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場景說明
近年來施工現場塔吊事故頻頻發生,傳統塔吊存在塔吊司機視野受限、超重、塔吊力矩過大、塔群碰撞等風險。塔吊安全監控設備主要應用于塔機的實時監控,監控安裝于吊鉤下方,可提供實時圖像給塔機操作人員,使司機能夠快速準確的做出正確的操作和判斷,解決了視覺死角,遠距離視覺模糊,語音引導易出差錯等行業難題,提高工地現場施工效率,減少安全事故率,降低人力成本。塔吊安全監控設備屬于智慧工地相關硬件設備。
塔吊安全監控設備裝在塔吊小車上,會一直跟隨小車前后移動,采用有線供電形式不便,故一般是工作時用鋰電池為設備供電,下班后進行鋰電池充電。
目前,該場景普遍采用金屬滾輪與金屬觸片的充電方式,主要缺陷:1. 物理接觸式充電方式,使用時間長了零件易變形導致接觸不良,充電失敗。2. 該充電場景在戶外,產品裸露在外,遇到惡劣天氣或雨雪情況,存在短路風險。時間長了,金屬材質易被氧化,從而導致安全問題。3. 司機要時常對鋰電池進行充電管理,不智能化,增加工作量。4. 因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白熱化,供應商為了打價格戰,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
蕊磁隔空無線充電方式存在的優勢,可以很好契合塔吊安全監控設備的充電需求,主要優勢:1. 安全性:安全性是工地施工的重中之重,無線充電由于無接觸,不會有短路風險,產品全密封,避免雨雪造成的漏電和短路。產品設計包括過壓保護、過流保護、異物檢測保護等多種電路及軟件保護手段,安全風險大大降低。2. 穩定性:蕊磁隔空充電技術成熟,在多種場景下都有大量應用。包括民用電子產品、智能家居等。3.高效性:接收端一旦歸位便可實現自動充電,保證設備可持續使用且,無需頻繁拆卸,輕松提高作業效率。4.售后問題:無線充電沒有接觸,安裝固定方便,充電不會產生物理損耗,減少機械磨損度。電路板的使用壽命長達8-10年,一般不需要維護,降低售后成本。
智慧工地市場光明
2019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4.84萬億元,約占當年GDP的四分之一。2020年2月22日,工信部在召開的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通信行業積極探索推出5G+智慧工地等多種創新應用。2020年7月28日,國家十三部委聯合發文指出,要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形成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效益和品質,實現建筑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2012年-2018年,智慧工地市場規模保持20%以上增速,2019年市場規模達120.9億元,2020年底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38.6億元左右。工地 -- 這一個曾被打上危險、漫天灰塵、雜亂差等標簽的場景,如今因為國家相關利好政策以及BIM等技術的加持逐漸走向數據化、信息化和可視化。
隔空充電如何助力?
隨著新技術的蓬勃興起,落地應用已經相對成熟,但是在智慧工地中的一些應用場景,供電/充電卻是最大的“攔路虎”,采用蕊磁隔空充電技術可以帶來切實好處。
應用場景一:工人的安全帽可自動發送位置并監測工人是否佩戴了安帽。技術優勢:1.智能安全帽長期暴露在揚塵、雨水環境,全封閉的殼體設計可以保證使用壽命,故采用無線充電;2.智能安全帽具備一定厚度,只有隔空充電技術才能解決充電問題;3.工人下班后較為勞累,方便的充電方式至關重要,能夠實現一個充電端對多個智能安全帽充電是提升便利性的途徑,也可以實現降本增效。
應用場景二:塔吊防碰撞系統傳感器有危險時可自動報警。技術優勢:1.在惡劣工作環境,暴露式的充電方式容易導致產品充電失敗,采用蕊磁技術可以徹底消除漏電、電弧等用電安全隱患,并有效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2.“蕊磁”技術可實現三維立體空間的高自由度傳輸,如水平方向偏移、垂直方向偏移、支持角度傾斜,無論載體如何抖動,大部分情況也可以充電。
隨著BIM、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再結合隔空充電技術的落地,傳統工地正擺脫其負面標簽,脫胎換骨。相信隨著智慧工地的逐漸成熟與普及,未來我們將看到高標準、好效益、零事故的建筑工地。
隔空充電技術應用先驅者
成立于2015年的斯普奧汀科技,近年來致力于為企業提供隔空中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方案,憑借扎實的科研能力,精準的行業預判,成功推動了多個應用場景的量產落地。
斯普奧汀旗下的新一代隔空無線充電、無線供電技術 -- “蕊磁”(RiCharge),在充電距離、自由度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最遠可實現50cm左右的充電距離,加上中繼可以達到100cm左右;且可以一對多、立體空間內自由無線充電,其充電時的傳輸效率平均在85%左右。“蕊磁”技術現已實現商業化,主要應用場景是消費電子、工業、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物聯網、農業、新興電子產業及特種行業等領域。
隨著各行業新技術的落地,關于無線充電的剛性需求日益凸顯,方便自由的充電方式不僅可以將項目管理效率提高近一倍,充分發揮人力成本,還可以大幅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斯普奧汀也將繼續深挖具備商業潛力的應用場景,力爭成為行業標桿。
該項隔空無線充電技術方案是由來自成都的斯普奧汀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該方案最遠充電距離15cm,可在0-15cm范圍內自由移動;充電功率為7.5w,充電功率不受手機放置位置的影響,即使手機呈60度傾斜也可持續穩定的充電。用戶在使用手機時,可邊充邊玩,不受充電線的束縛。
隔空充電技術雖然帶來了方便,但現場不少體驗者依然有一些擔心,提出了幾點安全問題 -- 它有輻射嗎?對人體有危害嗎?
2021年2月19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移動和便攜式無線充電設備額定傳輸功率要求不超過50W,并正式規定了移動設備無線充電的工作主頻;電磁輻射方面,也有了國內的標準。新款X2021卷軸機的隔空無線充電方案就是嚴格按照國內外的安規標準進行的研發及測試,其采用的主頻及功率范圍均符合要求,安規方面已經通過如RSE\RF\SAR等測試,工作時對人體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從行業規范與發展角度來看,工信部發布的無線充電行業的相關管理條例,也預示著國家對于無線充電行業越來越重視。對于安規相關方面的規范,可以讓行業趨于健康發展,不再是競相做概念與噱頭營銷,而是真正做到產品化,讓大眾用到安全可靠的產品,該規定對于整個無線充電行業的商業量產化起到了促進推動作用。
從政府引導角度來看,來自成都造的手機隔空充電的線下亮相,也標志著成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進的電子信息產業行業有了較大的突破,對于西南地區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意義與信號,意味著電子信息產業的重大突破不再僅僅是沿海地區的專利。
如此出圈的事件自然也吸引了包括成都市政府、成都高新區以及中國日報、每日經濟新聞等的視線,大力推廣與報道,相關技術具備了科技創新的特點,相關領導對此看好并期許其盡快量產落地,讓廣大用戶真正用起來,提升充電體驗感,解決有線束縛。
本次展會中,OPPO展臺人潮涌動,因其首次亮相展出了X2021卷軸概念機。該款機型應用的隔空無線充電功能是由OPPO與成都斯普奧汀科技合作開發的隔空無線充電技術方案。
這是全球首款具備量產可能、符合國際國內安全標準的手機隔空無線充電技術方案,標志著人類的充電方式正式進入了新紀元,從有線充電,到接觸式充電,到現在的中遠距離隔空充電,真正實現邊玩邊充,隔空充電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個消費者都能真正使用到隔空充電手機,解決充電線煩惱。
工信部的《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正式規定了移動設備無線充電的工作主頻,將斯普奧汀隔空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主頻6.78MHz正式納入國家規范,讓無線充電市場回歸到實際應用,不只是玩噱頭。電磁輻射安全方面,斯普奧汀前期的實驗室測試結果(包括但不限于雜散輻射發射數據測試、接收阻塞數據測試,并完全符合征求意見稿所列限值要求)表明本次展出的技術完全符合這個規范要求。另外,50瓦的功率限制符合斯普奧汀在磁共振上一直堅持的不一味增大功率,更注重實際使用體驗的研發方向。
斯普奧汀的中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已應用在智能穿戴、消費電子、工業智能制造等領域,多項領域都已經量產出貨,相關技術皆為自研,并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專利布局已見雛形。研發團隊堅守多年,旨在為用戶提供最成熟、最安全的技術。
視頻鏈接:全球首款可量產的斯普奧汀手機隔空無線充電技術方案廣告視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i4y1T7ze/
這是全球首款具備量產可能、符合國際國內安全標準的手機隔空無線充電技術方案,標志著人類的充電方式正式進入了新紀元,從有線充電,到接觸式充電,到現在的中遠距離隔空充電,真正實現邊玩邊充,隔空充電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
基于對手機用戶充電需求的洞察,該隔空充電方案可以提升用戶的手機充電體驗感,實現了十多厘米的隔空充電距離,在立體空間范圍內自由充電,只要手機處于發射區域內,都可以實現無束縛的充電體驗,真正實現邊充邊玩,讓用戶不需要充電線。該方案率先在OPPO X2021卷軸概念機上亮相,并在展會上供廣大消費者實際體驗,標志著這項技術的成熟性與安全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個消費者都能真正使用到隔空充電手機,解決充電線煩惱。
同時,隔空無線充電的正式商用,與工信部的《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的發布,讓廣大消費者解決充電束縛的同時,也解答了其關心與擔心的安規問題,無線充電技術使用的安全性在國內終于有了權威標準。
全球首款可量產的斯普奧汀手機隔空無線充電技術方案視頻演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i4y1T7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