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于《窈窕淑女》經典取景地的科文特花園商圈,UR新店延續"千店千面"的品牌哲學,巧妙平衡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建筑外觀保留新古典主義拱廊元素,內部則以先鋒的棱鏡裝置重構空間敘事——由發光金字塔與精密鏡面構筑的沉浸式藝術裝置,創造出多維度的視覺延展,恰如品牌對東西方時尚語境的創新對話。
為深度融入歐洲市場,該店60%的當季新品由歐洲設計中心主導研發,設計、版型更貼合歐洲消費者需求。2025夏季系列中,女裝從自然元素中的花朵采擷靈感,大量運用薄紗和蕾絲等輕盈面料,通過柔和淡雅色系呈現東方寫意美學;男裝系列則聚焦"都市"概念,憑借精致剪裁、優良質感詮釋英倫風格精髓,滿足商務通勤與戶外場景的無縫切換。
"UR正以雙設計中樞戰略深耕全球化布局,歐洲和中國設計團隊超500人。"UR品牌創始人、FMG集團董事會兼首席執行官李明光表示。目前UR全球門店網絡已突破400家,業務版圖覆蓋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隨著倫敦新店啟幕,UR加速推進全球化拓展計劃。據品牌透露,接下來UR將于中國香港海港城購物中心、泰國曼谷Mega Bangna購物中心、英國倫敦東區Westfield Stratford City等地開設門店,持續以全球時尚設計對話世界時尚版圖。
在開業活動上,FMG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明光宣布:"2025年將重點突破歐美市場,在紐約和倫敦開設門店。兩年內將以直營和加盟的方式實現亞太重點地區全覆蓋,五年內海外門店突破200家。"清晰的全球化路徑、加快ESG治理步伐,這不僅是品牌的國際化之旅,更是中國時尚全球化進程的縮影。
"生而全球" 品牌全球化姿態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中國企業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拓展國際市場,從最初的"走出去"戰略邁向更深層次的"全球化"布局。而以FMG集團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則是以"品牌全球化"的姿態出現。FMG集團曾表示,品牌生而全球,從品牌誕生便帶有國際美學視野,目前從產品風格定位、業態,包括渠道策略等,每個環節都在逐步進行全球化布局。
從產品端來看,服裝行業正朝著科技驅動、環保可持續、個性化定制和智能化生產等功能性趨勢發展,服裝和科技融合的時尚也在崛起,以滿足現代消費者對舒適性、功能性的多樣化需求。
FMG集團引領行業趨勢,以旗下UR、本來(BENLAI)雙品牌策略構建了全球化矩陣:UR以潮流前衛的設計吸引年輕消費者;本來(BENLAI)定位于無年齡限制的功能科技休閑服領域,介于專業運動服和休閑服之間,滿足多場景切換、功能性的消費趨勢,尤其適合注重實用性和舒適度的用戶。
全球化矩陣的背后,是集團龐大的國際團隊。目前,FMG集團擁有來自世界各地超過600名設計師組成的團隊,在亞洲和歐洲設立兩大設計中心,國際時尚美學設計實力和創新設計能力不容小覷。"亞洲部門,憑借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出色表現,相較于其他國際快時尚品牌,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和亞洲市場。歐洲設計中心則為我們帶來全球前沿的時尚趨勢。隨著渠道的擴張和進入新市場,我們將加強歐洲設計團隊,提升其人才層次,以滿足未來需求。"FMG集團表示。
FMG集團實現品牌全球化路徑,除了產品設計端和渠道端,供應鏈的提前規劃和布局也至關重要。正如FMG集團所說,"全球化布局,供應鏈是補給、渠道是先鋒部隊。"
目前,FMG集團在供應鏈層面構建的柔性極速體系,不僅能夠迅速適應市場變化,更是通過優化生產流程,避免過度生產和庫存積壓,進而減少了因庫存而產生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與此同時,"小單快反"模式徹底改變周期長、效率低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合理的價格水平,確保了企業的競爭力。FMG集團將持續打造供應鏈全球化,例如在歐美等重點市場匹配當地的供應鏈體系,隨需而動,利用全球設計師創意能力和供應鏈優勢,更快速地將優質的服務和產品帶給全球消費者。
講好ESG故事,堅持可持續時尚之路
全球化意識的覺醒,也彰顯了中國企業適應國際環境、融入全球市場的決心和智慧。正如FMG集團的使命與愿景:讓每個人享受時尚帶來的生活樂趣,立志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時尚集團之一。而要真正站上國際舞臺,集團必須將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提升至企業經營的核心層面,展現在ESG方面的前瞻視野。
在可持續發展實踐層面,FMG集團與國際知名環保原料商、面料商深度合作,滿足了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對面料環保性能的高標準要求,體現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例如UR使用蘭精集團的天絲?萊賽爾纖維及環生纖?粘膠纖維,打造秋冬新品;而本來(BENLAI)則是優選再生纖維素纖維、再生滌綸等環保材質,例如采用含有83%回收材料的3M?新雪麗?高效暖絨,與蘭精天絲?莫代爾纖維作為原料,踐行品牌環保承諾。持續多年綠色行動的FMG集團在今年獲得了業界權威認可,榮膺第一財經2024綠點中國"綠色先鋒"獎項,彰顯集團對可持續時尚理念的堅定承諾與卓越貢獻。
在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可持續產品的同時,FMG集團也堅守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公益使命:今年10月FMG集團發起"跨越2866公里的愛——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的羽絨服捐贈行動,攜手廣州市婦女聯合會等部門,向西藏波密縣捐獻總價值超20萬元的羽絨服物資,惠及邊遠地區的婦女與兒童;12月,聯合公益組織無障礙藝途(WABC),發起關注心智障礙人群的"錯襪日"活動。種種舉措,都彰顯FMG集團肩負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展現企業擔當。
FMG集團的多品牌和全球化戰略正在不斷深化,這不僅顯著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全球時尚界的競爭力,也為中國在全球時尚產業中的地位增添了新的維度。FMG集團通過其持續的國際市場擴張,不僅展現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雄心,還為全球時尚產業注入了創新的活力。集團的每一步創新和每一次擴張,都是對中國時尚產業全球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同時也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時尚體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企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創新主體,亟需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創立于2006年的全球化時尚零售集團FMG時尚動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行業領頭企業,亦充當先行者的角色,引領一步,走出中國時尚之姿。
創新為翼 助推產業躍遷升級
近幾年,國際快時尚巨頭Zara、H&M等在中國市場遭遇巨大挑戰。反觀FMG集團卻逆勢增長:旗下知名時尚品牌URBAN REVIVO(以下簡稱"UR")在疫情三年,每年保持新增50家以上門店,截至目前在國內門店已超400家。FMG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明光認為,不斷"創新求變"才是一家企業的長期發展與生存之道,持續引領市場趨勢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2022年,FMG通過成立新品牌BENLAI(本來)正式切入休閑輕戶外賽道,從當前大眾穿衣需求出發,不斷探索功能休閑服的應用邊界。目前消費人群為3-60歲無齡化全人群,產品主打舒適、性能科技及多場景穿搭,致力用性能科技與可持續性環保面料替代傳統面料,創變休閑服,重新定義休閑服,讓人們享受全新的舒適穿著體驗。
"目前,我們的創意團隊超過了500人,UR品牌平均每年都會推出超15000款的服飾產品。"在這背后,是FMG洞察到消費者對時尚服飾的需求發生變化,而李明光早有前瞻布局并應勢而變,將"專注時尚"作為集團核心戰略之一,保持對時尚的敏銳度和接軌國際,每季度推出先鋒創新的形象大片引領消費者對于美學的追求。
美學引領之余,如何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將高質價比的服飾產品帶給他們?自2017年以來,數字化成為集團發展戰略,積極實踐探索,以數字化驅動發展,加速推動產業躍遷升級。FMG通過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商品管理系統,構建新的人、貨、場三大標簽,不僅可以保證產品"常賣常新",大大提升了存貨周轉,還降低了庫存積壓。此外,作為行業領先企業的FMG無疑承擔起了重要責任,致力于與上下游供應商構建產業生態,例如針對性研發工廠內部管理系統MES,打造產業鏈協同平臺,提供一站式工廠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雙鏈"優化和升級。
率先出海 筑造中國品牌故事
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以高質量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出海,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6年,FMG就開始進軍全球服飾市場,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家UR海外實體店。FMG 集團目前業務于中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國家開設有線下門店,全球門店數量突破 400 家,美國、歐洲及全球市場設有線上官網,在全球擁有超10,000 名員工,全渠道服務覆蓋全球的廣大消費者。與國內市場采取的商業模式與運營策略保持一致,UR遵循"千店千面"和"奢華大店"的形式為全球消費者講述"中國品牌"獨有的時尚故事。
在李明光看來,從產品到價格,"中國品牌要想在全球市場中立足,必須注重本土化"。創新和洞察能力則作為品牌的生命力,在進軍國際市場的過程中,FMG不斷通過堅持原創、提高產品質量、采用環保材料等方式,實現其獨特的市場價值屬性,以優質產品被全球消費者廣泛認同和接受。UR的海外合伙人也表示,"泰國的消費者很喜歡UR,我們今年會在當地繼續開店。"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高的產品質量要求,以及國際市場適應性等問題,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中國企業更好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發掘新增長點的關鍵。
李明光說,市場永遠是存在的,必須做出創新和變革,才能保持企業的生命力。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創新企業,不斷推動產業變革升級,以獨特的品牌故事和優質的產品品質走向世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攜手插畫藝術 聚焦海洋保護
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心臟,浩瀚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然而卻持續遭受著污染和破壞,亟待人類重拾對這顆“藍色心臟”的保護。作為始終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的時尚品牌,UR邀請12名插畫師圍繞“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海洋:生活與生計”主題進行創作,為海洋保護發聲。
UR從中精選插畫師優秀作品,賦予環保膠囊系列童趣設計和非凡想象,喚醒人們心中對海洋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插畫作品《何以為家》以創意融合呼吁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為海洋生物留出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在作品《海洋音樂節》中,各類海洋生物共譜協奏曲,這不僅是來自大海深處的動聽旋律,更象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UR將這些插畫作品中的藝術元素加以提煉,成為環保膠囊系列的靈感來源,通過時尚設計與插畫藝術的完美結合,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全新活力。
自然自在 詮釋環保時尚新主張
環保膠囊系列包含T恤、衛衣、襯衫等多款產品,其面料采用經過認證的環保服飾紗線,創造出隨性簡約的穿著體驗。本系列亦UR品牌一貫堅持的審美自由主張,以無性別設計引領穿搭時尚,賦予舒適自在穿搭更多可能。
愜意休憩的擬人化地球、彈奏架子鼓的螃蟹、在海底玩耍的孩童……天馬行空的插畫元素傳遞盎然童趣,將可持續理念巧妙融入日常著裝之中。該系列主打清新色調與簡約設計風格,為略顯厚重的秋冬季節帶來一縷輕盈。
以環保之名 UR為可持續發展助力
作為業內領先的時尚品牌,UR一直積極承擔與之相匹配的企業社會責任,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品牌未來的重要戰略并付諸實踐。2019年8月,UR首次推出環保膠囊系列,通過使用回收塑料瓶再加工而成的環保紗線,將服裝制造過程中的水污染降到最低,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2020年,UR和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共同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守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計劃,同步推出環保膠囊系列,并捐出該系列銷售所得全部利潤。
2021年,UR繼續聚焦“海洋保護”議題,通過邀請插畫師創作“海洋保護”主題的藝術作品,共同創作環保膠囊系列,以線上線下藝術展的方式喚醒大眾環保意識,號召大家參與到“守護瀕危物種”的公益項目之中。
未來,UR也將持續通過各項環保舉措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有助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公益項目,共筑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10月9日,走進UR全國指定門店或登陸官方線上渠道,與UR一起通過藝術語言為環保發聲,將可持續主張融入日常著裝靈感之中,攜手保護海洋生態,與地球和諧共生。
]]>打破性別偏見 我的自由丹寧色
身處信息爆炸式增長的當下,在標簽化的集體框架之外,真實表達自我個性與個體主張,成為人們在這個倍速化時代中最珍貴的訴求。曾經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性別界限亟待打破重建,以更自由獨立、兼容并包的審美體系適應全新的當下。以“玩味時尚”作為品牌主張的UR希望從著裝角度參與多元化審美體系的構建,使得穿搭不再為了像某一個性別,或者被框在某一個性別之中,而是鼓勵消費者借助著裝勇敢打破偏見,自由展現個性與態度。
模糊性別界限的丹寧材質,正是打破性別偏見的最佳選擇。幾乎從未離開過潮流舞臺的丹寧元素,其最重要的意義早已從發明時的耐穿耐臟,變成了滿足人們對舒適時髦的穿著需求。即便經過一個世紀的潮流衍變,蘊涵在丹寧骨子里的自由瀟灑靈魂也從未消散磨滅。UR全新發布的無性別丹寧系列以百搭款式與時髦廓形引領無性別穿搭時尚,去性別化的服裝曲線為自在穿搭賦予更多可能。
擁抱自然真我 我的百搭丹寧色
UR無性別丹寧系列充分挖掘丹寧元素的百搭特質,包含牛仔襯衫、牛仔外套、牛仔褲、衛衣等一系列單品,將復古個性風格融入簡潔寬松剪裁,以潮酷中性風格貫徹無性別主義。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便是三色牛仔外套的衣襟設計,在彰顯丹寧材質不羈魅力的同時增添了傳統服飾的混搭趣味。
在UR同步發布的LOOK BOOK中,丹寧無性別系列在模特的演繹下更具時尚張力,深淺兼具的丹寧配色碰撞出豐富搭配可能性,舒適質感與簡潔剪裁凸顯本我風貌。可休閑可潮酷,可雅痞可摩登,UR丹寧無性別系列憑借高度自由的特質為消費者帶來自在無羈的穿著體驗。
INTO1-米卡成為UR品牌心動大使 發布丹寧態度大片
深受多元化文化熏陶的Z世代不被定義,無懼束縛。國際男團成員INTO1-米卡在2021年憑磁性嗓音與陽光特質圈粉無數,成團出道。風格獨特的他對時尚潮流亦有個性見解,常以去性別化的服裝與配飾傳遞審美自由的大膽主張,與UR的先鋒時尚特質不謀而合。此次,UR特邀 INTO1-米卡擔任品牌心動大使,以吸睛丹寧發色為無性別膠囊系列拍攝時尚大片,以藍、白、黑為主元素演繹潮流質感,傳遞“審美自由,無畏真我”的個性態度。
UR還將同步發售UR X INTO1米卡限量禮盒,以多重配套活動為無性別丹寧系列豐富新鮮靈感,將自由個性的時尚主張傳遞給更多消費者。
8月14日,走進UR全國指定門店或登陸官方線上渠道,尋找屬于你的UR丹寧無性別系列,與UR和INTO1-米卡一起“LOVE FOR JOY”,以著裝自由傳遞獨特個性,勇敢悅納真我。
]]>裙裝上陣,閃耀登場 讓女性美打動世界
當女性被社會上彌漫的容貌焦慮所影響,其與生俱來的自然之美便可能因此而掩蓋;當A4腰、筷子腿成為女性美的標準,多元化審美則被刻板的定義消解。美,是女性身上明媚而鮮活的力量,是不受束縛的自然狀態,是傾聽自我心聲后對外界目光的堅定回應。
UR在與消費者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發現,國內女性對于“連衣裙”尤為青睞。無論何種職業、身份,她們都能通過裙裝展現運動、酷颯、精致、甜美等多種風格。此次UR推出與紐約無性別主義品牌PRIVATE POLICY、國際知名時尚品牌alice + olivia聯袂打造的設計師聯名裙裝系列,為女性消費者帶來適用于通勤、度假、聚會等場景的多種裙裝,讓她們在不同場合自如切換,真實表達自我,呈現最動人的魅力。
URBAN REVIVO X PRIVATE POLICY 獨特自信多元美 讓女性自由發聲
PRIVATE POLICY由中國設計師Haoran Li和Siying Qu創立,其服裝設計通過每一季對社會熱點話題的探討,演繹獨具反叛精神和創造自由的設計理念。此次 URBAN REVIVO x PRIVATE POLICY聯名系列以90年代電影中的女性形象為設計靈感,意圖展現不同身份的女性穿著裙裝而體現獨立性感、霸氣簡約的時尚風格。PRIVATE POLICY設計師表示,“我們與UR的合作系列想開啟與女性的全球對話,她們獨特、自信、多元的美啟發了我們。從女性給予的愛中,我們學會了互相關愛和關心我們的地球母親。這就很酷!”
在最新推出的形象大片中,UR品牌大使宋妍霏身穿PRIVATE POLICY設計師聯名系列,舉手投足間瀟灑自信,展現溫柔甜美、酷帥型格、中性休閑等多種風格,表達突破束縛、自由自在的個性主張,鼓勵女性勇敢表達個人專屬的獨特美感。
alice + olivia x URBAN REVIVO多變玩味的設計 讓女性隨性表達自我
對此次與UR品牌的合作,alice+olivia設計師Stacey Bendet表示,“我非常喜愛這次和URBAN REVIVO的聯名合作,它象征了我們賦能女性、回饋世界的愿景與目標。”
alice + olivia by Stacey Bendet成立于2002年,其設計風格率性玩味、層次多變,以瑰麗的面料、趣味的印花和修身的剪裁而出名。本次聯名系列將alice + olivia的標志性Gardenia印花、Stacey Face 圖案、黑白條紋和彩虹色調作為核心設計元素,讓自信與玩味十足的視覺表達貫穿始終,并充分考慮國內女性的喜好,令她們可以通過聯名裙裝系列盡情表達自我。
緊隨國際時尚潮流 持續優化產品設計
UR品牌誕生并深植于中國本土,致力于持續發掘并創造獨具特色的美學元素。經歷15年的成長和蛻變,UR已在全球范圍內開設超過300家門店,并在時裝設計領域不斷探索如何展現女性多元之美。
一直以來,UR實行以產品為先導的策略,提出“快奢時尚”的概念,憑借時尚設計、快速更新和高性價比脫穎而出,形成強大的產品力。UR旨在通過此次設計師合作系列,推出獨具個性的潮流服飾,滿足消費者對時尚風格的多元化追求。此次攜手國際知名設計師品牌推出的聯名系列,是UR放眼全球、大膽尋求創新與突破的重要嘗試,彰顯品牌比肩國際品牌先鋒設計的實力與決心。
5月21日,設計師聯名系列將登陸UR品牌全球最大門店 -- 廣州廣晟旗艦店,屆時,品牌將邀請本地消費者與潮流達人共襄盛舉,共同開啟全新裙裝時代,見證女性裙裝上陣,閃耀登場。除設計師聯名系列外,UR亦將同步發售限量款聯名禮盒,以及復刻系列連衣裙等新品,敬請期待。
]]>全新上市的新疆棉系列,是UR與華孚時尚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后首次推出的產品。該系列服裝面料全部采用新疆長絨棉精制而成。得益于當地獨特的光熱條件,新疆棉在柔軟度、光澤度、親膚度、透氣性等方面遠超普通棉花,是全球最優質的棉花品種之一。華孚時尚是國內率先進入新疆、種植新疆棉的大型棉紡企業,一直以來都是UR的密切合作伙伴。此次UR推出新疆棉系列產品,是品牌積極踐行合作承諾、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的表現,同時也充分展現了UR急速柔性供應鏈體系的巨大優勢。
新疆棉系列首批產品以休閑款T恤為主,整體風格遵循“少即是多”的時尚理念,強調自然、舒適、百搭、易穿。全新系列產品在色彩選用方面同樣返璞歸真,既有黑、白、灰等基礎色調,又有姜黃、藏青、天藍等源于自然的色彩。更重要的是,該系列選用100%優質新疆棉面料,在炎炎夏日令肌膚得以放松呼吸,盡享回歸自然的輕松愜意。
全新UR新疆棉系列現已登陸品牌全國線下門店和官方線上渠道。即刻行動起來,將優質新疆棉產品收入夏季衣櫥,與UR一起回歸自然真我,擁抱質感新生活。
]]>華孚時尚是國內率先進入新疆、種植新疆棉的大型棉紡企業,一直以來都是 UR 的密切合作伙伴。雙方將通過產業鏈合作,共同為消費者帶來舒適度更高的優質棉產品。
]]>“我可以把花戴在耳邊嗎?這個口紅色號會不會太鮮艷?男生能不能穿連衣裙?”視頻中的主人公在心中發出這些疑問。他們渴望表現真實的自我,卻也擔心自己的審美不被外界接受。于是他們左右張望、小心翼翼,用報紙遮蓋上半身、飛速逃離注視的目光,在反復的自我審視中駐足不前。
鏡頭翻轉,時空倒流。經過一番掙扎,他們決定鼓起勇氣做自己 -- 穿上自己真正喜愛的衣服,在街邊旁若無人地嬉笑玩鬧,花束和冰淇淋重新緊握手中,臉上再次展露笑容,自信滿滿地說出“I Feel Good Now”。這些場景昭示著真正強大的力量源自內心,任何時刻都無需自我懷疑,“美”的含義應該由自己定義。當我們對“與眾不同”無所畏懼時,女子力就此綻放。
3月4日,“UR BEAUTIFUL三月封面人物”H5已在UR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線。用戶登錄H5頁面上傳自己的照片與“女子力”宣言,制作成專屬的電子刊封面,即有機會獲得“UR最佳封面人物”稱號,贏取價值2000元的UR禮品卡。每一種“美”都值得人們追尋,用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定義自我、拒絕標簽,大膽表達心聲,傳遞關于“美”的態度。
此次,UR通過不同服裝風格之間的碰撞,傳遞現代女性的內心獨白。精致優雅和帥氣灑脫不再是對立面,碎花長裙也可以搭配馬丁靴,緊身連衣裙與牛仔褲混搭呈現出多種姿態。男裝女裝的邊界早已被淡化,時裝的性別流動讓人們可以大膽搭配,從帥氣灑脫到慵懶自在,UR的時裝滿足人們對“美”的多元化需求,不設限的穿衣風格散發出無限魅力。
UR女子力態度視頻及“UR BEAUTIFUL 三月封面人物”H5已上線,全新單品也已在品牌線下門店和線上官方渠道發售。與UR一起做自己的女主角,無懼不同,釋放女性內心的強大力量。
]]>UR大上海時代廣場店位于兼具歷史風情與時尚魅力的黃金地段 -- 淮海中路,其所在的大上海時代廣場更是近年來備受本地消費者青睞的購物中心,已成為這座國際都會的時尚文化地標。全新門店的落成,不僅為前來此地購物的消費者帶來更多時尚選擇,更以先鋒設計成為繁華商業街區中別具藝術氣息的一道風景。
UR大上海時代廣場店以“都市劇院”作為空間設計的靈感來源,從外部構造、色彩搭配、內部裝飾、陳列展示等各方面詮釋這一概念。店鋪正面緊鄰繁華街道,側面則面向幽靜小路,從兩種不同角度展現出創作者的設計巧思:站在店鋪正面時,呈現眼前的是店內錯落有致的多層幾何結構,猶如層層重疊的劇院簾幕;而從側面看到的景象則仿佛簾幕之下的劇院后臺,令人充滿無限遐想。更特別的是,店鋪首層以“室內街道”為設計概念,與店外川流不息的淮海路恰好平行,顧客在陳列服飾之間穿行時將獲得“動靜結合”的沉浸式體驗。
整座店鋪以重復出現的幾何模塊結構為主要設計元素,通過模塊的解構與重組,在寬闊店內空間里打造出形態各異的裝置,有些幾何結構甚至延伸至店外,成為外立面裝飾的一部分。這些結構化模塊組成了店內多個功能區域的建筑框架,包括步行梯、試衣間、展臺和陳列區。同時,靈動多變的不規則構造為黑白色調的內部空間帶來無限活力,與磚紅色外立面營造出的愉悅視覺觀感相得益彰。
一直以來,UR十分注重通過線下門店傳遞品牌形象,以直觀的方式展現品牌美學理念。UR主張“千店千面”策略,品牌在全球各地的形象店鋪都呈現出不同風格,在營造奢華氛圍的同時,還會融入當地文化特色與城市個性,例如廣州廣晟旗艦店,通過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藝術裝置來展現品牌與這座城市的緊密聯結。全新開業的UR大上海時代廣場店以“都市劇院”為主題,在設計構思方面敏銳地捕捉到上海獨有的時尚摩登氣質與濃郁藝術氛圍,為本地消費者帶來潮流與品質兼具的全方位時尚體驗。
UR大上海時代廣場店是品牌在上海開設的第25家門店,充分展現了UR立足潮流中心城市,不斷拓展時尚版圖的決心。未來,UR將持續發掘創造獨特的美學元素,向更多消費者傳遞位于品牌核心的創意美學理念,激發人們對時尚的想象與熱情。
]]>過去5年,“快時尚”行業出現了明顯動蕩,眾多歐美巨頭品牌相繼出現增長下滑、裁員、甚至破產的情況。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我們過去5年的金字招牌調研中,也有數家歐美明星快時尚品牌始終徘徊在墊底位置。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快時尚品牌卻在近年來始終保持上升的增長曲線,在消費者的投票中排名始終領先,來自中國的時尚品牌Urban Revivo(簡稱“UR”)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高速變化的消費時代,快時尚的模式是否還奏效,中國的時尚品牌該如何找到前進的方向?最近,UR創始人李明光與《第一財經》YiMagazine做了深度訪談,分享了他的看法。
Y=第一財經YiMagazine
L=李明光
Y:過去5年,時尚品牌的消費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L:首先,近年來購物渠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2015年開始,電商行業開始蓬勃發展。網絡購物在消費市場中的貢獻占比越來越高,這在服飾行業中的表現尤為明顯。這次疫情又加速推動了消費者的改變。線上購物的便利性進一步提高,人們對線上消費的習慣程度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是購買決策的變化。過去,企業或品牌會通過廣告告知消費者,他們看到之后不能立刻買到。現在則是反向的,消費者可能沒看過廣告,但在社交媒體或者社群里就先接觸到了產品,并直接進行購買。所以流量抓取是也將是未來品牌營銷的重要玩法之一。
現在年輕消費者對時尚產品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整個服裝行業的增長依然比較明顯。如果要預測的話,我認為未來消費者可能會相較過去更追求年輕化、個性化的風格,還有產品性價比。特別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具有品牌力加持的性價比尤為重要。
Y:在這樣劇烈變化的環境下UR如何抓住市場?
L:從品牌角度,首先是必須重視線上平臺的數字化升級和改造,打造線上線下立體的購物體驗。另一方面就是,過去很多企業都是以產品為導向,我覺得未來要轉為用戶導向或者顧客導向。
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更多與消費者溝通,聰明地傾聽、聰明地轉化,然后結合我們設計師和買手專業的策略與方法,在消費者需求和潮流趨勢之間找到 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我覺得未來UR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給粉絲團發放測試款并獲取反饋意見,向這個方向推進,這樣在實現庫存最小化的同時,也能讓產品最接近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要滿足這種做法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建立極速柔性供應鏈。這也是我們未來一年要突破的戰略重點。明年我們打算開發海外電商,因為沒有歷史數據,所以更要采用這種測試的方式。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我們就立即“返單”,在10天之內要完成生產。
Y:近兩年,有一些頭部快時尚品牌在全球的業績都不太理想。在我們的消費者品牌偏好度投票中也連續幾年倒數。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是快時尚的模式過時了嗎?
L:很多人會把店鋪面積達到1000-2000平方米的服裝品牌稱為快時尚。但其實很多品牌并不算真正的快時尚。快時尚的根本定義是又快又時尚,把最新的潮流元素用時尚設計進行表達,讓消費者輕松擁有。但有些品牌只是速度快,卻并不時尚。
其實,快時尚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獨特的市場定位,就像奢侈品牌、體育品牌、設計師品牌一樣。這些不同定位的品牌永遠不會消失,但在不同周期會受經濟環境和流行趨勢影響而產生波動。這種特定類別定位的品牌會有波動是非常正常的。就像過去一段時間奢侈品市陷入低迷,但也有些品牌能逆勢而上。每個周期、每個階段可能都會有某塊定位的品牌總體狀況不佳,但還是會有一兩個品牌凸顯出來。這五六年大家覺得快時尚行業在走下坡路,但我們的生意不錯,曲線是上升的。
Y:那你認為一家快時尚品牌要如何打破周期規律始終保持領先?
L:對于那些公認發展狀況不佳的品牌,如果我們去問身邊的朋友,可能都會覺得這個品牌的產品設計、品質、空間體驗,在過去5年甚至10年都沒什么變化。而我們的創新會比其他品牌更加大膽一些,而且每年都在提升。有消費者反饋我們的店鋪空間越來越大、設計風格越來越酷炫,這些都能持續令消費者產生向往。
另外,新一代消費者提出快時尚品牌的產品質量不夠好、不夠環保等弊端。這也激發我們進行品牌定位升級。我們定義了一個全新概念,叫“快奢時尚”。我們希望能夠改變快時尚那些被人詬病的痛點,做到質量、面料、做工都更好,當然成本也會相應高一些。但我相信如果真的出于對地球負責任,消費者會情愿買價格高一點但換新頻率更低的產品。因此我們也在嘗試適度降低產品的更新頻率,減輕一點對環境造成的負擔。這兩三年里,我們的銷售增長證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所以接下來我們會更堅定地往這個方向推進。
作為時尚品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建立跟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樹立品牌形象、占領顧客心智。如果能做到產品創新、形象創新和服務創新,我覺得任何一個品牌都有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Y:前面提到,因為疫情的關系,接下來人們會更追求性價比。這和各方面“高一點點”的品牌發展方向是否矛盾?
L:首先我覺得,消費升級會是一個大趨勢,因為沒人希望體驗降級的過程。但消費升級不等于價格升級。我覺得消費升級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購物體驗,另一方面則需要品牌或者商品本身能滿足消費者的精神追求。我覺得現在消費者的觀念越來越理性,不會因為產品價格提高,就認為這代表消費升級。我覺得應該是用最合理的價格買到物理價值相當高的產品,同時還能獲得精神層面的愉悅,這才叫消費升級。
還有一種可能,比如某些主打低價的新興電商平臺,對于不同人群其實有不同的定義。對于那些平時很少有機會買到一二線品牌的消費群體,在這類電商平臺反而可以購買平時價格稍微貴一點的品牌,這個過程對他們來說就是消費升級。所以升級還是降級對不同收入階層可能有不同的定義。
從價格和品質兩個維度來看,過去市場中無非存在三個標準 -- 高質高價、中質中價和低質低價。現在出現了第四個標準,高質低價。我覺得未來的消費升級趨勢應該是高質低價。其實,無論是500年前還是500年后,消費者對“物美價廉”這四個字的追求是永遠不會變的。
Y:UR如何看待國潮興起的現象?要走向國際市場,國內的時尚品牌還有什么需改進之處?
L:UR的目標是塑造一個全球化品牌,所以我們在品牌定位、設計風格、潮流趨勢等方面都是遵循國際化標準,希望全球各個國家的消費者都能適應UR的產品風格和設計。
國內品牌是否要走國潮路線取決于企業的戰略意圖。現在中國消費者特別自信,國潮文化也在興起,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定位。我覺得對國內時尚品牌來說,需要了解未來的市場邊界在哪里。中國的國潮時尚去到紐約、倫敦,也會被消費者欣賞,但未必能在當地長期流行。
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國內時尚品牌有機會成長為全球化品牌,而且我個人判斷國際化品牌會越來越多,不過這些品牌需要盡早掌握國際市場的時尚趨勢,洞察消費需求的變化。
以前很多人可能15歲以后才知道什么是LV,而如今新生代在出生不久后就看到LV的廣告了,懂事前爸爸就已經買LV給他穿了。未來消費者就會這樣慢慢發生變化。因此,中國時尚品牌如何定位,需要結合其短、中、長期策略進行綜合考量。
Y:在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后,你覺得在中國的時尚品牌中會發生哪些變化?
L:首先,未來消費者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年輕化和個性化,所以我覺得從時尚行業的發展角度來看,需要更多個性化品牌,可以理解為類似設計師品牌的出現,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包括以前比較少見的男女同款也是一種可能的發展趨勢。
同時,我覺得未來還會出現一些單品類的爆品,甚至單品類的品牌。比如Lululemon就是以做瑜伽褲為主,泡泡瑪特就是把盲盒這個品類單獨拿出來做一個品牌,這也可以看作一個趨勢。
從大環境來看,未來應該會不斷涌現一些單品類的“黑馬”品牌。在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我覺得所有傳統行業或品類都可以嘗試重新規劃,但是要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技術和新的方法。
在時尚消費趨勢方面,我認為未來會有三個主流方向:消費者或者追求價格高昂的奢侈品,或者追求性價比高的產品,要不就是有個性的設計師品牌。而有很多品牌產品定價不高不低,在未來應該是最危險的。
對UR而言,未來5年甚至20年,我們的商業模式都不會改變,但是會緊跟著時尚潮流和消費趨勢的變化不斷升級。
原文鏈接:https://www.yicai.com/news/10091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