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Ceibs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zh_CN PRN Asia 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大會2023暨TOP20頒獎典禮盛大舉辦 2023-07-21 17:27:00 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大會2023現場 2023年,全球發生劇變,經濟波動、技術變革。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韌"性成為企業生存和成功的關鍵。本年度大會以"韌 BE WATER" 為主題,聚焦當下?業熱點話題,共同探討如何在劇變的未來商業環境中重塑領導力,構建靈活組織文化,推動組織韌性發展,實現長期增長。 敏捷戰略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說,風會吹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對于不確定性、隨機性和混沌也是一樣,你要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們。不確定時代,敏捷戰略對組織的重要性變得愈發突出。敏捷戰略強調了組織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快速決策能力。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需要能夠及時獲取并分析市場信息,快速做出反應和調整。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 在大會開場致辭時表示,不確定性從來都不會消失,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他說道:"過去提到'韌性',我們會更多地認為它就是組織在遇到危機之后迅速反應、反敗為勝的能力。但就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組織韌性應該是企業在危機中重構組織資源、流程和關系,從危機中快速復原,甚至能利用危機實現逆勢增長的能力。而這些主要是由企業的 變革能力、學習能力和重構資源的能力來決定的。" 打造韌性組織的核心之一在于"學習與迭代",只有持續迭代,才能與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保持同步。將學習和迭代植入企業文化,才能在變革中保持平衡,在不確定性中調整方向。面對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企業無法再用傳統的思路進行品牌營銷。"品牌戰略必須上升到組織戰略高度,要打造高韌性品牌", 英國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尹一丁教授分享到。 他分別從"數智化時代""疫情化時代""全球化時代"三個不同的維度,分別去講述企業如何打造高韌性品牌戰略。以在全球化時代下的韌性品牌戰略為例,品牌的韌性來自于出海,出海企業要具備全球化視野與格局,要打造品牌的普適性、提升品牌的海外拓展能力、形成品牌的全球突破力。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品牌要講好中國故事,需從小處著眼,抓住"中國故事"的精神內核,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2023年初以來,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全球熱議,把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潮。然而,人工智能到底是人類的對手還是人類的助手?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史占中 提到:"我們正在迎來‘人機共舞'的AI時代,?‘人機共舞'是一種互補合作,而非競爭替代關系。人類與AI機器人共舞的關鍵是發揮人類的優勢,通過延伸和增強人腦智能,將AI機器人作為增強人類能力的工具,而非取代人類。人類要在發展自身主體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和平衡彼此優勢,實現人機協同和共存。" 史占中教授認為,"在技術浪潮之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人類需要建立在理解、信任、透明度和道德基礎上,持續學習和適應新的技術和環境。并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加快自身的轉型,不斷提升認知與心理適應能力,與時俱進自身的能力,實現自我超越,成為AI浪潮中的弄潮兒。" 在上午的圓桌對話環節,陽光電源陽光商研院執行院長王晨、浙江銀輪機械人力資源總監葉春英及中歐商業評論研究總監齊卿 繼續就"中國企業出海如何破局"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從企業如何通過出海構建自身競爭優勢、出海遇到的挑戰與障礙、如何打開新興國際市場等角度,嘉賓們結合企業自身實踐,探討出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為其他出海企業提供新的啟發。 韌性組織 在一個不斷變化和不確定的世界中,組織韌性成為了一種關鍵的競爭優勢。這種韌性不僅僅是對外界沖擊的抵御能力,更是一種適應力和創新力的體現。無論是面對突發的挑戰、市場的波動還是技術的革新,擁有韌性的組織總能夠保持穩定并快速調整策略,以迎接未知的變化。 韌性組織的基石是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員工作為企業的生力軍,是韌性的中堅力量。但對于很多管理者來說,普遍感受到:95后、00后員工越來越難"帶"了。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行為學副教授曹潔 基于00后員工的代際特征道出了緣由:"在他們的生活中,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再加上歷經諸多宏觀大事件后,這屆年輕人在職業觀、時間觀和體驗感等方面發生巨變。" 她提到,想管理好新生代員工,最重要的是理解他們的交流方式,幫助他們提升人際能力;放下身段和價值,加速引導他們成長。同時,幫助他們建立期望路徑,提升確定性。"要完全做到這些很難,但管理者可以借助管理學理論和工具武裝自己,與年輕人一起成長。" 不只是管理不同代際的員工存在差異,企業在打造組織韌性的時候也會遭遇"現實與理想的鴻溝":那些年我們學了很多成功經驗、人才管理、組織運作,但卻很難復刻到現實中。 中歐商業評論出品人兼中歐出版集團高級副總裁申音 認為,鴻溝的存在不可避免,但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在現實中生存,追求不斷地改善,向著理想的組織進化。"而所謂的韌性組織便是在復雜環境下,不斷提高做正確決策的能力和概率,行動敏捷,應對從容。"隨后,他介紹了組織韌性的訓練模型,及企業管理者如何訓練基本功。 在下午的圓桌對話環節,蘇泊爾股份組織與人才發展總監王浩、漢高大中華區人力資源業務伙伴總監薛亮、康師傅控股干部賦能中心總監岳宏強及 中歐商業評論編輯總監、新組織觀察工作室負責人彭海燕 繼續就"不確定時代如何打造組織韌性"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從組織韌性的評估、韌性企業文化的建立,到高韌性人才梯隊搭建、技術對組織韌性的影響以及領導者的個人韌性等內容,嘉賓們都分享了自己的觀察和洞見。 跳脫出企業管理實踐,當音樂遇上領導力會碰撞出怎樣奇妙的火花?本次大會特別策劃了"跨界思考"環節特邀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青年作曲家李磊和 音樂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師王刊,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兩位老師引經據典,以歷史中有趣的音樂家故事映射企業和團隊管理中面臨的典型痛點,如"文化差異、代際差異、身份轉換、激勵、決策力、管理風格"等,為現場來賓提供了跨界視角的獨特的管理新思維。最后,本場大會在優美的 弦樂四重奏結束了所有的分享環節。 此外,作為此次大會的特別環節,2022-2023"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獎項揭曉。本年度榜單總共頒出綜合類獎項27個、項目類獎項 29個,300多位現場來賓和近50,000位"云端"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盛事。 2022-2023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頒獎典禮 ?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綜合類獎項揭曉 ?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項目類獎項揭曉 恭喜所有獲獎的企業 "TOP20最佳企業學習實踐獎"(以下簡稱:TOP20評選)是由中歐商業在線主辦,自2014年起已成功舉辦八屆,現已成為企業管理人才培養和數字化學習領域的一大盛事。2023年,第九屆TOP20評選以"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為題,致力于尋找具有引領性的企業學習與發展實踐案例,表彰數字化時代下的組織學習創新實踐,探索面向未來的管理人才發展模式。 在本屆評選中,我們邀請了37位企業資深人才發展實戰專家,以及3位人力資源行業專家,共同對提名企業/項目展開綜合評鑒。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審委員會陣容 此外,入選提名的企業也受邀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地進行了線下路演以及為期兩天的線上"云路演",分享了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項目實踐經驗。同時,超過30,000位企業學習與發展代表在路演中學習、思考、交流,并為高質量的項目投出了寶貴的一票。 在經過獲獎企業授權后,"2022-2023 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獲獎案例將以線上展播、案例集等形式通過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媒體平臺與大家見面,與行業伙伴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共同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提升企業培訓中心、學習與發展部門的專業影響力。 韌,柔軟而結實,雖受力,形可變而質不變,相似如水。企業應如水,韌性流淌,雖臨多變之勢,剛柔并濟,游刃有余。在一個不確定性和變革充斥著的世界里,只有具備韌性的組織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組織韌性不僅僅是應對挑戰的能力,更是一種積極應對和主動迎接變化的態度。通過建立靈活的結構、培養創新的文化和持續學習改進,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富有韌性的組織,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創造持久的成功。 ]]> 上海2023年7月21日 /美通社/ -- 2023年7月20日,2023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大會暨2022-2023 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影城成功舉辦。10余位國內外知名教授、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首席人才官、學習與發展負責人等齊聚上海,探討未來人才培養和學習發展新趨勢。此次大會通過8大平臺同步直播,累計總瀏覽量50,000人次

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大會2023現場
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大會2023現場

2023年,全球發生劇變,經濟波動、技術變革。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韌"性成為企業生存和成功的關鍵。本年度大會以"韌 BE WATER"為主題,聚焦當下?業熱點話題,共同探討如何在劇變的未來商業環境中重塑領導力,構建靈活組織文化,推動組織韌性發展,實現長期增長。

敏捷戰略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說,風會吹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對于不確定性、隨機性和混沌也是一樣,你要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們。不確定時代,敏捷戰略對組織的重要性變得愈發突出。敏捷戰略強調了組織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快速決策能力。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需要能夠及時獲取并分析市場信息,快速做出反應和調整。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在大會開場致辭時表示,不確定性從來都不會消失,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他說道:"過去提到'韌性',我們會更多地認為它就是組織在遇到危機之后迅速反應、反敗為勝的能力。但就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組織韌性應該是企業在危機中重構組織資源、流程和關系,從危機中快速復原,甚至能利用危機實現逆勢增長的能力。而這些主要是由企業的變革能力學習能力重構資源的能力來決定的。"

打造韌性組織的核心之一在于"學習與迭代",只有持續迭代,才能與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保持同步。將學習和迭代植入企業文化,才能在變革中保持平衡,在不確定性中調整方向。面對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企業無法再用傳統的思路進行品牌營銷。"品牌戰略必須上升到組織戰略高度,要打造高韌性品牌",英國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尹一丁教授分享到。

他分別從"數智化時代""疫情化時代""全球化時代"三個不同的維度,分別去講述企業如何打造高韌性品牌戰略。以在全球化時代下的韌性品牌戰略為例,品牌的韌性來自于出海,出海企業要具備全球化視野與格局,要打造品牌的普適性、提升品牌的海外拓展能力、形成品牌的全球突破力。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品牌要講好中國故事,需從小處著眼,抓住"中國故事"的精神內核,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2023年初以來,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全球熱議,把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潮。然而,人工智能到底是人類的對手還是人類的助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史占中提到:"我們正在迎來‘人機共舞'的AI時代, ‘人機共舞'是一種互補合作,而非競爭替代關系。人類與AI機器人共舞的關鍵是發揮人類的優勢,通過延伸和增強人腦智能,將AI機器人作為增強人類能力的工具,而非取代人類。人類要在發展自身主體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和平衡彼此優勢,實現人機協同和共存。"

史占中教授認為,"在技術浪潮之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人類需要建立在理解、信任、透明度和道德基礎上,持續學習和適應新的技術和環境。并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加快自身的轉型,不斷提升認知與心理適應能力,與時俱進自身的能力,實現自我超越,成為AI浪潮中的弄潮兒。"

在上午的圓桌對話環節,陽光電源陽光商研院執行院長王晨浙江銀輪機械人力資源總監葉春英中歐商業評論研究總監齊卿繼續就"中國企業出海如何破局"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從企業如何通過出海構建自身競爭優勢、出海遇到的挑戰與障礙、如何打開新興國際市場等角度,嘉賓們結合企業自身實踐,探討出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為其他出海企業提供新的啟發。

韌性組織

在一個不斷變化和不確定的世界中,組織韌性成為了一種關鍵的競爭優勢。這種韌性不僅僅是對外界沖擊的抵御能力,更是一種適應力和創新力的體現。無論是面對突發的挑戰、市場的波動還是技術的革新,擁有韌性的組織總能夠保持穩定并快速調整策略,以迎接未知的變化。

韌性組織的基石是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員工作為企業的生力軍,是韌性的中堅力量。但對于很多管理者來說,普遍感受到:95后、00后員工越來越難"帶"了。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行為學副教授曹潔基于00后員工的代際特征道出了緣由:"在他們的生活中,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再加上歷經諸多宏觀大事件后,這屆年輕人在職業觀、時間觀和體驗感等方面發生巨變。"

她提到,想管理好新生代員工,最重要的是理解他們的交流方式,幫助他們提升人際能力;放下身段和價值,加速引導他們成長。同時,幫助他們建立期望路徑,提升確定性。"要完全做到這些很難,但管理者可以借助管理學理論和工具武裝自己,與年輕人一起成長。"

不只是管理不同代際的員工存在差異,企業在打造組織韌性的時候也會遭遇"現實與理想的鴻溝":那些年我們學了很多成功經驗、人才管理、組織運作,但卻很難復刻到現實中。中歐商業評論出品人兼中歐出版集團高級副總裁申音認為,鴻溝的存在不可避免,但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在現實中生存,追求不斷地改善,向著理想的組織進化。"而所謂的韌性組織便是在復雜環境下,不斷提高做正確決策的能力和概率,行動敏捷,應對從容。"隨后,他介紹了組織韌性的訓練模型,及企業管理者如何訓練基本功。

在下午的圓桌對話環節,蘇泊爾股份組織與人才發展總監王浩、漢高大中華區人力資源業務伙伴總監薛亮、康師傅控股干部賦能中心總監岳宏強中歐商業評論編輯總監、新組織觀察工作室負責人彭海燕繼續就"不確定時代如何打造組織韌性"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從組織韌性的評估、韌性企業文化的建立,到高韌性人才梯隊搭建、技術對組織韌性的影響以及領導者的個人韌性等內容,嘉賓們都分享了自己的觀察和洞見。

跳脫出企業管理實踐,當音樂遇上領導力會碰撞出怎樣奇妙的火花?本次大會特別策劃了"跨界思考"環節特邀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青年作曲家李磊音樂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師王刊,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兩位老師引經據典,以歷史中有趣的音樂家故事映射企業和團隊管理中面臨的典型痛點,如"文化差異、代際差異、身份轉換、激勵、決策力、管理風格"等,為現場來賓提供了跨界視角的獨特的管理新思維。最后,本場大會在優美的弦樂四重奏結束了所有的分享環節。

此外,作為此次大會的特別環節,2022-2023"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獎揭曉。本年度榜單總共頒出綜合類獎項27個、項目類獎項29個,300多位現場來賓和近50,000位"云端"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盛事。

2022-2023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頒獎典禮
2022-2023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頒獎典禮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綜合類獎項揭曉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綜合類獎項揭曉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項目類獎項揭曉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項目類獎項揭曉

恭喜所有獲獎的企

"TOP20最佳企業學習實踐獎"(以下簡稱:TOP20評選)是由中歐商業在線主辦,自2014年起已成功舉辦八屆,現已成為企業管理人才培養和數字化學習領域的一大盛事。2023年,第九屆TOP20評選以"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為題,致力于尋找具有引領性的企業學習與發展實踐案例,表彰數字化時代下的組織學習創新實踐,探索面向未來的管理人才發展模式。

在本屆評選中,我們邀請了37位企業資深人才發展實戰專家,以及3位人力資源行業專家,共同對提名企業/項目展開綜合評鑒。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審委員會陣容
2022-2023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審委員會陣容

此外,入選提名的企業也受邀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地進行了線下路演以及為期兩天的線上"云路演",分享了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項目實踐經驗。同時,超過30,000位企業學習與發展代表在路演中學習、思考、交流,并為高質量的項目投出了寶貴的一票。

在經過獲獎企業授權后,"2022-2023 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獲獎案例將以線上展播、案例集等形式通過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媒體平臺與大家見面,與行業伙伴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共同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提升企業培訓中心、學習與發展部門的專業影響力。

韌,柔軟而結實,雖受力,形可變而質不變,相似如水。企業應如水,韌性流淌,雖臨多變之勢,剛柔并濟,游刃有余。在一個不確定性和變革充斥著的世界里,只有具備韌性的組織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組織韌性不僅僅是應對挑戰的能力,更是一種積極應對和主動迎接變化的態度。通過建立靈活的結構、培養創新的文化和持續學習改進,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富有韌性的組織,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創造持久的成功。

]]>
2022-2023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選啟動 2023-03-06 10:00:00 2022-2023 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 "2022-2023 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選(以下簡稱"TOP20評選") 為期4個月,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其中,分享貴公司優秀的人才發展實戰經驗,與各行各業一同探究面向未來的管理人才發展模式。 PART 01 參選價值 * 未來管理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診斷 數字化、智能技術的融入讓企業知識管理趨于量化,參選企業可以借助各項評選模型,檢驗企業管理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及現狀,梳理優秀學習實踐,洞悉行業生態發展,助力企業不斷提升組織學習戰略的有效性。 * 提升雇主品牌影響力 參評企業將充分彰顯企業未來管理人才培養策略,由內而外創建優秀人才引力場。從評選啟動開始,中歐商業在線將持續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商業雜志等各類傳播媒體平臺,發布評選進程與結果。 * 獲獎企業專享資源 獲獎企業將在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媒體上獲得持續曝光,傳播企業學習理念和成果,同時還將與其他獲獎企業、評審委員進行交流學習,和行業精英共同搭建一個資源共享與跨界共創平臺。 * 塑造專業影響力 樹立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標桿案例,通過行業交流促進跨界創新與合作共創,提升企業學習與發展、培訓等部門的專業影響力。 PART 02評選模型 中歐商業在線創新提出"管理人才數字化學習"成熟度模型,旨在幫助企業從戰略業務需求,從頂層設計、課程內容、案例萃取、知識沉淀、學習體驗,學習效率、成果產出等角度,重新審視企業內部管理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及現狀。 中歐商業在線“管理人才數字化學習”成熟度模型 評選將分別從戰略傳承、體系設計、知識管理、數字化運營、數字創新應用和價值創造6個維度,對企業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成果進行考察。 為保證評選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本次評選全程不收取任何費用。項目組將秉承"公平公開、專業客觀"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參選內容。評選接受行業網友投票和專家評審團評定,評選出最終結果,并進行網上公示。 PART 03獎項設置 * 2022-2023未來管理人才培養卓越獎 參評對象:企業培訓中心、HR部門、學習與發展部門等 * 2022-2023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新銳獎 參評對象:企業培訓中心、HR部門、學習與發展部門等 * 2022-2023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數字化學習項目獎 參評對象:企業學習與發展部門、HR部門、人才發展部門等 * 具體參評標準參考各獎項的參評要求 PART 04參選程序 第一階段:提名與初審(3月6日~4月28日) * 企業或個人填寫提名表,提交初審材料 * 評選委員會進行初步審核篩選 第二階段:線下路演報名(5月4日-5月14日) * 通過初審的企業將受邀參與線下路演 * 異地/未能到場企業提交15分鐘參選視頻于線下路演當日播出,同步直播投票 第三階段:線下路演&直播投票(5月15日-5月26日) * 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開展線下路演 * 線上線下同步直播投票,根據累計投票排名,各獎項排名前三的企業/項目將獲得額外影響力加分 第四階段:評審專家委員會評審(5月29日-6月16日) * 評審專家委員會根據參評標準對入圍企業進行評審 * 評審專家委員會綜合投票結果及各項評審結果,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第五階段:年度論壇揭曉(6月29日暫定) * 中歐商業在線保留調整評選時間安排的權利,如因不可控因素改期將及時通知 PART 05詳情咨詢 了解更多獎項評選信息關注"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微信訂閱號,您還可以訪問:https://host.huiju.cool/p/428c3 下載最新獎項《參選手冊》。 如您在參選過程中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華東地區?潘老師 郵箱:pyuting@ceibsonline.com 電話:021-6081 6804 華北地區?莊老師 郵箱:zsabrina@ceibsonline.com 電話:021-6081 6807 華南地區?黃老師 郵箱:hemily@ceibsonline.com 電話:0755-3320 7257 往屆精彩回顧 往屆回顧中歐商業在線“TOP20評選” ]]> 上海2023年3月6日 /美通社/ -- 3月6日,由中歐商業在線發起的"2022-2023 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選正式啟動

數智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企業需要怎樣的未來管理人才?

  • 具備敏銳的洞察能力?
  • 掌握數字化技術知識?
  • 擁有動態的戰略思維?
  • 能運用數據驅動運營?
  • ......

商業環境越來越復雜和多變,對企業的組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未來管理人才的職責和能力要求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時代怎么發展,組織發展,人才先行,企業都要從更宏觀的層面出發,對人才團隊進行系統的布局和規劃。

2023年,正值中歐商業在線成立15周年,同時也是"中歐商業在線TOP20評選"連續走過的第9個年頭,為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重新審視自身的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表彰具有引領性的企業學習與發展實戰案例,TOP20評選升級歸來從僅關注數字化技術如何改變傳統培訓模式,到聚焦構建面向未來的管理人才發展戰略,邀您一同共探面向未來的管理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2023年3月6日

中歐商業在線"2022-2023 TOP20

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選

級啟動

2022-2023 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
2022-2023 中歐商業在線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

"2022-2023 TOP20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實踐獎"評選(以下簡稱"TOP20評選")為期4個月,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其中,分享貴公司優秀的人才發展實戰經驗,與各行各業一同探究面向未來的管理人才發展模式。

PART 01 參選價值

  • 未來管理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診斷

數字化、智能技術的融入讓企業知識管理趨于量化,參選企業可以借助各項評選模型,檢驗企業管理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及現狀,梳理優秀學習實踐,洞悉行業生態發展,助力企業不斷提升組織學習戰略的有效性。

  • 提升雇主品牌影響力

參評企業將充分彰顯企業未來管理人才培養策略,由內而外創建優秀人才引力場。從評選啟動開始,中歐商業在線將持續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商業雜志等各類傳播媒體平臺,發布評選進程與結果。

  • 獲獎企業專享資源

獲獎企業將在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媒體上獲得持續曝光,傳播企業學習理念和成果,同時還將與其他獲獎企業、評審委員進行交流學習,和行業精英共同搭建一個資源共享與跨界共創平臺。

  • 塑造專業影響力

樹立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標桿案例,通過行業交流促進跨界創新與合作共創,提升企業學習與發展、培訓等部門的專業影響力。

PART 02評選模型

中歐商業在線創新提出"管理人才數字化學習"成熟度模型,旨在幫助企業從戰略業務需求,從頂層設計、課程內容、案例萃取、知識沉淀、學習體驗,學習效率、成果產出等角度,重新審視企業內部管理人才發展數字化程度及現狀。

中歐商業在線“管理人才數字化學習”成熟度模型
中歐商業在線“管理人才數字化學習”成熟度模型

評選將分別從戰略傳承、體系設計、知識管理、數字化運營、數字創新應用和價值創造6個維度,對企業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成果進行考察。

為保證評選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本次評選全程不收取任何費用。項目組將秉承"公平公開、專業客觀"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參選內容。評選接受行業網友投票和專家評審團評定,評選出最終結果,并進行網上公示。

PART 03獎項設置

  • 2022-2023未來管理人才培養卓越獎

參評對象:企業培訓中心、HR部門、學習與發展部門等

  • 2022-2023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新銳獎

參評對象:企業培訓中心、HR部門、學習與發展部門等

  • 2022-2023未來管理人才培養最佳數字化學習項目獎

參評對象:企業學習與發展部門、HR部門、人才發展部門等

* 具體參評標準參考各獎項的參評要求

PART 04參選程序


第一階段:提名與初審(3月6日~4月28日)

  • 企業或個人填寫提名表,提交初審材料
  • 評選委員會進行初步審核篩選

第二階段:線下路演報名(5月4日-5月14日)

  • 通過初審的企業將受邀參與線下路演
  • 異地/未能到場企業提交15分鐘參選視頻于線下路演當日播出,同步直播投票

第三階段:線下路演&直播投票(5月15日-5月26日)

  • 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開展線下路演
  • 線上線下同步直播投票,根據累計投票排名,各獎項排名前三的企業/項目將獲得額外影響力加分

第四階段:評審專家委員會評審(5月29日-6月16日)

  • 評審專家委員會根據參評標準對入圍企業進行評審
  • 評審專家委員會綜合投票結果及各項評審結果,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第五階段:年度論壇揭曉(6月29日暫定)

* 中歐商業在線保留調整評選時間安排的權利,如因不可控因素改期將及時通知

PART 05詳情咨詢

了解更多獎項評選信息關注"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微信訂閱號,您還可以訪問:https://host.huiju.cool/p/428c3 下載最新獎項《參選手冊》。

如您在參選過程中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華東地區 潘老師 郵箱:pyuting@ceibsonline.com 電話:021-6081 6804
華北地區 莊老師 郵箱:zsabrina@ceibsonline.com 電話:021-6081 6807
華南地區 黃老師 郵箱:hemily@ceibsonline.com 電話:0755-3320 7257

往屆精彩回顧

往屆回顧中歐商業在線“TOP20評選”
往屆回顧中歐商業在線“TOP20評選”

]]>
重塑增長:與長期共舞 -- 中歐商業在線創新學習大會2022圓滿落幕 2022-07-21 16:10:00 中歐商業在線創新學習大會現場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數字經濟已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詞,領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基本經過了探索階段,開始向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進發。但數字化轉型并非只是技術、工具的升級,一些盲目跟風的企業往往會走入死胡同。數字化轉型,更應該是"人"的轉型。 01認知、戰略與組織重塑 數字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僅僅依靠數字化工具而建立的浮于表面的數字化轉型,已不足以幫助企業在這個VUCA時代建立競爭優勢,其背后真正考驗的往往與認知、戰略、組織和人才相關。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及遠程連線分享教授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在大會歡迎致辭中引用了管理學大師、"學習型組織之父"彼得·圣吉的觀點 -- 企業要真正完成數字化轉型,需要注意兩方面關鍵因素:一是企業需要立足自身情況制定轉型目標;二是通過數字化技術有效提升組織的協同效率,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由此可見,當前企業所進行的這場數字化變革之旅,是組織管理長期性、系統性的重大創新革命",郭霖 表示。 正如多年疫情之下,經濟復蘇帶來的企業挑戰與機遇成為當下關注度最高的一個話題,無論規模多大、處于哪個發展階段的企業,都會面臨持續增長的瓶頸。如何找到突破口,快速度過增長瓶頸?大會遠程連線 美國理海大學艾克卡全球杰出講席教授方二,他認為,企業真正要做的就是,樹立"重塑增長"的思維。 方二教授主張,后疫情時代的企業應該更好地抓住變與不變的關系,抱持著"大賭大贏"的態度 -- "賭"在那些不變的東西上,"贏"在那些變的東西上。他認為,"企業的增長思維可以按照如何更好地‘看五年、謀三年、做一年'的公式來重塑,換句話說,就是企業應對未來的洞察要更清晰,企業的戰略要更聚焦,企業的組織和團隊要更具創造力。" 而在這快速的變化中,增長的困境同時也是組織能力的困境。由于應對快速變化要求個人能力短時間內不斷更新,組織能力自然成為瓶頸。此時,HR和企業學習官們將在重塑增長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對此話題極有發言權的增長戰略專家、北大匯豐客座教授/原中歐戰略教授/鐵漢生態聯席總裁葛定昆,就公司持續增長的挑戰與HR精英的新使命做了具有針對性的分享。 "人才競爭是企業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人力資源做到最極致、最終極的目標應該是壟斷人才。實際上,這超出了大部分人力資源負責人的思維模式、思維框架和思維上限",葛教授分享到。 他認為,數字化時代的人力資源應該是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如今很多企業HR僅僅只是在做執行,或者停留在戰略HR的層面。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之上還有一層,那就是戰略合作伙伴,這需要HR重構人力資源多維度、多層次的立體生態,吸引符合企業文化的未來人才,服務于企業戰略,甚至引領企業戰略。" 同樣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出席大會現場的倫敦商學院原組織行為學教授Henry Moon在遠程連線中引用了一系列有趣的經典案例,向與會者 闡述了同理心無論是在個人成長還是團隊管理中都極為重要,它是未來管理者領導力的一個很重要的行為維度,也是企業組織行為的"隱藏心法"。 數字化時代有兩個特點:個體獨立和萬物互聯。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有無限可能的個體,因為所有的事物都在產生關聯。這就導致如今對很多問題的理解不能只遵循原有的習慣,而要有全新的角度。 "同理心是一種認知,同時也是一種技能",Henry教授說道,"同理心需要我們學會觀察,跳出自我觀察周圍的環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并從中找到重要的信息。" 02數字化與領導力轉型 實現面向數字化的組織轉型與重塑,除了組織結構的調整之外,還需要基于轉型戰略,為高潛能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學習成長平臺。這些需要進行培訓的新技能除了專業的數字化技能之外,還應包括自我驅動、協作、溝通、決策、團隊領導力等"軟"技能。 下午場 -- 數字化與領導力轉型分享專家教授 提到決策,最早決策學起源于經濟學,對于決策學的研究最早的假設是:人是理性的。西交利物浦大學產金融合學院院長陳峻松 提到:"行為經濟學的大量研究發現,這種假設并不一定總是成立的。" 陳教授列舉了幾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解釋了人們從未意識到的非理性認知偏差,并提出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行為規律的認知,設計營銷策略和營銷活動。 "生活中一些沖突場景反映了人類的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理性的思維方式',關注的是長期的利益,考慮的是做一個深思熟慮的決策;另外一種是‘情感的認知',更多關注的是短期利益,強調當下的滿足",他認為,"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應該思考,如何喚起消費者的情緒,如快樂、同情、憂傷、羨慕等。一旦消費者的情緒被激發,就更容易被勸說,更容易被引導。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洞察消費者的行為,或許就能提高自身對于市場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當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失敗的嘗試也比比皆是。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石維磊分享了數字化轉型路上企業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 如何避免數字化轉型的陷阱。 石教授以金融行業為例,列舉了數字化轉型中最可能導致失敗的五個維度,分別是戰略層面、組織層面、環境層面、資源層面和員工層面,并明確給出了針對這五個維度的有效解決方案。 石教授強調:"第一,數字化轉型沒有固定的模式,因為每個企業所處的階段、文化和愿景都不盡相同,采取的轉型路徑也一定不同;第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商業模式的轉變。轉變商業模式,形成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是數字化轉型所要達到的目的;最后,企業必須保證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制定者和執行者對企業愿景的理解和目標是一致的。" "與50年前相比,我們處于一個全新的歷史機會里。在數字化業務模式的全新增長模式下,我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數字化領導力呢? "光輝國際、美世咨詢原大中華區咨詢業務總經理林光明從近幾十年的時代背景出發,討論了數字化時代領導者如何與不確定性長期共舞,如何重塑增長的動力。 他指出,領導力的討論是恒定的話題,遠在幾百年前的老子、蘇格拉底,近至現代的喬布斯,都對領導力有所思考和哲思。在他看來,"領導力,是關于如何激勵追隨者共同超越,達成更高目標的能力,也是一種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的人際關系。" 隨后,他以自己多年的咨詢經驗出發,分別從人、組織和業務這3個領導者必須面對的數字化新場景出發,解析了對數字化領導者的新要求,及數字化領導力模型 -- D5模型。 在大會最后的圓桌對話環節,索尼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金燕敏、卡瓦集團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譚亞婷 與林光明繼續就"數字化領導力的重塑與升級"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元宇宙、無邊界人才、韌性組織等熱詞頻出,三位嘉賓都發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03未來管理人才趨勢解讀 《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發布與解讀 在本年度的創新學習大會上,《中歐商業評論》組織案例研究中心總監、《智情企業》合著者齊卿 ,作為代表發布了《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此次是中歐商業在線再次與《中歐商業評論》組織案例研究中心合作,展開關于"未來管理人才發展"的專項研究。 《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聚焦企業取得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深層次原因?-- 企業領導者的數字化轉型領導力,以及在領導者的推動下,企業組織能力的革新。 在多變的外部環境和數字化變革的浪潮下,企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大議題是儲備面向未來商業環境的領導人才。具備數字化領導力的管理者,更能激發組織內部成員的創新能力,吸引和挽留住具備數字化技能的人才,成為企業在數字化時代新的競爭優勢。 04獎項揭曉 此外,在今年的大會中,2021-2022"TOP20數字化學習最佳企業實踐獎"獲獎名單發布。 歷經142天的多輪評選,來自快消、制造業、金融、制藥、科技等領域的近100家龍頭企業參評,最終入圍的50家企業共同角逐出22個綜合類獎項,35個項目類獎項,包含: 企業數字化學習卓越獎、企業數字化學習新銳獎、最佳企業數字化學習項目和企業數字化學習創新項目。 本屆評選聯合28位企業資深人才發展實戰專家,以及3 位來自德勤管理咨詢、怡安翰威特中國、法國里昂商學院全球人力資源與組織創新中心的知名專家,共同對參評材料進行審核。同時,還有超過80,000 名企業學習與發展代表參與到TOP20的"云路演"環節,票選自己支持的參評企業。而企業們也不負眾望,將自身在數字化學習與人才培養的發展與變革展現得淋漓盡致。 本屆TOP20評選完整獲獎名單如下: 2021-2022“中歐商業在線TOP20數字化學習最佳企業實踐獎”獎項揭曉 希望通過本次大會所探討的變局中的增長新思維,能夠真正幫助企業重塑競爭力,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與長期共舞。 更多大會教授、專家分享內容詳情,請關注"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微信訂閱號。 ]]> 上海2022年7月21日 /美通社/ -- 7月20日,萬眾期待的第八屆中歐商業在線創新學習大會2022圓滿落幕。今年,創新學習大會以"重塑增長:與長期共舞"為主題,特別邀請9位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教授和專家悉數到場,共探變局中如何發現增長新思路,助力企業重塑競爭力,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此次大會通過8大平臺同步直播,累計總瀏覽量近42W人次。

中歐商業在線創新學習大會現場
中歐商業在線創新學習大會現場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數字經濟已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詞,領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基本經過了探索階段,開始向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進發。但數字化轉型并非只是技術、工具的升級,一些盲目跟風的企業往往會走入死胡同。數字化轉型,更應該是"人"的轉型。

01認知、戰略與組織重塑

數字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僅僅依靠數字化工具而建立的浮于表面的數字化轉型,已不足以幫助企業在這個VUCA時代建立競爭優勢,其背后真正考驗的往往與認知、戰略、組織和人才相關。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及遠程連線分享教授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及遠程連線分享教授

中歐出版集團執行CEO郭霖在大會歡迎致辭中引用了管理學大師、"學習型組織之父"彼得·圣吉的觀點 -- 企業要真正完成數字化轉型,需要注意兩方面關鍵因素:一是企業需要立足自身情況制定轉型目標;二是通過數字化技術有效提升組織的協同效率,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由此可見,當前企業所進行的這場數字化變革之旅,是組織管理長期性、系統性的重大創新革命",郭霖表示。

正如多年疫情之下,經濟復蘇帶來的企業挑戰與機遇成為當下關注度最高的一個話題,無論規模多大、處于哪個發展階段的企業,都會面臨持續增長的瓶頸。如何找到突破口,快速度過增長瓶頸?大會遠程連線美國理海大學艾克卡全球杰出講席教授方二,他認為,企業真正要做的就是,樹立"重塑增長"的思維。

方二教授主張,后疫情時代的企業應該更好地抓住變與不變的關系,抱持著"大賭大贏"的態度 -- "賭"在那些不變的東西上,"贏"在那些變的東西上。他認為,"企業的增長思維可以按照如何更好地‘看五年、謀三年、做一年'的公式來重塑,換句話說,就是企業應對未來的洞察要更清晰,企業的戰略要更聚焦,企業的組織和團隊要更具創造力。"

而在這快速的變化中,增長的困境同時也是組織能力的困境。由于應對快速變化要求個人能力短時間內不斷更新,組織能力自然成為瓶頸。此時,HR和企業學習官們將在重塑增長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對此話題極有發言權的增長戰略專家、北大匯豐客座教授/原中歐戰略教授/鐵漢生態聯席總裁葛定昆,就公司持續增長的挑戰與HR精英的新使命做了具有針對性的分享。

"人才競爭是企業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人力資源做到最極致、最終極的目標應該是壟斷人才。實際上,這超出了大部分人力資源負責人的思維模式、思維框架和思維上限",葛教授分享到。

他認為,數字化時代的人力資源應該是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如今很多企業HR僅僅只是在做執行,或者停留在戰略HR的層面。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之上還有一層,那就是戰略合作伙伴,這需要HR重構人力資源多維度、多層次的立體生態,吸引符合企業文化的未來人才,服務于企業戰略,甚至引領企業戰略。"

同樣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出席大會現場的倫敦商學院原組織行為學教授Henry Moon在遠程連線中引用了一系列有趣的經典案例,向與會者闡述了同理心無論是在個人成長還是團隊管理中都極為重要,它是未來管理者領導力的一個很重要的行為維度,也是企業組織行為的"隱藏心法"。

數字化時代有兩個特點:個體獨立和萬物互聯。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有無限可能的個體,因為所有的事物都在產生關聯。這就導致如今對很多問題的理解不能只遵循原有的習慣,而要有全新的角度。

"同理心是一種認知,同時也是一種技能",Henry教授說道,"同理心需要我們學會觀察,跳出自我觀察周圍的環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并從中找到重要的信息。"

02數字化與領導力轉型

實現面向數字化的組織轉型與重塑,除了組織結構的調整之外,還需要基于轉型戰略,為高潛能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學習成長平臺。這些需要進行培訓的新技能除了專業的數字化技能之外,還應包括自我驅動、協作、溝通、決策、團隊領導力等"軟"技能。

下午場 -- 數字化與領導力轉型分享專家教授
下午場 -- 數字化與領導力轉型分享專家教授

提到決策,最早決策學起源于經濟學,對于決策學的研究最早的假設是:人是理性的。西交利物浦大學產金融合學院院長陳峻松提到:"行為經濟學的大量研究發現,這種假設并不一定總是成立的。"

陳教授列舉了幾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解釋了人們從未意識到的非理性認知偏差,并提出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行為規律的認知,設計營銷策略和營銷活動。

"生活中一些沖突場景反映了人類的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理性的思維方式',關注的是長期的利益,考慮的是做一個深思熟慮的決策;另外一種是‘情感的認知',更多關注的是短期利益,強調當下的滿足",他認為,"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應該思考,如何喚起消費者的情緒,如快樂、同情、憂傷、羨慕等。一旦消費者的情緒被激發,就更容易被勸說,更容易被引導。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洞察消費者的行為,或許就能提高自身對于市場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當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失敗的嘗試也比比皆是。長江商學院戰略學教授石維磊分享了數字化轉型路上企業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 如何避免數字化轉型的陷阱。

石教授以金融行業為例,列舉了數字化轉型中最可能導致失敗的五個維度,分別是戰略層面、組織層面、環境層面、資源層面和員工層面,并明確給出了針對這五個維度的有效解決方案。

石教授強調:"第一,數字化轉型沒有固定的模式,因為每個企業所處的階段、文化和愿景都不盡相同,采取的轉型路徑也一定不同;第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商業模式的轉變。轉變商業模式,形成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是數字化轉型所要達到的目的;最后,企業必須保證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制定者和執行者對企業愿景的理解和目標是一致的。"

"與50年前相比,我們處于一個全新的歷史機會里。在數字化業務模式的全新增長模式下,我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數字化領導力呢?"光輝國際、美世咨詢原大中華區咨詢業務總經理林光明從近幾十年的時代背景出發,討論了數字化時代領導者如何與不確定性長期共舞,如何重塑增長的動力。

他指出,領導力的討論是恒定的話題,遠在幾百年前的老子、蘇格拉底,近至現代的喬布斯,都對領導力有所思考和哲思。在他看來,"領導力,是關于如何激勵追隨者共同超越,達成更高目標的能力,也是一種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的人際關系。"

隨后,他以自己多年的咨詢經驗出發,分別從人、組織和業務這3個領導者必須面對的數字化新場景出發,解析了對數字化領導者的新要求,及數字化領導力模型 -- D5模型。

在大會最后的圓桌對話環節,索尼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金燕敏、卡瓦集團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譚亞婷與林光明繼續就"數字化領導力的重塑與升級"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元宇宙、無邊界人才、韌性組織等熱詞頻出,三位嘉賓都發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03未來管理人才趨勢解讀

《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發布與解讀
《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發布與解讀

在本年度的創新學習大會上,《中歐商業評論》組織案例研究中心總監、《智情企業》合著者齊卿,作為代表發布了《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此次是中歐商業在線再次與《中歐商業評論》組織案例研究中心合作,展開關于"未來管理人才發展"的專項研究。

《2022中歐商業在線未來管理人才白皮書》聚焦企業取得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深層次原因 -- 企業領導者的數字化轉型領導力,以及在領導者的推動下,企業組織能力的革新。

在多變的外部環境和數字化變革的浪潮下,企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大議題是儲備面向未來商業環境的領導人才。具備數字化領導力的管理者,更能激發組織內部成員的創新能力,吸引和挽留住具備數字化技能的人才,成為企業在數字化時代新的競爭優勢。

04獎項揭曉

此外,在今年的大會中,2021-2022"TOP20數字化學習最佳企業實踐獎"獲獎名單發布

歷經142天的多輪評選,來自快消、制造業、金融、制藥、科技等領域的近100家龍頭企業參評,最終入圍的50家企業共同角逐出22個綜合類獎項,35個項目類獎項,包含:企業數字化學習卓越獎、企業數字化學習新銳獎、最佳企業數字化學習項目和企業數字化學習創新項目

本屆評選聯合28位企業資深人才發展實戰專家,以及3位來自德勤管理咨詢、怡安翰威特中國、法國里昂商學院全球人力資源與組織創新中心的知名專家,共同對參評材料進行審核。同時,還有超過80,000名企業學習與發展代表參與到TOP20的"云路演"環節,票選自己支持的參評企業。而企業們也不負眾望,將自身在數字化學習與人才培養的發展與變革展現得淋漓盡致。

本屆TOP20評選完整獲獎名單如下:

2021-2022“中歐商業在線TOP20數字化學習最佳企業實踐獎”獎項揭曉
2021-2022“中歐商業在線TOP20數字化學習最佳企業實踐獎”獎項揭曉

希望通過本次大會所探討的變局中的增長新思維,能夠真正幫助企業重塑競爭力,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與長期共舞

更多大會教授、專家分享內容詳情,請關注"中歐商業在線"官方微信訂閱號。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