成功,除了學習知識和技能,學生還會為自己獨特的品質和正直、自信、慷慨的精神而感到驕傲。
中方園長楊煉紅表示:“新學校和孩子們一樣,在家長朋友的信任、幫助、包容下,不斷壯大。我們將繼續用心做教育,走穩每一步,給孩子們一個好的開端,助力孩子們享受成長的每一段經歷,有更大的能量和信心去擁抱充滿挑戰和未知的世界。”
此次國王校慶日活動不僅是一場隆重歡樂的紀念日盛會,更是中西教育文化的融合呈現,國王大家庭的每一員都將以智慧和善良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正如創校總校長Geoff Cocksworth所說:“國王教育是一種培養創造力、溝通能力和社區意識的教育,發展年輕人創造力和成為一個有關懷感的社區,永遠是校園的核心。”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量,畢業禮分為線上和線下同時舉行,但家長、老師們的熱情并未減少分毫,他們盛裝出席,共同見證孩子們帶著希望與夢想揚帆遠航。
當家長們步入學校大門,不禁在“畢業作品墻”前停下了腳步,作品墻是由數十幅畫布組成的,每一位家長都在認真尋找自己孩子的“大作”,沉浸在歡樂和憧憬之中,久久不愿離去。
事實上,這樣的歡樂場景是國王學校的“日常”。國王學校致力于為所有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和優質的學習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業上,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無微不至的關照。國王學校堅信,一個富有包容性的環境,建立快樂、高效、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是至關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典禮全程由孩子們用英文主持,現場播放了他們出鏡的畢業視頻,熒幕中,每位小小畢業生用英文訴說著自己的夢想,孩子們的夢想各有不同,但他們善良、真摯和對未來的希望如溪流奔向大海般充滿力量,透過一張張純真的笑臉,在2021年這個夏天,匯聚成鐫刻于孩子、老師和家長們心底的美好記憶。
在其后播放的剪影視頻中,孩子們在畫布上認真創作著“我是誰”,專注而投入;此外,孩子們用畫筆描繪了一幅幅When I grow up 的“作文”,視頻中的他們雙手沾滿顏料,自由灑脫地完成作品,大功告成之后咧開小嘴綻放出幸福笑容,家長們更是驚喜于孩子邁出人生路上的勇敢一步。
正如校長Geoff Cocksworth先生在畢業典禮致辭中所說:“每個孩子都有夢想,耐心等待,一點點實現。”他建議家長們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延伸孩子的思維,保持好奇心,尊重孩子們的提問,鼓勵孩子關心朋友,分享快樂。
國王學校的“全人教育”的方式旨在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即以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意志等均衡發展和自我實現為目標,培養健全的人格。國王學校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學生知識或謀生的技能,除了學業上的成功,學生還會為他們自己獨特的品質和正直、自信、慷慨的精神而感到驕傲。
中文歌曲表演和英文歌曲表演環節,更是把在場所有人帶到了日常教學的時空,讓大家在欣喜中回味孩子的成長的點滴難忘瞬間,將這一刻定為永恒。
隨后,小小畢業生們堅定沉著地逐一上臺與Geoff校長親切握手,從John園長、楊園長手中接過人生中第一張畢業證書。
楊園長動情地對孩子們發出了期望。她說,“希望孩子們相信學習的力量,在擁有強大體魄的同時擁有堅強的毅力,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向世界發問,與未來對話。星辰大海,向陽生長。”
]]>“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現在學生之間的相互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之外,我們學生還應該關注‘變化’,比如疫情讓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深圳南山國王學校校長Geoff Cocksworth先生的問題引發了在座所有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培養學生“九大軟技能”
經歷了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2020年,教育工作者們更加堅定了這樣的認識 --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應對變化、擁抱變化的底氣。當現代教育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無數的可能性,如何培養創新性人才,使他們成為國際舞臺上的優秀人才,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新課題。
在這一層面上,Geoff Cocksworth校長強調了培養學生“九大軟技能”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創造力、交際能力、以成長的心態積極學習、批判性思維、情商、判斷和決策力、領導力、多元化和文化,以及擁抱變化。他在演講中說,“這是在未來21世紀,我們希望學生需要具備的九大軟技能,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點,國王學校希望培養孩子具備這些能力,也是我們英國校區和深圳校區共同關注的焦點。”
國王學校的教育理念中,將創造力放在了“九大軟技能”之首。“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成為一個學習的機器人,那可能他不適合國王學校。我們更希望培養孩子在創造力方面的發展。這不僅僅體現在藝術學科,也體現在領導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上。”Geoff Cocksworth強調。
互動及社交溝通能力也是國王學校在日常教育中極為看重的。雙語教育環境下,學校鼓勵孩子能夠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教師,用中英雙語進行溝通與交流。并且盡力避免孩子只是在手機背后,或在電腦屏幕前做線上的溝通,而是在真實的校園環境當中,產生更多面對面的交流。
此外,Geoff Cocksworth認為主動學習的能力決定了未來的高度。在被動性的學習模式當中,老師單向輸入、學生被動接受,教育的結果是學生進行背誦、記憶以及傳統的機械化練習。但國王學校倡導主動式學習,學生的課程活動豐富且充滿互動性,他們從真實情景中獲得知識,因此由各自學科領域的專家組成的一流師資團隊,能給學生安全感,讓他們能大膽探索與冒險,勇于犯錯,但卻知道他們身后時刻會有人幫助和支持。
探索教育的核心
“當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在探索教育的時候,這本身也是一種教育的方法。”在演講中,Geoff Cocksworth也向在座人士拋出了問題 -- 在教育過程當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
他解釋說,“首先,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學習以及教育是喚醒創造性表達的過程,我們更多地應該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和喜悅。”國王學校的教育核心是基于創造性、主動性的課堂模式,去發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這個教育之旅當中,結果固然重要,很多中國家長非常關注學習成績,但我個人認為,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體驗感也同樣重要,而我們的老師、家長、學校會給學生提供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比起關注學生學習的課程體系、每天的課業生活是否繁忙,更關鍵的是要找到一所學校,讓對的老師,能夠用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并且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這才是首要的。
“第二,我想說的是永遠不要停止提問,讓孩子們對學習永遠保持好奇心。第三,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一個孩子開始真正思考,思考知識的奧秘、思考其人生的時候,其實他已經開始了這趟美妙的學習之旅。”
有1400年發展歷史的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將首家海外分校設在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正是希望年輕的父母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環境下開拓全球視野,讓千年名校積淀而出的優質教育理念能夠深入更多人的心中,讓更多的學生能從中獲益。
深圳市南山區坎特伯雷國王學校2021-2022年秋季招生啟動
深圳市南山區坎特伯雷國王學校,是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的首家海外分校,英國校區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聞名歐洲的千年名校。深圳校區幼兒園部已于2019年9月正式開放,為2-6歲兒童提供國際化雙語教育。中小學部(面向7-18歲學生)即將開放,形成高質量的K12一貫制教學。2021-2022年秋季招生現已啟動,學位有限,部分年級已產生等待名單,歡迎2-7歲學生家庭垂詢。
]]>像馴鹿一樣有著紅彤彤的鼻子的小朋友在校園里奔跑,高大的圣誕樹滿是孩子們和老師親手掛上的裝飾,他們送出的禮物是一首首活潑歡快的圣誕歌,甚至還有用西班牙語表達的美好祝愿。從前期預熱到共聚慶典,孩子們有收獲、有奉獻,不僅收獲了自己心愛的禮物,也和爸爸媽媽一起送出了別具意義的“禮物”,更在心中埋下了公益的種子。
多元文化融合 讓快樂在成長中綻放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小精靈!圣誕節就要來了!”在教學樓一樓室內活動空間,Pre-K年級的孩子們齊聲唱起充滿童真的歌謠,稚嫩的臉龐掩飾不住對新年禮物的期待和向往;K1-4班輕松悠揚的《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則向在場的全體師生表達發自內心的祝愿。每個孩子都是這場慶典的主角,他們或以班級、或以年級為單位,攜手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的圣誕主題合唱。
在室外,更是滿滿的節日氣息,給馴鹿貼鼻子、圣誕節臉部彩繪、扎氣球、DIY手工刮畫、鐵環游戲、彩虹許愿瓶……校園成了紅與綠裝點的小小世界,孩子們的笑臉畫上了特別的圖案,爸爸媽媽則完全投入在童趣世界中,大家一起讓快樂激情綻放,讓夢想乘風遠航。
為孩子們帶來這一切的“專屬圣誕老人”,其實是國王學校的全體老師和家長們,老師們親自動手,為孩子們創造了校園版的“圣誕集市”。現場,有一只精致的姜餅屋引得所有孩子睜大了眼睛,這是來自K2年級的安老師歷時兩周精心制作的圣誕傳統裝飾甜品。圣誕集市和姜餅屋是圣誕節的傳統元素,外教老師與中國老師聯手,將原汁原味的英式文化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希望通過沉浸式的場景體驗,開啟孩子們對多元文化的認知,真實感受到文化之間的差異和融合。
在老師們的感染下,小朋友的成長也令人驚喜。K3年級Chasen小朋友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為班里所有小伙伴和老師做了賀卡,當第二天大家收到賀卡,每個人心里都樂開了花,班級老師抓拍了這一溫馨的場景反饋給Chasen媽媽,媽媽突然意識到,孩子長大了,并為孩子擁有融洽的校園生活而倍感溫暖。
家庭溫暖參與 點燃孩子心中公益的火苗
在歡聲笑語和禮物之外,每個孩子不僅收獲了喜悅,更在心中燃起了公益的火苗。
活動的間隙,很多家長在一塊公益區域駐足停留,并紛紛拿出手機掃碼。原來這是Captivating International慈善基金會一項關注貧窮女性接受教育的慈善項目,國王學校在舉辦這場活動之前就了解到這一項目,并認為這是對于孩子極具教育意義的事,因此選擇在冬日慶典將它引入校園,凝聚國王社區的力量,幫助遠方的孩子。
這一善舉的顯然得到了各個國王家庭的熱切響應,有的家長們帶著孩子來到公益區域,和他們討論如何幫助同齡人,有的家長慷慨解囊,并探尋更多的愛心渠道。校方認為,這是國王家庭向社會獻出的一份禮物,既是助力社會公益向前一小步,讓這來自遠方的呼喚有了回應;也是將這份愛心傳遞給下一代,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愛的小小種子。
不同語言、不同音符和諧交匯,讓校園氛圍不僅僅在這一天生動鮮活,而是每天都充滿了向上的精神力量。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不僅推動了不同群體間的和諧共處,更促進了社會觀念的進步,深圳國王學校的反復實踐已經證明,將融合教育作為發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切入點極具現實意義。
]]>尊重不同 傳遞互相成就的智慧
作為全球化的國際學校,跨越國界、跨越文化的凝聚力在疫情的阻隔下更顯珍貴。萬里之外,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特意通過視頻向深圳國王學校發來生日祝福。視頻里,小學部Junior King’s的孩子們有著不同的膚色、來自不同的地區,用同樣真誠齊聲道“Happy Foundation Day”和“生日快樂”。
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JuniorKing's小學部一年級的孩子和校長一起,為遠在中國的國王學校深圳校區送上校慶祝福。這些孩子有著不同的膚色,來自不同家庭,他們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分別說著“King's School Shenzhen 生日快樂”和“Happy Foundation Day”。
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Dr.Robert Willis對深圳國王學校表達了祝賀,在視頻信中,他坐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壁爐旁,說道:“祝愿深圳校區未來會越來越好,也很希望不久后能去到深圳和大家一同感受那里的生活氣息,祝賀你們!”
校長Geoff特別提醒大家注意視頻中坎特伯雷大教堂壁爐上的雕塑 -- 狐貍與鶴,來自伊索寓言的經典小故事,蘊含的卻是關心他人、互相成就的大智慧。
“我在一年級聽課時,看到他們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積極思考,相互協作,他們會為了同伴的成功而歡呼,支持任何有需要的人。而這些,都將使我們國王成為一所優秀的學校”校長Geoff在校慶致詞中鼓勵孩子們為他人著想,互相支持,“最重要的是,關心他人,并在成長的道路互相幫助。這對我們學校的發展和每個人的教育都至關重要。”
興趣引導 激發無限創造性潛能
在深圳國王學校校慶典禮現場,孩子們的表現更是讓人驚喜。
一段節奏型音樂表演《A Ram Sam Sam》拉開了孩子們自我展示的序幕,舞臺上,G1年級的孩子們身著純白色套裝,用鈴鼓、鈴鐺、木棒等樂器將平日課堂所學知識輕松還原,并且每個孩子各展所長,節奏感強的擔當動作表演,擅長樂器和演奏的成為節奏的傳遞者。
“從最開始什么都沒有到現在有隊形、有配合度,真的非常欣慰。”音樂老師 Mr Frank說,“為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們用跳房子的游戲來進行練習,有一位節奏感并不強的孩子,也在游戲中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當K3年級的孩子們演唱起《Best Day of My Life》 -- 這是孩子們自主選定的演出曲目,在座老師和家長他們為孩子的成長而感動,更為孩子們表現出的自信和團隊合作而感到自豪。
陪伴和支持孩子們勇敢站上舞臺的老師們,對這一切并不意外。G1-1英文班主任 Mr Booth分享了背后的故事:“這首歌是學生們自主決定的演出曲目,準備演出的過程令我充滿驚喜,他們并不是把它作為一個任務,而是因為興趣去學,因為興趣而享受這個過程”。
壓軸登場的戲劇表演則難度更高,G1的孩子們用純英文臺詞表演國王如何挑選繼承人的故事。戲劇節目對孩子們在語言、表演、合作能力上的綜合素養提出來更高的挑戰,孩子和老師們共同精心準備的服裝和道具、流利的臺詞、投入的表演,讓一出小小的話劇成為了每個人的大舞臺。
從他們尚顯稚嫩卻格外認真表演中,關于“最好的”的哲理讓在場觀眾感悟良多。正如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的校長Peter在視頻中的祝愿:“國王學校的核心在于,我們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提供最豐富的學習機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成就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G1年級學生帶來的戲劇表演《The Best Gift》是這天校慶活動的壓軸好戲,指導老師Mr Booth:"對于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戲劇表演不僅考驗他們的英文發音、詞匯、語法,同時對他們再舞臺上的行為管理能力也有一定要求,他們做的非常好了”。
在這場溫馨感人、充滿成長喜悅的校慶典禮尾聲,則是隆重而溫情的環節 -- 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共同唱起生日歌,為深圳國王學校一歲生日共同祝愿,也為師生攜手共進的難忘經歷而慶祝。
校慶典禮現場,有一面“照片墻”令家長和孩子們流連駐足,圖片和文字記載著學校的歷史,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從英國坎特伯雷駛向中國深圳,載著1400多年歷史積淀的教育文明向新世紀行進。傳承融匯了古今教育精髓的國王學校深圳校區也正如這輛列車一般,攜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們共生共長,風華正茂,共赴國際教育美好未來。
深圳國王學校官網:
https://www.kings-school.com.cn/
從娃娃抓起 藝術體驗激發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是全人類的事業,如何讓幼齡兒童理解環保、通過藝術體驗激發循環利用的熱情,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為此,深圳國王學校從尋找資源、回收生活廢品,“變廢為寶”等主題入手,設置一系列藝術課程,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培養社會責任。
在垃圾分類課上,孩子們與老師團坐在一起,從老師精心編制的故事中,認識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電池、西瓜皮、廢紙,這些隨處可見的物品分別是什么類型的垃圾?老師循循善誘,讓孩子們在討論互動中學習垃圾分類的標志、規則,并且自己動手,以再生原料制作成垃圾分類桶。
深圳國王學校原創的主題藝術課是Recycle系列課程中的一大亮點。主題課程長達五周,每周都有不同的創作主題,選用各種廢舊原料制作手工藝品,難度逐步遞進,從鍛煉孩子的手指精細活動能力,到培養合作意識,啟發創造力,并且進行不同材料、顏色及對應詞匯的教學,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培養審美能力。
參與課堂的學生Annie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我一直非常喜歡畫畫,這次我學會了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涂色來做垃圾桶,老師還告訴我們垃圾分類的方法,這堂課特別有趣” 。
而Cythnia則對循環利用更為興奮,她說:“我覺得特別好玩,原來快遞箱還以做成其它各種東西!”
當“用裝雞蛋的硬紙板制作小動物”走進課堂,孩子們的興趣被瞬間激發了。一個孩子觀察了硬紙板許久,極為專注地投入自己的“創作”,不久,他捧出了極其特別的作品 -- 一只眼睛大大、長毛卷卷的可愛小羊,他高興地告訴老師:“沒想到廢舊的紙板經過自己的雙手,能夠變得這么有趣!”
另一個孩子的“大作”是一頭鯨魚,不起眼的硬紙殼在童真的創意下竟然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甚至有的學生沉浸在藝術創作中,遲遲不愿下課。
藝術家加入 賦能教師團隊
設計這套主題藝術課程的Maria老師,是一位十足的藝術家,早年受到父親與祖母的影響,Maria擅長在作品里運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她的藝術作品曾在葡萄牙、英國、墨西哥、中國等多地參展;從教15年間曾教授過不同國家的學生,也曾應邀前往墨西哥大使館做藝術老師,2020年8月正式加入深圳國王學校,開啟一段新旅程的同時,也為深圳國王學校的孩子們打開了藝術實踐的天地。
此次Maria針對環保回收教學主題,設計了完整細致的教學內容安排,而課程設計的靈感來自于多名藝術大師作品。
比如,第一周花朵作品的靈感來源于俄羅斯藝術家Wassily Kandinsky(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作品Squares with concentric circles,“顏色直接影響靈魂。顏色是琴鍵,眼睛是音錘,靈魂是彈奏著許多琴弦的鋼琴”,這位藝術家在他所著的《論藝術的精神》中提到。
而第四周進階課程 -- 人物雕像的靈感來源于瑞士藝術家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作品。出自Giacomett之手的雕塑細長如刀鋒,充滿著詩性,是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一大標志。
“我做的怎么樣?”
“你猜猜我做的是什么?”
孩子們在藝術課上表現出了格外濃厚的興趣。“每個小朋友都很有想法,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甚至知道自己要怎么做,還會主動與我互動。”Maria老師滿意地表示。
從名作中汲取靈感進行手工創作,既讓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接受了藝術鑒賞的熏陶,同時也對環保、再生材料的應用樹立認知,這正是深圳國王學校“讓孩子們能通過與老師、同學以及環境的積極互動獲得成長,形成自己獨特、正直、自信的品質”教育理念的現實樣本。
深圳國王學校的教學亮點之一在于創新融合的課程,緊扣時事熱點開展主題課堂,并將之與藝術嫁接,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與學校的教學理念一脈相承。孩子們不僅從中汲取知識,獲得發展,也能夠更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生活,并且在萌芽階段培養環保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在未來,這顆環保的種子將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了解更多深圳市南山區坎特伯雷國王學校信息,請關注:
學校官網:https://www.kings-scho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