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蔥茸包?2000年?創以來,年均銷售200萬,累計銷量已超過5千萬,是綠島當之?愧的銷量TOP1。因此常有?開玩笑道"沒吃過蔥茸包,等于沒來過綠島",這份?碑與贊譽,是對綠島堅持?材本真、尊重?材本味的最好回饋。
時間回溯至1989年,綠島餐飲品牌應運而生,三?五載春秋,始終秉承"探食材本真,品食材本味"的初心,致力于弘揚閩菜經典,傳承閩南文化。為此,綠島深入食材原產地,從山川湖海到田間地頭,遵循自然之道,應時應季而食。
綠島以匠心致初心,講述著關于傳統與創新的故事,每一次食材的碰撞,都是對自然的尊重與文化的致敬。綠島希望食客在品嘗佳肴的同時,能夠享受食源之本,感受閩南風情。
目前綠島集團旗下已有綠島海鮮酒樓綠島國際酒店、漁港海鮮酒樓、閩和南、歡席、上苑品牌,未來也將在更多的地方綻放。
2024年,綠島餐飲品牌受泉州文旅邀請,參加"中華美?薈?屆中國(泉州)絲路?吃節暨國際美?嘉年華",助力泉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這對于綠島來說,不僅是一次展示品牌魅力的絕佳機會,更是一次與各界同仁交流學習的寶貴契機。
綠島聯合了泉州本地兩大知名品牌——玉湖食品和富源茶業,共同入駐小吃節。玉湖食品世世相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制作工藝講究、原料選用嚴格,暢銷各地、久盛不衰,成為了石獅的美食名片。而富源茶業則是泉州另一張響亮的名片,制茶技藝代代傳承,現已傳至第三十五代。其"一生專注一杯茶"的匠人精神,深受大家敬佩。
此次綠島餐飲品牌攜手玉湖食品和富源茶業亮相泉州絲路小吃節,不僅是一次美食盛宴的呈現,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碰撞。綠島希望通過這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閩南的美食與文化。未來,綠島將繼續秉承初心,堅守食材本真與食材本味,積極參與各類文化交流活動,為推動閩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讓更多人感受到閩南風情的獨特魅力。
泉州2023年2月23日 /美通社/ -- 宋元時期,石獅的飲食興盛發展,石獅發起的"宋元海絲宴"集山珍、海味于一席,融海絲、商貿、宗教等元素于一體,充分展現了石獅山海相擁的地域特色,開放包容、守正創新的城市品格,又與《山家清供》的宋元美學相輔相成,呈現出一種更為鮮活的情感與生命力。2月22日宋元海絲宴推介儀式正式啟動,為大家呈現一桌富有石獅特色又承載千年傳承的精彩宴席。
綠島還原《山家清供》,本土餐飲品牌發揚閩南菜的光榮使命
《山家清供》為南宋石獅人林洪所寫的閩南菜食譜。"山家清供"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時所用的清淡田蔬。但林洪所稱的"山家清供",除了代表著清淡簡雅的食物,更寓意著宋朝文化的"清雅韻",因此綠島餐飲品牌所還原的《山家清供》不僅僅是從食材、烹技、味道上去考量,更從器皿、擺盤的宋朝美學層面去還原。從這也可看出閩南菜的繁榮可追溯至宋元時期,且在當時就在追求這種"清淡、原味、健康"的飲食理念,這也是綠島一直以來的飲食理念。
山家蟹釀橙
蟹釀橙是南宋清河郡王在府上為宋高宗所獻御筵中的一道菜肴。是南宋貴族宴飲必選,也是當時衡量御宴規格、廚藝精深的重要肴饌。時至今日蟹釀橙已入選國宴名錄。在宋元海絲宴中,綠島所還原的"山家蟹釀橙"采用的是林洪故里,石獅本港花樂蟹,從另一個側面突出了閩南食材獨有的地理和人文,也更具海絲風情。
山海兜
山海兜是《山家清供》里少有的使用胡椒調味的菜肴。在宋元時期,胡椒屬于奢侈的舶來品。而泉州刺桐港,作為當時的"東方第一大港",馬可波羅曾在游記中記載:"如果有一艘載胡椒的船去外國港口的話,那么,必有一百艘來到刺桐港。"因此,綠島在還原山海兜時,就從這一味調味料,去追溯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獨特貢獻。
山家三脆
綠島還原的"山家三脆"取材嫩筍、菌類和枸杞嫩葉,宋代以來皇家貴族飲食有了清淡少油的喜好,對健康飲食有了更高的要求,喜愛蔬食的風氣開始流行,同時代的庖廚也開始掌握了較多的健康飲食知識。這一道"山家三脆"不僅代表著宋朝的"氣質",更是宋元時期人們對于清雅生活追求的一種體現。
牛蒡脯
我國很早就有將牛蒡藥食兩用的悠久傳統,北朝的《名醫別錄》中已提及牛蒡根莖入藥用,并提到"久服輕身耐老"。在宋朝,它作為"藥食同源"的一味食材料,《山家清供》記載的這道牛蒡脯,是非常獨特而寶貴的,以牛蒡制脯,居然有肉脯之味,綠島如今還原它,同樣是還原宋代對藥食同源食材制作的一種巧思,一種留存。
龍騰四海
"龍騰四海",也就是綠島秘制蒜椒汁沾大九節蝦,采用閩南特產的食材,沿襲閩菜傳統的蒜椒汁味型。在中國烹飪文化中,蝦有"龍"之寓意,此菜肴出品形似"龍舟",即將穿越風浪,龍騰四海,去開拓新的海絲征程,形象地展現石獅作為宋元時期的"海絲驛站",以蓬勃奮進的風貌,迎接"漲海聲中萬國潮"的盛景。
煿金煮玉
中國人食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筍在古代被譽為"山八珍"。南宋時期,部分貴族士大夫開始崇尚清談,而竹筍,因為竹子的象征意義,成為士大夫淡泊名利的思想寄托。可見宋民對竹子的崇尚,對竹筍食用功效的認可。而"煿金煮玉"因一筍兩吃,更具有代表意義。
老醋烏耳鰻
"老醋黑耳鰻"是石獅傳統宴席十大名菜之一,取材于有名的閩南永春老陳醋和河鰻,這種酸甜軟糯的口感,也是人們最忘不了的"閩南味道"。早在北宋年間,永春民間即開始釀造老醋,糧食釀造的老醋,幾代傳承,更被視為吉祥如意的象征,是閩南人的寶,是藏在酯香里的甜,是被釀進河鰻里的鮮。
撥霞供
撥霞供,即現在的火鍋。《山家清供》的作者林洪,當年在武夷山品嘗到了兔肉火鍋,鮮紅的肉片夾入滾開的熱湯中來回擺動,就像一抹紅霞在山巒和白云間被撥動。綠島所還原的撥霞供,用的是紅菇作湯底,豐富的燙料,組成了一道熱鬧的撥霞供,通過富有詩意的擺盤,營造出一個"撥云迎朝霞,揚帆萬里行"的海絲韻味。
石獅香油燜飯
一碗咸飯,是家的味道、是鄉愁的凝聚。在宋元海絲的征程中,閩南的華僑把石獅的咸飯做法和文化,傳播到了海內外。綠島白蘿卜咸飯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時,入選的篇章就是歸鄉宴。海外的華僑回鄉,最心心念念的也是這一口家鄉味。一碗咸飯,亦是海上絲綢之路舌尖上的鮮活見證。
石獅煙火魚羹
香油飯的絕配,就是魚羹。閩南在歷史上受"衣冠南渡"飲食文化的影響,"羹"這種烹藝源自中原的飲食與當地的物產相結合。綠島選用的是本港馬鮫魚,為了使魚肉更加緊實有彈性,要經過反復的錘打,這與石獅人愛拼敢贏的精神特質是共通的,不管是過去海上絲綢之路的打拼史,還是在改革開放時敢為人先的奮斗史,石獅人正是在歷史和時代的錘煉中,鑄就了獨特的"石獅精神"。
通神餅
"通神餅"有著深厚的中國"姜文化"。孔子在論語里有"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記載,這其實是"中庸之道"的飲食展現。在《山家清供》里曾記述朱熹所說的:"姜通神明。"這并不是指民間信仰的神明,而是一種正向的精神追求。同時吃姜也有助于驅寒,使人神清境明。
沆瀣漿
民間傳說"沆瀣漿"是宋高宗的解暑湯,綠島所還原的沆瀣漿,選用石獅大廈村的沙土蘿卜與甘蔗所制。因其清爽的口感,林洪在《山家清供》 中也稱它為醒酒湯。而甘蔗經由海絲之路傳入中國,在宋元時期,泉州經濟發達,甚至自制甘蔗糖銷往國外。這也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相關閩南飲食文化特色的形成。
銀絲供
"銀絲"作琴弦,"銀絲供"就是美妙的音樂,陶淵明曰:"琴書中有真味",伴隨著對"宋元海絲宴"的無限趣味和真味體驗,五味調和,余音裊裊。綠島還原《山家清供》,將獻以閩南南音樂曲,即"銀絲供"作為宋元海絲宴的最后篇章。
從南宋到明朝,從明朝到清同治年間,從1917年到現在的2023年,林洪所記錄的這一百零四道宋代閩萊,已然成為石獅人的美食寶藏,而石獅本土企業綠島集團餐飲品牌,承意石獅文旅,還原南宋《山家清供》入饌"宋元海絲宴”,以發揚閩南菜為光榮使命。
近日,最地道的閩和南,正式入駐深圳萬象天地。最值得嘗試的必然是閩和南十美招牌菜,從歡喜閩南的開胃小食、湯湯閩南的國宴款待,再到鬧熱閩南的精致融合菜,集結了閩和南的好客與風情,囊括了閩南山海的各種滋味。與以往有所不同的還有,開放式的前廳設計,簡潔現代的新中式風格,重現了閩南傳統文化元素,讓每一位用餐的客人都極具儀式感。
如下便是當地人最欲罷不能的閩南菜。
八臻佛跳墻
來閩和南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嘗一嘗八臻佛跳墻。閩和南的佛跳墻,特別之處在于獨一無二的口感,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又稠又滑,在閩和南能做佛跳墻的大廚至少要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因為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這個標準是老師傅才能把控的。扎扎實實地用了花膠/魚翅/海參等等八種珍稀食材,把里面的膠原蛋白一點一點熬出來。
閩和南白蘿卜飯
《舌尖上的中國》白蘿卜飯就是來自閩和南,出鏡人就是閩和南的創始人。白蘿卜飯選用沙土蘿卜,含水量高達90%,吃起來毫無纖維感。永春土豬肉八分肥兩分瘦,熬大骨湯,與香菇蟶干、蝦干一起煮。米粒飽滿、蘿卜清甜、豬肉豐腴。果真感受到泉州人的欲罷不能。
花雕酒醉河田雞
釀了15年的花雕酒,養了120天的河田雞,只取雞胸最細嫩的部位,一只雞只有一半能上桌,結合廣東白切雞的做法,再進行創新燉制,將酒香鎖在雞里面,皮比肉還好吃, 挾起一塊雞肉,稍停靠盤邊沾沾晶瑩的湯汁,滑而不膩的黃金薄皮,肉質細膩,厚實清甜,而且只在閩和南吃得到。
青花椒蒸龍膽魚
閩南靠海,代表的名菜一定有海鮮,特殊的自然條件賦予石斑之王龍膽魚,無可挑剔的滑嫩口感,鮮美滑入喉嚨。閩和南的龍膽魚最考驗的就是刀工,1.5斤的龍膽魚,切成什么樣的厚度,就要相應地調整烹飪的時間。出品的魚肉絕對是要立起來,這樣吃起來才會有韌性,才會Q彈。有的客人甚至一個人就可以吃掉這一整盤的魚肉。
僑鄉蔥茸包
閩和南首創中式點心,每日手工現作。內裹特調的肉松蛋液,就著閩南古早甜湯花生湯一起吃,特別的香氣讓人倍感幸福。
脆筍腸灌腸
對閩南古早小食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吃過腸灌腸,閩和南的腸灌腸足足套了六層以上的小腸,吃起來厚實質軟,湯也好喝。
千番芋泥鴨
傳承閩南傳統手工菜,前前后后需要推磨五百次,捶打五百次,才能使檳榔芋吃起來毫無顆粒感,每天只有限量20份。
紅燜雪花豬肉
取自豬前胛處的部位,用閩南最傳統的紅燜烹制,口感柔潤肥嫩,從齒間爽滑至喉間,閩和南的紅燜雪花豬肉必須是一整塊兩斤足的雪花豬肉,才能不辜負這濃烈至香。
閩南古早潤餅
薄如蟬翼的潤餅皮,圓圓的一張,哺哺地發出好吃的聲音,卻有著團團圓圓的意味,這是閩南傳統古早味,鋪上潤餅皮,讓虎苔吸附菜汁,花生碎增添香脆,餡料多樣,皮軟餡香。閩和南潤餅是捲入了熱騰香氣的春肴美味。
脆肚海魚羹
滑、脆、酸,脆肚海魚羹的口味漸次跌出,因為嚴選海魚與永春土豬,來自汕頭的咸菜,讓口味更加酸爽,一道湯品有著三種不一樣的味道,鮮稠湯底,讓閩南的風味更加突出。
綠島的閩菜之所以讓人念念不忘,除了好味道,更是將傳統閩菜與新式創意緊密相連。對綠島來說,對閩和南來說,傳承與堅持無疑是一股撼動人心的力量。
1月17日,閩和南在開業不久的深圳萬象城店,舉辦了首屆佛跳墻節品鑒會暨素佛跳墻發布晚宴,閩和南董事長王良日攜小寬老師等美食名家一同出席。
品鑒晚宴處處精心,無論是自閩南遠道而來的餐前小點、悉心籌備的晚宴食單、餐酒搭配,都令在場的美食行家們感受到了閩南人的熱情好客。
當天的晚宴,由閩和南品牌主廚周金水主導,親自籌備并烹飪。
主廚周金水,專注煲湯超過二十年,因擅長煲煮湯水被稱為“阿湯哥”。在他看來,食材的精度、時間的濃度、廚師的態度,方能決定一盅佛跳墻的厚度。在阿湯哥精妙的烹飪技藝之下,成就了閩和南湯清澄亮、葷香飽滿的八臻佛跳墻。
晚宴主題,叫做「山海有相逢」,圍繞兩道佛跳墻組成。
一道是八臻佛跳墻,由傳統海八珍組成,氣勢磅礴,包羅萬象。另一道,是由閩和南品牌主廚周金水獨創的素佛跳墻,整道菜只添山珍、不加葷腥,滋味卻濃烈香雅、頗為大膽。當晚也是這道素佛跳墻的發布會,一海一山,在閩和南相逢。
佛跳墻,乃閩系大菜,入選國宴名錄,甚至代表著中華料理的至高水平。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訪華,佛跳墻作為國宴主菜盛情款待貴賓,湯汁腴滑、葷香四溢,來華貴賓與國家元首一致稱贊。
八臻佛跳墻,用料精、工序多。精選700日老雞、600日老鴨、上等兩頭烏火腿、排骨、牛肉等十多種食材,加入陳年花雕酒,8小時煲出膠質精華,熬成一鍋靈魂底湯。鮑魚、魚翅、海參、花膠、蹄筋、干貝、花菇、鴿蛋,八臻食材,按性質分別泡發1-5日,又需依照不同的成熟時間,放入精華底湯中慢燉2-4小時。食材籌備與精心烹制,整個過程需耗費近一周時間。
閩和南的八臻佛跳墻,湯色呈清澈澄亮的琥珀色,猶如絲綢般潤滑,膠質黏而不滯,飽滿腴滑、讓人一試難忘。海參細滑、鮑魚軟嫩、鴿蛋晶瑩剔透,吸足了香氣,實在不愧閩菜之狀元。
引得美食行家莫狄驍連連贊嘆:順、滑、黏、香,樣樣皆備,美極了!
創作素佛跳墻這個想法,頗為大膽。
傳統佛跳墻因其用料多而精、烹飪步驟繁復,滋味和香氣都是第一等的霸道。而素佛跳墻、不加葷腥、只添山珍,卻也要烹得濃烈香雅。
整道菜,用了十多種蔬菜,如蘿卜,菌菇,慢煨8小時吊出上湯。花菇、雞縱菌、鹿茸菌等十幾種菌菇以精準的配比,分別加入底湯慢燉出香氣。菌菇性寒,主廚特別入了藥材與米酒,驅散寒氣。
素佛跳墻,上桌時香氣濃烈撲鼻,霸氣不減。湯更顯清澈、順滑滋潤,更具雅韻。時值初冬乍寒,一盅下肚、通體舒泰。
而這盅素佛跳墻,將經過再次調試,在3月開春后,正式上市與人客見面。
閩南家宴,就是閩南的款待
當晚的品鑒晚宴,頗有閩南家宴的溫馨之感。除了兩盅主菜佛跳墻,整桌宴席都安排得精彩妥帖,既有閩南特色,亦風格獨具。
餐前小點是主廚親自從閩南帶來的手工綠豆糕,一品閩南古早味,誠心稱心。
前菜,安排了不少帶有濃濃閩南特色的菜品:
晚宴的酒,由侍酒師依據當晚食單精心準備。
佛跳墻元素眾多,不適宜搭配太過濃厚的紅酒,輕柔飄逸的酒與湯汁豐腴感更搭配。
侍酒師選擇了來自意大利倫巴第博斯克酒莊的頂級特釀極干型起泡酒,直觀的水果和面包脆香味慢慢融合檸檬香,酒體柔和,與佛跳墻相得益彰。
特別推薦法國勃艮第讓格里沃酒莊的呼日紅葡萄酒,帶有覆盆子、橙皮和香料的香氣,酸度活潑,余味中夾雜著水果香氣。餐酒搭配實在令人驚喜。
當晚的宴席還有一絕,除了佛跳墻,便是這道閩和南白蘿卜飯。
閩和南的蘿卜飯,曾引得不少美食家贊嘆不已,閩和南創始人王善旭帶著它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引得陳曉卿連吃3碗,大呼“真的特別好吃,簡直就是我的理想!”
閩和南的蘿卜飯用到的是本地沙土蘿卜,水分高達90%、蘿卜晶瑩剔透,米粒軟糯清甜、蝦干、蟶干的鮮味絲絲滲入米粒,口口留香。
閩南的宴席,講究“甜頭甜尾”,便用到花生湯與蔥茸包來做宴席的收尾。
蔥茸包看似平平,但入口實在爆炸。內里是肉松配糖與油炒的餡,入口咸甜皆備,又有流沙一樣的細密口感,精彩。
花生湯是廈門傳統古早味,香氣撲鼻。花生煮得軟爛,再以剪刀剪碎,以求獨特口感,觸舌能化。
和一群有故事的人,相聚閩和南,享用一頓有溫度的閩南家宴,一品佛跳墻的精彩、感受閩南菜的美味。
這就是閩南的款待。
相關視頻:https://mma.prnasia.com/media2/1424719/video.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