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GENE zh_CN PRN Asia “濟愈”腫瘤整合康復科普教育及患者關愛行動啟動 2024-06-17 11:23:00 “濟愈”行動正式啟動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博士 表示:“腫瘤治療已進入慢病化管理時代,這就需要凝聚并發揮患者和家庭、行業和社會等各界力量來共同支持。百濟神州非常認同中國抗癌協會提出的‘整合康復’理念,我們希望在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抗癌藥物之余,也能和各方‘濟濟一堂’,持續助力提升從篩查到康復隨訪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終與癌癥患者‘共赴治愈’。” “在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的領導下,CACA秉承‘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十字方針,制定出首部《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其中特別強調腫瘤綜合治療要增強對于‘整合康復’的關注。腫瘤治療不僅是抗癌治療,還包括康復治療,如心理康復、護理、營養治療等”,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主任委員師建國教授 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像百濟神州這樣的愛心企業認同我們的理念。希望在百濟神州的支持下,通過‘濟愈’行動,能夠在醫患間樹立‘整合康復’的新觀念,患者抗癌的積極性和依從性得以提高。” 首場“濟愈”活動聚焦乳腺癌領域。乳腺癌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1,也是中國女性群體的高發癌癥2 ,且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以骨轉移的發生率最高,高達75%3,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外,近年來乳腺癌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4 ,患者對于治療體驗、心理關愛、回歸社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個性化的需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 表示:“抗癌之路漫長曲折,不僅是醫患間的院內診治這么簡單。所以我們醫生要做的,不僅是幫助病人實現‘活得長’,還要‘少吃苦’。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沈鎮宙教授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全國首個以醫院為主體的乳腺癌患者康復俱樂部,增進醫患之間、患患之間的交流互助。隨著腫瘤治療理念和技術不斷進步,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濟愈’活動,提供專業而具有人文關懷的支持,能積極促進患者健康的恢復。” 六位講者進行現場分享 活動現場,多位乳腺癌領域的權威專家以趣味科普的方式介紹了乳腺癌疾病的常見誤區、最新治療手段和康復管理的注意事項,強調定期篩查和定期隨訪有利于評控疾病進程。尤其是針對晚期乳腺癌患者高發的骨轉移,更要加強定期檢查和關注,從而盡早發現,及時干預。患友代表則通過分享自身患癌抗癌的心路歷程,講述自己與癌共存、活出精彩的動人細節,鼓勵更多患友如常生活,找回自信和樂觀的人生。 現場還有患友風采展示、“八段錦”教學等精彩互動 關于乳腺癌 在全球范圍內,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癥,2022年新發乳腺癌病例近230萬,超過66萬例死亡,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1 。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群體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2022年新發乳腺癌病例約36萬,死亡人數接近7.5萬2,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關于“濟愈”腫瘤整合康復科普教育及患者關愛行動 “濟愈”腫瘤整合康復科普教育及患者關愛行動(簡稱“‘濟愈’行動”)是由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發起、百濟神州獨家支持的大型公益科普與患者關愛項目。響應中國抗癌協會提出的“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十字方針,“濟愈”行動整合腫瘤防治、運動康復、心理疏導等多學科資源,協同患者平臺、公眾媒體等各方力量“濟濟一堂”,以創新的醫患科普形式,傳遞科學的抗癌理念和積極向上的抗癌信念,使全國廣大腫瘤患者家庭從中獲得知識和精神的支持,“共赴治愈”。 [1] GLOBOCAN 2022-World. https://gco.iarc.who.int/today, accessed [13 June 2024]. [2] GLOBOCAN 2022-China. https://gco.iarc.who.int/today, accessed [13 June 2024]. [3]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腫瘤學組.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4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3, 33(12): 1092-1187. [4]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4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4, 34(3): 316-333. ? ]]> 匯集跨界力量與患者共赴治愈

北京2024年6月17日 /美通社/ -- 2024年6月16日,由中國抗癌協會(CACA)康復分會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濟愈”腫瘤整合康復科普教育及患者關愛行動(以下簡稱“‘濟愈’行動”)全國啟動會暨首場乳腺癌專場活動在上海舉行。

該行動致力于打造新型腫瘤患者關愛模式,整合腫瘤防治、運動康復、心理疏導等多學科資源,攜手各疾病領域權威專家、具有影響力的患者代表、患者組織及社會愛心組織,通過舉辦趣味性的專場演講和互動體驗,傳遞科學的抗癌理念和積極向上的抗癌信念,讓各方力量“濟濟一堂”,共同為癌癥患者和家屬提供專業知識和精神支持,鼓勵和幫助他們獲得更長的生存獲益和更高質量的生活,“共赴治愈”。

“濟愈”行動正式啟動
“濟愈”行動正式啟動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博士表示:“腫瘤治療已進入慢病化管理時代,這就需要凝聚并發揮患者和家庭、行業和社會等各界力量來共同支持。百濟神州非常認同中國抗癌協會提出的‘整合康復’理念,我們希望在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抗癌藥物之余,也能和各方‘濟濟一堂’,持續助力提升從篩查到康復隨訪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終與癌癥患者‘共赴治愈’。”

“在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的領導下,CACA秉承‘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十字方針,制定出首部《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其中特別強調腫瘤綜合治療要增強對于‘整合康復’的關注。腫瘤治療不僅是抗癌治療,還包括康復治療,如心理康復、護理、營養治療等”,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主任委員師建國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像百濟神州這樣的愛心企業認同我們的理念。希望在百濟神州的支持下,通過‘濟愈’行動,能夠在醫患間樹立‘整合康復’的新觀念,患者抗癌的積極性和依從性得以提高。”

首場“濟愈”活動聚焦乳腺癌領域。乳腺癌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1,也是中國女性群體的高發癌癥2,且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以骨轉移的發生率最高,高達75%3,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外,近年來乳腺癌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4,患者對于治療體驗、心理關愛、回歸社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個性化的需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抗癌之路漫長曲折,不僅是醫患間的院內診治這么簡單。所以我們醫生要做的,不僅是幫助病人實現‘活得長’,還要‘少吃苦’。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沈鎮宙教授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全國首個以醫院為主體的乳腺癌患者康復俱樂部,增進醫患之間、患患之間的交流互助。隨著腫瘤治療理念和技術不斷進步,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濟愈’活動,提供專業而具有人文關懷的支持,能積極促進患者健康的恢復。”

六位講者進行現場分享
六位講者進行現場分享

活動現場,多位乳腺癌領域的權威專家以趣味科普的方式介紹了乳腺癌疾病的常見誤區、最新治療手段和康復管理的注意事項,強調定期篩查和定期隨訪有利于評控疾病進程。尤其是針對晚期乳腺癌患者高發的骨轉移,更要加強定期檢查和關注,從而盡早發現,及時干預。患友代表則通過分享自身患癌抗癌的心路歷程,講述自己與癌共存、活出精彩的動人細節,鼓勵更多患友如常生活,找回自信和樂觀的人生。

現場還有患友風采展示、“八段錦”教學等精彩互動
現場還有患友風采展示、“八段錦”教學等精彩互動

關于乳腺癌

在全球范圍內,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癥,2022年新發乳腺癌病例近230萬,超過66萬例死亡,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1。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群體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2022年新發乳腺癌病例約36萬,死亡人數接近7.5萬2,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關于“濟愈”腫瘤整合康復科普教育及患者關愛行動

“濟愈”腫瘤整合康復科普教育及患者關愛行動(簡稱“‘濟愈’行動”)是由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發起、百濟神州獨家支持的大型公益科普與患者關愛項目。響應中國抗癌協會提出的“防篩診治康、評扶控護生”十字方針,“濟愈”行動整合腫瘤防治、運動康復、心理疏導等多學科資源,協同患者平臺、公眾媒體等各方力量“濟濟一堂”,以創新的醫患科普形式,傳遞科學的抗癌理念和積極向上的抗癌信念,使全國廣大腫瘤患者家庭從中獲得知識和精神的支持,“共赴治愈”。

[1] GLOBOCAN 2022-World. https://gco.iarc.who.int/today, accessed [13 June 2024].

[2] GLOBOCAN 2022-China. https://gco.iarc.who.int/today, accessed [13 June 2024].

[3]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腫瘤學組.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4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3, 33(12): 1092-1187.

[4]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4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4, 34(3): 316-333.

 

]]>
臨床科研工具書《萬物可視》正式出版發售 2024-05-20 09:29:00 《萬物可視》書籍封面 《萬物可視》是一本系統介紹數據可視化如何應用于醫藥臨床研究的實操型工具書,由醫、研、學、企各方行業資深力量共同撰寫和校審,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以期為中國臨床研究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該書從醫藥臨床上的十大應用場景出發,貫穿早期研發、臨床試驗到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的藥物全生命周期,從可視化需求、技術現狀及可及性、可視化的應用場景和通用原則等多維度進行理論闡釋與實踐案例分享,幫助臨床人員更快速、準確地辨析數據價值與趨勢,從而有助于臨床試驗的策略制定和療效結果審閱等。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博士表示:"很高興看到由百濟神州參與的又一本臨床科研工具書面世。作為一家在研發、生產、商業化全產業鏈均有全球布局的腫瘤治療創新公司,我們始終思考如何運用公司獨特優勢支持醫藥行業的發展。我們希望這本以數據可視化為切入點的工具書,能幫助廣大醫生和科研人員提升臨床研究效率、促進前沿交流,創造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更好滿足癌癥患者的未盡之需。" DIA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董事總經理王彤焱博士表示:"《萬物可視》的出版是一次匯聚行業智慧、展現行業碩果、反哺行業轉型發展的突破性嘗試,一路見證這本書從洞察需求、共同編審到集結成冊,我也倍感榮幸和驚喜。醫藥產業要走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研發創新,在這點上DIA與百濟神州不謀而合、攜手同行。我們會繼續與各界聚力合作,促進科學、研究和社會的進步,并最終改善全球患者的治療效果。" 為推動腫瘤疾病臨床診療和研究水平可持續提升、支持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百濟神州依托公司全球研發優勢、聯動強大的商業化網絡,于2022年在中國建立"百濟?星"創新專項,下設臨床科研能力培訓、臨床科研學術交流、臨床科研工具書開發三大模塊。 作為"百濟?星"臨床科研工具書開發模塊的成果輸出,第一本自著的臨床科研工具書《統心協力》于2023年12月上市,3個月內銷量破萬,體現了行業對培養醫學創新人才、實現臨床科研成果轉化的迫切需求。( 相關新聞稿鏈接 ) 《萬物可視》即日起可在各大購書渠道購買,《統心協力》亦在售。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專注于為全世界的癌癥患者研發創新抗腫瘤藥物。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和產品組合,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在全球五大洲,我們有超過10,000人的團隊。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beigene.com.cn 或關注"百濟神州"微信公眾號。 關于百濟?星 為推動腫瘤疾病臨床診療和研究水平可持續提升、支持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百濟神州設立"百濟?星"創新專項,為中國臨床科研能力提升搭建行業賦能和交流的平臺。項目依托公司全球研發優勢,聚焦真實世界的臨床需求與挑戰,目前已建立臨床科研能力培訓、臨床科研學術交流、臨床科研工具書開發三大模塊,旨在全面助力培養高素質的醫學創新人才、實現臨床科研成果轉化,最終惠及患者未盡之需。 關于藥物信息協會(DIA)與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HC) DIA(藥物信息協會)成立于1964年,是全球知名的非營利性、多學科、會員主導的醫藥專業協會,是推動藥物創新、藥學發展的全球學術平臺。在全球醫藥研發領域享有很高聲譽。自2009年起,DIA中國持續以全球監管和藥物開發頂級資源為依托,為中國藥物創新提供了一個全球性中立的全生命周期藥物研發學術溝通平臺,以應對創新挑戰,鼓勵思想領袖和監管者進行公開對話。 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igital Health Community,DHC)是DIA中國目前十大專業社區之一,致力于提供行業領先技術、各環節最佳實踐的交流平臺,推動臨床研究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關于《萬物可視:臨床研發可視化應用十大場景》書籍 《萬物可視:臨床研發可視化應用十大場景》(簡稱:《萬物可視》)是一本系統介紹數據可視化如何應用于醫藥臨床研究的實操型工具書,由百濟神州和藥物信息協會(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HC)組織編寫,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以期為中國臨床研究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該書從醫藥臨床上的十大應用場景出發,貫穿早期研發、臨床試驗到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的藥物全生命周期,從可視化需求、技術現狀及可及性、可視化的應用場景和通用原則等多維度進行理論闡釋和實踐案例分享,幫助臨床人員更快速、準確地辨析數據價值與趨勢,從而有助于臨床試驗的策略制定和療效結果審閱等。 免責聲明: 《萬物可視》提供信息、知識的分享,不應被視為任何醫療咨詢意見。讀者可將本書籍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本書籍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 ]]> 北京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今日宣布,其與藥物信息協會(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HC)共同組織編寫的《萬物可視:臨床研發可視化應用十大場景》(以下簡稱"《萬物可視》")已正式對外發售。

《萬物可視》書籍封面
《萬物可視》書籍封面

《萬物可視》是一本系統介紹數據可視化如何應用于醫藥臨床研究的實操型工具書,由醫、研、學、企各方行業資深力量共同撰寫和校審,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以期為中國臨床研究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該書從醫藥臨床上的十大應用場景出發,貫穿早期研發、臨床試驗到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的藥物全生命周期,從可視化需求、技術現狀及可及性、可視化的應用場景和通用原則等多維度進行理論闡釋與實踐案例分享,幫助臨床人員更快速、準確地辨析數據價值與趨勢,從而有助于臨床試驗的策略制定和療效結果審閱等。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博士表示:"很高興看到由百濟神州參與的又一本臨床科研工具書面世。作為一家在研發、生產、商業化全產業鏈均有全球布局的腫瘤治療創新公司,我們始終思考如何運用公司獨特優勢支持醫藥行業的發展。我們希望這本以數據可視化為切入點的工具書,能幫助廣大醫生和科研人員提升臨床研究效率、促進前沿交流,創造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更好滿足癌癥患者的未盡之需。"

DIA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董事總經理王彤焱博士表示:"《萬物可視》的出版是一次匯聚行業智慧、展現行業碩果、反哺行業轉型發展的突破性嘗試,一路見證這本書從洞察需求、共同編審到集結成冊,我也倍感榮幸和驚喜。醫藥產業要走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研發創新,在這點上DIA與百濟神州不謀而合、攜手同行。我們會繼續與各界聚力合作,促進科學、研究和社會的進步,并最終改善全球患者的治療效果。"

為推動腫瘤疾病臨床診療和研究水平可持續提升、支持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百濟神州依托公司全球研發優勢、聯動強大的商業化網絡,于2022年在中國建立"百濟?星"創新專項,下設臨床科研能力培訓、臨床科研學術交流、臨床科研工具書開發三大模塊。

作為"百濟?星"臨床科研工具書開發模塊的成果輸出,第一本自著的臨床科研工具書《統心協力》于2023年12月上市,3個月內銷量破萬,體現了行業對培養醫學創新人才、實現臨床科研成果轉化的迫切需求。(相關新聞稿鏈接

《萬物可視》即日起可在各大購書渠道購買,《統心協力》亦在售。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專注于為全世界的癌癥患者研發創新抗腫瘤藥物。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和產品組合,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在全球五大洲,我們有超過10,000人的團隊。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eigene.com.cn或關注"百濟神州"微信公眾號。

關于百濟?星

為推動腫瘤疾病臨床診療和研究水平可持續提升、支持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百濟神州設立"百濟?星"創新專項,為中國臨床科研能力提升搭建行業賦能和交流的平臺。項目依托公司全球研發優勢,聚焦真實世界的臨床需求與挑戰,目前已建立臨床科研能力培訓、臨床科研學術交流、臨床科研工具書開發三大模塊,旨在全面助力培養高素質的醫學創新人才、實現臨床科研成果轉化,最終惠及患者未盡之需。

關于藥物信息協會(DIA)與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HC

DIA(藥物信息協會)成立于1964年,是全球知名的非營利性、多學科、會員主導的醫藥專業協會,是推動藥物創新、藥學發展的全球學術平臺。在全球醫藥研發領域享有很高聲譽。自2009年起,DIA中國持續以全球監管和藥物開發頂級資源為依托,為中國藥物創新提供了一個全球性中立的全生命周期藥物研發學術溝通平臺,以應對創新挑戰,鼓勵思想領袖和監管者進行公開對話。

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igital Health Community,DHC)是DIA中國目前十大專業社區之一,致力于提供行業領先技術、各環節最佳實踐的交流平臺,推動臨床研究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關于《萬物可視:臨床研發可視化應用十大場景》書籍

《萬物可視:臨床研發可視化應用十大場景》(簡稱:《萬物可視》)是一本系統介紹數據可視化如何應用于醫藥臨床研究的實操型工具書,由百濟神州和藥物信息協會(DIA)中國數字健康社區(DHC)組織編寫,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以期為中國臨床研究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該書從醫藥臨床上的十大應用場景出發,貫穿早期研發、臨床試驗到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的藥物全生命周期,從可視化需求、技術現狀及可及性、可視化的應用場景和通用原則等多維度進行理論闡釋和實踐案例分享,幫助臨床人員更快速、準確地辨析數據價值與趨勢,從而有助于臨床試驗的策略制定和療效結果審閱等。

免責聲明:《萬物可視》提供信息、知識的分享,不應被視為任何醫療咨詢意見。讀者可將本書籍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本書籍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

]]>
關愛乳腺癌患者,"醫時三刻 -- ‘三八'國際婦女節特別行動" 2024-03-11 14:40:00 “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有聲讀物海報 "醫時三刻"是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患者關愛項目。該項目洞悉我國乳腺癌發病呈年輕化的現狀,聚焦年輕乳腺癌患者在承擔家庭、社會多種角色時的切實心理及精神需求,通過"醫患同期聲"有聲讀物的制作和宣發,以聲音為媒介,探索醫患之間具有人文關懷的創新溝通模式,助力患者提振抗癌信心,以更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治療,回歸生活。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數據,2020年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癌癥發病第一位的癌癥,在中國更是居女性癌癥發病首位[1] 。其中,中國等東亞國家的乳腺癌中位發病年齡為45~49歲,美國乳腺癌的中位發病年齡則為62~64歲,因此中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早于歐美國家,年輕乳腺癌占比更多。同時,年輕的乳腺癌患者有著獨特的醫療和心理社會需求,包括生育、卵巢保護、生活質量等 [2]。 "醫時三刻"發起方代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樊燕榮女士 表示:"現代女性不僅追求生活的品質,更注重身心健康。很多乳腺癌患者正值青壯年,是萬千家庭和單位中的中堅力量,她們擔負更多。患者的真實需求,特別是在心理和精神層面,應獲得更多各方關注。‘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屬于全體女性的節日,此次借節日之際開展特別行動,是希望將‘醫時三刻'作為一個平臺和‘醫患交流模板',匯聚眾多專家和愛心人士的力量,切實關注年輕乳腺癌患者在人文關懷上未被滿足的需求,共同呼吁對年輕乳腺癌患者的關愛和支持。" 截至目前,"醫時三刻 -- 讓美好發聲"有聲讀物欄目已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旗下全國資、全國性的移動社交音頻平臺阿基米德客戶端上線三期,共獲超過80萬次的收聽。節目內容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新聞廣播《直通990》欄目組專業制作呈現,已獲得了十多位中青年骨干專家傾情支持。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學組副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余科達教授表示: "乳腺癌醫生的職責,應不僅限于提供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案,更要懂得患者真實需求,提供包括心理、人文關懷等的各方位支持,探索創新醫患溝通方式。本次的有聲讀物系列,便是我們的一次創新嘗試。我有幸參與該節目錄制,感受到跨越時空的醫患共鳴,在期待自己聲音能被更多患者聽到的同時,更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醫患朋友關注和參與‘醫時三刻'項目,賦能和支持更多患者。" 在"醫時三刻 -- ‘三八'節特別行動"的跨界對話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楊犇龍教授 與多位乳腺癌專科醫生、跨界嘉賓一道,探討了年輕乳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不同階段中的差異化需求,以及承擔社會及家庭多種角色時會面臨的多樣化壓力和挑戰。楊教授分享道:"在‘醫時三刻'項目中,醫生和患者得以拋開慣常的醫患關系和互動模式,共同就國內外經典的文學作品分享感悟,這是一個雙向增進的過程。我時常覺得這不只是我們在療愈患者,更是患者在賦能我們。" 作為項目支持方,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醫學事務部負責人錢洪宇女士 表示:"在百濟神州,我們始終以患者之需為先,密切關注乳腺癌等癌癥患者的未盡之需。對年輕乳腺癌患者來說,她們在治療和預后方面有著特定訴求,對生活質量也有著更高要求。支持‘醫時三刻'公益項目是我們履行‘以患者為先'的行動之一。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貼切的形式,攜手社會各界開展患者關愛公益行動,呼吁全社會共同合力,為乳腺癌患者在家庭、工作和心靈上,給予多維度的支持。" 關于"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 "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是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患者關愛項目。該項目洞悉到我國乳腺癌發病呈年輕化的特征以及相對年輕的患者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通過醫患共錄有聲讀物的方式傳遞社會溫度,鼓勵乳腺癌患者,特別是相對年輕的患者群體,在接受治療的同時緩解情緒壓力,同時也嘗試探索醫患之間具有人文關懷的創新溝通模式。 關于乳腺癌 在全球范圍內,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癥,2020年有超過200萬的乳腺癌患者,近68.5萬例死亡,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1] 。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群體中最常見的癌癥,2020年確診乳腺癌病例已接近42萬[3],死亡人數接近12萬,約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數的18%[1] 。另一方面,中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45~49歲[2] ,而美國乳腺癌的中位發病年齡則為62~64歲,相比來說中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更低,年輕乳腺癌占比較高,呈年輕化趨勢[2]。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腫瘤創新公司,專注于為全世界的癌癥患者研發創新抗腫瘤藥物。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和產品組合,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在全球五大洲,我們有超過10,0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beigene.com.cn ?或關注"百濟神州"微信公眾號。 [1] Cao, Wei; Chen, Hong-Da; Yu, Yi-Wen; Li, Ni; Chen, Wan-Qing.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34(7):p 783-791, April 5, 2021. [2]?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 中國年輕乳腺癌診療專家共識(2022)[J]. 中華醫學雜志,2023,103(6):387-403.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0907-01895. [3]?劉威, 王黎君, 齊金蕾, 等.? 1990-2017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疾病負擔分析?[J] .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1, 42(7) : 1225-1230.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00908-01139. ?]]> 以創新醫患溝通模式,持續關注年輕乳腺癌患者切實需求

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2024年3月11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腫瘤創新公司,近期宣布,其公益支持的"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以下簡稱"醫時三刻"),已正式發布中國首部醫患同期聲有聲讀物系列節目"醫時三刻 -- 為美好發聲",并值此"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開展"醫時三刻 -- ‘三八'節特別行動",旨在通過開展包括有聲讀物現場演繹、跨界對話等活動,攜手全國數十位乳腺癌領域的中青年醫生,聯動多方跨界力量,共同關注年輕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及精神需求。

“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有聲讀物海報
“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有聲讀物海報

"醫時三刻"是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患者關愛項目。該項目洞悉我國乳腺癌發病呈年輕化的現狀,聚焦年輕乳腺癌患者在承擔家庭、社會多種角色時的切實心理及精神需求,通過"醫患同期聲"有聲讀物的制作和宣發,以聲音為媒介,探索醫患之間具有人文關懷的創新溝通模式,助力患者提振抗癌信心,以更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治療,回歸生活。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數據,2020年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癌癥發病第一位的癌癥,在中國更是居女性癌癥發病首位[1]。其中,中國等東亞國家的乳腺癌中位發病年齡為45~49歲,美國乳腺癌的中位發病年齡則為62~64歲,因此中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早于歐美國家,年輕乳腺癌占比更多。同時,年輕的乳腺癌患者有著獨特的醫療和心理社會需求,包括生育、卵巢保護、生活質量等[2]

"醫時三刻"發起方代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樊燕榮女士表示:"現代女性不僅追求生活的品質,更注重身心健康。很多乳腺癌患者正值青壯年,是萬千家庭和單位中的中堅力量,她們擔負更多。患者的真實需求,特別是在心理和精神層面,應獲得更多各方關注。‘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屬于全體女性的節日,此次借節日之際開展特別行動,是希望將‘醫時三刻'作為一個平臺和‘醫患交流模板',匯聚眾多專家和愛心人士的力量,切實關注年輕乳腺癌患者在人文關懷上未被滿足的需求,共同呼吁對年輕乳腺癌患者的關愛和支持。"

截至目前,"醫時三刻 -- 讓美好發聲"有聲讀物欄目已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旗下全國資、全國性的移動社交音頻平臺阿基米德客戶端上線三期,共獲超過80萬次的收聽。節目內容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新聞廣播《直通990》欄目組專業制作呈現,已獲得了十多位中青年骨干專家傾情支持。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學組副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余科達教授表示:"乳腺癌醫生的職責,應不僅限于提供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案,更要懂得患者真實需求,提供包括心理、人文關懷等的各方位支持,探索創新醫患溝通方式。本次的有聲讀物系列,便是我們的一次創新嘗試。我有幸參與該節目錄制,感受到跨越時空的醫患共鳴,在期待自己聲音能被更多患者聽到的同時,更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醫患朋友關注和參與‘醫時三刻'項目,賦能和支持更多患者。"

在"醫時三刻 -- ‘三八'節特別行動"的跨界對話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楊犇龍教授與多位乳腺癌專科醫生、跨界嘉賓一道,探討了年輕乳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不同階段中的差異化需求,以及承擔社會及家庭多種角色時會面臨的多樣化壓力和挑戰。楊教授分享道:"在‘醫時三刻'項目中,醫生和患者得以拋開慣常的醫患關系和互動模式,共同就國內外經典的文學作品分享感悟,這是一個雙向增進的過程。我時常覺得這不只是我們在療愈患者,更是患者在賦能我們。"

作為項目支持方,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醫學事務部負責人錢洪宇女士表示:"在百濟神州,我們始終以患者之需為先,密切關注乳腺癌等癌癥患者的未盡之需。對年輕乳腺癌患者來說,她們在治療和預后方面有著特定訴求,對生活質量也有著更高要求。支持‘醫時三刻'公益項目是我們履行‘以患者為先'的行動之一。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貼切的形式,攜手社會各界開展患者關愛公益行動,呼吁全社會共同合力,為乳腺癌患者在家庭、工作和心靈上,給予多維度的支持。"

關于"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

"醫時三刻"乳腺癌患者關愛項目是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患者關愛項目。該項目洞悉到我國乳腺癌發病呈年輕化的特征以及相對年輕的患者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通過醫患共錄有聲讀物的方式傳遞社會溫度,鼓勵乳腺癌患者,特別是相對年輕的患者群體,在接受治療的同時緩解情緒壓力,同時也嘗試探索醫患之間具有人文關懷的創新溝通模式。

關于乳腺癌

在全球范圍內,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癥,2020年有超過200萬的乳腺癌患者,近68.5萬例死亡,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1]。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群體中最常見的癌癥2020年確診乳腺癌病例已接近42萬[3],死亡人數接近12萬,約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數的18%[1]。另一方面,中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45~49歲[2],而美國乳腺癌的中位發病年齡則為62~64歲,相比來說中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更低,年輕乳腺癌占比較高,呈年輕化趨勢[2]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腫瘤創新公司,專注于為全世界的癌癥患者研發創新抗腫瘤藥物。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和產品組合,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在全球五大洲,我們有超過10,0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eigene.com.cn 或關注"百濟神州"微信公眾號。

[1] Cao, Wei; Chen, Hong-Da; Yu, Yi-Wen; Li, Ni; Chen, Wan-Qing.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34(7):p 783-791, April 5, 2021.

[2]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 中國年輕乳腺癌診療專家共識(2022)[J]. 中華醫學雜志,2023,103(6):387-403.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0907-01895.

[3] 劉威, 王黎君, 齊金蕾, 等.  1990-2017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疾病負擔分析 [J] .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1, 42(7) : 1225-1230.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00908-01139.

 

 
]]>
百濟神州自著新書《統心協力》正式出版發售 2024-01-02 08:58:00 《統心協力》書籍封面 該書由百濟神州研發部統計和數據科學團隊獨立撰寫。所有作者在生物統計行業平均工作經驗十年以上,曾領導和參與多項新藥或生物類似藥研究、開發、注冊申報及上市后工作,涉及腫瘤、免疫、神經、病毒、心血管等多個疾病領域。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王曉東博士表示:"科學性與全球化是百濟神州的創始之本,我很高興看到百濟神州的統計團隊能在工作之余,編撰出這樣一本幫助臨床醫生方便使用統計方法的工具書。希望這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具書能夠成為廣大臨床醫生在臨床研究中的好助手。" ]]> 北京2024年1月1日 /美通社/ -- 由百濟神州統計和數據科學團隊編著的醫學統計應用型讀物《統心協力:醫學統計常用方法實操》(以下簡稱:《統心協力》)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正式對外出版發售。

區別于以往大多面向藥物開發人員的學術理論型著作,《統心協力》選擇聚焦醫學臨床科研領域,旨在從統計分析解決臨床試驗問題的視角出發,為廣大臨床醫生和醫學機構研究者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統計學方法提供參考。全書18個章節針對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臨床試驗分別闡釋了相應的統計方法和應用課題,并輔以大量臨床醫學統計案例,以期成為臨床醫生在設計和分析科研項目時所需要的實用指南。書中每一章節還配備了視頻講解,進一步增加了可讀性和可理解性。

《統心協力》書籍封面
《統心協力》書籍封面

該書由百濟神州研發部統計和數據科學團隊獨立撰寫。所有作者在生物統計行業平均工作經驗十年以上,曾領導和參與多項新藥或生物類似藥研究、開發、注冊申報及上市后工作,涉及腫瘤、免疫、神經、病毒、心血管等多個疾病領域。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王曉東博士表示:"科學性與全球化是百濟神州的創始之本,我很高興看到百濟神州的統計團隊能在工作之余,編撰出這樣一本幫助臨床醫生方便使用統計方法的工具書。希望這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具書能夠成為廣大臨床醫生在臨床研究中的好助手。"

]]>
百拓維?(戈舍瑞林微球)在中國獲批乳腺癌適應癥 2023-09-07 20:58:00 圖片來自綠葉制藥集團,版權歸綠葉制藥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乳腺癌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也是中國女性群體的高發癌癥。2020年中國確診乳腺癌病例已達42萬例[1],不同年齡段的乳腺癌發病率均持續上升 [2];同時,中國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歐美國家呈更年輕的趨勢[3] ,絕經前癌癥患者比例約占1/2;此外,與年長乳腺癌患者相比,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復發風險高,總體生存較差[4]。 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醫師、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曉稼教授 表示:“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對生育保護、乳房外形保留,以及治療體驗、生活質量、心理關愛、回歸社會等方面有更高、更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在臨床治療時要多維度考量并給予更多關懷。百拓維 ? 升級的微球劑型和改良的注射方式,能兼顧療效、安全和患者體驗,為女性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治療,降低治療相關的心理壓力,提升治療信心及依從性,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盡早克服心理障礙和回歸正常生活。” 百拓維? 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微球制劑,通過創新微球技術,在保障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同時大幅改善患者用藥體驗。該產品用于乳腺癌治療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臨床療效與對照藥相當,安全性方面與對照藥特征相似,并可減少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其改良的注射針頭直徑僅0.8毫米,有效降低患者治療相關心理負擔,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 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 表示:“當代女性患者在社會、家庭、職場等各領域扮演著多元角色,她們在治療和預后方面有著特定訴求,對生活質量有著更高要求。我們很高興看到百拓維? 獲批乳腺癌適應癥,同時也看到了大量患者的未盡之需和明確的產品臨床價值,期待它能夠為中國乳腺癌患者帶來更高質量的治療,幫助她們減輕身心負擔,支持她們更好地回歸生活。百濟神州也將繼續與綠葉制藥強強聯手,讓更多患者更快用上有效、安全且用藥體驗更佳的全球好藥。” 綠葉制藥集團總裁楊榮兵先生表示:“我們非常自豪地看到,百拓維? 在商業化上市后的不久再添新適應癥。這一里程碑的達成再次驗證了公司通過持續高效地交付各項創新成果,服務于臨床所需的承諾與決心。憑借該產品在前列腺癌、乳腺癌治療領域的臨床優勢,綠葉制藥與百濟神州將繼續拓寬雙方的商業化合作廣度,助推該產品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加速轉化,為提升廣大患者的用藥可及性持續努力。” 此前,百拓維?首個適應癥于2023年6月30日獲NMPA批準,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請點擊查看相關獲批新聞 )。 該產品在獲批后19天內實現商業化供貨,同步在全國多家醫院投入臨床使用,快速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請點擊查看相關新聞 )。 IQVIA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產品的市場總值約為人民幣95億元,2018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7.7%。基于大量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預計百拓維 ?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于乳腺癌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癥,也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在全球范圍內,2020年有超過200萬的乳腺癌患者,近68.5萬例死亡[1] 。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群體中最常見的癌癥,2020年確診乳腺癌病例已接近42萬[2],死亡人數接近12萬,約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數的18%。[1] 臨床上,目前普遍將乳腺癌分為Luminal A、Luminal B、HER2陽性、三陰性四種亞型[5]。其中,Luminal A、Luminal B為激素受體陽性分型,其發病和預后與雌激素高度相關,約占乳腺癌患者總數的70%[4] 。卵巢功能抑制(OFS)是通過手術或藥物手段達到抑制卵巢產生雌激素目的的治療方法,是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治療基石。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為代表的內分泌治療是OFS治療的重要手段,可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使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達到絕經后水平,也可抑制與雌激素相關的腫瘤生長,同時使卵巢功能處于可逆性抑制狀態。 [6] 《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1年版)》建議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作為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OFS治療的首選;此外,無論激素受體陽性或陰性的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均推薦在(新)輔助化療前和化療過程中使用OFS藥物保護卵巢功能,減少生育能力損害。 [7] 關于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百拓維?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2.2類新藥,已在中國獲批上市,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用于可用激素治療的絕經前期及圍絕經期婦女的乳腺癌患者。該創新制劑依托“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球技術平臺,以及符合中國GMP、美國cGMP及歐洲GMP的國際化生產質量體系開發和生產。2022年12月,百濟神州與綠葉制藥就百拓維 ?達成商業合作,獲得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綠葉制藥將作為該產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并將基于百濟神州預估的需求供應和生產該產品。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10,0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beigene.com.cn 。 關于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www.luye.cn 。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拓維? 的商業化以及潛在治療獲益的表述;百濟神州對于與綠葉制藥商業化合作的預期;以及百濟神州在“關于百濟神州”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劃、承諾、抱負和目標。由于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并保持盈利的能力;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里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于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并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1] Cao, Wei; Chen, Hong-Da; Yu, Yi-Wen; Li, Ni; Chen, Wan-Qing.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34(7):p 783-791, April 5, 2021. [2] 劉威, 王黎君, 齊金蕾, 等. ?1990-2017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疾病負擔分析 [J] .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1, 42(7) : 1225-1230.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00908-01139. [3] 蔣瀟婷, 劉強, 宋爾衛. 我國年輕乳腺癌診治的若干問題與思考 [J] . 中華醫學雜志, 2022, 102(36) : 2823-2827.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708-01512. [4] 中國年輕乳腺癌診療專家共識(2022) [5] 江思源, 宋麗萍, 于世博, 等. 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與改良根治術后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及預后的關系 [J] .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21, 33(6) : 408-413. DOI: 10.3760/cma.j.cn115355-20200806-00439. [6] 曉林, 俞洋, 宗祥云.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及前景,2019 [7] 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1年版) ? ? ]]> 北京2023年9月7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今日與綠葉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代碼:02186)宣布,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創新制劑 --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中文商標:百拓維®)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可用激素治療的絕經前期及圍絕經期婦女的乳腺癌患者。

自今年6月30日百拓維®在中國獲批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療以來,百濟神州便與綠葉制藥攜手,快速開啟該產品惠及患者的整體進程,第一時間投入臨床使用。此次新適應癥的獲批,意味著百拓維®覆蓋的患者群體將進一步擴大。

圖片來自綠葉制藥集團,版權歸綠葉制藥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圖片來自綠葉制藥集團,版權歸綠葉制藥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乳腺癌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也是中國女性群體的高發癌癥。2020年中國確診乳腺癌病例已達42萬例[1],不同年齡段的乳腺癌發病率均持續上升[2];同時,中國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歐美國家呈更年輕的趨勢[3],絕經前癌癥患者比例約占1/2;此外,與年長乳腺癌患者相比,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復發風險高,總體生存較差[4]

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醫師、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曉稼教授表示:“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對生育保護、乳房外形保留,以及治療體驗、生活質量、心理關愛、回歸社會等方面有更高、更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在臨床治療時要多維度考量并給予更多關懷。百拓維®升級的微球劑型和改良的注射方式,能兼顧療效、安全和患者體驗,為女性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治療,降低治療相關的心理壓力,提升治療信心及依從性,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盡早克服心理障礙和回歸正常生活。”

百拓維®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微球制劑,通過創新微球技術,在保障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同時大幅改善患者用藥體驗。該產品用于乳腺癌治療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臨床療效與對照藥相當,安全性方面與對照藥特征相似,并可減少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其改良的注射針頭直徑僅0.8毫米,有效降低患者治療相關心理負擔,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

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表示:“當代女性患者在社會、家庭、職場等各領域扮演著多元角色,她們在治療和預后方面有著特定訴求,對生活質量有著更高要求。我們很高興看到百拓維®獲批乳腺癌適應癥,同時也看到了大量患者的未盡之需和明確的產品臨床價值,期待它能夠為中國乳腺癌患者帶來更高質量的治療,幫助她們減輕身心負擔,支持她們更好地回歸生活。百濟神州也將繼續與綠葉制藥強強聯手,讓更多患者更快用上有效、安全且用藥體驗更佳的全球好藥。”

綠葉制藥集團總裁楊榮兵先生表示:“我們非常自豪地看到,百拓維®在商業化上市后的不久再添新適應癥。這一里程碑的達成再次驗證了公司通過持續高效地交付各項創新成果,服務于臨床所需的承諾與決心。憑借該產品在前列腺癌、乳腺癌治療領域的臨床優勢,綠葉制藥與百濟神州將繼續拓寬雙方的商業化合作廣度,助推該產品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加速轉化,為提升廣大患者的用藥可及性持續努力。”

此前,百拓維®首個適應癥于2023年6月30日獲NMPA批準,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請點擊查看相關獲批新聞)。該產品在獲批后19天內實現商業化供貨,同步在全國多家醫院投入臨床使用,快速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請點擊查看相關新聞)。

IQVIA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產品的市場總值約為人民幣95億元,2018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7.7%。基于大量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預計百拓維®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于乳腺癌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癥,也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在全球范圍內,2020年有超過200萬的乳腺癌患者,近68.5萬例死亡[1]。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群體中最常見的癌癥,2020年確診乳腺癌病例已接近42萬[2],死亡人數接近12萬,約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數的18%。[1]

臨床上,目前普遍將乳腺癌分為Luminal A、Luminal B、HER2陽性、三陰性四種亞型[5]。其中,Luminal A、Luminal B為激素受體陽性分型,其發病和預后與雌激素高度相關,約占乳腺癌患者總數的70%[4]。卵巢功能抑制(OFS)是通過手術或藥物手段達到抑制卵巢產生雌激素目的的治療方法,是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治療基石。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為代表的內分泌治療是OFS治療的重要手段,可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使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達到絕經后水平,也可抑制與雌激素相關的腫瘤生長,同時使卵巢功能處于可逆性抑制狀態。[6]

《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1年版)》建議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作為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OFS治療的首選;此外,無論激素受體陽性或陰性的絕經前乳腺癌患者,均推薦在(新)輔助化療前和化療過程中使用OFS藥物保護卵巢功能,減少生育能力損害。[7]

關于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2.2類新藥,已在中國獲批上市,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用于可用激素治療的絕經前期及圍絕經期婦女的乳腺癌患者。該創新制劑依托“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球技術平臺,以及符合中國GMP、美國cGMP及歐洲GMP的國際化生產質量體系開發和生產。2022年12月,百濟神州與綠葉制藥就百拓維®達成商業合作,獲得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綠葉制藥將作為該產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并將基于百濟神州預估的需求供應和生產該產品。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10,0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www.beigene.com.cn

關于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www.luye.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拓維®的商業化以及潛在治療獲益的表述;百濟神州對于與綠葉制藥商業化合作的預期;以及百濟神州在“關于百濟神州”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劃、承諾、抱負和目標。由于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并保持盈利的能力;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里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于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并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1] Cao, Wei; Chen, Hong-Da; Yu, Yi-Wen; Li, Ni; Chen, Wan-Qing.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34(7):p 783-791, April 5, 2021.

[2] 劉威, 王黎君, 齊金蕾, 等.  1990-2017年中國女性乳腺癌疾病負擔分析 [J] .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1, 42(7) : 1225-1230.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00908-01139.

[3] 蔣瀟婷, 劉強, 宋爾衛. 我國年輕乳腺癌診治的若干問題與思考 [J] . 中華醫學雜志, 2022, 102(36) : 2823-2827.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708-01512.

[4] 中國年輕乳腺癌診療專家共識(2022)

[5] 江思源, 宋麗萍, 于世博, 等. 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與改良根治術后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及預后的關系 [J] .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21, 33(6) : 408-413. DOI: 10.3760/cma.j.cn115355-20200806-00439.

[6] 曉林, 俞洋, 宗祥云.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及前景,2019

[7] 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1年版)

 

 

]]>
7.23國際Castleman病日Castleman病患者關愛倡議書發布 2023-07-24 20:39:00 倡議書從"知-診-治-愛"四個維度共同應對Castleman病患者所面臨的挑戰。"知",倡議提升公眾對Castleman病的認知;"診",倡議加強Castleman病診斷能力;"治",倡議建立多層次Castleman病診療體系,促進規范治療;"愛",倡議持續關注和支持Castleman病患者。 知 --?提升疾病認知,了解患者困境 Castleman病是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癥或巨大淋巴結病,是一種淋巴結過度增生,炎癥反應相關的血液系統的罕見病,以單個或者多個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為特點,部分患者可伴有全身癥狀和(或)多系統受累,并于2018年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1]。 Castleman病的臨床和病理表現缺乏特異性。據2023年卡斯特曼之家調研數據顯示,72%的Castleman病患者表現為淋巴結腫大,54%的患者表現為疲勞乏力、39%出現貧血、37%發生盜汗、33%出現體重下降、32%出現發熱、22%有食欲下降等癥狀 [2],還有肝、腎功能不全、脾大、胸水、腹水等器官并發癥。因其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和漏診。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是一種全身性、進行性且可致命的疾病,伴有多部位淋巴結腫大[3] ,治療和治愈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尤其是特發性多中心型CD(iMCD)更是一種罕見且危及生命的淋巴組織增生的疾病[4] ,是Castleman病的診治重點。中國MCD患者5年生存率為51%,而2020美國血液學會發表的文章顯示,真實世界中特發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平均生存僅2.57年 [5]。 因此患者關愛宣言倡議,加強全社會對疾病的科普工作,提升公眾對疾病的認知和關注,幫助早期病患和潛在患者及時得到確診,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張抒揚教授表示,中國人口眾多,目前罕見病患者群體已超過2,000萬 [6],而患者一直面臨著診治困難和缺乏藥物的現狀。要解決這樣的困境,其復雜性和艱巨性前所未有,需要來自全社會的投入和支持,才能幫助患者盡早得到規范診治。 診 -- 建立多層次診療體系,滿足患者未盡之需 罕見病因發病率低,病種繁多且患者分散,很多醫務人員缺乏相關的醫學知識和診斷能力,導致罕見病的臨床診斷能力不足,確診難、診斷周期長。且因為區域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患者異地就醫情況普遍。據卡斯特曼之家調研顯示,45%的Castleman病患者需要輾轉3家以上醫院才得到確診;41%的患者從初次發病到確診時間超過6個月;64%的患者常往返就診于多個科室;58%的Castleman病患者曾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67%的患者需要進行多次病理檢測才能確診 [2]。 在患者關愛宣言中,特別強調要加強對罕見病Castleman病的診斷能力,減少誤診漏診,促進早診早治。2021年中國Castleman病協作組(CCDN)成立后,不斷培養和擴大Castleman專病醫生隊伍,推動血液科、病理科等相關科室的醫務工作者對Castleman病的關注,加強醫生對疾病的鑒別及診斷能力,并發布《中國Castleman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1年版)》(后簡稱《共識》),建立了相關的診療流程和規范。對此,吳德沛教授表示,"依托于像CCDN這樣的專病診療協作組,將推動包括血液科在內的廣大多學科醫生對血液罕見病的重視和研究,對于包括Castleman病在內的罕見病規范化診療有著重要意義,不僅能切實縮短患者確診時間,還能改善疾病的誤診和漏診率,讓更多患者獲益"。 罕見病因其病因復雜,發病機制不明、診斷困難的特性決定它需要跨專業的臨床專家、醫學遺傳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才能得出精準診斷。在患者關愛宣言中,倡議以CCDN覆蓋的45個診療中心為相應區域的牽頭單位,輻射其所在區域的其他醫院,促進更多醫院建立多層次、多學科的Castleman病診療體系,幫助患者實現就近治療、促進Castleman病在全國范圍內的規范診治。張抒揚教授認為,建立多層次診療體系,進行多學科會診能夠實現罕見病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追蹤管理的"一站式"服務,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組團"診療,真正實現"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目標。 治 --?促進規范治療,患者獲益最大化 一直以來,包括Castleman病在內的罕見病患者還面臨著用藥難、身體痛苦、生活狀態差的現狀,無論是在治療方案,藥物可及性,還是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都亟待改善。據卡斯特曼之家調研顯示,在接受常規治療后,仍有36%的Castleman病患者存在3項以上血液指標異常,17%的患者有 3項以上疾病癥狀,且近三分之一的采用常規療法的患者表示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2]。 患者關愛宣言指出,2021年《共識》的發布大大推動了疾病規范化診療,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尤其是《共識》將司妥昔單抗推薦為一線iMCD治療方案,打破了之前中國iMCD患者無標準化治療困局。 目前國內現有大部分治療方案針對iMCD的復發率和治療失敗率高,且不良反應明顯,無法很好地滿足患者治療需求。在全球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中,司妥昔單抗在iMCD中獲得了尤為顯著的療效,34%患者可達18周癥狀和腫瘤持續緩解,6年疾病控制率高達97%,生存率100% [7] ,有效地延長了患者生存,改善了患者生存質量。對此李劍教授表示,未來的治療之路不僅要立足當前,還需要以發展的眼光放眼未來,需要對更多的患者進行研究,尋找背后的發病機制,各診療中心將在CCDN的框架下繼續開展合作,研究出更多前瞻性、規范性的治療方案,惠及更多Castleman病患者。 愛 -- 關愛支持患者,帶來新生希望 每一個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心理、社交等方面均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患者關愛宣言倡議,學術團體、醫療機構、醫藥企業與患者群體和公益組織緊密合作,幫助患者應對疾病挑戰和持續開展患者關愛行動,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和心理撫慰,幫助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疾病與生活。 對此,林琳女士表示,作為Castleman 病的患者組織,卡斯特曼之家目前已有900余位患者及家屬加入。在成立后就和CCDN緊密合作,并在愛心企業百濟神州的支持下,在公益患教、疾病科普、患者調研和綠色就醫通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并連續三年發起全國患者生存調研活動,今年的調研主要聚焦在真實地反饋患者從發病、診斷到治療的整個過程,了解疾病造成的影響,挖掘患者未被滿足的希望。 朱晶巖女士認為,針對Castleman病在內的罕見病患者面臨的挑戰,需要多方攜手合作。百濟神州將繼續秉承‘患者為先'的宗旨,與醫療機構、患者組織、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持續合力護佑每一位患者,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密切關注包括Castleman病在內的少數患者群體的未盡之需,以期為患者的生活帶來更多積極改變。 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和支持,未來才能讓罕見病不再"罕見"。《Castleman病(鈴鐺病)患者關愛倡議書》的發布在匯聚社會力量,共建罕見病精準診療體系、提升Castleman病診療水平、促進患者早診早治、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唱響了Castleman病患者充滿生機的未來,推動更多的人"看見"Castleman病,推動未來Castleman病診療領域的進步,從而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沖破困境,迎接新生。 參考文獻 [1]《關于公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的通知》. 國衛醫發〔2018〕10號. [2] 2023年Castleman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 [3]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517/content-1551707.html [4]《EUSA Pharma 和百濟神州宣布?SYLVANT?(注射用司妥昔單抗)在中國的上市申請已獲受理》 [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I5MDkwNg==&mid=2447819318&idx=1&sn=af75ba588f4d0b29abae04f7be4ec6c7&chksm=840f43c3b378cad58b99f41d6cddc6d1d82862ecd892b3ca0d6e678f79c69b719531dc8c8bd1&scene=27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054316287887849&wfr=spider&for=pc [7]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kzMDg4Mw==&mid=2247499539&idx=2&sn=59f75e065288a2378485f93a10e88be0&chksm=fdf170bfca86f9a9cb8de216f132187a200a941b1f989d2d9fc2531cd99641592e8c815e8d84&scene=27 ? ]]> 關愛倡議 | 守護Castleman病患者,傳遞生命之音

北京2023年7月24日 /美通社/ -- 2023年7月23日國際Castleman病日,《Castleman病(鈴鐺病)患者關愛倡議書》在北京協和醫院正式發布,旨在通過多方攜手共同為罕見病Castleman病患者發聲,更是對罕見病患者的生命呵護。

該倡議書的發布是由中華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血液罕見病學組、中國Castleman病協作組(CCDN)、中國卡斯特曼之家聯合指導,百濟神州進行公益支持。

中華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教授,中華醫學會罕見病分會秘書長田莊教授,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罕見病學組副組長張磊教授,中國Castleman病協作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李劍教授,"卡斯特曼之家"主理人林琳女士和百濟神州血液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晶巖女士,以及眾多行業專家、學者、患者和媒體共同見證了倡議書的發布。


倡議書從"知-診-治-愛"四個維度共同應對Castleman病患者所面臨的挑戰。"知",倡議提升公眾對Castleman病的認知;"診",倡議加強Castleman病診斷能力;"治",倡議建立多層次Castleman病診療體系,促進規范治療;"愛",倡議持續關注和支持Castleman病患者。

知 -- 提升疾病認知,了解患者困境

Castleman病是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癥或巨大淋巴結病,是一種淋巴結過度增生,炎癥反應相關的血液系統的罕見病,以單個或者多個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為特點,部分患者可伴有全身癥狀和(或)多系統受累,并于2018年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1]

Castleman病的臨床和病理表現缺乏特異性。據2023年卡斯特曼之家調研數據顯示,72%的Castleman病患者表現為淋巴結腫大,54%的患者表現為疲勞乏力、39%出現貧血、37%發生盜汗、33%出現體重下降、32%出現發熱、22%有食欲下降等癥狀[2],還有肝、腎功能不全、脾大、胸水、腹水等器官并發癥。因其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和漏診。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是一種全身性、進行性且可致命的疾病,伴有多部位淋巴結腫大[3],治療和治愈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尤其是特發性多中心型CD(iMCD)更是一種罕見且危及生命的淋巴組織增生的疾病[4],是Castleman病的診治重點。中國MCD患者5年生存率為51%,而2020美國血液學會發表的文章顯示,真實世界中特發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平均生存僅2.57年[5]

因此患者關愛宣言倡議,加強全社會對疾病的科普工作,提升公眾對疾病的認知和關注,幫助早期病患和潛在患者及時得到確診,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張抒揚教授表示,中國人口眾多,目前罕見病患者群體已超過2,000萬[6],而患者一直面臨著診治困難和缺乏藥物的現狀。要解決這樣的困境,其復雜性和艱巨性前所未有,需要來自全社會的投入和支持,才能幫助患者盡早得到規范診治。

診 -- 建立多層次診療體系,滿足患者未盡之需

罕見病因發病率低,病種繁多且患者分散,很多醫務人員缺乏相關的醫學知識和診斷能力,導致罕見病的臨床診斷能力不足,確診難、診斷周期長。且因為區域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患者異地就醫情況普遍。據卡斯特曼之家調研顯示,45%的Castleman病患者需要輾轉3家以上醫院才得到確診;41%的患者從初次發病到確診時間超過6個月;64%的患者常往返就診于多個科室;58%的Castleman病患者曾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67%的患者需要進行多次病理檢測才能確診[2]

在患者關愛宣言中,特別強調要加強對罕見病Castleman病的診斷能力,減少誤診漏診,促進早診早治。2021年中國Castleman病協作組(CCDN)成立后,不斷培養和擴大Castleman專病醫生隊伍,推動血液科、病理科等相關科室的醫務工作者對Castleman病的關注,加強醫生對疾病的鑒別及診斷能力,并發布《中國Castleman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1年版)》(后簡稱《共識》),建立了相關的診療流程和規范。對此,吳德沛教授表示,"依托于像CCDN這樣的專病診療協作組,將推動包括血液科在內的廣大多學科醫生對血液罕見病的重視和研究,對于包括Castleman病在內的罕見病規范化診療有著重要意義,不僅能切實縮短患者確診時間,還能改善疾病的誤診和漏診率,讓更多患者獲益"。

罕見病因其病因復雜,發病機制不明、診斷困難的特性決定它需要跨專業的臨床專家、醫學遺傳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才能得出精準診斷。在患者關愛宣言中,倡議以CCDN覆蓋的45個診療中心為相應區域的牽頭單位,輻射其所在區域的其他醫院,促進更多醫院建立多層次、多學科的Castleman病診療體系,幫助患者實現就近治療、促進Castleman病在全國范圍內的規范診治。張抒揚教授認為,建立多層次診療體系,進行多學科會診能夠實現罕見病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追蹤管理的"一站式"服務,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組團"診療,真正實現"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目標。

治 -- 促進規范治療,患者獲益最大化

一直以來,包括Castleman病在內的罕見病患者還面臨著用藥難、身體痛苦、生活狀態差的現狀,無論是在治療方案,藥物可及性,還是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都亟待改善。據卡斯特曼之家調研顯示,在接受常規治療后,仍有36%的Castleman病患者存在3項以上血液指標異常,17%的患者有 3項以上疾病癥狀,且近三分之一的采用常規療法的患者表示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2]

患者關愛宣言指出,2021年《共識》的發布大大推動了疾病規范化診療,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尤其是《共識》將司妥昔單抗推薦為一線iMCD治療方案,打破了之前中國iMCD患者無標準化治療困局。

目前國內現有大部分治療方案針對iMCD的復發率和治療失敗率高,且不良反應明顯,無法很好地滿足患者治療需求。在全球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中,司妥昔單抗在iMCD中獲得了尤為顯著的療效,34%患者可達18周癥狀和腫瘤持續緩解,6年疾病控制率高達97%,生存率100%[7],有效地延長了患者生存,改善了患者生存質量。對此李劍教授表示,未來的治療之路不僅要立足當前,還需要以發展的眼光放眼未來,需要對更多的患者進行研究,尋找背后的發病機制,各診療中心將在CCDN的框架下繼續開展合作,研究出更多前瞻性、規范性的治療方案,惠及更多Castleman病患者。

愛 -- 關愛支持患者,帶來新生希望

每一個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心理、社交等方面均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患者關愛宣言倡議,學術團體、醫療機構、醫藥企業與患者群體和公益組織緊密合作,幫助患者應對疾病挑戰和持續開展患者關愛行動,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和心理撫慰,幫助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疾病與生活。

對此,林琳女士表示,作為Castleman 病的患者組織,卡斯特曼之家目前已有900余位患者及家屬加入。在成立后就和CCDN緊密合作,并在愛心企業百濟神州的支持下,在公益患教、疾病科普、患者調研和綠色就醫通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并連續三年發起全國患者生存調研活動,今年的調研主要聚焦在真實地反饋患者從發病、診斷到治療的整個過程,了解疾病造成的影響,挖掘患者未被滿足的希望。

朱晶巖女士認為,針對Castleman病在內的罕見病患者面臨的挑戰,需要多方攜手合作。百濟神州將繼續秉承‘患者為先'的宗旨,與醫療機構、患者組織、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持續合力護佑每一位患者,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密切關注包括Castleman病在內的少數患者群體的未盡之需,以期為患者的生活帶來更多積極改變。

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和支持,未來才能讓罕見病不再"罕見"。《Castleman病(鈴鐺病)患者關愛倡議書》的發布在匯聚社會力量,共建罕見病精準診療體系、提升Castleman病診療水平、促進患者早診早治、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唱響了Castleman病患者充滿生機的未來,推動更多的人"看見"Castleman病,推動未來Castleman病診療領域的進步,從而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沖破困境,迎接新生。

參考文獻

[1]《關于公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的通知》. 國衛醫發〔2018〕10號.

[2] 2023年Castleman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

[3]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517/content-1551707.html

[4]《EUSA Pharma 和百濟神州宣布 SYLVANT®(注射用司妥昔單抗)在中國的上市申請已獲受理》

[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I5MDkwNg==&mid=2447819318&idx=1&sn=af75ba588f4d0b29abae04f7be4ec6c7&chksm=840f43c3b378cad58b99f41d6cddc6d1d82862ecd892b3ca0d6e678f79c69b719531dc8c8bd1&scene=27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054316287887849&wfr=spider&for=pc

[7]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kzMDg4Mw==&mid=2247499539&idx=2&sn=59f75e065288a2378485f93a10e88be0&chksm=fdf170bfca86f9a9cb8de216f132187a200a941b1f989d2d9fc2531cd99641592e8c815e8d84&scene=27

 

]]>
全球唯一戈舍瑞林微球(百拓維?)已正式投入臨床使用 2023-07-19 18:37:00 百拓維?產品 百拓維? 是目前全球首個且當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長效微球制劑,通過綠葉制藥全球引領的創新微球技術,在給藥周期內可實現更平穩的藥物釋放,使睪酮控制效果更穩定,兼具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其改良的注射針頭直徑僅0.8毫米,可極大改善患者注射體驗。6月30日,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請 點擊 查看相關獲批新聞) 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表示:"百拓維? 從獲批到投入臨床使用歷時僅19天,這是百濟神州和綠葉制藥雙方強強聯合、無間協作的又一里程碑,也再次印證了百濟神州團隊在供應鏈、市場推廣等環節成熟且高效的商業化能力。未來,我們期待通過百濟神州已證的商業化實力,不但為中國患者帶來最好的治療選擇,也作為中國人給全世界帶來最好的創新藥物。" 綠葉制藥集團總裁楊榮兵先生表示:"百拓維? 獲批后的第一時間,我們立即整合各部門的資源,全面加速生產和供應鏈保障,致力于以更快的速度、更優質的產品、更廣闊的覆蓋服務于廣大患者的治療所需。我們將與百濟神州保持緊密協作,持續提升百拓維 ?的用藥可及性,為更多患者帶去福音。" 本次百拓維? 高效供應的實現,也得益于百濟神州強勁的商務能力,以及其旗下具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資質的子公司蘇濟(蘇州)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濟")的領先供應鏈水平和冷鏈運輸能力,僅用2天就完成了從產品接收、調撥到配送至相關醫院的全過程,以最快速度實現新產品可及。此前,蘇濟僅用1個多月成功申請到蛋肽類產品經營資格,為百拓維 ?的供銷做好充足準備。此舉也同時為深化百濟神州"研、產、銷"全產業價值鏈布局,滿足更多維度的產品商業化需求打好樣板。 關于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男性癌癥,位列男性癌癥死亡數第五位,2020年新發病例約140萬例,死亡約37.5萬例[1] 。近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發病率年增速為7.1%,位列男性腫瘤發病率增速首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約為66.4%[2] ,相較于發達國家地區患者95%以上的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3] 。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癥狀并不典型,以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的覆蓋率尚低,我國約40%~7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發生區域或遠處轉移[4] 。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為代表的雄激素剝奪治療藥物去勢是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療方案,貫穿患者治療的各階段[5]。 關于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百拓維?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2.2類新藥。該創新制劑依托"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球技術平臺,以及符合中國GMP、美國cGMP及歐洲GMP的國際化生產質量體系開發和生產。2022年12月,綠葉制藥與百濟神州就百拓維 ?達成商業合作,后者獲得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綠葉制藥作為該產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并基于百濟神州預估的需求供應和生產該產品。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9,4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beigene.com.cn 。 關于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www.luye.cn ?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拓維?的商業化以及潛在治療獲益的表述;百濟神州對于與綠葉制藥商業化合作的預期;以及百濟神州在"關于百濟神州" 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劃、承諾、抱負和目標。由于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并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里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于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并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1] 《2020全球癌癥報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 [2]?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8, 6(5): e555-e567. [3] 《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國家癌癥中心 [4] 《2022年度前列腺癌基礎研究及臨床診療新進展》,潘劍,朱耀,戴波,葉定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 [5]《前列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國家衛健委 ? ]]> 獲批19天即實現商業化供貨,讓兼具療效、安全及用藥體驗的雄激素剝奪治療藥物新選擇快速可及,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

北京2023年7月19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今日與綠葉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代碼:02186)聯合宣布,雙方商業化戰略合作的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中文商標:百拓維®)已于獲批后19天內實現商業化供貨,并同步在全國多家醫院投入臨床使用,快速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

百拓維®產品
百拓維®產品

百拓維®是目前全球首個且當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長效微球制劑,通過綠葉制藥全球引領的創新微球技術,在給藥周期內可實現更平穩的藥物釋放,使睪酮控制效果更穩定,兼具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其改良的注射針頭直徑僅0.8毫米,可極大改善患者注射體驗。6月30日,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請點擊查看相關獲批新聞)

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表示:"百拓維®從獲批到投入臨床使用歷時僅19天,這是百濟神州和綠葉制藥雙方強強聯合、無間協作的又一里程碑,也再次印證了百濟神州團隊在供應鏈、市場推廣等環節成熟且高效的商業化能力。未來,我們期待通過百濟神州已證的商業化實力,不但為中國患者帶來最好的治療選擇,也作為中國人給全世界帶來最好的創新藥物。"

綠葉制藥集團總裁楊榮兵先生表示:"百拓維®獲批后的第一時間,我們立即整合各部門的資源,全面加速生產和供應鏈保障,致力于以更快的速度、更優質的產品、更廣闊的覆蓋服務于廣大患者的治療所需。我們將與百濟神州保持緊密協作,持續提升百拓維®的用藥可及性,為更多患者帶去福音。"

本次百拓維®高效供應的實現,也得益于百濟神州強勁的商務能力,以及其旗下具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資質的子公司蘇濟(蘇州)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濟")的領先供應鏈水平和冷鏈運輸能力,僅用2天就完成了從產品接收、調撥到配送至相關醫院的全過程,以最快速度實現新產品可及。此前,蘇濟僅用1個多月成功申請到蛋肽類產品經營資格,為百拓維®的供銷做好充足準備。此舉也同時為深化百濟神州"研、產、銷"全產業價值鏈布局,滿足更多維度的產品商業化需求打好樣板。

關于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男性癌癥,位列男性癌癥死亡數第五位,2020年新發病例約140萬例,死亡約37.5萬例[1]。近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發病率年增速為7.1%,位列男性腫瘤發病率增速首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約為66.4%[2],相較于發達國家地區患者95%以上的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3]。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癥狀并不典型,以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的覆蓋率尚低,我國約40%~7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發生區域或遠處轉移[4]。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為代表的雄激素剝奪治療藥物去勢是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療方案,貫穿患者治療的各階段[5]

關于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2.2類新藥。該創新制劑依托"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球技術平臺,以及符合中國GMP、美國cGMP及歐洲GMP的國際化生產質量體系開發和生產。2022年12月,綠葉制藥與百濟神州就百拓維®達成商業合作,后者獲得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綠葉制藥作為該產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并基于百濟神州預估的需求供應和生產該產品。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9,4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beigene.com.cn

關于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www.luye.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拓維®的商業化以及潛在治療獲益的表述;百濟神州對于與綠葉制藥商業化合作的預期;以及百濟神州在"關于百濟神州" 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劃、承諾、抱負和目標。由于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并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里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于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并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1] 《2020全球癌癥報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

[2] 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8, 6(5): e555-e567.

[3] 《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國家癌癥中心

[4] 《2022年度前列腺癌基礎研究及臨床診療新進展》,潘劍,朱耀,戴波,葉定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

[5]《前列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國家衛健委

 

]]>
全球唯一戈舍瑞林微球(百拓維?)在華獲批上市 2023-07-04 17:57:00 (圖片來自綠葉制藥集團,版權歸綠葉制藥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百拓維? 通過創新的微球技術,在給藥周期內可實現更平穩的藥物釋放,使睪酮控制效果更穩定,保證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其改良的注射針頭直徑僅0.8毫米,可極大改善患者注射體驗。百拓維 ? 用于前列腺癌治療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臨床療效與對照藥相當,安全性方面與對照藥特征相似,可顯著減少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從而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 [2]。 強強聯合,重塑市場,服務更多患者所需 前列腺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約40%[3] 的患者家屬患有抑郁或焦慮。目前,戈舍瑞林已上市的劑型為皮下植入劑。在確保藥物療效與安全性的前提下,患者期待更好的治療體驗。 為了盡快將這一新的治療選擇帶給更多有需要的患者,百濟神州與綠葉制藥就百拓維? 達成商業合作,獲得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綠葉制藥將作為該產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并將基于百濟神州預估的需求供應和生產該產品。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其在中國已搭建了超過3000人的商業化團隊,擁有共17款全球引領的商業化產品,廣泛覆蓋實體瘤、血液瘤領域各高發瘤種。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本次百拓維? 獲批前列腺癌適應癥,并相信通過與綠葉制藥的強強聯手,百濟神州必將發揮其中國商業化團隊的已證實力,為更多中國患者提供有效、安全且用藥體驗更佳的全球好藥。作為全新一代的全球性生物科技企業,百濟神州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創新、可負擔的抗腫瘤藥物,并致力于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借助不斷加強的產品組合優勢,為盡可能多的患者提供高品質的創新藥物。” 綠葉制藥集團執行主席劉殿波表示:“綠葉制藥致力于通過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差異化的創新產品,為改善患者的臨床獲益而不懈努力。百拓維? 作為當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微球制劑,再次印證了我們以領先的微球技術平臺服務于患者所需的決心與承諾。我們期待與百濟神州的緊密合作,共同助推這一創新治療選擇以更快的速度、更廣泛的覆蓋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除了前列腺癌,百拓維? 用于治療乳腺癌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也在中國處于審評階段。IQVIA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產品的市場總值約為人民幣95億元,2018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7.7%。基于大量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預計百拓維 ?上市后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于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男性癌癥,位列男性癌癥死亡數第五位,2020年新發病例約140萬例,死亡約37.5萬例[4] 。近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發病率年增速為7.1%,位列男性腫瘤首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約為66.4%[5] ,相較于發達國家地區患者95%以上的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6] 。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癥狀并不典型,以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的覆蓋率尚低,我國約40%~7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發生區域或遠處轉移[7] 。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為代表的雄激素剝奪治療藥物去勢是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療方案,貫穿患者治療的各階段[8]。 關于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百拓維?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2.2類新藥。該創新制劑依托“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球技術平臺,以及符合中國GMP、美國cGMP及歐洲GMP的國際化生產質量體系開發和生產,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擁有前列腺癌適應癥中國人群療效及安全性3期隨機對照臨床數據的GnRH激動劑。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9,4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beigene.com.cn 。 關于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www.luye.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拓維? 的商業化以及潛在治療獲益的表述;百濟神州對于與綠葉制藥商業化合作的預期;以及百濟神州在“關于百濟神州” 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劃、承諾、抱負和目標。由于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并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里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于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并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1]?ZHENG R S,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J]. JNCC, 2022.2(1):1-9 [2]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治療前列腺癌3期臨床結果,Chinese Medical Journal [3] 江濤、肖連珍、丁亞嵐、高靜、陳雪蓮、湛海倫,2022,“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家庭成員焦慮和抑郁狀態的調查研究“,廣州醫科大學學報,Vol. 50 No. 5 [4] 《2020全球癌癥報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 [5]?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8, 6(5): e555-e567. [6] 《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國家癌癥中心 [7] 《2022年度前列腺癌基礎研究及臨床診療新進展》,潘劍,朱耀,戴波,葉定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 [8] 《前列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國家衛健委 ? ]]> 綠葉制藥與百濟神州正式宣布戰略合作,
為中國前
列腺癌患者帶來兼具療效、安全及用藥體驗的雄激素剝奪治療藥物新選擇

北京2023年7月4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今日與綠葉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代碼:02186)宣布,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創新制劑——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中文商標:百拓維®)已于2023年6月30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ET1] 患者。該產品為全球首個且當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長效微球制劑;同時,百濟神州與綠葉制藥雙方將正式就該產品商業化開展戰略合作。

全球唯一,臨床優勢顯著

前列腺癌是全球發病率第二和死亡率第五的男性癌癥。中國前列腺癌呈逐年高發態勢,發病率年增速達7.1%,位列男性腫瘤首位[1],嚴重威脅男性健康與生活質量。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泌尿腫瘤MDT首席專家葉定偉教授表示:“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為代表的雄激素剝奪治療是前列腺癌患者治療的基石方案,但使用皮下植入劑的傳統治療方案對注射環境以及醫護人員培訓有一定要求,注射難度較大,患者疼痛及心理護理工作量相對繁重,影響治療依從性。百拓維®升級的微球劑型和改良的注射方式,能夠兼顧療效、安全和患者體驗,為前列腺癌臨床治療提供了更便捷的新選擇[2]。”

(圖片來自綠葉制藥集團,版權歸綠葉制藥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圖片來自綠葉制藥集團,版權歸綠葉制藥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百拓維®通過創新的微球技術,在給藥周期內可實現更平穩的藥物釋放,使睪酮控制效果更穩定,保證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其改良的注射針頭直徑僅0.8毫米,可極大改善患者注射體驗。百拓維®用于前列腺癌治療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臨床療效與對照藥相當,安全性方面與對照藥特征相似,可顯著減少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從而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2]

強強聯合,重塑市場,服務更多患者所需

前列腺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約40%[3]的患者家屬患有抑郁或焦慮。目前,戈舍瑞林已上市的劑型為皮下植入劑。在確保藥物療效與安全性的前提下,患者期待更好的治療體驗。

為了盡快將這一新的治療選擇帶給更多有需要的患者,百濟神州與綠葉制藥就百拓維®達成商業合作,獲得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研究、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綠葉制藥將作為該產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并將基于百濟神州預估的需求供應和生產該產品。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其在中國已搭建了超過3000人的商業化團隊,擁有共17款全球引領的商業化產品,廣泛覆蓋實體瘤、血液瘤領域各高發瘤種。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本次百拓維®獲批前列腺癌適應癥,并相信通過與綠葉制藥的強強聯手,百濟神州必將發揮其中國商業化團隊的已證實力,為更多中國患者提供有效、安全且用藥體驗更佳的全球好藥。作為全新一代的全球性生物科技企業,百濟神州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創新、可負擔的抗腫瘤藥物,并致力于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借助不斷加強的產品組合優勢,為盡可能多的患者提供高品質的創新藥物。”

綠葉制藥集團執行主席劉殿波表示:“綠葉制藥致力于通過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差異化的創新產品,為改善患者的臨床獲益而不懈努力。百拓維®作為當前唯一獲批上市的戈舍瑞林微球制劑,再次印證了我們以領先的微球技術平臺服務于患者所需的決心與承諾。我們期待與百濟神州的緊密合作,共同助推這一創新治療選擇以更快的速度、更廣泛的覆蓋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除了前列腺癌,百拓維®用于治療乳腺癌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也在中國處于審評階段。IQVIA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產品的市場總值約為人民幣95億元,2018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7.7%。基于大量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預計百拓維®上市后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于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男性癌癥,位列男性癌癥死亡數第五位,2020年新發病例約140萬例,死亡約37.5萬例[4]。近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發病率年增速為7.1%,位列男性腫瘤首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約為66.4%[5],相較于發達國家地區患者95%以上的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6]。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癥狀并不典型,以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的覆蓋率尚低,我國約40%~7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發生區域或遠處轉移[7]。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為代表的雄激素剝奪治療藥物去勢是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療方案,貫穿患者治療的各階段[8]

關于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百拓維®(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2.2類新藥。該創新制劑依托“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球技術平臺,以及符合中國GMP、美國cGMP及歐洲GMP的國際化生產質量體系開發和生產,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擁有前列腺癌適應癥中國人群療效及安全性3期隨機對照臨床數據的GnRH激動劑。

關于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為全球癌癥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9,400人的團隊,并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www.beigene.com.cn

關于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于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如需了解更多內容,請訪問:www.luye.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拓維®的商業化以及潛在治療獲益的表述;百濟神州對于與綠葉制藥商業化合作的預期;以及百濟神州在“關于百濟神州” 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劃、承諾、抱負和目標。由于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商業化及實現并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里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于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布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并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1] ZHENG R S,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J]. JNCC, 2022.2(1):1-9

[2]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治療前列腺癌3期臨床結果,Chinese Medical Journal

[3] 江濤、肖連珍、丁亞嵐、高靜、陳雪蓮、湛海倫,2022,“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家庭成員焦慮和抑郁狀態的調查研究“,廣州醫科大學學報,Vol. 50 No. 5

[4] 《2020全球癌癥報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

[5] 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8, 6(5): e555-e567.

[6] 《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國家癌癥中心

[7] 《2022年度前列腺癌基礎研究及臨床診療新進展》,潘劍,朱耀,戴波,葉定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

[8] 《前列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國家衛健委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