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文化自信 推動大理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2020年正值“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疫情重創了包括文化旅游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為認真貫徹落實“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部署和要求,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獨具特色的文旅產品和業態聯合,華僑城聯合中國舞蹈家協會、大理州委州政府舉辦“2020中國舞蹈家協會環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動。
得益于大理州政府和中國舞協的強強聯合、華僑城和楊麗萍文化傳播公司密切合作,通過中國舞協著名舞蹈家和大量藝術資源帶動大理的歌舞戲劇藝術人才、舞蹈愛好者共同在大理蒼洱之間、鄉村田園、古鎮古村翩翩起舞,使高端藝術與民族民間藝術得以融合、大眾群體與名人IP獲得溝通,短期活動促進長期延展,大理擁有了一張全新的“舞蹈季”文化名片,全方位提振大理的文化自信,讓全世界認識大理的也讓中國舞蹈和大理文旅擁有了全新的展示平臺。
線上線下聯動 開創大理舞蹈藝術“云模式”
“2020中國舞蹈家協會環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動注定不同。在數字技術助力之下,中國舞蹈界一線最具實力的創作者和表演者線上聚集,與大眾共同開創全新的大理藝術“云”模式 -- 舞蹈會客廳、風云際會、舞蹈藝術節“云”劇場、環海“舞巡”嘉年華、共舞“信仰”live秀等多個環節全方位向大眾傳遞全新的舞蹈觀念和大理美好生活方式,整個舞蹈季全階段期間全網閱讀量將達到1億多。
作為整個舞蹈季壓軸大戲的民族音樂劇《阿鵬找金花》,由知名舞蹈家楊麗萍領銜主導,云集國內頂級藝術家,突破性地將演出與劇場建筑特色充分糅合,觀眾與演員深度融合,觀眾從參與一場極具白族民間特色的求豐收儀式 -- “繞三靈”開始,通過場景轉換與視頻特效的打造,讓演出走下舞臺,走到觀眾的身邊,走進大眾的心里。
以“水印蒼山”為建筑概念的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為《阿鵬找金花》的創新表演形式提供了廣闊“天地”。劇院總投資1.5億元、建設面積8155平方米,作為云南省文產辦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大劇院由中國當代著名建筑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朱锫傾力設計。劇院主體建筑與順承周圍連綿的地形,以輕柔漂浮的屋頂呈現出蒼山映于洱海的倒影。露天廣場與劇場“盒子”之間探索了一種建筑與景觀地形一體化的空間對話,實現了廣場到半室外表演空間的自然轉化。
通過多重主題活動和文化名片的打造,“任何地方皆可起舞”、“在環境中起舞,環境就是舞蹈”等觀念已深入人心,大理良好的生態和美麗的生活環境也隨之走向世界。
文旅產業巨頭再出發
本屆“舞蹈季”系列活動是大理華僑城深耕云南文化IP楊麗萍五年來的又一力作,同時也是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活動的重要組成。作為國內首個由企業主辦、歷史長、業態豐富、覆蓋面廣的文旅節慶活動,華僑城文化旅游節自2018年以來,正逐步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旅節慶品牌。
2018年正是我國文化旅游頂層設計“元年”,國務院推行改革,將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進行權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預示著“文化+旅游”成為未來旅游新趨勢。以華僑城為代表的文旅企業在加大文化產業挖掘力度、打造旅游項目時,注入更多文化內涵和文化IP以重構旅游全產業體系,既把握消費升級的需求。
華僑城從2015年起推行“文化+旅游+新型城鎮化”和“旅游+互聯網+金融”的戰略升級,通過以文化提升旅游價值和影響力,打造高價值旅游產品項目,進而提升城鎮化價值,從而帶來區域的人口和產業集聚,反哺文旅業務,行程三大板塊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局面。
華僑城堅持以“文化+”戰略整合文化 演藝、文化創意、藝術展示等資源,并通過影視、音樂、VR科技等載體積極兌現文化資源的市場價值。而深入挖掘大理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資源,也是華僑城積極打造文化IP,并將IP與旅游相結合,助力打造云南文化旅游行程新亮點、新名片、新地標。
為推動后疫情時代文旅消費市場復蘇,2020年6月,華僑城集團啟動了以“美好如期,歡樂同行”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節活動,整合旗下百余家文旅企業優質資源,為旅游消費市場和廣大游客呈現一場高規格、高品質、高享受的文旅盛宴。云南作為華僑城集團投資布局的重點區域,華僑城旗下云南集團、世博集團、文投集團充分發揮文旅全產業鏈優勢,結合云南豐富多彩的地理人文特色,在活動期間推出了30余場主題活動和近百項特色文旅產品,多角度、全方位、沉浸式地為廣大游客展示了云南獨特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華僑城文化旅游節為云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復蘇動能。今年6 - 8月,華僑城云南戰區三家集團共接待游客160.27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73%;文化旅游節期間營業額達1.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32%;六月酒店入住率為37.83%,到八月酒店入住率提升至66.93%,較六月增加29.10%。雙節假期,華僑城云南戰區三家集團共接待游客34.54萬人次,同比上年恢復90.82%,恢復率超云南省及全國整體恢復水平11%;實現收入1522萬元,同比上年恢復75.11%,高全國整體恢復水平5%。三家集團所屬各酒店雙節假期間共接待游客4.94萬人次,同比上年恢復86.82%。
2020大理舞蹈季的舉辦則為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再添一把火,除了延續了前3個月旅游增長的強勁動能,更為大理打造了一張“舞蹈季”文化名片,成為云南文化旅游新的增長極。
大理,這個人人都會起舞的風花雪月之地,近一個多月以來,在中國舞協、大理州委州政府及華僑城的共同努力下,以舞蹈為核心奉獻了一場又一場高質量的藝術表演和精彩對話,并創新性地通過直播等云模式、云手段,與熱愛舞蹈的朋友在云端見面,全民共饗藝術盛宴。
大理舞蹈季插上“云翅膀”
2020大理舞蹈季在傳播形式上進行了創新,“云”上舞蹈,“云”中會友,通過無限廣闊的互聯網平臺,讓更多人一起分享舞蹈的美好,感受藝術的魅力。
本次2020大理舞蹈季活動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大理州委宣傳部、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古城華僑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云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活動包含“舞夢人生 -- 不跳舞干嘛”、“風云際會”、“大理舞蹈季·豐收節”、“古城巡游嘉年華”、“云劇場”、“《阿鵬找金花》首演暨楊麗萍大劇院揭幕”、“舞蹈會客廳”、上海音樂學院大理專場音樂會以及舞蹈季閉幕儀式的共舞“紅色信仰”等內容。
9月5日-23日,以“舞夢人生 -- 不跳舞,干嘛”為名的線上線下作品征集展以舞會友,共吸引數百人參與其中,最終30支冠軍候選舞團進入最終擂臺賽。9月23日,大理古城的洋人街化身舞蹈擂臺,“舞”林高手們從白族民間的霸王鞭舞、八角鼓舞、跳神舞、田家樂,彝族的打歌,跳到英國王宮的南澗跳菜,潮流的Hiphop、爵士、雷鬼舞,古典舞、現代舞、當代舞……各類舞蹈在同一個舞臺上展現,國際與民族、古典與現代、流行與傳統激烈碰撞、共融,呈現視覺盛宴。這場舞蹈藝術大賞更通過現場直播,將大理變成向游客和網友展示舞蹈藝術的開放平臺。
9月19日-20日,在為期兩天的“風云際會”活動中,著名網絡舞評人“駱駝單腿蹲”以騎行和連線的方式開展藝術云直播,一邊云直播大理的美麗歷史人文風景,一邊連線天下舞林豪杰,開啟了展現大理舞蹈環境的全新方式。
近十天中,精彩的直播接二連三上線,觀眾足不出戶,只需打開手機或電腦,就與藝術大師們天涯若比鄰。密集而豐富的直播活動有些著重展現舞蹈以及藝術對話,有些著重展現大理的舞蹈環境和旅游環境。譬如在9月21日的“大理舞蹈季·豐收節”活動中,觀眾得以欣賞到稻田舞臺上的豐收盛景,感受秋天的喜悅。插上“云翅膀”的本屆大理舞蹈季,舞臺變得無限廣闊。
環境舞蹈、經典作品與影像化
除了創新地靈活使用網絡傳播之外,本屆大理舞蹈季還有另外三個關鍵詞:環境舞蹈、經典作品、影像化。環境舞蹈,簡單來說就是走出傳統劇場,到廣闊的天地中去。經典作品則意味著觀眾在整個舞蹈季期間欣賞到大量經已經成名的藝術家們以及他們經過時間、經過觀眾檢驗的成熟的甚至是經典的作品。許多難得一見的過往的經典作品通過影像和網絡的方式得以重現。影像化,即主辦方動用了電影級別的人員和攝影器材來對這些優秀的藝術家和他們經典作品進行影像化的呈現,這也是國內罕見如此大規模的影像化舞蹈呈現。
大理舞蹈季邀請了目前中國舞蹈界一線的最具實力的創作者和表演者,借助直播平臺開創一個全新的大理藝術“云”模式。9月20日-10月1日期間,十多名知名藝術家攜帶作品來到大理,在楊麗萍大劇院廣場、大理市博物館前廣場等景區景點,直播他們的經典作品片段。9月26日,以“打破第四堵墻”為主題的舞蹈直播活動登場,直播內容包含古城巡游路演、參加劇目路演、鄧涵彬導演環境互動戲劇《大理莎翁客棧》等,盡情展示環境舞蹈的魅力。9月27日在大理雙廊天空之鏡,觀眾們得以欣賞到名為《<經典與經典的對話> -- 中央芭蕾舞團經典作品回顧》的精彩直播,經典芭蕾舞作品由此與大理這片土地產生了鏈接。
楊麗萍、王玫、劉巖、唐詩逸、萬瑪尖措、田湉、鞏中輝、謝欣、胡沈員、大朱、孫晗碩、馮敬雅、胡菁、陳駿等藝術家在蒼山洱海間綻放藝術才情……大理被舞蹈包圍,全世界舞蹈愛好者的目光聚焦在這片土地之上。
全面呈現舞蹈藝術精粹
熱愛舞蹈藝術的愛好者在本屆大理舞蹈季中得以欣賞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將舞蹈與特定環境充分融合的舞蹈精品節目。譬如《天鵝湖》,大膽將芭蕾舞劇安置在青山環抱下的美麗湖面上進行演出。山水相擁、仙氣飄飄,是高度融合音樂、舞蹈、視覺藝術的“醉美版”《天鵝湖》。而作品《踏歌》則展示了漢魏舞風的奇妙瑰麗,再現民間古樸風格。藝術家在稻田里起舞,除了視覺震撼,更契合“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的創作背景。
還有許多新銳的作品也依次登場。舞蹈家劉巖專門為本次大理舞蹈季創作了作品 -- 《“手”望大理》,沖擊眼球作品講述了一雙手從都市到田園,從掙扎糾結到復得返自然的過程,身著綠色長裙的舞者與環境產生激烈碰撞,傳達“生活,就是一場夢境”的涵義。謝欣舞蹈劇場則將舞蹈場景設置在收割完的稻田中,身著黑色服裝的舞者演繹了一個關于外星人,亦關于四季交替和重生的故事。
本次舞蹈季的壓軸大戲 -- 楊麗萍的全新民族音樂劇《阿鵬找金花》,是舞蹈與環境融合的巔峰代表作。首度獻演的《阿鵬找金花》充滿地域特色,生動有趣的演員表演配合劇場內部的環境設計,為觀眾制造一個亦幻亦真的世界,觀眾走進劇場仿佛置身于一個逼真的夢幻世界,與劇中的人物一起,共同經歷一段難忘奇妙的藝術之旅。《阿鵬找金花》高度體現“在環境中起舞,環境就是舞蹈”的主題,展示環境舞蹈的至美境界。
作為云南省文產辦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由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楊麗萍大劇院也已經揭幕。它以“水印蒼山”為建筑概念,有望成為白族舞蹈的推介平臺。
2020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動匯集中國舞蹈界新生力量、聚焦中國舞蹈界最強陣容,為疫情后的大理提振文旅產業發展信心。在全新的大理藝術“云”模式下,大理舞蹈季被賦予更多活力,更多可能性,打造成一張全新的、可以走向世界的大理文化名片。
]]>開啟大理文化發展新征程
為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獨具特色的文旅產品和文化業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2020年9月,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大理州委宣傳部、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古城華僑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云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了“2020中國舞蹈家協會環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等系列活動”。
9月29日晚,云南省**劉洪建出席楊麗萍大劇院首演暨揭幕儀式,大理州委書記陳堅在揭幕儀式上致辭。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楊麗萍、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朱锫等藝術家和主創嘉賓出席首演暨揭幕儀式。
陳堅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今天的大理,文化繁榮、生態優美、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成為了眾人向往的歸心之地、筑夢之地。今天,建設楊麗萍大劇院,創演《阿鵬找金花》,舉辦大理舞蹈季,就是要依托楊麗萍這個世界知名的藝術品牌和蒼山洱海這個舉世公認的旅游品牌,借助一流的創作理念、經營模式、技術手段,深入挖掘、全面展示、大力傳承大理獨有的歷史民族文化資源,讓大理古老厚重、富有生機的文化事業再放光彩、再鑄輝煌。這必將為新時代大理經濟社會發展匯聚更強大的文化動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大理、愛上大理。”
揭幕儀式上,朱锫介紹了楊麗萍大劇院的設計理念,楊麗萍介紹了民族音樂劇《阿鵬找金花》的創作歷程,馮雙白為大理州授“民族舞蹈藝術創作基地”牌匾。劉洪建、陳堅、楊麗萍、周漢萍、楊國宗、馮雙白、朱锫等觸摸啟動球,為楊麗萍大劇院揭幕,眾位嘉賓共同見證了大劇院開啟大理文化發展新征程。
揭幕儀式后,《阿鵬找金花》首演正式開始。精妙絕倫的演出形式、引人入勝的劇情設計、美輪美奐的藝術場景,令在場觀眾贊嘆不已。
以舞會天下客 數字化技術賦能
2020大理舞蹈季暨第八屆中國舞蹈節聚集了中國舞蹈界一線實力派創作者和表演者,借助直播平臺開創一個全新的大理藝術“云”模式,“云演”于2020年8月31至10月10日期間線上線下同步展開,以舞蹈會客廳、風云際會、舞蹈節開幕式、舞蹈藝術節“云”劇場、環海“舞巡”嘉年華、共舞“信仰”主題live秀等環節共同組成,向大眾傳遞全新的舞蹈理念,并推介大理藝術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動也是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活動的重要組成,作為國內領先的由企業主辦、歷史長、業態豐富、覆蓋面廣的文旅節慶活動,華僑城文化旅游節自2018年啟動以來,正逐步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旅節慶品牌之一。
通過將經驗、模式、產品和人才進行平臺化整合,華僑城構建了“文化引領、管理輸出、模式創新”的輕資產融合發展新模式,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出游體驗和服務之余,不斷促進文化旅游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以產生更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效益。
近年來,華僑城積極以文化產業培育新動能,打造“文化+”產業投行模式,深入挖掘文化IP,構建涵蓋電影、音樂、演藝、兒童娛樂的核心內容體系,加快影視服務、動漫游戲、數字文化、演藝娛樂、主題公園等產業發展,把文化旅游領域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
疫情之下,“2020大理舞蹈季”借網絡技術傳播高雅藝術、傳遞正能量的做法,將是未來文旅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華僑城積極助力大理開啟數字化技術改造傳統文化創新傳播方式和旅游產品體驗場景,推動文旅新業態的數字化進程,提升技術對文旅產業的融合度與滲透力,亦將成為地方文旅宣傳、互聯網文化產業的新樣式。
壓軸大戲云集國內頂級藝術家
由知名舞蹈家楊麗萍領銜主導的大型舞臺劇《阿鵬找金花》云集國內頂級藝術家,以全新的藝術形式,讓觀眾深度參與,感受到全然不同的大理歌舞。
《阿鵬找金花》從劇場前廳廣場的極具白族民間特色的求豐收儀式 -- “繞三靈”開始,觀眾在演員的帶領下參與到“繞三靈”的狂歡歌舞中,充分體驗到白族傳統民俗歌舞盛會。隨后,觀眾在演員的引導下進入室內劇場,通過視頻及動效的配合,呈現出大理獨特的蒼洱風光及云南其他地區優美的自然風光,使有限的舞臺變得包羅萬象,產生出無限深遠的意境美。
劇目主要講述了阿鵬與金花暗生情愫心照不宣,阿黑卻苦戀金花從中作梗,美麗善良的銀花姑娘又對淳樸的阿黑愛而不得,最終以阿鵬和金花有情人終成眷屬收場的故事。劇目充滿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 白族三弦、白族調、白族婚俗儀式等。同時,大理另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南澗彝族跳菜也在劇中亮相,呈現出一場大理民族文化藝術的盛宴。
數字技術的使用更將藝術家的想象與非凡的創造力呈現在現實世界中 -- 月亮如巖漿般融化流淌成河的唯美景象、茶花樹瞬間開出“萬朵茶花”的壯觀場面、五彩繽紛的蝴蝶飛滿整個劇場等,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力。
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融合“觀與演”
承載這一場視覺盛宴的,正是以“水印蒼山”為建筑概念的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
劇院建設面積為8155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作為云南省文產辦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大劇院由中國當代著名建筑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朱锫傾力設計。
劇院建筑概念源于“水印蒼山”,建筑輕柔漂浮的屋頂宛若蒼山映于洱海的倒影,呼應著周圍連綿的地形。露天廣場與劇場“盒子”之間探索了一種建筑與景觀地形一體化的空間對話,實現了廣場到半室外表演空間的自然轉化。
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振亞表示,一方面希望大劇院開演后可以成為白族舞蹈的推介平臺,另一方面,也希望借由通過大理舞蹈季、《阿鵬找金花》劇目首演、楊麗萍大劇院揭幕等系列活動為疫情后的大理提振文旅產業發展信心。
事實上,華僑城在深入挖掘云南少數民族文藝發展方面始終不遺余力,華僑城云南文投集團推出《吳哥的微笑》《夢幻騰沖》《阿詩瑪》等演藝作品,讓少數民族文化走出云南,走向國際,并推動東南亞地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以云南少數民俗文化為基礎的文旅產業對促進國內消費提升作用不可小覷。當前,中國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消費作為國內外市場主體的重要連接點,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上半年中國消費需求的強勁回升,不僅成為中國經濟抵御各類風險的壓艙石,更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信心。未來,消費的作用還將進一步凸顯,而旅游業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高的幸福產業,是提振消費、增強內循環的的主力軍。
此番通過大理舞蹈季的線上線下廣為傳播和楊麗萍大劇院的正式開門迎客,大理構建了對外人文交流平臺,提升了大理開放水平,讓文化通過旅游得以傳播,讓旅游產業因文化而更具魅力,為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提供文化支撐。
]]>以獨特舞蹈優勢打造文化藝術高地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牛燕介紹:“能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能跳舞。”是對大理州民族民間歌舞的真實寫照。在歷史的長河中,大理的先民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歌舞藝術,給后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理+楊麗萍+舞蹈是一個天然的經典的不可復制的組合,這是大理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資源。9月5日至國慶黃金周期間將舉辦的“2020中國舞蹈家協會環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動,將以大理良好的生態和美麗的生活環境詮釋“任何地方皆可起舞”、“在環境中起舞,環境就是舞蹈”這一環境舞蹈展美好的主題。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動啟動和《阿鵬找金花》首演、楊麗萍大劇院揭幕三個活動相互疊加,將為大理今后打造舞蹈藝術高地邁出第一步。
牛燕表示,活動籌辦過程中,楊麗萍文化公司、大理古城華僑城公司以及相關企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展示了文化企業敢于擔當的時代精神,在文旅企業復工復產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大理舞蹈季:以舞會客、打造舞蹈藝術平臺
揭幕儀式上,中國舞蹈家協會代表梁戈邏發布2020中國舞蹈家協會環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活動。前期9月5日《不跳舞,干嘛》活動為預熱,熱愛舞蹈、喜歡舞蹈的素人將登上“比舞”擂臺,為歡樂而跳,為生活起舞。而專業舞者、藝術家將陸續加入,進行演出與創作,并同步開啟線上“云直播”。
此外,整個大理舞蹈季期間,共舞“信仰”主題創作營、舞蹈會客廳、騎行大理的“風云際會”、舞蹈藝術云劇場、環海巡舞嘉年華、中國舞蹈掌門人論壇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行。世界頂級的藝術家將攜帶作品來到大理,每天在大理美景上直播該藝術家經典作品片段和根據景觀風物即興起舞,讓經典作品與大理這片土地產生鏈接。
舞蹈季閉幕演出也將于9月29日在新建成的楊麗萍大劇院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梁戈邏在揭幕儀式上感慨地表示:“本屆大理舞蹈季不僅是一個熱鬧的活動,更重要的是一個平臺,讓大家一起起舞。”
融合生活與藝術 楊麗萍大劇院重構“觀與演”界限
作為云南省文產辦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楊麗萍大劇院以“水印蒼山”為建筑概念,由中國當代著名建筑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自然建筑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 朱锫傾力設計。劇院建設面積為8155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
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振亞介紹,楊麗萍大劇院是幾方共同努力貢獻的建筑精品。劇院建筑概念源于“水印蒼山”,建筑輕柔漂浮的屋頂宛若蒼山映于洱海的倒影,呼應著周圍連綿的地形。露天廣場與劇場“盒子”之間探索了一種建筑與景觀地形一體化的空間對話,實現了廣場到半室外表演空間的自然轉化。同時,劇院的建筑設計還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陰陽學說。在水平緯度,戶外劇場為陽,室內劇院為陰,劇場巨大的滑門打開時,位于戶外劇場和室內劇場之間的“空”,成為整組建筑的中心、活動的中心、表演的中心。在垂直緯度,簡單、剛柔相間的屋頂似陰陽的界面,塑造了陰陽互補、虛實相生的空間經驗,強烈反應了大理本地人的生活方式,體現了中國園林的“可游”之妙。
“大理白族能歌善舞,民間舞蹈豐富多樣,一方面希望大劇院建成后可以成為白族舞蹈的推介平臺。另一方面,希望借由通過大理舞蹈季、《阿鵬找金花》劇目首演、楊麗萍大劇院揭幕等系列活動為疫情后的大理提振文旅產業發展信心。”楊振亞表示。
《阿鵬找金花》:以音樂劇再現白族非遺藝術文化
作為本場揭幕儀式的重磅內容之一,民族音樂劇《阿鵬找金花》的劇目片段也在活動中上演。首度獻演的《阿鵬找金花》充滿地域特色,生動有趣的演員表演配合劇場內部的環境設計,為觀眾制造一個亦幻亦真的世界,觀眾走進劇場仿佛置身于一個逼真的夢幻世界,與劇中的人物一起,共同經歷一段難忘奇妙的藝術之旅。
“《阿鵬找金花》整個劇目從一場關于求豐收的儀式 -- ‘繞三靈’開始,劇中白族三弦、白族調、白族婚俗儀式等具有濃郁白族文化特色的元素有機地展現給觀眾。同時,大理另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澗彝族跳菜也將在劇目中亮相,為觀眾帶來一場大理民族文化藝術的盛宴。” 云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焱武對劇目進行了介紹。
《阿鵬找金花》劇目女主角金花(飾演者:董繼蘭)和男主角阿鵬(飾演者:張銀耀)現場演繹了部分舞蹈和音樂片段。
【更多看點】揭幕儀式現場精彩問答摘錄:
問題一:“楊麗萍大劇院是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劇院,同時《阿鵬找金花》劇目是您作為編導的,您對劇院和劇目有什么樣的感情和感受呢?”
楊麗萍:“我很喜歡世界級著名建筑設計師朱锫老師設計的劇院建筑,他當時來到大理,看到大理的山、大理的水,最后確定了劇院的建筑概念‘水印蒼山’。劇院不僅是一個表演的地方,也是一個藝術中心,反映了大理這方水土的情懷。而劇目也不同于以往的作品,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形式,是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感。我們最終選了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我們要表現出它是在田間的、屬于這片土地的,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裝腔作勢,這種藝術的風格和表達也是一種實驗。”
問題二:“大理舞蹈季未來的展望是什么樣的?”
梁戈邏:“因一些客觀原因,今年我們開展大理舞蹈季活動,明年就是中國舞蹈節的大理舞蹈節,其實,大理不僅僅是在舞蹈上進行布局,以后在電影、美術等各方面、版塊都將進行整合,打造大理藝術節,甚至是大理國際藝術節。”
牛燕:“除了九月三臺重磅的文化大戲在大理集中啟動,今年以來,我們不斷有不同的藝術活動,例如以“風花雪月,藝術大理”為主題的中國美術名家大理行活動剛剛于本周結束,《盛唐南詔》、《五朵金花開》、《大理三月好風光》等電視劇、電影正在籌拍,今后的大理、未來的大理,我們希望是文化之都、藝術之都,這是我們的一個愿景。同時,我們也在和中國舞協溝通,希望開展一系列的合作,打好大理的‘舞’字牌。”
問題三:“華僑城與楊麗萍老師、楊麗萍大劇院因何結緣?”
楊振亞:“華僑城與楊麗萍老師的結緣,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兼而有之。‘天時’,就是在云南省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打造旅游強省、建設特色小鎮的機遇下,我們因特色小鎮建設來到大理,與楊麗萍老師在大劇院實現合作。‘地利’是指楊麗萍大劇院選址在大理古城東側,而大理華僑城也是大理古城特色小鎮的投資建設主體;‘人和’是楊麗萍老師本人致力于傳承弘揚云南民族文化,而華僑城進入云南,也是希望發掘和保護云南民族文化,希望世界更多的人能看到云南這些寶貴的文旅資源和特色,雙方達成高度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