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 zh_CN PRN Asia 光速新一期人民幣基金首關8億元,啟用2.0品牌光速光合 2023-04-10 10:51:00 上海2023年4月10日 /美通社/ -- 4月10日消息,光速今日宣布新一期人民幣基金已完成首關募資,規模8億元人民幣,同時正式啟用2.0品牌光速光合。

新一期人民幣基金主要LP包括長三角地區多家知名國資母基金和科創基金、國內頂級高校基金、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市場化母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優質家族辦公室以及光速生態圈的創始人和企業家,將重點布局綠色科技新能源和硬科技領域。

光速創始合伙人宓群表示,"感謝新老LP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支持及認可。順利完成首關募資,體現了人民幣LP對光速團隊在硬科技和新能源科技行業認知的深厚積累和前瞻性布局的認可,對我們穿越投資周期能力的肯定。我們也希望能在支持科技創新的同時,持續成就更多推動社會正向發展的優秀企業。"

此外,宓群也提到此次正式啟用的2.0品牌光速光合,光合作用是所有生命的能量來源,是生態系統中循環的重要機制。

"科技發展以前講求速度,現在除了速度,更強調質量,在這一點上光合是非常契合的。我們在支持科技創新的同時,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持續謀求高質量的綠色與可持續投資。"宓群解釋道,"我們希望能與創業者及這個社會產生‘光合作用',支持更多能夠創造正向價值的優秀企業,成為中國科技浪潮里推動技術變革和創新的中堅力量。"

目前包括中際旭創(SZ:300308)、青云科技(SH:688316)、禾賽科技(NASDAQ:HSAI)、南芯科技(SH:688484)等在內的人民幣基金的投資項目已成功上市,慧智微也在科創板成功過會。光速另有人民幣基金投資的漢朔科技、藍晶微生物、愛科微、靈明光子、瞻芯電子、勢加透博、唐鋒能源、協能科技、逸動科技、斯坦德機器人、顯耀顯示科技等在內的硬科技與新能源項目已成長為行業頭部企業。

事實上,光速從10年前開始投硬科技,6年前開始布局綠色科技。據統計,2016年啟動的人民幣基金有75%的投資金額投向了綠色科技與硬科技,是國內最早布局綠色科技與硬科技的投資機構之一。

科技基因,硬核團隊

"是否有能力來投資這幾個重點布局的賽道,團隊的基因是核心關鍵。"宓群解釋道,"硬科技需要長線資金的支持,同時也考驗投資人對技術的判斷,對行業未來趨勢和產品需求的深刻理解。目前光速光合的核心投資團隊均具備專業領域的理工科學術背景和認知,都在綠色科技及硬科技行業頂尖的企業工作多年,有自己的產業網絡與優秀人才資源的覆蓋,能挖掘水下項目,同時又有投資經驗,對未來全球技術和商業趨勢有前沿的觸覺。

創始合伙人宓群跳級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系,在普林斯頓攻讀電子工程碩士,研究三代半導體方向,畢業后在全球知名芯片公司英特爾總部工作七年,歷任研發、產品、市場等多個部門管理職務。創過業之后進入互聯網巨頭Google作為谷歌中國第一任首席代表,同時負責亞洲地區產品和戰略投資。不僅具有15年風險投資經驗及19年高科技行業經驗,且擁有14項硬科技美國專利。

合伙人朱嘉曾是飛利浦亞洲研究院的科學家,參與了多個無線通信領域的研究項目以及全球3GPP標準化項目,還曾在全球領先的多媒體領域半導體公司TridentMicro負責芯片架構和算法開發,親歷過產品從0到1的過程。

合伙人蔡偉則是國內最早一批關注綠色科技新能源的投資人,早在2008年就開始深入綠色科技產業挖掘項目,經歷了電池,光伏和風電等行業的完整周期變化。在從事投資前,還曾在能源行業任職,有豐富的認知和運營經驗。

此外,在光速光合的投資團隊中,即便是投資經理,大多也是頂級院校博士,兼具全球頭部科技公司和投資機構的雙重背景,擁有行業、企業和投資人的多重視角。

產業研究,前瞻判斷

光速的投資一直遵循對大趨勢的預判,基于此來選擇賽道,再從賽道里挑選最好的公司持續加注。在宓群看來,真正要做好綠色科技和硬科技的早期投資,不僅要懂現有的技術,也要能預判未來的技術趨勢。

"光速幾乎所有的投資背后反映的都是對產業的研究。我們通過前沿的預判,結合我們的全球視野,形成產業觀,用產業鏈的思維來布局投資標的。"朱嘉解釋道,"從出發點來看,我們是站在需求側的視角來進行投資的。"

投資禾賽科技正是基于這樣的邏輯。宓群10年前在谷歌總部第一次體驗內部在開發的無人駕駛。盡管還在非常早的開發階段,試駕感受相當不錯,但也有很多問題。他判斷隨著軟件的迭代開發,自動駕駛遲早會實現。同時,他也在尋找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價值點。他關注到在一輛自動駕駛的車輛上,激光雷達是核心硬件,當時的成本要10萬美元,他覺得需要突破,壁壘也很高,從投資角度看,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基于此,光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激光雷達賽道里最好的投資標的,最后投資了禾賽。同時,憑借前瞻性的預判自2018年起連投禾賽5輪,為公司上市前第一大機構投資人,并對禾賽給予了各方面的幫助,目前禾賽已成長為全球激光雷達行業的領導者。

"過往的產業經驗往往能幫助我們比別人提前看到更多未被大家認知的全新領域,建立足夠認知優勢,從而更好地做出判斷。"蔡偉舉例,"不少新的投資機會其實存在于大行業里,大行業的體量使得其有能力支撐起足夠多的產業鏈,催生出更多增量及新技術的投資機會。"

針對新能源的發展,光速持續關注其中的硬科技的技術路徑變化,以及帶來的市場機會。光速早期投資的碳化硅芯片龍頭企業瞻芯電子就是新能源領域硬科技企業的代表之一。瞻芯電子在碳化硅領域具備了從設計到制造完整的產業鏈能力,是國內第一家自主開發并掌握6英寸SiC MOSFET產品以及工藝平臺的公司。目前碳化硅在汽車和新能源等多個領域都呈現加速應用的趨勢,能顯著降低實現碳中和的系統成本。隨著碳化硅材料和工藝的進一步成熟,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瞻芯電子正通過持續推進碳化硅工藝和產品的迭代開發,呈現出快速的發展態勢。

綠水青山,向光而行

在第一時間擁抱全球最前沿科技創新變化的同時,光速光合也在一路堅持綠色與可持續投資的理念,契合國家發展戰略。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投資綠色科技對于促進能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新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至關重要。

在碳中和及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光速已成功收獲了藍晶微生物、逸動科技、前晨汽車、勢加透博、唐鋒能源、協能科技、珈鈉能源、星期零等十余家綠色科技領域的頭部企業。

眼下,科技領域正處于一個持續創新發展的長周期中。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的加速演進,不斷涌現的新需求也正在加速科創力量的迸發,光速光合堅信科技創新是未來中國發展的主引擎,硬科技和雙碳目標下的綠色科技,將是光速光合實踐長期主義投資價值的重要方向。

"從扶持創新的角度,光速光合將繼續支持優秀的創業者去做有意義的、對社會有正向推動的事情,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宓群強調。他希望"光速光合能成為一支有溫度的基金,與創業者們一同向光而行,合力而為。"

]]>
光速中國創業投資基金
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
光速中國完成9.2億美元新基金募資,“綠色投資”創造可持續價值 2021-11-30 09:00:00 上海2021年11月30日 /美通社/ -- 光速中國今日宣布完成9.2億美元新基金的募資,管理的總基金規模達到30億美元。新一期的美元基金包括了早期基金及成長期基金,這是自2011年機構獨立運作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募資。新基金將專注于綠色科技、硬科技、企業服務、醫療科技、消費等領域的投資。與此同時,光速還宣布了即將啟用的2.0品牌:光速光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募資從啟動到收官僅花了三個月時間,獲得了全球頂尖的機構投資人的支持與青睞。盡管新基金獲得了大幅超額認購,但最終還是堅持募資原則,將基金規模保持在了合適的體量。

經過10年的耕耘,光速中國在各大領域從早期投資開始持續加碼,已幫助一批企業成長為行業的領先者,包括美團(HK:3690)、拼多多(NASDAQ:PDD)、滿幫集團(NYSE:YMM)、中際旭創(SZ:300308)、信也科技(NYSE:FINV)、聯絡互動(SZ:002280)、青云科技(SH:688316)、小魚在家(被百度并購)、聚勝萬合(被奇虎360收購)、禾賽科技、小魚易連、來也科技等。

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說,“感謝新老LP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此次募資很多LP看到我們從10年前募集第一支基金發展到今天,投資重點一直能有前瞻性的布局,從最早的互聯網和企業服務,再到8年前投資硬科技,4年前開始布局綠色科技。如今我們在硬科技、綠色科技的投資比重越來越大,LP們也非常認可我們在這種變化中體現出的對行業的深厚認知和前瞻性判斷。”

技術加持,更早、更準的“綠色布局”

風險投資一直是科技創新背后最堅定的支持者,人類社會正在面臨著更多的新挑戰,這也使得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宓群表示,“經歷了這10年的中國VC發展,我們覺得有一個投資維度很重要,那就是我們關注的創業公司,他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長期來看是否會對社會有正向的推動。”

光速疊加光合,意味著基金刻在生長基因里的創新與速度不變,而發展上則進化到謀求高質量的綠色與可持續投資。談及即將啟用的2.0品牌,宓群表示:“光合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重要機制。我們希望未來的光速中國能與創業者,與這個社會產生‘光合作用’,在支持創新的同時,成就更多推動社會正向發展的企業。”

在他看來,綠色科技在未來10年、20年都會是一個全球性的機會,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投資方向。

目前,光速中國已在綠色科技領域深度布局,已投資了新能源商用車公司前晨汽車、合成生物企業藍晶微生物、氫能源膜電極企業唐鋒能源、儲能科技公司協能科技、碳化硅芯片企業瞻芯、氫能源空壓機企業勢加透博、電動船科技公司逸動科技、植物肉品牌星期零等十余家企業。

同時,光速中國也持續在硬科技產業深耕。硬科技是全球化的市場,光速的全球化平臺使得投資團隊能從全局來理解產業發展脈絡,豐富的行業和產業經驗又能幫助團隊在關鍵技術領域有自己的系統打法。在硬科技領域,光速已接連投資了愛科微(AIC)、靈明光子、南芯、慧智微、瞻芯、菲萊、恒泰柯、斯坦德機器人等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早期投資了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種子輪投資了重卡自動駕駛公司智加科技。

經驗加持,團隊作戰的組織文化

早期布局和精準捕捉的背后是逐漸加強的投資力量。光速新基金同時宣布,朱嘉、高健凱、王國棟三人晉升為合伙人。與新基金同步到位的還有新的合伙人蔡偉和孫健。

蔡偉擁有13年風險投資經驗及8年的相關行業經驗,此前在阿里巴巴負責集團的早期科技投資和硬科技等領域的戰略投資。孫健擁有11年的早期和成長期的投資經驗,以及8年的相關行業經驗,此前在華興新經濟基金聯合主導消費和TMT領域的投資。

“我們的組織文化是一種團隊作戰的合伙人文化。10年來最大的感受是,真正要做好風險投資,特別是早期,對整個團隊的綜合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不僅募投管退各個方面都要做得好,而且要穿越周期。“宓群補充道,“我們的優勢在于,對未來全球的技術和商業趨勢有非常前瞻的判斷,團隊有深厚的行業積累。”

宓群舉例,比如復雜的芯片設計需要兩年,流片后到批量出貨還要一年多,所以產品的初始定義非常重要,從一開始就要求投資人對未來的技術和市場需求有很好的預判。

目前,光速中國的合伙人團隊普遍擁有超過10年的投資經驗,同時也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而后者恰恰是投資綠色科技、硬科技以及企業服務的核心門檻。除蔡偉和孫健外,專注硬科技和綠色科技領域投資的朱嘉曾在半導體芯片公司有7年芯片設計的工作經歷。關注醫療科技及企業服務領域的高健凱此前有自己創業的經歷。關注企業服務、產業互聯網升級領域的王國棟曾有多年企業管理咨詢服務的經驗。

全球加持,幫助創業領袖走向世界

經過10年的發展,光速中國專注中國市場,現已是專注早期,同時有能力一路支持公司的后期發展,覆蓋全投資周期的基金。此外,光速的投資平臺覆蓋了美國、印度、以色列、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各地形成了獨立管理、相互關聯、資源共享的強聯盟。不同地區的投資人在一個共享的光速大平臺上,溝通信息、拓展眼界,通過經驗、資源上的共享形成前沿的投資價值鏈。

基于國際網絡的優勢,使得光速中國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趨勢,多觸角地對前瞻性商業模式及技術趨勢做出及時的投資判斷。同時,全球化的布局也為創業公司提供了國際視野以及全球資源嫁接,讓中國公司能在世界舞臺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光速投資團隊的眼中,中國的科技公司完全有實力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事實上,光速中國的被投企業里已經出現了全球市場的龍頭科技企業。“像這樣的隱形冠軍,往往是在一個細分賽道將技術創新做到極致,又能滿足一個大的產業革新趨勢下涌現出的新需求。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這不僅僅是中國的需求,他們抓住的是一個全球化的機會,我們愿意幫助這樣的創業領袖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宓群說道。

宓群表示,10年是一個創業的過程,今天光速還依然保持一個創業公司的心態。“下一個10年,我們還是在創業的路上。我們有歸零的心態,有行業的積累,有團隊作戰的文化,還有我們的初心,從扶持創新的角度,真正支持這些優秀的創業者去做有意義的、對社會有正向價值的事情,這也會使得我們走得更長遠。”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