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類疾病,一般情況下對其宿主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不少細菌都漸漸對抗生素"脫敏",也就是產生了耐藥性。細菌耐藥性又稱抗藥性,是指細菌與抗菌藥物多次接觸后,細菌對抗菌藥物變得不敏感的現象,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化學治療作用就會明顯下降。耐藥所致的治療無效或治療周期延長、治療費用增加等,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根據WHO報告,抗生素耐藥最嚴重的結果將是導致死亡!
兒童生活中常見的細菌感染包括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許多研究顯示它們的耐藥現象日益嚴重,需要尤為重視!
腦膜炎奈瑟菌耐藥性增強,治療尤為困難
國內相關專家學者通過對我國2005—2019年收集的30個省份Nm菌株進行抗生素敏感性檢測,研究結果顯示[2]:
治療腦膜炎奈瑟菌感染可使用多種抗生素,但據研究結果顯示隨著Nm菌株耐藥性增強,可選擇的治療抗生素種類日益減少,使用疫苗預防流腦疾病迫在眉睫。
侵襲性流感嗜血桿菌對主要抗感染藥物的耐藥率持續升高
氨芐西林等β-內酰胺酶類藥物既往被認為是主要的抗Hi藥物,但近年來耐藥率持續升高,國內相關研究[3],[4]顯示:
主要的抗Hi藥物耐藥率持續升高,可用藥物日益減少!
肺炎球菌性疾病危害巨大,但治療卻面臨嚴重挑戰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肺炎球菌耐藥的流行病學一直受到抗菌素的廣泛應用、耐藥克隆的傳播、和PCV疫苗引入的影響。在抗菌素被廣泛使用、耐藥克隆大量傳播,而PCV疫苗應用較少的許多亞洲國家,肺炎球菌的耐藥尤其嚴重[5],[6]!
國內10個城市肺炎球菌耐藥性研究[7]顯示,肺炎球菌對抗生素耐藥嚴重。尤其是在5歲以下兒童中,肺炎球菌對各常用抗菌藥物耐藥率均高于其他年齡組。
無論是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還是肺炎球菌,一旦感染都會對孩子和家庭造成極大的傷害,目前我國耐藥率較高,且耐藥問題還在逐年擴大,在高疾病負擔和治療困難的雙重壓力下,細菌性疾病的控制應以預防為主,接種疫苗就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邵祝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現狀及防控形勢.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53(2):129-132. |
[2] 徐麗,韓馥伊,吳丹,等.2005—2019年中國538株腦膜炎奈瑟菌抗生素耐藥性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21, 55(2):5.DOI:10.3760/cma.j.cn112150-20200922-01227. |
[3] 聶曼杰等.兒童侵襲性流感嗜血桿菌的臨床特征及血清型和耐藥性[J].河南醫學研究.2023,32(8):1365-1368. |
[4] 賈艷會,華春珍,周明明,等.2020年兒童流感嗜血桿菌臨床株耐藥性多中心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 2022, 47(9):951-956. |
[5] Song J H. Advances in pneumococcal antibiotic resistance[J]. Expert review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3, 7(5): 491-498. |
[6] KIM SH, SONG JH, CHUNG DR, et al. Changing trends i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serotyp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s in Asian countries: an Asian Network for Surveillance of Resistant Pathogens (ANSORP) study[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2, 56(3): 1418-1426. |
[7] 王啟,張菲菲,趙春江,陳宏斌,王占偉,郭宇,李荷楠,王輝.2010-2011年中國肺炎鏈球菌耐藥性和血清型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2):106-112.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3.02.009. |
本次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設立舉辦,對在該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旨在加快推進創新型云南建設,為云南現代化建設蓄勢賦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此次獲獎是省政府對沃森生物疫苗研發及產業化科技進步,對社會及民生福祉作出的杰出貢獻給予的肯定。
肺炎疫苗打破壟斷 實現產業化
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及23價肺炎多糖疫苗可分別適用于6周齡至5歲(6周歲生日前)嬰幼兒和兒童及2歲以上肺炎球菌感染風險增加的人群,用于預防因相應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公司通過成功研發以及產業化肺炎球菌系列疫苗,打破了國外醫藥巨頭的知識產權壁壘封鎖和長達10年的壟斷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沃安欣)也成為了全球第二個、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并實現產業化的同類產品。截至目前,沃森生物已自主研發并實現產業化生產上市了包括13價肺炎結合疫苗在內的8個疫苗產品(12個品規)。截至2022年底13價肺炎結合疫苗累計獲得批簽發1,713萬劑,23價肺炎疫苗獲得批簽發1,475萬劑,可以說沃森生物在肺炎系列疫苗的研發與產業化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對有效控制細菌性肺炎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意義重大。
云南疫苗實驗室獲授牌,聚焦疫苗核心技術突破
會上,云南省委書記王寧為云南疫苗實驗室授牌,沃森生物公司董事長李云春先生作為云南疫苗實驗室主任參加授牌儀式。
云南疫苗實驗室由沃森生物牽頭,聯合云南大學、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昆明醫科大學和玉溪沃森共同建立,是以企業獨立法人為實體的新型研發機構。云南疫苗實驗室以國家健康規劃為導向,以云南產業需求為核心、通過整合云南省優勢產學研資源,秉承規范化、創新化、規模化、集約化、國際化的理念,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制,力爭突破疫苗生產核心關鍵技術、解決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基礎研究核心問題,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研發并產出一批全球疫苗產品,實現顛覆性集群式突破,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建成后,云南疫苗實驗室將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臨床試驗、成果轉化、產業化放大研究和衛生經濟學研究等疫苗產業各核心環節,形成"設備"與"產業資源"雙共享機制。在共享機制下,集中云南省疫苗全產業鏈的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共同提升疫苗研發水平、生產能力至國內外領先水平,推動云南疫苗產業結構優化,建成疫苗產業集群。
此外,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云南疫苗實驗室也將立足于云南地域優勢,將疫苗產品輻射至東南亞國家,提升中國疫苗的國際影響力。
注重技術研發 疫苗多管線并進
沃森生物在HPV疫苗和mRNA疫苗領域也頗有建樹。沃森生物是全球第一家同時擁有13價肺炎結合疫苗和HPV疫苗上市的廠家,公司的雙價HPV疫苗目前已經實現產業化,九價HPV疫苗也進入了Ⅲ期臨床研究階段。在mRNA疫苗方面,沃森生物與合作方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已經獲得了印度尼西亞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體)也于近日獲得了Ⅲ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臨床研究報告,這是公司在mRNA技術路線布局的疫苗產品取得的重要的里程碑成果。
公司疫苗多管線共進發展離不開沃森生物持續的研發投入。2022年全年研發投入達10.53億元,占全年營業收入的20.70%,沃森生物高度重視研發在疫苗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與眾多國際知名醫療機構開展疫苗研發合作,建設穩定的研發技術團隊,以研發為導向,用心推動疫苗產業升級發展。
會后,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代表省政府向全體獲獎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祝賀,表示企業要堅持以創新發展為引領,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與創造潛能,著力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再立新功、再創輝煌,各級各有關部門更好肩負起推進創新發展職責,全面加快創新型云南建設。
二十余年來,沃森生物秉持初心、砥礪奮進,始終保持新產品、新項目的高研發投入和領先的科研創新能力,聚焦疫苗產業,持續深入推進公司進口取代、全面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和落地;建設疫苗產業集群,將產品輻射至海內外;堅持將民生福祉放在首位,努力為社會貢獻價值。本次獲科技進步一等獎是對沃森生物的肯定,也期待沃森未來在疫苗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