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un Health zh_CN PRN Asia 點亮星光,愈你同行 -- “2022年9月淋巴瘤患者關愛活動”啟動 2022-09-09 15:27:00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重磅發布,權威實用為健康護航 由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發布會"將于2022年9月13日隆重召開。該指南結合國內外淋巴瘤診療新進展,匯集淋巴瘤臨床專家、預防專家、體檢專家等多學科專家的智慧與臨床經驗,全面、系統地描述淋巴瘤的防、篩、診、治、康核心知識。內容組織以科學嚴謹、易讀易懂為原則,把專業的醫學術語以科普的語言呈現給讀者,為廣大讀者提供權威、實用的淋巴瘤科普知識,幫助讀者了解淋巴瘤的防治。 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邱錄貴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張清媛教授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紀春巖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田艷濤教授 擔任大會主席,攜手領域內十余位權威專家共同參與并見證《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發布,并對《指南》的核心知識進行權威解讀。 星相伴線上義診,打破時空界限專業診療 為解決淋巴瘤異地就診難題,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患者在家便可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本次活動將在9月13日—9月19日特別邀請到全國頂尖醫療中心的淋巴瘤專家共21位,開展線上義診活動,讓專業診療打破時空阻礙,"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9月13日-19日期間,本次活動將每天邀請領域大咖,包括 王黎教授、楊海燕教授、夏忠軍教授、劉耀教授、丁凱陽教授、周輝教授、李增軍教授、王曉波教授、黃慧強教授、白鷗教授、鄒立群教授、江松福教授、黃洪暉教授、馮茹教授、朱尊民教授、張蕾教授、劉麗宏教授、張利玲教授、景紅梅教授、李彩霞教授、徐兵教授等 21位知名專家(專家按照義診時間先后排序)為患者進行免費線上視頻義診。 關注兒童淋巴瘤,護佑家庭希望,"愈"你同行 兒童淋巴瘤是兒童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兒童白血病與腦腫瘤,位居第三。兒童淋巴瘤的腫瘤學特性與成人淋巴瘤存在明顯不同,因而其治療手段、疾病預后、康復管理等也存在諸多不同。 為幫助淋巴瘤患兒及其家屬進一步了解疾病治療理念,樹立治療信心,在9月15日下午,活動將特別邀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湯永民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段彥龍教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蘭和魁教授,開展兒童淋巴瘤專題科普講座,并為兒童淋巴瘤患者家屬解答疾病相關問題。 “零距離”對話,患教互動點亮星光 為更好地幫助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淋巴瘤診療知識和治療過程,普及《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相關內容,樹立其治療與康復信心,在9月14日—9月28日,本次活動將與聯合中國抗癌協會67 家淋巴瘤示范基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患教活動。屆時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屬可與專家「零距離」對話,實時解決疾病就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與困惑,實現積極互動。 “點亮星光,愈你同行 -- 9月淋巴瘤患者關愛月”系列活動即將震撼來襲。專家陣容強大,活動內容精彩豐富,誠邀各位積極參與。在與疾病對抗的道路上,將為患者 點亮一路星光,攜手同行。 更多詳情,請關注"復星健康"公眾號,了解"點亮星光 愈你同行"更多系列活動。 ]]> 上海2022年9月9日 /美通社/ -- 金秋九月,恰逢國際 9·15 世界淋巴瘤日來臨之際,星愛121專項公益基金,攜手復星健康,淋巴瘤之家,匯聚各方力量,開啟點亮星光,愈你同行 -- 9月淋巴瘤患者關愛系列活動,與廣大淋巴瘤患者攜手同行,點亮生命之星光,重燃生活之希望

本次活動特設四大活動板塊,不僅會開展在線義診和科普患教活動,還會帶來《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線上發布,以及線下患教科普宣講活動;不僅關愛成人淋巴瘤患者,還特設兒童淋巴瘤專場,為淋巴瘤患兒及其家屬帶去溫暖。參與此次活動的領域內專家超過100人,患教活動超過60場,可謂大咖云集、陣容強大。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重磅發布,權威實用為健康護航

由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發布會"將于2022年9月13日隆重召開。該指南結合國內外淋巴瘤診療新進展,匯集淋巴瘤臨床專家、預防專家、體檢專家等多學科專家的智慧與臨床經驗,全面、系統地描述淋巴瘤的防、篩、診、治、康核心知識。內容組織以科學嚴謹、易讀易懂為原則,把專業的醫學術語以科普的語言呈現給讀者,為廣大讀者提供權威、實用的淋巴瘤科普知識,幫助讀者了解淋巴瘤的防治。

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邱錄貴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張清媛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紀春巖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田艷濤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攜手領域內十余位權威專家共同參與并見證《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發布,并對《指南》的核心知識進行權威解讀。

星相伴線上義診,打破時空界限專業診療

為解決淋巴瘤異地就診難題,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患者在家便可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本次活動將在9月13日—9月19日特別邀請到全國頂尖醫療中心的淋巴瘤專家共21位,開展線上義診活動,讓專業診療打破時空阻礙,"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9月13日-19日期間,本次活動將每天邀請領域大咖,包括王黎教授、楊海燕教授、夏忠軍教授、劉耀教授、丁凱陽教授、周輝教授、李增軍教授、王曉波教授、黃慧強教授、白鷗教授、鄒立群教授、江松福教授、黃洪暉教授、馮茹教授、朱尊民教授、張蕾教授、劉麗宏教授、張利玲教授、景紅梅教授、李彩霞教授、徐兵教授等21位知名專家(專家按照義診時間先后排序)為患者進行免費線上視頻義診。

關注兒童淋巴瘤,護佑家庭希望,"愈"你同行

兒童淋巴瘤是兒童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兒童白血病與腦腫瘤,位居第三。兒童淋巴瘤的腫瘤學特性與成人淋巴瘤存在明顯不同,因而其治療手段、疾病預后、康復管理等也存在諸多不同。

為幫助淋巴瘤患兒及其家屬進一步了解疾病治療理念,樹立治療信心,在9月15日下午,活動將特別邀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湯永民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段彥龍教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蘭和魁教授,開展兒童淋巴瘤專題科普講座,并為兒童淋巴瘤患者家屬解答疾病相關問題。

零距離對話,患教互動點亮星光

為更好地幫助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淋巴瘤診療知識和治療過程,普及《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患者指南》相關內容,樹立其治療與康復信心,在9月14日—9月28日,本次活動將與聯合中國抗癌協會67 家淋巴瘤示范基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患教活動。屆時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屬可與專家「零距離」對話,實時解決疾病就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與困惑,實現積極互動。

點亮星光,愈你同行 -- 9月淋巴瘤患者關愛月系列活動即將震撼來襲專家陣容強大,活動內容精彩豐富,誠邀各位積極參與在與疾病對抗的道路上,將為患者點亮一路星光,攜手同行

更多詳情,請關注"復星健康"公眾號,了解"點亮星光 愈你同行"更多系列活動。

]]>
“維定保”正式上線|國內首個專為癲癇患兒定制的醫療險 2022-06-28 09:00:00 ? 延伸閱讀: 維格定?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用散,是由上海復星集團旗下萬邦醫藥引進的德國進口產品,是首個在中國正式上市的氨己烯酸,2月起已在全國正式供貨。 同時,萬邦醫藥與中國抗癲癇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結節性硬化及癲癇罕見病專病委員會,推動國內癲癇罕見病診療水平的提升,讓更多的患兒能接受早診、早治。 為切實有效地幫助患兒家庭減輕用藥經濟負擔,由復星公益基金會發起,萬邦醫藥支持啟動患者關愛計劃,攜手行業專家從疾病診治、患者援助、用藥保險、家庭關愛等方面解決部分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困難。 參考文獻: 1、2019年12月20日,《癲癇,公共衛生當務之急》-- 全球癲癇報告(中文版) ? ]]> 助力減輕癲癇患兒的家庭負擔

上海2022年6月28日 /美通社/ -- 2022年6月28日是第16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提高依從性、有我更有你"。每千人中約有7.6人在其一生中患有癲癇[1]。長期以來,由于癲癇的復雜性、長期性和相當多的共患病,仍存在診斷難、買藥難、依從性差等問題。為此,復星健康聯合萬邦醫藥推出國內首個專為癲癇患兒定制的醫療險 -- "維定保"。

嬰兒癲癇性痙攣綜合征(IESS)是臨床上常見的癲癇性腦病,具有早期死亡率高、存活患兒伴有認知功能缺陷、預后差等特點。氨己烯酸是是嬰兒癲癇性痙攣綜合征伴結節性硬化癥(TSC)首選的一線治療藥物,此前由于一直未在國內上市,導致很多患兒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2022年年初,維格定®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用散正式在國內上市,終結了中國IESS/TSC患兒無藥可用的時代,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為更多的中國患兒家庭帶來新生的希望。

但如何通過多層次保障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和病程服務需求,一直都是備受患者家屬關注的話題。如癲癇患兒在購買商業醫療險時,常常由于存在癲癇病史而被拒保。但癲癇患兒發病時的意外,或者一些容易引起的突發病癥,更需要一份住院大額保險保障。

為滿足上述的患者需求,在第16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來臨之際,萬邦醫藥聯合復星健康推出的維格定®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用散保險"維定保"正式上市,以"醫+藥+險"的模式為中國IESS/TSC患兒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管理方案。

這是國內首個專為癲癇患兒定制的福利關愛計劃,主要包含保險保障,優惠購藥、意外賠付、線上問診、健康管理等多重福利,旨在切實減輕患兒家庭負擔,讓更多患兒獲得及時的治療,提升藥物可及性與依從性,惠及更多患兒家庭。

歡迎關注公眾號【氨己烯酸】了解詳情。


 


延伸閱讀:

維格定®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用散,是由上海復星集團旗下萬邦醫藥引進的德國進口產品,是首個在中國正式上市的氨己烯酸,2月起已在全國正式供貨。

同時,萬邦醫藥與中國抗癲癇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結節性硬化及癲癇罕見病專病委員會,推動國內癲癇罕見病診療水平的提升,讓更多的患兒能接受早診、早治。

為切實有效地幫助患兒家庭減輕用藥經濟負擔,由復星公益基金會發起,萬邦醫藥支持啟動患者關愛計劃,攜手行業專家從疾病診治、患者援助、用藥保險、家庭關愛等方面解決部分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困難。

參考文獻:

1、2019年12月20日,《癲癇,公共衛生當務之急》-- 全球癲癇報告(中文版)

 

]]>
第一屆“萬邦杯”曬步活動正式啟動 2022-03-01 09:00:00 由丁香醫生發布的《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新冠疫情的出現和蔓延顯著促進了全民大健康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在該報告中,當5萬余名受訪者被問及“人生中重要的事”時,相比財富、工作、人際關系等身外之物,93%的國人將“身體健康”列在首位。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醫療服務人員往往處于高強度、高負荷、高壓力的工作狀態下。醫米調研發起的中國醫生健康狀況調研揭示,我國近4成醫生周鍛煉次數為0,超5成醫生周鍛煉次數低于2次。僅三成醫生自認身體狀況較好,70后、80后醫生身體狀況堪憂。 為了幫助醫療服務人員走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帶來的亞健康狀態,本屆“萬邦杯”曬步活動結合了當下備受青睞的健步社交形式,在投身“萬步行”鍛煉的同時,還可以在社交App上與眾好友PK步數排名,在解壓的鍛煉氛圍中同步升級健康與快樂。 此外,相比其他時間和精力成本更高的運動形式,步行也更便于忙碌的醫療服務人員隨時參與,長期堅持有益健康。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中提及的一項有關每日步行步數與全因死亡風險的研究指出,與4000步/天相比,8000步/天可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51%, 12000步/天可降低 65%,且與步速大小無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西安市中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靳建旭倡導大家積極參與的同時,提醒到:“患有腿疾、關節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人群請謹遵醫囑,適度運動。”萬邦醫藥也表示:“將繼續投身大健康公益領域,助力提升國民健康新知與身體素養。” ]]> 西安2022年3月1日 /美通社/ -- 由西安市中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星醫藥成員企業萬邦醫藥營銷有限公司協辦的“萬步行邦健康”第一屆“萬邦杯”曬步活動于2022年2月23日早8時正式開啟報名。本屆活動將于3月1日正式啟動,面向廣大醫療服務人員,促進醫療服務人員參與鍛煉,保持健康。


由丁香醫生發布的《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新冠疫情的出現和蔓延顯著促進了全民大健康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在該報告中,當5萬余名受訪者被問及“人生中重要的事”時,相比財富、工作、人際關系等身外之物,93%的國人將“身體健康”列在首位。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醫療服務人員往往處于高強度、高負荷、高壓力的工作狀態下。醫米調研發起的中國醫生健康狀況調研揭示,我國近4成醫生周鍛煉次數為0,超5成醫生周鍛煉次數低于2次。僅三成醫生自認身體狀況較好,70后、80后醫生身體狀況堪憂。

為了幫助醫療服務人員走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帶來的亞健康狀態,本屆“萬邦杯”曬步活動結合了當下備受青睞的健步社交形式,在投身“萬步行”鍛煉的同時,還可以在社交App上與眾好友PK步數排名,在解壓的鍛煉氛圍中同步升級健康與快樂。

此外,相比其他時間和精力成本更高的運動形式,步行也更便于忙碌的醫療服務人員隨時參與,長期堅持有益健康。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中提及的一項有關每日步行步數與全因死亡風險的研究指出,與4000步/天相比,8000步/天可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51%, 12000步/天可降低 65%,且與步速大小無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西安市中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靳建旭倡導大家積極參與的同時,提醒到:“患有腿疾、關節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人群請謹遵醫囑,適度運動。”萬邦醫藥也表示:“將繼續投身大健康公益領域,助力提升國民健康新知與身體素養。”

]]>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復星健康推出星愛121女性乳腺健康關愛系列活動 2021-10-18 12:27:00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上世紀90年代起,“粉紅絲帶”成為全球乳腺癌防治運動的標識,旨在向全社會傳達“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理念。根據《中華腫瘤雜志》2021年發布的《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 59.0/10萬和16.6/10萬,居全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和死亡率第4位。 星愛121女性乳腺健康關愛公益活動將通過專家訪談、公益患教直播、科學辟謠科普等不同形式,喚醒大眾關注并認識女性乳房健康,鼓勵女性提高乳腺癌早期篩查的健康觀念。 #大夫說#專家訪談 活動期間,復星健康攜手乳腺治療領域專家共同開展《大夫說》線上訪談欄目,圍繞乳腺癌的預防與治療、病因與防治等話題,鼓勵婦女提高乳腺癌篩查的觀念,共同致力于“及早預防、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的健康目標。 #患教直播#公益科普 目前,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很高,只要能及早地發現和治療,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臨床上中早期的診斷對后期的治療和預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對乳腺癌的誤診、漏診時有發生。 為此,本次活動邀請多位專家開展患教直播活動。通過線上的患者教育,為大眾帶來專業、全面的乳腺疾病知識科普,推進乳腺癌防治意識。 #科學辟謠#答疑解惑 網絡上經常出現各種諸如“患了乳腺癌就要切除乳房”、“胸小的就不容易患乳腺癌”、“乳房的腫塊就是乳腺癌”等謠言,加之對乳腺癌缺乏深入了解,不少女性對乳腺癌產生了諸多誤解,這也影響到了乳腺癌的預防和治療。 為了讓更多女性朋友不再受到謠言的困擾,活動期間眾多專家會在線上揭開那些謠言“真相”,大眾還可以在辟謠專區參與在線投票。復星健康還在多家醫院和藥店準備了粉紅絲帶月專屬《關愛乳腺疾病健康》小冊子,供大眾免費領取。 通過一系列公益活動,復星健康致力于提高女性對乳腺癌的科普認知和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用實際行動為女性健康獻出一份力量。 ]]> 上海2021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為踐行科學防癌抗癌理念并推進“健康中國2030”在腫瘤領域落地,復星健康聯合各界共同響應“乳腺癌防治月”號召,于10月1日-10月31日期間推出“西心呵護,乳此美麗”大型乳腺癌腫瘤患者科普關愛系列活動,呼吁關愛女性乳腺健康。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上世紀90年代起,“粉紅絲帶”成為全球乳腺癌防治運動的標識,旨在向全社會傳達“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理念。根據《中華腫瘤雜志》2021年發布的《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 59.0/10萬和16.6/10萬,居全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和死亡率第4位。

星愛121女性乳腺健康關愛公益活動將通過專家訪談、公益患教直播、科學辟謠科普等不同形式,喚醒大眾關注并認識女性乳房健康,鼓勵女性提高乳腺癌早期篩查的健康觀念。

#大夫說#專家訪談

活動期間,復星健康攜手乳腺治療領域專家共同開展《大夫說》線上訪談欄目,圍繞乳腺癌的預防與治療、病因與防治等話題,鼓勵婦女提高乳腺癌篩查的觀念,共同致力于“及早預防、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的健康目標。

#患教直播#公益科普

目前,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很高,只要能及早地發現和治療,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臨床上中早期的診斷對后期的治療和預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對乳腺癌的誤診、漏診時有發生。

為此,本次活動邀請多位專家開展患教直播活動。通過線上的患者教育,為大眾帶來專業、全面的乳腺疾病知識科普,推進乳腺癌防治意識。

#科學辟謠#答疑解惑

網絡上經常出現各種諸如“患了乳腺癌就要切除乳房”、“胸小的就不容易患乳腺癌”、“乳房的腫塊就是乳腺癌”等謠言,加之對乳腺癌缺乏深入了解,不少女性對乳腺癌產生了諸多誤解,這也影響到了乳腺癌的預防和治療。

為了讓更多女性朋友不再受到謠言的困擾,活動期間眾多專家會在線上揭開那些謠言“真相”,大眾還可以在辟謠專區參與在線投票。復星健康還在多家醫院和藥店準備了粉紅絲帶月專屬《關愛乳腺疾病健康》小冊子,供大眾免費領取。

通過一系列公益活動,復星健康致力于提高女性對乳腺癌的科普認知和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用實際行動為女性健康獻出一份力量。

]]>
首屆星愛121健康關愛月系列活動完美收官 惠及千萬患者 2021-10-15 16:42:00 截止9月30日,在各領域專家與愛心醫生的共同參與下,在淋巴瘤、ITP及實體腫瘤領域合計開展26場愛心義診,45場公益科普直播, 50余場線下愛心義診及公益科普患教活動,惠及25000余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統計,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全球23.7%,位居全球第一。其中,結直腸癌確診患者達 56 萬,乳腺癌確診患者達 42 萬、淋巴瘤確診患者達 9萬。 然而,由于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血液病及腫瘤患者的診療依然存在諸多困境,就診難、確診難以及確診后的心理重塑難。 為此,星愛121健康關愛月于9月1日-30日聯合多位血液及腫瘤領域專家開展為期1個月的大型公益義診及系列科普講座活動。本次活動以“點亮星光,重拾信心”為主題,特邀全國享有盛名的近百位權威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免費義診、專家直播、科普患教等活動,旨在喚起公眾對血液病與腫瘤患者群體關注的同時,幫助患者了解疾病治療理念,樹立治療信心,點亮星光重拾信心,重塑閃耀人生。 備注:星愛121專項基金-為助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更好地為家庭客戶提供健康服務,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 聯合復星醫藥正式啟動“星愛121”公益項目,設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復星醫藥星愛121專項基金。該專項基金以健康關愛、科研創新、公益捐贈為三大方向,圍繞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致力于為家庭客戶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幫助人類戰勝疾病,實現人類壽命到121歲的美好愿景 。 ]]>

上海2021年10月15日 /美通社/ -- 9月30日, 借9.15世界淋巴瘤日及9.21-9.27世界ITP疾病周為契機,由復星健康攜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星愛121健康關愛專項基金聯合發起,淋巴瘤之家、ITP家園共同參與舉辦的首屆“星愛121血液病及腫瘤患者健康關愛月”系列活動完美收官。

活動期間,由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趙維蒞教授組成的主席團及眾多領域內學術大咖愛心參與,喚起公眾對血液及腫瘤疾病以及患者群體的關注,重塑患者疾病治療理念,樹立治療信心。


截止9月30日,在各領域專家與愛心醫生的共同參與下,在淋巴瘤、ITP及實體腫瘤領域合計開展26場愛心義診,45場公益科普直播, 50余場線下愛心義診及公益科普患教活動,惠及25000余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統計,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全球23.7%,位居全球第一。其中,結直腸癌確診患者達 56 萬,乳腺癌確診患者達 42 萬、淋巴瘤確診患者達 9萬然而,由于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血液病及腫瘤患者的診療依然存在諸多困境,就診難、確診難以及確診后的心理重塑難。

為此,星愛121健康關愛月于9月1日-30日聯合多位血液及腫瘤領域專家開展為期1個月的大型公益義診及系列科普講座活動。本次活動以“點亮星光,重拾信心”為主題,特邀全國享有盛名的近百位權威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免費義診、專家直播、科普患教等活動,旨在喚起公眾對血液病與腫瘤患者群體關注的同時,幫助患者了解疾病治療理念,樹立治療信心,點亮星光重拾信心,重塑閃耀人生。

備注:星愛121專項基金-為助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更好地為家庭客戶提供健康服務,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聯合復星醫藥正式啟動“星愛121”公益項目,設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復星醫藥星愛121專項基金。該專項基金以健康關愛、科研創新、公益捐贈為三大方向,圍繞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致力于為家庭客戶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幫助人類戰勝疾病,實現人類壽命到121歲的美好愿景

]]>
關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 復星健康聯合多方發起健康關愛月 2021-09-24 17:43:00 9月1日-9月30日的關愛月項目號召公眾關注疾病早期預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免費義診、專家直播、科普患教等活動關愛血液病與腫瘤患者,助力患者點亮星光,重拾信心。 ITP 患者的健康管理亟待重視 ITP是一種常見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此類患者往往伴有出血性功能障礙,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生磕碰、摩擦就有可能導致流血不止,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了幫助這些疾病人群,每年的 9月21日-9月27日被定為國際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疾病周,旨在提高公眾對 ITP 的認知,關心并支持 ITP 患者。 由于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很多?ITP 患者現階段不能及時到醫院就診、購藥途徑受限、諸多診療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而 ITP 疾病的特殊性決定了一旦中斷治療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疾病風險。 在此背景下,多方聯合發起此次關愛月項目,以喚起大眾對?ITP 患者的關注。9月8日,該項目以線上會議形式宣布正式啟動。來自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組成的主席團及眾多領域內學術大咖、患者公益組織代表一同蒞臨啟動會。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組成本次關愛月項目的專家主席團 專家共同守護ITP患者生命健康 作為關愛月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在今年ITP疾病周期間,復星健康攜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星愛 121 健康關愛項目以及 ITP 家園等多個專業機構和領域專家,共同為 ITP 患者獻上一場為期 7天的線上及線下患教活動。 在此期間,11 場大咖直播、7 場線上義診、10 場線下患教活動共同進行。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患者教育形式,實現專家與患者“零距離”對話。為患者帶去全面、專業的疾病知識,為他們解答對ITP的困惑,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疾病本身和治療過程,從而樹立其治療及康復的信心。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線上義診邀請到7 位業內權威專家,每位專家將為 5 位ITP患者提供線上咨詢。義診結束后,每位患者將免費獲贈一個小藥箱。活動期間參與線上直播和線下患教的患者,更有機會獲得復星健康提供的神秘大禮包。 此次活動將為更多?ITP 患者及大眾科普 ITP 疾病相關知識,進一步幫助患者科學認知疾病。醫生也能更好地向患者及家屬展示規范治療的必要性,促進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助力更多患者生存獲益,增強積極治療的信心,以陽光向上的心態重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 上海2021年9月24日 /美通社/ -- 在915世界淋巴瘤日、國際世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疾病周來臨之際,復星健康攜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星愛 121 健康關愛項目以及淋巴瘤之家、蘇州陳霞愛心慈善基金會、ITP家園等多個專業機構和領域專家,共同發起為期一個月的血液病及腫瘤患者關愛月項目系列活動。


9月1日-9月30日的關愛月項目號召公眾關注疾病早期預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免費義診、專家直播、科普患教等活動關愛血液病與腫瘤患者,助力患者點亮星光,重拾信心。

ITP 患者的健康管理亟待重視

ITP是一種常見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此類患者往往伴有出血性功能障礙,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生磕碰、摩擦就有可能導致流血不止,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了幫助這些疾病人群,每年的 9月21日-9月27日被定為國際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疾病周,旨在提高公眾對 ITP 的認知,關心并支持 ITP 患者。

由于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很多 ITP 患者現階段不能及時到醫院就診、購藥途徑受限、諸多診療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而 ITP 疾病的特殊性決定了一旦中斷治療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疾病風險。

在此背景下,多方聯合發起此次關愛月項目,以喚起大眾對 ITP 患者的關注。9月8日,該項目以線上會議形式宣布正式啟動。來自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組成的主席團及眾多領域內學術大咖、患者公益組織代表一同蒞臨啟動會。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組成本次關愛月項目的專家主席團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組成本次關愛月項目的專家主席團

專家共同守護ITP患者生命健康

作為關愛月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在今年ITP疾病周期間,復星健康攜手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星愛 121 健康關愛項目以及 ITP 家園等多個專業機構和領域專家,共同為 ITP 患者獻上一場為期 7天的線上及線下患教活動。

在此期間,11 場大咖直播、7 場線上義診、10 場線下患教活動共同進行。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患者教育形式,實現專家與患者“零距離”對話。為患者帶去全面、專業的疾病知識,為他們解答對ITP的困惑,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疾病本身和治療過程,從而樹立其治療及康復的信心。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線上義診邀請到7 位業內權威專家,每位專家將為 5 位ITP患者提供線上咨詢。義診結束后,每位患者將免費獲贈一個小藥箱。活動期間參與線上直播和線下患教的患者,更有機會獲得復星健康提供的神秘大禮包。

此次活動將為更多 ITP 患者及大眾科普 ITP 疾病相關知識,進一步幫助患者科學認知疾病。醫生也能更好地向患者及家屬展示規范治療的必要性,促進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助力更多患者生存獲益,增強積極治療的信心,以陽光向上的心態重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
2021世界淋巴瘤日 “星愛121健康關愛月”助患者重拾美好生活 2021-09-15 15:32:00 關注淋巴瘤患者 淋巴瘤是一組起源于人體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的統稱,具有近百種復雜分型。而通常罹患淋巴瘤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沒有典型癥狀,僅僅表現為低熱、出汗、疲勞等癥狀,它也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十大腫瘤之一。 世界淋巴瘤宣傳日是國際淋巴瘤聯盟和世界衛生組織為呼吁全世界共同關注淋巴瘤而專門設置的節日。據《2019年中國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約有43%的淋巴瘤患者存在誤診、61%的患者曾經有過斷藥經歷,其中19%因為經濟負擔過重而斷藥;高達93.5%的青年淋巴瘤賦閑患者,因為患病而不能工作或讀書;更有70%的中年賦閑患者因為罹患淋巴瘤而不能工作或提前退休。同時,高昂的治療費用也成為了淋巴瘤患者康復治療的“攔路虎”。 專家義診+科普直播 線上線下聯動助力健康守護 在9月1日至30日“星愛 121 健康關愛月”活動期間,項目組聯合眾多血液及腫瘤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開展免費義診活動、大咖科普直播及患者教育等類型豐富的患教活動,旨在讓專業的診療跨越地域阻礙,通過網絡突破時空的局限,緩解淋巴瘤患者就醫難、確診難的困境。 9月8日,該項目以線上會議形式宣布正式啟動。來自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趙維蒞教授組成的主席團及眾多領域內學術大咖、患者公益組織代表一同蒞臨啟動會,號召公眾關注疾病早期預防,關愛血液病與腫瘤患者,助力患者點亮星光,重拾信心。 截至9月15日,本次活動已經開展了7場大咖直播,20位專家義診,并正在開展67場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基地的患教活動,為淋巴瘤及其家屬帶來更多關愛。 此外,在“星愛 121 健康關愛月”期間,復星健康還將提供免費的專業心理咨詢服務,向陷入心理困境的朋友伸出援手。復星健康表示,在與疾病對抗的道路上,“星愛121”將攜手社會各方力量,為血液病及腫瘤患者點亮一路星光,照亮通往未來的道路,重塑閃耀的人生。]]> 上海2021年9月15日 /美通社/ -- 2021年9月15日,恰逢第18個世界淋巴瘤宣傳日、世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關愛周(9·21-9·27 )來臨之際,復星健康聯手復星基金會、CSCO中國抗淋巴瘤聯盟&抗白血病聯盟、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淋巴細胞疾病學組、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等共同發起為期1個月的血液病及腫瘤患者關愛月(星愛 121 健康關愛月)系列活動。

關注淋巴瘤患者

淋巴瘤是一組起源于人體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的統稱,具有近百種復雜分型。而通常罹患淋巴瘤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沒有典型癥狀,僅僅表現為低熱、出汗、疲勞等癥狀,它也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十大腫瘤之一。

世界淋巴瘤宣傳日是國際淋巴瘤聯盟和世界衛生組織為呼吁全世界共同關注淋巴瘤而專門設置的節日。據《2019年中國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約有43%的淋巴瘤患者存在誤診、61%的患者曾經有過斷藥經歷,其中19%因為經濟負擔過重而斷藥;高達93.5%的青年淋巴瘤賦閑患者,因為患病而不能工作或讀書;更有70%的中年賦閑患者因為罹患淋巴瘤而不能工作或提前退休。同時,高昂的治療費用也成為了淋巴瘤患者康復治療的“攔路虎”。

專家義診+科普直播 線上線下聯動助力健康守護

在9月1日至30日“星愛 121 健康關愛月”活動期間,項目組聯合眾多血液及腫瘤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開展免費義診活動、大咖科普直播及患者教育等類型豐富的患教活動,旨在讓專業的診療跨越地域阻礙,通過網絡突破時空的局限,緩解淋巴瘤患者就醫難、確診難的困境。

9月8日,該項目以線上會議形式宣布正式啟動。來自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趙維蒞教授組成的主席團及眾多領域內學術大咖、患者公益組織代表一同蒞臨啟動會,號召公眾關注疾病早期預防,關愛血液病與腫瘤患者,助力患者點亮星光,重拾信心。

截至9月15日,本次活動已經開展了7場大咖直播,20位專家義診,并正在開展67場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基地的患教活動,為淋巴瘤及其家屬帶來更多關愛。

此外,在“星愛 121 健康關愛月”期間,復星健康還將提供免費的專業心理咨詢服務,向陷入心理困境的朋友伸出援手。復星健康表示,在與疾病對抗的道路上,“星愛121”將攜手社會各方力量,為血液病及腫瘤患者點亮一路星光,照亮通往未來的道路,重塑閃耀的人生。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