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大臣和丹佛斯一行在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小平和副總經理鄭勝利的陪同下參觀了大廈,詳細了解了上海中心在綠色建筑領域的領先實踐,尤其是丹麥綠色解決方案和專業技術如何幫助該建筑實現節能減排。丹佛斯AB-QM閥門(動態壓差平衡型電動調節閥)和變頻器等多款產品應用在了上海中心大廈暖通空調系統中,優化了系統能效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大廈室內環境的舒適度。
上海中心位于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位置,建筑總高度632米,地上127層,地下5層,是目前的中國第一高樓。該建筑是上海乃至全國的地標性建筑,也因其在綠建領域的雙認證身份而蜚聲業界:上海中心大廈先后被授予素有綠色建筑“奧斯卡”之稱的LEED-CS白金級認證和由中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的《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和綠色運營認證,而后者是國內綠色建筑領域最高級別的認證。
丹麥外交大臣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說:“很高興看到丹麥解決方案應用在上海中心這樣宏偉的建筑中。我們希望兩國將持續深化雙邊綠色合作,并能在更多中國城市落地。丹佛斯在上海的業務和發展是丹麥公司助力中國節能減排實現綠色轉型很好的例證。”
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中心世邦魏理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勝利評價說:“上海中心對設施設備品質要求很高,在使用丹佛斯變頻器和空調系統水力平衡閥的過程中,產品相對穩定,故障率小。我們期待與丹佛斯公司進一步加強合作。”
丹佛斯AB-QM閥門可對樓宇的中央空調系統中末端數千個的風機盤管的冷凍水流量進行精確的平衡和控制,不同樓層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獲得舒適的溫度,而不受其他樓層用戶溫度調節的影響。通過采用丹佛斯AB-QM閥門,有助于中央空調水系統的平衡和能耗降低。
上海中心采用的丹佛斯變頻器可在保證適宜溫度的基礎上避免各類泵、壓縮機和風機超負載運行,有助于降低能耗。同時,丹佛斯提供的壓力傳感器和干燥過濾器也可為空調冷水機組提升能效。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表示:“現在行業中已經有很多具有成本效益的技術幫助我們高效減碳,以實現氣候目標。而且這些技術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上海中心等諸多地標性建筑中。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推進這些技術更為廣泛的實施。”
城市能耗占到全球總能耗的三分之二、碳排放占全球年度碳排放總量超七成[1]。在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中,有28%來自建筑的日常消耗[2],而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則占到建筑總能耗的40%[3]。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大范圍實施能效和電氣化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
本次是方行健三個月內第二次來到中國。他對丹佛斯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前景非常樂觀:“中國正在推進的綠色轉型進程為丹佛斯提供了大量的業務機會,我們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以抓住‘雙碳目標’釋放出的巨大的市場需求。”
今年5月,丹佛斯在天津啟用了全球制冷研發測試中心,這是集團規模最大的渦旋壓縮機研發和測試中心,是丹佛斯落戶天津以來的第六次、也是最大一次增資。同月,丹佛斯宣布正式啟動海鹽第二園區的建設,以進一步強化公司在中國的研發和制造實力。
[1] 國際能源署(2021):《為城市賦能,實現凈零未來》(Empowering Cities for a Net Zero Future,),第3頁 |
[2] 世界綠色建筑(World Green Buildings)(2019):《將隱含碳放在首位》(Bringing embodied carbon upfront),第16頁 |
[3] https://www.energy.gov/eere/why-energy-efficiency-upgrades |
丹佛斯全球制冷研發測試中心是集團全球最領先、規模最大的渦旋壓縮機研發和測試中心,主要致力于商用壓縮機變頻技術、熱泵等行業應用以及環保制冷劑替代方案的研發和測試工作。中心擁有一流的行業專家,配備了領先的技術和設備,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尤其專注于綠色環保制冷劑等制冷產品開發領域。
近年來,丹佛斯在綠色技術、數字化、電氣化等領域大舉投資,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助力全球客戶邁向零碳未來。2022年丹佛斯在創新領域的投資額增加了39%,達4.57億歐元,占銷售額4.5%,比例遠超同行。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表示:"今天啟用的丹佛斯全球制冷研發測試中心彰顯了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看好以及為客戶提供一流的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堅定承諾。經該中心測試、驗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將廣泛應用于空調、熱泵、數據中心、冷鏈、儲能等熱點市場。我們希望通過丹佛斯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更智能、更低成本地為中國和全球客戶創造長期價值,助力他們實現脫碳發展。"
該研發測試中心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區在丹佛斯集團全球研發布局的戰略地位。該中心還將大幅提升全集團在商用壓縮機領域的創新能力,為合作伙伴提供一流的綠色制冷技術,推動行業綠色轉型。
丹麥駐華大使馬磊表示:"今天正式啟用的丹佛斯集團最大、全球領先的制冷研發測試中心對天津、對中國,甚至對全球相關產業的脫碳進程都有重要意義。丹麥非常愿意繼續推動中丹兩國官方和企業界在綠色轉型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這一新項目開創了丹佛斯同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的全新模式。武清開發區劃定地塊并進行建設,建成后由丹佛斯承租,并自行投資配備領先的實驗和檢測設備。
該中心總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這是丹佛斯落戶天津以來的第六次、也是最大一次增資。
新研發測試中心所屬的丹佛斯天津商用壓縮機工廠是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的佼佼者。2019年,該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制造的"燈塔工廠",已經成為天津 "智能制造"的新名片。丹佛斯在武清開發區歷經27年發展,已成為公司在華工廠中員工數最多、產值最高的園區之一,也是丹佛斯集團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生產基地。
丹佛斯在天津所取得的成績得益于武清區政府及武清開發區的大力支持。武清區始終秉承"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以滿足企業需求為目標,做好全流程、"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一流的營商環境和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
剪彩儀式后,丹佛斯同武清區政府簽訂了"中丹綠色合作數據中心產業園"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合作,充分利用高村科技創新園區中的清數科技園數據中心余熱資源,推進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改造工程,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高村科技創新園還將利用丹佛斯磁懸浮熱泵等丹麥能源綜合利用領域的領先技術,為清數科技園10萬平米的綜合體提供制冷、供熱及熱水服務。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對這一項目充滿期待:"通過這一合作,我們將攜手實現數據中心余熱的高效利用,打造數據產業園區的低碳發展樣本,引領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的綠色轉型。"
]]>丹佛斯海鹽第二園區將由當地政府出資建設,丹佛斯以租賃方式承租,并自行投資配備設備;同時政府為丹佛斯提供相應支持。這是丹佛斯同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的創新性模式。
丹佛斯集團區域市場總裁阿斯特麗德?莫茲說:"中國是丹佛斯的第二家鄉市場,而浙江則是我們在中國關鍵區域之一。我們在浙江持續投資,跟浙江省各級政府的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鏈以及豐富的人才儲備有很大的關系。 也正是這些給我們堅定的信心,持續‘投資浙里'。"
自2005年進駐浙江以來,丹佛斯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丹佛斯海鹽園區占地已達13.3萬平米,員工1300多人,銷售額超40億,已成為丹佛斯在中國11個生產基地中最大的一個。
嘉興市副市長倪滬平在簽約儀式上發表講話,他說:"(丹佛斯海鹽第二園區項目)將對嘉興發展先進制造業帶來積極影響,進一步注入強勁動能。希望在嘉興全面推進企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導向下,深化與丹佛斯集團合作,帶動嘉興更多本土企業加速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為各方合作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丹佛斯在浙江取得的成就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本次簽約也是丹佛斯踐行‘在中國,為中國'、‘在浙江、為浙江'的堅定承諾的又一例證,也體現丹佛斯對嘉興市尤其是海鹽縣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的堅定信心。"
丹佛斯海鹽園區是集團全球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在這里設立了與歐美相同水平的應用開發中心,已申請專利多達200多項,獲得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證書、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等諸多獎項。
丹佛斯海鹽園區生產的產品包括各式變頻器、換熱器和靜液壓設備等,多項技術全球領先:2022年發布的VLT® Flow Drive FC 111流體控制變頻器就是在這里開發、生產;全球領先的丹佛斯天磁®無油壓縮機工廠也于前幾年正式引入到海鹽,這是公司全球范圍內第二條丹佛斯天磁®無油壓縮機產線。
丹佛斯海鹽園區多次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畝均效益領跑企業、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優秀境外投資企業等獎項。
]]>
作為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供應商,丹佛斯致力于通過創新性綠色技術幫助客戶實現脫碳發展。2022年,丹佛斯發布了全新的ESG戰略,著力推動公司在脫碳、循環性以及多樣、平等和包容三大領域實現重大變革。
按照規劃,丹佛斯將在2030年前在全球所有業務區域實現碳中和。在集團碳中和戰略的指導下,丹佛斯全球生產基地和辦公室都在積極采取行動,持續降低能耗,并著力將公司在全球各地運營機構的能源需求轉向可再生能源,兌現零碳發展承諾。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說:"丹佛斯致力于為社會創造可持續的長期價值,而我們的ESG戰略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作為丹麥綠色發展模式的重要貢獻者,我們在為合作伙伴提供高能效解決方案、成為其首選的脫碳合作伙伴的同時,必須身體力行率先實現脫碳發展。丹佛斯將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引領合作伙伴和行業實現綠色轉型。"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通過綠建改造、節能技改、能源結構優化、內部生產計劃優化等諸多手段,大幅提升了園區建筑、設備的能效表現,將廢水、廢氣、廢物排放降至最低。尤其是通過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 系統,在線監控設備能耗數據并進行實時統計,實現了對整個廠區能源運行情況的動態監測,以用最低能耗保證公司的生產和運營,還包括優先采用綠色供應鏈產品和可回收材料等措施。此外,公司還發動全員參與綠色工廠的建設,通過知識培訓、專項對標等形式實現工廠和員工思維同步"綠色轉型"。
丹佛斯動力系統(浙江)有限公司通過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手段,成功打造了行業內有代表性的國家級綠色廠區。園區通過充分利用工廠建設用地,結合園林綠化設計,容積率為 1.16、建筑密度達到 56.2%,2021 年核算單位用地面積產值為 2385.5 萬元/畝,優于綠色工廠績效指標要求。在產品設計方面,在開發階段考慮原材料全周期各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了對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再生率最大化;在生產方面,通過技術創新、設備改造、生產工藝優化等舉措,從源頭消除和減少污染物產生;此外還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改造措施,確保能源低碳化的同時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中國是丹佛斯的第二家鄉市場。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綠色實踐,持續鞏固丹佛斯作為綠色、智能制造領域標桿企業的地位同時,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徐陽說。
綠色工廠評比活動由工信部為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助力工業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起,所有提名和入選均經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
丹佛斯中國工廠在綠色發展領域的實踐已經在國內外廣受認可。2022年舉辦的第七屆國際能源署能效年度會議上,丹佛斯中國區工廠碳中和案例引發了廣泛關注,向與會者全面展示了工業是如何通過能效措施大幅節能減排,實現脫碳發展,為業界打造了可借鑒的碳中和實踐樣本。
此前,丹佛斯海鹽、天津和鞍山三家工廠就已先后榮獲了省級"綠色工廠"稱號。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認為:讓人震驚的是,歐盟"幾乎沒有采取任何舉措,推動更有效地利用以余熱形式浪費的大量能源"。丹佛斯新發布的白皮書詳細介紹了余熱利用的巨大潛力,闡述了余熱為我們提高生產力、降低消費者和企業的能源價格,并加速綠色轉型提供的巨大空間。
北京2023年3月14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供應商丹佛斯集團發布白皮書,強調了余熱這一有待開發的能源所展現出來的巨大潛力。僅歐盟的余熱總量就達到2,860太瓦時/年,幾乎相當于歐盟地區住宅建筑,以及學校、醫院、酒店、餐廳、辦公室、購物商城等服務性建筑對供熱和熱水所需能源的總和。
如果能在2050年前全面實施行業耦合技術,對余熱進行充分利用, 我們每年將有可能節省 674 億歐元。
發動機每次運轉都會產生熱能。我們站在冰箱后所感受到的溫度就能證實這一點。在超市、數據中心、工廠、污水處理設施、地鐵站和商業建筑中,情況也是如此,而且熱能的量級大很多。通過區域能源系統,我們可以實現余熱的重復使用,用來為工廠供熱或提供生活用水,或輸送到周圍的居民樓或工廠被重復利用。
使用這種原本會被浪費的能源形式將幫助我們提高生產力,并降低消費者的能源費用。
充分利用余熱,就可以省掉我們用來生產熱能所需的大量的化石能源,幫助我們穩定未來電網,助力向綠色能源系統過渡。
在某些國家,潛在的余熱總量甚至可以完全滿足其對熱能的總需求。 以荷蘭為例,余熱總量約有156太瓦時/每年,而其熱能需求約為152 太瓦時/每年。
然而,余熱的巨大潛力卻遠遠沒有被開發,甚至在政策層面上是被忽視的。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認為,余熱利用不僅是當下能源危機中被忽視的手段,而且將是實現綠色轉型的先鋒: "余熱是世界上存量最大的尚未開發的能源形式。然而,縱使我們今天已經擁有了切實可行的余熱利用解決方案,各國、各行業卻少有舉措加以實施,導致這部分能源正在被浪費。我們迫切需要政策措施,推動各行業充分利用余熱,因為這樣不僅可以使民眾和企業從較低的能源成本中受益,而且還可以讓我們加速綠色轉型進程。"
"由于人口增長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來幾年全球對能源的需求必定會急劇增長。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降低能源需求,能盡其用,我們將無法實現全球氣候目標,"方行健說。
余熱利用是能效提升最純粹的形式
新發布的這一期丹佛斯影響力白皮書題為"世界存量最大的待開發能源:余熱",介紹了余熱作為一種高效的能源形式所擁有的巨大潛力。國際能源署(IEA)的研究顯示,如果全球協同推動能源的高效利用,同目前正在實施的政策相比,到2030年我們將可以每年多減排50億噸。在國際能源署的凈零情景下,當下這一十年與能源相關的碳減排總量有三分之一需要通過能效提高手段來實現。
這些能效措施節能效果顯著,相當于每天節約近3000萬桶石油,每年節約6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約為歐盟2021年從俄羅斯進口總量的四倍)。
方行健認為:"余熱再利用的潛力非常驚人。我們應該改變看法,將余熱看作一種現成可利用的能源形式,而不是需要采取措施處理掉的廢棄物。"
"時下,要充分利用余熱我們還面對著一些阻礙,例如相關信息和政策的缺失。我們需要引入經濟激勵機制、采取政策手段,并重視地方政府、能源生產和供應方的合作,才能充分發揮余熱的全部潛力。"
氣候組織建成環境相關業務負責人Toby Morgan認為:"全球能源危機為我們敲響警鐘,必須停止浪費能源。所以丹佛斯呼吁政府和企業充分發掘能效的潛力是非常正確的。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更好地利用已經產生的能源。我們不應該讓余熱白白從窗戶排放出去浪費掉。通過余熱回收和再利用等手段提升能效,對降低我們對化石燃料的需求,節約能源費用至關重要。"
]]>丹麥諾德堡2023年3月2日 /美通社/ -- 丹佛斯2022年業績增長強勁,彰顯了丹佛斯推動全球和區域實現氣候目標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同2021年相比,丹佛斯2022年銷售實現增長36%,內生增長率15%,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11.9%。經營性凈現金流量(收購前)為4.65億歐元,較2021年增長16%。通過在創新、產能擴充、數字化轉型和區域增長布局等領域持續進行的高水平戰略性投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達到12.24億歐元,同比增長26%。投資成立賽米控 – 丹佛斯新公司,以及總體銷售的增長、采購管理、工廠績效和定價等方面的持續改善都對公司營收水平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表示:"丹佛斯現在比以往更具能力且已做好充分準備來實現所有區域市場業務的持續增長。我們的銷售在美、歐、亞三大洲基本均勻分布,且每個區域市場都展現出重大的市場機遇。以北美市場為例,2022年我們再次實現了大幅增長。通過在產能、區域布局以及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域創紀錄的投資,我們正在努力提升為全球各地客戶的服務水平。"
丹佛斯在2022年4月正式啟動了 " Core & Clear 2025" 戰略,這項綠色增長戰略旨在通過持續的投資項目強化公司旗下的三大業務部門,保持并精進行業應用知識,推動可持續創新的同時鞏固公司的領先地位。
"2022年我們在創新領域投資增加了 39%,此舉顯示了公司對提供一流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鄭重承諾。我們在可持續的數據中心技術領域,以及熱泵、能效解決方案、自動駕駛車輛、設備和船舶電氣化、移動機械、Power-to-X和電池儲能系統等快速增長的市場持續投資。此外,在8月賽米控-丹佛斯這家新公司正式開始運營,從而確立了丹佛斯在電力電子和電氣化領域的領先地位,這著實是我們另一大亮點,"方行健補充說。
丹佛斯正在采取措施通過能效提升、行業耦合、載能體互聯和電氣化等技術手段,將其自身業務的增長同碳排放脫鉤。因收購而對相關數據進行調整后,丹佛斯在 2022 年實現業務15%的內生增長的同時,成功將范圍 1 和范圍 2 排放量減少了 7%。與此同時,丹佛斯正在采取重要措施,通過全球員工資源小組項目推進多元化和包容性。
方行健說:"我們的業績是由全球各地多元化、高績效的團隊推動實現的。我們正在通過一系列重要的項目來推動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發展。我們看到這些項目在公司各級、各地組織中都已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2022年,我們面臨諸多挑戰,讓我非常自豪的是我們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一道完美應對了這些挑戰。成績是由人創造的。現在丹佛斯集團有近42,000 名員工,我想感謝公司的每一位同事,感謝他們為公司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只有攜起手來我們才能共同構建美好明天。"
2023年展望
長期以來,丹佛斯一直在努力擴大或保持市場份額。2023年我們將繼續推動已收購業務的整合,并投資開發新產品和創新性解決方案;預計2023年集團銷售額將在104-119億歐元之間,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在11.5%-13%之間。業務增長和盈利能力可能會受全球供應鏈、通貨膨脹和全球性流行病以及世界經濟的總體走勢影響。
攜手客戶,丹佛斯通過公司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將為全球和地區氣候目標的實現做出重要貢獻。 丹佛斯致力于通過脫碳、循環性、多樣性和包容性這三個領域的重大變革性舉措,推動全球運營在2030年實現脫碳發展。我們將繼續投資于可持續領域,降低氣候足跡,實現我們的ESG戰略目標。
2022年主要數據
丹麥家族企業丹佛斯集團發布白皮書,強調全球能源需求正在急劇增加,如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產能即使不斷提升,也無法滿足日益膨脹的全球人口的能源需求。
近日,適逢世界各國領導人正在埃及出席COP27大會。丹佛斯意欲借此機會為與會者提供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以供政府、企業和社區管理人員了解、討論,并迅速采取行動。
研究表明,如果我們不同時控制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的產能盡管目前正在不斷提升,但也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而"南方國家"(即發展中經濟體)對空調制冷急劇增加的需求所引發的對能源的需求,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表示,氣候變化領域的領導者們迫切需要將能效提升和電氣化等措施納入到COP27計劃中。
方行健說:"全世界,尤其是歐洲,正在采取片面的方式來應對能源危機。當下,大家只關注能源供應,卻不夠重視能源需求。在能效提升上每投入1美元,我們就能在能源供應上少投入2美元多。技術已然成熟,能效解決方案現在已經可以應用在所有行業。如果我們現在不采取行動應對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達成《巴黎協定》下把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的目標將極其困難,成本也將更加高昂。"
亟需關注能源需求側
本次發布的白皮書題為《綠色等式中被忽視的需求側》,深入探討了能效如何推動電氣化進程。為了實現凈零排放,專家一致認為,我們必須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并且在所有行業全部實現電氣化。
然而,要提升電力在能源結構中的作用,我們首先需要減少能源需求,這是一個基本但又被忽視的事實。由于氣象條件的變化,綠色能源的生產會有波峰、波谷,因此綠能的利用也一樣。而能效手段則可以拉低峰值,使綠能供應平緩且穩定,并降低電氣化的系統成本。
但是,全世界的建筑、基礎設施、交通網絡、汽車還仍然在以極低的效率運行,浪費大量的能源和熱量。這份白皮書直面這一問題,為解決當前的不平衡問題提供明確的、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突出關鍵數據和數字,從而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共同決策提供參考。例如:
方行健說:"總之,如果我們不控制自己的能源需求,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綠色能源來滿足不斷增長之人口的需求。一個被忽視的事實是,綠色能源的生產會有波峰、波谷,因此綠能的利用也一樣。而能效手段則可以拉低峰值,使綠能供應平緩且穩定。通過對工業企業、超市和數據中心的余熱進行回收再利用,可以為家庭供暖。能效提升對我們社會的全面電氣化至關重要。"
方行健認為,盡管歐洲最近實施的舉措令人欣慰,但是目前對能效提升的投資水平遠遠不足以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各國政府紛紛宣布將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減排目標,但大多都沒能及時采取行動充分利用現成的解決方案。是時候要加快步伐、采取行動,將能效提升的最低標準納入法律法規中了。節約下來的能源,才是最綠色的能源。在當下的能源危機中,節約下來的能源也是迄今最經濟的能源。如果我們想要達成《巴黎協定》目標,這是當務之急。
《綠色等式中被忽視的需求側》白皮書(英文版)可在此處下載。
]]>這一系列戰略合作主要聚焦城市綠色能源體系的建設,尤其是區域供熱、供冷、5G數據中心直流微網、暖通空調系統、區域能源等諸多節能減排潛力巨大、且對“雙碳”目標實現由重要意義的領域。
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馬磊出席并見證了簽約儀式。馬磊大使稱:“中丹兩國企業在綠色領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我相信丹佛斯同本次簽約的五大合作伙伴將攜手打造更多中丹綠色合作領域的典范項目,為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這一系列合作充分說明了合作伙伴對丹佛斯能效解決方案的信心和認可。我們相信,政府牽頭,行業聯動,企業間積極合作,才能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實現綠色發展,達成‘雙碳’目標。本次結成的合作伙伴關系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對關于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積極響應。”
丹佛斯同朝陽市政府將利用丹佛斯領先技術和解決方案,結合朝陽市清潔能源資源優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綠色能源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清潔能源社會支撐作用,增強清潔能源產業的帶動力,打造低碳智慧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城市,成為“松遼清潔能源基地”重要節點,助力遼寧全省清潔能源發展和碳中和目標實現。
丹佛斯同濰坊市能源集團的合作,將主要聚焦于區域供熱、磁懸浮制冷以及5G數據中心直流微網項目。
丹佛斯同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建五局將在全國開展暖通空調項目的合作,共同打造綠色、節能、舒適、平衡的空調系統,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
丹佛斯將同中石化新星新能源共建“中石化新星丹佛斯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研究中心”,優勢互補,從城市集中供熱及工業余熱利用、地熱源區域能源站投資建設等方面,合作開發高品質的清潔能源項目。
隨著進博會進入第五個年頭,溢出效應愈加顯著。 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期間丹佛斯和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宣布攜手在浙江海鹽共建的“零碳產業園區”項目正如期推進,將于2023年初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該項目將為包括海鹽未來零碳城在內的全國各地同類項目的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隨著丹佛斯中國業務的持續增長,公司在過去一年中陸續在中國完成了累計超過10億人民幣的綠地投資和增資。
]]>上海2022年11月6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供應商丹佛斯攜其明星產品和解決方案再度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以“節約下來的能源才是最綠色的能源”為主題,集中展示了丹佛斯能效技術在建筑、工業、交通等對實現凈零脫碳目標至關重要的領域的應用及其節能降耗的巨大潛力。期間,丹佛斯還將與中國地方政府和多家大型國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動城市和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開展首日,丹佛斯便宣布簽約第六屆進博會,彰顯了丹佛斯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展示產品于場景和案例中,直觀展現節能減排潛力
丹佛斯展位位于技術裝備展區3C5-02展臺,展品覆蓋公司三大業務部門重要行業多款明星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丹佛斯Turbocor®磁懸浮離心壓縮機、丹佛斯數字化二次網供熱解決方案、丹佛斯VLT® Flow Drive FC 111流體控制變頻器、丹佛斯DCM? 1000(X) 功率模塊、丹佛斯數據中心液冷連接解決方案、丹佛斯移動液壓混合動力解決方案等。上述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丹佛斯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支持下,幫助客戶實現大幅提升了能效,在全球各地打造了諸多經典案例。
丹佛斯展臺通過沙盤形象的展示了產品的應用場景,并通過案例視頻更直觀讓參觀者感受到了相關解決方案的節能效益。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們必須效率優先,把能效提升放在首位。目前中國政府和行業對能效問題的重視空前。作為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供應商,丹佛斯將積極分享我們經過市場充分認證的解決方案,推動行業綠色轉型,而進博會正是我們分享綠色洞見、同中國政府和客戶充分交流的最好的機會。”
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中國綠色發展
進博會期間,丹佛斯將與濰坊能源集團、中建三局一公司、遼寧省朝陽市人民政府、中石化新星新能源、中建五局等合作伙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徐陽表示:“中國政府著重強調了加快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戰略,這同丹佛斯核心業務高度契合。本次進博會上簽署的一系列合作協議正是對綠色轉型戰略的積極響應。”
本次簽訂的系列戰略合作主要聚焦城市綠色能源體系的建設,尤其是區域供熱、供冷、5G數據中心直流微網、暖通空調系統、區域能源等諸多節能減排潛力巨大的領域。“這充分說明了合作伙伴對丹佛斯能效技術方案的信心和認可,”徐陽補充說。
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期間丹佛斯和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宣布攜手在浙江海鹽共建的“零碳產業園區”項目正如期推進,預計將于2023年初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打造“中丹綠色合作館”,推動兩國攜手共赴零碳未來
丹佛斯本屆進博會另外一大亮點是將聯手馬士基、曼恩能源、諾蒂奇等8家兄弟公司集體現身“中丹綠色合作館”,展示丹麥綠色解決方案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潛力,推動兩國在綠色領域更廣泛、更深度的合作,為中國綠色發展尤其是“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的同時, 攜手引領全球綠色轉型,共赴零碳未來。
該展館由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和丹麥工業聯合會發起并聯合主辦。舉世聞名的“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充分證明了經濟增長和綠色轉型可以并駕齊驅。而本次聯合出展的公司都是丹麥成功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貢獻者。
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馬磊表示:“中丹兩國在綠色領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我相信兩國的充分合作將為雙方都創造巨大的價值。 我們也愿意支持丹佛斯等公司攜手中國合作伙伴繼續為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徐陽表示:“時下正是中丹兩國加強合作,攜手引領綠色發展,尤其是能效解決方案大規模應用、向世界展示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價值的最佳時機。”
]]>北京2022年9月1日 /美通社/ --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上,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供應商丹佛斯同金茂綠建、同方智慧能源及中節能三家大型國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智慧供熱、區域能源、綠色數據中心、零碳園區、污水處理、智慧電網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以推動中國節能減排和綠色轉型目標的實現。
本屆服貿會以“服務合作促發展,綠色創新迎未來”為主題。作為大會成果發布環節首批發布的企業,丹佛斯同三大國企的合作形式和領域完美呼應了大會的主題。
根據協議,丹佛斯與金茂綠建將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建“金茂丹佛斯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研究中心”,利用互補性優勢,從智慧供熱、綠色數據中心、區域能源站等方面,合作開發高品質的區域能源項目。丹佛斯與同方智慧能源集團將建立戰略聯盟,應用國際領先的節能降碳技術,共同助力中國城市雙碳目標的實現,尤其是在多種能源場景下,合作建設中國城市區域供熱和供冷行業的標桿項目,成為中國城鎮綠色能源轉型的推手。丹佛斯與中節能將共建“中丹區域能源交流合作中心”,利用互補優勢,從智慧供熱、零碳園區、污水廠能效提升、綠色數據中心、智慧電網、區域能源站等方面,共同開發高品質的區域能源項目。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對合作充滿期待:“我們把‘開源節流’這一中國傳統智慧轉用到能源系統,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充分利用能效解決方案,盡可能的降低能耗,實現能源系統的‘開源節流’,對中國‘雙碳目標’的達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也正是丹佛斯同三大國企合作的核心領域。因此我們對合作將取得的成就充滿信心。”
丹麥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高爾敦(Morten Kruse),中國金茂集團總裁助理、北京金茂綠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冰,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同方智慧能源集團董事長秦緒忠,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節能建筑節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遲全虎等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
丹麥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高爾敦高度評價了丹中兩國和兩國企業在綠色領域的合作:“一直以來,丹麥同中國在能源和氣候方面有著長期的政府間合作,中國是多邊框架內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們非常高興看到丹佛斯與三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提高能源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為中國的‘雙碳目標’做出貢獻。”
在這三項合作中,能源效率是重中之重。國際能源署研究報告稱,要實現巴黎協議凈零排放目標,有三分之一需要通過能效提升的手段來實現。中國要實現“雙碳目標”,同樣需要重視能效在推進節能減排、綠色轉型方面的作用。
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丹佛斯“節約下來的能源才是最綠色的能源”這一信條越來越得到合作伙伴的認同和積極響應。
作為中國脫碳發展和可持續議程的理想合作伙伴,丹佛斯與中國的發展趨勢和目標有著前所未有的相關性。丹佛斯的愿景和中國的綠色目標相互協同、高度契合。進入中國市場26年以來,丹佛斯始終致力于分享已被國際市場充分驗證的綠色發展經驗和洞察,以及在電氣化、基礎設施、數字化等方面的能效解決方案,從而支持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
本次大會重點關注如何快速采取措施降低能耗,以降低能源成本,減輕對能源進口的依賴,推動氣候目標的達成,并支持就業,推動經濟增長。 國際能源署在大會期間發布分析報告,強調了能效措施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緩和能源價格暴漲、加強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
國際能源署總干事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說道:"能源效率是世界所面臨的諸多迫切挑戰的關鍵解決方案。 它可以使能源供應既經濟,又安全,且更可持續。我們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即刻集體踩下油門加速能效方案的實施。"
丹麥氣候、能源與公用事業部部長丹·約根森(Dan Jørgensen)說道:"現在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在全球實施更多的能效解決方案和技術。能源和氣候領導者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參加本次大會,是我們攜手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丹佛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行健說道:"如果我們想要達成氣候目標,抑制全球變暖,就必須重視能效手段。根據國際能源署凈零排放規劃,這十年中所需要的碳減排總量中有三分之一需要通過提升能效的手段實現。好消息是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現成的可以幫助各行各業提升能效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因為我們節約下來的能源才是最綠色的能源。"
6月8日是本屆大會的主會議日,與會代表就建筑的未來、能源消費行為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融資手段推動能效實施等話題進行了討論。6月9日則將舉行專場閉門會,部長們將就如何推動能效進程分享最佳實踐。森訥堡市還組織了多場技術展示,以便共與會者參觀了解能效方案成功案例。
能源效率與中國
進一步提高能效,對推動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效是最具減排潛力、最經濟的方式,更是實現中國"雙碳目標"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對此,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政府、業界和公眾應該攜手共同推動對能效議題的重視,推動能效解決方案在中國大規模應用。我們將繼續同中國合作伙伴分享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丹佛斯中國區工廠加緊部署,充分利用能效解決方案,以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優化生產運營的能源系統,以提升能源效率,成功打造了丹佛斯中國工廠的碳中和實踐。與2016年相比, 丹佛斯中國工廠能效提高57%,能源強度減低51%,碳排放強度降低34%,這一案例成為本屆能效大會展示的重點案例之一。
國際能源署《能效領域緊急行動的重要價值》分析報告
報告指出,將目前的全球能源強度改善的幅度提升一倍達到每年4%,與基于當今政策環境的路徑相比,到本十年末有可能避免每年9500億億焦耳的最終能源消耗。這相當于目前中國一年的能源使用總量。
能效提升舉措還將大幅削減全球能源支出。例如,基于當前政策設置進行估算,如快速采取能效措施,到本十年末就可以每年節省高達6500億美元的家庭能源費用。全球節省的天然氣總量將相當于歐盟去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的四倍,而減少的石油消費量將達到近3000萬桶/每天。與今天相比,全球范圍內對能效手段的協力推進將創造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尤其是在建筑改造、制造業以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等領域。
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分析報告顯示,快速采取能效手段將為全球所有經濟部門帶來大量的發展機遇。市場上有很多現成的能效技術,在實施后將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可以快速收回投資,尤其是在能源價格高企的當下。到2030年,通過部署高能效的空調、汽車等設備,可以有效降低大約三分之一的能源需求,而通過轉用熱泵、電動汽車等電氣化手段可以降低五分之一的能源需求,而工業領域數字化技術以及更高效的材料的應用則會解決剩下絕大部分的能源需求。
丹佛斯集團
丹佛斯致力于開發創新性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機械生產效率,減少排放,降低能耗,提升電氣化水平。我們的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制冷、空調、供熱、功率轉換、電機控制、船舶、汽車及商用車輛、工業及工程機械等領域。丹佛斯還為新能源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太陽能、風電,以及城市區域能源設施等。 作為全球性技術合作伙伴,我們致力于充分利用我們的行業領先地位、豐富的應用知識以及核心業務的可持續性創新,為客戶創造價值:
我們的創新工程始于1933年。丹佛斯是家族所有制企業,全球各地共有員工40,000多名,共用95家工廠,服務于100多個國家的客戶。 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www.danfoss.cn
|
電氣化一直被譽為船舶工業減少排放的最有效解決方案之一,尤其是在國際海事組織關于到 2050 年減少50%排放要求的這一大背景下。除此之外,當下能源價格不斷飆升,促使人們前所未有地關注能效解決方案,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所以現在是關注海上運輸電氣化的最佳時機。通過使用電氣化,我們可以實現綠色的海運。
我們認為,海上運輸電氣化的最大增長潛力在于近海的短途航行船舶,如渡船、拖船和食品運輸船。這些船可以完全依靠電池供電,在港口閑置時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充電。此外,技術和電池的改進可以使更大的船只能夠使用全電力或混合電力在更長的航線上運行。
海事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電氣化是該行業的未來。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船東投資于新技術,例如全電動或混合動力系統,而不是選擇傳統的推進系統。
丹佛斯Editron事業部緊湊高效的電驅系統在全球許多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最近幾個月,我們親眼目睹了行業對電氣化技術的擁抱:我們為在北海運營的兩艘英國船員轉運船和一艘私人客戶的超級游艇提供了電驅系統,此外還有一艘能夠與直升機運輸相媲美的高速船員轉運船。我們還在葡萄牙和新西蘭為電動渡輪提供動力。在中國華北地區,丹佛斯提供動力的電動工作船在北京密云水庫航行,而在華南地區,徜徉在珠江上的觀光船也將采用了我們的解決方案。
在技術進步的帶動下,以及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容易獲得且成本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船東選擇采用電氣化解決方案。電池越來越緊湊,價格也在下降,這使得電氣化船舶更具成本效益,對船東更有吸引力。
該行業可以看到電驅船舶在減少排放方面的巨大潛力。僅在歐洲,就有約900艘渡輪在短程航線上運營 -- 所有這些都有電氣化的潛力。即使只是從柴油發動機推進轉向混合動力推進,也能顯著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和大灣區,我們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也在鼓勵發展電驅船舶,越來越多的新項目獲得批準。
雖然電氣化的勢頭正在增強,但這種轉變仍然相對溫和,大多數船舶仍舊由柴油或其他化石燃料提供動力。如果船舶行業更快速地向電氣化轉變,就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最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看到官方機構表明態度并制定限制排放的法規。如果沒有限制排放的法律規定,經營拖船或渡輪的公司就沒有實質性的動力去轉向電氣化。
在這一方面,挪威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官方機構新發布的法規要求會有效推動船舶行業的電氣化轉型。該國新近頒布的政府法規將于2026年開始實施,將在Geirangerfjord和Nærøyfjord兩處世界遺產所在地強制實行零排放。因此,只有電動船舶才可以被允許在海灣運行。
當更大的區域的監管機構帶頭設定排放限制時,其他市場和地區便可能會效仿。如果歐盟在減少船舶排放方面采取強硬立場,我們將在其他將歐盟市場視為主要客戶的地區看到連鎖反應。例如,歐盟是中國拖船制造商的重要市場,因此歐洲大規模的拖船電氣化轉型也將有助于中國市場的發展。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中國越來越多的拖船運營商都打算投資于混合動力拖船,因為拖輪是典型的小船大馬力船型,應用于拖船上的混動系統將會節省大量的燃油消耗和廢氣排放。
海上交通工具電氣化之路的另一個障礙是基礎設施建設。電動船舶要想成為真正的綠色船舶,就必須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這就需要在港口設置適當的充電設施,而不是使用柴油發電機。這些基礎設施的需求將因地點、區域和船舶的能源需求而異。例如,在港內周轉時間僅為幾分鐘、需要大功率充電的客運渡輪,與可能需要數小時充電的休閑船相比,他們所需求基礎設施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短期內,遠洋船舶向電驅轉型的進程將不太明顯。當下的技術需要依靠混合動力發電和甲醇、氫氣或生物柴油等綠色燃料來為大型的船舶提供動力。然而,許多大型遠洋船舶,例如海上供應船、大型客輪以及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服務的船舶,已經在其推進系統中使用了電氣化解決方案。船舶推進系統的電氣化可以優化發電和能源效率,即使整體動力來源是柴油,也可以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我們仍需走很長的路來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以支持全電動船舶行業的發展,但我們已經看到,在使用電動渡輪的歐洲主要城市,電動船舶行業正在得到發展。未來幾年,對電動船舶的需求將會增加,我們已經從我們的業務中看到了這一趨勢,自2018年以來,我們的員工人數增加了兩倍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中國作為全球GDP第二大、人口第一大國,船舶電氣化市場巨大。丹佛斯將繼續致力于服務中國市場,為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為中國的碳達峰與碳中和貢獻出我們的力量。
###
丹佛斯集團
丹佛斯致力于開發創新性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機械生產效率,減少排放,降低能耗,提升電氣化水平。我們的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制冷、空調、供熱、功率轉換、電機控制、船舶、汽車及商用車輛、工業及工程機械等領域。丹佛斯還為新能源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太陽能、風電,以及城市區域能源設施等。 作為全球性技術合作伙伴,我們致力于充分利用我們的行業領先地位、豐富的應用知識以及核心業務的可持續性創新,為客戶創造價值:
我們的創新工程始于1933年。丹佛斯是家族所有制企業,全球各地共有員工40,000多名,共用95家工廠,服務于100多個國家的客戶。 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www.danfoss.cn
|
本次發布的變頻渦旋壓縮機VCH115及變頻器CDC100組合方案是丹佛斯全新開發的針對中國低環溫商用熱泵市場的定制解決方案,兼具高可靠性及高能效雙重優勢,解決了目前低環溫熱泵客戶的核心難點。而全新啟用的丹佛斯全球最重要應用開發中心配備了變制冷劑流量系統、風冷/水冷冷水機組、冷庫機組、熱泵機組等多種先進設備專用測試實驗室,以滿足中國客戶的獨特需求。
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丹佛斯中國氣候方案事業部負責人施俊、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趙恒誼及合肥通用研究院部長昝世超等嘉賓出席了在丹佛斯海鹽園區舉行的慶典儀式。
“作為電氣化和數字化領域的全球領導企業,近年來丹佛斯持續在中國進行投資,把我們先進的能效技術和解決方案帶到中國,并不斷完善我們在中國的研發布局。中國已經成為丹佛斯全球業務增長的主要引擎,并成為集團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環節,”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說道。“丹佛斯會繼續加大創新和投資力度,用我們的綠色解決方案和理念支持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丹佛斯VCH115變頻渦旋壓縮機單臺制冷量為25冷噸,領先于市場同類產品。在能效提升方面,其較傳統方案高出30%。通過與丹佛斯CDC100變頻器的配合,該方案可實現精準匹配負荷,幫助商用熱泵廠商節省6個月的開發時間,大幅降低機組的能耗,進一步縮短終端用戶投資回報期。
丹佛斯氣候方案事業部海鹽應用開發中心配備了全球領先的研發設施以及現場專家團隊高標準的服務,可與合作伙伴一道協力優化解決方案,并高效實時驗證其運行性能。該中心的正式投入使用將有效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減少開發時間,幫助合作伙伴的方案更快推向市場,從而在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位置。
作為丹佛斯中國氣候方案事業部的負責人,施俊對于新發布產品的市場前景和應用開發中心的價值充滿信心:“變頻技術效率更高,碳足跡更低,對熱泵和空調行業來說具有顯著的優勢。而海鹽應用開發中心作為丹佛斯和客戶協同創新的重要基地,雙方將在這里攜手致力于系統性能的優化。丹佛斯一系列的動作彰顯了我們始終將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的承諾。我們希望持續為合作伙伴創造更多價值,協力推動行業的創新與發展,實現綠色轉型。”
“雙碳政策和目標為中國工業和商用熱泵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也將技術創新及質量穩定的挑戰直接擺在了企業面前。我很高興看到丹佛斯正在不斷推出、升級創新性方案,幫助中國熱泵市場實現全方位的智慧升級。”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趙恒誼說道。
“我們認證的丹佛斯海鹽應用開發中心配備的200RT風冷、800RT水冷等測試裝置都是國際先進水平,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操作便利等顯著特點。丹佛斯海鹽應用開發中心將對中國市場節能高效制冷空調設備的研發、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與檢測能力的提升,以及綠色制冷技術在國內的推廣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合肥通用研究院部長昝世超在其祝辭中說道。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與丹佛斯同為業內領軍企業,近十幾年來在綠色高效制冷技術及制冷空調檢測裝備等領域保持長期的合作,雙方的合作為促進中國制冷行業技術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PMI240電機主要應用于道路、非道路車輛、工程機械及船舶等領域,具有高效率、高扭矩、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等優勢,可幫助客戶提升產品性能,提升能效,實現綠色低碳排放,是一款具有未來性的產品。
劉洪文副主任高度肯定了丹佛斯對南京的巨大貢獻,他說:“丹佛斯南京工廠自2020年入駐南京地區后,2021年即實現年產值約1800萬元。2021年,總投資1億歐元的丹佛斯功率模塊項目也落地南京經開區,為我們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又增添了新的動能。”
丹佛斯動力系統中國區負責人張海松代表丹佛斯對南京市為公司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說道:“EDITRON PMI240電機的下線和量產是南京工廠本地化生產的全新起點。未來,我們將會有更多的產品實現本地化生產。丹佛斯將繼續用領先的電氣化技術和知識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南京工廠是繼丹佛斯EDITRON在芬蘭拉普蘭塔、丹麥諾德堡、美國科羅拉多州朗蒙特、英國愛丁堡后在亞洲地區的第一家工廠,其產品供應全球客戶。丹佛斯動力系統EDITRON業務全球副總裁Kimmo Rauma先生表示:“南京工廠對丹佛斯電氣化業務的全球布局至關重要。未來我們將加大投資,將更多電氣化產品帶到這里,南京工廠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
PMI240電機作為南京工廠量產的第三款產品,對于整個工廠運營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內,工廠便完成了PMI240電機裝配線設計定型,并采用創新型的機器人自動裝配線與線下半自動組裝線相結合進行生產。經過反復的調試運行,工廠按期完成項目節點,保證了項目準時投入量產。同時按照工業4.0要求,基于工廠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方向和目標,工廠實施了全過程數字化追溯系統,確保質量管控及生產過程高效運營。
]]>作為“零碳”領域的全球引領企業,丹佛斯一直致力于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創新的電氣化、數字化和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本屆進博會上,丹佛斯以沙盤的形式把區域能源、數據中心、冷鏈、港口與船舶、城市交通、工程機械、城市水務等解決方案融入到“丹佛斯綠色低碳園區”場景中,全方位展示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卓越表現,尤其在節能、降耗、減排等“碳中和性能”方面。
丹佛斯展臺上還展出了丹佛斯Turbocor®磁懸浮離心壓縮機、動態壓差平衡型電動調節閥、流體控制變頻器、丹佛斯數字排量泵DDP096T等行業領先產品。
10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節能優先的能源發展戰略成為重中之重。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表示:“鑒于此,各行各業都需要盡快制定具體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路線。我們希望借由本次進博會同中國業務伙伴分享我們已經在發達國家市場得到了充分驗證的具有很高的經濟、環境和成本效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政府和行業一道積極采取行動,利用現成的解決方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行動計劃。”
進博會期間,丹佛斯還同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零碳技術、綠色發展和綜合智慧能源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攜手共建丹佛斯海鹽“零碳產業園區”。見證簽約的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馬磊(Thomas Østrup Møller)先生對該合作項目寄予厚望:“丹佛斯同上海電氣的這次合作是丹中兩國綠色領域的一次模式創新,我們相信兩家公司將各取所長,把這一項目打造成兩國綠色合作的新典范。”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繆駿表示:“作為中丹兩國綠色低碳領域的引領企業,兩家公司在碳中和理念和發展方面高度契合。這次合作也是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探索綠色產業鏈合作新模式的有益實踐。”
徐陽表示:“我們相信通過此次強強聯手、‘開源’和‘節流’并舉,我們可以將丹佛斯海鹽產業園區打造成丹佛斯在中國的首個零碳產業園,這對丹佛斯集團碳中和戰略的推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是兩家公司對中國深度參與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的響應。”
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來,丹佛斯一直致力于把先進的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帶到中國,助力中國實現綠色轉型。早在2011年,丹佛斯就在中國支持出版了《丹麥零碳生活細節》一書,分享丹麥在低碳發展領域的成功實踐。同時,還在中國攜手合作伙伴打造了本鋼熱力和濰坊區域能源供熱項目等一批國際知名的能源中和項目,具有高度的可復制性。
丹佛斯農機智能輔助控制解決方案
賦能農機高智慧 推進無人化發展
提升農業機械的作業效率,提高農作物的歸倉率,農業機械的智能化發展是未來的必經之路。在這個方向上,丹佛斯在全球范圍內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農業機械智能輔助控制解決方案上,丹佛斯依托其功能強大的XM系列自動駕駛控制器、OSPE PVED-CLS電液轉向器及豐富的傳感器產品,使農機的智能輔助控制成為可能:可以為用戶提供機器的定位導航、路徑規劃、智能避障、自動調頭、對行跟蹤、工作裝置自動控制等,以推動農業機械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提高農業設備的智慧,減少人工成本和人工干預并提高了作業效率。
丹佛斯聯合收割機系統解決方案
先進技術加持 降本增效創收益
在機械化時代,收割機已成為農民高效高收的重要助力,在這一方面,丹佛斯已經成功將國外成熟的收割機靜液壓行走驅動系統應用于國內的聯合收割機上。憑借新一代液壓、電氣系統,丹佛斯可以為用戶提供不同的行走系統和工作系統解決方案。聯合收割機解決方案同時實現了防打滑控制、自動導航控制、割臺智能控制(山地仿形功能)以及防堵塞與速度巡航控制四種控制,以此實現市場終端客戶增效率、質量好、少維修、節省油、降成本的需求。
可以說,丹佛斯的聯合收割機系統解決方案,不僅在提升設備本身的工作效率上處于領先地位,而且在節約成本方面也做到了面面俱到。
丹佛斯插秧機行走系統解決方案
提高插秧效率 降低農戶種植成本
隨著土地的流轉、種植大戶增多和高標準農田的大規模建設,對水稻機械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與手工插秧相比,機插秧有省工高效的優勢。機插秧將會逐漸普及,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插秧機械的適用性、高效性、智能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丹佛斯在水稻插秧機行走解決方案領域有著多年的配套經驗,本次展會上,丹佛斯將展示插秧機行走解決方案為U型設計/Z型配置,提供適用于4行、6行、8行不同馬力段的緊湊型靜液壓驅動單元,總效率能提高80%左右,使用壽命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延長。這一解決方案已經廣泛應用于中國插秧機市場,并已得到了終端用戶的廣泛稱贊。
丹佛斯經濟作物收割機系統解決方案
采棉更快速 收甘蔗更高效
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相比于農作物更需要高效率地收割,對設備的傳動系統、動力性能等方面有著更高要求。丹佛斯的采棉機系統解決方案,擁有基于PLUS+1®的先進電液控制系統,輔助客戶設計出更符合終端需求的機器。而且丹佛斯將靜液壓行走系統應用在采棉機的傳動系統上,能更好地匹配發動機的特性,響應速度比機械變速箱更快,動力性能也更好。
丹佛斯的采棉機系統解決方案同時能輕松實現無級變速,調速范圍寬,調速平穩且均勻,適應被收獲棉花不同長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工作系統上針對采棉頭速度及仿形的控制,大大地提高了采棉效率,減少了采摘的損失率,從而給客戶帶來了更多的收益,讓客戶對性能及交期的需求都得到了很好地滿足。
另外,丹佛斯還擁有出色的甘蔗收割機系統解決方案,其采用雙邊驅動系統,根據不同的驅動類型為客戶提供不同的驅動方案,包括適用于履帶式甘蔗收割機的雙邊驅動方案、適用于輪式甘蔗收割機的輪驅或者橋驅方案。使操作系統更節能、更精準。另外,兩種靜液壓系統都具有操作系統效率高,還可以結合電氣實現智能控制的特點。
農業智能化的沖鋒號早已吹響,而丹佛斯已經完成排兵布陣,本次展會將攜眾多智慧、先進解決方案助力農戶高效收獲農作物,讓合作伙伴設備更智能,讓終端客戶用起來更省心、省力,用智慧賦能農業機械,為農民創造美好生活。
水處理設施作為傳統的能耗大戶,是市政設施中電力消耗最大的單位,占比高達30-50%,節能降耗潛力巨大。“中國政府‘雙碳目標’的提出,對水處理行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快速實現綠色轉型是當務之急,”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說道。“丹佛斯水處理解決方案在丹麥等發達國家市場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具有極高的經濟、環境和成本效益,是中國給排水行業實現綠色轉型的理想合作伙伴。”
展會期間,丹佛斯展臺吸引了眾多行業參觀者駐足,其中VLT® AQUA Drive FC 202變頻器、P140和P40I傳感器、丹佛斯傳動數字化服務新紀元產品 -- 丹管家、VLT® Soft Starter MCD 600軟起動器等明星產品成為關注的焦點。
VLT® AQUA Drive FC 202變頻器是一款專門用于供水和污水處理行業的變頻器,具有多種強大的標準功能和可選功能,可最大程度降低供水和污水處理應用的總體擁有成本。其空泵保護設計可大幅降低維護成本,內置的多泵控制器可實現對三個帶有變頻泵的水泵的高效控制。
丹佛斯水處理解決方案憑借創新的智能傳感技術可通過對應用程序的實時訪問實現對系統的即時診斷和改進,使用戶可以輕松高效地進行控制和系統優化,從而實現對數據資源的保護。DST P140智能壓力傳感器和通訊工具Edix組成的Danfoss Smart Sensors數字化可編輯傳感器平臺,在未來將添加更多的智能特性,以滿足客戶在編程、診斷等方面的需求。
丹佛斯水處理解決方案在中國正在得到眾多水行業領先企業的青睞。5月27日,在丹麥駐華大使馬磊先生、丹麥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羅蔓蕊女士的見證下,丹佛斯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全資子公司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水環境綜合治理、海綿城市建設、能源中和水廠以及智慧水務等領域持續增強交流合作,促進雙方在長江沿線環境保護和綠色水治理領域的合作,助力長江經濟帶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簽約儀式上,丹佛斯中國區副總裁車巍說道:“丹佛斯將充分發揮技術及經驗優勢,深度結合長江環保集團的項目資源優勢,圍繞污水廠余熱資源利用、節能改造等方面,開展長江大保護項目合作,探索打造能源中和水廠,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丹佛斯水處理解決方案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成功的案例。自2010年開始,丹佛斯與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合作,對瑪爾麗斯堡污水廠進行升級改造。通過采用丹佛斯最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該水廠依靠節能和生活廢水產能運轉,在不消耗任何外部碳能源的情況下,不僅實現了整體水循環系統的能源中和,甚至還成為產能單位,通過為其他機構供電供暖,將其凈能源盈余效益最大化。以2016年為例,當年產出電能為自身所需能耗的150%,產出余熱約為25億瓦時/年,總產能約為自身所需能耗的230%,供水的泄漏率下降至6%,并且水價降低9%。該項目憑借卓越的能效表現被國際能源署列為污水處理的全球領先案例。
]]>2020年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背景下,如何幫助客戶和合作伙伴積極采取行動,以緩解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影響、構建更綠色的世界,考驗著頭部供熱企業的綜合技術與創新決心。
丹佛斯中國區副總裁、氣候方案事業部負責人施俊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為中國的合作伙伴提供高能效、高環境效益的供熱解決方案。這次展會上我們帶來的產品全球領先且極具創新性,對供熱行業實現綠色轉型、中國實現‘雙碳目標’都將做出巨大貢獻。”
本屆供熱展上,丹佛斯共展示了四大業務主題,包括區域能源、商業樓宇、住宅采暖及熱泵采暖領域的應用產品及核心解決方案。展品不但涉及了區域換熱/換冷機組、板式換熱器、閥件及各類控制方案等,也包括家庭采暖所需的智慧家居控制、散熱器溫控閥、水地暖系統、電采暖系統和燃燒器。此外,丹佛斯還專門為現場觀眾提供了近距離參觀展品、應用軟件使用和體驗智慧家居生活的互動展區。
丹佛斯在本屆展會上推出的Leanheat®智盈軟件解決方案打響了數字化供熱時代的第一槍。該軟件采用世界先進的人工智能、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從熱源生產、管網設計到換熱站智能管控,再到熱用戶末端的優化,為用戶全方位升級現有供熱系統與服務,從而實現供熱系統的自適應優化運行,提升熱負荷預測精度,室溫控制精準度,以及換熱站的安全智能控制,進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丹佛斯氣候方案事業部設施與建筑能源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閆立新表示:“只有讓供熱系統全熱鏈各個環節都實現智慧控制,才能達到供需匹配、低碳環保的效果。”
展臺的另一大亮點是Danfoss Ally? 智慧家庭采暖系統。通過這個操作簡便的App,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遠程控制散熱器和水地暖系統。丹佛斯氣候方案住宅供熱銷售總監朱衛認為,Danfoss Ally? 將推進中國家庭智能化供熱的進程,并加速傳統家庭采暖末端溫控設備的進一步迭代。
丹佛斯氣候方案事業部市場傳播高級經理錢晨姬表示:“高效的區域供熱解決方案是解決中國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并實現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丹佛斯始終致力于推行 “全網供熱解決方案”,深入研究中國各個地方的區域短板,有的放矢的為中國客戶解決了不同的供熱難點。
進入中國市場二十五年來,丹佛斯一直致力于將其領先技術帶到中國市場。2018年,丹佛斯正式啟用了其位于遼寧鞍山園區的區域供熱旗艦工廠。通過此項新投資,丹佛斯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區域供熱研發及生產設施,并配備了由眾多行業知名專家組成的研發團隊。
]]>在近期落幕的2021年中國制冷展上,丹佛斯更是閃耀全場,所展示的全新綠色制冷解決方案“大熱”。而且在組委會公布的本屆展會“創新產品”名單中,丹佛斯有四款產品入選,是本屆制冷展獲得“創新產品”獎項最多的公司之一。
隨著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丹佛斯的優勢領域同中國政府的發展目標愈加契合,丹佛斯在中國市場將大有可為。
日前,丹佛斯中國區副總裁、氣候方案事業部負責人施俊先生同媒體、合作伙伴進行就雙碳目標、行業發展的前景等諸多領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今年的制冷展展臺上看到,丹佛斯今年一共帶來了100多款產品, 商業樓宇、熱泵取暖、數據中心等等領域都有應用。今年參展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施俊:丹佛斯是全球領先的能效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成立近90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為合作伙伴提供高能效的解決方案,助其降低能耗,節省成本,減少碳排放。丹佛斯制冷解決方案享譽全球,我們產品的高能效表現被廣為認可。
這次展會上我們帶來的這些創新制冷解決方案,都是我們的拳頭產品,也是節能潛力非常大的關鍵領域,對制冷行業實現綠色轉型、中國實現低碳發展都將有很大的貢獻。
我們這次展會參與主辦方組織的論壇、報告達11場,將會分享丹佛斯在各個應用領域和產品線上全新的動態和突破。除此,丹佛斯自己組織的能效論壇,也是一大亮點。這次能效論壇打破了丹佛斯一家之言的方式邀請各行業有代表性的合作伙伴,從應用和垂直行業的角度與同行業探討行業的前景和機遇,尤其是最新的趨勢以及能效的潛力,攜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作為外企,丹佛斯如何看待我國“雙碳”目標?丹佛斯的業務與中國的綠色低碳發展趨勢有怎樣的契合?將采取什么行動參與行業碳減排?
施俊:中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讓我們非常興奮。首先,“雙碳”目標必將使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可以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我們確信丹佛斯在中國這一“第二家鄉市場”將大有可為。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已經發展成了全球領軍者。新能源,可以看做是中國傳統智慧的“開源”。但“節流”在能源體系構架中卻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開源、節流兩手同時抓,才能真正的實現綠色、低碳、高效的發展。我們的解決方案很好的契合了“開源節流”這一中國傳統智慧,助力中國高效的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我們在同客戶分享最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其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我們還努力推動中丹兩國政府間和行業間的交流,加強雙方綠色領域的合作,例如我們一直在推動的安全、環保的制冷劑的應用等。
在節能減排、“30?60”雙碳目標等形勢下,對于制冷行業而言,未來研發和技術的走向是怎么樣的?有什么樣的挑戰?
施俊:對制冷行業而言,未來研發和技術走向一定是向著更綠色、更環保的方向發展,這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其中,制冷劑行業尤為重要。
今年年初,我們在天津市武清區投資建設“丹佛斯全球制冷研發測試中心”,主要致力于制冷空調壓縮機的變頻技術、熱泵應用以及環保制冷劑替代方案的研發和測試工作。綠色環保制冷劑的研發和測試,是其中最重要領域之一。
磁懸浮業務的增長也讓我們看到了丹佛斯助理制冷行業碳中和目標的潛力和方向。相較于傳統的離心制冷方式,無油磁懸浮解決方案對于制冷系統的能效達50%,并可采用最新的綠色環保制冷劑,并廣泛應用于新基建建設、工業等領域。
能源綜合利用方面,丹佛斯冷暖合并為尋找提升能效減少碳排放的方案帶來更為寬泛的視野。我們可以為最終用戶提供從冷源到末端,從硬件設備到軟件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并將能源利用效率從設備拓展到區域,進行余熱和余冷的回收,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
丹佛斯專注于為行業和用戶提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解決方案。但對于減少碳排放我們需要更加優化的能源結構。丹佛斯將持續尋找加速推進改善能源使用結構的方案,更加投入對于新能源利用的產品和技術,幫助盡早實現能夠達成碳中和目標的解決方案。
在碳減排行動過程中,丹佛斯在中國各地的工廠是否已經有所行動?怎么評價當地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支持?
施俊:我們不僅為客戶提供高能效的解決方案,助力其節能減排,丹佛斯自身的生產和運營過程中的節能減排一直也是我們的重點。在丹佛斯集團總部的“碳中和”戰略下,我們全球所有的工廠已經積極采取行動,兌現零碳發展承諾。
今年年初,丹佛斯海鹽、天津兩家工廠先后榮獲了由浙江省政府和天津市政府頒發的“綠色工廠”稱號。這是對丹佛斯綠色行動的認可。丹佛斯集團計劃在2030年全球生產、運營全部實現碳中和。在中國政府雙碳目標的鼓勵下,丹佛斯中國區工廠正在進一步加緊部署,爭取早日實現碳中和。
丹佛斯天津工廠每年都制定環境報告,內容涉及能源、原材料、化學品、廢棄物等,并針對上述各項制定降耗指標。環境報告內容經第三方審核并向社會公開。公司在生產、研發、工藝、照明等生產和運營領域都制定了嚴格的綠色標準,將綠色工廠要求融入了業務過程。2020年7月,工廠正式確定了綠色工廠中長期規劃,指導公司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丹佛斯海鹽工廠在生產、運營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貼合工廠實際情況的能源管理制度、細致到生產運營每一個環節的節能降耗措施、供應商環保行為核查、員工綠色工作和生活方式宣導等。
時下,在中央政府雙碳戰略的指引下,各地政府都積極開展行動,鼓勵當地綠色節能產業的發展和低碳實踐。各地積極開展的綠色工廠評選,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希望各地可以更充分的借鑒國際領先經驗,制定中長期計劃,以及詳細的行動方案,并把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的力量都匯聚起來,形成合力,推動全國“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
丹佛斯中國2020年在中國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制冷相關的業務增長更是可觀,這在疫情影響下顯得尤為可貴。是什么支撐了丹佛斯取得這么好的業績?
施俊:2020年,丹佛斯在中國實現了兩位數銷售增長,而進入2021年這一增長趨勢還在繼續,這得益于中國政府在綠色和能效領域持續的、高額投資。
另一方面,也正體現著丹佛斯的業務領域同中國發展規劃和發展方向的高度契合。另外,我們多樣化和靈活性的卓越團隊積極推動全價值鏈競爭、以客戶為中心、積極推動創新等都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關鍵。
目前,燃煤仍是供暖行業的主力熱源。從丹佛斯或者從丹麥綠色發展的角度來看,有哪些潛在的供熱方式可以有效減少碳排?
施俊:2019年,我國北方總建筑面積約為75億平方米,供暖系統總體能耗約為1.42億噸標準煤/年。如果供暖行業徹底棄煤,轉用低碳甚至零碳的空氣源或地源熱泵、風、光、垃圾和生物質能等能源形式,采用區域能源系統、熱電聯產等節能解決方案,將會對碳中和目標做出巨大的貢獻。
其實很多領先、具有前瞻性的供熱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內外有很成功、成熟的案例。
我們以本溪區域能源供熱項目為例。 2015年開始,本溪市利用丹佛斯區域能源解決方案,逐步將鋼鐵行業的余熱資源轉變為區域供熱熱源。通過行業耦合,鋼鐵生產過程產生的余熱被用來給城市的房屋供暖,城市冬季的供熱系統穩定性和居民的舒適度大幅提升,同時該市每年的煤炭消耗總量減少了26,500噸。這意味著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9,000噸,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也大幅降低。城市的空氣質量變好了,室內供暖質量大幅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改善。此外,當地的供熱公司第一年便扭虧為盈,由年虧損2,000萬人民幣扭轉為實現盈利170萬人民幣,第二年的盈利則達到了800萬人民幣,這充分證明了這一項目商業上的可行性。本溪市還計劃同相關企業,進行供熱系統改造,擴大本鋼余熱利用范圍,力爭近期實現本溪城區一半的供熱面積采用本鋼余熱資源。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令被告泰德爾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專利號為ZL200480014368.8的發明專利權的產品,銷毀制造侵權產品的專用設備、模具和侵權產品;并賠償原告丹佛斯經濟損失(含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人民幣100萬元,同時判令泰德爾負擔一半的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8,563元。
“這一案件的審理結果彰顯了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零容忍’的立場,我們在維權的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了相關部門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堅定態度。”丹佛斯中國區總裁徐陽說,“近年來,中國的營商環境持續向好,這不僅讓丹佛斯這樣行業領先的創新型企業維權步伐日益堅定,更加強了我們進一步投資中國市場,尤其是在研發領域持續投資的信心。”
2017年9月,丹佛斯發現市面上出現了泰德爾制造和銷售的侵權產品,就此展開調查,并于2018年向泰德爾發出警告函,期待泰德爾能停止侵權。但泰德爾未做回應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停止侵權。2019年5月,丹佛斯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泰德爾在收到丹佛斯的訴訟請求之后,于2019年7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請求無效涉案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經過審查,于2019年12月做出維持專利權全部有效的決定。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后,就專利侵權案件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并于2021年3月2日對該案做出了一審判決。
專利號為ZL200480014368.8的發明專利為熱力用閥門裝置,主要應用于制冷空調暖通等領域。本案是丹佛斯就該專利發起的第二起侵權訴訟案件。2014年,丹佛斯以侵犯丹佛斯“熱力用閥門裝置”的發明專利權為由,將郝某、浙江恒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恒森集團)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15年,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此案做出一審判決:判令郝某和恒森集團停止侵犯該發明專利權的行為,并賠償丹佛斯經濟損失及為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156.2萬元。隨后,恒森集團不服一審判決,于2016年2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后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并于2017年12月對該案作出做出了二審判決:駁回恒森集團的上訴,維持原判。
近年來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從立法層面加大了對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對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起到了鼓勵和保障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