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規劃,賦能城市發展
西湖大學站TOD綜合開發城市設計項目,以在城市規劃方面的杰出表現榮獲2022年香港規劃師學會大獎優異獎。該項目中,奧雅納通過創新性城市及韌性規劃策略及設計,以地鐵站為催化劑,整合科研、產業園和生態環境,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同時,建立了未來校園與交通之間的連結,打造出公園站城TOD一體化開發的新范式。
品質工程,打造城市地標
大疆天空之城榮獲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全球獎2023年度最佳高層建筑特別表彰獎,以表彰項目在推動高層建筑和城市環境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奧雅納多專業團隊創新性解決了非對稱懸掛結構的垂直度設計、結構體系的安全論證、大跨度無柱空間的機電設計等一系列項目難點,并在舒適度和品質設計、施工方案研究上開展細致工作,助力大疆天空之城成為享譽業界的城市地標,亦為周邊社區和深圳的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平安財險大廈亦榮獲系統工程獎。從設計、投標到施工階段,奧雅納為該項目提供機電、聲學及LEED金級認證顧問服務。
創新性設計,成就技術典范
天目里項目榮獲2023國際照明設計獎 LIT 環境照明類大獎。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術館榮獲文化建筑照明設計大獎和室內照明類大獎。奧雅納與倫佐?皮亞諾建筑工作室(RPBW)及大象設計緊密合作,全程參與天目里(OōEli)這項大型城市生活文化綜合體歷時七年的高標準設計與施工。奧雅納運用具有創造力和創新性的照明設計,實現了室內自然采光與照明藝術的協調和平衡,室外更呈現了"暗光"照明環境和基建照明手法相結合的典范,營造出舒適且極具吸引力的城市光環境。
奧雅納深耕中國市場40余年,不斷探索創新技術和方法,推進城市發展。從標志性建筑、城市規劃設計及相關韌性研究,到大型基礎設施等建筑環境的各個領域,奧雅納提供全方位的設計、工程、規劃和咨詢服務,以實力引領行業變革。
]]>開啟戰略合作 創新低碳技術
當今碳和環境問題主要來自于建筑領域。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奧雅納與業內領先的綜合級檢測機構國檢上海達成戰略合作共識。
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就隱含碳、循環建筑等可持續發展方向的課題開展技術研究合作,共同推進低碳、節能減排等領域相關標準的制定以及可持續綠色認證服務的落實。
國檢上海總經理孔戈表示,"本次框架協議的簽署,為我們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經過雙方的共同推廣和低碳技術創新,將會有效提升項目在綠色低碳、安全韌性、智慧環保等領域的能力等級,為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專業力量。"
聚焦氣候行動 推進循環經濟
COP28即將于本月底在迪拜舉行,延續并深化"共同落實"主題,探尋多邊合作機遇,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奧雅納以"邁向氣候轉型"為主題,在香港、馬尼拉、東京和上海等亞洲城市相繼舉辦了系列預熱活動。
上海"邁向循環經濟"研討會上,奧雅納邀請多位來自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吉寶、材見等機構企業的專家及行業領袖,圍繞氣候合作、綜合水資源管理、綠色建筑及循環經濟等熱點話題,就技術標準、可持續資產管理等議題展開分享,共話循環型建筑的綠色發展路徑。
奧雅納董事、全球循環經濟服務負責人Martin Pauli表示,"循環經濟模式將增強建筑領域各環節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抵御和應對能力。奧雅納和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合作推出了全球循環建筑工具包,從設計、建造和運營的方式上,優化建筑和資產的長期價值,幫助設計師、投資者和合作伙伴應對可持續發展法規,限制潛在風險,創造更多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奧雅納董事、中國內地負責人張志強表示,"綠色技術創新及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的方向。奧雅納致力于通過提供切實可行的減碳策略和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幫助不同領域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推動脫碳進程。"
]]>備忘錄由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總經理助理、水務環境院院長蔣明與奧雅納董事、中國內地負責人張志強代表雙方簽署,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總工程師(環境)唐建國與奧雅納院士及董事、全球水業務負責人馬克·弗蘭徹(Mark Fletcher)共同見證了簽署儀式。
奧雅納是全球性工程咨詢企業,憑借前瞻的國際視野與豐富的本地經驗,我們融匯跨學科專業知識,利用氣候數據及模型、水文及水力學模型等工具,為城市提供韌性解決方案,以減緩氣候變化對城市基礎設施、建筑資產等領域的影響,提升城市整體、市政工程和私有資產的抗風險能力,助力構建一個更具氣候韌性和適應性的城市環境。
上海城建設計集團作為業界領先的綜合性設計咨詢研究單位,引領中國新型智慧城鎮的設計和建設。此前其與奧雅納在多個項目展開深度合作,包括上海市中心城雨水排水規劃、上海竹園污水廠四期工程以及重慶市梁灘河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等。
奧雅納董事、中國內地負責人張志強表示,"此次備忘錄的簽署為奧雅納與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在國內外市場加強業務協同、共同探索市場機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雙方將通過全方位深度合作,提升在科研創新與低碳韌性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攜手共創可持續未來。"
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總經理助理、水務環境院院長蔣明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與奧雅納繼續深化合作,這次備忘錄的簽署凸顯了雙方在共同探索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與韌性建設問題的決心,也為未來更多的業務協同、合作研發、人才培養提供了合作框架。相信雙方將結合各自的優勢,致力于共同探索上海及其他大城市設計與實踐韌性系統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與建設管理的問題,面向未來,與城市一起永續發展。"
]]>北京2023年2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奧雅納聯合北京構力科技在北京舉辦"結構智能輔助設計軟件PKPM-AID發布會",分享結構智能輔助設計軟件PKPM-AID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效果。
本次發布會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同仁代表們,通過線上及線下結合形式,共同見證了PKPM-AID軟件的正式亮相。
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在建筑工程行業的應用,城市建造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極大提高。然而,當前建筑結構設計中仍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痛點,制約著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奧雅納與構力科技合作,依托PKPM軟件平臺,結合奧雅納20年來不斷改進和發展,且經過幾百個工程檢驗的成熟高效的結構智能化算法,共同研發出結構智能輔助設計軟件PKPM-AID。
PKPM-AID具備高效模型管理、智能截面優選、整體指標控制等特點,簡單易用,算法高效,可精細化控制優化效果。同時可智能確定及調整方向,自動迭代計算搜索最優截面,讓更高效的"算法調試"代替"人工試錯",高效完成構件截面優選以及整體計算指標的控制,大幅度提高設計效率和設計質量,推動建筑結構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
會上,行業專家們對PKPM-AID軟件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效果給予了分享和肯定。PKPM-AID軟件貼合實際工程需要,可在框架、框剪、復雜結構和地庫等不同項目中使用,針對不同結構體系進行截面優選和整體指標控制,提質增效明顯。其中更以高層現澆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為例,從智能設計前后的整體指標、鋼筋和混凝土含量、構件截面、裝配率等角度進行對比,現場詳細展現了PKPM-AID優化程序的使用效果。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恩成從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著手分析,分享了構力科技順應時代潮流和市場需求,在結構軟件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的持續探索,以及在數字化關鍵技術方面的自主攻關成果。
奧雅納院士、董事,北京辦公室負責人劉鵬,現場帶來關于PKPM-AID結構設計軟件走向智能化的報告,從算法設計、規則確定、設計變量及優化算法分類等角度,詳細分享了智能化算法的內核,結合實際工程,從優化算例角度展現智能優化設計軟件的先進性,展望未來的人機分工方式。
]]>北京2023年2月17日 /美通社/ -- 日前,奧雅納和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宣布全新合作計劃,以激發更多創新氣候行動與實踐,進一步推動全球城市減排,提高氣候韌性。
奧雅納作為全球知名的城市咨詢及工程顧問企業,橫跨建造環境的各個領域和不同行業,以一體化設計理念,致力于推進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簡稱C40),是以城市為主體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目前成員覆蓋了全球近百座大城市、約7.5億人口,專注于推動全球城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
未來三年,奧雅納將每年投資30萬美元,支持C40推動全球城市的韌性建設和脫碳轉型,提供研究、行動倡議和技術支持等多方面協助,與C40在綠色航運走廊、綠色繁榮社區及氣候韌性等領域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奧雅納的設計師、工程師及各領域的專家、顧問將積極參與其中,提供專業建議和創新解決方案,以幫助C40城市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減少碳排放、提高氣候韌性,同時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福祉。
奧雅納集團主席Alan Belfield表示,"未來十年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城市處于氣候行動的最前沿,飽受氣候變化影響,同時也擁有采取大膽創新行動的天然驅動力和執行力。我們致力與C40合作,以專業所長助力城市采取廣泛行動,推動實現氣候愿景,激發更多的創新實踐"。
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執行董事Mark Watts表示,"近年來,城市氣候行動應對多重挑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城市間的緊密合作促使氣候行動得以更快、更有效地展開。例如,北京和哥本哈根就減少區域供熱能耗開展深入技術交流,東京和吉隆坡開展促進建筑行業脫碳的合作。我們需要繼續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才能真正將實現2030年排放量減半,控制全球升溫在1.5°C之內推上正軌。我們非常高興能與奧雅納在過去十年合作的基礎上,繼續攜手前行,共同推動全球城市氣候議程"。
過去的十多年中,奧雅納與C40合作開展氣候變化基礎研究合作,并發布一系列研究報告,幫助城市評估、管理和規劃氣候行動,助力城市領導人推進氣候議程。
- 編制《綠色繁榮社區》全球指南,為城市和國家政府、私營部門開發商、居民和社區提供建設凈零排放和以人為本社區的框架和路徑,展望城市的低碳未來。
- 奧雅納聯合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為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策劃全球城市氣候行動主題展覽,匯集全球11個C40城市最具影響力的氣候行動倡議和實踐,向全球各地公眾展示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系列氣候計劃和目標的關鍵作用。
- 作為中國首個C40正氣候項目,全球第19個正氣候項目,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項目利用老工業園區工業遺跡特點,整合可持續利用資源,達到減低碳排放的目標。奧雅納作為該項目的工程顧問,將多種可持續發展戰略整合為一體,其中涵蓋能源、水資源、廢棄物處理、低碳等,成功為舊廠換新顏。
面對氣候變化的持續挑戰,奧雅納將一如既往地與C40等合作伙伴攜手同行,以創新技術和理念助力全球城市氣候行動,共創安全低碳、可持續、具韌性的未來。
]]>北京2022年12月1日 /美通社/ --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平臺發布
近期,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于埃及圓滿舉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作為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工程及規劃咨詢企業,奧雅納于峰會上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國際數據平臺"—— Zero。基于該數據平臺,奧雅納收集并分析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促進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高級別倡導者2030年建筑環境突破性目標 —— 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筑實現運營凈零,隱含碳排放減少至少40%。
Zero數據平臺涵蓋奧雅納參與的近1000個項目的碳排放數據,項目橫跨全球五大洲的30個國家,致力于攜手全球房地產、建筑和設計領域的更多參與者,共同建立具有可比性、公開透明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數據集平臺,加速推進建筑行業的大規模深度脫碳。
構建亞洲氣候韌性
在COP27大會召開前夕,奧雅納在多個亞洲城市主辦了"邁向韌性"主題系列活動。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專家及業界思想領袖聚焦洪水管理、包容性設計、參與式低碳設計和可持續交通策略等議題,分享見解與經驗,共同探討建立氣候韌性的解決方案。
城市正處于氣候行動的最前沿,如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挑戰和機遇并存。奧雅納倡導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打造具韌性的生態系統,融合水敏感城市設計、綜合防洪規劃和基礎設施規劃等,保護并加強生物多樣性,提升城市的恢復力,改善市民的健康和福祉。
日益繁忙的交通系統是城市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奧雅納通過運用創新性的數字工具及"出行即服務(MaaS)"理念,將促進更多人選擇諸如軌道交通、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為城市培育可持續的交通戰略。
隨著亞洲經濟的發展,鄉村地區的電力需求及城市能源需求均加速增長。各地須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及發展可再生能源。奧雅納的能源韌性框架綜合考慮一系列技術及非技術因素,為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最佳能源韌性方案提供了范例,幫助各地應對機遇和挑戰。
國際經驗助力中國城市韌性建設
近年來,奧雅納積極參與國內城市韌性研究、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與政府機構、企業和學術機構等展開廣泛合作和研究,提供切實可行的策略來應對氣候變化在不同領域的挑戰,將國際經驗帶入北京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上海市中心可持續雨水排水規劃和長三角城市群氣候災害與基礎設施風險評估工具等項目中,助力中國城市構建氣候韌性。
]]>大疆天空之城,由福斯特建筑事務所設計,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24萬平方米。建有東、西兩棟超高層塔樓,樓高分別為213米和195米。"漂浮"的建筑形態與大疆無人機的產品概念完美契合,營造出富于科技創新精神的"未來世界"。
解構 | 懸浮的天空之城
建筑僅核心筒落地,辦公及研發空間"附著"于核心筒之上,形成不對稱懸掛體。設計團隊為項目建立了帶懸掛層的支撐框架筒結構體系,構建基于強壯核心筒的傳力邏輯,通過模型計算分析,確保傳力過程和結構變形安全可控。奧雅納采用多道防線的支撐+框架結構體系,為核心筒結構增加"支撐",提高其承壓和抗側力能力,實現框架和支撐系統共同工作的抗震多道防線設計。
每個懸掛體頂部設有4層高大桁架"懸掛盒子",使大樓的部分豎向力通過吊柱往上傳遞給懸掛層的箱體,再通過懸掛箱體的桁架傳遞給落地的核心筒,幫助辦公區塊安全地"附著"在核心筒上。設計團隊采用"主要傳力桁架"+"次要空間鋼架"的方式進行結構布置。4層高的"懸掛盒子"被打造成室內無人機試飛空間,為大疆提供量身定制的測試環境。作為重要的傳力區域,"懸掛盒子"外露的V形鋼結構桁架勾勒出別具一格的建筑語言,實現力與美的共融。
拉索橋·又輕又穩
一架長90米的連橋飛架百米高空,連通東、西塔樓。項目選用拉索橋形式,突出連橋輕盈的建筑效果。奧雅納對連橋進行CFD仿真分析和風工程的專項設計,做到又"輕"又"穩"。考慮到人們行走于高空連橋時對振動的敏感性,設計在滿足規范對于室外天橋的人行振動舒適度標準的基礎上,進行TMD減振配置,提升通行舒適度。
外露結構·防腐防火
奧雅納詳細區分室內和室外構件,采用與環境相適應的防腐保護系統,并且依據耐候性要求對底漆、面漆和整個防腐涂料系統進行了嚴格要求。對結構防火保護進行了創新方案設計,采用先進的室外火災模型。通過綜合考慮構件尺寸、受力形式、防火保護層設置等多種因素,滿足結構外觀效果和氣候耐久性要求,也便于后期保養維護。
舒適靈活 | 面向未來的辦公空間
大疆天空之城創新性的結構設計最大限度減少了內部空間立柱,營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跨度無柱辦公及研發空間。同時,奧雅納利用3D數字技術輔助設計,高度整合大樓機電系統,實現高效與美觀。
高性能的幕墻設計
大堂采用全超白高通透的SGP夾膠玻璃,融合采光頂與立面不銹鋼框架一體化設計,與核心筒區域的豎向不銹鋼線條相得益彰,凸顯建筑的未來感與科技風。辦公區域采用低輻射、高透光的超白Low-E鍍膜玻璃,實現高效節能的舒適辦公環境。在無人機試飛區,采用耐撞擊性、透光性及隔音性更優的幕墻玻璃,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研發空間。幕墻團隊通過特殊技術處理,巧妙呈現"雨幕原理",使得懸掛體防水性能得以連續。
高效節能的垂直交通
項目創新地采用了智能雙子電梯系統,提升核心筒的效率和有效建筑使用面積,在炫酷的造型內,典型辦公層得房率達70%以上。奧雅納通過人流仿真模擬,分析不同高峰期的電梯使用效果,推薦最佳人流組織策略。在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時,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減少非高峰期電梯能耗。
善用自然通風和采光
大樓所有辦公、研發區域均設置于懸挑箱體的外區。奧雅納充分研究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利用建筑物理分析方法優化體量布局,結合機電系統和幕墻設計,提升功能區域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效率,在塑造建筑美學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降低能耗需求。
節能低碳 | 賦能可持續社區
此外,項目采用先進而高效的設備系統及運營策略,通過冰蓄冷、高效水泵變頻+智能控制、低流速+低局阻的水管和風管、高效率LED燈具、電梯能量再生技術及分區分項電量獨立監測和計量等節能措施,令大樓在具備很好使用品質的同時降低碳排。
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建筑,除了要解決建筑本身的工程和使用問題,也須積極回應其與環境和社區的關系,使建筑融入周邊環境。奧雅納將室外機電設備整合進核心筒內,通過技術和仿真研究確保整合設計后的設備運行效率,實現對地面影響最小化,釋放更加宜人、友好的公共空間。
大疆天空之城描繪出充滿想象力的未來辦公場所,將匯聚并驅動企業的創造力量,成為無人機領航者大疆的創新核心。作為大疆在無人機應用前沿的合作伙伴,奧雅納與業主、建筑師及其他伙伴團隊緊密合作,用創新理念、前沿技術和工匠精神,助力打造大灣區新地標。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是經教育部批準,由廣州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籌備設立的高等學府。逾1.1平方公里的校園內設施齊全,包括教研空間、體育設施、宿舍、24小時開放圖書館,以及能源和數據中心等。
未來校園兼具可持續、韌性、智慧
奧雅納從工程層面為零碳校園運營提供解決方案,主要功能區結合一系列機電設計及被動和主動可持續設計,實現校園運營節能減碳,并有效降低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其中,針對實驗室空調通風能耗大的特點,采用了具有熱回收功能的高效空調系統、依據日光及人員情況智能控制的照明系統及過渡季新風系統。校園的"能源中心"提供了區域供冷系統以及園區集中熱水系統,通過對園區數據中心產生的熱量和空調冷凝水進行回收利用,為校園提供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為應對地區洪澇風險,助力校園實現"海綿城市"韌性理念,奧雅納全方位結合景觀和水系設計,以垂直設計方法促進洪澇適應性,提升本地生態系統多樣性。同時通過環繞校園的三條河道打造水循環回收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來水的需求,并推動污水再利用研究計劃。
奧雅納設計的信息和通訊技術基礎設施為校園綜合數據平臺搭建提供助力。平臺通過一系列智慧校園應用(如第六代無線網絡、物聯網應用程序、智能教室和智能建筑運營等),收集和整合來自校園及各相關方的數據和信息,實現互連互通、資源共享的綜合管理和使用,從而促進校園運營,并助力達成校園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此外,校園被設想為一個"生活實驗室",結合未來擴展與持續升級的需求開發,能夠更好地與未來前沿科技融合。
因地制宜 量身定制基礎設計方案
校園內建筑物的高度和平面形狀復雜多變,且部分高層建筑應空間功能需求不設地下室。如何在特殊地質條件下滿足設計需求,為基礎設計帶來挑戰。此外,部分實驗室對微振動的限制條件,也對基礎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項目啟動以來,奧雅納巖土技術專家,為地基處理的功能和技術要求提供了專業建議。深入研究并提供了不同工況下的解決方案,使最終的基礎設計完全滿足了校園的復雜功能和重要施工節點的需求。
一體化設計筑就靈活多樣與彈性高效校園
校園內建筑物除了實現豐富功能,也充分考慮未來不斷增長的使用需求。奧雅納以一體化的結構與機電方案,為項目未來需求改造,提供兼具靈活組合與彈性高效的設計。例如,校園的弧形大廳設計了一個大夾層區域,在不需要結構加固的情況下,可通過少量的改造,實現雙層高度空間。在校園中央區,機電系統通過配置實驗用純水系統、氮氣及壓縮空氣系統、實驗廢水廢氣處理、首層實驗室排水溝預留等,為實驗室未來功能改造提供前置方案,以實現彈性設計。
此外,校園內幕墻類型與內部空間用途密切相關,工程師遵循熱工性能、建材可持續性、結構性能、可施工性和當地設計規范等一系列核心原則,根據不同建筑功能及工況設計對應方案,用幕墻語言充分表達出建筑的設計意圖,并滿足了經濟成本及設計、施工的可行性需求。
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校園里,一系列綠色、智慧和韌性的設計極具示范性,將為學生和教職員工提供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新校區的設計描繪出未來校園的嶄新面貌,并將為下一代的高校設施樹立創新標準。
]]>其中,在內地/海外項目組別中,蘇州灣文化中心脫穎而出,問鼎最高榮譽 -- 卓越結構大獎,拉薩貢嘎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天安千樹同獲卓越結構嘉許獎。
蘇州灣文化中心,蘇州市
這座大型開發項目擁有兩座標志性建筑群 -- 蘇州大劇院和吳江博覽中心,由"雙飄帶"結構相連。奧雅納自2014年參與項目,與普利茲克獎得主、建筑大師包贊巴克合作,提供結構和幕墻一體設計,打造了這座蘇州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新文化地標。
項目擁有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高位飄帶(100米)和國內最長的低位飄帶(超過370米)。奧雅納進行了嚴格的計算分析,并使用先進的數字工具來實現這種復雜的結構。通過創新的解決方案,確保結構彈性,同時滿足這個世界級演藝場館的藝術、技術和運營需求。
拉薩貢嘎國際機場T3航站樓,拉薩市
貢嘎機場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高原機場。奧雅納提供結構及機電全過程工程設計,憑借豐富的國際項目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成功應對復雜多變的氣象及地質條件,為高原機場保駕護航,實現項目的超高品質追求。
天安千樹,上海市
由著名英國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設計,奧雅納提供結構方案和初步設計咨詢及施工圖階段審查服務。約1,000根清水混凝土"花盆柱"拔地而起,從地面一直延伸至建筑頂端。天安千樹通過新型拓撲結構,打造獨特的建筑風貌,營造多元生活空間。
此外,奧雅納參與的M+視覺文化博物館亦獲得卓越結構大獎(香港非住宅項目組別)。日出康城第七期及超強臺風激勵下摩天大樓動力參數的實測與驗證,分獲香港住宅項目和研發及應用嘉許獎。
M+視覺文化博物館,香港
項目坐落于西九文化區,是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大樓由世界知名的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合泰福畢建筑設計咨詢(TFP Farrells)和奧雅納共同設計,打造全球文化建筑新地標。
建筑位于港鐵機場快線和東涌線鐵路隧道的正上方,隧道在地面以下僅1.5米。除了按照香港交通和建筑當局規定的嚴格限制來控制隧道運營外,奧雅納還設計了五個巨型桁架,以防止M+結構對隧道負載。奧雅納的解決方案還幫助創建了博物館的地下展區 -- "潛空間"。
日出康城第七期,香港
日出康城第七期鄰近港鐵康城站,項目將港鐵設施、周邊樓宇、擬建住宅及購物中心有機連接,打造出便利的社區中心。奧雅納提供結構、土木及巖土工程設計服務,克服一系列項目及場地限制條件,助力打造出大體量、高品質的地鐵上蓋開發項目。
超強臺風激勵下摩天大樓動力參數的實測與驗證
研究提供了不規則大樓在極端風下響應與模態參數的寶貴信息。通過巧妙關聯風速輸入與加速度輸出,有效地消除了拍效應,避免阻尼高估。同時,研究揭示了頻率與阻尼的振幅相關性現象,并提供了實測數據與風洞試驗結果的深入對比。
卓越結構大獎由香港工程師學會主辦,旨在通過建筑物或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建造以及研究和應用,促進結構工程的卓越表現。
]]>奧雅納選擇7個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開展調研--奧克蘭、倫敦、孟買、內羅畢、紐約、上海和新加坡,使用自主研發的數字工具Terrain,應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評估藍綠基礎設施(如樹木、湖泊)對比灰色基礎設施(如建筑物等)的數量。調研基于詳細的衛星圖像,以每個城市核心區約150平方公里為樣本,輔以土壤類型及植被分析,評估極端暴雨條件下調研區域吸收降水的能力。
奧雅納全球水業務負責人Mark Fletcher:"面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挑戰,城市不應與自然相沖突,繼續成為‘水泥叢林'。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自然資產 -- 草原、森林、湖泊等,這些資產跟其他重要資源一樣,需要被量化、評估和利用。我們的研究,旨在展示如何通過數字工具來快速建立城市對其自然資產的了解和運用,加強與自然的協作,從而產生最大的城市韌性。"
調研結果顯示,上海采樣區域的"海綿化程度"為28%, 在此次調研中程度居中。調研采樣區域包括黃埔江以西(楊浦、虹口、黃浦、徐匯、閔行、普陀、靜安、長寧等區)及浦東新區在內的150平方公里,大部分藍綠基礎設施來自于城市公園,且多分布于黃浦江以東,而黃浦江以西則更多被城市設施覆蓋,主要由高層建筑及中密度住宅構成。此次評估表明,采樣區域當前的綠色基礎設施或不具備足夠的整合能力應對暴雨降水。
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讓人們注意到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力量,建設并加強自然基礎設施,這是城市雨水管理和應對極端高溫、干旱等氣候變化的關鍵。除了雨水管理和洪水緩解,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熱島效應"等,對于幫助城市和國家實現凈零目標亦至關重要。
奧雅納全球數字化服務負責人Will Cavendish:"城市需要迅速學會如何部署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這比傳統的灰色基礎設施建設給城市繁榮發展帶來更長遠的助益,并對碳減排做出積極貢獻。值得慶幸的是,強大的新型數字工具可以幫助城市管理者快速、有效地完成這一轉變。我們希望各城市能利用這些工具來推動更明智、更快速的決策,從而增強基于自然基礎設施的積極影響。"
]]>奧雅納董事、華北大區負責人鄭裕龍致辭時表示:“通過本次論壇,奧雅納欲匯聚行業力量,與業內樓宇運營專家們一道,圍繞辦公空間設計、數字化賦能、健康環保理念等維度,探討未來空間發展趨勢以及靈活辦公需求與解決方案。”
奧雅納創研院前瞻研究顧問謝丹發表主題演講:“健康和福祉、靈活性和可持續性一直是辦公空間的主要發展趨勢。新冠疫情凸顯了這些屬性的重要性,企業韌性面臨嚴峻挑戰,帶來了高度的不確定性和產生巨大變革的可能。遠程辦公成為新常態,人們重新認識到更好、更全面的工作生活平衡對身心健康的益處。后疫情時代,辦公空間將越來越注重個人的選擇,服務于多元的新用途。”
奧雅納副總工程師金欣從工程設計角度解析道:“辦公空間的特性隨著科技的發展正在被重新定義,從以往的單一功能,固定物理空間,正在逐步轉變為一個更具流動性的實體,并且能夠按需擴展和收縮。環境危機、城市化、自動化和人口老齡化,不僅重新定義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重新定義了我們設計、建造和管理我們周圍世界的思路和方法。”
福斯特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鄧珮韻及弘毅資本、弘源資產設計總監陳爾姜,亦發表主題演講,從辦公空間一體化設計及辦公形態的多樣性等角度,展望未來辦公空間趨勢。
活動最后,中國建筑運營管理研究院院長劉永主持圓桌討論,與奧雅納董事劉鵬、嘉里中心總經理盧書成、58集團行政副總裁陳惠聰、戴德梁行研究部主管魏東以及Steelcase北京地區銷售總監劉茜,圍繞未來辦公租戶需求、業主創新解決方案、智慧辦公與專業服務等話題,展開交流分享。
奧雅納融合工程技術與咨詢服務,持續打造智慧、綠色且更具韌性的城市與建筑。COMIN中國致力于商務樓宇新增/存量的租戶滿意度提升、品牌營銷推廣、行業指導標準等,促進中國整體商務資產保值增值。此次研討會旨在匯聚行業力量,通過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不斷推進并引領辦公環境的可持續、智能化轉型與韌性未來。
]]>備忘錄由中鐵國際副總經理方曉乾和奧雅納全球軌道交通業務總監周大滄代表雙方簽署,中鐵國際董事長畢彥春與奧雅納集團首席運營官Paul Coughlan、東亞區主席郭家耀共同見證了簽署儀式。
中鐵國際是中國中鐵開發海外業務及實施海外基礎設施項目的國際旗艦公司,目前負責全球99個國家及地區的項目開發。中鐵國際董事長畢彥春對此表示:“今天中鐵國際集團與奧雅納公司全球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的互利合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雙方的合作是全球范圍的,我相信在雙方的互相支持與合作下,彼此都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中鐵國際集團將一如既往發揮自身優勢,做奧雅納在全球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奧雅納長期支持中國中鐵開發英國鐵路市場,積極追蹤、參與相關鐵路投標項目,并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在備忘錄的支持下,雙方會進一步在具體項目層面展開合作。奧雅納東亞區主席郭家耀表示“此次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奧雅納和中國中鐵之間的緊密合作將從英國市場進一步擴展到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奧雅納將運用全球經驗和網絡,全面支持中國中鐵的海外業務發展。”
近年來,中國中鐵在激烈的國際競標中屢次斬獲優質項目。奧雅納也已支持中國中鐵贏得新加坡地鐵裕廊區域線其中一個標段合同。
奧雅納致力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優項目,與合作伙伴一起開拓海外投資及發展商機。從頂尖商業地產到大型基礎設施,我們的跨專業精英團隊憑借全球資源與經驗,助力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落地及深入發展。隨著中國中鐵的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入,雙方將會以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創造更多標志性的成功案例。
]]>
論壇聚焦“挑戰空中連接·重塑垂直城市 -- 高層建筑空中連橋結構多樣性挑戰與解決方案”,匯聚了國內建筑結構設計領域頂尖大師及專家學者,由汪大綏大師、王亞勇大師、肖從真大師及周建龍大師領銜的近20位專家分享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空中連體結構獨特的技術魅力,亦探討在抗震、抗風、抗火設計施工以及材料性能等方面最新的實踐和成果。
奧雅納東亞區主席郭家耀為大會致開幕詞。他強調,當今世界面臨多重挑戰,高層建筑向更高、更強探索拓展的同時,亦應關注綠色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奧雅納作為城市咨詢及建筑工程行業的一員,愿與眾多專家攜手營建更具韌性的城市及建筑,一起塑造更美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會上,奧雅納董事、華中大區建筑業務負責人張志強與凱德集團(中國)建筑管理支持中心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總監王雋同臺發表精彩演講。他們重點介紹了重慶來福士超大型綜合體項目的多維度復合設計過程和工程創新。通過多維度的規劃和設計,在多層面上滿足交通流通和各商業功能需求。同時,考慮多種類型的荷載、抗風設計,采用了新型的抗震、耗能設計,具有多重抵御風險的能力。針對復雜的結構體系,采用現代數字分析技術和試驗方法進行輔助,可以高效快速地進行設計。
奧雅納副董事總工程師朱立剛對比介紹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skypark與重慶來福士水晶連廊這兩個地標級連體項目不同結構設計方案的挑戰與技術亮點,重點回顧了重慶來福士水晶連廊結構的設計思考,亦對部分空中連體多樣性進行總結。在報告中他闡述了空中連體對建筑維度的拓展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空中連體多樣性給結構設計帶來挑戰和機遇。
近十位大師專家就空中連體結構的挑戰以及建筑防火防災能力、結構耐久性等話題展開精彩的圓桌討論。圓桌討論中,奧雅納董事何偉明表示:“應對挑戰的方法,即基于過往經驗,輔以創新思維,保持積極心態及工作熱忱,方能變被動為主動。積累廣闊學識作為基礎,通過應對挑戰不斷學習、更新,深化經驗,追求卓越。”
本屆論壇吸引超百名地產開發商、結構設計、施工以及材料領域專業人士齊聚山城重慶,深入交流成功技術經驗、研討碰撞促進行業創新。
“點亮鄉村公共空間”公益項目,通過社企聯合,從為鄉村捐建太陽能路燈著手,旨在點亮夜間文化活動空間,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從而打造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奧雅納此次為巫山縣雙龍鎮20個村捐建150盞太陽能路燈。奧雅納副董事、重慶辦公室負責人陳偉倫表示:“作為全球頂尖的城市咨詢與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將與雙龍鎮人民政府建立伙伴關系,以此次捐助作為起點,繼續為公共空間設計規劃等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技術支持、貢獻企業專長。”
奧雅納成立70余年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項目。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堅定支持者,奧雅納與眾多慈善機構開展合作,每年將利潤的一部分用于社會責任計劃。該計劃既涵蓋對慈善事業的直接捐助,也協助員工通過無償技術支持參與社區建設,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回饋社會。從助學支教到災區重建;從為貧困地區興建村校到架橋修路;從支持飲水安全到援建清潔能源;從節能惜食到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每年奧雅納在世界各地開展百余個公益項目,充分發揮專業之所能,積極回應弱勢群體及欠發達地區所需,解決能源短缺或災害地區援建等訴求。
光亮,代表著希望。“點亮鄉村公共空間”公益項目預計將陸續在重慶14個區縣的18個貧困鄉鎮超過150個村組展開,目標惠及近百萬鄉村群眾,為他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點亮希望之光,加快鄉村建設與振興,改善人居環境,共創美麗鄉村。
奧雅納董事、城市創新中心總經理張祺分享如何通過城市有機更新激活城市的活力和韌性。他強調,規劃和建設韌性城市應該充分考慮到城市更新環境的系統性、協調性、自然性和包容性,而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更新。通過土地的混合利用、功能高度混合、建筑內外功能的融合、居住多維、制度多元等措施激發城市的活力和韌性,讓城市變得宜居。
奧雅納副總工程師、水環境業務負責人趙志勇發表《以水而定的韌性城市設計及中國實踐》主題演講。他表示:以水而定應從水循環的視角統籌考慮水資源、水生態安全和水環境,從系統的視角出發尋找更加韌性水的方案,應尊重自然水文,借助自然的力量來治水,以自然為基共生設計,從環境容量轉成向生態產出,助力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奧雅納董事及院士、北京辦公室負責人劉鵬在圓桌討論環節表示,結合城市韌性理論,奧雅納參與了國際和國內建筑抗震韌性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從建筑空間營造的角度,建筑韌性體現在確保人在建筑里的各種活動的安全性和連續性,從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提供功能靈活性和應對不確定性的穩健機制,發揮建筑對城市韌性的貢獻。
論壇中,國內外城市與環境專家紛紛發表精彩演講,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呂斌從城鄉聯動角度,介紹了面向實現碳中和的都市圈生態建設路徑。WCCO國際聯盟專家張建庭分享了杭州新西湖修復中重建良好生態的經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分享了湖泊富營養化問題及解決方案。結合全球國內外城市與設計的專家智囊,奧雅納擁有豐富的韌性城市理論和全球領先的實踐經驗,奧雅納計劃于近期正式發布《城市韌性白皮書》,為城市帶來最具韌性的解決方案。
簽約儀式在廣州市南沙檔案信息規劃展覽中心舉行,廣州市南沙區簽約代表為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吳超副主任,奧雅納簽約代表為奧雅納董事、中國區城市與咨詢業務負責人馬暉。出席簽約儀式的還包括南沙區人民政府相關領導,奧雅納副董事、廣州辦公室總經理趙宏,以及奧雅納副董事、中國區基礎建設總監羅偉康。
從2017年開始,奧雅納陸續為南沙區內多個重點規劃項目提供包括城市規劃、咨詢顧問、工程設計等領域的服務,包括明珠灣區起步區二期(橫瀝島尖)項目顧問咨詢、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一期工程、慶盛高鐵站綜合體、時代中國灣區總部等項目。在項目建設中,奧雅納致力于運用綠色發展理念,建立城市發展的平衡觀,規劃符合南沙文化特點、兼顧生態和人文需求的城市項目空間,受到業界廣泛好評,也為雙方的戰略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奧雅納董事馬暉表示:“這次簽約是奧雅納與南沙區政府多年精誠合作的延續,更是雙方在進一步推進項目和人才合作上的關鍵舉措。通過運用奧雅納的國際經驗和專業技術優勢,我們將與南沙區政府進一步緊密協作,共繪南沙區發展的美好藍圖。”
]]>合作備忘錄由北京城建集團副總經理吳繼華先生和奧雅納一帶一路業務發展合作總經理李歆先生作為代表,于北京城建集團總部簽署。北京城建集團董事長陳代華先生與奧雅納東亞區主席郭家耀先生共同見證了簽署儀式。
郭家耀表示:“協議的簽署開啟了雙方合作的新篇章。我們將在重點項目、可持續發展、跨學科合作和經驗共享等領域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更緊密的合作,運用奧雅納的全球經驗和網絡,全面支撐北京城建集團的海外戰略落地。”
陳代華表示:“通過本次簽約,雙方將進一步密切聯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各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雙方的友好合作必將實現產業鏈互補、戰略目標共贏。”
這份備忘錄為奧雅納與北京城建集團在全球市場,特別是在蓬勃發展的東南亞市場,加強業務協同,共同探索機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疫情后航空市場逐漸回暖,航空領域的業務合作也是本次戰略合作的重要領域。
]]>城市動態數據具備來源廣、樣本大、更新快、收集易、行為描繪全等優勢,使規劃人員能夠深度剖析城市系統的復雜性和評估決策的連鎖效應。城市規劃是對城市空間資源的分配管理,其科技革新將有助更合理地運用資源并提升市民生活質量。
奧雅納數字咨詢服務全球主管Will Cavendish表示:“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城市動態數據的爆發式增長,讓我們可以更加了解人們的集體行為,從而作出惠澤未來的早期決策,也促使規劃設計專業進一步向科學化發展。”
四大倡議推動數字年代的規劃革新
未來城市是數字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據成為城市發展重要的新資源,而數字基礎設施則承載這些流動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預警和行動,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與合理性,將成為未來城市不可或缺一部分。為把握數據智能帶來的機遇,奧雅納和阿里云共同倡議未來的城市規劃設計圍繞以下四點進行數字革新:
基于四大倡議,白皮書進一步展示了動態數據將在園區規劃、城市更新和國土空間規劃三大領域發揮的巨大價值。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強調,要實現更科學的城市規劃設計合作是關鍵:“借助阿里巴巴的數字技術和奧雅納在城市建設領域的專長,我們可以共同制定數字總體規劃,讓城市更好地服務人們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