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試驗的領導研究者,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副院長、同濟大學醫學院長聘特聘教授、國際銀屑病協會IPC執委史玉玲教授表示:"與目前只能抑制單一或有限細胞因子的注射生物療法相比,soquelitinib作為口服藥物,能阻斷參與炎癥過程的多種細胞因子,有望顯著改善特應性皮炎的治療現狀。最新美國臨床試驗數據顯示soquelitinib的ITK抑制療法將為特應性皮炎患者提供一種更安全、有效且便捷的全新治療選擇,我們十分期待該藥物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進一步探索該藥物的臨床潛力。"
和劑藥業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醫學博士理查德-米勒(Richard A. Miller)說:"這是和劑藥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充分彰顯了和劑團隊為中國患者帶來一流的、顯著提高生活質量的新型免疫療法的決心。"
關于soquelitinib特應性皮炎在中國的 1b/2 期臨床試驗
和劑藥業的soquelitinib治療AD患者的1b/2期臨床試驗將以Corvus Pharmaceuticals(以下簡稱"Corvus")的初步結果為基礎,研究更長的治療周期和額外的劑量選擇。如果得到1b期試驗結果的支持,還可以高效地過渡到2期試驗。1b期試驗將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方法,招募以下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患者:
2期試驗也將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該研究將招募更多的患者,并根據1b期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選擇兩種劑量。
和劑藥業擁有soquelitinib的大中華權益。公司正在開發soquelitinib的多種適應癥,包括這次獲批的針對中重度AD患者的1b/2期臨床試驗。
截至2025年05月28日,和劑藥業的戰略合作伙伴Corvus在美國進行的1期臨床共招募了48名中重度AD患者(36名接受soquelitinib治療,12名接受安慰劑治療),這些患者已完成了28天的療程。總體而言,試驗數據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療效,與安慰劑相比,soquelitinib治療患者的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在第28天有顯著改善(p=0.036)。Soquelitinib耐受性良好,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也未觀察到有臨床意義的實驗室異常。與第1組和第2組(100毫克,每天2次,200毫克,每天1次,每天總劑量200毫克)相比,試驗的第3組(soquelitinib200毫克,每天2次,每天總劑量400毫克)顯示出更早和更深入的反應,第3組50%的患者(6/12人)在治療第28天達到了EASI 75,而安慰劑組的患者為0(0/12人)。
關于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又稱濕疹,是一種慢性疾病,可引起皮膚炎癥、紅斑、鱗屑、水皰和刺激癥狀。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口服用藥和全身注射生物制劑療法。特應性皮炎經常與食物過敏和哮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相關。特應性皮炎與哮喘和過敏一樣,都有Th2淋巴細胞的參與,它們分泌的細胞因子會導致炎癥。臨床前研究表明,soquelitinib能抑制Th2淋巴細胞產生細胞因子。中國有超過6500萬AD患者,其中近28%為中重度患者。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40億美元。
關于Soquelitinib
Soquelitinib(CPI-818)是處于臨床階段的具有高選擇性的口服小分子ITK抑制劑。ITK主要在T細胞中表達,在T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的免疫功能中發揮作用。研究表明,soquelitinib能影響T細胞分化,誘導Th1輔助細胞的生成,同時阻斷Th2和Th17細胞的發育及其分泌細胞因子的產生。Th1細胞是腫瘤、病毒感染和其他傳染性疾病免疫所必需的。Th2和Th17輔助性T細胞參與了許多自身免疫性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公司相信,抑制 T 細胞中的特定分子靶點可能對癌癥(包括實體瘤)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和過敏性疾病患者有治療效果。最近的研究表明,ITK 控制著 Th17(炎癥促進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炎癥抑制細胞)之間的轉換。抑制 ITK 會促使T細胞向調節性T細胞轉化,從而有可能抑制自身免疫和炎癥反應。2024年12月,npj Drug Discovery雜志刊登了一篇介紹soquelitinib的化學、酶學和生物學的最新論文。
]]>Mupadolimab是一種針對CD73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具有激活B細胞以產生對腫瘤抗原和病毒的免疫反應的獨特機制。在臨床前研究中,已證明其免疫調節活性可導致淋巴細胞活化,并誘導B細胞產生抗體和影響淋巴細胞運輸。與其他正在開發中的抗CD73抗體和小分子藥物相比,Mupadolimab可刺激B細胞并阻斷免疫抑制性腺苷的產生。B細胞的激活有可以增強腫瘤微環境內的免疫反應,從而改善臨床結果。在中國以外區域,Mupadolimab與pembrolizumab聯合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1b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Richard Miller博士表示:"我們為Mupadolimab中國I/Ib期臨床試驗啟動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組而倍感興奮。Mupadolimab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獨特的屬性,包括它能夠刺激初始 B 細胞分化為記憶 B 細胞和漿細胞。中國以外的臨床數據初步證明了Mupadolimab的安全性,以及用以治療晚期實體瘤的有效性,具備為患者帶來臨床獲益的巨大潛力。"Miller博士表示將與中國臨床專家一起,全力以赴加快Mupadolimab全球開發的進程。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王鐵飛博士表示:"Mupadolimab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進一步增強了其在國內的可及性,我們將全力推進Mupadolimab的開發,切實提高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爭取早日為國內晚期實體瘤患者提供醫保或個人可承擔的世界一流療法。"
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副秘書長,中國臨床腫瘤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科郭曄教授表示:"中國每年有數百萬晚期實體瘤患者,基本處于少藥或無藥可用的狀態,臨床需求及其迫切。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了靶向CD73能夠產生良好的抗腫瘤作用,且CD73阻斷療法與其它免疫分子調節劑聯合(如PD-1抗體)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臨床選擇。"郭曄教授表示,希望Mupadolimab在國內臨床開發進展順利,早日造福國內腫瘤患者。
]]>電話會議和網絡直播將于北京時間2022年12月13日 早晨5點30分舉行(美國東部時間 2022年12月12日 下午4點30分)
中國嘉興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林格姆2022年12月12日 /美通社/ -- 和劑藥業,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創新藥公司,今天宣布該公司與Corvus Pharmaceuticals共同研發的全球first in class創新藥 ITK 抑制劑 CPI-818 的 I/Ib 期全球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證明它在 T 細胞淋巴瘤 (TCL) 患者中的抗腫瘤活性及其在Th2和Th17介導的自身免疫性和過敏性疾病中的治療潛力。這些數據將于今天在第 64屆美國血液學會 (ASH) 年會上以壁報形式展示,該大會于 2022 年 12 月 10 日至 13 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CPI-818 ITK抑制劑 已證明在難治性 T 細胞淋巴瘤患者中具有單藥的抗腫瘤活性,這些患者的治療選擇極其有限且緩解率極低。" 和劑藥業聯合創始人、董事長Richard Miller博士說,"我們已經在 200毫克劑量組11 名可評估患者中的 4 名中看到了持續的客觀緩解。根據目前的臨床試驗結果,和劑藥業與Corvus Pharmaceuticals計劃在 2023 年中將 CPI-818 推進到 T 細胞淋巴瘤的全球II期臨床試驗,中國的T細胞淋巴瘤的發病率和患病率相對較高,和劑藥業將展開中國部分的臨床試驗研究。I 期數據還提供了體內證據,證明 CPI-818 能夠通過誘導Th1細胞偏斜和阻斷 Th2以及Th17 細胞來調節 T細胞的免疫功能。這些作用對于癌癥治療很重要 --Th1 細胞對于消除腫瘤細胞至關重要--同時也包括Th2和Th17 細胞參與的許多自身免疫性和過敏性疾病。在 ASH 上報告的臨床和臨床前研究結果表明,CPI-818 可增強抗腫瘤免疫,代表了一種潛在的免疫治療新方法。"
Miller 博士總結到,"總的來說,我們認為 ASH上展示的數據為 ITK 抑制劑治療淋巴瘤和部分免疫疾病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CPI-818 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 ITK 抑制劑,對 ITK 具有高選擇性,我們認為這對于實現研究中觀察到的免疫調節功能至關重要,代表了我們研發團隊的一項重大成就。" 和劑藥業聯合創始人王鐵飛博士說: "CPI-818 全球臨床I/Ib期的成功開展充分顯示了和劑藥業與Corvus Pharmaceuticals在共同開發過程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優勢,期待雙方繼續合作高效推動CPI-818的全球開發進程。"
CPI-818臨床I/Ib期中國領導研究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宋玉琴教授表示"CPI-818作為全球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ITK抑制劑,在I/Ib期已有的數據已經證明了其安全性以及一定的單藥抗腫瘤活性,同時獲得了CPI-818能夠調節T細胞免疫功能的體內證據,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非常有潛力。希望CPI-818后續開發順利,盡早為中國的T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福音"。
CPI-818 I/Ib 期臨床試驗主要結果在 ASH 2022 上公布
CPI-818 正在進行 I/Ib 期臨床試驗單藥治療復發性 TCL 患者研究。截至 2022 年 9 月2日,共有 43 名患者參加了該試驗,分為四個劑量遞增隊列:劑量分別為 100、200、400 和 600 毫克每天兩次。發現 200 毫克劑量提供的血漿藥物濃度可達到影響體外 T 細胞分化最佳效果,并相應地引起體內最頻繁和持久的腫瘤響應。因此這被選為最佳劑量,并且正在招募更多患者參加200 mg 劑量隊列的臨床試驗。I/Ib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終點是安全性、藥代動力學(PK)、免疫效應和腫瘤響應。
T 細胞淋巴瘤的中期數據亮點
免疫效果的中期數據亮點
- 在一名腹壁大腫瘤顯著縮小的患者中,血樣分析顯示血液 Th1 增加,血液 Th17 減少,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和 IL-5 分泌減少與 Th1 偏斜和 Th2 阻斷的判斷一致。對該患者的腫瘤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終末分化的 T 效應記憶細胞(TEMRA 細胞)有所增加,這些 T 細胞具有呈遞抗原功能和介導效應的功能,例如破壞腫瘤細胞。
- 在另外四名患者(兩名患者 PR,一名患者疾病穩定 (SD) 和一名患者疾病進展 (PD)),隨著時間的推移測量了 Th1 和 CD8+ TEMRA 細胞的變化。PR 和 SD 患者顯示 Th1 和 CD8+ TEMRA 細胞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SD 和 PD 患者在基線時淋巴細胞減少:絕對計數 <1,000,這表明患者至少需要有最低水平的免疫能力。
電話會議、網絡直播和演示幻燈片
電話會議 和網絡直播將于北京時間2022年12月13日星期二早晨5點30分舉行(美國東部時間 2022 年 12 月 12 日星期一下午 4:30 至 5:30 ),以提供在 ASH 會議上展示的 CPI-818 數據的概述。可撥打1-877-300-8521 (美國境內免費電話)或1-412-317-6026 (國際)并使用會議 ID 10172958參加電話會議。
關于 CPI-818
CPI-818 是一種在研小分子口服藥物,在臨床研究中的選擇性抑制 ITK(白細胞介素 2 誘導型 T 細胞激酶)。它旨在阻止惡性 T 細胞生長并調節免疫反應。 ITK 是一種主要在 T 細胞上表達的酶,在 T 細胞和自然殺傷 (NK) 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以及正常免疫功能中發揮作用。 T 細胞淋巴瘤的最新臨床數據表明,CPI-818 具有控制 T 輔助細胞分化和增強對腫瘤的免疫反應的潛力。對 ITK 信號的干擾也可以調節對各種抗原的免疫反應。 CPI-818在已探索到的最佳劑量下 會影響 T 細胞分化并誘導 Th1 輔助細胞的產生,同時阻斷 Th2和Th17 細胞的發育和 Th2 相關細胞因子的產生。 Th1 T 細胞是腫瘤免疫、病毒感染和其他感染性疾病所必需的。Th2 和Th17輔助性 T 細胞參與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CPI-818 的ITK高度選擇性會介導免疫效應向 Th1 偏斜。和劑藥業認為,抑制 T 細胞中的特定分子靶標可能使 T 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患者獲益。和劑藥業正在復發/難治性 T 細胞淋巴瘤患者中進行 I/Ib 期試驗,旨在選擇 CPI-818 的最佳劑量并評估其安全性、藥代動力學、靶點占有率、免疫效應、生物標志物和療效。來自 CPI-818 治療 T 細胞淋巴瘤的 I/Ib 期臨床試驗的中期數據表明,在非常晚期、復發難治的 T 細胞惡性腫瘤患者中獲得緩解,并確定了最大程度影響 T 輔助細胞分化的劑量。
目前外周 T 細胞淋巴瘤的治療
PTCL淋巴瘤為一組異質性很強的疾病。一般來說預后很差,高危患者的 5 年生存率為 11%。復發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約為 6 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不到 3 個月。初始治療以化療為主方案,對年輕且可能獲得緩解的患者進行骨髓移植。在復發難治患者中,目前批準的治療方案毒性大,并且一般只有 25-30% 的低緩解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 4-5 個月。由于這些因素,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 (NCCN) 指南建議將復發難治患者可以優先考慮參加藥物臨床試驗,表明目前外周T細胞淋巴瘤臨床治療需要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Mupadolimab是一種針對 CD73 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具有激活 B 細胞以產生對腫瘤抗原和病毒的免疫反應的獨特機制。在臨床前研究中,它已證明免疫調節活性導致淋巴細胞活化、誘導 B 細胞產生抗體和影響淋巴細胞運輸。與其他正在開發中的抗 CD73 抗體和小分子藥物相比,Mupadolimab可刺激 B 細胞并阻斷免疫抑制性腺苷的產生。 B細胞的激活有可能將增強這些患者腫瘤微環境內的免疫反應,從而改善臨床結果。在中國以外區域,Mupadolimab與pembrolizumab聯合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1b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Richard Miller博士表示:“很高興 Mupadolimab在中國獲批臨床,中國以外的臨床數據初步證明了其安全性以及給晚期實體瘤者帶來臨床獲益的潛力。中國專家的加入將加速Mupadolimab全球的開發進度。”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王鐵飛博士表示:“我們已經完成了Mupadolimab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將與中國一流的臨床研究中心一起,全力推進 Mupadolimab的臨床試驗。”
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副秘書長,中國臨床腫瘤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科郭曄教授表示:“CD73是癌癥中免疫抑制微環境形成的關鍵成分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了其在許多實體瘤中的影響,是實體瘤的重要新興靶點。Mupadolimab的整體開發進度位于全球針對CD73藥物的前列,希望產品在國內臨床開發進展順利,期待能夠早日上市,給國內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CPI-818是一種首創、口服能夠強效抑制ITK激酶的抑制劑,在美國、韓國、澳大利亞進行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中,已經顯示出了明確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截至2021年2月17日,全球共有25例患者(劑量遞增階段16例,擴展階段9例)接受了CPI-818的治療。初步的臨床數據提示CPI-81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在劑量遞增期間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DLT)。在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患者中,1例CTCL-Sezary綜合癥患者的靶淋巴結出現縮小,且無FDG活性病灶,淋巴結達到完全緩解 (CR)。在劑量遞增階段,接受了CPI-818 ≥ 200 mg BID治療的7例外周 T 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中,有2例患者達到了緩解。其中1例PTCL-NOS患者達到持續15個月的完全緩解(CR),1例患者出現持續5個月的經確認的部分緩解(PR)并在PR期間成功接受同種異體移植。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董事長Richard Miller博士表示“我們為CPI-818 I/Ib期臨床試驗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入組而倍感興奮,中國以外的臨床數據初步證明了其在多個T細胞淋巴瘤亞種為患者帶來臨床獲益的潛力,我們將與中國淋巴瘤領域專家一起,全力推進臨床試驗的進展,爭取推動這款具有首創性和革新性的ITK抑制劑盡早在中國獲批上市,為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抗淋巴瘤聯盟秘書長,CPI-818-001臨床試驗中國領導研究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宋玉琴教授表示:“中國是世界范圍內T細胞淋巴瘤患者較多的國家,目前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10-30%,是亟需解決的臨床需求。我們非常高興看到和劑藥業將全球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ITK抑制劑帶到中國,希望臨床試驗進展順利,期待CPI-818在臨床上為眾多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大獲益。”
]]>CPI-818是一種能夠強效抑制ITK激酶的抑制劑,在美國、韓國、澳大利亞進行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中,已經顯示出了確切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截至2021年2月17日,全球共有25例患者(劑量遞增階段16例,擴展階段9例)接受了CPI-818的治療。初步的臨床數據提示CPI-81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在劑量遞增期間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DLT)。在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患者中,1例CTCL-Sezary綜合癥患者的靶淋巴結出現縮小,且無正子造影(FDG)活性病灶,淋巴結達到完全緩解(CR)。在劑量遞增階段,接受了CPI-818 ≥ 200mg BID治療的7例PTCL-NOS患者中,有2例患者達到了緩解。其中1例PTCL-NOS患者達到持續15個月的完全緩解(CR),1例患者出現持續5個月的經確認的部分緩解(PR)并在PR期間成功接受同種異體移植。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董事長Richard Miller博士表示:“很高興CPI-818在中國獲批臨床,中國以外的臨床數據初步證明了其在多個T細胞淋巴瘤亞種患者帶來臨床獲益的潛力,我們將與中國淋巴瘤領域專家一起,全力推進CPI-818臨床試驗的進展,爭取盡早在中國獲批上市,為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滿足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抗淋巴瘤聯盟秘書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宋玉琴教授表示:“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臨床工作中的一大難題,目前多數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在10-30%。我們非常高興看到和劑藥業將全新靶點的ITK抑制劑帶到中國,希望產品在國內的臨床開發進展順利,期待能夠早日上市,給眾多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福音。”
]]>中國嘉興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林格姆2021年8月17日 /美通社/ -- 和劑藥業透露,其全球首個進入到臨床開發階段的ITK抑制劑,口服用CPI-818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NMPA藥審中心受理,擬用于復發/難治性T細胞淋巴瘤。和劑藥業擁有CPI-818 大中華區權限。同時其位于中國嘉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林格姆兩個共計超過4000平米的新藥研發中心啟用。
CPI-818能夠強效抑制ITK激酶并具有高度選擇性且不影響正常T細胞的增殖以及免疫反應。白細胞介素-2(IL-2)誘導酪氨酸激酶(ITK),于1992年首次被發現,分子量為72kDa蛋白激酶,其在Th2細胞的激活、分化和增殖中發揮必不可少的作用。T細胞淋巴瘤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罕見亞型,具有侵襲性的、異質性等特點。目前已證實,ITK在T細胞的信號傳導、分化、發育和細胞因子生成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ITK成為目前治療T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中極具潛力的靶點。
CPI-818在美國、韓國、澳大利亞進行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中,已經顯示出了確切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截至2021年2月17日,全球共有25例患者(劑量遞增階段16例,擴展階段9例)接受了CPI-818的治療。初步的臨床數據提示CPI-81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在劑量遞增期間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DLT)。在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患者中,1例CTCL-Sezary綜合征患者的靶淋巴結出現縮小,且無正子造影 (FDG)活性病灶,淋巴結達到完全緩解 (CR)。在劑量遞增階段,接受了CPI-818 ≥ 200 mg BID治療的7例PTCL-NOS患者中,有2例患者達到了緩解。其中1例PTCL-NOS患者達到持續15個月的完全緩解(CR),1例患者出現持續5個月的經確認的部分緩解(PR)并在PR期間成功接受同種異體移植。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董事長 Richard Miller博士表示“CPI-818的IND申請獲得NMPA的受理,這是將此創新藥品帶向中國患者的重要一步”,對此:他同時還說到:“由于目前的治療手段有限而治療效果又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對于T細胞淋巴瘤患者,需要新的有效治療方法。和濟藥業擁有強大的管線,CPI818僅僅是多款first in class的潛在創新治療機會中的第一步。T細胞淋巴瘤在中國比在美國更加常見,這凸顯了和濟藥業與Corvus合作的潛在協同效應,這可能會加速我們針對全球市場的藥物開發。”
和劑藥業共同創始人,總經理王鐵飛博士表示:和劑藥業創辦的初心就是匯聚全球創新藥研發資源,做普惠于中國老百姓的創新藥,CPI818使和劑有可能為T細胞淋巴瘤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差異化治療。
2021年7月,和劑藥業中美雙研發中心同時啟動,位于嘉興的中國研發中心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擁有設施完善的化學創新藥實驗室、生物創新藥實驗室、實驗動物房、輔助用房及完備的藥物分析設備。位于美國舊金山的美國研發中心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有完善的小分子藥合成、分析設備。依托中美雙研發中心,和劑藥業已建立起包括創新藥早期研發-動物實驗-藥代藥動安全評價-IND申報-臨床試驗全流程的中美創新藥研發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