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實踐活動能力關鍵詞報告】
從1月22日至2月15日,為期25天的“見識·成長-實踐嘉年華”活動,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推出了12場圍繞“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四個維度、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踐活動,涉及多達25項青少年能力關鍵詞。489個家庭探訪團全情參與,經歷了一個“漲見識的假期”。
進一步分析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活動選擇,哪些“能力關鍵詞”被搜索得更多:
年齡組 |
最關注的TOP 5能力關鍵詞 |
5-7歲幼兒年齡組 |
表達能力、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規則意識 |
7-9歲小學低年級組 |
溝通能力、責任感、團隊合作能力、科學素養、環保意識 |
9-12歲小學中高年級、初中低年級組 |
自主規劃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 國際視野、傳統文化意識 |
二、【關鍵詞變了,關注點也變了】
活動設計的關鍵詞變了:從關注技術等級到多層次的參與設計
“我想做一個‘樂團’。每個喜歡音樂的孩子都能‘走進來’,可以獨奏,也可以合奏。不同水平的孩子可以在一起表演,甚至與音樂名家同臺。”從法國里昂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回國的U-PLAY音樂藝術中心創始人王凡老師分享道:“每年我要策劃各種藝術項目和賽事,這個‘樂團’夢一直都在。這次在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活動設計的關鍵詞變了:從關注不同等級的技術表現到關注孩子的能力和素養。沒有了嚴苛的藝術等級劃分,讓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走進來’。我們興奮地接下了任務,經過挑戰性的活動設計打磨,最后‘La Cucaracha小強之歌’誕生了。旋律為底、律動點綴,學生們隨著音樂旋律擺動身體,樂器、和聲甚至廚房用品的敲打,都有可能成為創意的點綴,將一首曲子變成音樂劇。”
活動目標的關鍵詞變了:從傳授知識到傳遞興趣
上海史坦默國際科學教育研究中心秘書長王雪華分享道:“‘我為什么要學編程?科技太難、太無聊……我不喜歡汽車,我不喜歡機器人!’大多數的女孩認為計算機是令她們生畏的世界,我的女兒也是如此。身為一名STEM教育工作者和11歲女孩的媽媽,我深切的知道,0和1的數字世界,將不再是競賽青少年的專屬技能,是每一個孩子未來都將身處的數字環境。用什么方法來幫助更多像女兒一樣的孩子消除恐懼,了解計算機的技術和算法之外,還有創新、藝術和人性化的一面。”
“AI, DO IT!一節關于人工智能未來的指令藝術活動。沒有預設的知識,所有活動過程的設計更關注興趣的傳遞。我們邀請了計算機和藝術領域的專家,設計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Python編程的藝術指令卡,用人工智能的未來許個愿的詞云生成器、AlxART游戲、用VR涂鴉暢享無人駕駛的未來……把學習AI、技術和編程變成“做展覽”、“玩藝術”的活動,無論是誰,來就參與,來就做。每個人都能添磚加瓦,每一次活動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的活動。”
活動服務對象的關鍵詞變了:從服務于研究者到以服務于研究對象
復揚教育科技團隊負責人涂程佳分享說:“我們是一群復旦學子,也是一群在生物世界探究的熱血青年。新時代的人才需求,是傳統知識的填充難以滿足的。我們深知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對創新的驅動力。從生態系統綜述到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分述,只有生態科普知識怎么夠!我們采取翻轉課堂的活動形式,以研究對象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以課后日常記錄提高孩子的觀察力,以科學調查的方法和操作學習強化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果你要問我們的活動能給孩子什么?那就是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和尊重研究對象,不論它們是一花一草,動物甚至微生物。如此,一定有機會找到好的選題,也必定能堅持收獲獨特的探究成果。在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我們一起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吧。”
活動過程的關鍵詞變了:從為了過程到通過過程
蜜啦奇藝術團謝風云老師分享了其看法:“孩子的每個成長瞬間都是TA未來品性的基石,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的。耕耘在少兒戲劇領域17年,我一直在堅持通過戲劇的方式,讓孩子在不同的場景中通過‘角色’體驗生活中的‘大道理’,逐步構筑良好的品格素養。‘品玩音樂劇’的活動設計,基于每一個參與個體,創造戲劇過程讓孩子們從只關注自己到學會關注他人。在語言、形體得到鍛煉的同時,同理心也能得到顯著性發展。感謝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能在活動過程的關注點上與我們如此契合。想要“品玩”更多音樂劇,不論你是否具備戲劇基礎,歡迎你在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上找到我們。”
三、【青少年實踐活動報告關鍵詞解讀】
為孩子安排周末、節假日安排,目標關鍵詞是什么?
關鍵詞1:廣泛體驗尋找興趣和能力發展方向
幼兒階段的家長,更多需求集中在帶孩子“多走多看多漲見識”的實踐活動,認識和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長、興趣方向,從而尋找孩子喜歡、能力適配的發展方向。
在選擇活動時,不要拘泥于性別,比如女孩適合藝術類、男孩適合體適能類活動。在不確定時,可嘗試各類活動,注意與活動老師溝通關于活動內容中有哪些能力培養的機會,活動后多了解孩子在過程中的表現。
在規劃活動時,可以集合一群相對固定的小伙伴,根據共同的興趣方向,按季度或學期來規劃實踐活動,讓能力鍛煉保持穩定的頻次。固定小伙伴的參與將更有助于加速團隊協作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2:集中發展優勢能力項,讓“長處”更“長”
觀察孩子的狀態。當孩子參與某一類實踐活動,表現出特別地專注力、好奇心,對活動的任務要求也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和耐力時,說明孩子的興趣和他的優勢能力項更匹配。此時他們更容易“進入角色”。這是讓他們進一步發展“長處”的良好時機。建議選擇技能類、探究類或拓展應用類的實踐活動。
關鍵詞3:針對性發展弱勢能力項,補足“短板”
如果幾次活動的反饋顯示孩子的表達表現能力是“短板”,家長需要引起關注。可針對性地選擇培養“表達能力”的相關活動。活動前可深入了解活動內容中表達能力是哪種表達類型?語言表達、繪圖表達、肢體表達?只有對孩子的能力有更清晰的認知,才能選擇更有針對性的“補短”實踐活動方案。
6歲女孩的悅媽分享了她的看法:以前安排周末和節假日,要不聽朋友推薦,要不網上看評論找活動,多少有些機會成分,付出了時間金錢參與之后才知道適不適合,孩子喜不喜歡。花錢不討好的事也時常發生。這次參與了漲見識的實踐活動,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活動里面有什么能力鍛煉的機會,比如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參與后我發現孩子的動手能力挺好的,觀察能力不夠細致。以后再選活動的時候,我會特別關注其中有沒有機會給孩子練觀察能力的活動。現在我會更關注活動內容本身,而不是看評論聽別人的推薦了。
9歲男孩的楷爸分享了他的觀點:在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參與了幾次活動后,我們對孩子有了新的認識。比如“財富流活動”后兒子的分享和銀行家點評,讓我了解到兒子財商方面有天賦,在此之前我對此一無所知。再比如“草坪上的圍棋”活動過程,讓我看到了兒子膽大心細的一面,我一直覺得他沒有運動天賦,原來他挺擅長思考策略型的運動。感謝這個平臺,讓我更好地認識孩子的能力特點,也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找到了興趣和能力培養的方向,以后我會更有針對性地去選擇適合他能力類型的活動。
四、青少年的能力培養,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將繼續探索前行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孩子們的課業負擔減輕了,有了更多的課外活動時間。孩子的成長過程,能力要怎么培養?這個答案仍需要大家繼續探索。“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也是探索者之一。這是一家致力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促進青少年能力培養的互聯網平臺,希望通過嚴選設計更多“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社會實踐活動機會,使青少年“見識”更多,使每個人的“成長”特點被表達,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3月5日、6日,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會同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雷鋒日專題公益實踐活動,每天黃金檔期的特色實踐活動。歡迎預約。@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
伴著虎年新春的節日氣氛,有這么一群小朋友正在參與“做香囊”“搜臉譜”“寫福字”,在濃厚的中華文化氛圍中迎接新春佳節。這里是主題為“非遺集市迎新春”的“漲見識”青少年實踐活動。“福”字的5種寫法,一筆一劃鍛煉控制力;觀察入微繪制雞蛋臉譜;祝福紙條入香囊,一針一線練巧手;身著漢服初登臺,一招一式練就表現力。每項實踐活動都有其匹配的能力培養貫穿其中。“漲見識更長能力。”現場的一位家長說。
當“隊友”外婆僅剩“一條命”就要被淘汰時,“救”或“不救”的想法萌生在妹妹心里。最后為了拯救外婆,年紀最小的妹妹擔任起隊長的職責,鼓起勇氣地勸說年長的隊友們:“外婆是大家的,是我們的一份子。每個人退上一步就可以保全我們整隊。”最后小隊員們齊心協力救出了外婆。這里是主題為“草坪上的圍棋”的“漲見識”青少年實踐活動。“小小的高智爾球不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它是一個載體,一個鍛煉決策能力、團隊協作、溝通能力、同理心、耐挫力等多種綜合實踐能力的載體。”高智爾球協會、俱樂部創始人王老師說,“感謝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讓我們的關注點從球轉向人,讓努力從會教球轉變到為青少年賦能。我們會繼續從青少年能力培養角度把高智爾球的賦能活動設計得更有創新性。”
“正如我的微信名,我自己是個老頑童。因為家人都擅長社交,對家里小外孫的內向性格很是擔憂。在主題為‘走進上海歷史博物館’的‘漲見識’青少年實踐活動中,‘貨幣的由來’通過一輪一輪的換物,貝殼幣在孩子們之間流通。看到小外孫用小手緊緊地攥著貝殼,眼神亮閃閃地盯著伙伴,慢動作地點頭接受交易條件,最后,他回頭看著我,露出成就的笑容。這一刻我意識到,每個孩子的能力特點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應該一昧讓孩子按照我們想的去表達去展現,而要給他創造一些適合他表達的機會。”
“大家聽說過石庫門嗎?從前我們住的石庫門現在哪里還能看到?”墻上印著各種各樣的上海閑話。盡管很多孩子還不太了解上海的“古”,也沒有聽過這些富有時代感的物件,更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變遷發展到至今。“漲見識”正在通過一個一個的實踐性互動對話,為青少年帶來高質量的實踐活動體驗,也將通過一個一個的參與者故事與大家一起探索孩子的能力培養。
“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的活動是以孩子的能力培養為導向而設計的。參與的幼兒馨爸說:“在這里通過實踐活動規劃,可以讓孩子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豐富了假期,增長了見識,也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找到了興趣和能力培養的方向。”
“通過實踐活動讓孩子鍛煉社交和領導等能力;通過實踐活動讓孩子了解不同職業的視角和工作方法;通過實踐活動讓孩子體會不同歷史、文化的氛圍等,我希望孩子獲得這些能力素養:愛國有自信,行事有界限,做事有方法。我贊同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的愿景。”家有二娃的小學家長悅媽分享。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孩子們的課業負擔減輕了,有了更多的課外活動時間。孩子的成長過程,能力要怎么培養?這個答案仍需要大家繼續探索。“漲見識青少年實踐平臺”也是探索者之一。這是一家致力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促進青少年能力培養的互聯網平臺,希望通過嚴選設計更多“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社會實踐活動機會,使青少年“見識”更多,使每個人的“成長”特點被表達,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