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TRUNK & CO. INC. zh_CN PRN Asia “CULTURE GATE to JAPAN” 2022-01-27 10:00:00 的創新文化推廣項目。今年是該活動舉辦的第二年,屆時活躍在媒體藝術界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將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各種日本文化元素,并通過機場和游輪碼頭的展覽,彰顯日本文化的魅力。 CULTURE GATE to JAPAN 羽田機場將展出兩個裝置藝術,一個是“NEO-KAKEJIKU”,在傳統掛軸中融入科技元素,對傳統掛軸進行了現代演繹;另一個則以煙花為題材。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將舉辦“+A+”(讀作“Plus A-Plus”)影像作品展。展覽以大海和人心為主題,策展人為TAKEKAWA Junichi。TAKEKAWA Junichi是David Watts inc.的代表,但他最為人知的身份是MUTEK.JP的創意總監。 【展覽介紹】 <羽田機場> (1)展覽標題:“NEO-KAKEJIKU” ????? 地點: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二層賣場 ????? 時間:2022年1月19日-3月21日* 展覽標題:“NEO-KAKEJIKU” 傳統文化的傳承積淀與先進科技的創新運用,兩者之間交相輝映、完美融合,為日本文化帶來了新的風采。我們將在羽田機場展出“歡迎藝術”裝置,邀請游客體驗并欣賞日本傳統藝術與各種當代媒體藝術(包括漫畫、動畫等現代娛樂形式以及其它融入科技元素的藝術形式)之間的碰撞。 掛軸將書畫作品放在了壁龕和墻上,以供欣賞或作裝飾之用。本次展覽上,我們以科技和現代化的方式詮釋了傳統媒體,探索了全新的表現形式。中心區域放置的一個名為“honshi”的顯示屏,平日里會展示圖片和書法作品,屆時將播放由當代媒體藝術領域工作的五位藝術家創作的視頻。 在類似于掛軸的屏幕中,藝術家和創作者以嶄新的視角和方式介紹了日本的文化和魅力,對機場游客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文化資源×藝術家: ????? ?Maneki-neko(招財貓)×AC部 ????? ?水墨畫×創意團隊nor ????? ?民間故事《竹取物語》×MIYAZAKI Natsujikei ???????和紙(日本紙)×Nyamyam ????? ?Kaitai Shinsho(解體新書)×YOSHIGAI Nao (2)展覽標題:“Transcending Prayers” ???? 地點: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二層賣場 ???? 時間:2022年1月19日–待定*????? 展覽標題:“Transcending Prayers” 壯觀絕美的“花火/煙花”表演,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但稍稍不同的是,日本走出了自己獨有的特色。自十七世紀以來,煙花在不斷發展的同時還融入了各種地方特色文化,對日本有著重要的文化意義。藝術家SHIMADA Sayaka以“煙花”這一全球性又本土化的符號作為一種表達方式,探索了日本文化的錯綜復雜,甚至于歷史、哲學和美學等概念通通交織在一起。 眾所周知,煙花表演歷來具有“節慶”和“追悼/安息”兩種完全相反的含義,但也因這兩方面得到了繁榮發展。在這個作品中,SHIMADA將重點放在煙花節的這種二元性上。她收集并分析了日本在2020全年因新冠疫情而取消的所有煙花表演的時間和地理數據,創造出真實的煙花效果,喚起另一個原本應該滿滿都是煙花節的世界。作品展出形式分階段變化,開始是制作過程和數據模擬的視頻,后來是由實際煙花發射使用過的發射管和拍攝鏡頭組成的裝置。 SHIMADA不僅是一名藝術家,她還是一名優秀的煙花設計師。她希望通過研究歷史和文化背景來創造出一個能凸顯煙花方方面面的世界。 * 文化資源×藝術家: 煙花× SHIMADA Sayaka 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5層的FLIGHT DECK TOKYO的顯示屏和面板還將播放去年的藝術作品,時間截止2022年3月21日*。 *請注意,本次展覽可能會因場地原因或新冠疫情更換舉辦地或延期。請訪問官方網站 了解最新內容。 <東京國際游輪碼頭> ??? 展覽標題:“+A+” ??? 地點:東京國際游輪碼頭三層LED顯示屏 ??? 時間:待定 *東京國際游輪碼頭目前根據東京都政府的政策暫時關閉。本次展覽計劃在碼頭重新向公眾開放的同時舉辦。請訪問官方網站 了解最新時間安排和其他信息。 展覽標題:“+A+” “歡迎來到東京國際游輪碼頭,邀您領略大海的極致魅力” 從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向遠處眺望,海浪不斷地朝岸邊涌來,又不斷地遠去,在創作者的眼中,時間的呈現不再是人類社會的具體刻度。我們想象著自己與他人靈魂之間發生新的碰撞。 +A+(Plus A Plus)展覽以聲音和圖像的方式詮釋了+A+“世界”。+A+是想象出來的一個與港口有關的代號。“A”代表了文化藝術活動的過程,“藝術家”在其中表達并“記錄”下碼頭與大海之間的互動。碼頭代表著邂逅和傳統,大海則是日本文化背景的象征。 三位藝術家將在這里展出自己的作品,他們將以一種自省的文化視角將人類精神與大海之間的這種關系描繪成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作品呈現的景象將觸動您的靈魂,讓您意識到在時代的滾滾浪潮中,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基本的問題。站在東京國際游輪碼頭,走進自己的內心深處,邊欣賞東京灣的美景,邊通過這些藝術作品以全新的視角來解讀日本的海洋文化。 * 策展人:TAKEKAWA Junichi * 文化資源×藝術家: ?????? ??鳥瞰日本× OISHI Hiroaki + NAGASHIMA Minori ??????? ?Enoshima Engi(江之島的由來)× EHARA Saeko ??????? ?江戶鰻魚× TAKIDO Dorita <藝術家>按首字母順序 AC部 該創意團隊主要制作電視、廣告和音樂視頻等媒體形式的熱門話題藝術作品。內容表達飽滿強烈、充滿活力,且以熱情洋溢的寫實插畫為主。團隊創作的高速紙芝居《安全駕駛指南》(2014年)入選第18屆日本媒體藝術節娛樂部評審團受賞作品。《Powder/New Tribe》(2019年)榮獲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電視和商業短片類獎項的提名。自2019年起,AC部成為京都藝術大學的客座教授。 創意團隊nor 創意團隊nor是2017年成立的一個藝術集體,成員背景各不相同,有科學家、音樂家、建筑師、程序員、工程師和設計師。該團隊在藝術作品中融入科技元素,并以此來詮釋自然現象,目的是為了體現“科學與藝術的揚棄”。作品《dyebirth》(2017年)是一個利用算法來控制油墨滴落的裝置,入選了第22屆日本媒體藝術節藝術部門評審團受賞作品。 EHARA Saeko EHARA Saeko,1985年出生于東京,是一名藝術家和視頻節目主持人。從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后的十多年里,她一直活躍在娛樂行業,出現在各種各樣的舞臺上,特別是音樂會,還作為視頻節目主持人參與過視頻制作和運營等。2020年,她開始在日本和國外潛心創作,并以“我記憶中最原始的風光”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的數字藝術作品。她的最新作品主要包括《MUTEK.JP》(2021年)和《XRE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Garden NYC Portal》(2021年)。 MIYAZAKI Natsujikei MIYAZAKI Natsujikei,1987年出生于宮城縣,是一名漫畫家。2010年,她在《月刊Morning Two》第40期上發表了自己的首個系列漫畫《Yugata madeni Kaeru yo》(我會在晚上回家;講談社),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The News of Transformation》(講談社,2013年)入選第17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部門評審團受賞作品。她的設計輕松自在,描繪的多是日常生活中強烈的情緒波動。 她出版的書有《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Me》(我沒有錯)(講談社)、《To,Aru Hi no Sugoku Fushigi》(某天發生了十分奇怪的事情;早川出版社)和《Anata wa Bun-chan no Koi》(你是文燦的愛人;講談社)。 Nyamyam Nyamyam(英國)是一個獨立的開發工作室,成員包括三位分別來自日本、英國和德國的熱愛日本文化的資深游戲創作者。《紙境》(2014年)是一款益智冒險游戲,游戲畫面融入了日本傳統手作“和紙”的紋理和彈出式立體書結構。該游戲獲得了2014年SXSW音樂節、IndieCade、SOWN、Develop Showcase和Game Connection BIG Festival大獎,還入選了第18屆日本媒體藝術節娛樂部門評審團的受賞作品。 OISHI Hiroaki +NAGASHIMA Minori -OISHI Hiroaki OISHI Hiroaki,1984年出生于福岡縣,畢業于九州大學設計研究生院。他創作的視頻媒體作品力求通過計算機圖形和算法,以互動、自然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來表達身體和環境。他還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近期主要項目包括teamLab藝術展上的視頻裝置《水粒子的世界》(2013年)和為Minori Nagashima的《xxx女王》(2019年)制作的音樂視頻。他還是武藏野美術大學設計信息學的高級講師。 -NAGASHIMA Minori NAGASHIMA Minori是一名自由穿梭于音樂和藝術兩個世界的藝術家。她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除了以作曲家和編曲的身份參與舞臺表演、時裝秀和視頻制作外,她還是QUEEN BEE的樂隊成員。此外,她還是一名活躍的展覽和藝術品總監。近年來,她在“yorunoyo -YOKOHAMA CROSS NIGHT ILLUMINATION”(橫濱市,2020年)和“JINTAI NETWORK SYMPHONY at THE BODY—Challenging the Mystery”(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重大藝術項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完成了這些藝術品的音樂創作和聲學設計。 SHIMADA Sayaka SHIMADA Sayaka畢業于日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課程,目前在東京藝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她的作品以電影和裝置為主。當她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時,遇見了一場煙花表演,被它們的絢爛綻放深深迷住了。她還是一名煙花表演設計師,試圖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和重建煙花的構成元素、物理性、爆炸工程以及各地區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以探尋新的成果和問題。 除了煙花,她還創作了以火、閃電、輻射和水等自然元素為主題的藝術品。另外,她還以煙花導演的身份參加了日本和其他國家的煙花表演。 TAKIDO Dorita TAKIDO Dorita是一位居住在東京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她創造了新的動手體驗,通過結合不同的功能和感官來擾亂感覺。在追求技術和復雜設計的同時她還建立了思想門戶。她獲得了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數字音樂和聲音藝術類榮譽提名獎,作品《Bug's Beat》(2017年)獲得了當年奧地利電子藝術節STARTS獎提名。作品《Slime Synthesizer》(2014年)獲得第18屆日本媒體藝術節娛樂部門新面孔獎。她一直活躍在日本和國際舞臺,作品曾在新加坡和荷蘭展出。 YOSHIGAI Nao YOSHIGAI Nao,1987年出生于山口縣,是一名電影制作人、舞蹈家和編舞家。她執導、表演和編排視頻、電影、廣告和音樂視頻,并以此排解自己的生理感覺和情緒。她的電影《hottamaru days》(2015年)在第19屆日本媒體藝術節上獲得了娛樂部門新面孔獎。她出演并編排了YONEZU Kenshi《檸檬》(2018年)的音樂錄影帶。她的電影《Grand Bouquet》(2019年)在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上正式放映。 <策展人> TAKEKAWA Junichi TAKEKAWA Junichi,1972年出生于新宿,是David Watts Inc.的代表,主要在東京和神奈川兩地工作。他創造了激發人類創造力的精彩瞬間,發現藝術與科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體驗超越了時空的界限。他不斷尋找新的第一手經驗,為想法不同的各個行業和企業全面籌劃設計項目。他是一般社團法人PEACE NIPPON PROJECT的董事。該項目活動旨在探秘日本之美,并以此作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他還是一般社團法人MUTEK Japan的董事和亞洲唯一的電子音樂和數字藝術節MUTEK.JP的創意總監。 ]]> 東京2022年1月27日 /美通社/ -- 日本政府文化廳2022年1月19日在羽田機場和東京國際游輪碼頭啟動一項名為“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創新文化推廣項目。今年是該活動舉辦的第二年,屆時活躍在媒體藝術界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將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各種日本文化元素,并通過機場和游輪碼頭的展覽,彰顯日本文化的魅力。

CULTURE GATE to JAPAN
CULTURE GATE to JAPAN

羽田機場將展出兩個裝置藝術,一個是“NEO-KAKEJIKU”,在傳統掛軸中融入科技元素,對傳統掛軸進行了現代演繹;另一個則以煙花為題材。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將舉辦“+A+”(讀作“Plus A-Plus”)影像作品展。展覽以大海和人心為主題,策展人為TAKEKAWA Junichi。TAKEKAWA Junichi是David Watts inc.的代表,但他最為人知的身份是MUTEK.JP的創意總監。

展覽介紹

<羽田機場>

(1)展覽標題:“NEO-KAKEJIKU”
      地點: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二層賣場
      時間:2022年1月19日-3月21日*

展覽標題:“NEO-KAKEJIKU”
展覽標題:“NEO-KAKEJIKU”

傳統文化的傳承積淀與先進科技的創新運用,兩者之間交相輝映、完美融合,為日本文化帶來了新的風采。我們將在羽田機場展出“歡迎藝術”裝置,邀請游客體驗并欣賞日本傳統藝術與各種當代媒體藝術(包括漫畫、動畫等現代娛樂形式以及其它融入科技元素的藝術形式)之間的碰撞。

掛軸將書畫作品放在了壁龕和墻上,以供欣賞或作裝飾之用。本次展覽上,我們以科技和現代化的方式詮釋了傳統媒體,探索了全新的表現形式。中心區域放置的一個名為“honshi”的顯示屏,平日里會展示圖片和書法作品,屆時將播放由當代媒體藝術領域工作的五位藝術家創作的視頻。

在類似于掛軸的屏幕中,藝術家和創作者以嶄新的視角和方式介紹了日本的文化和魅力,對機場游客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文化資源×藝術家:
          ?Maneki-neko(招財貓)×AC部
          ?水墨畫×創意團隊nor
         
    ?民間故事《竹取物語》×MIYAZAKI Natsujikei
          
    ?和紙(日本紙)×Nyamyam
         
    ?Kaitai Shinsho(解體新書)×YOSHIGAI Nao

(2)展覽標題:“Transcending Prayers”
     地點: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二層賣場
     時間:2022年1月19日–待定*     

展覽標題:“Transcending Prayers”
展覽標題:“Transcending Prayers”

壯觀絕美的“花火/煙花”表演,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但稍稍不同的是,日本走出了自己獨有的特色。自十七世紀以來,煙花在不斷發展的同時還融入了各種地方特色文化,對日本有著重要的文化意義。藝術家SHIMADA Sayaka以“煙花”這一全球性又本土化的符號作為一種表達方式,探索了日本文化的錯綜復雜,甚至于歷史、哲學和美學等概念通通交織在一起。

眾所周知,煙花表演歷來具有“節慶”和“追悼/安息”兩種完全相反的含義,但也因這兩方面得到了繁榮發展。在這個作品中,SHIMADA將重點放在煙花節的這種二元性上。她收集并分析了日本在2020全年因新冠疫情而取消的所有煙花表演的時間和地理數據,創造出真實的煙花效果,喚起另一個原本應該滿滿都是煙花節的世界。作品展出形式分階段變化,開始是制作過程和數據模擬的視頻,后來是由實際煙花發射使用過的發射管和拍攝鏡頭組成的裝置。

SHIMADA不僅是一名藝術家,她還是一名優秀的煙花設計師。她希望通過研究歷史和文化背景來創造出一個能凸顯煙花方方面面的世界。

  • 文化資源×藝術家:
    煙花× SHIMADA Sayaka

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5層的FLIGHT DECK TOKYO的顯示屏和面板還將播放去年的藝術作品,時間截止2022年3月21日*。

*請注意,本次展覽可能會因場地原因或新冠疫情更換舉辦地或延期。請訪問官方網站了解最新內容。

<東京國際游輪碼頭>
    展覽標題:“+A+”
    地點:東京國際游輪碼頭三層LED顯示屏
    時間:待定

*東京國際游輪碼頭目前根據東京都政府的政策暫時關閉。本次展覽計劃在碼頭重新向公眾開放的同時舉辦。請訪問官方網站了解最新時間安排和其他信息。

展覽標題:“+A+”
展覽標題:“+A+”

“歡迎來到東京國際游輪碼頭,邀您領略大海的極致魅力”

從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向遠處眺望,海浪不斷地朝岸邊涌來,又不斷地遠去,在創作者的眼中,時間的呈現不再是人類社會的具體刻度。我們想象著自己與他人靈魂之間發生新的碰撞。

+A+(Plus A Plus)展覽以聲音和圖像的方式詮釋了+A+“世界”。+A+是想象出來的一個與港口有關的代號。“A”代表了文化藝術活動的過程,“藝術家”在其中表達并“記錄”下碼頭與大海之間的互動。碼頭代表著邂逅和傳統,大海則是日本文化背景的象征。

三位藝術家將在這里展出自己的作品,他們將以一種自省的文化視角將人類精神與大海之間的這種關系描繪成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作品呈現的景象將觸動您的靈魂,讓您意識到在時代的滾滾浪潮中,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基本的問題。站在東京國際游輪碼頭,走進自己的內心深處,邊欣賞東京灣的美景,邊通過這些藝術作品以全新的視角來解讀日本的海洋文化。

  • 策展人:TAKEKAWA Junichi
  • 文化資源×藝術家:
            ?鳥瞰日本× OISHI Hiroaki + NAGASHIMA Minori
            ?Enoshima Engi(江之島的由來)× EHARA Saeko
           
    ?江戶鰻魚× TAKIDO Dorita

<藝術家>按首字母順序

AC部

該創意團隊主要制作電視、廣告和音樂視頻等媒體形式的熱門話題藝術作品。內容表達飽滿強烈、充滿活力,且以熱情洋溢的寫實插畫為主。團隊創作的高速紙芝居《安全駕駛指南》(2014年)入選第18屆日本媒體藝術節娛樂部評審團受賞作品。《Powder/New Tribe》(2019年)榮獲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電視和商業短片類獎項的提名。自2019年起,AC部成為京都藝術大學的客座教授。

創意團隊nor

創意團隊nor是2017年成立的一個藝術集體,成員背景各不相同,有科學家、音樂家、建筑師、程序員、工程師和設計師。該團隊在藝術作品中融入科技元素,并以此來詮釋自然現象,目的是為了體現“科學與藝術的揚棄”。作品《dyebirth》(2017年)是一個利用算法來控制油墨滴落的裝置,入選了第22屆日本媒體藝術節藝術部門評審團受賞作品。

EHARA Saeko

EHARA Saeko,1985年出生于東京,是一名藝術家和視頻節目主持人。從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后的十多年里,她一直活躍在娛樂行業,出現在各種各樣的舞臺上,特別是音樂會,還作為視頻節目主持人參與過視頻制作和運營等。2020年,她開始在日本和國外潛心創作,并以“我記憶中最原始的風光”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的數字藝術作品。她的最新作品主要包括《MUTEK.JP》(2021年)和《XRE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Garden NYC Portal》(2021年)。

MIYAZAKI Natsujikei

MIYAZAKI Natsujikei,1987年出生于宮城縣,是一名漫畫家。2010年,她在《月刊Morning Two》第40期上發表了自己的首個系列漫畫《Yugata madeni Kaeru yo》(我會在晚上回家;講談社),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The News of Transformation》(講談社,2013年)入選第17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部門評審團受賞作品。她的設計輕松自在,描繪的多是日常生活中強烈的情緒波動。

她出版的書有《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Me》(我沒有錯)(講談社)、《To,Aru Hi no Sugoku Fushigi》(某天發生了十分奇怪的事情;早川出版社)和《Anata wa Bun-chan no Koi》(你是文燦的愛人;講談社)。

Nyamyam

Nyamyam(英國)是一個獨立的開發工作室,成員包括三位分別來自日本、英國和德國的熱愛日本文化的資深游戲創作者。《紙境》(2014年)是一款益智冒險游戲,游戲畫面融入了日本傳統手作“和紙”的紋理和彈出式立體書結構。該游戲獲得了2014年SXSW音樂節、IndieCade、SOWN、Develop Showcase和Game Connection BIG Festival大獎,還入選了第18屆日本媒體藝術節娛樂部門評審團的受賞作品。

OISHI Hiroaki +NAGASHIMA Minori

-OISHI Hiroaki

OISHI Hiroaki,1984年出生于福岡縣,畢業于九州大學設計研究生院。他創作的視頻媒體作品力求通過計算機圖形和算法,以互動、自然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來表達身體和環境。他還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近期主要項目包括teamLab藝術展上的視頻裝置《水粒子的世界》(2013年)和為Minori Nagashima的《xxx女王》(2019年)制作的音樂視頻。他還是武藏野美術大學設計信息學的高級講師。

-NAGASHIMA Minori

NAGASHIMA Minori是一名自由穿梭于音樂和藝術兩個世界的藝術家。她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除了以作曲家和編曲的身份參與舞臺表演、時裝秀和視頻制作外,她還是QUEEN BEE的樂隊成員。此外,她還是一名活躍的展覽和藝術品總監。近年來,她在“yorunoyo - YOKOHAMA CROSS NIGHT ILLUMINATION”(橫濱市,2020年)和“JINTAI NETWORK SYMPHONY at THE BODY—Challenging the Mystery”(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重大藝術項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完成了這些藝術品的音樂創作和聲學設計。

SHIMADA Sayaka

SHIMADA Sayaka畢業于日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課程,目前在東京藝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她的作品以電影和裝置為主。當她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時,遇見了一場煙花表演,被它們的絢爛綻放深深迷住了。她還是一名煙花表演設計師,試圖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和重建煙花的構成元素、物理性、爆炸工程以及各地區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以探尋新的成果和問題。

除了煙花,她還創作了以火、閃電、輻射和水等自然元素為主題的藝術品。另外,她還以煙花導演的身份參加了日本和其他國家的煙花表演。

TAKIDO Dorita

TAKIDO Dorita是一位居住在東京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她創造了新的動手體驗,通過結合不同的功能和感官來擾亂感覺。在追求技術和復雜設計的同時她還建立了思想門戶。她獲得了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數字音樂和聲音藝術類榮譽提名獎,作品《Bug's Beat》(2017年)獲得了當年奧地利電子藝術節STARTS獎提名。作品《Slime Synthesizer》(2014年)獲得第18屆日本媒體藝術節娛樂部門新面孔獎。她一直活躍在日本和國際舞臺,作品曾在新加坡和荷蘭展出。

YOSHIGAI Nao

YOSHIGAI Nao,1987年出生于山口縣,是一名電影制作人、舞蹈家和編舞家。她執導、表演和編排視頻、電影、廣告和音樂視頻,并以此排解自己的生理感覺和情緒。她的電影《hottamaru days》(2015年)在第19屆日本媒體藝術節上獲得了娛樂部門新面孔獎。她出演并編排了YONEZU Kenshi《檸檬》(2018年)的音樂錄影帶。她的電影《Grand Bouquet》(2019年)在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上正式放映。

<策展人>

TAKEKAWA Junichi

TAKEKAWA Junichi,1972年出生于新宿,是David Watts Inc.的代表,主要在東京和神奈川兩地工作。他創造了激發人類創造力的精彩瞬間,發現藝術與科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體驗超越了時空的界限。他不斷尋找新的第一手經驗,為想法不同的各個行業和企業全面籌劃設計項目。他是一般社團法人PEACE NIPPON PROJECT的董事。該項目活動旨在探秘日本之美,并以此作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他還是一般社團法人MUTEK Japan的董事和亞洲唯一的電子音樂和數字藝術節MUTEK.JP的創意總監。

]]>
以新媒體藝術表達東京的“過去”和“未來” 展覽將于7月7日在東京國際郵輪碼頭開幕 2021-07-06 11:00:00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的展覽主題為“Back TOKYO Forth”(東京繼往開來)。六位活躍在媒體藝術(藝術、娛樂、動畫和漫畫)領域的藝術家將參與這個項目,并在會場 --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 展出他們的作品。“BackTOKYO Forth”這個概念是由“back”和“forth”中間再加上“Tokyo”所創造出來的。它將從東京向世界表達新媒體藝術的可能性,思考當今社會處在過去文化(Back)和未來方向(Forth)之間面臨的問題。此外,網站還將通過在作品展出之前介紹藝術家的研究和制作過程,以及網站上展出的作品等內容,展現日本文化的魅力。 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東京郵輪碼頭展出 * 時間:展覽于2021年7月7日開幕 * 地點: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5:00) *請注意,由于疫情防控緊急措施,相關設施和藝術品可能會不定期關閉或進行臨時限制。參觀前,請務必查看我們的官網以及東京國際郵輪碼頭的網站,了解最新信息。 * 入場費:免費 * 主題:Back TOKYO Forth * 總監:齋藤精一(SAITO Seiichi)(Panoramatiks(先前的Rhizomatiks Architecture)董事長) * 策展人:畠中実(HATANAKA Minoru)(NTT Intercommunication Center [ICC]首席策展人) * 參展藝術家(按字母順序排列): FUJIKURA Asako,《Midway Stone》 參展作品以日本花園為主題。 2018年,FUJIKURA Asako在東京藝術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電影與新媒體研究生院完成了碩士課程。她組裝了一些場景,將人們從時間的延續和現代城市的無序擴張中釋放出來。她把使用3DCG生成的圖像應用在圖片、裝置和增強現實作品中。她的個展包括“Colony Highway Broadcast” (emergencies! 035) (NTT Inter Communication Center [ICC],日本東京,2018年)。她的團體展包括“Close to Nature, Next to Humanity”(臺東美術館,臺灣臺東,2020年)。 井口皓太(IGUCHI Kota),《blank clocks》 參展作品是以時間的感知為主題。 井口皓太出生于1984年。2008年,他在武藏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科學專業學習時,成立了TYMOTE,隨后又在2013年成立了創意協會CEKAI Corp.。作為一名活躍于動態圖形和真實視頻圖像領域、專注于動態設計的電影導演,他擅長基于團隊建設的創意指導。他獲得的獎項包括2014年Tokyo TDC(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獎、2015年D&AD Yellow Pencil(黃鉛筆)獎,以及2015年紐約ADC金獎。京都藝術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the Arts)客座教授。 Synesthesia Lab feat. evala?(See by Your Ears),《Synesthesia X1 - 2.44 波象(Hazo)》? 參展作品以禪為主題。 Synesthesia Lab是一個專注于研究聯覺和其他多感覺體驗架構的實驗性研發實驗室。2019年,Enhance和Regustatiks合作開發了“Synesthesia X1 - 2.4”,這是一款沉浸式聯覺體驗設備,配備兩個揚聲器和44個致動器,把人包圍在一個由聲音、觸覺和燈光組成的世界中。通過與聲音藝術家evala的進一步合作,名為“Synesthesia X1 - 2.44 feat. evala (See by Your Ears)” 的作品在Media Ambition Tokyo 2019 (MAT)上亮相。今年的“BackTOKYO Forth” 展,evala (See by Your Ears)再度回歸,與Enhance和Flowplateaux一起參與設計新的聯覺體驗作品。 *該作品目前正在進行調整。最終調整完成后,作品的開放日期將在我們的網站上公布。 *在此之前,將在場館展示先前錄制的作品視頻。 TSUDA Michiko,《Tokyo Behavior》 參展作品以昭和時代的生活方式為主題。 TSUDA Michiko于1980年出生在神奈川縣。在東京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研究生院獲得電影與新媒體研究博士學位。2019年作為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被授權人留在紐約。Tsuda主攻以視頻特性為基礎的創意作品。最近參加的團體展包括2020年“Inter+Play: Arts Towada 1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Part 1”(青森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Aichi Triennale 2019: Taming Y/Our Passion”(愛知)、“Roppongi Crossing 2019: Connexions”(東京森美術館)。個展包括2020年“Trilogue”(東京TARO NASU畫廊)、2017年“Observing Forest”(海參崴Zarya當代藝術中心)。 UENO Senzo,《AUN》 參展作品以盆景為主題。 UENO Senzo于1982年出生在鹿兒島縣,主要從事電影、廣告和音樂視頻。2011年,他開始了自己的電影攝影事業,同時一直從事電影制片人的工作。他在廣告和音樂視頻領域獲得了很多獎項,不僅有Cannes Lions Award(戛納金獅獎)、The One Show和Clio獎這三個業界大獎,還有D&AD獎、紐約廣告獎(New York Festivals)、ACC獎以及Grand Prize(大獎)、Gold Award(金獎),并在多項比賽中榮獲最佳攝影獎,比如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UMEZAWA Hideki + 佐藤晃一(SATO Koichi),《Structures of Liquidity》 參展作品以日本港口城市為主題。 UMEZAWA Hideki于1986年出生在群馬縣,在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生院獲得碩士學位。他的作品創作基礎是人們對環境的語言前感受和對自然現象復雜性的興趣。他曾參加在巴黎和都柏林舉辦的展覽,并在斯德哥爾摩逗留期間在一家名為EMS的國家電子音樂工作室工作。他獲得的獎項主要包括2015年在Luc Ferrari國際比賽中獲得的Prix Presque Rien獎。 佐藤晃 - 1990出生于東京,在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生院完成碩士學位。出于對地理、生態和性別的興趣,他的作品將圖像和非視覺媒介(如聲音和氣味)進行了復雜的組合。他的個展主要包括2018年在資生堂藝廊(Shiseido Gallery)舉辦的“Crepuscular Gardens / Hankaika-no-niwa”。 ]]> 東京2021年7月6日 /美通社/ -- 2021年7月7日,日本文化廳(The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將在東京國際郵輪碼頭(Tokyo International Cruise Terminal)舉辦一次新藝術展覽,作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活動的一部分。六位活躍在媒體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將在東京國際郵輪碼頭以及網絡上展出作品,與世界分享日本文化,加強日本文化的吸引力。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的展覽主題為“Back TOKYO Forth”(東京繼往開來)。六位活躍在媒體藝術(藝術、娛樂、動畫和漫畫)領域的藝術家將參與這個項目,并在會場 -- 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 展出他們的作品。“Back TOKYO Forth”這個概念是由“back”和“forth”中間再加上“Tokyo”所創造出來的。它將從東京向世界表達新媒體藝術的可能性,思考當今社會處在過去文化(Back)和未來方向(Forth)之間面臨的問題。此外,網站還將通過在作品展出之前介紹藝術家的研究和制作過程,以及網站上展出的作品等內容,展現日本文化的魅力。

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東京郵輪碼頭展出
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東京郵輪碼頭展出

  • 時間:展覽于2021年7月7日開幕
  • 地點:東京國際郵輪碼頭
    (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5:00)
    *請注意,由于疫情防控緊急措施,相關設施和藝術品可能會不定期關閉或進行臨時限制。參觀前,請務必查看我們的官網以及東京國際郵輪碼頭的網站,了解最新信息。
  • 入場費:免費
  • 主題:Back TOKYO Forth
  • 總監:齋藤精一(SAITO Seiichi)(Panoramatiks(先前的Rhizomatiks Architecture)董事長)
  • 策展人:畠中実(HATANAKA Minoru)(NTT Intercommunication Center [ICC]首席策展人)
  • 參展藝術家(按字母順序排列):

FUJIKURA AsakoMidway Stone》

參展作品以日本花園為主題。

2018年,FUJIKURA Asako在東京藝術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電影與新媒體研究生院完成了碩士課程。她組裝了一些場景,將人們從時間的延續和現代城市的無序擴張中釋放出來。她把使用3DCG生成的圖像應用在圖片、裝置和增強現實作品中。她的個展包括“Colony Highway Broadcast” (emergencies! 035) (NTT Inter Communication Center [ICC],日本東京,2018年)。她的團體展包括“Close to Nature, Next to Humanity”(臺東美術館,臺灣臺東,2020年)。

井口皓太(IGUCHI Kota),《blank clocks》

參展作品是以時間的感知為主題。

井口皓太出生于1984年。2008年,他在武藏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科學專業學習時,成立了TYMOTE,隨后又在2013年成立了創意協會CEKAI Corp.。作為一名活躍于動態圖形和真實視頻圖像領域、專注于動態設計的電影導演,他擅長基于團隊建設的創意指導。他獲得的獎項包括2014年Tokyo TDC(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獎、2015年D&AD Yellow Pencil(黃鉛筆)獎,以及2015年紐約ADC金獎。京都藝術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the Arts)客座教授。

Synesthesia Lab feat. evala (See by Your Ears),《Synesthesia X1 - 2.44 波象(Hazo)》 

參展作品以禪為主題。

Synesthesia Lab是一個專注于研究聯覺和其他多感覺體驗架構的實驗性研發實驗室。2019年,Enhance和Regustatiks合作開發了“Synesthesia X1 - 2.4”,這是一款沉浸式聯覺體驗設備,配備兩個揚聲器和44個致動器,把人包圍在一個由聲音、觸覺和燈光組成的世界中。通過與聲音藝術家evala的進一步合作,名為“Synesthesia X1 - 2.44 feat. evala (See by Your Ears)” 的作品在Media Ambition Tokyo 2019 (MAT)上亮相。今年的“Back TOKYO Forth” 展,evala (See by Your Ears)再度回歸,與Enhance和Flowplateaux一起參與設計新的聯覺體驗作品。

*該作品目前正在進行調整。最終調整完成后,作品的開放日期將在我們的網站上公布。

*在此之前,將在場館展示先前錄制的作品視頻。

TSUDA Michiko,《Tokyo Behavior

參展作品以昭和時代的生活方式為主題。

TSUDA Michiko于1980年出生在神奈川縣。在東京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研究生院獲得電影與新媒體研究博士學位。2019年作為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被授權人留在紐約。Tsuda主攻以視頻特性為基礎的創意作品。最近參加的團體展包括2020年“Inter+Play: Arts Towada 1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Part 1”(青森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Aichi Triennale 2019: Taming Y/Our Passion”(愛知)、“Roppongi Crossing 2019: Connexions”(東京森美術館)。個展包括2020年“Trilogue”(東京TARO NASU畫廊)、2017年“Observing Forest”(海參崴Zarya當代藝術中心)。

UENO Senzo,《AUN》

參展作品以盆景為主題。

UENO Senzo于1982年出生在鹿兒島縣,主要從事電影、廣告和音樂視頻。2011年,他開始了自己的電影攝影事業,同時一直從事電影制片人的工作。他在廣告和音樂視頻領域獲得了很多獎項,不僅有Cannes Lions Award(戛納金獅獎)、The One Show和Clio獎這三個業界大獎,還有D&AD獎、紐約廣告獎(New York Festivals)、ACC獎以及Grand Prize(大獎)、Gold Award(金獎),并在多項比賽中榮獲最佳攝影獎,比如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UMEZAWA Hideki + 佐藤晃一(SATO Koichi),《Structures of Liquidity》

參展作品以日本港口城市為主題。

UMEZAWA Hideki于1986年出生在群馬縣,在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生院獲得碩士學位。他的作品創作基礎是人們對環境的語言前感受和對自然現象復雜性的興趣。他曾參加在巴黎和都柏林舉辦的展覽,并在斯德哥爾摩逗留期間在一家名為EMS的國家電子音樂工作室工作。他獲得的獎項主要包括2015年在Luc Ferrari國際比賽中獲得的Prix Presque Rien獎。

佐藤晃 - 1990出生于東京,在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生院完成碩士學位。出于對地理、生態和性別的興趣,他的作品將圖像和非視覺媒介(如聲音和氣味)進行了復雜的組合。他的個展主要包括2018年在資生堂藝廊(Shiseido Gallery)舉辦的“Crepuscular Gardens / Hankaika-no-niwa”。

]]>
八位漫畫家的作品從3月20日開始在關西國際機場展出 2021-03-24 12:52:00 漆原友紀的《朝圣之路》(上),里中満智子的《海之路》(左下),安彥良和的《神話之路》(右下) 活動概要 自古以來,關西地區就是日本的政治、商業、文化中心。時至今日,這些歷史遺跡和傳統依然存在。該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周邊的山川、河流、海洋等地理環境所決定的。數百萬年前,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分離時,形成了鋸齒狀的山陰海岸線,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港灣。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為整個北陸地區提供淡水。淡路島和德島是日本一些最古老的創世神話的發源地。而紀伊半島的伊勢、奈良等歷史悠久的地區,以其奇異的巖層、原始森林和當地的工藝文化,成為了日本一些最悠久的傳說的故事背景。每個地區的自然地理和資源對地區文化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本次展覽將關西地區及周邊的八個地區重新詮釋為與自然共存的“八條道路”。八位與各地區有著密切關系的漫畫家分別創作了描繪這幾條“道路”的自然、文化和人物的作品。 * 日期:2021年3月20日開幕 * 地點:關西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2樓中庭Canyon Bridge * 入場:免費 * 主題:生活 * 藝術家:按字母順序排列如下 “海角之路”-- 山陰海岸 五十嵐大介 (IGARASHI Daisuke) 漫畫家。出生于埼玉縣,畢業于多摩美術大學繪畫系。他通過獨特的世界觀,表現自然與人類的聯系、傳統與神話的世界、生命與生態系統的起源。2004年,他的漫畫《女巫》(Witches) (小學館)獲得第八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2009年,憑借漫畫《海獸之子》(Children of the Sea) (小學館)獲得第38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和第1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其他代表作有《小森林》(Little Forest)、《設計》(Designs)(株式會社講談社)、《SARU》(小學館)、《The Adventures of Kabocha》(株式會社竹書房)。他還創作了許多圖畫書和書籍封面設計。《小森林》分別于2014年和2018年在日本和韓國被拍成真人電影。《海獸之子》于2019年在日本被拍成動畫電影。 《豐收之路》 -- 丹波 雁須磨子 (KARI Sumako) 出生于福岡縣。1994年以《SWAYIN'IN THE AIR》(太田出版株式會社出版的《Ranmaru》)出道,之后活躍于少女漫畫、青春漫畫等多種漫畫類型領域。她的漫畫作品以充滿獨特幽默感和敏感心理描寫的故事為特點,人物形象鮮明。她贏得了大批讀者的擁躉。其代表作有《Kayo-chan no Nimotsu》(株式會社竹書房)、《Ibara Ra Lullaby》(株式會社講談社)、《Nohara Nohara no》(Taiyotosho Co.)、《Ikuhyaku Seiso》(太田出版株式會社)等。2006年,《Family Restaurant》(太田出版株式會社)被拍成電影。2020年,憑借漫畫《Ashita Shinuniha (If I Might Die Tomorrow)》(太田出版株式會社)獲得第2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 《海之路》 -- 淡路島和德島 里中満智子 (SATONAKA Machiko) 1948年出生于大阪府。高中二年級時,以《Portrait of Pia》獲得了第一屆講談社新面孔獎,后來成為職業漫畫家。她的很多作品都是關于歷史的。她用了32年完成了以持統天皇為主角的《Celestial Rainbow》。代表作有《Tomorrow Will Shine》(明天會發光)、《Ladies of Aries》(白羊座的女士們)、《Aurora of the Ocean》(海洋的極光)、《Cypress Hill》(柏樹山)、《Constellation of the Hunter》(獵人的星座)、《Kojiki: Manga Koten Bungaku》等。2006年,她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終身作品及文化活動成就證書。此外她還獲得了許多其他獎項,比如日本文化廳專員嘉獎(2010年)、憑借《Kojiki: Manga Koten Bungaku》獲得Kojiki Publishing大獎的Ono Yasumaro獎(2013年)、日本外務大臣表彰(2014年)等。除了是一名漫畫藝術家,她還參與了一系列與普及漫畫和文化有關的活動。其中包括擔任大阪藝術大學教授、日本漫畫家協會理事、NPO亞洲漫畫峰會管理機構日本代表。 《水之路》 -- 琵琶湖和北陸 SEKINE Yuki 插畫家、漫畫家。出生于埼玉縣川越市,現居千葉縣夷隅市。畢業于津田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系。她的作品特點是以日常生活中的靈感為基礎的溫暖的水墨畫色彩,以及留白和暗示性的表達方式。Sekine的第一本圖畫書《a continuous day》(Shinpusha)獲得第9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她的插畫作品有《Sora no Teppen Giniro no Kaze》(小峰書店/第51屆全國青少年圖書報告會指定讀物)、《Saigo no Jugyo》(白楊社)、《Yasashii Oto》(小峰書店/第28屆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Asu no Konai Kuni》(朝日新聞社連載小說)等。她的漫畫作品有《Yuruyuru Makurobi Seikatsu Kantan Genmai Saishoku Comic Essay》(角川株式會社)。 《朝圣之路》 -- 紀伊半島 漆原友紀 (URUSHIBARA Yuki) 1974年出生于山口縣。她的漫畫系列《Mushishi》(書名:《The Light of the Eyelid》)于1998年獲得了Afternoon Four Seasons Award(午后四季獎)的大獎,并在商業刊物上亮相。2005年《Mushishi》被拍成動畫,2007年拍成電影。她的作品以懷舊和在某些方面痛苦的世界為特色,并且具備一種能夠不動聲色地將那種環境下的難以言喻描繪得平凡而細膩的抒情風格。《Mushishi》曾獲得第7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和第30屆講談社漫畫綜合組獎。優秀作品有《Mushishi》(株式會社講談社)、《Suiiki》(株式會社講談社)、《Neko ga Nishimukya》(株式會社講談社)等。 《工藝之路》 -- 福井、琵琶湖東、三重 YAMADA Yoshihiro 1968年出生于新瀉縣。1987年,他在大學期間就以漫畫家的身份在當時的周刊《Comic Morning》上嶄露頭角,作品《Taisho Yaro》獲得了株式會社講談社的千葉徹彌獎。時至今日,他仍然堅持不懈地追求描繪“日本人”的形象。他所塑造的具有強烈宿命感的獨特人物和極具獨創性的戲劇性故事,獲得了超越流派的堅實擁躉。代表作有《Decathlon》(小學館)、《Dokyo-Boshi》(小學館、株式會社講談社)、《Giant》(株式會社講談社)、《Hyouge Mono》(株式會社講談社)等。2009年,憑借漫畫《Hyouge Mono》獲得第1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和第14屆手冢治蟲文化獎大獎。目前,他的連載作品《Bokyo Taro》(2019年起)在周刊《Morning》上連載。 《神話之路》 -- 伊勢和奈良 安彥良和 (YASUHIKO Yoshikazu) 1947年出生于北海道,1970年開始擔任動畫師。安彥參與了《宇宙戰艦大和號》(1974年)、《超者雷汀》(1976年)、《無敵超人贊波3》(1977年)等作品。在《機動戰士高達》(1979年)中,他在動畫創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擔任動畫導演并負責角色設計。之后,他從1989年開始專職從事漫畫創作。從日本古代史、神話題材的作品到日本近代史題材的作品,他參與了許多以歷史為主題的項目。曾以《Namuji》獲得第1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獎,以《Oudo no Inu》獲得第4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機動戰士高達:起源》獲得第43屆星云獎(最佳漫畫)。 《工匠之路》 -- 播磨 橫山裕一 (YOKOYAMA Yuichi) 藝術家、漫畫家。1967年生于宮崎縣。橫山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繪畫系。2004年以《New Engineering》一書出道。橫山的漫畫被稱為新漫畫,沒有明確的故事發展。通過幾個人物描繪不友好的、沒有明確的目的行為,通過神秘的物體移動變形來表達純粹的時間流逝。代表作品有《Travel》、《NIWA》、《Baby Boom》、《World Map Room》等。他還是一位多次在國內外舉辦私人展覽的藝術家。其漫畫作品《Baby Boom》入圍了第14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的評委評選。 ]]>

日本大阪2021年3月24日 /美通社/ -- 2021年3月20日,日本文化廳在關西國際機場開辦藝術展,該藝術展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日本文化之門)項目的一部分。八位藝術家的多媒體藝術作品在機場和網上展出,向全世界宣傳日本文化的魅力。

漆原友紀的《朝圣之路》(上),里中満智子的《海之路》(左下),安彥良和的《神話之路》(右下)
漆原友紀的《朝圣之路》(上),里中満智子的《海之路》(左下),安彥良和的《神話之路》(右下)

活動概要

自古以來,關西地區就是日本的政治、商業、文化中心。時至今日,這些歷史遺跡和傳統依然存在。該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周邊的山川、河流、海洋等地理環境所決定的。數百萬年前,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分離時,形成了鋸齒狀的山陰海岸線,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港灣。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為整個北陸地區提供淡水。淡路島和德島是日本一些最古老的創世神話的發源地。而紀伊半島的伊勢、奈良等歷史悠久的地區,以其奇異的巖層、原始森林和當地的工藝文化,成為了日本一些最悠久的傳說的故事背景。每個地區的自然地理和資源對地區文化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本次展覽將關西地區及周邊的八個地區重新詮釋為與自然共存的“八條道路”。八位與各地區有著密切關系的漫畫家分別創作了描繪這幾條“道路”的自然、文化和人物的作品。

  • 日期:2021年3月20日開幕
  • 地點:關西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2樓中庭Canyon Bridge
  • 入場:免費
  • 主題:生活
  • 藝術家:按字母順序排列如下

“海角之路”-- 山陰海岸

五十嵐大介 (IGARASHI Daisuke)

漫畫家。出生于埼玉縣,畢業于多摩美術大學繪畫系。他通過獨特的世界觀,表現自然與人類的聯系、傳統與神話的世界、生命與生態系統的起源。2004年,他的漫畫《女巫》(Witches) (小學館)獲得第八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2009年,憑借漫畫《海獸之子》(Children of the Sea) (小學館)獲得第38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和第1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其他代表作有《小森林》(Little Forest)、《設計》(Designs)(株式會社講談社)、《SARU》(小學館)、《The Adventures of Kabocha》(株式會社竹書房)。他還創作了許多圖畫書和書籍封面設計。《小森林》分別于2014年和2018年在日本和韓國被拍成真人電影。《海獸之子》于2019年在日本被拍成動畫電影。

《豐收之路》 -- 丹波

雁須磨子 (KARI Sumako)

出生于福岡縣。1994年以《SWAYIN'IN THE AIR》(太田出版株式會社出版的《Ranmaru》)出道,之后活躍于少女漫畫、青春漫畫等多種漫畫類型領域。她的漫畫作品以充滿獨特幽默感和敏感心理描寫的故事為特點,人物形象鮮明。她贏得了大批讀者的擁躉。其代表作有《Kayo-chan no Nimotsu》(株式會社竹書房)、《Ibara Ra Lullaby》(株式會社講談社)、《Nohara Nohara no》(Taiyotosho Co.)、《Ikuhyaku Seiso》(太田出版株式會社)等。2006年,《Family Restaurant》(太田出版株式會社)被拍成電影。2020年,憑借漫畫《Ashita Shinuniha (If I Might Die Tomorrow)》(太田出版株式會社)獲得第2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

《海之路》 -- 淡路島和德島

里中満智子 (SATONAKA Machiko)

1948年出生于大阪府。高中二年級時,以《Portrait of Pia》獲得了第一屆講談社新面孔獎,后來成為職業漫畫家。她的很多作品都是關于歷史的。她用了32年完成了以持統天皇為主角的《Celestial Rainbow》。代表作有《Tomorrow Will Shine》(明天會發光)、《Ladies of Aries》(白羊座的女士們)、《Aurora of the Ocean》(海洋的極光)、《Cypress Hill》(柏樹山)、《Constellation of the Hunter》(獵人的星座)、《Kojiki: Manga Koten Bungaku》等。2006年,她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終身作品及文化活動成就證書。此外她還獲得了許多其他獎項,比如日本文化廳專員嘉獎(2010年)、憑借《Kojiki: Manga Koten Bungaku》獲得Kojiki Publishing大獎的Ono Yasumaro獎(2013年)、日本外務大臣表彰(2014年)等。除了是一名漫畫藝術家,她還參與了一系列與普及漫畫和文化有關的活動。其中包括擔任大阪藝術大學教授、日本漫畫家協會理事、NPO亞洲漫畫峰會管理機構日本代表。

《水之路》 -- 琵琶湖和北陸

SEKINE Yuki

插畫家、漫畫家。出生于埼玉縣川越市,現居千葉縣夷隅市。畢業于津田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系。她的作品特點是以日常生活中的靈感為基礎的溫暖的水墨畫色彩,以及留白和暗示性的表達方式。Sekine的第一本圖畫書《a continuous day》(Shinpusha)獲得第9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她的插畫作品有《Sora no Teppen Giniro no Kaze》(小峰書店/第51屆全國青少年圖書報告會指定讀物)、《Saigo no Jugyo》(白楊社)、《Yasashii Oto》(小峰書店/第28屆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Asu no Konai Kuni》(朝日新聞社連載小說)等。她的漫畫作品有《Yuruyuru Makurobi Seikatsu Kantan Genmai Saishoku Comic Essay》(角川株式會社)。

《朝圣之路》 -- 紀伊半島

漆原友紀 (URUSHIBARA Yuki)

1974年出生于山口縣。她的漫畫系列《Mushishi》(書名:《The Light of the Eyelid》)于1998年獲得了Afternoon Four Seasons Award(午后四季獎)的大獎,并在商業刊物上亮相。2005年《Mushishi》被拍成動畫,2007年拍成電影。她的作品以懷舊和在某些方面痛苦的世界為特色,并且具備一種能夠不動聲色地將那種環境下的難以言喻描繪得平凡而細膩的抒情風格。《Mushishi》曾獲得第7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和第30屆講談社漫畫綜合組獎。優秀作品有《Mushishi》(株式會社講談社)、《Suiiki》(株式會社講談社)、《Neko ga Nishimukya》(株式會社講談社)等。

《工藝之路》 -- 福井、琵琶湖東、三重

YAMADA Yoshihiro

1968年出生于新瀉縣。1987年,他在大學期間就以漫畫家的身份在當時的周刊《Comic Morning》上嶄露頭角,作品《Taisho Yaro》獲得了株式會社講談社的千葉徹彌獎。時至今日,他仍然堅持不懈地追求描繪“日本人”的形象。他所塑造的具有強烈宿命感的獨特人物和極具獨創性的戲劇性故事,獲得了超越流派的堅實擁躉。代表作有《Decathlon》(小學館)、《Dokyo-Boshi》(小學館、株式會社講談社)、《Giant》(株式會社講談社)、《Hyouge Mono》(株式會社講談社)等。2009年,憑借漫畫《Hyouge Mono》獲得第1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和第14屆手冢治蟲文化獎大獎。目前,他的連載作品《Bokyo Taro》(2019年起)在周刊《Morning》上連載。

《神話之路》 -- 伊勢和奈良

安彥良和 (YASUHIKO Yoshikazu)

1947年出生于北海道,1970年開始擔任動畫師。安彥參與了《宇宙戰艦大和號》(1974年)、《超者雷汀》(1976年)、《無敵超人贊波3》(1977年)等作品。在《機動戰士高達》(1979年)中,他在動畫創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擔任動畫導演并負責角色設計。之后,他從1989年開始專職從事漫畫創作。從日本古代史、神話題材的作品到日本近代史題材的作品,他參與了許多以歷史為主題的項目。曾以《Namuji》獲得第1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獎,以《Oudo no Inu》獲得第4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優秀獎。《機動戰士高達:起源》獲得第43屆星云獎(最佳漫畫)。

《工匠之路》 -- 播磨

橫山裕一 (YOKOYAMA Yuichi)

藝術家、漫畫家。1967年生于宮崎縣。橫山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繪畫系。2004年以《New Engineering》一書出道。橫山的漫畫被稱為新漫畫,沒有明確的故事發展。通過幾個人物描繪不友好的、沒有明確的目的行為,通過神秘的物體移動變形來表達純粹的時間流逝。代表作品有《Travel》、《NIWA》、《Baby Boom》、《World Map Room》等。他還是一位多次在國內外舉辦私人展覽的藝術家。其漫畫作品《Baby Boom》入圍了第14屆日本媒體藝術節漫畫組的評委評選。

]]>
自2月27日起,八組藝術家在羽田和成田機場舉辦多媒體藝術作品展 2021-03-12 11:36:00 《Crowd Cloud》,作者:SUZUKI Yuri & HOSOI Miyu <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藝術展概述> 兩場機場展的主題是“視覺之門”(VISION GATE)。策展人Paola ANTONELLI打通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維度,以藝術作品探討日本文化的基礎概念之一 -- “視覺”的作用和魅力。 * 展覽時間:2021年2月27日開始展覽 * 地點: 【藝術裝置】羽田機場2號航站樓2樓出發大廳安檢D口 【視頻作品】 - 羽田機場3號航站樓2樓到達大廳; - 羽田機場1號和2號航站樓出發大廳; - 成田機場所有航站樓的數字看板 * 羽田機場的所有視頻作品均位于安檢區內 * 入場費:免費 * 主題:視覺之門(VISION GATE) * 策展人:Paola ANTONELLI 策展人Paola ANTONELLI,Marton Perlaki攝 Paola ANTONELLI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建筑與設計部的高級策展人兼研發部門的創始總監。她的作品關注設計對生活的影響,通常將設計、建筑、藝術和科技結合起來,呈現被忽略的對象和行為。 她攜《破碎的自然》參加了2019年第22屆米蘭三年展,探討了修復式設計的概念。最近,她圍繞建筑師Neri OXMAN的作品,在MoMA舉辦了“材料生態學”展。她與設計評論家Alice RAWSTHORN共同推出的Instagram 線上系列@design.emergency活動,探討了設計如何為大眾塑造更好的未來,并獲得了高度評價。 * 作品標題與參展藝術家(按照字母順序): 【藝術裝置】《擁擠的云》(Crowd Cloud),作者:SUZUKI Yuri & HOSOI Miyu 藝術家把篩選后的日本人說話聲從一排豎立的管子中播放出來,仿佛機場到達大廳里前來接機的人在等候親朋好友時的交談聲,以人聲為核心元素打造出獨特的聲音組合和聽覺體驗。 SUZUKI Yuri: SUZUKI Yuri是一位藝術家兼設計師,探索藝術和音樂在日常生活中的無限可能。他從2018年起加入了全球最大的獨立咨詢機構五角設計公司。他的創作涵蓋設計、音樂和藝術等不同領域,既有公共藝術作品,也有為聲學行業有關人士和公司提供的作品。他的設計得到了業界的交口稱贊,并入選了多個國際性博物館的展覽,包括倫敦設計博物館、以色列博物館和MoMA。 HOSOI Miyu: HOSOI Miyu 出生于1993年,是一位音樂家和聲音藝術家。她不斷嘗試各種藝術創作,比如利用多聲道印象系統來制作藝術裝置以增強大眾對身邊聲音的關注度,以及表演藝術作品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她親自配音的一系列作品。用22.2多聲道播放的《Lenna》是她的代表作,在多個場館播出,包括位于東京的NTT傳播中心無回聲室、山口媒體藝術中心、東京藝術劇場音樂廳和國際音頻工程協會。她在第2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上榮獲藝術類別最佳新人獎。 【視頻作品】六組藝術家通過六個視頻帶領各國旅客領略豐富多彩、兼收并蓄的日本文化 《東京主題公園》(Theme Park Tokyo),作者:acky bright 視頻借用傳統繪畫的卷軸結構,融合當代漫畫技法,展現了東京的都市魅力。 acky bright是一位插畫家兼漫畫藝術家,以黑白線創作而為人所熟知。在日本20世紀八、九十年代動畫、漫畫風格的基礎上,他融入現代視角,發展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贏得了大批海外粉絲。他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和現場繪畫活動發布了許多作品,比如《Doodle》。他的最新漫畫作品《新變形少女》目前正在網絡連載中。 《一拍》(One Shot),作者:Jun Inoue 視頻捕捉了藝術家繪畫的過程,以及日本書法藝術轉瞬即逝的特質。 Inoue用抽象線條打造獨特的“留白”空間,將日本文化獨有的精巧與靈動描摹得淋漓盡致。憑借過人的感知力,他把現代審美與傳統文化精髓有機結合起來,為觀者帶來一場難忘的感官刺激。他與時尚界和音樂界多有合作,在很多地方舉辦了自己的作品展和現場作畫表演。Inoue在日本和許多外國城市舉辦過多場個展,比如墨爾本和巴黎等。 《重力花園》(Gravity Garden),作者:KODAMA Sachiko 視頻中,紅色、綠色和藍色的熒光磁性流體憑借磁力和重力勾勒出日本花園的萬千變幻。 KODAMA本科就讀于北海道大學理學部,在筑波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生部完成了碩士和博士課程,獲得了博士學位。她從2000年起開始用磁流體進行藝術創作,是這個領域的先驅。她的作品《突出、流動》(入選藝術畫廊SIGGRAPH Art Gallery 2001年展)在第五屆日本媒體藝術節上榮獲數字藝術(互動藝術)類別特別大獎。她的作品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包括藝術博物館、畫廊、公共空間和私人居所等。她的創作對藝術、設計以及眾多相關領域都帶來了重要影響。 《TSUGI》,作者:PARTY 視頻中,全球變暖、野火肆虐、森林損毀、極地冰融,而作者用充滿希望的視角詮釋了北極等地區的未來:人類齊心協力修復環境、促進再生,就像金繕工藝(kintsugi)一樣。 PARTY是一個涉獵廣泛的創意團體,綜合運用藝術、科技、設計和工程等多種方式打造極具未來感的社會體驗。著名作品包括成田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的空間設計、《WIRED》雜志日本版的創意指導、以及與RADWIMPS、kZm的音樂人合作完成的“VARP”虛擬音樂體驗項目。PARTY還開展了“體育場試驗”和“鏈條博物館”等項目。 《滿月之日》(Day of a Full Moon),作者:MOGI Monika 視頻中既有作者眼中神秘莫測、仿若仙境的日本本土自然景色,也有她對特立獨行的強勢女性的崇拜。 MOGI Monika生于1992年,是一位藝術家、攝影師和導演。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她從十多歲起就開始為《Vogue》日本版、《ArtReview》和《Numero Tokyo》等時尚雜志拍照。在負責所有作品的創意工作的同時,她開始將鏡頭對準自己的朋友和日本的青少年文化,這也成為了她作品的重點。日美兩國的成長背景賦予了她獨特的雙文化視角。近年來,她參加了在東京和紐約舉辦的多個攝影展,并且在不同國家執導了電視廣告和時尚大片。2016年,她受到委托,為MoMA的時尚展單品:時尚是現代的嗎?拍攝展品目錄,由此開啟了與Paola ANTONELLI的合作之旅。 《Kojiki – Amenomanai》,作者:MORI Mariko 視頻中,作者將《古事記》(日本最古老的神話集,記錄了關于日本建國的傳說)中的故事以計算機生成圖像的方式演繹出來。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起,MORI開始在各國參加國際展覽,并在多個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個展。她的主要公共藝術作品包括“太陽柱”(宮古島(Miyakojima Island),2010年)、“響聲:與自然合一”(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文化項目)、和“擺線V”(Toranomon Hills 商業大廈入口處)等。MORI的藝術創作榮獲了多項大獎,包括1997年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提名獎、2001年第8屆日本藝術基金獎當代日本藝術類別新興藝術家學者獎。2014年,她被倫敦藝術大學授予榮譽學位。 ]]> 東京2021年3月12日 /美通社/ -- 作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活動的一部分,日本文化廳自2021年2月27日起在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舉辦了藝術展。八組藝術家的多媒體藝術作品在機場和網絡上同時展出,旨在宣傳日本文化的魅力,與全球觀眾共享。

《Crowd Cloud》,作者:SUZUKI Yuri & HOSOI Miyu
《Crowd Cloud》,作者:SUZUKI Yuri & HOSOI Miyu

<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藝術展概述>

兩場機場展的主題是“視覺之門”(VISION GATE)。策展人Paola ANTONELLI打通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維度,以藝術作品探討日本文化的基礎概念之一 -- “視覺”的作用和魅力。

  • 展覽時間:2021年2月27日開始展覽
  • 地點
    【藝術裝置】羽田機場2號航站樓2樓出發大廳安檢D口
    【視頻作品】
    - 羽田機場3號航站樓2樓到達大廳;
    - 羽田機場1號和2號航站樓出發大廳;
    - 成田機場所有航站樓的數字看板
    * 羽田機場的所有視頻作品均位于安檢區內
  • 入場費:免費
  • 主題:視覺之門(VISION GATE)
  • 策展人Paola ANTONELLI

策展人Paola ANTONELLI,Marton Perlaki攝
策展人Paola ANTONELLI,Marton Perlaki攝

Paola ANTONELLI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建筑與設計部的高級策展人兼研發部門的創始總監。她的作品關注設計對生活的影響,通常將設計、建筑、藝術和科技結合起來,呈現被忽略的對象和行為。

她攜《破碎的自然》參加了2019年第22屆米蘭三年展,探討了修復式設計的概念。最近,她圍繞建筑師Neri OXMAN的作品,在MoMA舉辦了“材料生態學”展。她與設計評論家Alice RAWSTHORN共同推出的Instagram 線上系列@design.emergency活動,探討了設計如何為大眾塑造更好的未來,并獲得了高度評價。

  • 作品標題與參展藝術家(按照字母順序):
    【藝術裝置】《擁擠的云》(Crowd Cloud),作者:SUZUKI Yuri & HOSOI Miyu

藝術家把篩選后的日本人說話聲從一排豎立的管子中播放出來,仿佛機場到達大廳里前來接機的人在等候親朋好友時的交談聲,以人聲為核心元素打造出獨特的聲音組合和聽覺體驗。

SUZUKI Yuri: SUZUKI Yuri是一位藝術家兼設計師,探索藝術和音樂在日常生活中的無限可能。他從2018年起加入了全球最大的獨立咨詢機構五角設計公司。他的創作涵蓋設計、音樂和藝術等不同領域,既有公共藝術作品,也有為聲學行業有關人士和公司提供的作品。他的設計得到了業界的交口稱贊,并入選了多個國際性博物館的展覽,包括倫敦設計博物館、以色列博物館和MoMA。

HOSOI Miyu: HOSOI Miyu 出生于1993年,是一位音樂家和聲音藝術家。她不斷嘗試各種藝術創作,比如利用多聲道印象系統來制作藝術裝置以增強大眾對身邊聲音的關注度,以及表演藝術作品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她親自配音的一系列作品。用22.2多聲道播放的《Lenna》是她的代表作,在多個場館播出,包括位于東京的NTT傳播中心無回聲室、山口媒體藝術中心、東京藝術劇場音樂廳和國際音頻工程協會。她在第23屆日本媒體藝術節上榮獲藝術類別最佳新人獎。

視頻作品】六組藝術家通過六個視頻帶領各國旅客領略豐富多彩、兼收并蓄的日本文化

《東京主題公園》(Theme Park Tokyo),作者:acky bright

視頻借用傳統繪畫的卷軸結構,融合當代漫畫技法,展現了東京的都市魅力。

acky bright是一位插畫家兼漫畫藝術家,以黑白線創作而為人所熟知。在日本20世紀八、九十年代動畫、漫畫風格的基礎上,他融入現代視角,發展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贏得了大批海外粉絲。他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和現場繪畫活動發布了許多作品,比如《Doodle》。他的最新漫畫作品《新變形少女》目前正在網絡連載中。

《一拍》(One Shot),作者:Jun Inoue

視頻捕捉了藝術家繪畫的過程,以及日本書法藝術轉瞬即逝的特質。

Inoue用抽象線條打造獨特的“留白”空間,將日本文化獨有的精巧與靈動描摹得淋漓盡致。憑借過人的感知力,他把現代審美與傳統文化精髓有機結合起來,為觀者帶來一場難忘的感官刺激。他與時尚界和音樂界多有合作,在很多地方舉辦了自己的作品展和現場作畫表演。Inoue在日本和許多外國城市舉辦過多場個展,比如墨爾本和巴黎等。

《重力花園》(Gravity Garden),作者:KODAMA Sachiko

視頻中,紅色、綠色和藍色的熒光磁性流體憑借磁力和重力勾勒出日本花園的萬千變幻。

KODAMA本科就讀于北海道大學理學部,在筑波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生部完成了碩士和博士課程,獲得了博士學位。她從2000年起開始用磁流體進行藝術創作,是這個領域的先驅。她的作品《突出、流動》(入選藝術畫廊SIGGRAPH Art Gallery 2001年展)在第五屆日本媒體藝術節上榮獲數字藝術(互動藝術)類別特別大獎。她的作品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包括藝術博物館、畫廊、公共空間和私人居所等。她的創作對藝術、設計以及眾多相關領域都帶來了重要影響。

TSUGI》,作者:PARTY

視頻中,全球變暖、野火肆虐、森林損毀、極地冰融,而作者用充滿希望的視角詮釋了北極等地區的未來:人類齊心協力修復環境、促進再生,就像金繕工藝(kintsugi)一樣。

PARTY是一個涉獵廣泛的創意團體,綜合運用藝術、科技、設計和工程等多種方式打造極具未來感的社會體驗。著名作品包括成田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的空間設計、《WIRED》雜志日本版的創意指導、以及與RADWIMPS、kZm的音樂人合作完成的“VARP”虛擬音樂體驗項目。PARTY還開展了“體育場試驗”和“鏈條博物館”等項目。

《滿月之日》(Day of a Full Moon),作者:MOGI Monika

視頻中既有作者眼中神秘莫測、仿若仙境的日本本土自然景色,也有她對特立獨行的強勢女性的崇拜。

MOGI Monika生于1992年,是一位藝術家、攝影師和導演。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她從十多歲起就開始為《Vogue》日本版、《ArtReview》和《Numero Tokyo》等時尚雜志拍照。在負責所有作品的創意工作的同時,她開始將鏡頭對準自己的朋友和日本的青少年文化,這也成為了她作品的重點。日美兩國的成長背景賦予了她獨特的雙文化視角。近年來,她參加了在東京和紐約舉辦的多個攝影展,并且在不同國家執導了電視廣告和時尚大片。2016年,她受到委托,為MoMA的時尚展單品:時尚是現代的嗎?拍攝展品目錄,由此開啟了與Paola ANTONELLI的合作之旅。

Kojiki – Amenomanai》,作者:MORI Mariko

視頻中,作者將《古事記》(日本最古老的神話集,記錄了關于日本建國的傳說)中的故事以計算機生成圖像的方式演繹出來。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起,MORI開始在各國參加國際展覽,并在多個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個展。她的主要公共藝術作品包括“太陽柱”(宮古島(Miyakojima Island),2010年)、“響聲:與自然合一”(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文化項目)、和“擺線V”(Toranomon Hills 商業大廈入口處)等。MORI的藝術創作榮獲了多項大獎,包括1997年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提名獎、2001年第8屆日本藝術基金獎當代日本藝術類別新興藝術家學者獎。2014年,她被倫敦藝術大學授予榮譽學位。

]]>
以“聲音”傳遞阿伊努文化新媒體藝術作品在新千歲機場展出 2021-03-10 12:47:00 《想象阿伊努》由NAKED, INC.舉辦 <新千歲機場活動概述> 這場在北海道新千歲機場舉辦的展覽,其主題為“無形(INVISIBLE)”。由擅長為空間注入各種媒體元素、以打造新鮮體驗的創意公司NAKED, INC.舉辦,展出基于阿伊努文化的主題作品。 阿伊努人是北海道、日本東北地區和俄羅斯東部的原住民。他們生活在氣候寒冷嚴酷的地區,這使得他們對自然抱有深沉的感激與敬畏,成為了他們獨有文化的一大特點。阿伊努人豐富的精神世界通過與日語截然不同的阿伊努語,以歌曲、舞蹈和故事的形式傳遞至今。 NAKED, INC.創造的藝術作品以聲音為媒介傳達阿伊努人的文化和精神,讓這種文化和精神通過語言和音樂以傳統的口頭表述代代相傳。 此外,從3月底開始,游客將能夠通過包內手機里的一款增強現實?(AR) APP更好地感受本次展覽的聲光盛宴。 * 展覽時間:2021年2月22日起 * 地點:新千歲機場 國內1號航站樓入口,1樓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無形(INVISIBLE) * 作品標題:《想象阿伊努》 * 參展藝術家:創意公司NAKED, INC. 創意公司NAKED, INC. NAKED, INC.是由村松亮太郎和其他導演、設計師和作家于1997年成立的一家創意公司,其使命是為每一個生活場景,從藝術、娛樂文化,到傳統、教育、音樂、城市空間、食物和運動,創造新的體驗和價值。 2021年2月,日本文化廳啟動了名為“日本文化門戶”的創新文化促進項目。一大批活躍于媒體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和創作者響應了這一項目,在日本各地的七個機場以及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展覽每個地區獨特的文化藝術品,以廣泛傳播日本文化,提高文化吸引力。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為親身接觸新朋友和新文化帶來了障礙。然而,這不應該打斷藝術、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希望繼續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去邂逅新文化時的驚奇與喜悅。 主辦方:日本政府文化廳 官方網站:https://culture-gate.jp/ 新千歲機場展覽:https://culture-gate.jp/exhibition/invisible “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宣傳工作由wondertrunk & co.公司負責。]]> 日本千歲市2021年3月10日 /美通社/ -- 2021年2月22日,日本文化廳在新千歲機場舉辦了一次新藝術展覽,作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活動的一部分。創意集團NAKED, INC.的藝術作品在該機場和線上展出,通過與世界分享日本文化來加強日本文化的吸引力。

《想象阿伊努》由NAKED, INC.舉辦
《想象阿伊努》由NAKED, INC.舉辦

<新千歲機場活動概述>

這場在北海道新千歲機場舉辦的展覽,其主題為“無形(INVISIBLE)”。由擅長為空間注入各種媒體元素、以打造新鮮體驗的創意公司NAKED, INC.舉辦,展出基于阿伊努文化的主題作品。

阿伊努人是北海道、日本東北地區和俄羅斯東部的原住民。他們生活在氣候寒冷嚴酷的地區,這使得他們對自然抱有深沉的感激與敬畏,成為了他們獨有文化的一大特點。阿伊努人豐富的精神世界通過與日語截然不同的阿伊努語,以歌曲、舞蹈和故事的形式傳遞至今。

NAKED, INC.創造的藝術作品以聲音為媒介傳達阿伊努人的文化和精神,讓這種文化和精神通過語言和音樂以傳統的口頭表述代代相傳。

此外,從3月底開始,游客將能夠通過包內手機里的一款增強現實 (AR) APP更好地感受本次展覽的聲光盛宴。

  • 展覽時間:2021年2月22日起
  • 地點:新千歲機場
    國內1號航站樓入口,1樓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無形(INVISIBLE)
  • 作品標題:《想象阿伊努
  • 參展藝術家:創意公司NAKED, INC.

創意公司NAKED, INC.
創意公司NAKED, INC.

NAKED, INC.是由村松亮太郎和其他導演、設計師和作家于1997年成立的一家創意公司,其使命是為每一個生活場景,從藝術、娛樂文化,到傳統、教育、音樂、城市空間、食物和運動,創造新的體驗和價值。

2021年2月,日本文化廳啟動了名為“日本文化門戶”的創新文化促進項目。一大批活躍于媒體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和創作者響應了這一項目,在日本各地的七個機場以及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展覽每個地區獨特的文化藝術品,以廣泛傳播日本文化,提高文化吸引力。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為親身接觸新朋友和新文化帶來了障礙。然而,這不應該打斷藝術、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希望繼續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去邂逅新文化時的驚奇與喜悅。

主辦方:日本政府文化廳
官方網站:https://culture-gate.jp/
新千歲機場展覽:https://culture-gate.jp/exhibition/invisible

“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宣傳工作由wondertrunk & co.公司負責。

 
]]>
展現琉球王國“記憶”的全新媒體藝術展于2月13日在那霸機場開幕 2021-02-18 19:58:00 《人像/風景》,比嘉了 / 《過去與現在 -- 沖繩的款待》,nuQ 〈那霸機場展覽簡介〉 沖繩作為日本的亞熱帶度假勝地而聲名遠揚,而位于沖繩的那霸機場所采用的展覽主題則是“憶(MEMORY)”。通過鮮明強烈的視覺沖擊,藝術家們將昔日充滿陽光與色彩的琉球王國的“記憶”與現代相連接。 在1429年到1879年的450年間,沖繩曾經出現過一個名為琉球王國的國家。在與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的貿易往來中,琉球王國衍生出獨特且豐富的文化。而反映了琉球王國獨特自然觀的歷史遺跡、以紅型(一種琉球傳統的染色技法)為代表的色彩豐富的工藝品等,讓人們即使身處當代沖繩社會,也能窺見到曾經屬于琉球王國文化中的斑駁印跡。 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比嘉了是來自沖繩縣的視覺藝術家,他擅長充分利用先進的編程技術進行創作。象征琉球王國的首里城,在2019年因火災幾乎全部被燒毀,而這次他運用了首里城的三維模型,在數字空間中展現琉球王國的歷史和精神世界。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nuQ是一位動畫作家,其作品的特點是使用波普藝術的色彩風格和復古美學。nuQ將琉球王國的歷史和如今作為旅游觀光地的沖繩風貌揉和在一起,制作出獨具匠心的壁畫。 * 展覽時間:2021年2月13日開幕 * 地點:那霸機場 比嘉了的作品:國際候機樓區,福木大廳(Fukugi Hall)三樓 NuQ的作品:國內候機樓區,出境安檢站C區二樓 *作品將在上述地點展出至3月9日。3月13日,作品將移至國際候機樓二層出發大廳。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憶(MEMORY) -- 連接琉球王國遺跡與現代社會 * 作品標題:《人像/風景》,比嘉了(HIGA Satoru) ????????????????? 《過去與現在 -- 沖繩的款待》,nuQ * 參展藝術家: 視覺藝術家/程序員,比嘉了(HIGA Satoru) 視覺藝術家/程序員 比嘉了(HIGA Satoru) 1983年出生于沖繩縣的比嘉了,是一位以計算機為工具、在作品中創造出全新藝術表現形式的視覺藝術家/程序員。他利用實時三維圖形、計算機視覺等先進的編程技術,以及因參與多種多樣的項目而積累的相關經驗,從而參與裝置藝術、舞臺表演、影像活動策劃(VJing)、現場演出、虛擬現實(VR)作品等一系列創造性活動。比嘉了在2019年創辦了Backspace Productions Inc.,近年來他的主要工作成果包括執導音樂人千年游行(Millennium Parade)的現場三維影像演出、PUNPEE最新的“Sofa Kingdomcome”虛擬現實影像演出等。 動畫作家/畫家,nuQ 動畫作家/畫家 nuQ nuQ是一位動畫作家,她以流行且幽默風趣的風格進行全新藝術創作和詮釋。nuQ擅長運用獨具一格的色彩和充滿活力的動作,她廣泛活躍于電視廣告、音樂短片和插圖等領域。nuQ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其作品《New~東京音頭》獲得第18屆學生CG大賽最優秀獎、被評為第1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其作品《SAISHOO~WA》被評為第23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等。近年來,nuQ的主要工作成果包括制作音樂團體星期三的康帕內拉《不見不聞不言》的音樂短片、參加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Towadashi Gendai Bijyutsukan)《冬眠映像祭(Toumin Eizou Sai)Vol.1恢復之泉—獨立制作動畫、最前線!》等。]]> 日本那霸2021年2月18日 /美通社/ -- 2021年2月13日,作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活動的一部分,日本文化廳在那霸機場舉辦了全新形式的藝術展覽。視覺藝術家/程序員比嘉了(HIGA Satoru)和動畫作家/畫家nuQ圍繞琉球王國為主題,創作出藝術作品。二位藝術家的作品將在機場和網絡上同時展出,旨在宣傳日本文化的魅力,與全球觀眾共享。

《人像/風景》,比嘉了 / 《過去與現在 -- 沖繩的款待》,nuQ
《人像/風景》,比嘉了 / 《過去與現在 -- 沖繩的款待》,nuQ

〈那霸機場展覽簡介〉

沖繩作為日本的亞熱帶度假勝地而聲名遠揚,而位于沖繩的那霸機場所采用的展覽主題則是“憶(MEMORY)”。通過鮮明強烈的視覺沖擊,藝術家們將昔日充滿陽光與色彩的琉球王國的“記憶”與現代相連接。

在1429年到1879年的450年間,沖繩曾經出現過一個名為琉球王國的國家。在與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的貿易往來中,琉球王國衍生出獨特且豐富的文化。而反映了琉球王國獨特自然觀的歷史遺跡、以紅型(一種琉球傳統的染色技法)為代表的色彩豐富的工藝品等,讓人們即使身處當代沖繩社會,也能窺見到曾經屬于琉球王國文化中的斑駁印跡。

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比嘉了是來自沖繩縣的視覺藝術家,他擅長充分利用先進的編程技術進行創作。象征琉球王國的首里城,在2019年因火災幾乎全部被燒毀,而這次他運用了首里城的三維模型,在數字空間中展現琉球王國的歷史和精神世界。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nuQ是一位動畫作家,其作品的特點是使用波普藝術的色彩風格和復古美學。nuQ將琉球王國的歷史和如今作為旅游觀光地的沖繩風貌揉和在一起,制作出獨具匠心的壁畫。

  • 展覽時間:2021年2月13日開幕
  • 地點:那霸機場

比嘉了的作品:國際候機樓區,福木大廳(Fukugi Hall)三樓

NuQ的作品:國內候機樓區,出境安檢站C區二樓

*作品將在上述地點展出至3月9日。3月13日,作品將移至國際候機樓二層出發大廳。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憶(MEMORY) -- 連接琉球王國遺跡與現代社會
  • 作品標題:《人像/風景》,比嘉了(HIGA Satoru)
                      《過去與現在 -- 沖繩的款待》,nuQ
  • 參展藝術家:

視覺藝術家/程序員,比嘉了(HIGA Satoru

視覺藝術家/程序員
比嘉了(HIGA Satoru)
視覺藝術家/程序員 比嘉了(HIGA Satoru)

1983年出生于沖繩縣的比嘉了,是一位以計算機為工具、在作品中創造出全新藝術表現形式的視覺藝術家/程序員。他利用實時三維圖形、計算機視覺等先進的編程技術,以及因參與多種多樣的項目而積累的相關經驗,從而參與裝置藝術、舞臺表演、影像活動策劃(VJing)、現場演出、虛擬現實(VR)作品等一系列創造性活動。比嘉了在2019年創辦了Backspace Productions Inc.,近年來他的主要工作成果包括執導音樂人千年游行(Millennium Parade)的現場三維影像演出、PUNPEE最新的“Sofa Kingdomcome”虛擬現實影像演出等。

動畫作家/畫家,nuQ

動畫作家/畫家
nuQ
動畫作家/畫家 nuQ

nuQ是一位動畫作家,她以流行且幽默風趣的風格進行全新藝術創作和詮釋。nuQ擅長運用獨具一格的色彩和充滿活力的動作,她廣泛活躍于電視廣告、音樂短片和插圖等領域。nuQ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其作品《New~東京音頭》獲得第18屆學生CG大賽最優秀獎、被評為第1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其作品《SAISHOO~WA》被評為第23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等。近年來,nuQ的主要工作成果包括制作音樂團體星期三的康帕內拉《不見不聞不言》的音樂短片、參加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Towadashi Gendai Bijyutsukan)《冬眠映像祭(Toumin Eizou Sai)Vol.1恢復之泉—獨立制作動畫、最前線!》等。

]]>
以日本武士與忍者“動作”為靈感創作的媒體藝術作品于2月9日起在中部國際機場展出 2021-02-18 19:46:00 《關原山水圖屏風》,重田佑介 在中部國際機場舉辦的展覽主題是“動(MOTION)”。兩組藝術家將展出受日本古代武士和忍者的“動作”所啟發而創造的作品。 中部國際機場服務以愛知縣為中心的日本中部地區。在武士之間相互功伐、戰亂不斷的日本戰國時期(15世紀末至16世紀末),愛知縣曾涌現出了諸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極具代表性的武士。如今的中部地區依然殘留著許多古老的城池和戰場遺址,其中就包括“關原之戰(1600年)”的關原古戰場遺址,這場戰役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在兵戈擾攘、動蕩不安的時代中,潛藏在各地的忍者行蹤神秘、受權勢者雇傭,相傳三重縣伊賀市和滋賀縣甲賀市忍者輩出,這兩座城市都在日本中部地區附近。 參與此次展覽的創意團體EUPHRATES,主要研究物體的形狀和動作等外在表現背后所隱藏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視覺體驗。他們所制作的裝置藝術作品,著重表現了進行諜報行動中忍者使用的各類“暗號”。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重田佑介則利用像素藝術創作了具有豐富故事情節、原始簡單的動畫作品。他受武士們動作中的強大力量所啟發,對描繪了武士們作戰英姿的日本傳統繪畫風格作品 -- “合戰圖屏風”(合戰:指戰役)進行改編,制作出全新的動態合戰圖屏風。 * 展覽時間:2月9日起,開始展出重田佑介的作品 * 2月27日起,開始展出EUPHRATES的作品 * 地點:中部國際機場 * 一號航站樓到達大廳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動(MOTION)-- 日本武士和忍者動作的藝術表達 * 作品標題:《合關原山水圖屏風》,重田佑介 * 《一盒暗號》,EUPHRATES * 參展藝術家:創意團體EUPHRATES 創意團體EUPHRATES EUPHRATES是由慶應義塾大學SATO Masahiko研究室的畢業生于2005年成立的一個創意團體。其活動以各種研究為基礎。基于源自研究活動的表現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樂趣這種想法,該團體致力于通過影像、動畫、書籍、展覽等方式,不斷挖掘新型表現形式、進行媒體設計開發。該團體近年參與的項目包括NHK教育頻道的?《畢達哥拉斯裝置(PitagoraSwitch)》、《2355/0655》、《像烏鴉一樣思考(Kangaeru Karasu)》和《Texico》的影像制作,以及由教育出版株式會社(Kyoiku Shuppan)出版、面向小學生的影片教材《眼觀算術(Me de Miru Sansu)》。EUPHRATES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紐約ADC金立方獎、D&AD黃鉛筆獎(Yellow Pencil)等。 影像作家?重田佑介(SHIGETA Yusuke) 影像作家 重田佑介 出生于1981年的重田佑介,是一位對影像原理有著濃厚興趣的影像作家,他致力于采用動畫形式制作裝置藝術。他的創作活動聚焦人們在數字世界中與圖像的互動方式。近年來,重田佑介制作了多部著眼于像素表現的動畫作品,其中多件作品在各大展覽和活動中均有出現。他曾榮獲的主要獎項包括:作品《像素之森》被評為第1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作品《話語的力學》被評為第12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等。 <關于CULTURE GATE TO JAPAN> 從2021年2月開始,日本文化廳將啟動一項名為“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創意文化推廣項目。活躍在媒體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們將在日本全國7所機場以及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展出以各地區獨特文化為靈感的藝術作品,旨在向更多人展現日本文化的魅力。 在新冠疫情產生的全球影響下,人們難以在現實生活中結識新朋友、體驗新文化。但是,藝術、思想和文化領域的交流并不應該就此中斷。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持續不斷地感受到與未知文化初次相遇時的驚喜和喜悅之情。 主辦方: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文化廳 官方網站:https://culture-gate.jp/ 中部國際機場展覽:https://culture-gate.jp/ja/exhibition/motion “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宣傳工作由wondertrunk & co.公司負責。]]> 日本愛知2021年2月18日 /美通社/ -- 2021年2月9日,作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活動的一部分,日本文化廳在中部國際機場舉辦了全新形式的藝術展覽,首先展出的是影像作家重田佑介(SHIGETA Yusuke)的作品。2月26日,另一個參展組織 -- 創作團體EUPHRATES的作品也將在展覽中呈現。這兩組藝術家的作品將在機場和網絡上同時展出,旨在宣傳日本文化的魅力,與全球觀眾共享。

《關原山水圖屏風》,重田佑介
《關原山水圖屏風》,重田佑介

在中部國際機場舉辦的展覽主題是“動(MOTION)”。兩組藝術家將展出受日本古代武士和忍者的“動作”所啟發而創造的作品。

中部國際機場服務以愛知縣為中心的日本中部地區。在武士之間相互功伐、戰亂不斷的日本戰國時期(15世紀末至16世紀末),愛知縣曾涌現出了諸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極具代表性的武士。如今的中部地區依然殘留著許多古老的城池和戰場遺址,其中就包括“關原之戰(1600年)”的關原古戰場遺址,這場戰役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在兵戈擾攘、動蕩不安的時代中,潛藏在各地的忍者行蹤神秘、受權勢者雇傭,相傳三重縣伊賀市和滋賀縣甲賀市忍者輩出,這兩座城市都在日本中部地區附近。

參與此次展覽的創意團體EUPHRATES,主要研究物體的形狀和動作等外在表現背后所隱藏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視覺體驗。他們所制作的裝置藝術作品,著重表現了進行諜報行動中忍者使用的各類“暗號”。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重田佑介則利用像素藝術創作了具有豐富故事情節、原始簡單的動畫作品。他受武士們動作中的強大力量所啟發,對描繪了武士們作戰英姿的日本傳統繪畫風格作品 -- “合戰圖屏風”(合戰:指戰役)進行改編,制作出全新的動態合戰圖屏風。


  • 展覽時間:2月9日起,開始展出重田佑介的作品
  • 2月27日起,開始展出EUPHRATES的作品
  • 地點:中部國際機場
  • 一號航站樓到達大廳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動(MOTION)-- 日本武士和忍者動作的藝術表達
  • 作品標題:《合關原山水圖屏風》,重田佑介
  • 《一盒暗號》,EUPHRATES
  • 參展藝術家:創意團體EUPHRATES

創意團體EUPHRATES
創意團體EUPHRATES

EUPHRATES是由慶應義塾大學SATO Masahiko研究室的畢業生于2005年成立的一個創意團體。其活動以各種研究為基礎。基于源自研究活動的表現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樂趣這種想法,該團體致力于通過影像、動畫、書籍、展覽等方式,不斷挖掘新型表現形式、進行媒體設計開發。該團體近年參與的項目包括NHK教育頻道的 《畢達哥拉斯裝置(PitagoraSwitch)》、《2355/0655》、《像烏鴉一樣思考(Kangaeru Karasu)》和《Texico》的影像制作,以及由教育出版株式會社(Kyoiku Shuppan)出版、面向小學生的影片教材《眼觀算術(Me de Miru Sansu)》。EUPHRATES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紐約ADC金立方獎、D&AD黃鉛筆獎(Yellow Pencil)等。

影像作家 重田佑介(SHIGETA Yusuke

影像作家 重田佑介
影像作家 重田佑介

出生于1981年的重田佑介,是一位對影像原理有著濃厚興趣的影像作家,他致力于采用動畫形式制作裝置藝術。他的創作活動聚焦人們在數字世界中與圖像的互動方式。近年來,重田佑介制作了多部著眼于像素表現的動畫作品,其中多件作品在各大展覽和活動中均有出現。他曾榮獲的主要獎項包括:作品《像素之森》被評為第1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作品《話語的力學》被評為第12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藝術部門審查委員會推薦作品等。

<關于CULTURE GATE TO JAPAN>

從2021年2月開始,日本文化廳將啟動一項名為“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創意文化推廣項目。活躍在媒體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們將在日本全國7所機場以及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展出以各地區獨特文化為靈感的藝術作品,旨在向更多人展現日本文化的魅力。

在新冠疫情產生的全球影響下,人們難以在現實生活中結識新朋友、體驗新文化。但是,藝術、思想和文化領域的交流并不應該就此中斷。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持續不斷地感受到與未知文化初次相遇時的驚喜和喜悅之情。

主辦方: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文化廳
官方網站:https://culture-gate.jp/
中部國際機場展覽:https://culture-gate.jp/ja/exhibition/motion

“CULTURE GATE TO JAPAN”的宣傳工作由wondertrunk & co.公司負責。

 
]]>
以九州工藝品上的“花紋”為靈感創作的媒體藝術作品于2月10日起在福岡機場展出 2021-02-18 19:40:00 《MANDALA-Q》,水江未來 在福岡機場舉辦的展覽主題是“紋(PATTERN)”。福岡機場所在的九州地區是盛產有田燒、薩摩燒和博多織等傳統工藝的發達之地。從這些傳統工藝品上的“花紋”受到啟發的兩位藝術家將展示他們由此創作的作品。 自古以來,九州地區就是日本與亞洲大陸之間的貿易據點,吸收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和匠人。而后,在日本獨自發展、自成一派的工藝品也逐漸出口至亞洲大陸、歐美地區等世界各地。? 參與此次展覽活動的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 -- 水江未來是一位動畫作家,他通過運用幾何形花紋等各種圖形的運動形態,來描繪自己的生命觀。水江未來以融合了多種文化、獨自發展成形的全九州區域內各種工藝品上的花紋圖案為題材,制作出充滿了生命動感的動畫作品。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村山誠是一位數字藝術家。他通過全面觀察來制作如建筑圖紙一般精密的植物畫。他從世界聞名的有田燒上繪制的植物畫中得到靈感,制作出原創圖形,然后在此基礎上制成彩畫,并將其繪制在有田燒上。 * 展覽時間:2月10日起,開始展出水江未來的作品 2月27日起,開始展出村山誠的作品 * 地點:福岡機場 國內到達大廳一樓入口處 *作品將在上述地點展出至3月17日。3月19日以后,作品將移至國際候機樓4層。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紋(PATTERN) -- 聚焦九州工藝品上的花紋圖案 * 作品標題:《MANDALA-Q》,水江未來 《有田燒?x 無機花“菊”》,村山誠 參展藝術家: 動畫作家 水江未來(MIZUE Mirai) 動畫作家 水江未來 水江未來1981年出生于福岡縣,是一位以“細胞”、“幾何圖形”為主題,創造出非敘事性作品的動畫作家。他因引人注目的獨特抽象動畫而出名,同時還廣泛涉足獨立動畫和音樂短片等領域。水江未來曾獲得世界四大動畫電影節(昂西、渥太華、廣島、薩格勒布)的所有提名,其代表作《MODERN No.2》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上放映,并在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榮獲音樂獎。其作品《WONDER》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上放映,并在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獲得了CANAL + Creative Aid獎。目前,他正準備制作其首部長篇動畫作品《水江西游記(暫定)》。 數字藝術家 村山誠(MURAYAMA Macoto) 數字藝術家 村山誠 生于1984年的村山誠是一位數字藝術家,他把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卓越的計算機動畫(CG)技術相結合,描繪出極盡精致的植物畫。他充分利用數字工具(主要是三維建模軟件),將植物的有機形態和建筑圖紙般的視覺效果融合在一起。村山誠通過結合科學和藝術這兩種方式,在植物畫和工程圖紙領域開拓出更多可能。他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在2017年“亞洲數字藝術大獎”中獲得亞洲數字藝術大獎、福岡縣知事獎、文部科學大臣獎等。]]> 日本福岡2021年2月18日 /美通社/ -- 2021年2月10日,作為“CULTURE GATE to JAPAN”活動的一部分,日本文化廳在福岡機場舉辦了全新形式的藝術展覽,首先展出的是動畫作家水江未來(MIZUE Mirai)的作品。2月27日,另一位參展藝術家 -- 數字藝術家村山誠(MURAYAMA Macoto)的作品也將在展覽中呈現。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將在機場和網絡上同時展出,旨在宣傳日本文化的魅力,與全球觀眾共享。

《MANDALA-Q》,水江未來
《MANDALA-Q》,水江未來

在福岡機場舉辦的展覽主題是“紋(PATTERN)”。福岡機場所在的九州地區是盛產有田燒、薩摩燒和博多織等傳統工藝的發達之地。從這些傳統工藝品上的“花紋”受到啟發的兩位藝術家將展示他們由此創作的作品。

自古以來,九州地區就是日本與亞洲大陸之間的貿易據點,吸收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和匠人。而后,在日本獨自發展、自成一派的工藝品也逐漸出口至亞洲大陸、歐美地區等世界各地。 

參與此次展覽活動的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 -- 水江未來是一位動畫作家,他通過運用幾何形花紋等各種圖形的運動形態,來描繪自己的生命觀。水江未來以融合了多種文化、獨自發展成形的全九州區域內各種工藝品上的花紋圖案為題材,制作出充滿了生命動感的動畫作品。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村山誠是一位數字藝術家。他通過全面觀察來制作如建筑圖紙一般精密的植物畫。他從世界聞名的有田燒上繪制的植物畫中得到靈感,制作出原創圖形,然后在此基礎上制成彩畫,并將其繪制在有田燒上。

  • 展覽時間:2月10日起,開始展出水江未來的作品
    2月27日起,開始展出村山誠的作品
  • 地點:福岡機場
    國內到達大廳一樓入口處
    *作品將在上述地點展出至3月17日。3月19日以后,作品將移至國際候機樓4層。
  • 入場費:免費
  • 展覽主題:紋(PATTERN) -- 聚焦九州工藝品上的花紋圖案
  • 作品標題:《MANDALA-Q》,水江未來
    《有田燒 x 無機花“菊”》,村山誠

參展藝術家:

動畫作家
水江未來(MIZUE Mirai


動畫作家
水江未來
動畫作家 水江未來

水江未來1981年出生于福岡縣,是一位以“細胞”、“幾何圖形”為主題,創造出非敘事性作品的動畫作家。他因引人注目的獨特抽象動畫而出名,同時還廣泛涉足獨立動畫和音樂短片等領域。水江未來曾獲得世界四大動畫電影節(昂西、渥太華、廣島、薩格勒布)的所有提名,其代表作《MODERN No.2》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上放映,并在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榮獲音樂獎。其作品《WONDER》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上放映,并在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獲得了CANAL + Creative Aid獎。目前,他正準備制作其首部長篇動畫作品《水江西游記(暫定)》。

數字藝術家
村山誠(MURAYAMA Macoto

數字藝術家
村山誠
數字藝術家 村山誠

生于1984年的村山誠是一位數字藝術家,他把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卓越的計算機動畫(CG)技術相結合,描繪出極盡精致的植物畫。他充分利用數字工具(主要是三維建模軟件),將植物的有機形態和建筑圖紙般的視覺效果融合在一起。村山誠通過結合科學和藝術這兩種方式,在植物畫和工程圖紙領域開拓出更多可能。他曾獲得的主要獎項包括:在2017年“亞洲數字藝術大獎”中獲得亞洲數字藝術大獎、福岡縣知事獎、文部科學大臣獎等。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