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度風云人物”評選在國內IT領域有廣泛影響,評選過程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匯聚行業內有超凡遠見、卓越才能的領導者,聚焦產業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兼備的大型公司,最終評選出對行業發展影響舉足輕重、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領導人或專家學者。
作為中國大數據領域先行者、浪潮卓數大數據的掌舵人,張帆長期致力于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軟件工程等信息技術研究,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在張帆帶領下,浪潮卓數大數據綜合實力挺進國內前五、發展能力躍居第二(賽迪顧問(CCID)《2021-2022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穩居國內第一陣營。
近年來,張帆圍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不斷拓展大數據產業邊界,創新大數據應用場景,帶領浪潮卓數圍繞基層數據治理、金融科技、行業數據服務、大數據流通與交易、大數據教育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在推動數據要素向數據資源、生產力以及市場化配置轉化發展進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浪潮卓數在商務數據領域連續7年服務國家商務部,全國市場占有率35%;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在全國29個地市建設落地,推動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在重慶渝中區、煙臺萊山區等地打造了以“基層數據治理”為核心的智慧社區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全國“互聯網+基層治理”的試點;在濟南,以三澗溪村為試點,打造了數據賦能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浪潮卓數還積極推進產教融合,將產業勢能賦能教育領域,承辦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全省大數據職業技能競賽,推動浪潮數字產業學院在職業院校落地。
一年一度的中國軟件大會已成功舉辦十一年,今年是第十二次舉辦,自創辦以來,一直保持著高水準的思想內容,得到了政府主管領導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已成為引領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風向標。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發展的方向,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核心發動引擎,大數據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產業,正在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山東省"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2025年山東省大數據產業產值將達到 3000 億元,從事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大數據企業將超過3000家,全社會大數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具備扎實學業基礎和豐富實訓經驗的優秀人才供不應求,產教融合已經成為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路徑。
張帆董事長在發言中指出,浪潮卓數擁有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產業服務能力,目前位居中國大數據市場前五,發展能力國內第二;公司基于智慧教育、產教融合等進行了長久的投入和創新,擁有完善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從去年開始,浪潮卓數專門成立專注于教育的全資子公司,推進職業教育與產業的深度交流與合作,與院校一起共同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此次浪潮卓數與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產業學院既可以將產業成果反哺院校,又能從院校培育更多科研成果、吸收優秀學子,打造校企同頻共振、產教融合的樣板。
徐運國院長指出,今年國家新修訂了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正在以濟南市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實力。浪潮集團綜合實力有目共睹,浪潮卓數在大數據產業影響力巨大,浪潮數字產業學院成立后,必定能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結出累累碩果。
簽約活動期間,徐運國院長陪同張帆董事長參觀了學院初心館、校史館、高水平專業群實訓中心等,全面了解學院發展歷史、優勢專業建設成果及發展愿景。
浪潮卓數副總經理單震,浪潮卓數(北京)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商傳輝等相關人員出席了本次活動。萊蕪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允實,黨委委員、副院長鄒翠蘭等學院相關領導參加了本次活動。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全國信標委")成立于1983年,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共同領導下,從事全國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是國內最大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之一。
大數據標準工作組于2014年12月2日在京成立,致力于制定和完善我國大數據領域標準體系,組織開展大數據相關技術和標準的研究,助力國內企業合作,推動國際標準化,提升國家的信息化水平,服務社會經濟活動,提升產業競爭力。
自公司成立以來,浪潮卓數始終重視標準工作,專注數據價值發掘、深耕行業應用,圍繞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等領域,擁有完善的大數據技術和產品體系。得益于起步早、投入強的先發優勢,浪潮卓數位列2021年中國大數據市場前五(賽迪顧問《2021-2022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發展能力國內第二。
今后,浪潮卓數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大數據標準工作組全權成員單位,將積極參與我國大數據領域相關技術和標準的研究、標準體系制定等工作任務,推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和宣傳工作,促進標準的實施和落地,為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理事單位浪潮卓數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應邀參加本次盛會,連續四年強勢入選50強榜單,排名連年提升;會上,浪潮卓數還斬獲教育領域和數據流通與交易領域兩項"2022大數據金沙獎"、"2022數字賦能先鋒企業30強"等重磅獎項;董事長張帆被評為"2021中國數據英雄"。
開幕式上,張帆受邀演講,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拓展大數據產業邊界》為題,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戰略變革切入,聚焦大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提出數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階形態,大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數據流通是釋放數據價值的關鍵環節。
"信息化可以把原來的業務做的更好,數字化把不可能做的事情現在可以做了"張帆深入淺出的演講讓大家對兩者息息相關、一脈相承的關聯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服務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浪潮提出數字化轉型能力"方程式",包含業務、數據、技術、方法、參與者和運營六項要素,互為影響,缺一不可。
數據的產生離不開場景,同樣不應脫離應用場景談數據價值釋放。基層數據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依托基層治理數據庫,服務基層黨建、基層政務、綜合治理、分析決策等基層工作,數據通,則效率升;融合政府開放共享數據、互聯網公開數據、第三方數據,基于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數據通,則金融活;圍繞產業發展痛點,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產業數字化升級,拉通品牌認證標準、數字農業、智能結算、智能加工、數字營銷服務5大應用場景服務,數據通,則產業興,鄉村興。正是基于這些應用場景,浪潮卓數形成了基層數據治理、宏觀經濟數據分析、金融科技、鄉村振興、大數據教育等業務板塊,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化轉型。
浪潮卓數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順應大數據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的必然要求,搶抓課程改革機遇,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不僅從專業課程共建、教學資源支持、師資培訓、大數據人才培養、共建雙創基地等方面為高校提供全方位的大數據人才培養方案,推出浪潮產業學院,通過產教融合生產型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學習、實訓、實習、生產、就業,持續向高校提供產業、行業經過脫敏脫密的真實數據,打通產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除此以外,浪潮卓數還基于大數據底座TDOS打造了大數據流通(交易)平臺,助力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提供數據匯聚治理、數據登記確權、數據隱私計算、數據交易、運營管理全方位服務。"就像券商一樣,‘數商'將成為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關鍵角色"張帆認為。
作為國內大數據領域的高端思想平臺、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平臺、產業研究報告發布平臺,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自2016年創辦以來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2022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評選通過調研全國2000余家大數據企業,結合企業規模、創新能力、研發投入力度、產品及方案成熟度、投資及發展潛力等維度,評選出最終榜單。是榮譽更是鞭策,浪潮卓數將與其它上榜公司一起,肩負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責任,為構建我國大數據產業繁榮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021-2022大數據產業領軍人物"是國內大數據領域的重磅獎項之一,評選過程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匯聚行業內有超凡遠見、卓越才能的領導者,聚焦產業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兼備的大型公司,最終評選出對行業發展影響舉足輕重、做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物。
作為中國大數據領域先行者、浪潮卓數大數據的掌舵人,張帆長期致力于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軟件工程等信息技術研究,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在張帆帶領下,浪潮卓數大數據綜合實力挺進國內前五、發展能力躍居第二(賽迪顧問(CCID)《2021-2022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穩居國內第一陣營。
近年來,張帆不斷拓展大數據產業邊界,創新數據場景,帶領浪潮卓數圍繞基層數據治理、金融科技、行業數據服務、大數據流通與交易、大數據教育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在推動數據要素向數據資源、生產力以及市場化配置轉化發展進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浪潮卓數在商務數據領域連續7年服務國家商務部,全國市場占有率35%;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在全國29個地市建設落地,推動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在重慶打造了以"基層數據治理"為核心的智慧社區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全國首個"互聯網+基層治理"的試點;在濟南,以三澗溪村為試點,打造了數據賦能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隨著中國持續深入推動大數據國家戰略,大數據技術創新不斷加強,產業價值不斷釋放,相關產業政策不斷細化。浪潮卓數將繼續聚焦核心領域,以數據驅動業務、探索行業數據運營新模式,積極參與數據要素交易市場建設,助推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激發數據潛能,為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宏觀調控、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等提供有力支撐。
賽迪顧問已經連續9年發布中國大數據市場研究年度報告,業內影響力廣泛;今年以問卷、訪談等方式對國內大數據企業發起調研,從企業營收、增長率、技術能力、創新能力、產品豐富度、行業覆蓋范圍、項目案例等多個維度參數進行科學評價,并對行業趨勢進行了多角度前瞻性預測。
作為浪潮集團旗下的大數據公司,得益于起步早、投入強的先發優勢,浪潮卓數去年首次以獨立品牌挺進中國大數據市場企業排名前五;憑借優秀的市場表現,今年發展能力躍居第二。浪潮卓數始終專注數據價值發掘、深耕行業應用,圍繞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等領域,形成了完善的大數據技術和產品體系,服務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快速發展。
報告揭示,近年來中國繼續深入推動大數據國家戰略,大數據技術創新不斷加強,產業價值不斷釋放,相關產業政策不斷細化,加速向微觀細分領域深入。浪潮卓數重點聚焦基層數據治理、宏觀經濟分析、企業征信服務、大數據教育等核心領域,以數據驅動業務、探索行業數據運營新模式,積極參與數據要素交易市場建設,助推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旗下基層數據治理平臺、商務萬象、天元征信等品牌已經成為細分市場領域的領導者。
報告認為,未來幾年中國將大力推動數據交易發展, 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數據交易模式,數據交易市場需求將迎來較快增長。浪潮卓數長期關注、深入參與數據流通與交易,早在2016年,就成功獲批"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成立儀式上,浪潮卓數成為首批簽約數商;同年11月,浪潮卓數承建的國內電力行業首個基于區塊鏈的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報告預測,未來三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快增速,預計到 2024 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 10000 億元。浪潮卓數將進一步聚焦主業賽道,夯實技術積淀,以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應用場景為指引,持續深耕基層數據治理、宏觀經濟分析、企業征信、大數據教育等領域,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服務數字中國建設。
強化數據賦能在基層治理中有多重要?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近年的變化,對這一問題作了有力回答,如今的三澗溪村,在村黨委書記高淑貞的帶領下,依托黨建引領智慧鄉村建設,以“數據”創新賦能基層治理,繪就了一幅鄉村治理的嶄新畫卷。
建設鄉村“大腦”,“三務”治理得心應手
2021年6月,浪潮卓數大數據項目組奔赴三澗溪,幫助村里建設智慧鄉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搬出幾大箱泛黃的原始記錄資料,找出電腦里近百個標準不一的文件……數據統計方式落后,工作系統多而不通,造成數據孤島林立、重復采集、日常匯報工作耗時耗力,工作方式亟待“煥新”。
不到一個月時間,項目組依托浪潮邊緣云、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與三澗溪村兩委建成 “數字三澗溪治理體系”,盤活了數據,讓數據成為提升治理水平的“源”動力。在章丘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的指導下,三澗溪村整合本地數據、共享全區開放數據,構建“基層治理數據庫”,奠定三澗溪數據管理的基石;基于數據庫,利用數據模型,建立人、事、地、物、情、組織的動態數字檔案,為鄉村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如今,走進三澗溪村數字服務中心,“三澗溪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平臺”大屏動態展示著鄉村黨建、村務組織、產業管理、積分共治、人才振興等情況,猶如一個可視化的鄉村治理“大腦”,實現了“黨務”“村務”“財務”數字化管理,一屏縱覽,可看可查可研判,做到了人口清、戶數清、產業清、問題清,鄉村動態時刻“盡在掌握”,賦能基層科學施政,有效優化營商環境。
智慧治理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在產業振興上,三澗溪依托浪潮云洲的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搭建智慧黑豬產業平臺,開展智慧風機產業建設,為章丘鐵鍋賦碼驗真偽……現代化信息技術推動三澗溪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在富民強村道路上闊步向前。
創新智慧管理,架起鄉村服務連心橋
葉大爺是三澗溪村的一名獨居老人,因腿腳不太靈便,不方便外出接種新冠疫苗。網格員通過管理后臺的“新冠疫苗接種篩查”功能,查詢到這個情況并進行了深入了解,很快便協調到專車,及時接送葉大爺去打了疫苗。葉大爺逢人便夸村委把服務“送”到了家。
利用“新冠疫苗接種篩查”一鍵查詢未接種人員信息,從而高效高質地推進村里的防疫工作,這只是三澗溪村利用數據智慧工具提升工作效能的一個小小縮影。
以往,數據散、業務多、工具少是基層工作普遍存在的難題。為此,浪潮卓數基于基層治理數據庫打造了“業務臺賬”“低保查詢”“老年人補貼發放”等一系列數字化智慧工具,服務實際工作場景。三澗溪村工作人員利用這些工具,實現了鄉村工作臺賬一張表,日常數據輕松采集、計算、匯總,還可根據工作需要快速出具業務研判報告……一系列智慧便捷工具讓基層工作人員得以快速反應、精準服務,日常工作減負增效的同時,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數據力量的“介入”讓鄉村治理“動”“靜”結合,全方位覆蓋服務場景。“靜”能在一個鄉村治理大屏縱觀全村各項工作動態,“動”能將便民服務、網格管理、村務工作都“裝”進小小手機,實現了“隨身隨時隨地”微網格治理服務。路燈損壞、井蓋丟失、家中漏水……村民的大事小情既可通過便民端在線反饋給網格員,網格員也會迅速解決巡檢中發現的問題,或是推進事情處理,雙方都可隨時查看處理進度,化解了以往村民“找人難”“反饋難”“追蹤難”的問題,社會治理服務工作“可視化”。微網格服務體系架起了村兩委與村民的連心橋,激活了鄉村治理一盤棋。
三澗溪村依托數據治理,打造鄉村振興可借鑒、可復制、高水平的齊魯樣板,正在成為全國鄉村基層治理的橋頭堡,“數據鄉村治理”也成為三澗溪村又一張閃亮的名片。
本次會議以賦能數字轉型構建軟件生態為主題,關注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入融合下催生出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聚焦軟件如何賦能數字化轉型,并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生態體系。浪潮卓數憑借多年市場積累在大數據、軟件等信息服務領域的創新發展,以及服務江蘇省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取得的眾多成績,被評為“2021江蘇省軟件核心競爭力企業(創新型)”。
會上,江蘇省軟協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興作《省軟協2021年度工作報告》,副秘書長夏冰瑩介紹了2021年江蘇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綜合實力評估指數百家企業評價情況并發布了獲獎榜單。
近年來,浪潮卓數持續加大加大人才引進與技術創新,聯合生態伙伴,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服務支撐政府宏觀決策、企業商業洞察、銀行金融風控,為江蘇的經濟發展賦能。
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度風云榜評選活動由信息化觀察網發起,今年是第五屆,作為業內權威評選,擁有廣泛影響力;評選工作歷時近四個月,組委會共收到了700多家企業的申報材料,最終從中評選出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領袖、優秀企業、產品方案。浪潮卓數董事長張帆憑借在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深耕實踐,被評為“2021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度影響力人物”。
近年來,張帆專注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軟件工程等信息技術研究,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帶領浪潮卓數圍繞基層數據治理、金融科技、行業數據服務、大數據流通與交易等多個領域取得長足發展,尤其在推動數據要素向數據資源、生產力以及市場化配置轉化發展做了大量探索,形成一系列成果。浪潮卓數在大數據領域影響力日漸增強,排名躍居國內前五。
在同期榜單,浪潮卓數金融大數據智能風控平臺被評為2021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度創新產品,該平臺已經在全國多地部署,有效助力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服務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平臺具備引流獲客、線上宣傳推廣、線下活動推廣、政府合作運營、大數據獲客分析等綜合的獲客業務運營體系,能夠幫助金融機構擴展獲客渠道,可實現精準推送金融機構產品,提高獲客精準率和業務效率。
下一步,浪潮卓數將進一步聚焦主業賽道,夯實技術積淀,依托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應用場景,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服務數字中國建設。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浪潮卓數大數據以數據為核心,自主打造“社區微腦”產品,服務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以突出的基層數據治理服務能力受到業界矚目。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大數據在數字經濟發展、社會運行保障方面的作用愈發顯著,對基層治理、智慧社區發展的支撐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社區微腦”產品圍繞基層數據治理,融合浪潮邊緣云服務、數據分析治理、AI建模等技術優勢,建管運一體,形成集黨建服務、社區治理、居社互動、民生服務、社區積分運營于一體的系統服務體系,高效推動基層治理減負增效,為百姓提供貼心社區服務。
在實踐服務中,“社區微腦”積極開放平臺能力,賦能社區智慧化管理與運營。面向社區管理者,“社區微腦”提供社區管理平臺服務,強化基層治理相關系統集成和業務協同,統一社區數據信息與采集標準,建設基層治理數據庫,實現基層治理相關數據一次采集、多方利用,提升基層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為精細化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其中,“全域臺賬”“出租屋智慧管理”“消防應急聯動”“低保人員核查”“新冠疫苗接種人員查詢”等場景應用工具,依托“社區一張表”的先進服務理念,提供基層數據智能填報、一鍵匯總等服務,極大優化了基層工作方式,智慧化重塑業務流程,讓基層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面向社區居民與行業生態,“社區微腦”打造社區服務平臺,聯合社會多元服務主體力量,讓居民更加便捷地獲取社區信息與服務、參與社區活動,通過“社區積分”運營服務,激活全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活力。
目前,“社區微腦”已在重慶、濟南、廈門、青島等多地落地實踐社區微腦”已在重慶、濟南、廈門、青島等多地落地實踐,科技助力當地政府的基層治理工作。
此次“社區微腦”獲獎,是浪潮卓數繼“智慧社區邊緣云一體機”榮獲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品、“浪潮智慧社區平臺”榮登第二屆“山東名片”品牌影響力TOP榜之后的又一殊榮,彰顯了浪潮卓數在基層數據治理、智慧社區建設領域的強大技術服務能力。浪潮卓數將繼續推進科技創新,攜手行業伙伴,以數據之力持續賦能基層治理和智慧社區建設。
為優化營商環境,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阜陽市政府決定由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數據資源局基于市“城市大腦”,依托“皖事通”APP聯合打造建設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平臺建設自2020年8月啟動建設,于2021年5月27日正式上線。
平臺通過整合政府大數據資源,采取“線上+線下”的金融服務模式,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金融科技為技術核心,搭建起“互聯網+政務+金融+風險防控”的全天候金融服務體系。“平臺突出‘服務’宗旨,強化‘綜合’功能,以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阜陽市市委書記孫正東在平臺上線儀式致辭中表示,平臺“有效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公共信用信息、企業融資需求、金融產品等資源,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資源供給的有效對接,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穩定、規范、高效的‘一站式’服務,有利于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難題。”
平臺設置了金融政策發布模塊,通過匯聚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企業扶持政策,建立企業政策庫,以圖文、直播等方式動態更新有關金融政策,將政策精準推送到企業手中,解決金融政策好,企業不知道、不會用的難題。
此外,在“金融產品超市”等傳統金融服務基礎上,創造性的實現了企業“一鍵式”融資需求發布、金融機構線上實時“搶單”的金融服務模式,在企業“多走網路、少跑馬路”的同時,金融機構的獲客成本大幅降低。實現了“一張網”覆蓋全市中小微企業,“一次性”解決企業融資需求,“一站式”提供金融服務,有效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打造了線上永不落幕的銀企對接會。
截至2021年12月24日,平臺已累計入駐25家商業銀行、9家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上線234款金融產品;累計注冊企業72888家,金融機構累計授信67.5億元、累計放款57.33億元。
下一步,浪潮卓數將協助阜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數據資源局進一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起金融產品研發中心,多渠道歸集、整合各行業相關政務數據,定制研發適合阜陽市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將普惠金融政策具體化、在線化、產品化,切實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和企業融資成本。
近日,浪潮正式發布璇璣智慧信貸解決方案,通過構建一體化金融科技能力,創新性地為金融機構構建信貸產品“工廠模式”、智能化風險決策體系、全方位產品運營模式,全面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浪潮積極探索,充分發揮自身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行業先進技術優勢,整合集團金融資源力量打造金融科技能力,形成了涵蓋“數據+智力+平臺+運營”的智慧信貸解決方案,今年11月,浪潮正式發布該方案并將其命名為“璇璣”。旨在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全流程模型服務、創新性平臺建設、一體化運營支撐等金融科技手段,助力金融機構打造敏捷化、智能化的業務能力,滿足新理念、新渠道、新產品、新業態等發展需求。
四大服務體系服務智慧金融轉型升級
《星經》云:“璇璣者,謂北極星也。” 《楚辭補注》謂“北斗魁四星為璇璣”。 璇璣智慧信貸解決方案希望能夠通過創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引領金融機構精準定位業務方向,探索金融服務市場新藍海;北斗前四星又與智慧信貸解決方案的數據、智力、平臺、運營四大服務體系相互對應,條塊結合,助力金融機構打造新型消費金融業務平臺。
首先,數據是智慧金融的基石,通過構建數據生態,深度挖掘數據價值。以金融機構的金融數據為基礎,匯聚政務大數據、天元風控云數據以及互聯網大數據,建設條塊結合、區域聯動、全口徑的專精型金融數據生態。
其次,覆蓋業務全生命周期的智力輸出。方案提供智慧營銷、風險準入、申請反欺詐、信用評分、智能定價(額度定價、利率定價)、監控預警、催收管理模型咨詢與建設服務,覆蓋業務全生命周期。
第三,建設四大平臺全面整合智慧金融業務。通過建設“e貸”服務門戶、掌上營銷平臺、業務統籌平臺、數據管理平臺系統群,為用戶、客戶經理、業務、運營、風控、科技管理人員提供全面系統功能支撐。
第四,全方位運營支撐護航業務開展。方案在駐場運維、持續的知識轉移等基礎運維服基礎上,根據業務運行分析報告、定期模型性能穩定性監測,為行內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效率提升、數據源拓展、風控模型優化、定價/準入策略優化等業務決策提供支撐,協助金融機構聯合開發新業務產品,實現產品快速復制,并定期定制相應的營銷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智慧金融的本質是通過科技賦能金融,讓金融更高效、智能、安全、普惠,已經成為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浪潮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應用需求為導向,致力于為政府綜合金融平臺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技術支撐體系,為信貸機構提供定制化的智慧信貸解決方案,服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層治理摸清“家底”很重要。然而,基層數據孤島林立,數據實時共享和系統化填報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已成為基層治理工作的“沉疴頑疾”。浪潮堅持黨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統一數據信息采集標準,匯聚基層采集、智能感知等自有數據,同時融合政府共享數據,建設“基層治理數據庫”,為一線“鐵腳板”減負,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浪潮根據社區的業務需求,基于“基層治理數據庫”,利用數據模型構建主題庫,形成人、房、車、企等多個動態數字檔案,以新型數據管理模式驅動基層治理精準化、服務智能化、決策科學化,并在基層治理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強化黨建的引領嵌入,完善“黨建引領·數據治理”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同時,為保障“基層治理數據庫”中數據的安全可控、“保鮮”好用,浪潮依托智慧社區邊緣云一體機,為社區智慧管理、智慧應用與智慧服務提供邊緣側的算力支撐和數據治理,實現基層治理要素的立體化、可視化、可控化管理。
“基層治理數據庫”實現社會治理數據為基層所用,為基層減負增效。
以某地為70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為例。該區域人口年齡將在“基層治理數據庫”中智能更新,無需再像以前一樣每年“紙質收集,電腦輸入”。2020年陳大爺69歲,不具備領取補貼的資格;2021年,當其年齡增長一歲,就會自動被遷移至符合補貼要求的“主題庫”中。
“像高齡津貼、低保補助等,現在我們動動手指勾選一下關鍵數據,后臺就能自動導出一張報表,不用人工計算、審核,實在太方便了。”該地基層工作人員對此深有感觸。
“基層治理數據庫”,是基層“數治”的根本。通過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數據共享、數據研判與數據開放,對基層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實現了基層數據由匱到足、由亂到治的良性轉變。同時,助力基層創新智慧應用,從“數據資源庫中”汲取資源,源源不斷地為基層輸出精細化服務,真正讓數據“會說話”“能辦事”。
據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主任楊永斌介紹,自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要求,通過走流程、走基層等活動,了解群眾所急所需,努力克服服務觸角未深入社區、鄉鎮的短板。此次與浪潮集團合作,通過將公積金服務專區嵌入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形成“可提可查可算”的一體化公積金服務,融入社區15分鐘生活圈,完善了“城鄉一體、全域覆蓋”的公積金服務體系,讓公積金繳存職工充分體驗互聯網+的系統便利。公積金中心通過探索網格化服務,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目前,公積金智慧服務已進入全市30多個智慧社區,服務網不斷織密。接下來,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將積極實施公積金網格化服務,入駐更多的智慧社區,將公積金服務資源配置于各網格中,全力打造24小時“不打烊服務”,推進服務時間向上班族延伸,服務方式向信息化延伸,服務模式向主動上門延伸,為職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公積金服務。
民有所需,數有所為。浪潮卓數大數據公司董事長張帆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數據是實現基層精細化治理與智慧社區建設的基礎與核心要素。浪潮卓數以數據為核心,助力政府打造對基層工作有效率,對人民生活有溫度,對基層治理有助力的新型智慧社區。下一步,浪潮卓數將繼續發揮大數據優勢,助力政府創新服務形式,提高智慧治理能效,讓數據更好地服務于基層、服務于百姓。
博覽會上,浪潮搭建精彩展區,展出智慧城市、智慧社區、金融科技、商務萬象、智慧糧食、8K超高清等創新產品及方案,系統展現了浪潮在相關領域的發展成果和前沿理念。其中,卓數大數據展示數據采集與治理、流通與交易、數據共享交換、商務數據監測、基層數據治理、金融科技六大板塊為政府、企業客戶提供數據管理、分析等服務;浪潮云作為中國分布式云的引領者,具備“專業、生態、可信賴”三大核心優勢,部署了云網邊端融合、云數智融合、建管運融合的全棧云服務展示,支撐政府、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中國建設;浪潮新基建以新基建為載體,重點展示了以城市大腦為核心,以產業投資+運營雙輪驅動打造區域智慧物聯產業高地,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浪潮國際展示的浪潮iGIX丨inIoT智能物聯網平臺具備全面設備接入、工業大數據分析、拖拽式云組態、一體化集成四大能力特性,為企業全業務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還展示基于iGIX丨inIoT智能物聯網平臺打造的智慧糧食解決方案,圍繞糧食“產、購、儲、加、銷”糧食全產業鏈,建立物聯感知、信息預警、決策研判和調度執行的運行體系,打造新一代智慧糧食數字產業生態;浪潮云縵聚焦超高清產業發展,基于8K編碼器、8K解碼器以及8K顯示屏等超高清創新產品,提供8K視頻從采集、編碼、傳輸到解碼、呈現一體化全流程服務的解決方案。
浪潮精彩亮相本次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還吸引了眾多政商嘉賓參觀交流、媒體采訪關注,有力傳播了浪潮理念、宣傳了浪潮產品、提升了浪潮品牌影響力,詳細描繪了浪潮服務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業務圖譜。
本屆物博會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無錫市人民政府承辦,以“智聯萬物數領未來”為主題,將舉辦無錫峰會、展覽展示會、“三新”發布會、高峰論壇等“1+1+1+10+13”系列活動,旨在全面構筑一個碰撞思想、創新體驗、深化合作的開放式空間。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成為促進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抓手,主管部門亟需掌握全面的電商數據。浪潮卓數商務萬象是業內領先的電商大數據一站式監測分析產品,通過監測主流電商平臺數據,提供多維主題數據一站式電商數據監測、統計和分析服務,助力各級商務主管部門進行經濟運行監測、市場分析研判、市場主體培育、政策決策支持。
商務萬象以“互聯網+商務”新模式為導向,網絡零售、農村電商、農產品上行、直播分析等服務已經涵蓋淘寶、天貓、京東等超過80家主流電商平臺,覆蓋整體市場的85%以上。商務萬象提供數據報表、分析報告、在線應用、大屏展示、定制API等服務內容,八大應用場景為商務等主管部門保駕護航。
“民有所需,數有所為”。浪潮卓數大數據董事長張帆指出,當前數據要素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商務萬象聚焦電商大數據,釋放數據紅利,服務商務主管部門取得了一定成績;未來將繼續拓展大數據應用場景,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持續發力。
目前,商務萬象連續多年服務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信息中心等部委用戶,服務省級主管部門16個、市縣主管部門超過100個、企業機構超過50家。
此外,浪潮深耕政務數據共享開放,持續推動政務大數據“一次采集、多方共享”,通過市級大數據平臺賦能基層網格,在數據資源匯聚、數據開放、數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績。
基層治理中,“數據寶藏”浩如煙海,如何才能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切實為基層工作者減負增效?浪潮卓數基于“基層治理數據庫”,創新打造“全域搜索”、“全域研判”及疫苗接種查詢、老年人補貼發放等一系列“場景應用”,有了這些便捷高效的“工具”,數據變得可看可查可用,工作得心應手,數據價值真正得到最大化發揮。
全域搜索,提供社區人員、房屋、企業、事件四類數據的關聯查詢,當居民需要核實相關信息時,工作人員只需輸入關鍵詞進行匹配,即可“一鍵檢索”,讓基層工作有“數”可查。
全域研判,基于人、房、組織等基礎信息,定期快速出具專題詳細數據研判報告,為基層工作者的專項立項和整改工作提供數據指導,讓基層決策有“數”可依。
場景應用,利用特定算法,結合基層工作者的實際需求,實現多種基層工作與服務場景的智能化統計、監測、研判、上報,讓基層治理有“數”可用。
疫苗接種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針對基層防疫工作中人口底數不請、接種數據與人員匹配困難等現象,“疫苗接種查詢”應用將衛健委疫苗接種數據與社區人口數據進行比對,自動篩選出未接種居民名單,工作人員無需敲門入戶,坐在家中即可了解到轄區內的疫苗接種情況。為基層防疫工作增效減負。“原來我們兩眼一抹黑,現在數據成了我們的‘指路燈’。”某街道工作人員感慨地說。
老年人補貼發放、人口總覽、低保人員統計……一系列社區創新應用,讓工作人員真正解放了雙手。以前需要幾個人采集分析幾天才能完成的調研報告,現在一個人一兩個小時就搞定。通過讓大數據“多跑路”,基層治理從分散治理向整體治理轉變,從經驗決策向數據決策轉變,最終實現“繡花針”治理水準的創新和提升。
如今,基層數據在場景應用過程中,與政府部門的數據實現了相互補充、校驗,數據價值充分釋放。基層創新應用激活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讓基層工作更條理、基層決策更精準、基層治理更科學,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創建提供了鮮活而立體的樣本。
平臺升級,構建1+1+X+N開放生態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智慧社區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場景。浪潮在國內率先進入智慧社區建設領域并取得了大量實踐經驗,通過“邊緣云+社區微腦”實時、高效進行數據分析、視頻解析、圖像處理,形成了集黨建、綜治、網格化管理、平臺社區、民生服務、城管于一體的系統模塊,并積極開放自身能力,不斷打磨產品,賦能社區智慧化管理與運營。
“智慧社區需圍繞數據為核心展開建設,并重運營,實現精細化治理與精準化服務。”浪潮卓數副總經理羅森認為,浪潮基于自身優勢,通過開放生態,按需定制的模式,服務傳統社區智慧化改造和新建智慧社區。該平臺具有適應性廣、運營生態成熟、成本可控等諸多優勢。
此次發布的智慧社區平臺3.0版采用“1+1+X+N”的總體服務架構,即1朵邊緣云:通過部署邊緣云一體機,提供統一的算力和AI服務支撐;1個社區微腦:匯聚數據資源,統一管理與服務;X個平臺:結合社區需求,搭建X個業務平臺;N個場景:融合本地生活,打造N個應用場景。其中,浪潮云邊緣云一體機將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及AI 加速等多種產品集于一身,為社區的各項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應用的實現提供邊緣側的算力支撐和數據治理,真正實現“人、事、地、物、組織”五大社區治理要素的立體化、可視化、可控化管理。
打造新物種,智慧社區邊緣云一體機驚艷亮相
在智慧社區的部署運營中,浪潮關注到最后一公里的連接和計算供給常常會制約整個項目建設。為保障平臺穩定可靠性和便捷部署,提升數據治理效率,浪潮充分發揮其分布式云架構的優勢,不斷打磨提升邊緣側服務能力和云邊協同能力,在國內率先打造出包含邊緣IaaS、PaaS、SaaS、核心網的一體機,支撐智慧社區場景下的云、網、邊、端建設。
據浪潮卓數智慧社區總經理申傳旺介紹,此次發布的智慧社區潮邊緣云一體機具有數據本地化、超低延時、敏捷部署為主特點,可提供包含計算、存儲、網絡、管理等多類服務。一體機采用整機柜一體化交付模式,1天即可上線。
此外,智慧社區邊緣云一體機作為浪潮分布式云在客戶的延伸,支持云端應用分發和數據回傳,提供一體化的應用分發、交付、管控的云邊協同能力,可實現統一運維,統一監控、統一告警、統一升級。
近年來,浪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探索運用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來驅動智慧社區建設。此次發布的智慧社區平臺3.0以“邊緣云+社區微腦”為核心,通過“平臺+終端+應用”數字化管理模式讓社區居民“智享生活”,工作人員“智管基層”成為現實,最終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目前,浪潮智慧社區平臺已在濟南、重慶、廈門等多地建設運營。
依托質量碼平臺解決方案,松原市率先實現核心消費圈的“一店一碼”。通過掃描店鋪的唯一二維碼標識,可清晰查詢店鋪經營資質、質量承諾、政府抽檢及消費評價等信息。同時,信息均用區塊鏈進行存證,鎖定責任主體,打通數據鏈條,使數據變化有跡可循,保證數據不可篡改,提升數據可信度。出現消費質量問題還可一鍵投訴,切實打造“放心消費在松原”服務體系。
松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放心消費在松原”創建項目是2020年松原市委、市政府民生項目之一,是提高商品質量,提振消費信心,保護百姓利益,穩民心促增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內容。項目通過數據可視化服務、廣泛的社會宣傳、參創單位示范帶動,推動市場主體責任落實,打造松原市消費品牌,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營造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
2021年,松原市將以“政府主導、部門監管、社會參與、企業自律、消費者評價”為原則,依托質量碼平臺技術支撐,助力“放心消費在松原”創建項目深入開展。
質量碼是浪潮區塊鏈在質量提升領域的典型應用,聚焦質量效益,疊加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政府、企業、消費者等節點,打造可信質量共治生態,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助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質量效益上,表現突出。例如,內蒙古“蒙”字標、重慶“巴味渝珍”、云南“綠色食品牌”、江西撫州“贛撫農品”、平陰玫瑰等牽手質量碼,助推區域品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