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商深度協同,加速移動 AI產業繁榮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理事長聞庫在開場致辭中強調,5G-A與AI融合是通信網絡演進的重要方向。他提出三大行動倡議:以標準為錨,定義體驗基線;以網絡為基,構筑"智網融合"底座;以生態為翼,共建協同發展范式,攜手開創移動AI產業發展未來。
靈伴科技(Rokid)、稀宇科技(MiniMax)、宇樹科技(Unitree)等產業代表出席峰會,分享了當前AI服務商的差異化競爭核心以及快速獲取市場的關鍵。AI智能體正在從傳統的手機觸屏交互向以語音、視頻、手勢等多模態交互轉變。AI應用在不斷提升視聽碼率、提高模型算力能力的同時,依托5G-A網絡降低交互時延,提高AIGC效率。例如,上行20Mbps可以保障AI視頻流交互的流暢度和準確度。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羅智泉、運營商代表及行業測試機構Ookla等分享了AI在網絡優化的實踐,以及全面擁抱AI的戰略規劃。AI正在重塑移動網絡和通信產業,助力運營商在網絡、運維、運營、業務等全面數字化轉型。從傳統的流量經營轉向體驗經營,提供差異化服務,賦能千行百業。與會者一致認為,上行、時延和穩定性成為移動AI時代評估網絡能力的關鍵。
從 MBB基礎網到移動AI基礎網,GigaBand加速網絡服務"體驗變現"
華為在會上強調,GigaBand解決方案通過頻譜資源池化、多制式融合、運籌優化技術以及最優資源編排,助力運營商打造一張"移動AI彈性網絡",實現網隨端動,網隨業動,解決AI新業務對5G SA網絡平滑演進的需求。在香港的部署結果顯示,GigaBand頻譜池化后,實現多頻段向5G SA升級,在保持4G用戶體驗穩定的同時,5G用戶體驗最大提升2.28倍,助力運營商打造高效、智能和綠色的5G SA網絡。
隨著5G-A網絡升級與GigaBand等創新技術的落地,結合全產業生態的協同創新,移動AI正加速成為驅動通信行業收入增長的新引擎,開啟"智能服務無處不在"的數字生活新范式。
2025 MWC 上海于6月18日至6月20日在中國上海舉行。華為展區位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N1館。2025年5G-A商用加速發展,華為與全球運營商、行業精英、意見領袖等一同深入探討通過AI技術創新,重塑業務、基礎設施及運營運維,實現商業新增長,加速邁向智能世界。欲了解更多詳情,請閱: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5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大會的主題演講上分享了四個關于"驅動增長的路徑"的發現。徐直軍指出,電信業歷經近40年的快速發展,已進入穩定發展期,面臨增長挑戰。電信運營商的發展需要洞察變化,找到成長型需求、驅動增長。一是聚焦每天在使用網絡服務的最終用戶的需求變化,并抓住其中的成長型需求;二是通過系統工程,激發高清視頻流量的供給和消費;三是讓5G聯接每一輛車,抓住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長機遇;四是用FTTR聯接所有個體工商戶,抓住智能化發展機遇。
"由于不同國家、不同運營商所處的環境不同,面臨的競爭不同,故增長的機會和路徑也不同,華為愿意與運營商一道,共同探索增長的機會和路徑,助力運營商持續增長",徐直軍說。
作為全球5G-A發展的先鋒,在中國,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個城市實現5G-A覆蓋,30多個省份已發布5G-A主套餐,5G-A用戶數已超過1000萬,中國、中東等區域多個運營商已推出高端品牌煥新計劃,積極探索5G-A體驗經營新價值體系, 5G-A不僅為用戶提供極速網絡體驗,同時賦能智慧生活、交通、生產等多個行業智能化升級。
當前,通信行業正在經歷新一輪AI技術創新,以體驗經營為代表的價值躍升新階段已到來, 全球運營商積極擁抱AI時代,發揮自身"云、網、智、算"的資源稟賦,積極探索與實踐,通過AI重塑業務、基礎設施及運營運維,實現商業新增長。AItoC領域,運營商通過品牌煥新,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高品質個性化融合智能體服務;AItoH領域,通過智家服務煥新,部署大中小屏協同到智家陪伴服務;AItoV領域,運營商通過車載需求煥新,疊加智能體功能,從車聯網出發打造智能移動第三空間;在AItoB領域,通過能力煥新,升級算網和模型服務,深入賦能生產作業場景。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閱:
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5
活動以"釋放歐洲創新潛力"為主題,與會嘉賓探討歐洲創新面臨的關鍵挑戰與機遇,分享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經驗與案例,并就增強歐洲數字韌性、共建創新生態系統提出建議。
跨國合作,推動歐洲數字化進程
EIT Digital首席運營官Jesus Contreras在講話中強調:"創新從來不是單打獨斗,而是依賴各方合作與交流。"他指出,數字創新需要全球伙伴和客戶的共同參與,只有匯聚多樣化的觀點和經驗,才能為合作創新注入更強大的能量。
歐洲委員會地區事務委員會成員、意大利坎帕尼亞地區部長Nicola Caputo指出,歐洲在數字化進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數字技能普及不足、商業模式滯后以及5G覆蓋不均等問題。他呼吁各國政府加強跨國合作,提升歐洲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競爭力。
西班牙常駐經合組織大使 Ximo Puig在主旨發言中表示:"創新是一個框架,政府、企業和社會需要通力合作,推動長期發展,構建一個全聯接的世界。"
華為法國研究所首席數學家Laurent Lafforgue在發言中指出,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堅實的基礎理論支撐。他強調,扎實的理論研究是技術進步的關鍵,推動長期的創新發展。
創新是長期過程,華為持續投資與開放合作
"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華為云全球生態系統副總裁虞良在活動中表示,華為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與各方攜手推動社會與商業價值的雙贏。他還透露,華為已與Station F聯合啟動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孵化項目,專注于零售、汽車和工業制造等領域,計劃支持10家初創企業在7個月的孵化期內實現快速成長。
推動數字化轉型,開啟歐洲數字未來
在歐洲新聞臺(Euronews)與華為聯合舉辦的"推動歐洲數字化創新"專題討論環節中,歐洲中小企業協會主席Horst Heitz、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司司長Ana Paula Nishio de Sousa、Zenpulsar公司CEO Alexander Pisemskiy,以及Partex NV首席技術官Gaurav Tripathi等嘉賓一致強調,數字化創新需要跨界合作,呼吁構建開放的數據共享平臺和創新生態系統,以推動更靈活、包容的創新環境。
華為云全球產業發展副總裁朱曉銘指出,歐洲的數字化進程慢于"Europe Digital Decade 2030"規劃的目標。華為云將通過提供穩定可靠的云基礎設施,與政府機構和高校合作培養數字化人才,同時助力初創企業實現跨區域業務增長,為歐洲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促進包容性發展,推動女性創新者嶄露頭角
華為歐洲多元化、平等與包容項目負責人Berta Herrero主持專題研討,探討如何更好地支持女性創新者。歐盟委員會創新與融資高級顧問Rebeca de Sancho Mayoral、科技公司Duevo創始人Egle Ciuoderiene、網絡安全公司創始人Iva Tasheva,以及華為女性領導力學校校友Gaia Verzelli分享了歐盟在資金與政策支持方面的實踐。與會嘉賓呼吁更多女性領導者投身科技創新,共建包容、多元的創新生態。
呼吁行動,共同推動歐洲數字創新未來
活動最后,華為歐洲營商事務主管金詠呼吁各方加強行動,共同推動數字創新,建設一個更加互聯互通、包容和可持續的歐洲。他表示:"我呼吁所有人擁抱數字創新。創新不僅僅是個承諾,更是推動美好生活的重要動力。"
此次創新日活動為歐洲未來的數字化和創新發展注入了正能量,推動了跨國和跨行業的合作交流。參會者呼吁所有人共同努力,為打造更加繁榮、強大的數字歐洲貢獻力量。
北京2024年11月20日 /美通社/ -- 在北京舉行的"5G Capital路上見——5G-A全城點亮"活動上,北京聯通與華為正式發布了全球首個5G-A規模立體智慧網。該創新網絡在北京四環內及城市副中心等區域實現了5G-A全域連續覆蓋,在工人體育場利用高低頻組網,打造全球領先的5G-A智慧商業綜合體。同時,在長城景區部署了業界首個5G-A萬兆空地一體規模組網示范,打造了"5G-A低空經濟創新基地"。這一創新發布為市民帶來了更加"京"彩的體驗。
超大規模商用3CC網絡,覆蓋千萬人口,5G-A全城點亮
北京聯通持續推動5G-A規模組網示范,攜手華為在北京建成全球超大規模5G-A 3CC商用網絡,覆蓋體育場館、學校、景區、地鐵、商圈及居民區等多種重點場景,實現北京四環內及城市副中心等區域連續覆蓋,5G-A生效比超過85%,為沉浸式視頻、超高清直播、云游戲等業務提供了強大的5G-A 3CC網絡能力支撐。同時,北京聯通將5G-A 3CC網絡能力與傳統電話亭結合,實現一鍵導航、一鍵叫車、一鍵報警、一鍵送醫等服務,惠及北京千萬人口。
全球最"厚"高低頻立體組網,賦能5G-A城市更新綜合體
北京聯通攜手中赫集團、吉特沃斯-工體元宇宙、華為在工人體育場打造了全球領先的5G-A立體組網超級網絡。在工體內外5G-A 3CC站點規模部署的基礎上,實現全球最"厚"的5G-A萬兆協同組網,實測達到11.2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可有效滿足工體6.8萬觀眾同時流暢觀看1080p高清視頻。上行峰值速率可達4Gbps,使能央視超高清淺壓縮等業務,助力智慧辦賽。此外,北京聯通在車聯網、物聯、XR分離渲染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展現了5G-A網絡賦能千行百業的潛力。
"5G-A萬兆"低空經濟創新基地,推動延慶低空產業發展
在長城景區,北京延慶區政府與北京聯通密切合作,大規模部署了5G-A萬兆基站,實現了對長城區域地面和低空的連片覆蓋,滿足300米以下的空地一體覆蓋。通過高低頻協同組網,提供高可靠、高質量的確定性網絡,在低空旅游、低空物流、低空應急救援、景區保護等場景中深入探索,助力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5G-A站點全流程自動化,分鐘級開通,AI驅動智能優化
北京聯通基于5G智能運營平臺,在輕量化的場景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5G-A站點端到端自開通流程,5G-A基站開通歷時從天級縮短到分鐘級,0次人工干預,顯著降低了網絡安全風險。同時,結合AI實現開通優化、業務優化、迭代巡優,構建基于用戶業務大數據的5G-A基站全流程自動優化。作為全球首個實現輕量化場景下網絡自開通自優化的運營商,北京聯通還通過算力下沉至基站,實現了分布式AI管理,構建云邊協同的數智生態。
北京聯通副總經理楊力凡表示:"大帶寬將帶來用戶體驗的快速提升,只有網絡能力達到萬兆,才能讓人人千兆毫不費力。此次,我們給北京聯通的用戶帶來了5G-A規模立體智慧網,實現了5G-A全域點亮。我們有信心,基于華為先進技術和北京聯通的智慧運營能力,未來將持續為用戶提供加倍‘京'彩的網絡體驗。"
華為5G<E TDD領域總裁李捷表示:"在北京聯通5G Capital項目邁入第五年之際,從年初的5G-A全球規模示范,到今天5G-A規模商用點亮全城、并發布全球首個5G-A立體智慧網,我非常榮幸能夠通過華為全新的5G-AA解決方案支撐北京聯通在全球5G-A網絡建設上保持領先。華為將持續創新,助力北京聯通打造一張普惠的5G-A高質量網絡,擁抱移動網絡AI時代的更多機遇。"
該活動在圣保羅醫院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院址舉行,在活動上,圣保羅醫院醫療總監Alfons Torrego博士發表了講話,概述了當前醫療保健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他重點介紹了圣保羅醫院當前正在實施的項目,并解釋了醫療保健領域數字化轉型和創新舉措的理想場景。
圣保羅醫院診斷影像服務部主任Josep Munuera博士探討了人工智能(AI)作為增強和優化影像診斷、開發預測模型等流程的強有力工具的潛力。他強調說,這些進步能夠更有效地支持實施精準醫療,更精確、更有效地根據病人的個體需求,來定制治療方案。
在圓桌討論中,與會者強調了公私組織合作對于推動醫療保健領域創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他們特別強調了圣保羅醫院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將其視為典范,尤其是關注數據存儲和安全解決方案這兩大領域。此類合作對于實現醫療保健系統進行安全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能夠在確保病人敏感數據受到保護的同時,促進現代化的高效基礎設施建設。
圣保羅醫院正在擴展其技術能力,以應對現代醫學的復雜挑戰。在Josep Munuera博士的領導下,該醫院成立了新的高級醫學影像、AI和影像引導治療研究小組。
同樣地,圣保羅醫院維度實驗室(Dimension Lab)主任Abdel Hakim Moustafa博士引領了該醫院在3D技術領域的進步。他在3D建模、數字孿生和3D打印定制醫療器械方面的工作,徹底改變了進行復雜手術的方式,能夠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計劃,從而提高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維度實驗室使用虛擬手術規劃和數字孿生,充分證明了圣保羅醫院對個性化醫療的承諾,并展示了該醫院在將臨床專業知識與尖端技術相結合方面的領先地位。
Hakim Moustafa博士解釋了跨學科協調的重要性。他強調了圣保羅醫院的生物醫學工程師、醫生和護士如何攜手合作,共同提供數字健康解決方案。這種協作方法旨在通過將先進的定制化醫療保健技術融入臨床實踐,來提升患者護理水平。
華納兄弟探索頻道(Warner Brothers Discovery)在華為的支持下制作的紀錄片系列《Being Digi-Sapiens》(成為數字智人),展現了數字技術為圣保羅醫院創新護理所做的貢獻。
該系列紀錄片由YouTube名人Simone Giertz主持,她指出,在過去,患者記錄主要是醫生的手寫筆記。如今,這些記錄包含了散布在眾多平臺上的數千個數據點,通常以X光片、聲波圖和計算機軸向斷層掃描(CAT)等圖像的形式呈現。所有這些數據都必須能夠通過最具彈性、容錯能力最強的IT系統,來快速訪問和進行保護。
華為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自2020年以來,華為一直是圣保羅醫院在尖端存儲系統領域的首席戰略合作伙伴。華為已經為圣保羅醫院提供了全閃存存儲解決方案,使醫護人員在需要時能夠近乎即時地訪問病人數據。該解決方案采用了最新的備份、恢復和防勒索軟件技術,確保病人的數據得到最高級別的保護。
華為歐洲區高級副總裁Kenneth Fredriksen先生表示:"通過與圣保羅醫院等機構合作,我們希望為整個歐洲帶來更便捷、更安全、更互聯的生活。華為依然堅定地致力于與各行各業的組織合作,將智能數字解決方案帶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在即將舉行的"HUAWEI CONNECT 2024 Paris"活動上,華為將在歐洲推出其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全閃存存儲解決方案。
本次活動中使用的5G直播卡是廣東聯通在中國率先推出的創新業務,已發展30多萬用戶,覆蓋農業、旅游、服裝、電競游戲等多個行業的直播銷售。該業務解決了直播用戶超高上行帶寬的需求,滿足直播場景"大流量、高清晰、低卡頓"持續穩定的用戶體驗。廣東聯通與華為合作引入智能網元及5G切片技術,提供更高的QoS保障,從而實現了 50%流量提升,及上行速度提升4倍。同時通過華為SmartCare融合數據平臺,針對直播用戶,也可以快速分析和定界,保障用戶體驗。
該業務荔枝直播節活動現場也進行了5G-A網絡的試用,現場測速上行最高可達到500 Mbps。在當天下午的媒體圓桌上,廣東聯通產品創新中心副總經理汪亮表示:"廣東聯通以5G網絡切片及雙通道技術,為直播場景提供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未來,中國聯通基于5G-A等最新技術,以技術創新驅動網絡創新、開發新產品,開放生態合作,支撐農產品直播,農業創新發展。"
相比5G,5G-A將下行峰值速率從1Gbps提升到10Gbps,上行峰值速率從100Mbps提升到1Gbps,帶寬提升10倍;5G-A直播不僅更流暢、更高清,還能支持3D、交互式的直播。此外,5G-A直播可根據不同直播用戶的需求動態得保障差異化體驗。同時,包括云手機、新通話、裸眼3D等消費者業務也因5G-A網絡的增強即將起勢。
華為5G 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侯英鎮在活動上表示,"華為將通過持續創新,推動5G技術普惠,并支持好5G-A的商用部署。5G-A的商用支持千億聯接、萬兆速率,10倍提升當前5G體驗,打造智能時代的網絡基礎設施,支持中國高速發展的直播經濟,推動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并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進程。"
經過激烈比拼,來自阿爾及利亞、中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波蘭、菲律賓、坦桑尼亞、土耳其、烏干達共9個國家的19支隊伍榮獲實踐賽與AI創新賽特等獎,來自巴基斯坦的1支隊伍獲社交媒體最佳人氣獎,來自中國、摩洛哥的2支隊伍榮獲綠色發展榮譽獎,來自肯尼亞、馬來西亞、摩洛哥、烏干達的4支隊伍獲科技女性榮譽獎,來自中國、菲律賓的2支隊伍獲TECH4ALL數字包容榮譽獎。
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表示:"為確保數字技術在取得根本性進步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真正從中受益,華為認為,保障數字技術的普惠性至關重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在視頻致辭中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維護應用數字技術,尤其人工智能時,每一位學習者和教師的基本權利和能動性,為所有人創造包容、公平、開放和安全的數字未來!衷心感謝華為等合作伙伴長期以來的支持。
華為ICT戰略與業務發展部總裁彭紅華闡述了華為培養ICT人才的決心和行動,他強調,ICT是智能世界的基石,通過華為ICT大賽,我們打造國際化ICT競技和交流平臺。
閉幕式當天,華為還舉辦了ICT加速教育轉型峰會,首次面向全球ICT學院評選出24位最具價值講師,感謝其在教學及人才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樹立標桿作用,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推動ICT人才生態可持續發展。
華為ICT大賽是華為公司打造的面向全球大學生的年度ICT賽事,為高校學生提供國際化競技和交流平臺。自2015年舉辦以來,ICT大賽幫助提升學生的ICT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其運用新技術、新平臺的創新創造能力,推動人類科技發展,助力全球數字包容。
此次,2022年和2023年ICPC全球總決賽在埃及合并舉辦。第46屆全球總決賽的冠軍由北京大學代表隊摘得,其共解決了11道難題中的10道題。第47屆全球總決賽冠軍為HSE高等經濟大學代表隊,其共完成了11道題中的9道題。
華為歐洲研究院院長劉少偉表示:"過去幾年,華為每年都在基礎研究方面投入超過30億美元,其中包括贊助國際競賽,支持賽事發展和人才培育。我們持續歡迎全球優秀人才加入華為,共同應對ICT行業的前沿挑戰。"
ICPC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年度編程競賽,為來自世界各地高校的頂尖人才提供交流和同臺競技的機會。ICPC選手以三人團隊的形式參賽,需要在五小時內充分發揮各自的算法技能,解決復雜難題。
華為作為ICPC全球總決賽和多區域賽贊助商,還在總決賽期間聯合ICPC共同舉辦了3小時挑戰賽和技術講座。由華為的專家介紹前沿的領域技術發展趨勢,并基于真實的研究應用場景設計算法挑戰賽題,旨在為下一代問題解決者拓展知識視野并創造更多實踐機會,幫助選手們理解知識、技能在前沿科研挑戰中的應用與關聯,共同推動未來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
目前,華為已經與ICPC基金會合作舉辦了一系列競賽活動,包括ICPC&華為挑戰賽、ICPC&華為訓練營、ICPC&華為挑戰賽冠軍杯等,將持續為熱愛程序設計與算法的大學生提供進階訓練以及創新的平臺,并與產學研各界組織共同支持數字時代的人才培育與發展。
此外,ICPC&華為在線馬拉松挑戰賽還將于5月6日啟動,為期兩周。
國際電信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代表,以及來自希臘、肯尼亞、墨西哥以及東盟等政要應邀出席活動,圍繞"為數字世界培養卓越ICT人才"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峰會還邀請到女性行業領袖、華為云初創計劃創業者、多名"未來種子"與頂尖競賽學生的代表現場參與。
國際電聯(ITU)無線電通信局局長Mario Maniewicz代表ITU電信發展局局長Cosmas Zavazava博士在峰會上致辭,宣布華為和國際電聯‘連通的一代'青年領導力計劃正式開啟招募。圍繞如何消除數字鴻溝,18-28周歲的青年均可提交他們的社區項目計劃,并有望獲得資金資助,指導,以及相應的培訓,以幫助其想法實施。他表示:"希望大家在各自的網絡中積極分享,讓全球各地的年輕人都能成為這一個重要舉措中的一部分。"
相關申請鏈接已經上線: https://www.itu.int/generationconnect/GCYLP
華為去年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全球掃盲聯盟(GAL),并和其終身學習研究所(UIL)簽署合作協議。UIL所長Isabell Kempf在其致辭中提到賦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并宣布該合作項目的正式落地。她表示"一項加強掃盲教育工作者數字技能的項目正努力在多國落地。今天,我很自豪地宣布,項目也即將在摩洛哥開展,我們將支持10,000名青年、掃盲教師、培訓師與管理者,為其掃盲教學及專業發展提高技術使用能力。"
華為宣布贊助2024年的歐洲女子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EGOI),鼓勵更多女生加入參與科技行業,提升社區數字包容和科技領域的性別平等。EGOI2024的首席執行官Eljakim Schrijvers在峰會上致辭,他表示:"感謝華為贊助2024年的歐洲女子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我們很高興看到華為為提高STEM領域的多樣性做出的努力。"
來自希臘、肯尼亞、墨西哥、東盟等地區和組織的發言人在峰會上分享了華為在當地的各類人才培訓項目。華為云全球初創生態發展總經理段小蕾介紹了華為云面向全球初創企業推出的賦能加速計劃,宣布2024年將在歐洲上線初創平臺,流程和服務IT化、智能化,更好地支持初創企業實現低成本上云、敏捷創新;并協同華為內外部生態資源賦能創業者,實現創業靈感,加速商業成功。
華為公司企業溝通部副總裁張園在峰會上表示,"華為長期致力于全球數字人才培育。很高興看到我們和各個合作伙伴聯合的項目在有序推進。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參與到這些項目里來,互相聯接,互相支持,讓更多的智慧匯集成更大的力量,共同打造一個數字包容的未來世界。"
此外,本次峰會上還發布了華為ICT學院數字徽章,全球各地華為ICT學院的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在領英等個人社交平臺使用專屬的數字徽章,展示教學與學習成果。
截至目前,華為的各類人才培訓和教育項目已經覆蓋150多個國家,累計受益人數超過283萬人。
在河北保定精工自動化工廠,5G-A設備開始進入汽車頂蓋產線。傳統工業控制依靠有線網絡實現設備的串聯和控制,通信線纜在機械臂、滑臺、轉臺等移動應用場景中長時間運行磨損導致生產中斷,造成年均約60個小時的停工。5G-A網絡的高可靠低時延特性,使得5G-A網絡適用在需要高反應速度的高端核心制造環節當中。實現工業網絡無線的替換后,從根本上消除了有線束縛。同時,較有線網絡,5G-A在網絡部署環節更簡易,助力柔性制造。此外,5G-A網絡可融合數據采集(IT)和工業控制(OT)兩個專線的功能,實現"一網增效"。
長城精工自動化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隸屬于長城汽車旗下的零部件子公司精工汽車,負責為長城汽車及外部車企開發智能裝備及自動化產線設計集成,年營業額超過20億人民幣。長城精工自動化工業智能事業部副總經理袁占江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數字化是制造型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5G-A具有超高可靠低時延特性,且易部署,其先進特性也在長城精工自動化的5G-A工業互聯網實驗室里獲得驗證,并即將在商用產線中發揮價值。我們將把握住企業轉型升級的時機,用好數字化這個抓手,不斷打造自身的智能制造建設能力,為長城汽車乃至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持續貢獻力量。"
當前,各國都將工業數字化轉型視為增長的"新動能",以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數字化經營能力已經成為制造企業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柔性智能制造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在媒體見面會上提到:"中國聯通正加速筑牢數字基礎設施和深化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圍繞企業轉型升級中的痛點問題,攜手產業各方打造‘5G+工業互聯網'創新,使能智能制造升級。當前,隨著5G-A網絡性能的增強,幫助行業應用從輔助生產進入核心生產,拓展關鍵場景典型應用,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5G-A能為企業帶來更大應用價值,中國聯通愿攜手產業各方,更好集聚創新發展新動能,推進數實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目前,全球產業正在積極推進5G-A發展,在剛結束的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期間,包括中國聯通在內的全球13大運營商聯合發布首波5G-A網絡,標志5G-A從技術驗證步入商用部署,推進5G-A在2024年邁向商用元年。
悟空·畫畫是基于擴散模型的中文以文生圖大模型,由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攜手華為中央軟件研究院分布式并行實驗室、昇騰計算業務聯合開發,使用昇思MindSpore AI框架+昇騰Atlas硬件實現。該模型是基于目前最大的中文開源多模態數據集"悟空數據集"進行訓練得來,能夠實現多場景的繪畫風格、生成高質量的圖像。此次大賽以"科幻與創想"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參賽者報名,經過激烈的角逐,評選出6支1-2等獎隊伍。
科幻作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去創造和支持更多的科技創新和科技產品,科技創新又給科幻創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科幻與科技密不可分。
作為科技從業者,華為昇思Mindspore開源生態總監胡曉曼從科技發展的角度,分享了大模型時代科技對科幻內容生產帶來的變化。胡曉曼介紹了AI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歷程,隨著人工智能從"感知理解世界"向"生成創作世界"演進,AIGC技術不斷成熟,其與科幻的結合也越來越深入,AIGC將在科幻創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科技到底能夠解決什么,更多看到科技未來是給我們帶來福祉,而不是災難。"
分形橙子認為,科技帶給我們的改變很多,當前我們正處于技術大爆炸時代,但人類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亟需更大突破,并將科學理論轉化為科技現實。繼續去把科技科學成果的理論去轉化成我們的技術,這正需要像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要去做的事情。
2016年、2023年雨果獎獲獎者Nnedi Okorafor博士借助自己的創作經歷分享了科幻對非洲科技發展的意義。她認為,科幻作品是一種全球化的創想方式,非洲科幻希望能夠暢想未來,想看看技術的發明對我們的社會、經濟、政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未來,華為將繼續關注和支持科幻發展,提升科技實力,用科技的手段將更多科幻作品變成現實。華為也將持續努力探索科學技術的無盡前沿,與世界開放合作,致力把ICT技術應用到千行百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和綠色節能減排,為各行各業創造增量價值,讓每個人都從技術進步中受益。
深圳2022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華為宣布加入國際電聯的Partner2Connect數字聯盟,承諾到2025年將為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2億偏遠地區人口提供聯接到數字社會的能力。
華為董事長梁華在 2022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宣布了此項決定,并與國際電聯及聯合國官員,柬埔寨、尼日利亞、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多國電信部及監管機構官員,以及中國、德國、比利時、南非等國的商業領導者、學者、合作伙伴和客戶等共同探討ICT技術創新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釋放泛在聯接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促進可持續發展。
國際電聯副秘書長 Malcolm Johnson 表示,"顯然,僅僅實現聯接還不夠。必須提供經濟實惠的聯接服務,相關的本地化內容,并確保用戶具備充分利用聯接的技能。感謝華為對 Partner2Connect(P2C)數字聯盟的支持,也感謝華為在農村聯接和數字技能等關鍵領域作出的P2C承諾。"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 Siddharth Chatterjee 呼吁 政府、私營部門、 學術界、民間團體等利益相關方開展合作,解決當前發人深省的數字鴻溝,即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不能上網。
"動態變化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加強數字合作,利用技術的變革潛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提高金融包容性,減少性別不平等,推進綠色復蘇,重新設計一個更加繁榮和包容的世界。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 Siddharth Chatterjee說。
"享有穩定、連續的網絡聯接,是數字時代人們的基本需求和權利,對于許多尚未被聯接的人來說,泛在聯接將是改變生活的起點。"梁華強調,"聯接也因此從過去作為方便快捷的通訊溝通手段,逐步與云、 AI等數字技術融合創新,也幫助人們更好地聯接到數字社會,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好的服務以及更廣闊的商業發展機會,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
隨著數字化的深入,偏遠地區居民在生活、生產、日常社會活動的各個區域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移動寬帶體驗。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曹明提到:"作為擁有最完整 ICT能力的企業,針對傳統鐵塔站部署成本高、運輸難、缺少電力、難以維護等諸多困難,華為整合設備、站點、能源、傳輸、天線的全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推出RuralStar、RuralLink系列解決方案,讓偏遠地區更多人、及村莊的社區醫院、學校、政府、中小企業能夠享受與普通城市一樣高速移動寬帶連接能力。"RuralStar系列解決方案已為全球70多個國家6000萬偏遠區域人口提供聯接。
華為此次進一步承諾,在 ITU的第一個P2C合作伙伴國家柬埔寨,將與郵電部等政府部門和高校合作,在未來五年為ICT專業人員提供10000個培訓機會。
"華為希望并且樂于與產業界分享我們在Wi-Fi領域的創新技術,"華為公司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Wi-Fi技術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工業企業等領域。專利池可以提高專利許可透明度,減少許可糾紛。使用者可以一次性獲得該專利池所有專利的許可,提高許可效率、降低許可成本。"
同時,樊志勇表示,華為一向倡導創新者應獲得合理回報。專利池可以幫助企業許可專利,將許可收入投入再創新,這對中小企業尤其重要。華為期待專利池的成功運營可以吸引更多企業投入下一代Wi-Fi技術的研究。
Sisvel總裁Mattia Fogliacco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華為作為專利權人加入我們新的專利池。在過去兩年的推動下,我們建立了一個有益于技術市場的框架方案,可減少摩擦并平衡創新者和使用方的利益。華為同意作為創始成員以及同時作為許可方和被許可方加入這一專利池,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我們相信,基于華為和其他入池專利權人所貢獻的高質量知識產權,該專利池將很快吸引更多的被許可方和專利權人。"
對于希望通過雙邊談判達成直接許可的公司,華為繼續保持開放態度。使用方可以選擇通過Sisvel Wi-Fi 6專利池或者與華為達成直接許可的方式來獲得華為Wi-Fi 6專利的許可。
]]>深圳2022年6月8日 /美通社/ -- 華為今天在深圳召開"開拓創新視野:2022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并公布了在其兩年一度的"十大發明"評選活動中獲獎的重大發明。
該獎項旨在肯定和獎勵有潛力開創新的產品系列、成為產品重要商業特性,并為公司和行業帶來巨大商業價值的發明或專利技術。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愿意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供專利與技術許可,與全球分享科技創新的成果,共同開拓創新視野和思路,從而促進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會長、原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評價:"華為在不斷地改變自己,而且在不斷地向全世界展示來自中國的知識產權的價值。"
2021年,華為是中國獲得授權專利最多的公司,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在美國新增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華為PCT專利申請量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過去五年,已有超過20億臺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 目前每年還有約800萬輛網聯車獲得華為4G/5G專利許可。"
華為還積極通過主流專利池等組織為業界提供"一站式"許可,方便行業參與者使用其技術和創新成果。
樊志勇稱:"在視頻領域,目前已有260家廠商、10億臺終端產品通過專利池獲得了華為的HEVC專利許可。"他說,華為在積極討論建立新的專利池,期望為更多的Wi-Fi設備提供華為專利許可。華為也在與相關機構積極溝通5G領域的聯合專利運營方案。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認可華為持續投入創新,并稱產權組織 "期待華為繼續以創新為核心參與全球高水平競爭。"
原歐洲專利局副局長Manuel Desantes評論,全球當前"真正重要的不是專利數量,而是有多少專利可以投向市場,造福人類。"
這是華為第三次舉辦創新和知識產權主題活動,并分享其創新實踐。華為堅持每年將 10% 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根據《2021年歐盟產業研發投入記分牌》報告,華為研發投入在全球企業中位居第二。2021 年,華為投入研發費用人民幣 1,427 億元,占銷售收入的 22.4%。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8,450 億元。
]]>WSIS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級別的以"信息通訊技術促進全球發展"為主旨的年度盛會。由國際電信聯盟(ITU)、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等聯合國組織及WSIS各行動計劃推進方共同組織,旨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此次共設信息通信、政務、環境、健康、農業等18個參賽類別,華為智慧零碳園區方案參與了本屆環境組的角逐。
此次獲獎方案由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與國網江蘇電力鹽城供電分公司深入探索合作,基于能源轉型、零碳轉型和數字化轉型的三元發展模型,共同打造智慧能源管理、智慧零碳管理和智慧園區管理三大場景應用,構建起集"能源設備實時監測、碳排放全景管理、智慧便捷通行管理、微電網智能協調控制"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微碳慧能科創產業園,實現供能側多能互補和用能側終端一體化,為智慧型、低碳型園區建設提供了示范樣本,為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作出貢獻。
欲了解WSIS更多信息,請查閱:https://www.itu.int/net4/wsis/forum/2022/
]]>深圳2022年6月1日 /美通社/ -- 華為董事、科學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徐文偉受邀線上參加昨日舉辦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并發表 "產學研用協同,推動聯合創新和人才培養"為主題的演講,從創新理念、聯合科研、人才培養、科技競賽等方面講述華為與大學的合作理念和實踐。
徐文偉說:"華為與大學科研院所共同構建開放創新的聯合科研及人才培養平臺,通過‘愿景假設 +應用研究'雙輪驅動,共同定義大問題,驅動產業界和學術界的聯合創新,解決產業難題,產生世界級成果。"他表示,2021年華為在大學合作上投入27億人民幣,未來將持續投入,加大合作。
在會上,徐文偉深入地闡述了華為大學合作的理念:首先,構建開放創新的聯合科研及人才培養平臺,高校的明燈照耀著產業,立足于長遠,深耕基礎技術研究,探索 0-1的發明創造,而企業發揮工程商用優勢,解決各種場景下的工程化和產業化難題。其次,一方面,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戰略對標,共同發布產業愿景挑戰和發掘下一跳技術,共同定義"大問題",構建戰略協同;另一方面,通過"愿景假設+應用研究"雙輪驅動,共同推進科研和人才與世界同步,圍繞基礎理論、先進技術、交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
華為與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機構合作,2021年在大學合作上投入27億人民幣。通過產業界參與學科設計、校企聯合培養、科技競賽等全方位、多層次發現及培養高層次人才。作為產業界,徐文偉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持續支持基礎理論、基礎技術突破、支撐行業持續創新;第二,共同出題解題,突破行業重大挑戰;第三,通過共同優化專業、課程設計等,加強產業對標,培養產業亟需人才;第四,通過聯合實驗室、科技競賽、黃大年茶思屋、未來種子、博士后流動站等共同營造創新環境和平臺,識別人才,培養人才;第五,加強產業界學術界人才流動, 推動理論與實際轉化。
華為通過贊助世界頂級大賽,提出高質量的世界難題和挑戰,開拓競賽學生們的視野,識別及培養頂尖人才。此外,華為與中國教育部深入合作,在"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課程共建、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卓越工程師產教聯合培養、產業挑戰難題發布、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等方面有深入的合作。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大會上發表了“持續創新,共建綠色智能世界”的主題演講。胡厚崑表示:“持續強化創新能力,牢牢抓住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以及人類社會低碳化發展的兩個大機遇,是華為走向未來的關鍵。”
第一,持續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在聯接領域,持續引領產業發展。華為定義了5.5G和F5.5G產業愿景,實現10Gbps無處不在,支持家庭場景下“身臨其境”的體驗需求,并滿足工業控制對實時性、可靠性的高要求。在計算領域,重新定義節點、基礎軟件及數據中心級系統架構,實現性能倍增,顯著提升能效。此外,通過打造云上的數字內容生產線,以及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全場景智慧化體驗,加速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融合。
第二,深耕數字化,為客戶創造價值。通過完善產品和產品組合,以適配不同的行業場景;同時,提前做好產品的預集成、預驗證,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客戶和伙伴。以華為云為底座,堅持“一切皆服務”的理念,把基礎設施、技術以及經驗云化、服務化,讓千行百業的客戶上云不再困難。成立軍團,縱向縮短管理鏈條,橫向快速整合資源,聯合伙伴的產品以及能力,形成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第三,聚焦供能和用能,以數字技術使能低碳發展。引入AI、云等能力,改變光伏行業的技術路線,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以無線站點和數據中心為發力點,使用系統級低碳方案,打造綠色ICT基礎設施。
面向未來,華為正采取積極的業務舉措,不斷增強產業韌性,有質量地活下來。胡厚崑強調,“唯有持續不斷的創新,才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我們希望與更多客戶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建綠色智能世界。”
本次分析師大會,華為還分享了面向未來的探索和思考。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在演講中提到:“我們現在對于未來的所有想象可能都是保守的,我們只有大膽提出假設、大膽提出愿景,敢于打破既有理論與技術瓶頸的條條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會上,周紅提出了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
華為首屆分析師大會于2004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9屆。本屆分析師大會于2022年4月26日至27日舉行,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論壇。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指出:“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運營商業務表現穩定,企業業務穩健增長,終端業務快速發展新產業,生態建設進入快車道。”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表示:“我們的規模變小了,但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都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得益于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華為經營現金流有較大增長,達到597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降低到57.8%的水平,整體的財務結構的韌性和彈性都在加強。
2021年,在運營商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815億元人民幣。華為助力全球運營商部署了領先的5G網絡,據第三方報告顯示,在瑞士、德國、芬蘭、荷蘭、韓國、沙特等13個國家,華為承建的5G網絡用戶體驗均為最佳。華為和運營商、合作伙伴一起,累計簽署了3,000多個5G行業應用商用合同,5G在制造、礦山、鋼鐵、港口、醫療等行業規模商用。
數字化轉型浪潮下,華為企業業務取得快速增長,實現銷售收入1,024億元人民幣。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點行業,華為發布了11大場景化解決方案,成立了煤礦、智慧公路、海關和港口等軍團,整合資源高效服務客戶。全球700多個城市、267家世界500強選擇華為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與運營伙伴數量增長到6000多家。
終端業務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構建萬物智聯、億億連接的全球生態, 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實現銷售收入2,434億元人民幣。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機及消費者云服務均實現持續增長,其中可穿戴設備和智慧屏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搭載HarmonyOS的華為設備超過2.2億臺,成為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
在過去的一年中,華為秉承開放、協作、利他的理念,著力打造繁榮的歐拉、昇思、鴻蒙生態,超過800萬開發者采用華為開放的平臺、開源的軟件及豐富的開發工具,探索創新的商業場景和商業模式。
郭平強調:“華為將沿著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前進,依靠人才、科研和創新精神三要素,持續加大投入,力求實現基礎理論、架構和軟件的技術底座重構,構筑長期競爭力。”
2021年報中的財務報表經獨立審計師畢馬威(KPMG)審計。如需下載年報,請訪問 https://www.huawei.com/cn/annual-report/2021。
]]>同時,詩里拉吉醫院將與華為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孵化5G創新應用,預計2022年將孵化30項5G醫療應用,并向全國醫療行業進行推廣。
啟動儀式上,巴育總理強調泰國政府高度重視數字技術的發展,表示:“這是推動5G等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第一步。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國大使,感謝詩里拉吉醫院、華為及所有合作伙伴。我們將以此智慧醫院作為泰國未來智能醫院的藍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國大使韓志強先生強調中國將全力支持泰國抗疫,并表示對中泰智慧醫療領域合作前景充滿信心。韓大使在發言中談到:“中泰5G合作已成為地區樣板,助力泰國成為東南亞最早實現5G商用的國家。中方愿積極支持華為等中國企業同泰國開展5G智慧醫院建設,探索通過科技創新應對時代挑戰,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瑪希敦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Prasit Watanapa和泰國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副主席Natee Sukonrat分享了詩里拉吉智慧醫院項目的背景和發展歷程,并表示通過與華為等技術領先伙伴合作,能促進城鄉醫療資源均衡發展,加速泰國醫療產業的轉型升級。
詩里拉吉醫院和華為長期在5G技術開發應用領域開展合作。2020年6月,詩里拉吉醫院和華為泰國公司合作推出5G無人車,用于在新冠疫情期間無接觸運送醫療用品。2020年12月,華為與詩里拉吉醫院簽署了為期5年的諒解備忘錄,以5G等數字技術加速詩里拉吉醫院的運營智能化。2020年,詩里拉吉醫院獲得了CommunicAsia Awards頒發的“亞太地區最具創新性的5G試驗”獎。
華為泰國公司CEO鄧豐表示:“華為已扎根泰國的數字化旅程22年,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詩里拉吉醫院正成為泰國數字化公共衛生行業的典范。我們將持續堅持‘在泰國,為泰國’的使命,為泰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次峰會指出,人類已經進入了利益密切相關、命運緊密相連、未來緊密互通的新時代,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Pascal Lamy強調:“我們需要避免‘去全球化趨勢’,這只會把我們一起帶入更加窘迫的境況。”
求同存異,擁抱信任。當前全球在氣候環境問題上已經達成了共識,致力于低碳發展目標的設定與達成。William Nordhaus表示,各國政府要加大對于低碳技術的投資與科研扶持。
侯金龍先生認為,智能化、低碳化是未來三、四十年的兩大確定性發展趨勢。智能化需要數字技術,低碳化離不開電力電子技術,全球能源產業正從資源依賴性走向技術驅動型。華為數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發展清潔能源與能源數字化,與全球客戶、合作伙伴攜手共同建設低碳家庭、低碳建筑、低碳工廠、低碳園區、低碳鄉村、低碳城市等,并最終支持從低碳社會走向零碳社會。截至2021年9月30日,華為數字能源已助力客戶累計綠色發電4435億度、累計省電136億度,相當于減少2.1億噸碳排放、等同于植樹2.9億棵。
多位嘉賓在發言中提出警醒,地緣政治不應該成為科技合作與創新的阻力。Neil Bush先生對全球日趨脫鉤的現狀表示擔憂:“許多人正在接受一種危險的零和心態,這種心態違背了常識。中國的成功并不剝奪我們的成功,反之亦然。尤其在科技領域,中美合作可以讓創新實現一個質的飛躍。“
國際合作在科研領域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Derrick Pitts博士列舉了國際腦科學計劃等多個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在發言中數次強調多樣性對于國際科研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從古至今,科研創新都是在跨界合作和多樣性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最好的成果。”
H.E. Satvinder Singh先生在峰會中發表了閉幕詞,他高度評價了華為等企業促進區域間包容與可持續經濟復蘇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呼吁各方積極采取行動:“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投資解決危機手段,實現全球所需的社會、環境和經濟轉型,使社會和經濟復蘇真正具有變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