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消費不景氣的情況之下,營養健康產業的增速也在逐步放緩,老牌企業嘉必優卻成為了"例外",依然保持韌性增長。今年,嘉必優成立二十周年,上市五周年,在此重要的時刻,嘉必優交出了一張高分"答卷"。
深耕技術創新,構筑企業"護城河"
回溯嘉必優的發展之路,有一個貫穿始終的關鍵詞——技術創新。
嘉必優正是技術立足的企業。公司成立之初,通過發酵技術實現了花生四烯酸(ARA)的生產制造,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成全球ARA頭部供應商。在DHA和燕窩酸(SA)方向,嘉必優同樣進行了全面技術布局。目前,嘉必優擁有自主生產和專利的DHA藻油類產品,構建了核心競爭力與壁壘,可提供生產資源不受限制、供應更加穩定且品質安全可靠可追溯的產品。
此外,對于燕窩酸,嘉必優也在全面發力。
傳統燕窩酸的生產方式以酶法合成、全細胞生物催化為主。嘉必優則通過生物合成技術,拓寬了燕窩酸生產的方式。其使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燕窩酸,利用葡萄糖或價格相對較低的其他碳源發酵生產,讓燕窩酸的生產條件可控,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且原料純度高(>98%),安全性和品質都有保障。
提前布局海外市場,國內國外全面開花
如果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內核,那么市場布局或許是外延。
2024年上半年嘉必優海外業務營收為1.08億元,占主營業務營收的42.50%,且海外客戶的毛利率整體較高,為公司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國內率先出海且成功出海的標桿,嘉必優全面布局全球市場。
首先得"修煉內功",即做好國際質量標準把控與供應鏈服務。
嘉必優通過與知名跨國公司合資形式,吸收全球一流的生產運營和食品安全管理的理念、技術乃至管理經驗,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搭建了嚴格、完善的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目前,嘉必優已經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三大生產基地。同時,公司還與歐洲等地的代工廠合作,不斷豐富產品線,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其次是硬件上的"自主",即先進的工藝裝備。
嘉必優在多個生產工藝和裝備上實現自主設計,如在發酵系統中,裝配了先進的氣流分布器的發酵罐,可提高發酵效率、降低能耗;流程氣體分析儀能實時監控菌體的代謝情況,在線實時精細調控發酵過程的關鍵參數,確保高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
最后是"外功"的鍛煉,也就是對于國際標桿客戶群的深耕。
嘉必優在國際市場采用了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借力頭部經銷商的全球分銷渠道和品牌影響力來開拓國際市場。公司與嘉吉、沃爾夫坎亞等大型國際經銷商達成良好合作。
嘉必優還在通過完善國際化運營團隊和客戶服務體系大力開拓國際標桿客戶,已經與雀巢、達能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部分客戶合作已經超過10年,產品暢銷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2024上半年帝斯曼-芬美意ARA專利的到期以及國際市場放開的契機,此前嘉必優在全球市場的精心布局,促成企業國際化進程加快。
瞄準未來技術:合成生物學
近年來,合成生物正在快速發展,成為了政策利好、資本大舉投入、入局玩家眾多、技術不斷突破走向落地的一個新興市場。
嘉必優早早瞄準了這一賽道,并全力"出擊"。
嘉必優構建了以合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制造全技術鏈條,包括生物信息與生物計算、基因合成與基因編輯、細胞工廠鑄造、智能發酵及代謝精細調控、高效智能分離精制、產品應用技術開發、高通量分析測試及生物技術成果中試轉化八大核心技術平臺。
此外,嘉必優還在積極打造合成生物創新中心,希望打造合成生物創新和生物制造產業發展高地,致力于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融通發展,實現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對接聯合,為合成生物學產業的蓬勃發展搭建橋梁,推動合成生物學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到2024年12月19日,嘉必優在科創板上市五周年,公司成立也有二十周年,對于技術的深耕、產業化的夯實和市場前瞻性布局等,讓其取得了不俗成就。如今,嘉必優再一次把握住了產業發展的脈搏——合成生物學,抓住了屬于未來市場的機會,深厚的微生物發酵、生物技術積累和在技術落地方面的經驗,將幫助其再一次屹立潮頭,成為驅動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助推合成生物學的發展。
助力合成生物創新中心的建設
作為湖北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也是國內最早從事微生物合成法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嘉必優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主動貼合武漢市以及湖北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需求,深度參與當地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
去年11月,位于武漢光谷的合成生物創新中心項目主體建設工程全面封頂,標志著這一國家級孵化器的搭建迎來階段性成果。
該項目由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嘉必優和長江產業集團全資子公司長江科服共建,定位為整個華中地區合成生物學產業龍頭,致力于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產業化技術開發,提供創新物理空間約7萬平方米。
創新中心的建設,是當地構建上下游協同全過程創新生態的重要舉措,將極大縮短從原始創新到產業轉化的周期。
作為我國的科教重鎮,武漢具備豐富的人才和科研優勢,域內分布著湖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在生物技術領域擁有一批頂尖科學家和突破性前沿進展。
例如,湖北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合成生物學研究單位之一,于2018年便建立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校聚焦"酶"和"菌株"改造,開發系列綠色低碳生物制造新方法、新工藝,在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生物化工、食品與農業等方面取得多項標志性成果。
然而如何讓這些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打通科技轉化"最后一公里",則需要建立多方協同下的創新服務平臺機制。
隨著合成生物創新中心在未來落成,這一開放共享的平臺將引入工具型、平臺型、應用型等研發機構及產業上中下游合作伙伴,強化科技創新、成果檢驗、項目孵化、人才落地等能力,有效整合合成生物領域優勢資源,促進武漢市合成生物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并重,實現可持續發展
嘉必優于2019年12月19日順利登陸科創板,成為湖北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也是科創板食品生物科技"第一股"。
上市五年來,嘉必優從一家微生物合成食品原料制造商,成長為致力于為全球營養與健康領域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營養素產品與創新的解決方案的合成生物企業,業務涵蓋人類營養、動物營養和美妝個護三大領域。
就在不久前,嘉必優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87億元和0.84億元,同比提升19.19%和38.86%。
在取得驕人的自身發展的同時,嘉必優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利用外部資源,已逐漸具備區域性合成生物產業鏈核心地位,積極協調上下游各環節,整合區域產業生態相關主體,推動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融通,支撐產業生態系統良性運行,努力踐行自身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
嘉必優一系列積極舉措的引領支撐作用,對當地構建完備的生物制造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生物制造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一路走來,憑借科創板的東風,深耕合成生物這一顛覆性技術,嘉必優實現跨越式成長,成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面向未來,嘉必優也必將踐行更多的企業責任,為整個營養健康領域打開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作為這輪變革的先行者,嘉必優正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作為合成生物產業的龍頭,嘉必優在實現自我成就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使命,助力打造國家中部地區的合成生物產業優勢區域,推動武漢朝著建設世界級、萬億元級大健康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
]]>武漢2024年12月19日 /美通社/ -- 在上市五周年之際,嘉必優生物技術(武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必優")的創新產品2'-巖藻糖基乳糖(2'-FL),一種關鍵的母乳低聚糖(HMOs),正式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批準。這一批準是對嘉必優在合成生物學領域長期研究和努力的肯定,標志著公司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產業應用正式邁入落地階段。此次重大突破昭示著嘉必優在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堅定步伐,是公司在合成生物學產業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公司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合成生物學是一門關于“造物”的科學,研究生物如何大規模制造特定產物是其核心命題,從產業的角度出發,這將會引領一種新制造模式的出現。
波士頓咨詢的數據顯示,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過去五年經歷了高速增長,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3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超17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達27%。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據麥肯錫分析,預計在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學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8至3.6萬億美元。
面對底層技術創新引領的新一輪產業變革,嘉必優敏銳把握其中蘊含的發展機遇,挖掘生物科技在營養健康領域的無限可能。
嘉必優的前身誕生于1999年,是國內第一家ARA(花生四烯酸)研發生產企業,也是中國較早從事以微生物合成法生產多不飽和脂肪酸及脂溶性營養素的高新技術企業。
技術驅動的產業化已經深深銘刻在嘉必優基因之中,也正因如此,嘉必優能夠搶先一步認識到合成生物學的戰略意義并進行積極布局。
早在2021年,嘉必優就建成了合成生物學研究室,并啟動一批具有技術前瞻性和市場潛力的研究項目,為后續合成生物學平臺技術的形成提供了基礎支撐。
目前,嘉必優已成功構建以合成生物為核心的生物制造全技術鏈條,涵蓋生物信息與生物計算、基因合成與基因編輯、細胞工廠鑄造、智能發酵及代謝精細調控、高效智能分離精制、產品應用技術開發、高通量分析測試及生物技術成果中試轉化八大核心技術平臺。
截至 2024 年6月30日,嘉必優開展了2'-巖藻糖基乳糖(2'-FL)、3-巖藻糖基乳糖(3-FL)、3'-唾液酸乳糖(3'-SL)和6'-唾液酸乳(6'-SL)、乳糖-N-四糖(LNT)、乳糖-N-新四糖(LNnT)、EPA、蝦青素、依克多因、細菌纖維素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
而憑借合成生物學技術,嘉必優已開展HMO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同步布局多種HMO在腸道微生態,腦部發育及特殊疾病中的功能研究。
目前,嘉必優已成為行業中極少具備多種HMO成分開發能力的企業,針對迅猛發展的HMO市場,公司早已做好充分準備,此刻正迎來全新的成長機遇。
嘉必優在HMO領域的發力,成為公司通過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創新實現轉型升級的又一例證,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這家老牌微生物制造公司正向著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營養健康領域的生物科技企業邁進。
作為湖北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也是國內最早從事微生物合成法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嘉必優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主動貼合武漢市以及湖北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需求,深度參與當地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
去年11月,位于武漢光谷的合成生物創新中心項目主體建設工程全面封頂,標志著這一國家級孵化器的搭建迎來階段性成果。
隨著合成生物創新中心在未來落成,這一開放共享的平臺將引入工具型、平臺型、應用型等研發機構及產業上中下游合作伙伴,強化科技創新、成果檢驗、項目孵化、人才落地等能力,有效整合合成生物領域優勢資源,促進武漢市合成生物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武漢江夏區與嘉必優、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約,三方將在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共建合成生物中試基地,打造生物制造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示范基地。
該中試基地將主要涉及領域為健康食品、動物營養、醫療美容、低碳生物制造和生物農業等方面,將在全球范圍內篩選一批具備中試轉化條件的項目,進行就地轉化。
嘉必優一系列積極舉措的引領支撐作用,對當地構建完備的生物制造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生物制造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作為合成生物產業的龍頭,嘉必優在實現自我成就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使命,助力打造國家中部地區的合成生物產業優勢區域,推動武漢朝著建設世界級、萬億元級大健康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
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原料賽道上此前站著眾多西方的品牌,他們曾憑借技術領先,占據著中高端市場。
只不過這一次,在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興關鍵技術領域,中國的原料廠商們與國際巨頭們處在同一起跑線,歷史為他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向全球微笑曲線的兩端發起猛攻。
從這個角度,嘉必優提供了一個民族企業的發展樣本,這條路沒有捷徑,創新是唯一的坦途。這條路也沒有止境,哪怕身處領先,也需要與各方攜手共進。
嘉必優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證明中國公司可以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在可預見的未來,擁有充足技術積累、強大產品布局、深度資源整合的嘉必優,將穩步走向舞臺中央,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