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見證者和親歷者,首都銀行(中國)今年也首次參加服貿會金融專題展區,對外展示銀行在華深耕十余載的"蝶變"以及向公眾展現作為一家來自菲律賓并由菲籍華人所創辦的這家銀行在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推動中資企業"走出去",推薦外資企業"走進來",以及未來銀行業務發展的重點領域等相關內容。
首都銀行(中國)戰略規劃主管張磊在服貿會現場表示,在本屆服貿會上,首都銀行(中國)展現了銀行未來在投資、消費以及制造三大領域的信心,尤其是在國內汽車消費領域。根據銀行的深度調研發現,汽車消費領域蓬勃的復蘇前景,以及本地化生產的逐步完整,加之汽車消費市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需求,使汽車消費領域受到外部沖擊的影響較小,因此,在夯實銀行傳統的基建項目外,汽車制造消費領域將會是銀行日后重點關注和發展的業務方向之一。同時,在談及服貿會上將會有哪些新業務、新投資落地中國市場時,張磊指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正式生效,作為東盟國之一的菲律賓將會與中國在農業、大基建、大能源、大人文等四大領域展開更為密切的合作。首都銀行(中國)則作為國內提供比索換匯為數不多的銀行,在為菲律賓在華各類客戶提供便捷匯兌服務的同時,依托于集團對菲資企業的熟悉,銀行將會加大對在華菲資企業結算、貿易融資以及貸款等一系列綜合金融服務的力度,并且進一步與集團實現區位互補,積極參與沿線業務,為中資企業"走出去"帶來更多機遇。
今年以來,中國金融監督部門不斷強調,"未來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歇",將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張磊介紹到,隨著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以及"一帶一路"、RCEP等政策協議的實施,為中資企業到東南亞投資提供的重要契機,但企業也面臨著各類跨境風險和不確定性。首都銀行(中國)從以往的經驗中了解到,中資企業在菲律賓本地投資初期,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經營信息或履約歷史等信用不足的問題,導致難以獲得菲律賓本地銀行的融資。而首都銀行(中國)通過與母行的跨境聯動,借助于母行在菲律賓當地的地位、資源、信息等優勢,能夠為中資企業提供全方位、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務。并且,近幾年銀行已成功主辦了中資企業到菲律賓、老撾、越南等國家承包基建工程、投資鋼鐵廠等"一帶一路"項目融資安排。并且,為支持中國出口東盟尤其是菲律賓,首都銀行(中國)也為中國的出口廠商提供福費廷融資業務、提供轉開保函服務等。總之,為了滿足客戶在國際貿易中交易便利化的整體需求,首都銀行(中國)始終在不斷探索,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務。
最后,張磊在談到對未來中國市場的信心時,他說到,"近兩年,政府持續在推出新的穩外資政策措施,堅持推動外資平穩發展,這給了首都銀行(中國)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重要信心,也給銀行抓住中國市場的機遇。首都銀行(中國)未來仍會力行"穩中求進",立足客戶需求,不斷優化升級產品服務,并以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為風向標,聚焦重點領域,發揮市場主體活力,在助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長遠的高質量發展"。
在報告期內,首都銀行(中國)總資產達151.54億元,同比增幅20.18%;貸款余額108.60億元,同比增長21.66%;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雙雙下降;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31%,達到人民幣29,104萬元;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5.68%至10,204萬元;全年實現5,390萬元凈利潤,增長率7.45%。
堅持“以長三角為中心,進一步輻射全國”發展戰略不動搖
自2010年3月正式開業以來,首都銀行(中國)已在境內穩健運營超過12年,在此期間,其緊緊圍繞“以長三角為中心,進一步輻射全國”的發展戰略開拓分支機構,并已在上海、南京、蘇州、常州、廈門、泉州等地開設分行。去年11月,首都銀行(中國)全國第七家、浙江省首家分行 -- 寧波分行也正式對外開業,此次新開分行,其意義不單是首都銀行(中國)完善了其在長三角地區的布局,更是其與上海、南京、蘇州、常州等長三角地區分行實現高效協同,進一步深化融入長三角區域發展,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有力實踐與落地。
堅持“四大聚焦”不動搖
2022年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首都銀行(中國)其公司銀行業務在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始終堅持“防風險、促變革、調結構、穩增長”的12字經營戰略,圍繞區域聚焦、行業聚焦、客戶聚焦以及產品聚焦的策略進行業務發展。
在區域聚焦上,首都銀行(中國)著眼于長三角經濟圈和海峽西岸經濟區,以其分行所在地為核心開展業務,深入拓展“高鐵三小時”客戶圈。隨著寧波分行的開業,首都銀行(中國)其公司業務發展在浙江省也有了新的“據點”,進一步提升了其長三角區域金融服務能力。同時,其依托母行首都銀行集團在菲律賓及東南亞的金融布局,現已在泉州和廈門地區開展了跨境金融業務,為菲律賓僑胞提供金融一站式服務;在行業聚焦上,首都銀行(中國)堅持聚焦優質國企、民營龍頭企業,聚焦租賃商務服務、新老基建、醫療保健、高端制造、智能通信、綠色金融領域;在客戶聚焦上,首都銀行(中國)聚焦政府信用、產業信用、貿易信用,其以地方政府平臺、央企、地方國企為核心,扶持產業鏈相關的民營經濟,拓展核心企業優質上下游客戶,開展貿易融資、應收賬款融資、供應鏈融資等業務;在產品聚焦上,首都銀行(中國)聚焦在外資銀行特色的金融工具組合方案,不僅為客戶提供傳統授信產品及存款產品,還提供了企業債投資、信托投資等多元化金融產品服務,加深與客戶之間的往來。
堅持新業務創新不動搖
根據年報顯示,首都銀行(中國)在金融市場領域,除了其主要的資產負債管理業務外,其外匯衍生品業務、金融同業業務、貿融業務也均實現了快速增長,同時更有多項新業務實現了落地,其中就包括了第一筆票據回購業務、第一筆債券借貸業務、第一筆國內信用證及福費廷業務等。
堅持綠色金融領域實踐不動搖
2022年,為了加強銀行綠色金融與資產投資,首都銀行(中國)由公司銀行部、信貸監控部以及風險管理部共同成立了首都銀行(中國)綠色金融小組。此舉不僅是為了支持“3060”雙碳的戰略目標,并且這也符合了綠色融資的總體要求。從年報中可以了解到,首都銀行(中國)已積極調整了其行業策略,從被動管理轉向了主動支持,不僅設定了“兩高一剩”限制行業,還設定了節能環保、農業治理等多個積極支持的“綠色”行業。為扶持綠色信貸業務,在信貸業務審查制度中也明確了對于綠色授信的審查效率優先級。
堅持高質量發展之道不動搖
誠如首都銀行(中國)董事長鄭少康在年報中所表示,2022年對于首都銀行(中國)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年份。從成立之初至今,首都銀行(中國)始終秉承“信守如一,與您同行”的服務承諾。多年來,首都銀行(中國)通過不斷的創新優化,開發了創新性的金融解決方案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同時,依循其誠信、服務、效率、專業和創新的核心價值觀,首都銀行(中國)也始終保持著對于股東和客戶的承諾。
2023年全球經濟形勢依舊嚴峻,經濟走出衰退陰霾道且阻長,但首都銀行(中國)始終堅信,直面挑戰、主動作為、積極求變、持續創新才能在逆勢中保持不懈的動力源泉。
2023年,首都銀行(中國)將繼續堅守“風險為本,合規筑底”的經營底線,方能尋得共創發展的新機遇,共續美好可持續的新未來,共同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業堅持雙向開放,吸引外資來華展業。與此同時,金融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也在向縱深發展。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是世界經濟重要參與者,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要環節,通過優惠政策的持續推出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來華投資。
與此同時,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5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3.1%,占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提高到15%。中國連續13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伙伴,東盟作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進一步鞏固。
從泉州籍愛國華僑,已故鄭少堅博士在菲律賓創辦了首都銀行集團之時起至今,60年后的首都銀行集團經歷時間的洗禮和百般錘煉,已發展成為擁有金融、地產、汽車和基礎設施投資等四大板塊的大型跨國投資控股集團。其金融板塊以商業銀行為主體,涵蓋了儲蓄銀行、投資銀行、財務銀行、證券公司、信用卡公司、匯兌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業務牌照,在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1000家分支機構,是菲律賓的系統重要性銀行,并先后榮獲了“菲律賓最佳管理銀行”、“菲律賓最佳外匯交易銀行”、“菲律賓最佳交易銀行”、“菲律賓最佳貿易融資銀行”、“菲律賓最佳現金管理銀行”、“菲律賓最佳銀行”、“菲律賓最佳本地銀行”、“菲律賓最安全銀行”及“亞洲最佳雇主”等多項殊榮。僅2016年至今7年時間內,首都銀行集團便獲得67項榮譽。
而在2010年,首都銀行集團帶著鄭少堅博士深厚的愛國情懷,同時,著眼于中國良好的基本面及巨大的市場潛力,將原上海分行改制為全牌照子行,設立了首都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都銀行(中國)),并確立了首都銀行(中國)作為集團全球發展戰略最重要的地位。首都銀行(中國)一直堅持穩健審慎的發展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基礎,深耕本地市場,始終致力于打造一家“服務好、效率高、聲譽佳、精而美”的外資銀行。自開業以來,以總行所在地南京為中心,立足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大區域,并響應中國政府“一帶一路”的區域發展規劃,已先后設立了上海分行、南京分行、常州分行、泉州分行、廈門分行和蘇州分行等六家分行,寧波分行也即將開業。在華經營12載,首都銀行(中國)穩扎穩打,力行“防風險、促變革、調結構、穩增長”的發展戰略。基于銀行優異的經營業績和穩健的風險控制,近年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均給予AA+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展望穩定。2021年,國際評級公司穆迪給予Baa2(投資級)的本幣與外幣存款長期評級,展望穩定,持平于菲律賓主權評級和集團評級,2022年兩家評級機構均維持原評級。2011年至今,首都銀行(中國)還榮獲了“江蘇地區最佳外資銀行獎”、“東盟走進中國十大成功企業獎”、“最受歡迎國際業務外資銀行”、“上海銀行普惠金融服務突出貢獻獎”、“2021年中國金鼎年度綠色金融獎”、“中國銀行數字化轉型—年度數字化風控優秀案例”、“金諾·中國金融年度優秀社會責任項目”等獎項。
在此次專訪接近尾聲之際,林大鎰總裁表達了首都銀行(中國)力求于逆勢中穩中求進的決心。一甲子崢嶸歲月,六十載春華秋實。首都銀行集團在過去的60年內實現了迅速成長。首都銀行(中國)依托母行集團強勁支持、穩健的經營管理理念、深耕中國本地市場和金融支持中國-東盟經貿往來以實現合作共贏的信念,在華之路必也能應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